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2 环境保护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二环境问题(教师版)
“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和湿地的破坏与保护”等生态环境问题是高考重要命题点。
以区域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危害、成因与治理,是重要考查方向。
考向1 环境问题[模拟诊断]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图为我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局部地形图,甲、乙两县为国家级贫困县。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为该地区的脱贫,政府规划建设一条地方性公路,最合理的选择方案为A.①B.②C.③D.④2.据图分析甲县精准脱贫不适宜采取的措施是A.合理开发煤炭资源B.根据地形特点发展立体农业C.大力发展旅游业D.整体移民搬迁3.两县在脱贫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有①过度开发导致煤炭资源枯竭②破坏植被,加剧土壤盐碱化③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④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加重命题趋势专题十二××环境问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D2.D3.C【解析】1.题意表明,政府规划建设这条地方性公路是为了该地区的脱贫,因此该地方性公路应尽可能多的连接居民点,改善当地的交通条件,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口脱贫。
图中①、②、③方案只是连接了两个县城,沿途几乎没有连接其它聚落,排除A、B、C。
图中④方案中途连接多个聚落,利于该地区脱贫,D符合题意。
故选D。
2.图中显示,甲县境内为煤炭资源分布,合理开发煤炭资源,让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居民和财政收入,有利于脱贫,排除A。
图中显示,甲县境内多山,平地较少,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当地经济,可以根据地形特点发展立体农业,有利于当地脱贫,排除B。
当地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风情独特,山区景观优美,适宜发展旅游业,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居民收入,利于当地脱贫,排除C。
整体移民搬迁不太现实,且成本过高,不利于保护当地民族文化特色,选项D符合题意。
高考二轮复习地理试题(新高考新教材) 专题突破练十 环境与发展
专题突破练十环境与发展(建议用时:45分钟)(2023·北京东城二模)海洋表层水体的pH约为8.2,呈弱碱性。
长期以来这种稳定的化学环境维持着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海洋酸化(pH降低)是全球气候变化下海洋系统面临的又一重要生态环境问题。
下图为香港周边不同海域1986—2017年的年均酸碱度变化等值线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海水酸化最严重的海域是()A.①B.②C.③D.④2.图中海域海洋酸化会使()A.贝壳类生物数量减少B.近岸的海洋污染减轻C.海水的腐蚀性会减弱D.沿海的陆地酸雨加重3.从全球范围看,引发海洋酸化的主要原因是()A.荒漠化加剧,径流含沙量增大B.燃烧化石燃料,二氧化碳增加C.大量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加剧D.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生物沉积(2023·广东茂名二模)我国西南某镇2008年以前人均年收入不足2 000元,在政策引领和支持下,该镇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规划了可持续发展路径,2017年人均年收入达2.2万元,助力区域乡村振兴。
下图示意该镇可持续发展路径。
据此完成4~5题。
4.该镇人均收入大幅度增加,主要得益于()A.居民出省劳务收入B.种植业机械化生产C.乡村旅游大力发展D.种植业规模的扩大5.为了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该镇未来需重点()①引入知名企业,推动农作物加工②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③调整农业结构,扩大特色种植业④加强环境治理,强化梯田管理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023·山东泰安二模)新疆乌恰康苏地区位于天山山脉的群山环抱之中,气候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仅182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2 600毫米。
下图示意新疆乌恰康苏地区地形剖面与植被垂直分布,图中四类草地植被覆盖率不同。
据此完成6~8题。
6.推测图中四类草地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A.草地ⅠB.草地ⅡC.草地ⅢD.草地Ⅳ7.图中M处为荒漠区,其主要原因是()A.气温高,蒸发旺盛B.山地背风坡,降水量少C.坡度陡,地表水缺乏D.土层浅薄,土壤颗粒细8.下列四地盐渍化最严重的是()A.草地ⅢB.草地ⅣC.人工防风林D.农田区(2023·辽宁沈阳三模)20世纪初,美国阿克伦曾经为“世界橡胶之都”,轮胎及橡胶相关企业在此集聚。
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18环境保护
18环境保护1.(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北地区是世界四大黑土集中分布区之一,正是依托富饶的黑土,东北地区已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粮仓”。
近年来,黑龙江省五常市尚志市等地出现大规模倒卖黑土事件,甚至在网购平台贩卖黑土。
大批黑土被贩卖至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用于育苗栽培鲜花。
这些被贩卖的黑上一般一两年后就变成了黄土,失去了肥力。
试说明东北黑土地肥力高的主要原因,并列举破坏黑土造成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答案】环境保护:原因:东北气候冷湿,有机质丰富但分解少,积累多。
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等。
措施:保护植被;禁止盗取黑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
