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的最高智慧与境界

合集下载

养生与养身的区别

养生与养身的区别

知道“养生”与“养身”的区别吗?朱林勇收集、整理、转帖“养身”不等于“养生”。

--你会问:养生不就是为了保养身体吗?可千万不要以为养身就这么简单--真要这样认为的话,你肯定把身体仅仅当成了一坨肉加200多块骨头再加无数根毛的组合体了。

“养”是保养、养护、调养、补养、休养、养心、养性、养神及养精蓄锐等意思。

生”是生命、生育、生长、生活、生存、长生、生生不息等意思。

养生需要养德行,养性情,调阴阳,和气血,顺自然,谨五味,强体魄等。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灵枢·本神》:“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署,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养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养生是我们的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认真总结生命经验的结果。

养生是保护生命、延年益寿。

我国中医学十分重视预防保健,称为养生,通过精神调养、食疗药膳、养生功法等等整体综合措施。

达到体质增强、防治疾病、防止衰老,延长生命的目的。

因此此“养生”不同于彼“养身”。

养生先养心有人把“养生”单单理解为“养身”、“健身”,因而忽视了“身心健康”工程的许多软件,诸如“心潮”、“心理”、“心寒”、“心怀”、“心火”、“心悸”、“心焦”、“心气”、“心曲”、“心神”、“心术”、“心髓”、“心性”、“心绪”、“心态”之类,常常被置之度外,更不晓得如何医治自身的种种“心病”。

其结果,就是心死而人亡。

其实,不论从人的生理、心理上看,养生与养心,养身与养性,必须样样顾及。

况且,“心”主其中,要占首位,已属定位。

就心理而言,一个人如果心性不佳、心绪不宁,势必吃不香睡不甜,干什么都心猿意马,心慌气躁,心惊胆战,乃至心劳日拙,心力衰竭,还能谈得上健康吗?所谓保证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因素——生命线与生命力,历来都要物质、精神并重。

所以,人们对于“生活”一词的解释,也决不会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只见其表而不明其里。

中医养生的智慧了解中医秘方对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中医养生的智慧了解中医秘方对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中医养生的智慧了解中医秘方对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中医养生的智慧:了解中医秘方对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丰富的历史,并被誉为“东方智慧”的瑰宝。

中医养生不仅能够预防疾病,增强人体的自愈能力,还能通过调理身体,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医秘方对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提高免疫力:养生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医强调“治未病”,即在身体出现病症之前,就通过养生方法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常用的中医秘方包括食疗、适当运动等。

例如,食用黄鳝可以补肾壮阳、益气养血;适度运动可以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血液循环等。

二、缓解睡眠问题:中医的安神助眠方法睡眠问题困扰着很多人,中医提供了一些安神助眠的方法。

例如,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多食用一些有助于镇静安神的食材,如鸽肉、乌骨鸡等;或者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如太极拳、气功等,来帮助放松身心,提高睡眠质量。

三、缓解消化问题:中医调理脾胃秘方胃肠道问题是现代人中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

中医通过草药饮食和针灸等方法进行脾胃调理。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戒除熬夜和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多食用一些有助于消化的食材,如山楂、生姜等,都是有效的中医调理脾胃的方法。

四、舒缓压力:中医调理身心的智慧现代生活中,人们普遍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中医提供一些舒缓压力的方法。

例如,通过中医推拿、艾灸等方式来缓解肌肉紧张和疲劳;或者参加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如瑜伽、静心冥想等。

五、缓解经期不适:中医调理女性问题的秘方中医拥有丰富的经验来缓解女性在经期出现的不适。

例如,调理饮食结构,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食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材,如红枣、当归等,有助于缓解经期腹痛和经血不畅问题。

通过了解中医养生的智慧,我们可以发现中医秘方对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十分有效。

然而,在使用中医秘方时,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寻求专业中医的指导和建议,并遵循合理的剂量和方法,做到因人而异,因时而适,从而更好地享受中医养生的益处。

《黄帝内经》的养生康复智慧及临床医案

《黄帝内经》的养生康复智慧及临床医案

《黄帝内经》的养生康复智慧及临床医案摘要:结合30余年的临床实践,以典型医案分析《黄帝内经》极富养生智慧的有效运用,认为古籍智慧在实际临床医疗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针对当前我国民众的健康状况,应当坚持“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病后防复”的原则,发掘经典古籍的医学价值,积极探索顽症医治方略,不断积累检验,丰富祖国西学文化,促进国民素质整体提升。

关键词:《黄帝内经》康复智慧临床医案Abstract: In combination with more than 30 years of clinical practice, in a typical analysis basis of huangdi neijing curing the effective use of wisdom, that ancient wisdom has great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practical clinical medical treatment, in view of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people's health, should stick to "no disease prevention first, Hyman and disease defence after" principle, the excavation of the classic medical value, We will actively explore the cure strategies for intractable diseases, constantly accumulate and test them, enrich the culture of Western learning in our country,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our people.Key words: Huangdi Neijing, rehabilitation, wisdom, clinical cases 一、《黄帝内经》富有养生康复智慧对生命的渴望和长寿的追求,是人类本能,也是每个人的梦想。

