交往_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

合集下载

交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

交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


贫 困大 学生 心理 健康教 育 交往理 念的 内涵
当前 ,许多 教育理 论 工作者 将交 往更 深层 次地 引入到 教育 研究 之 中。交 往对人 发展 的重 要意 义使 思想 政 治工 作者更 多关 注交 往 。交往理 念 应用 于贫 困大学 生心 理健 康教育 是 以贫 困学生 主体 的健康 心 理形 成 和发 展为 尺度 ,将 主体 问性教 育作 为主要 价 值 取 向 ,坚 持 人 本化 育 人 理 念 ,创 建 和谐 、 民主 、 宽松 、融洽 的教 育环境 ,使 心理 健康教 育 过程 成为 师生共 生共 享精 神 、智慧 的过程 ,是 把 引导贫 困大 学 生发 展 、促进 其成 长 、激励其 内在潜 能 作为 教育 旨趣 的一种 新型 的 心理 健康 教育 工作理 念 。
21 第 1 0 0年 期 ( 第7 总 3期 )
边疆 经济 与文化
THE B0RDER ONOMY AND r RE EC CU U
N魄 1 20l . O Ge em) n .N 7 3
【 育纵 横 】 教
囊往 喜 困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
王 刚 ,侯 树 成
作者简介 :王
刚( 9 3一 ) 17 ,男 ,黑龙江拜 泉人 ,副教授 ,博士 ,硕 士研究 生导 师 ,从事 思想政 治教育研 究 ;侯树
收 稿 日期 :20 -81 0 90 . 0
的轻视 、嘲 笑或 侮辱 ,有 时甚 至 以嫉 妒 、 自欺 欺人 的方式 表现 出来 。 2 .孤僻 心理 。 由于传 统 教 育方 式 的影 响 和经 济上 的束缚 ,与其他 同学 相 比,贫 困大学生 往往存 在 人 际交往 能力 和技 巧不 足 的问题 ,同时心理 自我 调 节 能力 较 差 。他 们 选 择 自我 封 闭 ,不 与外 界 接 触 ,不 愿与 人交 流 ,将 自己的交 际 圈缩 小 ,如此逐 渐 发展 ,贫 困生 就失 去 了很多结 交朋 友的机会 ,变 得 越来 越孤 独 ,同时 也失 去 了提 高 自己综合 能力 的 机 会 。他们处 在 渴望 融人集 体 ,但又往 往 因为 自身 的问题 害怕 交往 的矛 盾 与冲 突之 中。 由于交往 出现 障碍 ,遇 到 问 题 不 愿 找 人 诉 说 ,心 理 压 力 越 来 越 大 ,出现孤 僻心 理 。 3 .焦虑 心理 。贫 困 大学 生 由于没 有 稳 定可 靠 的经 济基础作 保 证 ,且 缺 少可利 用 的社 会支持 ,不 能按 时交纳学 费 ,更 无法 添 置学 习 资料 和设 备 等 ; 同时 面对来 自家庭 的经 济 压力 和竞争 日益激烈 的 就 业 市 场 ,很 容 易 产生 焦 虑 不 安 、烦 闷 及 内疚 心理 。 对 未来 的迷 茫及 对贫 富差 距 的不 理解 、对社会 不平 等现 象的认 识不 够 等 ,使 他们 在焦虑 与忧郁 中走 向 消沉 ,许多 贫 困学生 表现 为情绪 极不 稳定 ,少数人 甚 至 产生 自杀 意念 。 4 .多 疑心 理 。贫 困 学生 内心 渴 望 能得 到 社 会 的支持 和 同伴 的理解 ,但 由于 经济地 位较低 ,因此 担心 在与其 他 同学交 往 时 会 “ 面子 ” 内在 期 望 失 。 与外 在要求 的 冲突在 不 断地 自我权衡 中 ,表现 出敏 感 、多疑 的心 理 。贫 困 大 学生 在 人 际 交往 过 程 中 , 始终 保持较 强 的 自我 防御 意识 ,一 方面担 心别人 议 论 自己 的不 足 ,另一 方 面担心 与其 他 同学 交往增 加 自己的经 济负 担 ,“ 面子 ” 的 心理促 使 其 与 同学 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对策

二、 大 学 生 心理 健 康 教 育 对 策分 析
1 . 科 学看待心理健康教育功效。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 理问题 , 同时关注个别学生 的严重 心理 疾病 , 不 断提高他们 的 心理健康意识 , 解决他们 的人生困惑。在心理健康 教育 中结 合 思想政治教育 , 从思想意识 和心理上双管齐下 , 培养大学 生的 高 尚道德和积极乐观 的人生态度 , 让他们能够更加坦然地面对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大学生 的内在心理需求 。 所以, 当 思想政治教育 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联 系在 一起 时, 就能够纠正
更重 要 的是 为 了提 高 大 学生 的心 理 素 质 , 让他们在生活 、 学习 、
术建设 共享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 ,以信 息化管理 给学生提供 更 多更 全面的咨询服务 。 在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中 , 既要打 造 高品质的教学质量 ,又要 引导学 生真正融合心 理健康教育
学 习氛围中 , 师生共 同探寻心理健康 问题及相关 的解决方 案。 高 校在 考核学生 的心理健康教育学 习情 况时 ,应该从 学生 的 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 学 习收获 、 教育 目标等方 面进行全 面
往那种等大学生上 门咨询心理问题 的陈旧观念 , 积极主动利用
传等等 。
3 . 运 用多元化教 育方式。实施多元化 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 前高校 防治学生心理问题 的一种趋势。 大学生群体中的心理问 题较多 , 形 成的原因也不一样 , 因而单调 的教育方 式是没有效 果的。高校 的心理健康 教育不应该孤立进行 , 要联合各方 面的 力量( 家庭 、 社会等等 ) 来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具体来说 , 就是要和大学生打成 一片 , 用交 流、 咨询等方 式去了解他们 的 心理 问题 , 引导大 学生正确 看待学 习 、 生活 、 交 际等方面 的问 题, 教会他如何运用正确 的方法克服心理障碍。高校要改变以

