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49-54
高中生物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学案第3章第2节DNA的结构
第2节DNA的结构学有目标——课标要求必明记在平时——核心语句必背1.概述DNA结构的主要特点。
2.通过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过程的交流和讨论,认同交流合作、多学科交叉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3.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1.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①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②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③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排列在内侧。
2.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数=嘧啶碱基数,即A+G=T+C。
3.互补碱基之和的比例在DNA的任何一条链及整个DNA分子中都相等。
[主干知识梳理]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1.构建者: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
2.构建历程3.新模型的特点及意义二、DNA的结构项目特点整体结构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配对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排列在内侧并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三、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1.目的要求: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2.制作程序[边角知识发掘]1.下图为DNA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相应序号表示的物质或结构:①胸腺嘧啶;②脱氧核糖;③磷酸;④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⑤胞嘧啶;⑥腺嘌呤_;⑦鸟嘌呤;⑧胞嘧啶。
(2)脱氧核糖中的1′C是指与碱基相连的碳,5′C是指与磷酸基团相连的碳。
(3)从图中看出DNA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依据是:从双链的一端起始,一条单链是从5′端到3′端的,另一条单链则是从3′端到5′端的。
2.在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借鉴利用了他人的哪些经验和成果?提示:①当时科学界已发现的证据;②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的DNA衍射图谱;③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哥夫的研究成果: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
评教问卷
学生评教问卷
1、工作态度。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严谨负责,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对学生
能够做到言传身教,师德高尚。
A非常好B、较好C、一般D、不满意
2、课堂教学水平。
教学水平高,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培养学生
的探索精神;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能够照顾到优、中、弱各个层次的学生。
A 非常好B、较好C、一般D、不满意
3课堂教学改革。
老师的课堂教学能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能充分的让学生观察、动手、思考、表达、总结等,教师的语言富有启发性,每节课老师讲授的时间适当,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效率高。
A非常好B、较好C、一般D、不满意
4、作业情况。
作业量合适,质量高,任务具体;作业层次性强,照顾不同层次同学需
求;全部教学案都能按时收交,批改及时认真,且部分同学的作业有批语;讲评到位(讲重点、难点、疑惑点、易错点)。
A非常好B、较好C、一般D、不满意
5、对学生态度。
高度负责,一视同仁,富有爱心,没有讽刺、挖苦和“体罚”现象。
关注个性,辅导耐心。
A非常好B、较好C、一般D、不满意
6、总体评价
A非常好B、较好C、一般D、不满意
涂卡分配:
语文1—6题,数学7—12题,英语13—18题,物理19—24题,化学25—30题,生物31—36题,政治37—42题,历史43—48题,地理49—54题。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学案(部编版)第十七单元现代史部分微专题整合第54讲现代西方的基层治理社会
第54讲现代西方的基层治理、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与货币体系课标要求 1.知道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由来。
2.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实行情况。
3.了解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4.了解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考点定位 1.认识不同时期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及其特点。
2.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辩证全面地看待其影响。
3.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4.美英经济实力变化对两国货币在世界范围内地位与使用的深刻影响。
主题一现代西方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一、现代西方的基层治理1.表现时期社会功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2)社区在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组织下,实行居民自我管理。