中医里的“五养”智慧

中医里的“五养”智慧

中医里的“五养”智慧中医养生讲究的是“五养”:养心、养神、养身、养气、养性。

养心是指调养心情和情绪。

中医认为,心是人体之主宰,心情愉悦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气血畅通,改善身体状况。

养心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可以通过读书、听音乐、旅游等方式来放松自己的心情。

中医还倡导慎独守静,可以通过静坐、冥想等方式让心得到更好的休息与调养。

养神是指调养精神和意志力。

中医认为,神是人体活动和机能调节的核心,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身体健康。

中医提倡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特别是在面临压力和困难时保持良好的抗压能力。

中医还强调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注意调节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紧张等,以养护精神状态。

养身是指保养身体。

中医认为,人体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中医推崇“药食同源”的理念,通过食疗的方式来调理和养护身体。

食用一些有滋养作用的食物,如枸杞、鸡肉、猪肝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中医还推崇适量的运动,保持适当的体重,以及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等,都是保养身体的重要方法。

养气是指调养呼吸和气息。

中医认为,气是人体的动力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元素,保持气的畅通有利于身体健康。

中医倡导通过调整呼吸来调养气息,例如深呼吸、慢呼吸等,可以帮助调节身体的气血循环。

中医还推崇一些气功练习,如太极拳、气功等,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来调养气息。

养性是指调养人的个性和修养。

中医认为,养性是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可以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提高人的文化素质。

中医主张养成遵循道德规范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中医还推崇修身养性的参禅、读书、写字等方式,可以帮助人提高个人修养和精神境界。

中医的“五养”智慧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养生之道,通过养心、养神、养身、养气、养性等多方面的调养方法,可以提高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当今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生活环境下,我们应当重视中医“五养”智慧,积极采纳和运用其中的方法,以保持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浅析中医清、调、补五行养生观的重要性!

浅析中医清、调、补五行养生观的重要性!

西医靠的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理论,而中医养生靠的是天地万物的通用智慧,今天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中医养生的三个层次,清毒、和调、养正,简称清、调、补。

【1】中医养生的治未病《黄帝内经》中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中医的“清调补五行养生”观念,正是一种有病,干预;无病,强身,将疾病扼杀于襁褓之中的养生之道。

最终达到不病而治,不治而愈,“上工治未病”是最高的养生境界。

【1】清——清毒黄帝内经中将风、寒、暑、湿、火、热、痰、饮等等都归结为人体的“邪毒”,这些“邪风贼气”聚集体内阻塞网,阻塞经络、管道,都会导致血管堵塞,运化不良,体液变酸、细胞缺氧、自由基氧化腐蚀,进而五脏六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衡,百病缠身。

西医认为人体内蛋白质、脂肪、糖等基础物质,由于新陈代谢产生的大量废物,导致体内毒素的堆积。

同时中西医都认为外“毒”的入侵也是体内毒素重要的来源,如化工污染,农药污染,水质污染,空气污染,辐射污染,装修污染等,细菌、病毒、不顺四时导致邪风贼气的入侵,以及精神压力、药物副作用、不良生活习惯、暴饮暴食,这些都会将我们的身体变成一个大大的垃圾堆。

所以说,清调补五行养生的第1步就是要为了达到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垃圾清理效果。

【2】调——和调人要想长命百岁,获得健康仅靠一个步骤是不够的,大医学家张仲景提出了治病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大多数疾病的彻底治愈是多方法、多步骤,共同调节的结果,最终要达到人体内的“正气”与外界“邪气”的“和调”;人体内五脏六腑能上的“和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和调”。

因此清调补五行养生观的第2步就是为了达到阴阳平衡,阴平阳秘的调理效果。

【3】补——养正每个人的免疫力不同,而导致每个人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不同,有的人能够很快的康复,有的人可能因疾病而失去生命,女人的根本是血,血的消耗导致血虚;男人的根本是精,精气不足而导致肾虚;血与精的根本都是气,气的亏耗导致气虚。