论虚实一体化理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论虚实一体化理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焦虑抑郁 问题等, 已严重影响 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 大 合理有效的构建虚拟心理咨询环境 , 既能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心理健康 问题 因此备受 高校 与社会关注 。针对 目前大学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又是对现 实环境心理健康教育的优 良补 生存在 的心理 问题 , 高校在硬件设施 、 员配备、 人 专业培训等方 充 。“ 、实” 虚” “ 两种环境 , 各有优势 , 二者结合能够互补不足 , 面都做 了大量工作, 为大学生心理 问题的发现 与解决提供 了基 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工作的成效。虚 拟环 境下 本保 障。但事实上 ,由于许多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 误 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在发现 问题, 比现实环境 中更容易找 相 解, 能够主动进 行心 理咨询和心理疏 导的并 不多, 导致有心理 到问题的成 因; 现实环境下的心 理健康教育工作则重在解决问 问题而又不及 时解 决, 逐渐形成心理障碍 , 这就 使得 高校 心理 题, 完成疏导与 引导 。 咨询工作在一 定程度上 “ 动作大 , 收获小” 。因此 , 高校如 何开 二、 网络虚拟环境 心理健 康教育的优势 , 是对现实环境 心 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更有针对性 的开展心理辅导和 理健康教育现 有缺 陷的极佳补 充 咨询活动, 预防和缓解 心理 问题 , 是高校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 网络 环境 心理 健康 教育应 当是心理辅 导者通过 网络平 台 网络虚拟环境 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 向大学生提供心理 咨询 , 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学习并掌握有关心 育提供 了新的契机 , 充分利用虚拟环境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 并 理健康 知识和 技能的一种心理教育活动 。主持 网络 的辅导者 更有针对性 的提高现实环境中心理健康教育 的成效 , 形成虚实 ( 咨询者) 以通过校 内心理健康专设 的网站 , 网站设置 的心 可 借 体化的全新心理健康教育模 式, 将是现代大学生心 理健康教 理测试 、 聊天室、 电子邮件、 小游戏、 线上互动等功能, 向学生介 育发展的需要与必然趋势。 绍心理学 知识 ,提供心 理健康教育和治疗心理障碍的有关服

32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2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们建立积极的心态,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以下是一些关于大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的建议:
1. 了解心理健康:学生们应该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包括常见的
心理健康问题和应对策略。

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和
行为,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应对挑战。

2. 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积极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睡眠、饮食和运
动习惯,以及适当的休息和放松时间。

这些习惯可以帮助学生们保持
身心健康,减少焦虑和压力。

3. 寻求支持:学生们应该学会寻求支持,包括与朋友、家人或专业心
理咨询师交流。

他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问题,并获得支持和建议。

4. 培养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应对压力和焦虑的重要技能。

学生们可
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练习来培养自我控制能力。

5. 建立社交网络:社交网络可以帮助学生们建立支持系统,分享感受
和经验,并获得他人的建议和支持。

6. 接受自己:学生们应该学会接受自己,包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减少自我批评和焦虑。

7.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学生们感到自己无法应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应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学生们识别和
应对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治疗方案。

最后,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校应该提供
相应的课程和资源,帮助学生们建立积极的心理素质,并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挑战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中亟需关注的重要问题。

贫困生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常常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为贫困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尊。

贫困生常常因为家庭背景的限制而对自己缺乏信心,甚至会感到自卑。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他们可以了解到自身的优点和潜力,并且学会积极面对自己的不足,不再过分苛求自己。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贫困生更好地处理压力和挫折。

对于贫困生来说,面对班级之间的差距、富裕生活的羡慕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他们更容易感到焦虑和沮丧。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他们可以学会应对挫折和压力的方法,提高抗压能力,积极应对困境。

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助于贫困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一些贫困生可能会感到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很大,产生情感上的隔阂。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下,贫困生可以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拓展社交圈子,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然而,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使得贫困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滞后。

其次,贫困生和普通生之间存在差异,需根据贫困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此外,家庭的支持和社会的关注也是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通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贫困生可以更好地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提高应对挫折和压力的能力,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然而,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教育部门、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创新工作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创新工作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创新工作分析摘要:伴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心理健康也受到巨大的挑战。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工作已经被国家教育部正式纳入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规定的范畴,由此可见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性。

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实情况,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的创新理念以及工作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创新工作分析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c)-0233-0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在教育部以及各省市的相关文件精神的大力指导下,近些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是总体上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本文结合当前存在的问题,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创新工作做更深层次的分析。