(3)社区不仅提供各项服务,还参与相关的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20世纪80年代后(1)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
(2)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2.特点:强调自治,即拥有一定的自治权;有效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思维点拨西方社区与我国社区的不同点(1)西方社区从管理机构到具体运作突出社会性,即社会工作社会办,政府主要实施宏观管理,具体运作由民间组织来实施。
(2)我国社区则强调各级政府和政府业务部门参与管理,方法是派代表参加。
二、现代西方的社会保障1.建立与发展时间概况17世纪初英国颁布济贫法。
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济贫制度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二战后①英国率先构建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②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以及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2.实质与影响(1)实质: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高中语文《品质》学案1
品质学习目标:1、理清故事情节。
2、分析鞋匠格斯拉的人物形象,认识这位处于社会下层的普通人物身上体现出的人格的光辉。
3、通过学习文本,让学生关注身边的底层人,重视对自身人格的塑造。
预习案【相关材料】约翰•高尔斯华绥(JohnGalsworty,1867—1933),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出身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在牛津大学学过法律。
他的文学生涯开始得较晚,三十岁(1897年)发表处女作,1906年长篇小说《有产者》问世,奠定了他成为英国第一流作家的地位。
以后二十多年中写了大量作品,几乎每年出版一部小说和一个剧本。
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品质》写于1911年。
当时的英国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追求享乐时髦,世俗的眼光衡量一切的标准就是金钱和利益。
现代社会机器大生产几乎完全取代了原始的手工业生产,大公司行业垄断“大鱼吃小鱼”的情况愈演愈烈。
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一些公司采用一些不符实际的广告招揽顾客,而为了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商品的真正质量却在下降。
一部分人于是对被挤压到社会边缘的传统的手工业无限怀恋,因为这些小本经营都实实在在、童叟无欺、质朴而踏实。
【初读文本】1、给划线的字注音。
沁()人心脾一爿( ) 鬈()曲赊()账趿()拉蹙()眉时髦()褶()皱2、本文是一篇小说,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整体感知】1、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鞋匠格斯拉的故事。
那么,在鞋匠格斯拉的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请同学们将这个故事用两三句话来概述一下。
2、速读文本归纳小说叙述了我和格斯拉的几次见面,分别加以概括。
课堂学习案【思考与探究】一、小说以品质为题的含义是什么?(小说为何以品质为题)二、格斯拉有着最好的手艺,却遭受最悲惨的命运。
这位有诸多美好品质的手艺人却在他六十多岁离开了人间。
请同学们从文中探索一下造成人物悲惨命运的原因是什么。
新教材2020-2021学年生物高中人教版(2019)必修2学案:3.第2节 DNA的结构含解析
第2节DNA的结构课堂互动探究案课程标准概述DNA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通常由两条碱基互补配对的反向平行长链形成双螺旋结构,碱基的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搜集DNA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素养达成1.了解科学家构建模型的研究历程,领悟模型建构在研究中的应用,体会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
(社会责任)2.通过动手制作模型,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等,形成结构与功能观。
(科学探究)3.理解并掌握DNA的结构特点,并掌握有关的计算规律。
(科学思维)你知道冷泉港实验室吗?美国冷泉港实验室被誉为世界生命科学的圣地与分子生物学的摇篮,如今约有300位研究人员在冷泉港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
曾任冷泉港实验室负责人的沃森是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诺贝尔奖得主。
请思考:沃森发现的DNA双螺旋结构与图中的结构一样吗?探究点一DNA的结构【师问导学】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仔细阅读教材P48~49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故事,探究下列问题:(1)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借鉴利用了他人的哪些经验和成果?(2)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错误?二、如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思考下列问题:(1)DNA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四种基本单位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写出图中数字的名称。