【解析】本题考查东北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较低,冬季积雪量大,土壤湿润。
夏季降雨量大,利于植被生长。
冻土广布,土壤冷湿条件下,东北平原草场广阔。
草类枯萎,有机质多,但气候冷湿条件,不利于有机质分解,积累多。
形成肥沃的黑土。
环境问题:植被破坏,表土被剥蚀,夏季降水集中情况下,出现严重的黑土冲刷,土壤肥力下降。
水土流失导致江河泥沙淤积增多,加剧洪涝灾害等。
针对上述问题,要加强黑土地的水土保持,保护植被;由材料“大批黑土被贩卖至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用于育苗栽培鲜花”可知,要大力禁止盗取黑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
2.(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依据林区自然环境特点和林木状况进行间伐,是林区管理的有效途径。
20世纪90年代,甘肃省南部某林区对部分区域进行不同强度的间伐,而后继续封山育林。
2011年研究人员在该林区选择自然环境相近的4个样地进行调查。
表为部分调查结果。
【答案】关系:随间伐强度增强(大),乔木蓄积量减少,幼苗密度增大。
原因:间伐强度增强,乔木减少,裸地面积越大;幼苗生存空间增大;幼苗获得更多的光热资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考情境专项练热考12流程线性关系图
热考12 流程线性关系图(2023·江西景德镇一模)我国是半导体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区,几乎所有的国际大型半导体公司在我国均有布局。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国内半导体研发。
发展半导体产业已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下图为半导体产业链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国外半导体企业选择在中国布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劳动力B.技术C.政策D.市场2.引进国外半导体企业有利于我国( )A.提高产品价格B.获得技术专利C.降低竞争压力D.提升装备水平3.我国支持国内半导体研发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就业问题B.培育自主品牌C.扩大产业规模D.带动相关产业(2023·江苏3月模拟)下图示意城市发展逻辑的升级过程。
据此完成4~5题。
4.从城市发展原逻辑到城市发展新逻辑的过程是( )A.从“业兴人、人兴城”变为“城兴人、人兴业”B.从“业兴人、城兴业”变为“城兴人、人兴业”C.从“城兴人、人兴业”变为“城兴业、业兴人”D.从“城兴业、业兴人”变为“城兴业、人兴业”5.从城市发展逻辑的升级中,可以看出城市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 )A.产业B.创新C.劳动力D.资源(2023·河南洛阳二模)生鲜农产品主要包括蔬菜、水果、蛋、肉、奶制品等,其对时效性要求较高,从田间到老百姓的餐桌过程中“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至关重要。
下图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流程图(1公里=1千米)。
据此完成6~8题。
6.建设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主要作用包括( )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增加产品运量③扩大销售范围④提高物流速度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7.“最先一公里”保障农产品“生鲜”的关键环节是( )A.控制农产品收获时间B.采用移动制冷设备C.进行农产品分级、包装D.对农产品清洗、预冷8.经营生鲜农产品的电商企业要走好“最后一公里”,需要( )A.建设独立物流系统B.增加高铁运输C.增加销地仓的数量D.合理布局社区门店(2023·广东揭阳二模)新疆阿克陶县小微企业孵化园以具有成长潜力的小微企业创业者、初创企业为目标群体,为其提供“保姆式”服务,打造出全方位、立体式的“一站式”孵化服务体系,以提高孵化对象核心竞争力、企业创业成功率和存活率。
(12)自然灾害——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限时练
(12)自然灾害——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限时练时间:25分钟干旱是对台湾岛生产和生活危害最大的气象灾害。
2021年3月以来,台湾日月潭因缺水“见底”的新闻频频出现,引发了人们对台湾旱灾的关注。
下图示意台湾岛多年降水的月平均分配状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台湾岛干旱灾害使水循环环节()A.降水量增多B.下渗量减少C.蒸发量增大D.径流量增大2.造成台湾岛干旱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年均降水量较少B.生产用水总量大C.气温高蒸发量大D.降水季节变化大3.以下缓解台湾旱灾的措施中最不可行的是()A.大规模开采地下水B.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C.修建水库调节径流D.发展节水农业2016年1月20日是农历节气大寒,受来自西伯利亚的“霸王级”寒潮影响,南方多地迎来大范围雨雪天气,降温幅度达10℃。
下图是雨雪分界线推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19日夜间~21日夜间,图中四地雨雪分界线平均推进速度最快的是()A.甲B.乙C.丙D.丁5.果农在寒潮来临前为柑橘穿上了“羽绒服”(塑料薄膜,如图所示),可有效地防止冻害,其原理是()A.增强大气逆辐射B.阻挡地面辐射C.增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D.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2022年1月8日1时45分在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37.78°N,101.17°E)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监测此次地震发生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GPSC.GISD.VR7.地震发生时,人们的做法正确的有()①位于室外时,需远离高大建筑物②高层住户应迅速乘电梯逃离③在家中可躲在坚固的桌下或床下④若被埋压在废墟下,要尽量保存体力,然后设法脱离险境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震中位于磨西镇(29.59°N,102.08°E)。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图表专题强化训练 专题十二 土地利用类型图
