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用)
浙江省2023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学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答案在最后)本试题卷分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阅读与鉴赏(共14小题,4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20世纪40年代,人类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概念。
2016年,人工智能首次战胜人类职业围棋选手。
2022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自然语言大模型可以根据人类指令,迅速完成写文章、绘画、作曲甚至制作视频和动画等任务,其“创作”涉猎的范围几乎可以媲美人类。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基础是类脑神经网络。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海量的训练数据以及必要的算力基础和庞大的数据模型,有力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走向成熟。
在文艺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学习对象是知名艺术家的经典作品。
通过处理原始数据,经典作品的风格特点被提取出来,由人工完成数据标注,为下一阶段的新内容生成打下基础,实现由艺术原作到人工智能作品的风格迁移。
伴随各类云计算平台的搭建,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巨大空间。
现有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技术模型的驱动形式分为文本驱动型、图像驱动型和复合驱动型。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文本驱动型。
用户在人工智能端口界面输入提示文本,就能够便捷地启动智能化写作、作曲、作图,或生成短视频等。
面对加速更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创作者要做出哪些调整才能更好地应对智能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创作过程是创作者就一部作品持之以恒地进行打磨,但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创作者的艺术创意在很短时间内就产出批量内容,风格品质参差不齐,创作者需要从众多“产品”中选取一件进行精心调整。
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能力水平还不足以撼动人类创作者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基于机器学习的参数式内容生成,还是风格迁移的程序应用,它们在极短时间内批量化产出的语段、图像、音频、视频等,都尚未催生出获得公认的人工智能艺术家。
2021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专题提升练:12 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1
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一)(时间:100分钟 分值:105分)1.(2019·潍坊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木长”需“固本”、“流远”需“浚源”作类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礼运》中,可以为现在政府任用人才、营造社会风气所借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列传》中表现屈原文笔简约而含蓄精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 (2)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3)其文约 其辞微2.(2019·洛阳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作者引用《论语·微子》里的句子反思自己的过去,认识到过去的错误虽然无法挽回,未来的去向却还来得及重新安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 并序》中用“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谪居浔阳所听山歌的特点及感受,又用“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了对所听琵琶曲的赞赏。
(3) 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2)呕哑嘲哳难为听 如听仙乐耳暂明 (3)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3.(2019·开封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朝天子·咏喇叭》中运用拟人手法,刻画狐假虎威的宦官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借用“五丁开山”的神话故事,表现蜀道险峻特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大丰区2020届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测试题 古诗词鉴赏(1)
古诗词鉴赏古诗词是我国文学领域里的一朵奇葩,历来受到人们的宠爱和推崇。
《全日制义务训练〈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的学习提出了具体要求:1.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积累并能理解运用。
2.阅读古诗词,能有自己的感悟和情感体验。
3.领悟并感受古诗词中的意境和形象。
4.了解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5.品尝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6.提高自己的观赏品尝和审美情趣。
古诗词的赏析就是对其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全面的评价、鉴别和赏析。
其重点是:能正确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其意境和作者的情感;会赏析其语言,如从遣词、用句、修辞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作者炼字达意的技巧;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的比较中,从用韵、节奏、音调三个方面去品尝其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
近两年来,各地古诗词考查与《课标》对接日趋紧密,发生了三个变化:一是考查范围由课内渐渐向课外延长;二是由对一般性识记和理解的考查转向以观赏力量为重点的考查;三是由单一的客观性选择题转向以主观性表述题为主的多类型考查。
特殊指出的是,对古诗词的赏析,要留意创新题型的解答。
中考创新题型一般有:深层感悟型、自主分析型、延长综合型、比较赏析型、绘画设计型等。
具体解答时,应认真体会试题要求,理解试题的侧重点,把握试题解答的切入点,从关键词语、诗句及作家、作品的背景资料入手,认真品读、辨明题旨(试题重点)、纵横联系(课内外学问)、前后比较(语体风格)、结合要求(试题问题)、多向思维(逆向、发散)、选准角度(准、新、小、巧)、审慎作答(满足试题各项条件),反复检查,订正修改。
(一)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浮”字,表现了洞庭湖什么特点?2.阅读全诗,概括“凭轩涕泗流”一句蕴含了哪些情感。