1 目前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的必要性当前大力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首先,只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才可以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比较好的环境,学生可以聚精会神地学习,拥有正确的生活态度,能够始终保持对学习生活的积极性。

其次,能够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一个健康的心理状况可促使学生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充分地了解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目标,不大喜大悲,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学习。

然后,建立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能够很快融入大学大团体中,能够更加地适应社会。

其二是目前大学生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根据有关调查分析,现在大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大,生活环境变化快,就业压力比较大,人际关系复杂及自身控制能力较差等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主要表现在脾气比较暴躁、焦虑紧张、心理状态不太稳定、特别容易大喜大悲、压力大并且难以疏导等等,严重时会出现很大的心理障碍甚至会产生人格分裂。

健康教育的新理念

健康教育的新理念

健康教育的新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传统的健康教育主要侧重于疾病预防与健康知识的普及,然而,现代社会对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更加关注个体的全面健康,并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探讨健康教育的新理念,并分析其中的重要原则与实施路径。

一、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而健康教育则是保障和提升人们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通过健康教育,人们能够获得正确的健康观念与行为方式,掌握科学的健康知识,提高自身健康素养,预防疾病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因此,健康教育被广泛认为是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基石。

二、健康教育的新理念1. 全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应该关注人的全面健康,而不仅仅是疾病预防。

全人健康教育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交健康等多个方面,通过增强人们身体素质、培养心理健康、提高社交能力等,全方位地提高个体的健康水平。

2. 生活方式教育生活方式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健康教育应该引导人们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体育锻炼、良好的作息习惯等。

通过普及健康饮食知识、开展健康运动项目、提供良好休息环境等,促进人们的健康行为。

3. 健康环境教育健康环境是保障人们健康的基础。

健康教育应该强调环境对健康的影响,教育人们了解和改善生活、工作、学习等场所的环境,提高环境卫生意识,避免污染和危害因素对健康的损害。

4. 社会支持教育社会支持是促进健康的重要保障。

健康教育应该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获得社会支持。

这种支持既来自家庭、朋友,也包括社区、学校和政府的支持。

通过培养社会支持网络,提升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情感健康水平。

三、实施健康教育的路径1. 整合教育资源各级政府应制定健康教育政策,加大对健康教育的投入,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

学校、医疗机构、社区等各方面的机构需要共同合作,整合教育资源,共同推进健康教育工作。

“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面临许多挑战。

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学校逐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本文将探究“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现状及改进措施。

一、“三全育人”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和新要求,“三全育人”强调全面发展、全程发展和全人发展,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

在这一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情感价值观,大大提高学生的全面能力和综合素质。

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应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渗透教育的一部分,落实到学校的日常教育和课堂教学当中,以培养出具有健康心态和积极人生态度的人才。

这也体现了“三全育人”理念的实践价值。

二、现状分析目前,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比较局限,仅仅依靠学生的自觉性,缺乏强制性和全面性,无法达到学校整体素质教育的宏观目标。

其次,某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比较单一,注重心理调节,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化和系统化。

此外,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比较松散,缺乏完善的体制机制和规范制度,导致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改进措施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改进教学方法。

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不仅注重专业性培养,也要注重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交流和分享。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校内、校外的各种活动,例如心理咨询、个人成长、情感推理等。

2. 建立健全的课程体系。

以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等为核心课程,搭建系统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形成完备的学科体系,以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和发展自身的能力。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引进优秀的心理学专家,组建培训课程,以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和心理咨询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五章人际交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五章人际交往
感谢观看
REPORTING
https://
适当的肢体语言
反馈与确认
保持眼神接触,微笑示好,以及适当的姿 势和动作,增强沟通效果。
在沟通过程中,及时反馈自己的理解,并 确认对方是否满意和认同。
情绪管理技巧
自我觉察
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变化,了解情绪产生的原 因和影响。
接纳与调节
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并采取适当的方法来 调节情绪,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应对策略
适度使用网络社交工具,注重线下交往,积 极参与校园活动和社团组织,提高现实交往
能力。
宿舍关系问题及解决策略
宿舍矛盾常见原因
生活习惯不同、个性冲突、空间限制等可的生活习惯和个性,合理分配空间和资源,寻求辅导员 或心理辅导帮助。
THANKS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沟通障碍
01
02
03
04
语言障碍
由于语言差异、口音差异或语 言表达能力不足,导致沟通不
畅。
倾听障碍
缺乏耐心、不注意对方表达的 内容,导致误解或信息传递不
准确。
表达障碍
难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 感受,导致沟通受阻。
非言语沟通障碍
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表达 不当,影响沟通效果。
真诚原则
同情原则
互惠原则
尊重他人的权利、观点 和感受,不侵犯他人的
尊严和利益。
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人, 不虚伪、不欺诈,建立
信任关系。
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关心他人的福祉,建立
情感共鸣。
在交往中寻求互惠和共 赢,不损害他人的利益,
共同发展。
人际交往的层次与类型
层次
初级交往、中级交往、高级交往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言概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心理状况,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和心理问题的普遍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1.1 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

1.2 缓解学业和生活压力: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和生活的巨大压力,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应对压力,减轻心理负担。

1.3 促进个人发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发展个人潜能,提升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2.1 心理知识普及:通过讲座、培训等形式,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他们了解心理问题的成因和处理方法。