专题十二土地利用类型图1.在没有人为干预的自然条件下,产生并排入大气的氮氧化物与生物的固氮作用是相平衡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增加地区氮负荷。
近年来,快速城市化进程造成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出现显著变化,使城市氮负荷发生相应变化。
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氮负荷状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05—2015年该市总氮负荷增长最快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林地B.交通用地C.农用地D.城镇居民区(2)2010—2015年该市工业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工业用地氮负荷却不断下降,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逐步分散工业的布局B.工厂规模逐渐缩小C.大规模扩建工业园区D.工业产业转换升级2.每年梅雨季节,长三角地区会出现连日阴雨,容易导致多地发生次生灾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下图为长三角城市群范围和A域河流水系及土地利用变化统计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题。
(1)A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水系的影响是( )A.流域面积增大B.河流流程变长C.河网密度下降D.河道变宽变深(2)A、B两地因连日阴雨引发的次生灾害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口分布B.经济水平C.救灾措施D.地表形态(3)近年来,长三角城市群不断扩容对上海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有( )A.增强上海的同际竞争力B.扩大上海行政管辖范围C.提高上海城市环境容量D.提供更多廉价的劳动力3.土地覆被的含义与土地利用相近。
土地覆被转类指数可衡量一个地区植被转换情况,一般而言,指数越高,植被转换得更好。
2005年以来,我国对三江源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
下面图a和图b分别为长江与黄河源区2012年土地覆被类型现状和不同时期土地覆被转类指数状况。
据此完成下题。
(1)1990~2004年黄河源区减少最多的土地类型最可能是( )A.草地B.水体、滩涂与沼泽C.灌丛D.沙地、戈壁和裸地(2)对三江源区所采取的下列四个生态保护工程中,核心应是( )A.退耕还草B.退牧还草C.沙荒地防治D.人工降雨(3)2004~2012年土地覆被状况变化黄河源区优于长江源区,根本原因是黄河源区( )A.保护措施较多B.海拔较低C.年降水量增多D.面积较小4.受成土环境和人为干扰影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
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
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专题13 三类灾难区域的综合治理一、考情深度解读1.考点分布2.命题趋向1. 以区域地图或热点问题为背景,考查要紧灾难分布区及形成缘故、危害和治理措施。
2. 大江大河治理仍旧是命题的热点问题。
二、主干知识整合一、水土流失的治理二、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三、河流的综合整治三、重点热点探究探究点一水土流失问题关于水土流失应把握以下问题:1. 水土流失类型:水蚀:流水腐蚀作用,分布普遍,以东部季风区最显著;风蚀:风力腐蚀作用,在洪涝半洪涝区分布较多,要紧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洪涝风沙区;冻融腐蚀:冰川腐蚀作用,我国青藏高原较集中。
2. 成因分析: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3. 治理措施:从工程、技术、生物三个方面采取措施。
(1)写出该地貌类型名称,并描述该图中部、东北部和西南部的地貌特点。
(2)简述该地貌的形成缘故。
(3)该地貌类型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试分析其缘故(4)从治标与治本两方面提出对该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具体措施。
【解析】该题要紧考查我国典型的水土流失区黄土高原的地貌特点、水土流失成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该题以等高线形状表现黄土地貌的特点,要求考生从等高线形状特点判定黄土地貌特点,即塬面表现为等高线稀少,说明地势平坦,而沟壑区域等高线密集,从图中能够看出,在西南部沟壑纵横,而东北部为大型冲沟,假如能从图中等高线形状准确判定该区域为黄土高原,则(2)(3)(4)题的答案就能够依照教材组织答案。
【答案】(1)黄土地貌。
中部地表平坦;东北部有大型冲沟,坡陡沟深,两侧还有小沟;西南部沟壑纵横,有河流向西南流出。
(2)黄土由较细的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一样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是风力沉积形成的。
(3)水土流失。
自然缘故:由于黄土土质疏松,地表缺少植被爱护,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故水土流失严峻;人为缘故:由于开发历史悠久,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几次农牧经营方式的变更,致使原有的植被遭到严峻破坏,水土流失日益加剧,生态环境更趋恶化。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A.乔木群落的林分密度大于灌木群落 B.灌木群落的冠幅直径大于乔木群落 C.乔木群落的树高对林分密度的影响小于灌木群落 D.灌木群落的树高对林分密度的影响小于冠幅直径
(2)该自然区内,乔木、灌木的树高和冠幅直径引起林分密度出现变化的主导因素
是( A )
A.太阳辐射
B.大气降水
提示:由于林木茂密,空气湿度极大,暖湿气流从地势较低的山谷上升到高处的山脉遇 冷形成云雾。
(2)(综合思维)说明热带云雾林是世界上多种生物的避难所和聚集地的原因。
提示:独特的气候条件为生物的生存提供适宜的环境;热带云雾林多分布于山区,区域相 对封闭,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小;云雾林植被茂密,生物量大,生物的食物充足且受人类活动 的影响较小。
分析区域环境的变 区域内某要素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其他要素的变化,乃至整
化过程及特点
个区域环境的整体变化
分析区域间的环境 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分析不同区
联系
域间存在的因果联系,组织成逻辑思路清晰的因果链条