(二)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虞世南的《蝉》从题材上看是一首诗。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情景默写》一轮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情景默写》一轮复习练习题(含答案)1.名句默写。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将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引申拓展到国家安危的层面,认为如果“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国家必将灭亡。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大战中侧面表现周瑜从容娴雅的儒将风度和军事才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做好充分准备,如像刘义隆那样草率举兵,虽有“ ____________”之雄心,只怕会有“____________”的结局。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用对比手法反映君子、小人不同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的“___________”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而“___________”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
(3)《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 ___________ ,___________”的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
(2)文中能体现孟子注重民众教育,通过认真兴办学校,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齐桓晋文之事》(3)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
”《烛之武退秦师》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
【考点精讲精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辨析以及例举(用)
tips
被注释部 分删去不影 响整个句子 成分。
九、破折号
1. 声音延长或中断。 2. 语义递进。 3. 话题转换或语意转折。
a) “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b) 鲁大海:“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 c)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
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5. “频繁更换密码费时费力且未必安全,”雅虎网站4月13日援
引微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科马斯·赫尔利的话说:“最好一开 始设置的密码就有很高的安全系数。”
七、引号
1. 表示突出强调。 2. 表示特定称谓。 3. 直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 4. 表示特殊含义。 5. 表示反语,具讽刺意味。
c) 我国开放旅游面临两大难题。一方面是旅游路线老化、接待 率不足 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
七、冒号
1. 提起下文 A. 用于书信、讲话稿的称呼语之后。 B. 用于提示性话语之后。
a) 尊敬的各位来宾:上午好! b) 毕淑敏说:“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是抽丝剥茧、水落
石出的过程。”
三、叹号
1. 用于感叹句、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和反问句末尾。 2. 表达强烈的感情。 3. 用于主谓倒装句末尾。
a) 今天的天气真好呀! b) 停止射击! c) 怎么会考得这么糟呢! d) 中国人民胜利了! e) 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四、顿号
1. 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间的停顿。
a) 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的人回答道。
小练笔
1. 我仰着头数起来,“一、二、三……”数呀,数呀,数到后 来就糊涂了。
高中语文必修上下册理解性背诵默写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上下册理解性背诵默写附答案必修(上、下)理解性背诵默写分组训练第一组(25分)1. 《阿房宫赋》中“ , ;, 。
”这一句表现了阿房宫歌舞升平的景象。
2.韩愈在《师说》中,明确提出择师的标准,不应该看身份的高低贵贱,也不应该看年龄的长幼,正面表明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出君子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
4.《赤壁赋》中,写江上水气弥漫,水光与天际相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千百年来,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淘洗干净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中对此进行直接描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7.汉乐府民歌《长歌行》诗中“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的彷徨之情。
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先从自己谈起,把师生摆在同等的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法,又充分表现了他平易近人、谦逊和蔼地对待学生的态度。
9.《鹊桥仙》中表明爱情不在一朝一夕的依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静女》中通过描写男青年的动作揭示了他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纠错:第二组(28分)1. 杜牧在《阿房宫赋》开篇以夸张手法,用“ , 。
情境式默写第四编-冲刺2020年高考语文 情境式默写58篇(原题版)
31.《将进酒》李白1.《将进酒》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
2.《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作者不再抱有幻想、逃于酒乡的诗句是:,。
3.《将进酒》中“,”两句是诗人酒后的狂言,也是酒后的真言;是诗的豪放,更是诗人的愤激。
4.《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诗句是:,。
5.李白《将进酒》中“,”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人生短暂,真是妙笔生花。
6.《将进酒》以曹植痛饮为例,呼应只有饮者留其名,表现自我忧愤不平的句子是:,。
7.《将进酒》的一个转折由悲而乐,表面宣扬及时行乐实为宣泄愤激之情,暂时沉醉酒乡的诗句是:,。
8.《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又无改变现实,以消极的办法反抗的诗句32.《客至》杜甫1.《客至》中描绘草堂环境的清幽,景色的秀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朴素率真的语言表现主人盛情招待,频频劝饮,却因力不从心,酒菜欠丰,而不免歉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诗人邀邻助兴,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石头城》辛弃疾1.《石头城》中作者写江山如旧,而城已荒废,渲染了出悲凉的氛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头城》》写江月,并无限制词的强调,也无对怀古内容的明点。