(3)为什么“G—C”含量越多的DNA越耐高温?(4)乙比甲结构更稳定,为什么?(5)不同的DNA分子哪些方面会有所不同?(供选:脱氧核苷酸的数量、碱基种类、基本骨架、碱基对的排列顺序)(6)DNA中,每个脱氧核糖均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吗?(7)DNA中,互补链之间相邻两个脱氧核苷酸靠什么连接?【智涂笔记】利用数字“五、四、三、二、一”巧记DNA分子的结构“三看法”判断DNA结构【师说核心】1.DNA的结构(1)DNA单链:脱氧核苷酸分子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如图)。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导学案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课 题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45-46页) 课 型 探究+展示 主 备 人 孔祥莲 课时分配自学 课时时间 展示 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操作使学生知道分数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解决有关的问题。
教 学 重 难 点 1、理解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
2、单位“1”的含义。
3、理解“整体”的含义,明确“1”在这里的作用。
学法指导 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4——6号同学不做。
学具准备 小黑板学生质疑 学案导学一.旧知链接1、整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2、41和85分别读作什么?二.自主学习1、自学课本45-46页内容并回答问题: (1)分数是怎样产生的?(2)什么叫做单位“1”和分数单位?2、单位“1”的含义:我们可以把一条线段,一个圆或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就叫做单位“1”, 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 ), 可以表示( )3、分数的意义。
(1)说一说41的含义。
把一个( )平均分成( )份,取其中的( )份,就是( )。
(2)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 ●●●●○○○4、想一想。
(1)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分成的份数用来做分数的( ) (2)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几份的份数用来做分数的( ) 分数的意义:( )、( )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 )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 )或( )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5、小组展示、交流,师点评 三、达标检测 (一)必做题。
1、填空。
(1)在进行( )、( )或( )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 )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2)2000多年前,中国用( )表示分数。
四年级速算与巧算(2)
一、找规律,巧口算。
1. 观察下面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1)21—12=987-78=998-89=9 (2)41-14=27=9×352-25=27=9×396-69=27=9×3特点:被减数和减数的数字顺序相反(大数-小数),它们的差是有规律的。
这个两位数的两个数字之差是几,它们的差就是9的几倍。
练习:利用上面的规律算一算:54-45= 94-49=73-37= 81-18=83-38= 63-36=2. 你能自己观察出下面算式的规律吗?(1)392-293=99×1=99 572-275=99×3=297817-718=99×1=99 653-356=99×3=297321-123=99×2=198 642-246=99×4=396(2)你能试着做出以下的题目吗?452-254= 842-248=925-529= 726-627=581-185= 391-193=(3)规律:两个三位数相减,如果减数与被减数的组成数字顺序相反,那么它们的差都是99的倍数。
三位数百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相差几,他们的差就是99的几倍。
3、观察下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32×11=35251×11=56145×11=495因数是11的口算:“两头一拉,中间相加”将另一个因数的两个数字拉开,再将数字2和3相加得到的5写在中间。
练一练:43×11= 15×11= 27×11= 125×11= 57×11=5+7=12,遇到这样两个数字相加需要进位的,要向前一位进一,最高位得6。
89×11= 37×11= 65×11= 356×11= 473×11=注意:需要连续进位。
二、计算中的巧方法。
1、计算下面的题,你有什么想法?(1)58+27+42 (2)171-86-71 (3)45-26+55方法:在同级运算中,“带着符号搬家”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
人教2022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导学案:(100以内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导学案】
比较大小(1)法。
6.总结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方法四比较两个数十位上的数,42十位上的数是4,37十位上的数是3,4大于3,所以42大于37。
3.讨论对比,明确:方法四更简便。
4.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这两个数。
观察这两个数的特点,讨论比较大小的方法。
5.交流比较结果及比较方法。
23和25十位上的数相同,比较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数就大。
因为23个位上的数是3,25个位上的数是5,3小于5,所以23小于25。
6.回顾比较的过程,并用语言表述出来。
“<”。
三、巩固练习。
(10分钟)1.完成教材第42页第1题。
2.完成教材第42页第2题。
1.先根据计数器写数,再结合计数器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最后交流比较结果。
2.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四、课堂总结。
(5分钟)1.师生共同回顾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五、教学板书比较大小(1)42>37十位上不同的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23<25十位上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结合例题引导学生交流不同的比较方法。