(2021·河北选择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图1)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2为该区自
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长期的坡面耕作打破了 生态平衡。1999年以来,该区域实施了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范围坡耕地 转为林草地,在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的同时,坡面林地土壤也出现了 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正常生长带来潜在威胁。 (1)据图1分析该区自然植被空间分异的原因。 (2)说明该区坡面林地土壤干燥化过程。 (3)提出该区植被合理配置的原则与途径。
(2)(人地协调观)与定居放牧相比,转场放牧的优缺点有哪些? 优点:在不同季节均可获得较充足的牧草;有利于减轻草场资源的压力(或有利于生态环 境的保护)。 缺点:牧道崎岖;易受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影响;羊群与牧民生活用品转移量大,转场不便。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之《环境保护》课件(共57张PPT)
考点
环境污染及防治
(2016· 全国卷Ⅱ)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我国快递 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 2015 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 206 亿件,同比增长 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 2 760 亿元。与 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 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控制人口数量 、改善经济结 构、退耕还草 、牲畜舍饲等
自然原因:沉积物 自然充满湖泊和沼 湿地干 泽 涸 人为原因:土壤侵 蚀、环境污染、围 湖造田等
加大对湿地保 护的宣传,加 强湿地保护立 法和执法,建 立湿地自然保 护区、退耕还 湿地
生物多 样性减 少
自然原因:自 然灭亡 人为原因:狩 猎、污染,森 林、草地、湿 地等生态系统 的破坏
答案: 可减缓的环境问题: 减缓气候变暖及大气污染。 大量玉米被制成生物燃料,引发玉米和饲料价格上涨; 玉米价格上涨,非洲等贫困地区的人们买不到足够的玉 米等粮食,会出现饥荒;饲料价格上涨,牲畜饲养成本 会增加。
2.下图所示为我市某水泥厂在山区采矿矿石后留下 的矿渣堆积体。
指出该地矿渣随意堆放对环境的危害,并提出防治 措施。
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 以治理的原因。
[审题专练]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1)①________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 (2)泉水受到污染,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自我校对: ①周围山区 差
②地下水
③慢
④慢
⑤
尝试解答:危害:泉水(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 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身体健康;引用泉水(地下水) 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超标)。 原因:泉水(地下水)(更新速度慢,)自然净化周期长;(深 埋地下,)人工净化困难;涉及地区广,需区域联动共同 治理。
高频考点01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课件)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模块四 选修模块
专题十三 环境保护
【考情分析】
考点
自然资源 的开发利 用 环境污染 及防治
生态环境 保护
研考情、明考向
(2019·全国文综Ⅲ,43)提出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合理建议 (2018·全国文综Ⅲ,44)分析“堑秋湖”捕鱼模式对鄱阳湖区候鸟越冬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 其消极影响提出改进建议
●真题研习2
【例2】(2021·湖南卷,21,10分)农田氮肥的大量施用和养殖废水的直接排放,造成农村地 区水环境污染。生态沟渠通过植物吸收、底泥吸附等方式拦截处理水体中的氮素。下图示意湖 南某地生态沟渠的位置。 (1)描述生态沟渠的位置特征并指出这样布局的优点。(4分) (2)除了建设生态沟渠以外,该区域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 氮素水污染?(6分) 答案 (1)位置:位于排水沟的下游。优点:便于集中处理 (处理量大),效率高,成本低,可减轻下游水体的污染。 (2)种养结合,施用有机肥;按农作物需要精准施肥(处方农业,配方施肥);集中处理养殖废水;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2)据图指第(1)题,一般农田在非汛期培肥,因此汛期农田退水带来
的溶解氮相对较少(或非汛期农田退水带来的溶解氮相对较多),使
得该湿地进水口溶解氯浓度非汛期显著高于汛期;汛期雨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农田退水带来 的溶解氮更多地被河水稀释(或非汛期河流径流量小,河水对溶解氮稀释程度较低),使得进水口 溶解氯浓度非汛期显著高于汛期。第(2)题,本题要求学生根据图文信息归纳。图中显示,人工 强化湿地中有多种具有净化溶解氮功能的水生植物,起到净化溶解氮的作用;人工强化湿地中, 同一种水生植物分散到多区种植,水生植物采用分区交替混合种植的方式,从而增强脱氮效能; 图中拦水坝、面积较大的湿地、弯曲的水道等,起到延长水流停留时间,起到充分净化的作用。
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学案 热点专题——山水林田湖
高三地理热点专题复习——山水林田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出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重要的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等。
一、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是指不同土地、水分条件下森林、农田、湖泊和草原各种生态系统在合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下形成的统一体。
