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比例》概念部分的教学以及算法的多样化点评

合集下载

《解比例》教学反思

《解比例》教学反思

《解比例》教学反思
今天我教学了《解比例》这部分内容,“解比例”是在学习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后学习的,这一课时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在教学中我重点抓住“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转化成方程,然后去解方程”,在将比例式改写成方程时,要特别注意外项乘积等于内项乘积的运用。

回顾这节课,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1.在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学试着来完成相应的练习,有多半学生通过自学熟练掌握解比例的方法,由于对学生估计过高,我只是做了简单的点拨,致使部分差生不能灵活运用比例的性质,再将比例转化成方程时错误百出,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

2.课堂气氛不太活跃,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做题的过程中若能采取小组竞赛、男女生比赛、开火车等形式,我想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做题兴趣和热情。

3.个别学生看到分数形式的比例就不会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了,还得把它转化成比号的形式才会用。

我觉得这是我在教学中的一大疏忽。

这个现象也提醒我,无论多么简单的知识,都要落实到位,千万不能大意,越是简单易懂越是要有耐心,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

4.有的学生计算能力差,再加上粗心大意,在计算的过程中总是出错,针对这种现象对学生必须严格要求,培养其良好的做题习惯,同时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加大计算题的练习,逐步提高其计算能力。

解比例教学设计及反思

解比例教学设计及反思

解比例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意义,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能正确地解比例。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解比例的意义,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2、难点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转化为方程,并正确解方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师提问: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学生回答: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2、练习出示:3 : 4 = 9 :()(): 6 = 8 : 12让学生填空,并说一说思考过程。

(二)新授1、揭示解比例的意义教师出示例 2: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度约 320 米。

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 :10。

这座模型高多少米?提问:题目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模型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 1 : 10,原塔高度约 320 米,要求模型的高度。

教师指出:像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2、教学解比例的方法(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

设模型的高度为 x 米,可以列出比例:x : 320 = 1 : 10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得到:10x = 320×1(2)解方程10x = 320x = 320÷10x = 32答:这座模型高 32 米。

(3)强调解比例的书写格式解:设模型的高度为 x 米。

x : 320 = 1 : 1010x = 320×110x = 320x = 320÷10x = 323、巩固练习(1)教材第 42 页“做一做”第 1 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

(2)教材第 42 页“做一做”第 2 题。

引导学生先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如果能,再解比例。

(三)课堂小结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解比例的方法是什么?(四)布置作业教材第 44 页练习十八第 8 题、第 9 题。

《解比例》教学反思

《解比例》教学反思

《解比例》教学反思
在教学《解比例》这个知识点时,我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和反思:
1. 缺乏启发性的引导:我在教学中过于依赖直接给出解题步骤和公式,缺少对学生思
维的启发性引导。

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对解题方法的记忆性学习,而不是真正理解比例
的本质和解题的思路。

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采用启发性问题的方式来引发学生思考,并鼓
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路。

通过引导,让学生从自己的认识出发去理解解比例的
过程,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2. 实例分析不充分:我在教学中没有给出足够多的实例去让学生进行分析和实践,导
致学生对解题过程的理解不够深入。

反思:下一次教学时,我会准备更多的实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实践,并及时给予指
导和反馈。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解比例的过程和思路,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

3. 直接得出结论:在教学中,我有时会直接得出解题的结论,而忽略了解题的整个过程。

这样容易使学生仅仅记住解题的结果而忽略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解题的过程和方法的讲解,让学生明白解题的
思路和原理,而不仅仅是记住解题的结果。

通过解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逻辑
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解比例》这个知识点的教学反思,我明确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
问题,以及改进的方向。

希望今后在教学中能够更加注重启发性引导,加强实例分析,注重解题过程的讲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年级下册解比例评课稿

六年级下册解比例评课稿

六年级下册解比例评课稿评课稿:六年级下册解比例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就六年级下册解比例这一课进行评课。

本课是数学六年级下册中的一节重要课程,主要涉及到比例的概念、比例的解法和实际问题的应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理解、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比例关系,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首先,让我们一起分析教案结构。

教案分为导入、展示、讲解、练习和小结五个环节。

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和引入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对比例的认识。

同时,借助PPT和实物等教具,直观地展示比例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

接下来,讲解环节中内容丰富,重点讲解比例的解法,并举一些简单实例,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练习环节分为合作探究和巩固提高两个部分,通过小组合作和个人练习的方式,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在小结环节中,通过提问和总结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比例解题的掌握程度。