当学生一一呈现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后,适时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使学生能够脱离具体的图形来进行两位数大小的比较,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在巩固练习的过程中,及时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有针对性地讨论,帮助学生解决模糊的知识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更透彻。
教师点评和总结:比较大小(2)有几个这样的10个(标准)。
4.观察比较,认识“多一些”和“多得多”。
(1)蓝球和红球分别与黄球比一比。
(2)怎样描述比较的结果?(3)出示“多一些”和“多得多”,选择合适的一个词描述相应的比较结果。
5.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少一些”和“少得多”。
6.说一说生活中的数,并用语言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二年级上册数学学案 -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学案 -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前言在二年级上学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将全面学习数的概念、算术运算以及简单的位数理解等内容。
其中,退位减法是我们学习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减法算术运算。
1. 退位减法的概念两位数减两位数,当个位被减数小于减数时,十位要借一位,退位减一再相减。
我们把这种减法叫做退位减法。
例如:54 - 38,4 小于 8,所以需要借位,借 1 个十位,十位上的 5 变成4,而个位上的 4 加上 10(这 10 是从十位借来的),变成 14。
这时十位上的 4 减去 3 后为 1,个位上的 14 减去 8 后为 6,最后结果就是 16。
2. 退位减法的步骤在退位减法运算中,我们需要遵循以下的步骤:•将两个数竖直排列,使得相同位数在同一列;•从个位数开始相减,当被减数小于减数时借位;•从十位数开始相减;•一直向高位继续相减直到完毕。
以 54 - 38 为例,我们来一步步演示退位减法的流程。
退位减法示例演示退位减法示例演示3. 练习练习一计算下列减法题目。
注意要借位。
1.25 - 13 = ?2.47 - 34 = ?3.82 - 56 = ?4.91 - 77 = ?5.69 - 44 = ?练习二在下列问题中,选择最佳答案。
1.计算:68 - 29 = ?a.37b. 39c. 492.计算:77 - 45 = ?a.29b. 32c. 333.计算:95 - 69 = ?a.24b. 26c. 314.计算:83 - 47 = ?a.36b. 37c. 465.计算:61 - 49 = ?a.11b. 12c. 154.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的退位减法运算及其步骤。
通过练习题,我们能够更好地熟练掌握退位减法的使用技巧,提高我们的计算水平。
期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相关技能,为学习更多高阶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高中数学教学优秀教案(精选4篇)
高中数学教学优秀教案(精选4篇)高中数学教案篇一1、会用语言概述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棱台、圆台、球的结构特征。
2、能根据几何结构特征对空间物体进行分类。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括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
1、情景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举例和相互交流,提出本节课所学内容,出示课题。
2、展示目标、检查预习3、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引导学生观察棱柱的几何物体以及棱柱的图片,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表本组讨论结果。
在此基础上得出棱柱的主要结构特征。
(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2)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3)每相邻两上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
概括出棱柱的概念。
(3)提出问题:请列举身边的棱柱并对它们进行分类(4)以类似的方法,让学生思考、讨论、概括出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并得出相关的概念,分类以及表示。
(5)让学生观察圆柱,并实物模型演示,概括出圆柱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概念及圆柱的表示。
(6)引导学生以类似的方法思考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以及相关概念和表示,借助实物模型演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概括。
(7)教师指出圆柱和棱柱统称为柱体,棱台与圆台统称为台体,圆锥与棱锥统称为锥体。
4.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后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不是棱柱(举反例说明)(2)棱柱的任何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棱柱的底面吗?(3)圆柱可以由矩形旋转得到,圆锥可以由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圆台可以由什么图形旋转得到?如何旋转?(4)棱台与棱柱、棱锥有什么关系?圆台与圆柱、圆锥呢?(5)绕直角三角形某一边的几何体一定是圆锥吗?5、典型例题例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
⑴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棱锥。
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课时学案《分层抽样调查》(人教版)