中医养生智慧

中医养生智慧

芹菜:平肝降压,清热解毒 祛病强身
• 清肠利尿消肿,去除体内的痰浊水湿 • 春季,口干舌燥、气喘心烦、血压波动、 身体不适,肝气升发导致气血不平衡 • 蔬菜中,四季常青,终年可资食用的品 种并不多。芹菜,有适应春、夏、秋、 冬四季的不同品种 • “怪味三菜”:芹菜,香菜,荆芥
• 《本草推陈》:“治肝阳头痛,面红目 赤,头重脚轻,步行飘摇等症”
• 《丹溪心法》:“无痰不眩”,
• 杜甫:“饭煮青泥坊底芹”、“香芹碧 间羹”
• 明代高启:“饭煮忆青泥,羹炊思碧涧, 无路献君山,对案增三叹。”
• 《红楼梦》的曹雪芹虽出生于富贵人家, 但由于两次抄家,家境越来越困难,举 家搬到郊野西山脚下的正白旗居住, “举家食粥酒常赊”。常赊酒的酒馆里 有个年过半百的老伙计马青,他见曹雪 芹满腹学问,便时不时地接济他,,俩 人成了好朋友。一次,马青生病卧床, 曹雪芹到村头池塘边,割下一把野生的 水芹,熬成汤,让马青喝下,不到三天, 马青的病好了。曹雪芹不仅以才学闻名 于西山,医道也传开了
• 芹菜调月经 • 血热引起的月经淋漓不断
芹菜是疏通肠道的搬运工 • 富含植物纤维,加快粪便在肠内的运转 时间,减少致癌物与结肠黏膜的接触 • 肠内消化产生一种叫做木质素或肠内脂 的物质,这类物质是一种抗氧化剂,高 浓度时可抑制肠内细菌产生的致癌物质
• 芹菜有水芹、旱芹 • 旱芹叫药芹、香芹,香气较浓,降压效 果比水芹好
• 三者合用,滋阴养肝、补中开胃。咽疼、心绞痛、 胃疼。蛋壳经醋浸泡后,一部分钙被溶解,形成易 被胃肠吸收的水溶性醋酸钙 • 不要空腹服用。不要与小苏打、胃舒平等碱性药物、 磺胺类药物同用。每天服用不宜过多,最多1~2杯 稀释醋。胃酸过多、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不用
• 醋蛋液降血脂,增强机体抗自由基的作用,预防动 脉硬化,通便、降低体重、提高免疫和抗疲劳作用 • 扁平疣,“瘊子”,好发于面部芝麻大小或黄豆大 小的浅灰色或淡褐色的丘疹,不痛不痒,影响美容。 多由病毒引起

养生之妙——天人合一_道法自然

养生之妙——天人合一_道法自然
曾经,许多哲人不断提醒世人, 过度重视金钱物质或对他人过渡期 待是让人类不健康的源头。
李孟阳告诉我们,娱乐、安闲、
占有、贪婪是动物本能,由于这些 想坐飞机,坐飞机的又想开私人飞
动机使人类出现失去理智的贪欲和 机……人对舒适的执着、对欲望的
虚荣 , 使生活变得杂乱。不合季节 无度追求是疾病的根源。
的穿戴、盲目的洗浴,口欲也是要
特别报道 Special Reports
养生之妙——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文 / 本刊记者 程石江
揭开 中 国 的 历 史 可 以 发 现, 许 多 帝 王、 士大夫皆崇尚道家。
东坡则是晚年学道;韩愈也是道家 的忠实信徒。
中国道家研究养生长寿已有
唐太宗替道士王远之在茅山造太平 2000 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
这些年,大家抗寒抗热的能力 剧烈下降,稍稍冷点或热点,就开 始使用空调,以前年代拿着扇子也 过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人
18 OUR HEALTH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Special Reports 特别报道
越来越娇气,失去了与自然相合的 火球——太阳。
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想得
现今的环境改变比以往更快速,
病都得不了。
每天面临大量的信息、更多新科技、
当下,“病态”变成了社会和 各种不同的刺激、更细的分工、更
人的常态。大部分人的身心都是分 紧凑的步调、更多元的压力、更复
裂的,他们纠结焦虑、充满不安全感。 杂的关系、更多的饮食选择等,欧
地上走的羡慕坐车的,坐车的人又 美学者因而针对 WHO 的“健康”
原本是一体的,就像硬币的两面。 维,运用四诊八纲,辩病因,辩病性, 与保健。

浅谈中医养生知识大学生论文范文

浅谈中医养生知识大学生论文范文

浅谈中医养生知识大学生论文范文现如今,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医养生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医养生论文的范文,供大家参考。

中医养生论文篇1浅谈中医养生伦理【摘要】中医养生思想源远流长,自古有之,历经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养生方法,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关键词】中医;养生;伦理中医养生思想源远流长,自古有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医养生思想是在中华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传统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

1中医养生的伦理意蕴1.1中医养生的内涵所谓“生”,是指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

养生一词,源出自《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

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讲求天人之和,注重四时之变,保持阴阳平衡,实现培养生机、健康精神、延年益寿的目的,从而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达到“治未病”的境界。

养生是为了个人的健康和长寿,但健康和长寿从来就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每天摄入多少蛋白质这么简单的事情。

也就是说养生不能仅仅囿于人体生物模式之下,其与外在客观条件密不可分。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养生理论就认识到了自然环境与健康长寿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吕氏春秋》中论述了水质与健康的关系:“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与�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与伛人。

”[1]《黄帝内经》则提出了地理环境与健康长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认为优美的环境、适宜的水土有利于人的健康和长寿。

中国先哲还认识到了健康长寿与先天遗传有着密切的关联:“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

”[2]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养生学作为极具生命活力的古老学科,注重客观因素在健康长寿中的作用并不是它的最大特点。

事实上,中国养生学所关注的重点完全是如何在已然的客观条件中去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节约、慎用生命的能量,以达到祛病延年的养生目的。