2.2 心理测评与咨询:提供心理测评服务,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2.3 心理技能培养:通过心理技能培训,教授大学生有效的情绪管理、压力应对和人际交往等技能,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式:3.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课程体系中,让学生系统学习心理知识。

3.2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讲座、心理咨询日等,吸引学生参与,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

3.3 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共享:学校可以与心理健康机构合作,共享资源,提供更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支持。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与改进:4.1 定期评估学生心理状况:学校可以定期进行学生心理状况的评估,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和需求,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4.2 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学校可以定期收集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期望,及时调整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

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

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环节。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自我认知与成长
自我认知是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

大学生应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观察、自我评估等方式,深入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便更好地规划个人发展,提高自我实现的能力。

三、人际关系与沟通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应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和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人际信任,提高解决人际冲突的能力。

四、情绪管理与调节
情绪管理是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大学生应学会识别、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合理的方式调节情绪,避免情绪波动对学习和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五、应对压力与挫折
压力和挫折是大学生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挑战。

大学生应学会面对压力和挫折,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增强抗挫能力。

六、心理危机干预与预防
心理危机干预和预防是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措施。

通过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帮助和支持,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七、积极心态与生活态度
积极心态和生活态度是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

大学生应培养乐观、自信、向上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提高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

八、自我保护意识培养
自我保护意识是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大学生应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和权益,避免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探索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新理念

探索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新理念

着我国教育 体制 的 改革 、 质 教育 的实 施 、 会 的 发 素 社 展, 学生在成长道路 中将 会更 加注 重 自身全面 素质 的 提高。特别是随着 心理 学知 识 的普及 , 会 和个体 都 社
所谓 以维 护大学生 心理健康 为 主 , 就应 以所有 的
学 生为教育对象 , 据大学 生身 心发 展 的一般 规律 和 根 特点 , 通过 普及心理健康 知识 , 以提高其心理健康 意识 和 自我调适 能力 , 帮助他们 积极 妥善地解决心理 矛盾 ,
更好地认 识 自己和 了解社 会 , 而更 好 地 发 展 自己。 进
动全社会 的诚信 友爱 。另一 方 面 , 社会 和谐 是个体心
理健康 的重要保 障。建立 和谐社会 的根本 目的不仅仅 在 于促进社会 的发展和 人 民生 活水平 的提 高 , 而且还 在 于促进社 会 全 体成 员人 格 、 志 、 意 品质 的 完善 。因
形成人人接受心理健 康教 育 的局 面 , 而 维护学 生心 从
社 会视野 下 , 加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提高大学 生心 理健康水平 , 必须 进一 步树 立高 校心 理健康 教育 的新
理 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治疗 目标 , 重在心 理 的治疗 和重建 。以提 高大学 生心 理素质为 目的, 是应 以部 分或 某些 特殊学 生 为教育 就 对象 , 根据大学生 自身或现实需要 , 开展 有针对 性 的心 理素质训练 , 以提高其 相应 的心理 素质 。消除学 生 中 的各种心理 障碍 、 治疗学生 的心理疾病 , 应该也必然成
维普资讯
2O 08年 2月
第2 7卷第 2期
黑龙江教 育学 院学报 Junl f eogagC lg f d ctn ora o H injn o eeo E uao l i l i