10.1统计调查(第三课时:分层抽样调查)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对较大的数据进行随机抽样,学会分层次进行对样本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能按比例对数据进行抽样,并能统计出各段人数的百分比。
重点:对较大数据和分层次进行数据抽样难点:正确确定比例进行抽样和由数据描述作出判断学习过程一、情景创设,引入新课。
从上节课我们已经看到在总体数目比较大时,对它进行全面调查很难做到,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如:某地区有百万电视观众,要想了解他们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节目的喜爱情况,能否像上节课中提到的抽100名学生来估计2000名学生的喜爱情况吗?二、新课。
上述情况显然不能。
由于学生、成年人、老年人各自喜爱的节目不一样,所以要了解整个地区的观众的情况,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抽取样本。
由于在各个年龄段对节目的爱好有明显的不同,而同一个年龄段对节目的爱好往往存在共性,所以可以对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各段人群分别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即分层次抽样,使每个年龄段都能抽取一定的人数来代表所在的人群,然后汇总调查结果。
那么如何按层次抽取呢?可以按年龄段的实际人口的比例分配来确保每个年龄段都有相应的比例的代表,教材中按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的人数比为2:5:3抽取。
(样本容量为1000)在抽取的1000名观众中,对各类节目的喜爱情况整理、绘制成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表:(见课本157页表10—3)那么如何统计出各段人数对节目的喜爱的百分比呢?这个表格又如何设计呢?化情况三、小结。
本节课仍然是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与前面不一样的就是对数据较大时,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这里仍然要注意抽样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并会计算出各个层次所占的百分比。
随堂作业1、在扇形统计图中,有两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之比为3∶4,且较小扇形表示24本课本书,则较大扇形表示________本课本书.2、如图,某校四个年级男女生人数的条形统计图,则学生最多的年级是.3、据统计,某班50名学生参加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评价等级为A,B,C等的学生情况如扇形图所示,则该班得A等的学生有______名.4、某班50名学生右眼视力的检查结果如下表:(1人.(2)视力在1.0以上(包括1.0)的为正常,则视力正常的有_____人,视力正常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___________;(3)该班学生视力情况________(选填“好”“一般”“差”)5:我市举行的登山活动中,参加的市民约有12000人,为统计参加活动人员的年龄情况,我们从中抽取了100人的年龄作为样本,进行数据处理,制成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如下:(1)根据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补全条形统计图;(2)参加此活动的市民中,哪个年龄段的人数最多?(3)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谈谈自己的感想(不超过30字)。
学案-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不同地区理解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走向的影响和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2.结合实例,说明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给出多种地理景观图和地理实例,训练对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阅读、分析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建立地表形态与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不同影响所造成的不同表现。
【学习重难点】1.理解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走向的影响。
(重点)2.理解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的影响。
(重点)3.理解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难点)【学习过程】知识梳理一、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概念:是指人类从事______和______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2)分类:按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______。
(3)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平原村落规模一般较______,多呈______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人口较______。
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______,空间分布较______,聚居人口较______。
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和______因素。
(2)我国交通线路的空间分布特点:西部______,东部______。
(3)平原对交通建设限制较少,交通线路一般呈______状分布,工程造价较______。
山区对交通建设限制性因素较______,山区公路多呈“______”字形分布,工程造价较______。
(4)交通选线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______影响,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______,设法减少对的______破坏。