五脏养生智慧——人体不同脏腑的保健养生

五脏养生智慧——人体不同脏腑的保健养生

0 3
不爱喝水
0 6
压力太大造成 血压升高
六 肾是生命的发动机——先天之本
“伤肾”总在不经意间
01 经常憋 尿
02 酒后喝 浓茶
03 用脑过 度
04 经常熬 夜
六 肾是生命的 发动机——先 天之本
用好养肾几大穴,生命活力如“涌 泉”
0 1 涌泉穴——肾经之气的源泉,调理人 体的关键
0 2 太溪穴——补肾回阳、修复先天之本 的要穴
养肺小 妙招
三 肺是“宰相”,总管人体大小事务
别让秋燥伤你的肺
01
秋季养 肺
02
梨—— 养肺水

三 肺是“宰相”,总管人体大小事务
学好肺经巧治病
寅时发病考 虑肺
1
手太阴肺经 的主要穴位
2
三 肺是“宰相”,总管人体大小事务
预防感冒的“六字经”
勿累 锻炼 慎防
三 肺是“宰相”,总管人体大小事务
治咳嗽的常用简易药膳方
2017
饭后散步肾气

2019
“伤肾”总在 不经意间
2021
肾属水,冬天 是养肾的最好
时机
01
02
03
04
05
06
了解你的肾
2018
肾好啥都好— —如何运用好
补肾方
2020
用好养肾几大 穴,生命活力
如“涌泉”
2022
六 肾是生命的发动机——先天之本
了解你的肾
01
02
03
肾是“根” 头发异常 耳大福大 与肾有关
你分得清与咳嗽 相关的肺病吗
肾不好有哪些病
一 养好五脏百病除,中医和你谈养生
一日三餐“话”五脏健康

中医心得体会 中医人心得体会(实用12篇)

中医心得体会 中医人心得体会(实用12篇)

中医心得体会中医人心得体会(实用12篇)心得体会是对所经历的事物的理解和领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一种反思和总结。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所经历的事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

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医心得体会篇一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动态平衡的有机整体,通过调整气血、阴阳的平衡以及脏腑功能的调节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深受许多人的喜爱和信任。

中医人是指那些从事中医工作或受过中医治疗经验的人。

他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和观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他们深刻认识到人和自然的关系,相信人体和自然界一样,遵循着自然规律。

其次,中医人深知疾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他们注重病因的分析,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寻找治愈疾病的关键。

此外,中医人重视预防和调养,认为健康是一种全面的状态,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点滴护理。

第三段:中医对人的细致观察和独到见解。

中医人通过对人的细致观察和独特的认识,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们关注人体的形态、色彩、声音、气味等各个方面的变化,从中发现病理变化的线索。

同时,中医人懂得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相信身体内部天然的修复机制是治疗的关键,通过调理体质和增强自愈能力来达到治愈效果。

第四段:全面悉心的治疗理念和方法。

中医人强调全面悉心的治疗理念和方法,在治疗过程中注重整体观念和个体差异。

不同于西医的药物疗法,中医选用中草药、针灸和推拿等方法来调理病人的身体。

此外,中医人还推崇中医养生理念,通过按摩、饮食、运动等方式,调养身体,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人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今天的健康生活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对自然的观察和尊重,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规律。

其次,我们应该重视身体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通过保持心态的平和、合理的作息和饮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黄帝内经(节选)

黄帝内经(节选)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脏者,治其腧;治腑者,治其合; 浮肿者,治其经。
中医给您的治病养生建议
1、睡觉是养生保健第一要素。睡觉最佳时 间是晚21:00—早5:00。这个时间相当 于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 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 本。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 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
治疗
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 而已。今治病则不然,何也? 岐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 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憺之 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 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当今之世不然,忧患 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 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 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祝由不能已也。
19、静养法:安坐床上,把身心一齐放下, 自己浑身如融化,呼吸顺其自然,好像与宇 宙自然融为一体,自然全身气血顺畅。 20、身外之物(人的财物)丢了,都想着 去寻找;可人的本心(道德)丢了,又有几 个人想着要去找回来呢?舍本逐末,悔之晚 矣。
21、运动有两点禁忌:一是不能在气血不 足的时候运动;二是不能在污浊的环境中运 动。 22、什么是悟性?什么是智慧?悟性和智 慧就是用最简单的方法来处理、看待一切事 物。繁和简其实是一回事,是一回事的两个 方面。聪明的人看到的是简单的一面,愚蠢 的人看到的是复杂的一面。
8、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 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 耗)”。 9、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 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 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 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 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 须得到控制。

中华宝藏《黄帝内经》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养生智慧)

中华宝藏《黄帝内经》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养生智慧)

中华宝藏《黄帝内经》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养生智慧)智慧)9944">[原文]: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則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

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译文]:春天的三月,是草木发芽、枝叶舒展的季节。

在这一季节里,天地一同焕发生机,万物因此欣欣向荣。

人应当晚睡早起,多到室外散步;散步时解开头发,伸展伸展腰体,用以使情志宣发舒畅开来。

天地使万物和人焕发生机的时候一定不要去扼杀,赋予万物和人焕发生机的权利一定不要去剥夺,勉励万物和人焕发生机的行为一定不要去破坏。

这乃是顺应春气、养护人体生机的法则。

违背这一法则,就会伤害肝气,到了夏天还会因为身体虚寒而出现病变。

之所以如此,是由于春天生机不旺、以致供给身体在夏天茂长时所需的正气缺少的缘故。

夏天的三个月,是万物繁盛壮美的季节。

在这一季节里,天地之气已经完全交会,万物开始开花结实。

人应当晚睡早起,不要对天长炎热感到厌倦,要使情绪平和不躁,使气色焕发光彩,使体内的阳气自然得到宣散,就像把愉快的心情表现在外一样。

这乃是顺应夏气、保护身体机能旺盛滋长的法则。

违背了这一法则,就会伤害心气,到了秋天又会由生疟疾。

究其原因,则是由于身体在夏天未能得到充分长养、以致供给秋天的收敛之力少而不足的缘故。

中医养生心得体会(6篇)