一切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含蓄语言中,而诗境更浑厚、深远。
(运用拟人手法,表达物是人非,今非昔比之感)34.《登高》杜甫1.《登高》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岳阳楼记用
41
结尾一段使用的表达方式是: • 议论
这段文字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1. 抒发政治抱负, 2. 点明全文主旨。
上页 返回 下页
42
开阔视野 拓展迁移
上页
返回
下页
43
少而 年轻 就 无父 阅读下面的短文,解释加红色的词语 吃 能忍受 冲,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而少有大 已经 志,以天下为已任。发愤苦读,惫甚,辄以
这些景物描写渲染了什么气氛? • 渲染“悲”的气氛。
上页 返回 下页
37
指出第四段描写景物的文字
•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 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 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
这些文字渲染了什么气氛? • 渲染“喜”的气氛。
同“嘱” 规模
上页 返回 下页
14
难句解释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 要按现代汉语习惯颠倒语序:于其上 刻唐贤今人诗赋。 • “唐贤今人”的语序应是“唐今贤 人”,即唐代和当代的贤人。这叫 “互文”。 • 在上面刻上唐代和当代名人的诗赋。
上页 返回 下页
15
译文1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 为巴陵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 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 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 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把唐 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 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
上页
返回
下页
46
杜甫《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上页
返回
下页
47
【默写】理解性默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谏太宗十思疏》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开篇,用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地引出,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德义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性。
2、《谏太宗十思疏》中,劝皇帝恪守职分,不骄不躁,虚怀若谷,从谏如流,戒骄躁的两条是:: , 。
3、《谏太宗十思疏》中,戒赏罚不公(主观),劝说太宗赏罚要有尺度,不因喜怒而有所偏颇的两条是:,。
4、《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
5、《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以三个“不”字的排比句从反面来说明问题,“,,”。
从而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政治意图。
《答司马谏议书》1. 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自言与司马光交情很好,但在政治上却常有不同意见的句子是: ,。
2. 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说,和司马光议事每不合,主要是政见和方法不同的原因,因此简略地写回信,不再辩解,但是又因为“,”希望司马光原谅他。
3.《答司马谏议书》中,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生事”的指责,王安石指出新法的理论根据是,根本目的是,这样的“事”,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自然不是“生事扰民”。
4. 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两句从“征利”角度进行了辩驳。
5. 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对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之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三句是:《阿房宫赋》30、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指出,正是因为秦的统治让天下的百姓“___________________ ”,才使阿房宫有了“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1、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秦始皇享乐时的乐声与百姓的市井语言进行对比,突出秦始皇只顾自己享乐而不知顾惜百姓。
3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夸张的手法写阿房宫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将阿房宫的奢华与百姓的生活作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秦始皇的残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年高考语文二模试题分项汇编(新高考专用)专题5 名句名篇默写(含答案)
专题5 名句名篇默写(原卷版)1.(2023·河北石家庄·统考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告诫唐太宗不能骄傲自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常以侧面描写的手法,想象无感情的动物竟能闻乐起舞来突出音乐的感染力,如苏轼的《赤壁赋》中洞箫声可以“__________”;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箜篌声能使“__________”。
(3)在古典诗歌中,夕阳常常被赋予壮美或感伤的意味,这样的诗句比比皆是,如“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3·河北衡水·河北衡水中学校考模拟预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在《陈情表》中描写“祖孙二人”关系亲密、难以分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也是他请辞的主要原因。
(2)荆轲刺秦王、李牧因谗言被杀是历史有名的事件,苏洵在《六国论》中说: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燕国、赵国也许不会灭亡。
(3)自然界猿的哀啼会烘托环境的清幽,或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传统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3·河北·统考模拟预测)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姚鼐的《登泰山记》中,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西边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雄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十思”中建议唐太宗要始终谨慎行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文人常把“鹿”写进诗词中,借此或展示尚贤的姿态,或寄托隐逸的情怀。
登岳阳楼实用课件.