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合作探究【合作探究】P46,图2-52,图2-53.(1)哪一个是山区的聚落?哪一个是平原地区的聚落?简要说明它们的主要差异。
2022名师学案七年级上册数学答案
2022名师学案七年级上册数学答案题型:选择题1. 如果 x=2,那么 5x-1=A. 7B. 8C. 9D. 102. 下列哪一个数是有理数?A. √2B. -(5/4)C. πD. e3. 下列哪一组数是等于 0 的解?A. 2x-4=8,x^2-2x+1=0B. 3x-6=12,x^2-3x+2=0C. 4x-8=-16,x^2-5x+6=0D. 2x-2=0,x^2-x-12=04. (-3)^2\times(-3)^3\times(-3)^4=A. -3^9B. 3^9C. -3^{10}D. 3^{10}5. (3/4) 的百分数是A. 0.003B. 0.3C. 30D. 75题型:填空题1. (5/6)+(1/3)=____}.2. x-3=7,那么 x=____}.3. (3a^2b^3/2),\quad a=2,\quad b=3,那么值为____}.4. 3d-4=2d+5, 那么 d=____}.5. 5h+9=-6h+18,那么 h=____}.题型:解答题1. 一张长为 15 厘米宽为 10 厘米的矩形纸片,顺时针旋转45^\circ 后,当其四个顶点落在地面上时,整张纸所覆盖的面积为____} 平方厘米。
2. 在 576 的正因数中,有多少个因子为 6 的倍数?____} 个。
3. (1/2)+(2/3)x=1,则 x=____}.4. (-5)^3-(-5)^2\times(-5)+(-5)^4=____}.题型:应用题1. 三个数的和是 30,第一个数是第二个数的二倍,第三个数是第一个数的 4 倍,那么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2. 每台大型客车每小时可以行驶 60 公里,每座小型客车每小时可以行驶 50 公里,如果共计有 12 台车,行驶了 500 公里,则大型客车和小型客车各有几台?3. 一座高度为 20 米的灯杆,从灯杆底部向上 3 米处有一盏灯,求该灯的光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第四单元小数加减法导学习型教学案
第四单元小数加减法导学案课件www.5y 课题:小数加减法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47~48页的例1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八第1~3题。
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2、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3、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重难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过程:一、独立尝试、复习在下面○里填上“>”、“<”或“=”。
2.3○3.20.68○0.862.4○2.3990.09○0.10.6○0.6008.4万○84002、预习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0.7+0.30.65-0.256+3.41.6-0.44.5+0.50.82-0.423、质疑:二、合作交流、小明到商店买了一枝1.5元的水彩笔和1元的橡皮一块,他共花了多少元?2、讨论例1(1)观察例图,小明和小丽各买的是什么商品?价格各是多少元?(2)如何求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3)怎样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4)全班交流,集体反馈纠正。
三、巩固提升、第48页的“试一试”通过计算,您发现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怎样的联系?2、第48页的“练一练”3、第50页练习八第2题四、回顾反思我的收获是:我的疑问是:五、课后作业第48页练习八第3题学校:班级:姓名:课题:小数加减法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48~49页的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八第4~6题。
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的计算方法。
重难点: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的计算方法学习过程:一、独立尝试、复习(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应注意什么?(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0.3+0.5=0.86-0.52=2+0.83=0.52-0.12=2、预习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0.21-0.12=5.43-0.7=7.9-1.86=3、质疑:二、合作交流、一头大象约重3吨,比一头水牛重2.4吨,水牛重多少吨?列式:2、讨论例2(1)例图中的几种商品的价格各是多少元?(2)怎样求一本笔记本比一枝水彩笔贵多少元?(3)如何用竖式计算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三、巩固提升、第49页的“试一试”您是怎样理解“便宜”的?2、第50页练习八的第4题独立找错,同桌互看,交流反馈3、第49页的“练一练”4、第50页练习八的第5、6题四、回顾反思我的收获是:我的疑问是:五、课后作业、竖式计算3.6+6.045.7-3.282-0.122、一壶水,用去了2.6千克,比剩下的少0.8千克。
宋元学案
第208章龙川学案 (黄氏原本、全氏补 定)(4)
第209章梭山复斋学 案(黄氏原本、全氏 修定)(1)
第210章梭山复斋学 案(黄氏原本、全氏
修定)(2)
第211章象山学案 (黄氏原本、全氏修
定)(1)
第212章象山学案 (黄氏原本、全氏修 定)(2)
第213章象山学案 (黄氏原本、全氏修 定)(3)
读书笔记
(一)宋元时代学术思想介绍; (二)哲学、思想史,和文献资料汇编成书; (三)以思想史发展为脉络, 分门别派、人物介绍、资料整理。
黄宗羲和全祖望多人纂成的《宋元学案》,无论从内涵之丰富,还是识见之精卓来看,都堪称传统的学术史 作品的顶峰。
目录分析
1
第1章宋元儒学 案序录(1)
2
第2章宋元儒学 案序录(2)
第151章五峰学案 (黄氏原本、全氏补 定)(1)
第152章五峰 1
学案(黄氏原 本、全氏补定) (2)
第153章五峰 2
学案(黄氏原 本、全氏补定) (3)
3 第154章刘胡
诸儒学案(黄 氏原本、全氏 补定)(1)
4 第155章刘胡
诸儒学案(黄 氏原本、全氏 补定)(2)
5 第156章赵张
诸儒学案(全 氏补本)(1)
3 第114章震泽