中医养生心得体会(6篇)

中医养生心得体会( 6 篇)中医养生心得体会第一篇: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健康长寿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的提高,人们对养生也越来越重视。

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之意。

中医养生,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方法调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治未病。

(一)养生的意义然则人之气数,固有定期,而长短不齐者,有出于禀受,有因与人为。

故惟智者不以人欲害其天真,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寿,而尽终其天年,此圣智之所同也。

――张景岳古代把人的精神和人的肉体看做一个整体,认为人是精、气、神三者的统一体。

一个人的生命力的旺盛,免疫功能的增强,主要靠人体的精神平衡、内分泌平衡、营养平衡、阴阳平衡、气血平衡等来保证。

因此,遵循中医养生的方法,对人体健康长寿有重要的作用。

(二)养生的方法一,调摄情志。

1 、和喜怒。

喜怒之情人皆有之,古人认为喜贵于调和,而怒宜于戒除。

喜也应适中适度,不宜太过。

怒是历代养生家常忌的一种情绪,它是情志致病的魁首,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

2 、去忧悲。

忧郁、悲伤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又一种情志,应当注意克服。

老年人由于精气亏虚心气不正常,常易生忧悲之苦,忧悲不已又会进一步损伤神气,加速衰老,所以老年人特别应当杜绝忧悲。

3 、节思虑。

思虑是心神的功能之一,人不可无思,唯过则有害,古人认为:思则气结切切所思,神则败,所以思虑过度可出现头昏、心慌、失眠、多梦、痴呆等症状。

4 、防惊恐。

遇事易惊恐亦是一种对人体十分有害的情志因素,惊恐往往导致心神失守,肾气不固,而易出现惊慌、失眠,二便失禁,甚至精神失常等方面的病症,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高度重视,我们应注意调和心志,避免不良心志对人体的影响,以促进健康。

二,运动形体。

中医认为用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进行锻炼,可以活动筋骨,调节气息,静心宁神,从而畅达经络,疏通气血,和调脏腑,达到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医健康知识讲座

中医健康知识讲座

中医健康知识讲座(一):中医养生——八要诀从两干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开始,历代有众多的医家、道家、佛家对养生之道作过详细而深刻的发掘和论述,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医养生理论。

概括起来,有下述八个要诀:一、悦情志:人要健康长寿,情志调畅是一个重要条件。

陶弘景在《养生延寿录》中提出:“养性之道,莫大忧愁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相者必久寿也。

”二、戒私欲:养生求静,使身心处于万虑皆息独存一念的境地,也要求人具有高尚的情操,心胸坦荡。

孙思邈说:“大不终眉寿,或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竭情尽意,邀名射利。

”故善养生者“勿汲汲于所欲”,“心无妄念”,“所至之处,勿得多求”,“旦起欲专言善事,不欲先计较钱财。

”三、远房室:指性生活有节制。

人的生长发育赖于肾精,肾精充盈则生生不息,人的生命活力和抗病能力强。

欲保肾精,必须节制性欲,倘贪色好艳,纵欲无度,势必损精害体折寿。

四、适四时:人生活在自然之中,顺应季节气候是养生学的重要内容。

《吕氏春秋》说:“年寿得长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毕数之务,在乎去害。

”所谓害,就是指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大寒、大热、大燥、大湿等反常气候,中医称为“六淫”。

五、节饮食: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不节,伤及脾胃,就便人多病早衰。

《内经》对饮食不节的危害,有“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多食盐,则脉凝泣变色,多食苫,则皮枯而毛衰……”等多处论述。

孙恩邈对饮食宜忌的论述更全面、更科学,除“食不可过饱,条令简少”,“常宜温食”,“常宜轻清甜淡之物”等常识外,还对饮食方法、饮食卫生重笔描写,如“美食宜熟嚼,生食不粗吞”,“食勿大语”,“每食以手摩面及腹”,“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陈臭物,勿饮浊酒”,“必不得食生粘滑等物”等等,这对避免损伤脾胃以及防止食物中毒,预防传染病,乃至祛病延年都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六、常运动:人是有机的整体,常运动会使精力充沛,身体健壮。

早在汉代,华陀就倡导锻炼强身以防病。

[养生不如养心] 养心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养生不如养心] 养心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养生不如养心] 养心是养生的最高境界养生,首先应当养心。