一个区域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支撑和环境保护,而且这些生态系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
二、生态修复的范围对山上与山下、地上与地下、上游与下游、陆地与海洋,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
三、山水林田湖草修复的具体措施四、生态修复的地位及作用地球上现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河湖水域、海洋,大多处在不同的退化阶段,因而需要不同的对待和处置。
1.一小部分自然生态系统仍处在比较原始的状态,它们大多处在开发较晚的国家和地区。
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一部分原始生态系统,如原始森林、原始草原,仍将成为人类开发利用的对象。
另一方面,由于人类社会生态意识的觉醒,对大部分原始生态系统实施或将要实施封闭式的保护,设立各种自然保护区或各种其他类型的保护地。
2.相当一部分自然生态系统处于轻度退化的状态,如有些森林已残缺稀疏,或转变为天然次生林。
对这些生态系统要在优先保护的前提下,加以适当的培育措施(抚育管理、促进更新等)进行生态保育或生态保护。
3.有一部分自然生态系统已经受到较严重的损伤或破坏,如过度砍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严重退化。
对这样的生态系统要采取较为强烈的修复措施,包括改造(如低效次生林改造)、改良(如草场改良)等措施,以改善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4.通过各种保护(如禁伐、禁垦、禁牧,生物多样性保护)、保育和修复措施,达到生态系统的复原和恢复重建的目的。
(1)在原来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彻底破坏或消失的土地上,需要采取决然的重建或新建的措施,如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耕还湿地、造林种草,以仿造重建原有的生态系统(如果可溯源的话)或新建适合于当地自然条件的新人工生态系统。
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二环境问题与国家安全教师用书
专题十二环境问题与国家安全构建知识网络感悟高考真题[2022·6月浙江卷,9~10]人工湿地是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主要利用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水进行自然净化的处理技术。
下图为某人工湿地处理微污染水的流程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与污水处理厂相比,该人工湿地系统可以( )A.降低污水处理成本B.减少土地占用面积C.不受季节变化影响 D.加快污水处理速度2.在湿地保护生态修复中,较为合理的途径是( )A.引进外来物种,扩大滩涂种植B.河道种植芦苇,修复水生植物C.增加水域面积,扩大养殖规模D.河道整治清淤,清除全部河滩[2022·山东卷,3~4]尼日利亚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是非洲仅存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一。
1991年,尼日利亚政府在热带雨林存量较大的地区建立了克罗斯河国家公园。
某机构利用遥感等地理信息技术对1986年和2010年国家公园所在区域的景观进行了对比研究(下图)。
据此完成3~4题。
3.与1986年相比,2010年克罗斯河国家公园范围内( )A.分散林地和农场的面积缩小B.生物生存环境的连通性下降C.热带雨林景观的完整性提高D.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4.图中国家公园内退化斑块的景观类型可能是( )①灌丛草地②草甸沼泽③落叶阔叶林④常绿硬叶林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2022·广东卷,11~12]田螺是广西稻田养殖的重要水产品。
近年来,为助力乡村振兴,当地一些农民在传统稻田养螺的基础上,开挖螺沟,发展了新型“稻—螺”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如图)。
据此完成5~6题。
5.稻田中开挖螺沟主要是为了( )A.增加稻田光照强度 B.加强稻田通风透气C.减少田螺天敌威胁 D.改善田螺生长环境6.图中生态循环过程最为复杂的区域是( )A.进水区B.出水区 C.水稻区D.螺沟区[2022·1月浙江卷,2~3]下表为我国某研究机构发布的农田、湿地、森林、草原四种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数值越大表示生态服务价值越高。
2012年高考复习:环境保护专题
2012届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专题:环境保护【教学目标】识读图表解读某一具体环境问题的分布特征、原因、影响、防御措施。
一、自然资源问题1.表现:水资源问题、土地资源问题(尤其是耕地)、矿产资源问题2.以水资源问题为例,请思考问题表现:代表地区:产生原因:应对措施:【例1】读“太湖流域某年10月某一周的水质量周报”,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三个断面(检测点)中,水质最差的是,理由主要有。
(2)表中四项检测项目中,各断面均比较理想的是,三个断面(检测点)中,有机污染物最少的是。
(3)从周报中可以看出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与氨、氮含量两项指标呈相关关系,其主要原因是。
(4)简要回答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生态破坏1.主要表现: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与草场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2.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例,请思考产生原因:应对措施:【例2】下图是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图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
(2)分析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
【例3】高速公路属于全封闭的带状人工建筑物,当其通过自然保护区时,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很大。
试述高速公路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减少其不利影响的合理建议。
三、环境污染1.主要表现: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
2.以大气污染为例,请思考:主要类型:产生原因:产生危害:应对措施【例4】我国东南部某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