学案(全氏补 本)(1)
4 第115章震泽
学案(全氏补 本)(2)
5 第116章刘李
诸儒学案(黄 氏原本、全氏 补定)(1)
第117章刘李诸儒学 案(黄氏原本、全氏
补定)(2)
第118章刘李诸儒学 案(黄氏原本、全氏
补定)(3)
第119章吕范诸儒学 案(黄氏原本、全氏 补定)(1)
第172章晦 翁学案(上) (8)
学案----告别沈从文
告别沈从文(1)王佳斌一个传奇式的文坛巨人长眠了。
熟悉沈从文先生的亲人、朋友,今天在八宝山公墓向他鞠躬告别,献上鲜花,寄托哀思。
松枝和鲜花覆盖着他的身体。
他面容安详,仿佛只是睡去。
两旁列着亲属和巴金等友人敬献的花圈、花篮。
没有显要人物,没有悼词。
播放的是先生喜爱的肖邦的小夜曲和拉赫曼尼诺夫的钢琴曲。
亲友们尽量压低了哭泣声,像怕惊扰先生的梦魂。
沈老的夫人张兆和在花圈上写着:让音乐和鲜花伴随我们的心。
多年以前,先生写道:我和我的读者行将老去。
现在,他的读者遍及世界,他却默默地走了。
告别沈从文先生,也告别了他所代表的一个时代。
六十年前,这位曾在沅水流域流浪多年的湘西青年,背着小包袱独自来到北京。
当郁达夫在某个冬日敲开一间亭子间的门时,他看到的沈从文只穿着单衣,还流着鼻血,面前却放着一堆厚厚的文稿。
不久,沈从文便以他自豪的山里人的坚韧和倔强,在文坛上开辟了自己的领地。
他把沅水流域几百码头的人事哀乐、山光水色、历史沿革搬进文学殿堂,构筑出独特的文学世界。
他自十二三岁离家,当过兵,当过水手,干过书记员和税收员。
他只念了小学,却成了大学的教授。
正当他创作力旺盛的时候,却突然从文坛上沉默了、消失了。
留给人们的是无穷的悬念,无尽的遗憾。
围绕着他,像光环一样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他的传奇的经历、他的马拉松般的恋爱、他的山里人的热情与幽默。
“文革”中他被派去打扫女厕时,他说:对我老头真信任嘛!我曾读遍先生的著作,并几次登门拜访,有一深刻的印象是他对水的热爱。
“水和我的生命不可分!教育不可分!作品不可分。
”他还曾这样说: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的任何离奇不经的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
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
其实则柔弱中有坚韧,如集中一点,即涓涓细流。
滴水穿石,却无坚不摧。
先生对水的写照,也许能帮助我们理解他的品格,帮助我们理解先生后半生在艰难的条件下为什么能取得举世瞩目的史学成就。
先生在美国的内妹张充和、汉斯夫妇有一挽联,概括了先生的一生: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东校区高三、补习班英语学案编号:49 编制时间:2011年10月12日编制人:杜萍马朝晔审核:Module 1 Life in the Future教材原句设计1.No one knows ______, and making predictions _____ a risky business.A. for sure; isB. for certainly; areC. of sure; isD. to sure; is2.Senior citizens and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will be able to go anywhere in the world ____high-tech cameras ____ to their head.A. using; attachingB. used; attachedC. to use; to attachD. using; attached3.In the future, care for the environment will become very important as earth’s naturalresources ______. A. use up B. run out C. run out of D. are given out4.Police will arrest criminals by firing nets ____ guns.A. instead ofB. in case ofC. regardless ofD. because of5.Distance surgery will become ____ as doctors ____ operations from thousands of milesaway. A. usual; carry on B. ordinary; carry awayi. C. general; carry through D. common; carry out6.We don’t like their sound, and guitar music is _____.A. on the wayB. in the wayC. on the way outD. on the way in7.By the year 2000, housewives will probably have a robot ___ a box.A. shaping asB. shaped likeC. to shape asD. to shape like8.All forms of recreation, will be provided ____ by the city.A. freelyB. in free chargeC. out of chargeD. free of charge重点单词和短语1. Everyone will be given a telephone number at birth that will never change no matter where they live.每个人在出生时都会领到一个电话号码,无论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这个号码都不会改变。
No matter how hard he worked at his lessons, he just couldn’t pass the test.No matter what he says, I won’t believe him.不论他说什么,我就是不相信他。
He is welcome no matter where he goes. 不论到哪里,他都非常受欢迎。
归纳拓展(1)however“无论,不管”,后接形容词或副词,此时however引导一个让步状语从句,从句不倒装,但however后一定要紧接一个形容词或副词。
(2)no matter+what/who/which/where/when/how也可改为what/who/which/where/when/how+ever的形式。
No matter who wants to visit the museum, he must ask the teacher for permission.=Whoever wants to visit the museum must ask the teacher for permission.易混辨异however/but/while(1)however adv.然而,不过。
语气比but弱,置于句首、句中或句末,常用逗号与句子隔开。
However carefully I explained, she still didn’t understand.(2)but conj.但是。