登岳阳楼实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岳阳楼记》这篇古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五单元《古文鉴赏》中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为范仲淹所著的《岳阳楼记》。
该文描绘了岳阳楼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岳阳楼记》的基本内容,理解文中描绘的景色和表达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对古文的鉴赏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中生僻字的读音和词义,古文句式的理解。
教学重点:掌握《岳阳楼记》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岳阳楼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
2. 朗读课文:让学生齐读《岳阳楼记》,感受古文的韵律美。
3. 讲解课文:分析课文内容,解读生僻字词,讲解古文句式,阐述文章结构。
4. 例题讲解:分析文中描绘岳阳楼景色的句子,讲解写作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仿写描绘景色的句子。
6.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讨论作者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1. 《岳阳楼记》2. 内容:(1)生僻字词:矗、竦、峙、.curr(2)古文句式:倒装句、对仗句(3)文章结构:起、承、转、合(4)情感:忧国忧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技巧,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描绘家乡景色的短文。
2. 答案:示例:我的家乡位于江南水乡,风景秀丽。
春天,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夏天,碧波荡漾,荷塘月色;秋天,金黄一片,硕果累累;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岳阳楼记》的内容和情感有了较深入的理解,但部分学生对古文句式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古文名篇,如《滕王阁序》、《兰亭集序》等,提高古文鉴赏能力。
登岳阳楼作文素材运用
登岳阳楼作文素材运用篇一《登岳阳楼之奇妙之旅》说到登岳阳楼,那可真是一次特别的经历。
去之前,我就充满了期待,毕竟岳阳楼在书上看了那么多次,这终于能实地去瞅瞅了。
一到岳阳楼景区的门口,就瞧见那古色古香的建筑样式,那飞檐斗拱就像鸟儿要展翅高飞似的。
买了票,顺着小路就往岳阳楼走去。
沿途那花草树木像是精心修剪过,花坛边还有几只小蚂蚁忙忙碌碌地搬运着它们的食物,那阵仗就像是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搬运工程,其中有一只小蚂蚁还扛着一个比它自个儿大好多的食物颗粒,摇摇晃晃的,看得我差点笑出声。
终于走到了岳阳楼脚下,哇,这楼比我想象中的还要雄伟。
那柱子看起来可粗壮了,我用手比了比,感觉我两个胳膊合起来都抱不住。
一层一层开始往上爬,楼梯有点陡,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的。
爬到二楼的时候往窗外一看,绿树成荫,那小湖泊就像镜子一样,偶尔还有几条小鱼蹦出水面,溅起一小朵水花。
有的游客在喊着,快看那鱼,像不像要跟岳阳楼比比高。
这一层的墙上还挂着一些关于岳阳楼的古画,我凑近了看,画里的楼和眼前的楼还真像孪生兄弟。
接着往上爬,到了顶楼,视野一下就开阔了。
远处的山连绵起伏,那山上的树就像是给大山穿上了一件绿衣裳,风一吹,还动呢,就像衣服的褶子在摆动。
望那江,江水浩浩荡荡,船只在江上缓缓驶过,船尾拖着长长的波纹,就像一条长长的尾巴。
这时候我就突然想到,古人在这楼上看见这景色的时候,心里得多震撼。
他们只能用诗句来表达,还写得那么好,真不容易。
这趟岳阳楼之游,不只是看了美景,还像是走进了一幅古人留下的画卷中。
看着眼前的一切,那些忙碌的小蚂蚁、平静的小湖泊、起伏的山峦、流淌的江水,这种感觉别提多奇妙了。
篇二《登岳阳楼:一场与历史的邂逅》那天去登岳阳楼,纯粹是心血来潮。
我这人向来是想到啥就做啥,听说岳阳楼有点名气,就马不停蹄地奔过去了。
刚到地方,就发现有不少人在那拍照留念。
我也不甘示弱,掏出手机就想找个好角度给岳阳楼来张特写。
可这楼周围全是人,像煮饺子似的。
用情景化的语言描写《登岳阳楼》的句子
眼前豁然开朗,登上岳阳楼,仿佛进入了一个仙境,犹如置身于蓝天白云之中。
远眺湖光山色,岳阳楼如同一座巍峨的守望者,高耸入云,仿佛要触摸天空。
登上岳阳楼,你会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悠然自得,仿佛时光凝固了,只有湖水悄悄流动。
站在岳阳楼上,可以俯瞰湖面上的小船轻轻摇晃,犹如白鸥在蓝天下翱翔。
楼顶的风吹拂着脸颊,带来湖水的清新味道,仿佛能听见湖水微微波动的声音。
登上岳阳楼,可以看到湖边的渔船归来,渔民们忙碌的身影映衬在湖水之中,仿佛一幅动态的画卷。
岳阳楼俯瞰江山,远处山峦起伏,近处楼船在湖面上穿梭,每一幅景色都让人陶醉其中。
岳阳楼是湖湘文化的象征,站在这里,仿佛可以感受到千年文化的沉淀,心中涌动着自豪和敬意。
登上岳阳楼,眺望远方,可以看到湖水与天空融为一体,仿佛天地相接的边界消失了。
岳阳楼承载着历史的厚重,登上楼顶,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气息,仿佛与古人有了一次难忘的相遇。
秋兴八首(其一) 用
把到唐代才定型并盛行的严格 按照一定的格律写作的诗称做 近体诗或今体诗。 近体诗分律诗和绝句两大类。