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资料一:气溶胶粒子是指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悬浮体。
大气中某些气溶胶粒子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混浊天气现象,造成大气污染。
资料二:见某城市三监测站各月平均混浊天气日数图和某城市主要区域污染源排放比例图(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________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__________月。
(1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限时练
(1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点题型限时练时间:25分钟黄河中游和黄土高原的北部地区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降水高度集中,生态环境脆弱,2/3乡村人口外出打工。
近年来,该地加强治沟造地工程建设,即通过工程机械措施,人工削斩山脚边坡,取土填沟、沟口筑坝,辅以排洪渠和边坡护理,将沟谷低产分散的耕地扩增为面积较大的良田。
治沟造地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丘陵沟壑区加大治沟造地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地表径流,提高地下水位B.完善基础设施,减少人口外流C.改造水热条件,实行高产稳产D.解决耕地不足,增加农民收入2.治沟造地后为防止新造耕地大面积丧失,必须要注意的问题是()A.合理设计排洪渠道,应对洪涝灾害B.加固边坡护理工程,防范地质灾害C.沟口筑坝坝上造林,减少风力侵蚀D.取土填沟修筑道路,改善生产条件3.制约当前黄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是()A.土地承载力有限B.乡村空心化严重C.植被覆盖率较低D.灾害性天气多发额尔齐斯河流域畜牧业发达。
下图示意额尔齐斯河流域牧场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额尔齐斯河流域草场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地势B.水分C.热量D.土壤5.图示区域荒漠化严重,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为()A.风蚀B.水蚀C.冻融D.溶蚀6.下列有利于缓解乙牧场荒漠化的合理举措是()A.种植乔木,改善生态B.打机井,引水灌溉草场C.设置围栏,禁止放牧D.夏季向甲牧场转场放牧读巴西热带雨林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热带雨林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雨林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B.乙地雨林面积的变化不会影响全球气候C.乙地雨林的形成与暖流、盛行西风有关D.甲地雨林面积不断减少会导致全球变暖8.关于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深刻地影响着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B.茂密的雨林植被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C.雨林能起到类似海绵的作用,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D.雨林是世界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9.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①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②雨林与沙漠都有脆弱的生态环境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三江平原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该地区沼泽面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二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3.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①国内石油资源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②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大,抵御风险的能力差; ③国际石油资源竞争激烈; ④进口来源单一,过分依赖中东和非洲; ⑤运输方式和运输通道较单一,过分依赖海洋运输,单一的运输 路线; ⑥石油战略储备不足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思维流程第(1)题: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第(2)题: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答案 (1)A (2)C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经典对练•得高分]
(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二模)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由能源出口国变为能源 净进口国,石油进口依赖度达60%以上。为保障能源安全,我国规划建设了 三条陆上和一条海上油气进口通道,分别为东北(中—俄)通道、西北(中 国—中亚)通道、西南(中—缅)通道以及经马六甲海峡、南海的海运通道。 四大通道都是油气兼备。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由能源出口国变为能源净进口国的主要原因是
2022
高考总复习
专题十二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专题突破
地理
内容索引
网络构建•专题总览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专项模块•素养培优
网络构建•专题总览
战略储备 粮食储备
石油
空间配置 环境问题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核心考点一 能源与国家安全
[归纳提升•学技法]
1.我国能源存在的问题 (1)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地区不匹配。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核心考点三