其次,讲解环节的设计值得肯定。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采用问答、示范、解析等多种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差异化的教学。

例如,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通过简化问题和示范解答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解题步骤;对于高水平的学生,教师提供更复杂的问题和拓展思考,促使他们深入理解比例的本质。

此外,教师注重学生的思考和表达,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三,合作探究环节的设计也值得称赞。

通过分组合作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能力。

学生可以在小组中相互研究、协作解题,并互相批判和补充,在合作中提高解题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合作探究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加深对比例的理解。

最后,课堂小结环节的设计也很到位。

教师通过提问和总结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检查学生对比例解题的掌握情况。

同时,教师给予学生认可和鼓励,增强学生对比例解题的信心和兴趣。

《解比例》教学设计与反思

《解比例》教学设计与反思

《解比例》教学设计与反思
这节课实际上是一节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课,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求比例里的未知项。

总体来说,教学效果较好。

1.复习引入,自然流畅。

教学前,我组织学生复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为学习新知做了必要的铺垫。

2.课件的应用与设计,生动、形象的让学生理解比例的等量关系,为教学提供了必要的辅助。

例如:设计了判断哪些比比可以组成比例的题目,以天平为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等式,形象直观。

在教学例2时,由图片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3.知识点的板演和回顾,扎实有特色。

在教学中,学生在表示例2的关系式时,出现了错误,教师能够及时进行指导,体现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在突破重难点后,利用课件和采用学生自己看书的方式,再次回顾新知。

4.学生的练习反馈,及时有效。

整体来看,本节课虽然比较成功,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5.在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列比例的等量关系式时,缺少方法的指导。

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列比例的方法,即:谁比
谁=谁比谁。

这样,学生就避免了列式时,前后项颠倒的问题。

6.在教学例3时,可以由比例的一般形式变为特殊形式,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分数比交叉相乘的缘由。

7.在学生说明解比例注意事项时,要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

8.解决比例的实际问题的练习较少,习题量可以再充实一些。

解比例评课稿

解比例评课稿

今天借助远程研修的听评课活动听了赵老师执教的《解比例》一课,让我受益颇多。

现将听课的所感所想与大家交流一下。

本课教学设计紧紧抓住“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与简易方程之间起到桥梁作用这一点展开,较好的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参与教学过程、展示才华的机会,从而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课前准备充分,看得出老师平时上课就很重视学生的听课效果,学生上课听课的积极性高,配合的较好,扫除了所授新课中的障碍。

如: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等积式。

在设计各个环节时,注重了知识的层层递进,各个环节衔接自然流畅,从学习前的温故知新,到引入新课解比例,再到最后的练习环节,无不体现了教师的备课功底。

2、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开始时,赵老师组织学生通过回顾关于比例的知识,做练习的形式,复习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利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判断哪两个比能组成比例,把比例改写成等积式,这些练习与新知的学习有着密切联系,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3、巧妙引入新知。

在复习环节,设计了把3:9=():15改写成等积式,既复习了比例的性质,又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确了解比例的意义。

赵老师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解比例与解方程的联系,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突破了学习的重点,又找到了解比例的方法,将比例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转化成方程,再解方程。

4、注重引导学生归纳、对比。

在学生尝试解比例时,赵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两种不同的书写过程,让学生通过对比找到更快的计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在学生探究了用比例解决问题例题时,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注重新旧知识的对比,之后,赵老师又及时引导学生结合板书归纳出,解题的步骤,注重学法指导和渗透。

5、练习设计有层次。

从解比例到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层层深入,注重知识的应用。

特别是对单位的统一,单独设立了练习。

6、环节紧凑,过渡自然。

总之,赵老师她的每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自然,铺垫有效,板书重点突出、简洁,有条理,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

六年级数学《解比例》评课稿

六年级数学《解比例》评课稿

六年级数学《解比例》评课稿第一篇:六年级数学《解比例》评课稿六年级数学《解比例》评课稿六年级数学《解比例》评课稿《解比例》本课教学设计紧紧抓住“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与简易方程之间起到桥梁作用这一点展开,较好的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参与教学过程、展示才华的机会,从而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课前准备充分,看得出老师平时上课就很重视学生的听课效果,学生上课听课的积极性高,配合的较好,扫除了所授新课中的障碍。