养心贵在静心,静心的至高境界是乐心。

现在就告诉你养生如何养心,快来看看这篇文章了解详情吧。

养生不如养心:养心的养生之道俗话说:“养生不如养心”。

何谓“养心”《黄帝内经》认为是“恬淡虚无”,即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

按字义讲,“养”在这里指供给、培植、培养、休养。

其含义一是指个人某方面达到的水平;二是指某个人后天逐步形成的待人处事的态度;三是指修身养性,陶冶精神,锻炼思想,培养情操。

养心是养生之道的“道中之道”。

先看一看先秦诸子是怎么说的。

孔子说:“德润身,仁出寿”、“大德必得其寿”(《中庸》)。

他告诉我们,养生是和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紧密相关的,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人才能获得长寿。

至于今日,“养生重养德,德高寿自长”的理论已被医学实践所证实。

因为,善于养生的人一般都会有一颗善良、高尚的心灵,善良者能获得内心的温暖,缓解内心的焦虑,故而少疾;恶意者终日在算计与被算计之中,气机逆乱,阴阳失衡,故而多病而短寿。

明朝李诩《戒庵老人漫笔》记载:“一士取科第不以正,然与正人相来往,外貌虽轩昂,而心中实绥,竟不一载而死”。

庄子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庄子·刻意》)有修养的人性情温和宁静,不热衷于名利,就不会有患难的烦恼,也不会受到不正之气的侵蚀。

这样的人,就可以保全他的道德操守,心力、精神也不会受损害。

管子言:“人能正静,皮肤裕宽,耳目聪明,筋信而骨强,乃能戴大圆而履大方。

”(《管子·内业》)这里的“正静”是指心的中正和清静,心能正静,既可以濡养身体,又可以开发智慧。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传》:“乐善不疲,有德则乐,乐则能久。

”再看专业人士的说法。

《黄帝内经》强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明确提出养身养心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和品德修养,“常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

重阳节与中医养生的智慧

重阳节与中医养生的智慧

重阳节与中医养生的智慧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不仅会登高远眺、赏菊饮酒,还会传承和践行一些与健康养生相关的传统习俗。

而中医养生的智慧,也在重阳节的种种活动中得以体现。

重阳节正值秋高气爽的时节,此时天气逐渐转凉,气候干燥。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秋季对应的脏腑是肺,因此秋季养生重在养肺。

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外合皮毛。

秋季干燥的气候容易损伤肺津,导致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皮肤干燥等症状。

所以,在重阳节这个秋季的节日里,我们更应该注重养肺滋阴。

饮食养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重阳节,人们常常会食用一些具有滋阴润肺功效的食物。

比如,梨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梨性凉,味甘微酸,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作用。

可以直接生食,也可以煮成梨汤或者制成梨膏。

银耳也是秋季养肺的佳品,银耳性平,味甘淡,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

可以用银耳搭配百合、莲子等煮成银耳羹,既美味又营养。

此外,还有蜂蜜、山药、百合、杏仁等食物,都有助于滋养肺阴,保持肺部的健康。

登高远眺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登高可以使人心旷神怡,舒缓心情,同时也有助于锻炼身体,增强心肺功能。

在登高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促进气血运行。

而且,登高远眺还能够让人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对于调节情志有着积极的作用。

中医认为,情志的舒畅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长期的情志不畅,如过度的忧虑、愤怒等,会导致肝气郁结、气血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秋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赏菊也是重阳节的传统活动。

菊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菊花性微寒,味甘苦,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

可以用菊花泡茶饮用,对于缓解秋季的燥热、肝火上炎等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此外,菊花还可以入菜,制成菊花粥、菊花糕等美食,既美味又养生。

在重阳节,还有一些地方有佩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中药,具有温中散寒、止痛祛湿的作用。

佩戴茱萸可以预防疾病,驱除邪气。

5000年中医养生智慧

5000年中医养生智慧

2014-8-30
5
内容
天人合一(天地人) 阴阳之道 生生之道 形神俱养 积精全神 茶道养生 中和之道 道法自然 饮食之道 四时养生 先樂后藥 历代集锦
一、天人合一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 以五味 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 相应 天有四季,人有四肢; 地有江河,人有血脉; 天有昼夜,人有起卧。 体内元素与地壳, 血液电解质与海水。
静坐,止观,禅定 致虚极,守静笃。 意守丹田,寂照不二 观心,观水,观月 观身不净,观法无我, 观心无常,观受是苦。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2014-8-30 38
英國肯特郡第一流公立學校~湯布 里奇(Tonbridge)中學學生,接受 每週40分鐘的禪坐和減壓課程。
由牛津大學正念止觀 中心和劍橋大學健康 研究所領導。 牛津大學馬克威廉姆 斯教授說,湯布里奇 是第一所全面推行禪 坐課的中學; 他說“有 科學證據顯示出,這 些做法是有益的”。 39
2014-8-30
28
六、饮食之道
1. 食分阴阳 2. 谨和五味 3. 食顺自然 4. 病从口入 5. 饮食有节
2014-8-30 29
1.食分阴阳
温性食物:生姜、小米、醋、辣椒、胡 椒、花椒、大葱、洋葱、芫荽、大蒜、 酒、桂皮、山楂、核桃、橘子、荔枝、 大枣、葡萄、蜂蜜、鸡蛋、红糖; 凉性食物:豆腐、糯米、海带、凉粉、 西瓜、荸荠、狝猴桃、梨、桑堪、芹菜、 黄瓜、生藕、柿子、香蕉、桑椹、苦瓜、 百合、银耳、鸭蛋、马兰头、菊花头。
2014-8-30 20
顺之则生,逆之则死
饿了就吃, 渴了就喝, 累了就歇,困了就睡。 该吃饭就吃饭 该睡觉就睡觉 胃以喜为补 碳酸饮料 剖腹产
2014-8-30 21
美容的误导