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

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
教育过于关注对 学生心理 问题的矫正 , 学生 自身积极 品质 的挖掘 的现状 , 摘 面对 忽视 本文受积极心理学的
理念的启发 , 尝试从 以下四个方面探 索新 的思路 。 第一 , 对大学生心理 问题的重新认识 ; 第二, 以促进 为 中心的教育方式的新 选择 ; I 第三 , fx  ̄ -  ̄ 心理 问题的重新审视 ; 第四, 教育者 自身对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 自我突破 。 【 关键词】 积极 心理 学; 心理健 康教 育; 理念 这些问题 的存在应该是顺理成章 、 合乎情理 的。 心理学 自 17 年成为一 门独立的学科 以来 . 89 对人类 社会做 出了 题 , 巨大贡献 ( 如. 例 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 , 帮助普通人生 活得更加充 所 以.我们更应该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大学生 的各种心理 问题 . 实和幸福 . 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 ) 。但 自 从二 战以后 . 心理学 而不是把他们 当作病人一样去矫 治。在这 即将完全独立 于父母 、 老师 的研究重心开始转移 . 放在了对心理 障碍 、 主要 心理疾病等心理 问题 的大学生 活中.他们的各种各样 心理问题错综 复杂地交 织在 一起 . 在 的研究上 由此心理学则变成类似于病理学性质 的学科 , 同时人们也 这个 过程 中他们经历着 由恋爱挫 折 、 人际 冲突 、 择业 迷茫而带来 的烦 发现尽管它致力于心理问题 、 心理障碍的研究 、 干预 和治疗 . 界上 恼 、 但世 痛苦 、 忧伤 , 在这一番人生 风雨 的历练 中, 他们逐 步成长 、 发展 、 走 患心理疾病 的人数 随着 时间的推移却呈现 成倍 的增长 针对这种现 向成熟 在这一人生阶段 . 所经历的各种 问题也是他们人 生中的必修 象. 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塞里格曼指出 . 1 2 世纪的心理学应 把 自己的研 课 . 是人生 中必经的历程 而处于这个 年龄 阶段的大 学生 又是人 生中 究放在人类 自 的积极因素方面 . 身 用一种积极 的心态对人类 的许 多心 最有潜力 、 最有希望 、 最有活力的时期 。我们完全有理 由相信 。 有 他们 理现象作 出解读 并且激发人类 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 和优 秀品质 . 使 能力 、 有智慧度过人生 中这一特殊时期 , 对教育者来说 , 果对这一时 如 人类摆脱心理困境 . 最大限度地挖掘 自 身潜力而获得 良好生活Ⅲ 基于 期的大学生 的潜力加 以怀疑的话 . 么人生 中的其他 时期 则更是不值 。 那 此. 上世纪末 . 当代心 理学在美 国兴起 了一股 重要 的力量一积极心理 得期 待的。 学 。塞里格曼的这 一思想成为了积极心理学最 主要 的理念。 因此面 对这一特定年龄阶段所遇到特 定问题 . 我们把 它视为正常 积极心理学的这一理念给 了我们许多有 益的启示 . 为我国当前的 的 、 理所当然 的 . 而不应把这一阶段当作问题阶段 来看 . 用积极的眼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 了另外一条思路 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看待他们 , 相信他们能够发挥 自我潜能与力量 , 过险滩 . 驶 走向光明人 育 中, 不论是面向全体学生 的课堂教育、 团体 心理咨询 , 还是面向个体 生 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 与当代心理学所关 注的重心是一致的一 那就是 都 2 新选择 : 以促进为中心 的教育方式 对心理问题 的过分关注 纵观当前高校所使用 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教 材 。 内容大都涉及各种各样 的心理问题 : 如 , 其 诸 学习与人格 问题 、 情 心理健康教育 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 的心理素质 当前我们实施 绪与人际交往障碍 、 择业冲突 、 网络成瘾等 , ( 这样做 的的 目的 . 一方面 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 以问题为中心 ” 的教育 . 我们看到了各 为 了能够使学生认识并 了解各种心理问题 的表现形式 . 一方面也是 种各样的心理 问题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危 害。例如 : 另 抑郁 、 焦虑 、 他各 其 为 了对问题进行分类便于对学生给予针对性 的辅导) :而心理咨询则 种心 理冲突。 我们所采取的教育方式通常是教给学生一些 自我调节的 更是把焦点放在 心理问题 的诊断 、 矫正、 治疗 与心理障碍的排除上。 然 方法或者让 学生走进专业 的机构— —心理 咨询 室. 过辅 导老师的帮 通 而, 在现实中我们 的教育效果如何呢? 诚然 。 它确实使大学生掌握了一 助以缓解学生 的心理冲突 。 事实上 , 还有另外一种教育方式一“ 以促进 定的心理健康知识 . 能够 自我调适 . 心理咨询 也可以对那些具有严重 为中心” 就是通过发现学生 的积极品质 , , 发掘学 生 自身 的潜力 , 以提 心理问题 的学生开展一定 的救治。但 同时我们也看到 : 大学生对 自己 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 的“ 心理问题 ” 是不能勇敢面对 、 坦然接受 的。当 自己被 心理问题 困扰 从某种 意义上说 ,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 、 价值 观即将 形成 , 人格特 时没有勇气 寻求帮助 . 不敢走进心理咨询室 , 担心心理 咨询后 . 同 征初 步定型 的时期 , 会被 仍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 对于一个 尚未定型的个体 . 学和老师认 为“ 有病 ” 。同时 , 被心理 问题 困扰着 的同学更是 唯恐 他们 的人生发展存在多种可能性 . 么具有积极地健康 向上的人 生态 对待 要 避之不及 当提及某个 同学有心理问题时就会马上用异样的眼光去看 度 . 敢于面对 困难迎接新 的挑 战 . 成为一个不 断追求成功获得成 就的 待他 , 使得那些被心理问题所 困扰 的同学 , 面对着 大家的疏远 、 冷漠 . 人 ; 么消极地得过且过 , 要 无欲无求成为一个平庸 的人 。那么 . 这 面对 更是雪上加霜 . 即使 已经从 心理辅导老师那里获 得了力量 . 当其又 些具 有多种发展可能性的大学生 . 但 我们是采取 以“ 问题为 中心 ” 还是 以 回到 自己的生活 、 习环境时 . 学 所燃起 的希望之光也被熄灭了 这种关 “ 促进为中心 ”的教育方式才能更有利 于其成年后维 护 自身的身心健 注于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利 于学生的 自我成长 、 自我发展 , 他们无 康 呢? 面对这一 问题 , 心理学家罗伯 茨曾有过这样的论述 : 问题中心是 法意识 到 自身所蕴含的巨大潜 能。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 . 我们可 为了尽早搞清楚问题 . 避免 问题的产生 . 并缩 小问题可能造成 的消 极 以利用积极心理学 的理念来克服这些 弊端 .从以下几个方面另辟新 后果 . 而促进健康则是 通过增进个体 的能力 . 以便使他们 自 觉去 采取 那种能提高 自己生 活质量的生活风格1 可见 . 以促进为 中心” 3 ] “ 的教育 方式是面 向学生 的未来 发展 .是致力于个体 能力的提高与潜能 的发 1 新认识 : 大学生的心理 问题主要是发展性 问题 掘, 而对于具有一定可塑性的大学生来说 . 则更应该采取 “ 以促进为中 项面对全 国 1. 万大学生的调查显示 . . 2 6 23 0 %的受访大学 生有 心” ~着眼于学 生未来发展 的教育方式 . 以便使他们不 断增强信心 . 增 心理问题 。“ 郁闷”“ 、 变态 ” 成为学生们的 口头禅。20 年测评 数据表 进力量 . 面对未来生活的挑战 04 勇于 明 ,5 2 %的广东大学生存在心理 困惑或轻度心理障碍 。 3 新视 角: 重新审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众所周 知.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 时期 。无论 是智力 还是 体 力都处于最佳状态 . 他们在校 的学习 、 工作 和生 活就是为走 向社会 关于心理健康 的研究 . 起源于西方社会 的心理卫生运动。10 年 98 做准备 如果说青少年时期具有 半独立半依赖 的特点 . 么即将走 向 美国的比尔斯 (. Be ) 那 cw.e' 出版的《 I S 自觉之心》A mn af n) 志 ( i t to t, d h u 标 社会的大学 生则正在走 向独立 . 而由半独立半依赖 到独立 的这一过程 着心理卫生运动 的开始 , 从事心理卫生工作 的也大多是精神 病学 工作 中, 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 、 社会 的发展 、 者 , 主要是注重改善精神病人 的待遇 以及对精神疾病 的预 防 二 战之 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改变 , 尤其是恋 爱、 择业 、 际交往 等问题 . 人 是这个 后 心理学 家更重视社会 因素对 人的心理问题 的影 响 从 上世�

大学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大学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大学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大学生活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活是每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学习知识、交朋友、建立人际关系、走向社会,都需要心理上的支持和保障。

因此,大学生活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包括自我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面临许多自我认知的问题,因此需要学会自我了解、自尊自信、自我调适。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可,增强自我价值感。

其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该包括情感管理的培养。

大学生普遍情感波动大,需要学会理性思考,正确管理负面情感,加强自我调适能力,防范情感失调。

另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包括人际关系的培养。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会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包括压力管理的培养。

大学生在学业、职业、人际等多方面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因此需要学会科学的面对压力、调适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总的来说,大学生活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注重自我意识、情感管理、人际关系和压力管理的培养,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
健康模式,顺利度过大学生涯。

希望未来大学能够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注重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和心理教育

注重对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和心理教育
学 术 论 坛
S烂C & E OoY CNE TC L o
注重对少数民族 贫 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和心理教育
孙 强 ( 遵义医学 院 贵州遵义 5 3 0 ) 6 0 3 摘 要: 高校 少数民族 膏因生 涉及 重 目家少数 民族政 策 , j 高校和 社会 的爨定 。 文撂 索和研 究新 时期 高校少数 民族 , 目生 的思想政 治教 本 r 育和 心理教 育 的有效 对策 。 强调 思想教 育首先 要 解决 他们 的 心理 P i 同时解 决他 们在 经 济上 的压 力 。 h l, 通过 心理 健康教 育, 生砚 . 人
随 着 我 国 高 校 教 育 的 大 众 化 , 区 间 心 深 处 , 困 难 也 不 会 主 动 向别 人 寻 求 帮 普 遍 的 问 题 , 针 对 性 地 采 取积 极 措 施 , 地 有 有 关
经 济 发展 的 不 平 衡 和个 体家 庭 经 济 收 入 的 助 , 学 习 、 体 活 动 也 没 有 兴 趣 。 于 自 对 集 由

极、 观、 悲 自卑 、 敏感 , 至 于债 世 嫉 俗 的 负 学 金 , 到 期 末 还 要 因为 考 试 不 及 格 要 交 济和 心理 上 的 双 重 压 力 , 需 双 管 齐下 , 甚 每 必 缺
不可 。 面倾 向 。 善 他 们 的 生 存 状 况 已成 为 目前 补 考 费 、 修 费 。 部 分 人 的 不 满 、 改 重 这 自责的 对 茫 2 1 思 想政 治教 育 首先 要解 除 心理 压力 . 我校 发 展 工 作 中 的 难 点 , 入 学 习实 践 科 情 绪 很 强 烈 , 自己 的 前途 充满 了忧 虑 、 深
名 大 学生 的 调 查表 明n, 】中西 部 高 校贫 困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健康常识: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基本认知,了解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表现,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并学习应对心理困扰的基本方法。

2.心理压力管理:教育学生了解不同来源的心理压力,并提供一些有效的应对方法,如积极的情绪释放、合理的时间管理、适当的运动或放松活动等,帮助学生有效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3.情绪管理与调节:指导学生如何识别、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教导情绪管理的基本技巧,如积极思维的培养、有效的沟通技巧、情绪释放的方式等,培养学生情绪的自控能力,提高情绪表达和社交能力。

4.人际关系与社交技巧: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积极的社交技巧,教导与他人合作、沟通交流的方法,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5.自我认知与自我发展: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兴趣、优势和劣势,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供一些自我发展的方法和策略,如制定职业规划、学习目标等,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

6.心理疾病预防与治疗:提供一些心理疾病的常识,如焦虑、
抑郁等常见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教导学生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咨询,以及合理的药物治疗,帮助学生预防和应对心理疾病。

7.心理危机干预:教育学生如何识别和处理心理危机,包括自己或他人遇到意外事件或困难时的紧急处理方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接受帮助,并提供相应的危机干预资源。