1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成熟于 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 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 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 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 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 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 一联,计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首的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选入课本的《杜甫诗三首》都是七言律诗。
10
二、抓作者(知人论世)
11
作 者 生 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 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 家庭。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 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 1400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 赞。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 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 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称誉杜甫 是“诗学宗师”.
34
问题:尾联诗人将关注点转移到生 活中来,写千家万户的“刀尺 声”“捣衣声”,其用意何在?
• 岁至寒冬,晚上家家为亲人赶制冬衣,而 诗人却仍旅居外地,听到这声音怎能不起 孤苦无依的羁旅伤感之情。 • 用意:蕴凄苦、思乡之情于刀尺、捣衣声 中,含蓄蕴藉,韵味绵长。
35
小
结
• 这是一首七律,两句 一联,可以分为四个 层次。 • 首联以秋风起兴,以 枫叶凋零、秋气萧森, 寄寓老大伤悲、凄苦 落寞的情怀。
唐代社会:国家——风雨飘摇 人民——水深火热
杜甫自身: 生活——“布衾多年冷似铁” 身体——“牙齿半落左耳聋” “缓步仍须竹杖扶”
古诗词诵读 登岳阳楼(教案·教师用)-【备课无忧】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同步备课“三件
古诗词诵读单元学习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把握诗、词、曲各自的语言特点;理解重要词语、典故的含义。
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艺术手法;体会诗歌的意境。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传承家国情怀。
艺术手法(表达技巧)清单:炼字;虚实结合;“情-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意象-意境;借古讽今;怀古诗解读三步;呼告;登岳阳楼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虚实结合”的手法和“炼字”的答题思路;2.理解作者的情感;3.学以致用,比较鉴赏;4.背诵默写《登岳阳楼》。
一、文化常识积累(一)岳阳楼介绍岳阳楼矗立于洞庭湖东岸岳阳市西门城墙上,西邻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北望滚滚东去的万里长江。
它的主楼有三层,高二十多米,全楼没有用一根铁钉和一道横梁;构型庄重大方,与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盛誉。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越军楼。
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初唐时称为南楼,中唐李白作诗之后才开始叫岳阳楼。
历史上的诗人如杜甫、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李商隐等都曾前来登临揽胜,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使岳阳楼名扬天下。
(二)知人论世杜甫(712-770) ,字子美,盛唐大诗人。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
在成都时被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拾遗”“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早年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意在踏上仕途,一展宏图。
但朝政腐败、统治者之间明争暗斗,使杜甫的报国宏愿化为泡影。
他一生不为重用,只做过小官。
弃官后的杜甫处境艰难,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尽管这样,他仍关注民生疾苦,写下了许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诗篇。
杜甫、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杜诗“沉郁顿挫”,充分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矛盾,广泛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被称为“诗史”,杜甫也被奉为“诗圣”。
顿号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顿号使用中的常见错误1.概数中间用了顿号。
误例: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分析:“三四”表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分开.2.集合名词中用了顿号。
误例: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的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分析:“公安干警"是集合名词,不能用顿号将其分割开来。