古代中医的境界

古代中医的境界

古代中医的境界
古代中医的境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下工、中工和上工。

1. 下工:这是最基本的层次,主要是对医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在这个层次上,医生能够诊断疾病,了解病因,掌握一定的治疗技巧,如针灸、拔罐等。

他们能够根据病人的症状和体质,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然而,这个层次的医生往往只能看到病症的表面,难以深入到疾病的根本原因。

2. 中工:这个层次的医生不仅具备下工的知识和技能,还能深入到疾病的本质,找到病因。

他们能够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脉象等,判断出病人的内脏功能是否正常,从而找到疾病的根源。

此外,中工还能够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环境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

3. 上工:这是古代中医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难达到的境界。

上工不仅具备中工的知识和技术,还具备高度的智慧和道德修养。

他们能够洞察病人的心理和情感,从根本上解决病人的问题。

此外,上工还能够预防疾病的发生,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帮助人们保持身体健康。

上工的治疗手段不仅限于药物和针灸等传统方法,还包括心理疗法、养生保健等多种手段。

总的来说,古代中医的境界从下工到上工,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医生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医学知识,还需要具备高度的智慧和道德修养,才能真正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3 28
知足常乐
心理平衡最重要,又最难做到。心 理平衡的保健作用超过一切保健措 施,一切保健品、营养品、药品的 总和。谁掌握了心理平衡,谁就掌 握了健康的钥匙。 世间事情不足奇,别人骑马我骑驴。 回头再看拉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
2017/2/3 29
知足之人,虽卧地上, 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 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 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 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 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 之所怜愍。
2017/2/3 37
(十)穴位按摩
足三里:
本穴具有强壮作用,为 保健要穴。经常按摩此穴不 仅能治消化系统疾病,而且 强壮身体,增强免疫能力。
2017/2/3
38
(十一)三寡、三忌
寡欲以养精, 寡言以养气, 寡思以养神。
空酒 夜茶 黎明色
2017/2/3 39
(十二)孙真人《养生铭》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 神疲心易疫,气弱病相侵。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 再三防夜餐,第一戒晨嗔。 亥寝鸣云鼓,寅兴漱玉津。 妖邪难犯己,精气自全身。 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 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寿夭休论命,修行本在人。 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2017/2/3 6
传统文化是中医养生 智慧的源泉 生生不息的五千年中 医养生智慧
2017/2/3 7
一、传统文化是中医养 生智慧的源泉
1. 2. 3. 4. 5. 6.
2017/2/3
医易同源 天人相应 阴阳之道 道法自然 中庸之道 生生之道
8
(一)医易同源
群经之首,原点文化。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
《佛遗教经》
2017/2/3 30
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华佗:“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谷 气得消,血脉畅通,病不得生”。 厚福受享德性降落,名誉光荣我慢加等, 养生优厚病难更多, 顺境安适般若无 缘。 注意有氧运动(357):散步(每天3km,不
少于30min)、游泳、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中 心率(次/分)小于(170-年龄) ,5次/周。
2017/2/3 35
小米粥
生命力最旺盛,生长在最贫 嵴的地方。 《本草纲目》:小米具有除 湿、健脾、镇静、安神的作 用,坚持每晚食用1碗,可 以改善睡眠质量。
2017/2/3 36
(九)先樂后藥
“五音通五脏” 。乐调心,药调身。 失眠——《平湖秋月》、《烛影摇红》。 躁狂——《梅花三弄》、《平沙落雁》。 心绪不定——《春江花月夜》、《第八交响乐》。 精神忧郁——《三六九》、《步步高》。 神经衰弱——《喜洋洋》、《瑶族舞曲》。 食欲不佳——《欢乐舞曲》、《花好月圆》
“三高”食品、反季节 蔬菜、碳酸饮料及盲目 美容手术的危害
2017/2/3 16
(五)中庸之道
《中庸》曰:“致中和,天 地位焉,万物育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不要太过、不及,恰到好处。
2017/2/3
17
和气长养万物
大怒伤肝 大喜伤心 大思伤脾 大悲伤肺 大恐伤肾!
2017/2/3
2017/2/3 26
(五)心要静,身要动
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 学问深时意气平,心定则气平。 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 精足,精足则神旺。 寂照照寂,切忌用力,成仙作祖, 无他秘密。 静坐,禅定
2017/2/3 27
脑为元神之府(人体的指挥中枢)
人脑容有300多亿个神经元和高于此 5~10倍的神经胶质细胞,掌管着人 体所有的思想、感情、语言和行动。 脑虽只占全身体重的2%,但它的血 液供应量却要占全身血量的1/5。 脑组织所消耗的氧气占整个人体的 1/4,比心脏还要多10倍。
2017/2/3 40
其他养生名言
“欲得长生,肠中常清;若要不死, 肠中无屎”。 冬吃萝卜夏吃姜,胜似医生开处方。 过了九月九,大夫高操手; 家家吃莱菔,疾病哪里有? 愁眉苦脸,寿命必减。 遇事不恼,长生不老。
2017/2/3 41
其他方法(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茶艺养生 足浴养生 棋艺养生 书法养生 读书养生 八段锦