8.心理健康服务资源: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服务资源,如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健康热线等,帮助学生了解在需要时可以寻求相应的心理支持。

这些内容旨在帮助大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心理素质,提高应对挑战和困难的能力,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和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保障。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探讨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探讨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辅导员作为高校德育工作中接触学生的第一线力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辅导员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和健康成长,是新时期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处理好的两个关系一是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具有共同的目标,都是通过采取多样化的实施途径和多形式的教育方式,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心理、思想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二者在理论基础、工作侧重点、具体方法上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心理科学的范畴,是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侧重于学生心理的发展、调适与矫正,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发挥个体潜能;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的发展,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工作的具体方法上,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以倾听和商讨为主要形式,并运用心理咨询、心理测量等心理学方法,遵循价值中立和保密原则,强调个体的宣泄、疏导和化解;思想政治教育带有一定的灌输性、教育性和公开性,通过正面说服、榜样示范、道德批评和社会工作等方法,强调教育和宣传,从而通过价值干预达到教育的目的。

而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工作又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互相促进的。

人的思想问题的产生,除了认识问题、道德问题和实际问题等因素,也有可能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通过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解决了心理问题,从而间接地达到和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目标。

什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什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什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针对大学生群体,开展的旨在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

它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解决心理困扰、提升心理抗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措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调节情绪、缓解压力的方法,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情感态度,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应能力。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通过讲座、培训班、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开展。

教育内容包括心理健康常识的介绍,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和解决方法,自我调节和压力管理技巧的训练,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的培养,以及心理危机和紧急情况处理的指导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活动应针对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据不同的阶段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实施。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其心理素质的重要举措,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都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不会因心理问题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大学生处于人生的关键阶段,他们需要应对种种挑战和压力,如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等。

这些压力可能使大学生产生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

因此,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这些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其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往往与其自身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不足有关,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干预。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积极的心态,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从根本上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另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成长为社会的积极成员。

当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会更加积极主动,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为社会做出更多积极贡献。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是十分必要的。

教育部门、
学校以及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度过大学时光,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路径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路径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路径作者:缑晶来源:《科技风》2023年第25期摘要:对于高校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属于一项必修课,同样是高校进行教育的根本方法,是决定着高校人才的整体培养质量因素之一。

现阶段,“三奎”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需要高校在健全德育人才队伍的前提下引导奎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加快学科教育以厦道德教育统筹兼顾,进一步促进变革创新,从而使不同部门之间联动起来,达到“三全育人”目标。

关键词:三奎育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要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在2019年印发实施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提出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治疗、危机干预等方式,实施心理健康促进行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推动工作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任务。

同时,“三全育人”即基于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这三个角度来进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教学任务,对高校心理健康科目的教学团队建设有着新的要求。

高校要按照这一任务展开研讨,并结合课程体系建设和科研成果带领全员参加育人工作,归纳现阶段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借助自身文化建设和实践手段加快教学模式创新,从而给社会带来高质量人才,为高校教育的育人路径带来全新发展路径。

一、“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一)高校生源的复杂性要求全员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不同地区生源存在环境适应能力、学习基础水平、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异性特质,我国高校生源结构也愈发复杂,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和不稳定性给高校生源数量与质量带来极大的挑战。

为了实现教育公平,便于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积极调节内心心理变化,要求高校工作人员根据岗位职责承担起育人责任,全员、全力密切协作,形成和谐、稳定的育人体系,突出育人主体的全面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1期(总第73期)
边疆经济与文化
T H E B ORDER EC ONO MY AND CULTURE
No 1112010
G ene ral 1N o 173
B I AN J I A NG JI NG JI YUW EN HUA
131
=教育纵横>
交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理念
王 刚,侯树成
(东北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40)
摘 要: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是个不争的事实,经济困难对其学业的顺利完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交往0作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理念,体现了人本化育人理念和主体间性的交往行为,是动态发展的教育活动,是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出现偏差核心问题的新途径。

关键词:交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 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5409(2010)0120131202
收稿日期:2009208210
作者简介:王 刚(19732),男,黑龙江拜泉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侯树成(19802),男,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黑龙江科技学院助教,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长期以来,许多高校主要把解决贫困生的物质
生活负担作为学校主要的帮助工作,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

实践表明,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问题是交往存在障碍,不够融入集体。

而/交往0作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理念,体现了人本化育人理念和主体间性的交往行为,是动态发展的教育活动,是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出现偏差核心问题的新途径。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交往理念的内涵当前,许多教育理论工作者将交往更深层次地引入到教育研究之中。

交往对人发展的重要意义使思想政治工作者更多关注交往。

交往理念应用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贫困学生主体的健康心理形成和发展为尺度,将主体间性教育作为主要价值取向,坚持人本化育人理念,创建和谐、民主、宽松、融洽的教育环境,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成为师生共生共享精神、智慧的过程,是把引导贫困大学生发展、促进其成长、激励其内在潜能作为教育旨趣的一种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

二、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1.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贫困大学生中比较突出的心理特点。

贫困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其原有的教育条件相对较差,以及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发觉自己在许多方面与其他同学差距悬殊,因而有自惭形秽之感,自我评价偏低;在校园生活中表现为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勇气和信心,孤独、离群,情绪低落,郁郁寡欢,不苟言笑,遇事退缩,自信心和荣誉感受到抑制,担心受到周围人的轻视、嘲笑或侮辱,有时甚至以嫉妒、自欺欺人的方式表现出来。