3.并列成分不同层次之间用了顿号。
误例: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汇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分析:“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是并列关系,合起来又是一个层次,因此第二个层次应改为逗号。
4.连词前面用了顿号。
误例:我国的科学、文化、文艺、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事业都有了很大发展。
分析: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这些词语之前不必用顿号。
5.并列词语之间有“啊"“哇”“啦”“呀”等语气助词时用了顿号。
误例:我喜欢吃的水果有葡萄啊、苹果啊、梨啊、西瓜啊。
6.并列谓语和并列补语中间不能用顿号,而应该用逗号.误例: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二、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2、顿号顿号也用于并列词语之间,不过这种词语比用逗号隔开的并列词语更简短.它表示最小的停顿。
例:他引用了传说、民谣、古诗。
使用顿号应注意下列八点。
(一)、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不必要再用顿号。
“和”类连词一般用在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例:我国科学、文化、文艺、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二)、有的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者停顿很小,又不会产生歧义,中间就不必用顿号。
例:这在母亲的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啊!其它如“工农业"“中外记者”“甲乙丙丁“等都是这样。
(三)、不是并列词语之间不应用顿号。
例:我家住北京朝阳区、和平里.(此句顿号前后是领属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中间没有停顿,不应该用顿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
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
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清代黄生说:“前半写景,如此阔大,五六 自叙,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上下联中 内容反差大,如何理解这样的反差?
从意境来说,三、四句宽阔广大,五、六句变得 如此狭窄,似乎不太相称。其实,空阔的境界, 往往能激发人们的飘零之感。这二者是有内在联 系的。诗人面对汪洋浩淼的洞庭湖,回想自己政 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得不到精神 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眼前既“老”且“病”, 郁居木船,飘流湖湘,更是身世危亡,苦不堪言。 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 寓无限情意。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不言自明。诗人抒发了一种忧己伤世无限悲苦之 情。
颈联------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 怀才不遇的心情。
第五、六句先说个人境 况,后说国事艰难,使 人担忧,一转一合,显 而易见。
尾联-----眼望国家动荡不安 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诗人总是不会停留在个人 痛苦上,他总是以国事为 念,体现了诗人同情人民 疾苦关心国家命运(忧国 忧民)的高尚情操。
李诗写岳阳楼洞庭湖的山水景物宏丽美好,人 的心情轻快欢乐,交融成一个似真实似梦幻的迷人 境界.这个意境与杜甫《登岳阳楼》的沉郁悲壮有 很大的不同. 在艺术风格上,杜甫的《登岳阳楼》基本写实, 意旨深厚,又多变化,可用沉郁顿挫概括.李白这 首诗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等手法,想像奇特,笔法 洒脱,可用豪放飘逸来概括.
第七句“戎马关山北”又一转,这五个字的 广阔胸襟,与第三、四句的宏奇伟丽气象, 上下衬托,十分相称。诗的结尾,是说诗人 凭阑干北望,不禁声泪俱下。这与诗的开头 “今”“昔”二字是照应的。诗人昔日远大 抱负全成泡影,天下至今兵荒马乱,因而只 有老泪纵横了。诗人在凄苦万状的情况下登 楼观景,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 不禁涕泪纵横,难以抑止。这种忧国伤时之 感与身世凄凉之情一齐袭上心头,诗的意境 从狭窄转到宽阔,由个人的悲苦转而想到国 家的衰颓。由此可见,
读诗
二二一、二一二
抑扬顿挫和舒缓轻重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chè
tì sì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译文: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 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昔”,当指诗人的青年时代,又值“开元盛世”, 到处都是歌舞升平的景象,诗人既闻洞庭之名,必 有向往之意,可惜未能一游;如今呢,祖国山河残 破,疮痍满目,而诗人也到了暮年,且历尽人生坎 坷,却有幸登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译文: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 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思考:这是诗人心中的画面,仅凭肉眼是看 不到的,它使人联想到曹操咏海的哪首名句? 心情是否相同?