2017/2/3 11
天长地久的启示
无私无欲,平等博爱
养生重在涤除私心
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
“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 守,病安从来。” “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 毒,弗之能害。”
2017/2/3 12
(三)阴阳之道
阴阳,万物之始也。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 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 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 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 者,曰阴阳而已。”
2017/2/3 13
一阴一阳谓之道
心要静,身要动 头要凉,脚要热 寒宜食温,热宜食凉 有粗有细,先汤后食, 先热后凉 睡不厌踧,觉不厌舒
2017/2/3 14
(四)道法自然
顺其自然,按客观规律 办事。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 之。
2017/2/3
15
顺其自然的乐趣
饿了就吃, 渴了就喝, 困了就睡。
医易相通。 “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阴阳五行、藏象、气化、运气 学说
2017/2/3 9
《易பைடு நூலகம்与养生
简易
复杂问题简单化,生活化
变易
顺应四时,三因制宜
不易
生活规律,一张一弛
2017/2/3 10
(二)天人相应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 应也” 天有阴阳,人有脏腑;天有四 季,人有四肢;天有五行,人 有五脏;地有江河,人有血脉。 体内元素与地壳,血液电解质 与海水。
2017/2/3 23
(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昼夜晨昏人体生物钟、激素分泌的变化 经常熬夜伤阴、损阳 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 先睡心,后睡眼。 “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按 孔子不尸卧,故曰:睡不厌踧,觉不厌 舒。”
2017/2/3 24
(四)五谷为养
18
(六)生生之道
道并行而不悖,万物 并育而不相害。 循生生之道, 助生生之气, 谋生生之效。
2017/2/3
19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抗生素的滥用 手术无禁区的后果 化疗药的可怕 药源性、医源性疾病 疾病谱、死亡谱的改变
2017/2/3
20
二、生生不息的五千年 中医养生智慧
上医医未病之病,谓之养生; 中医医欲病之病,谓之保健; 下医医已病之病,谓之医疗。
2017/2/3 31
最好的运动--拜祖先
使脑血流量充足,促进脑脊液流畅 调节脊神经,使内脏功能处于最佳状态 防治颈椎病(拉开紧张的脊椎) 矫正脊柱,消除腰酸背痛 引发彻底呼吸,增加肺活量,吐尽陈积 废气,吸入清净空气。 摄心、动身,心身共调
2017/2/3 32
(六)水潮除后患
平明唾醒时即起,端坐凝神息虑, 舌抵上腭,闭口调息,津液自生, 渐至满口,分作三次,以意送下。 久行之,则五脏之邪火不炎,四肢 之气血流通,诸疾不生,永除后患, 老而不衰。
孔子《尚书序》
“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 言大道也。” 《易经》 《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
2017/2/3
4
读经开智 • 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 • 山东中医药大学传统中医 班:通国学、诵经典、跟 名师、早临床、多实践。
2017/2/3
5
传统文化的魅力
仰观天象, 俯察地理, 中和人事 中医理论的超前性、开放性、包 容性。 SRAS的参与
提倡素食,分清主食、副食 每天碳水化合物不少于250g “腊八粥”、八宝稀饭 蛋白质互补学说 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
2017/2/3 25
食饮有节
龙含珠,七成饱 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越简单 越好 “早饭常宜早,晚食不宜迟,夜餐 反多损”。 有粗有细,先饥而食,先渴而饮, 先汤后食,先餐后酒,先热后凉。
2017/2/3 42
谢 谢!
2017/2/3 33
(七)紧齿牙无疾
凡小解之时闭口, 紧叩其齿, 解毕方开, 永无齿疾。
2017/2/3 34
(八)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早在《周书》中就有“黄帝始烹谷为粥”的 记载。 粥,既易消化,又富营养,是人类健康必不 可少之物。清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 把粥誉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千金方》、《食疗本草》、《本草纲目》 等,都有用粥治病的记载。我国最早的一部 药粥专著当数清代黄云鹄《粥谱》一书,载 粥方247首等。
中医养生的最高智慧与境界
中医与传统文化
同根同源, 共生共荣。
中医是世界上唯一有五千年连续发 展史的医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文化的结晶。
2017/2/3 2
道则相通
术则盛极一时,道则流行千古。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进则济世,退则救民,不为良相, 必做良医。良医功同良相。
2017/2/3 3
2017/2/3 21
(一)天食人以五气,地食 人以五味
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 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 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走可持续发展道 路 对污染环境者要“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从我做起,从我心做起,树立环保意识
2017/2/3 22
(二)和生万物
和气致祥,家和万事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落实《弟子规》 《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 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大力提 倡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复兴之日, 世道人心向善之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