4.我国的下列城市中,最适合建设大型煤炭地下气化工程的是( ) A.上海市 B.大庆市 C.六盘水市 D.济南市 5.煤炭地下气化相对于传统采煤方法( ) A.地面塌陷事故增多 B.地表土壤污染加剧 C.不受地质条件的影响 D.煤炭资源利用率提高
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十二含解析
专题强化练(十二)一、单项选择题(2020·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期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
此次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旨在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读图,完成1~2题.1.“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①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②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③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一带一路"的西端是世界乳畜业发达地区,其最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A.交通便利B.科技发达C.劳动力资源丰富D.市场需求量大解析:第1题,“一带一路”连接亚欧大陆东西两端,区域内部经济差异明显,互补性强。
我国处于东部,是著名的“世界工厂",产能大,需加强对外合作以输出过剩产能,①对;中亚地区是全球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石油资源依赖国际市场,②对;欧洲经济发达,人才济济,但受老龄化严重影响,需引进国际劳工,③错;南亚地区因人口稠密,对粮食需求量大,是粮食的进口区域,④错。
据此分析,①②对,选A。
第2题,乳畜业的主导因素是饲料供应和市场远近.“一路一带”的西端是西欧,该地是乳畜业发达地区,主要原因是该地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对乳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其他社会经济因素都不是主导因素。
据此分析选D。
答案:1.A 2.D(2019·吉林延边二中高三) 衡水法帖雕版拓印技艺兴起于明朝,盛行于清朝,是把名家书法墨迹镌刻在木板或者石板上,然后拓印成墨本并装裱成册的技艺,整个生产过程由纯手工完成。
其工序可分为选稿、选材加工、雕版、拓印和装帧。
雕刻木材主要为平原地区生长缓慢、木质较硬、纤维较短的梨木和桃木。
很长一段时间内,衡水市从事法帖雕版拓印技艺的人员较少,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将衡水法帖雕版拓印技艺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技艺得以重新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2 环境保护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问答题 (共3题;共15分)1. (5分) (2018高三下·武邑开学考)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是“洋垃圾”的主要出口国。
其中仅美国2016年就向中国倾倒了价值56 亿美元的废旧金属制品,此外还有1320万吨废纸和142万吨的废塑料,如此巨大的废品贸易催生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据称美国有15.5万个工作岗位依赖于美国对中国的垃圾出口。
2017年7月,中国环保部和国家标准委两个部门分别向WTO递交通告,宣布从2017年9月起,中国将禁止进口4大类24种“洋垃圾”。
废金属塑料瓶、旧光盘、未经分类的废纸以及废弃纺织原料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制品都在被禁止进口的名单中。
我国禁令将对北美的垃圾回收处理行业带来挑战。
禁止进口“洋垃圾”体现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分析中国禁止进口“洋垃圾”产生的影响。
2. (5分) (2018高三上·牡丹江期末) 【环境保护】垃圾处理是令各国政府头疼的问题,成语“以邻为壑”说的是把自家的脏东西推到邻居家这么一种不厚道的做法。
现在却有一个国家喜欢把邻国的垃圾收入囊中,它就是瑞典。
该国每年从挪威等国拖走垃圾达80万吨之多。
瑞典并不是在替邻居“顺手倒垃圾”,而是因其有着全世界最先进的垃圾处理厂,能将大量垃圾转化为热能,为瑞典成千上万户家庭供暖供电。
其他国家想请瑞典处理垃圾,还得倒贴钱。
简述瑞典垃圾处理方式的好处并说出我国在垃圾处理方面可采取的措施。
3. (5分) (2016高三上·长沙月考) 【环境保护】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有“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传说。
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成群结队地驶入了纽芬兰湾。
这些渔轮夜以继日地捕捞,庞大的捕鱼网兜掠过海底,除了鱼群在劫难逃,连海底生态也被破坏殆尽。
面对鳕鱼资源的枯竭,加拿大政府被迫于1992年宣布彻底关闭纽芬兰及圣劳伦斯湾沿海渔场。
如今关闭已二十多年了,鱼群仍不见踪影。
就在纽芬兰出现危机的时候,隔着大西洋相对的国家——挪威的鳕鱼也开始告急。
鳕鱼捕捞是挪威北部的经济命脉,幸运的是,经过3年的痛苦等待,挪威的渔民们终于欣喜地看到了大鳕鱼群的回归。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推测挪威政府为了保护鳕鱼资源采取的措施。
二、综合题 (共11题;共64分)4. (5分) (2017高二下·厦门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兰州市大气重污染特征明显,根据天气类型,可分为静德型和沙尘型。
静稳型是指大气德定时,污染物明显积累而成的重污染;沙尘型是指由沙尘天气造成的重污染:近年来,兰州市大力改善空气质量,成效显著。
下图示意兰州市大气重污染下污染物浓度特征。
(1)分析扑稳型和沙尘型污染物浓度差异的原因。
(2)简述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可采取的工程性措施。
5. (5分) (2019高二上·桐城月考)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
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
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
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
(2)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6. (5分)下表示意鄱阳湖流域湿地景观类型分析结果。