2.孤僻心理。

由于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和经济上的束缚,与其他同学相比,贫困大学生往往存在人际交往能力和技巧不足的问题,同时心理自我调节能力较差。

他们选择自我封闭,不与外界接触,不愿与人交流,将自己的交际圈缩小,如此逐渐发展,贫困生就失去了很多结交朋友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孤独,同时也失去了提高自己综合能力的机会。

他们处在渴望融入集体,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害怕交往的矛盾与冲突之中。

由于交往出现障碍,遇到问题不愿找人诉说,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出现孤僻心理。

3.焦虑心理。

贫困大学生由于没有稳定可靠的经济基础作保证,且缺少可利用的社会支持,不能按时交纳学费,更无法添置学习资料和设备等;同时面对来自家庭的经济压力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很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烦闷及内疚心理。

对未来的迷茫及对贫富差距的不理解、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认识不够等,使他们在焦虑与忧郁中走向消沉,许多贫困学生表现为情绪极不稳定,少数人甚至产生自杀意念。

4.多疑心理。

贫困学生内心渴望能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同伴的理解,但由于经济地位较低,因此担心在与其他同学交往时会/失面子0。

内在期望与外在要求的冲突在不断地自我权衡中,表现出敏感、多疑的心理。

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始终保持较强的自我防御意识,一方面担心别人议论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担心与其他同学交往增加自己的经济负担,/好面子0的心理促使其与同学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0年第1期The Border Econo m y And Cu lt u re No 11,2010
132 B I AN J I A NG
JI NG J IYUW EN HUA
的关系逐渐疏远,有的甚至对家境富裕的同学产生
嫉恨。

三、交往理念对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交往理念的提出,实质上反映了一种新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和途径,它超越了/主体)客体0二分的思维模式,把目光转向/我们0或者主体间性,倡导一种主体间的共同性,它不泯灭主体性,但又注重整体性与和谐性的存在。

它强调教育者与贫困学生都是有着独立人格的主体,倡导二者在平等对话中达到相互理解,在民主交往中实现双方同往,实现双方精神的建构。

1.以/贫困大学生0为本的理念。

心理健康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拥有正常心理的活动,是提升人的灵魂的活动,而非仅仅理性知识的认识的堆积。

与人的生命和灵魂相比,理论、知识是次要的,/人0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的本体。

交往理念应用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倡导一种以/贫困大学生0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不论是教育者还是贫困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存在,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因此都应受到尊重、得到关爱。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双方都是作为完整的人而相遇,二者之间不只是/授)受0的关系,更是思想、心智的碰撞。

理性与非理性、事实与价值、科学与人文都在交往中整合着完整的人。

因此,在交往理念下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不仅贫困大学生的健康心理认知得到了增长,而且相应地在情感、意志、实践能力等方面也获得了发展,他们作为完整的人生成了,获得了全面的发展,从而养成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知道0和/体道0活动的社会主体。

2.从对象化活动到交往活动。

既往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单纯的对象化活动,教育者是主体,学生是客体,二者都生活在/它0之世界。

教育者把贫困大学生看作是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于是教育双方之间的温情关系被枯燥、乏味的说教所代替。

在这种对象化的活动中,贫困大学生的独特性被各种规范抹去了,使他们生活在思想的囚笼中,没有自由便也丧失了主体性,教育失效是必然的。

交往理念就是要使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重新回归到人与人的关系中,双方都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谁也不把对方看作是认识的对象,而是看作与自己一样有着完整人格的生命。

交往理念旨在倡导要用交往活动取代这种对象化活动,交往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人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学习和生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交往去把握。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就是一种教育者与贫困大学生交往的过程。

只有在交往中,二者才能都成为主体,彼此相互承认、相互理解和接纳;只有在交往中,教育双方的认识与被认识、控制与被控制关系才能变为平等交往和对话关系,才能从分离的状态中走向统一;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彼此走进对方的世界,彼此都获得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实现其成人的目的。

3.主体间性的交往行为。

交往理念下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强调教育双方都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

因此,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强调其价值引导作用,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他们的自主建构,关注教育者与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间性0的交往关系。

交往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是主体间性教育,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往实践中完成主体间心理健康知识的传递、生命内涵的领悟。

这种交往活动不仅表现为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相互开放、相互沟通,并结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而且这种主体间性人格的开放性也延至他人、他物。

是教育者/价值引导0与受教育者/自我觉悟0的统一;是以教育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相互理解、共同发展为核心的精神性交往;使之主体间的精神交往,通过沟通、交流、合作达成一种默契,由教育与被教育关系转向相互教育关系,由单向影响转向双向影响。

总体来讲,交往理念下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对既往相关教育的超越,它促成了心理健康教育从理念到目标、内容、方法等一系列革新。

交往理念建构起通向社会生活的桥梁,从而使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生活与实践意义,有助于增强这种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能更好地使贫困大学生的交往和交往品质、道德水平和人格境界向更高层次跃进。

参考文献:[1] 梁芹生.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10).[2] 于成学.交往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8(9).[3] 张 静.自尊问题研究综述[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 张晓琴,陈 松.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6).
[5] 龙晓东.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3(5).[6] 赵海信.
贫困大学生心理个性分析及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报,2002(3).
1责任编辑:黄锡惠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