“坼”: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 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 刹那间,乾坤摇动、天崩地解——显示 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浮”: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 洞庭包容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 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 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 景色特点: 气势磅礴,宏伟奇丽
•
杜诗只用十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 的巨大形象逼真地写出来了;孟诗写湖的 丰厚蓄积,澎湃动荡,极为有力,不仅写 出其广大浩渺,还充满了活力。 杜诗写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气势, 亦触景伤情,写自己身世的凄凉孤寂,反 映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关心。孟诗表达 的是漫游洞庭湖思及个人前途,希望张丞 相引荐出仕的主题。
“昔闻” “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 情?
早闻洞庭盛名,早有渴望尽兴一游的夙愿, 然而无奈战乱频繁,身世漂荡,到了暮年 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 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 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 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扩了 时空领域。 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2、颈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 法?突出了岳阳楼的什么 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夸张地写出了岳阳楼高 耸入云的特点,想象奇特, 在云间“下榻”,在天上 “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 置身仙境的情景。
3、请将杜甫《登岳阳楼》与李白的《与夏十二 登岳阳楼》进行比较,说说它们同是写登岳阳楼 之感,但在诗境和风格方面有什么不同?
部。
代表作品:
“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 -----《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诗歌的主要思想:
1、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同情。 2、忧国忧民,表现出深挚的爱国情感。 3、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表现强烈的憎恶之情。 4、歌咏自然景物,抒写亲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 比较赏析:将杜甫的这首《登岳阳楼》分别 与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李白的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进行比较。 一、试对比两诗颔联描写洞庭湖景观的妙处, 并评论两诗的主题思想。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杜 甫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
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 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
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我国唐
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 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唐肃宗时, 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 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
2、颈联运用了什么艺术 手法?突出了岳阳楼的什么 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1、颔联的两句诗中,诗眼分 别是哪两个字?试结合全诗作简 要赏析。
“引”和“衔”。运用拟人的手法, 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途中的喜悦之情。 “引”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 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形象地写出 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 人共享欢乐的情境。
〖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出峡漂泊 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 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 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靠饮药维持生 命。此时正值国家动乱,人民多难之际,他个人境 况又异常困苦,加之老且多病,心情抑郁苦闷。杜 甫晚年饱经磨难,却在诗歌创作特别是律诗创作上 日趋成熟。这首五律正是诗人晚年诗歌艺术造诣高 深的代表。
诗歌主题思想:
诗歌意境十分宽阔雄伟,不仅表 达了自己个人机遇的感伤,也表现 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
诗歌先写登楼所见,再写由此引起的身世 之感,亲朋音讯全无,自己一身病痛,惟剩一 条孤舟,然后由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 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此后, 外族侵扰,藩镇割据,民不聊生,怎不令诗人 牵肠挂肚? 因而这涕泪之中,有对亲戚朋友的眷念, 有年老孤独的悲伤,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也 有无以报国的自悼。
迁移拓展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开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 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 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赋诗,使岳 阳楼更添一层神秘色彩。
思考
1、颔联的两句诗中,诗 眼分别是哪两个字?试结合 全诗作简要赏析。
身世之悲 家国之痛 忧国忧民
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 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 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 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其世身之悲,国家之忧,浩浩 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 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坼”“浮”两字炼得好,好在哪 里?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描写洞庭湖的千古绝唱
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 ——宋 刘辰翁(别号须溪) 已尽大观,后来诗人,何处措手。 ——明 王嗣奭
能够与之比美的,只有孟浩然《望 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的“气蒸云 梦泽,波撼岳阳城”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