年份水体面积占流域总面积比例/%湖泊个数/个最大湖泊占总湖泊面积指数/%200917.7886713.68200015.2583310.32198922.52 3 34820.70指出鄱阳湖流域在1989~2009年湖泊湿地变化特点及主要原因。
7. (5分)(2020·深圳模拟) [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在港口城市,船舶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已成为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为降低成本,轮船的燃油以低品质柴油为主,一艘中大型集装箱货轮排放的空气污染物相当于数万辆重型货车的排放量。
90%的船舶排放发生在距离陆地200千米的海域内。
传统的港口上船抽查监管方法效率低、效果差。
下表为上海市2012年、2015年船舶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占当地排放总量的比例.请为港口城市治理船舶大气污染提出对策。
8. (5分) (2017高二上·牡丹江月考) 读下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治理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__。
(2)②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________。
9. (5分) (2019高三上·佛山月考)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于北美洲,是菊科一枝黄花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1935年作为观赏花卉被引入我国,20世纪80年代迅速扩散蔓延成杂草,表现出极强的群落竞争优势。
下图为加拿大一枝黄花在群落草本植物中的重要值(表示物种在群落中的优势程度)与群落郁闭度[反映林分(指内部特征大体一致而与邻近地段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林子)的密度,密度越高,郁闭度越大)]的相关性分析。
分析郁闭度与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抑制一枝黄花蔓延的生物措施。
10. (5分) (2019高三上·宜宾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瑙河(每年冬春季节定期泛滥)河水通过三条支流注入黑海,在入海口处形成一个巨大的扇形多瑙河三角洲。
河口虽有船只来往,大型船舶却极其罕见。
三角洲腹地长满一望无际的芦苇,更为奇特的是“浮岛奇景”,它就像一个巨大而美丽的花园,漂浮在海面之上。
“浮岛”上长着茂盛的植物,与陆地无异,但下面却是一片湖泊,湖面碧波荡漾,湖水清澈无比。
浮岛占地10万公顷左右,厚约一米。
浮岛成为了各类飞禽走兽生活的“天堂”……三角洲腹地苏利纳城(该城建于1840年,距离黑海海岸4千米)中央有一座建于270多年前的灯塔(一种固定的航标)很引人注目。
下图是下游平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和多瑙河三角洲示意图。
(1)分析多瑙河河口大型船舶罕见的原因。
(2)分析多瑙河三角洲“浮岛”成为飞禽走兽生活“天堂”的原因。
(3)试对灯塔出现在苏利纳城中心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11. (9分)(2020·漳州模拟) [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亚哈萨克斯坦东部的一些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
科学家为研究重金属元素在“水—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在某铅锌冶炼厂附近土壤剖面采样分析(数据如下表)。
科学家还发现研究区的多种植物,尤其是白杨对重金属有高度的富集作用。
分析该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特点的成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12. (10分) (2017高三下·衡阳模拟) 【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清明祭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随着清明假日的实施,回家扫墓的人越来越多,祭祀用品也不断推陈出新,但由此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请说明不合理的祭祀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13. (5分)(2016·杭锦后旗模拟) 【环境保护】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一项最新科学调查发现,全球海洋表面漂浮着约5.3万件塑料垃圾,总重量接近27万吨,这些塑料垃圾中绝大部分宽度不足5毫米。
下图示意太平洋海域的塑料垃圾分布(图中白色斑点表示塑料垃圾集中之处)。
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海洋塑料垃圾的危害。
14. (5分) (2017高三上·南充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的的喀喀湖位于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构造淡水湖,通过德萨瓜德罗河与波波湖相通,湖水主要来自安第斯山的冰雪融水;该湖与波波湖近在咫尺又同为内陆湖但却形成一淡一咸的奇观。
马铃薯性喜凉,地下薯块生长偏好深厚疏松、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土壤环境。
的的喀喀湖流域是印第安人培植马铃,的原产地,印第安人发明的“台田”技术(在湖畔平原修筑沟渠、水塘与高台)使马铃薯产量得到显著的提高。
图A示意的的喀喀湖和波波湖的位置。
图B为“台田”技术示意图。
(1)说明的的喀喀湖形成过程。
(2)分析的的喀喀湖与波波湖形成一淡一咸的原因。
(3)说明“台田”技术在马铃落保产增产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一、问答题 (共3题;共15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二、综合题 (共11题;共64分)答案:4-1、答案:4-2、考点:解析:答案:5-1、答案:5-2、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答案:7-1、考点:解析:答案:8-1、答案:8-2、答案:8-3、考点:解析:答案:9-1、考点:解析:答案:10-1、答案:10-2、答案:10-3、考点:解析:答案:11-1、考点:解析:答案:12-1、考点:解析:答案:13-1、考点:解析:答案:14-1、答案:14-2、答案:14-3、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