如: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等积式。

在设计各个环节时,注重了知识的层层递进,各个环节衔接自然流畅,从学习前的温故知新,到引入新课解比例,再到最后的练习环节,无不体现了教师的备课功底。

2、本节课内容较简单,重点掌握解方程的方法,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教师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方法是掌握了,老师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了。

在重难点的处理上,教师也是费了一番功夫:从环节的命名上来看,新颖的名称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让他们能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从练习设计来看,所出示的题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真正考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老师非常强调在学习过程中每一步的算理的理解,这对学生理解数学问题非常有帮助。

4、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只是引领,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

第二篇:解比例评课稿今天借助远程研修的听评课活动听了赵老师执教的《解比例》一课,让我受益颇多。

现将听课的所感所想与大家交流一下。

本课教学设计紧紧抓住“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与简易方程之间起到桥梁作用这一点展开,较好的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参与教学过程、展示才华的机会,从而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课前准备充分,看得出老师平时上课就很重视学生的听课效果,学生上课听课的积极性高,配合的较好,扫除了所授新课中的障碍。

如: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等积式。

在设计各个环节时,注重了知识的层层递进,各个环节衔接自然流畅,从学习前的温故知新,到引入新课解比例,再到最后的练习环节,无不体现了教师的备课功底。

解比例的听课评议

解比例的听课评议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解比例的听课评议503班何坤美听了张雪花老师的一堂《解比例》的课,整体感觉重点比较突出,各环节安排比较紧凑,练习也有层次,总体感觉这是一堂不错的、成功的课。

解比例这一课时的内容比较简单,我个人觉得这节课重在鼓励学生解法的多样化,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张雪花老师是这样教学的:“解比例”时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这是课本的基本方法,解法比较单一,我个人觉得,在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后,应该在引导学生把比例和除法联系起来,用比例与除法的关系解。

同时还引导学生用比例与分数的联系来解。

我认为这样鼓励学生解法的多样化,既可以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对知识的整体掌握水平,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具体从以下四个片段来阐述我自己个人的想法:【片段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1、什么叫做比例?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3、怎么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4、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乘法算式。

(1)3:8=15:40 (2)9/16=4.5/0.8 (3)x:4=1:25、得出解比例的定义(通过复习,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加入新的知识,衔接自然,易于学生的接受)【片段二】新授课(课本例题)例题2: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320米,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铁塔的高度的比是1:10.这座模型高多少米?1、师:分析题目,找出已知条件以及问题。

2、学生开展讨论3、师生汇总:解:设这座模型高x米。

模型:原塔=模型:原塔X:320=1:104、生:尝试解答,寻求解法5、师:提问: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解答的?(生: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答的)6、师生汇总:X : 320 = 1 : 1010X = 320×1X =320×1/10X =32答:这座模型高32米。

(在教学解比例的方法时,张雪花老师注重了对解比例第一步的追问:“这一步是根据什么得到的?”让学生体会到解比例的依据在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比例教学设计及反思

解比例教学设计及反思

解比例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定义,并能够举一反三地解决比例问题。

2.学生能够运用比例,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关问题。

3.学生能够运用比例建立模型,并进行推理和推算。

4.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提高了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具准备:1.教学用的投影仪或者白板2.学生们的课本以及相关的作业练习册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通过观察一幅图画,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比例?为什么比例在我们的生活中很重要?2.请学生们将自己的答案分享出来,并进行讨论。

Step 2: 概念解释1.导入比例的定义和相关概念,如比例的相似性和比例的单位。

2.和学生一起分析一些比例实例,如10颗苹果对5颗梨,可以表示为10:5的比例。

Step 3: 比例的运算1.引入比例的运算方法,如扩大和缩小比例的方法。

2.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算的能力。

Step 4: 比例的应用1.示范一些生活中使用比例的例子,如比例尺、地图上的比例等。

2.让学生们一起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根据比例计算食谱的材料数量等。

Step 5: 拓展1.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比例问题,如三者比例、多者比例等。

2.通过解决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们深化对于比例的理解和应用。

Step 6: 总结1.对于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比例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

2.让学生们回答一些总结性问题,以检查他们对于比例的掌握程度。

反思:这堂比例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导入、概念解释、比例的运算、比例的应用和拓展等。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使用,我能够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比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堂互动环节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性,鼓励他们思考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也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中,我还注重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拓展问题,学生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