连接两个分句,表示转折,语气较强。
His mother won’t go there, but his father might.他母亲不会去那里,他父亲也许会去。
(3)while conj.在……的同时。
主从句的谓语动作往往同时发生。
作“然而”讲时,既表示转折又表示对比。
Tom’s very good at science, while his brother is absolutely hopeless.活学活用___ well prepared you are, you still need a lot of luck in mountain climbing. A. However B. Whatever C. No matter D. Although____ hungry I am, I never seem to be able to finish off this loaf of bread.A. WhateverB. WheneverC. WhereverD. However2. command n.[U,C]命令,指挥;[U]控制; v.命令,指挥;掌握;拥有For the first time in years, he felt in command of his life.The captain commanded the soldiers to fire at once.上校命令士兵立即开火。
归纳拓展command后接的宾从用虚拟语气(should)do,其后接的同位语和表语从句中也用虚拟语气。
have/take command of指挥make command of 控制do sth. at/by one’s command奉某人之命做某事be at one’s command听某人吩咐be in/under the command of sb.由某人统率command sb. to do sth.命令某人做某事活学活用The general commanded that the regiment ____ unless he ____ the command.A. don’t attack; giveB. didn’t attack; will gaveC. should not attack; would giveD. not attack; gave3.Not all predictions come true.不是所有的预言都能变为现实。
本句是部分否定句式。
Not all the students went to the movies.=Some students did not go to the movies.None of the students went to the movies.没有一个学生去看电影。
归纳拓展部分否定与全部否定的惯用语对照如下:一、all 的否定式not all…(或:all…not)表示“并非都……”、“不是所有的都……”例如:Not all men can be masters. (= All men cannot be masters.)并非人人都能当头头。
Not all bamboo grows tall. 并非所有的竹子都会长得很高。
二、both 的否定式not…both (或:both… not)“并非两个……都……”例如:I don’t want both the books. 我不是两本书都要。
Both (the)windows are not open. 两扇窗子并不都开着。
三、every…的否定式“不是每……都……”例如:Not every book is educative. (或:Every book is not educative.)不是每本书都有教育意义的。
Not everyone likes this book. 并非人人都喜欢这本书。
This flower is not seen everywhere. 这花并不是随处可见的。
四、always的否定式“并非总是(并非一直)……”entirely,altogether,completely 和quite 的否定式“不完全……”,“并非完全……” all the time 的否定式“并非一直……”、“未必老是……”五、如要对上述的all,both,every,always,以及entirely,altogether,completely,quite 和all the time 等词作完全否定,那就分别要用与之相对应的全否定词,如no,none,neither,no one,never,not (never)… at all 等。
例如:All of them can do it——None of them can do it. Both are good.——Neither is good.Everybody likes it. ——Nobody likes it. He is always late. —— He is never late.云东校区高三、补习班英语配餐编号:50编制时间:2011年10月13日编制人:杜萍马朝晔审核:Module 2 Traffic Jam教材原句设计1.You’ll have a good _____ of the rapidly changing city.A. sceneryB. sceneC. sightD. view2.Public transport provides a cheap way to _____ in Beijing.A. get awayB. get aroundC. get outD. get through3.Tricycles are _____ if you want to explore the narrow alleys of old Beijing.A. worthy usingB. worth to be usedC. worth usingD. worth to use4.You can ____ a traffic jam anywhere in the world.A. get stuckB. get stuck inC. get caughtD. stick in5.There are four underground lines in Beijing, and several lines are _____.A. under constructionB. on constructionC. under the constructionD. on the construction6.Simply raise your hand, and a taxi appears _____.A. at no timeB. at a timeC. at timesD. in no time7.Buses numbered 1 to 100 _____ travel within the city centre.A. limit toB. are limited toC. limitD. are limited8.Trains are fast and ____, but rush hours ____ be terrible.A.cheap; mustB. comfortable; mightC. convenient; canD. contradictory; may 重点单词和短语1.There are four underground lines in Beijing, and several lines are under construction.北京现有四条地铁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