《解比例》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编写意图(1)这部分教材,通过两道例题,呈现两种不同形式的比例,教学解比例的依据、方法和过程。

(2)教材首先明确了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并提示了解比例的方法是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转化为外项之积与内项之积相等的等式,再利用相应的方程求出未知项的值。

(3)例2,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求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引导学生根据相关量之间的关系列出比例,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列出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的等式,再解方程,求出未知项。

例3,把比例的形式改为分数形式,进一步巩固、深化解比例的技能。

教材注意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空间,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4)“做一做”第1题,呈现了不同形式的比例,比的各项涵盖了整数、分数、小数,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学生解比例的技能;第2题,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利用解比例来解决实际问题,而在解决问题之前,首先需要学生根据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比例式。

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在掌握解比例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灵活解比例。

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解比例的基本方法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转化为两个外项之积与两个内项之积相等的等式,再利用解方程的原理求出未知项。

在此基础上,也应该鼓励学生采用多样化的方法灵活解比例。

例如,可以根据等式一边的已知比求出比值,再解方程。

如例2中可把比例式改写成x320=110,等式两边同乘320。

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引导学生经历根据实际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比例、解比例、检验的完整过程。

例如,教学例2时,在理解了题目的情境和问题之后,要让学生经历以下几个步骤:第一,表述或表征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说出“模型高度:真实高度=1:10”这一关系,然后根据这一关系列出比例;第二,根据比例的概念,利用比值相等直接解比例,或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相等转化为积相等,再解方程;第三,引导学生对所求的未知数进行验证,养成检验的习惯。

在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交流列比例式、解比例的依据和方法。

《解比例》教学反思

《解比例》教学反思

《解比例》教学反思
“解比例”时既可以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即: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也可以用比例与除法的关系解(既:除数=被除数÷商或被除数=商×除数),还可以用比例与分数的联系来解(即:分子=?或分母=?).
要体现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看似好像是一对难以解决的矛盾,但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发现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并不对立,它们是和谐统一的。

在这一环节中,我紧紧抓住“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与简易方程之间起到桥梁作用这一点展开,较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们的学生也很可爱,很聪明,当学生用比例的意义去解这个比例时,很难算,于是马上会想到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去解答。

学生解决问题中主动进行了优化。

这远比我们教师的强制要求要强的多。

同时这样设计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参与教学过程、展示才华的机会,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打乱教师整节课的教学节奏;反之,处理好了,就会成为本节课的一大“生成”亮点。

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要充分吃透教材,课前备课要认真、细致,同时还要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反馈,灵活机动的改变教案,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 1 -。

解比例数学教学反思

解比例数学教学反思

解比例数学教学反思前言比例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许多数学运算和应用的基础。

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比例的重点是解比例,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

然而,在解比例的教学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何进行有效和生动的教学,成为了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解比例数学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是老师将例题在黑板上讲解,学生跟着老师笔画慢慢理解,然后完成课本上的练习。

这种教学方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缺乏互动性。

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和交流。

2.节奏过快或过缓。

每个学生的理解步伐不一样,教师需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3.难度不平衡。

学生可能会出现站在原地的感觉,或者做题过于容易。

解比例数学教学新思路鉴于以上问题,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以下方法:一、引入游戏元素通过引入游戏元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比例的概念。

通过游戏中的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更加有趣和生动。

例如,可以编一个有趣的比例游戏,让学生自己创造比例关系,来提高他们的对比例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二、差异化教学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的个性化差异。

在特别的情况下,学生可能需要不同的学习节奏和掌握方式。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比例,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辅助工具,如游戏、视频、互动课件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措施,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比例数学水平。

三、实践落实在解比例数学教学中,实践是至关重要的。

老师应该给学生足够多的机会,来实践和运用比例、分数等数学知识。

通过实际的应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问题和解决方法,使解决问题的方法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进而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活动。

总结解比例是初中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数理基础和实际应用都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实现有效的和生动的教学,是进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思考方向。

通过上述所举的方法,或许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和创造性思维,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工作甚至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解比例教学实践及效果(3篇)

解比例教学实践及效果(3篇)

第1篇摘要:比例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解比例是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本文通过分析解比例教学实践,探讨了解比例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一、引言比例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关系,它反映了两个或多个量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解比例是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进入初中数学学习阶段后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然而,由于比例关系的抽象性,许多学生在解比例时感到困难。

本文通过分析解比例教学实践,探讨了解比例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二、解比例教学实践1. 教学内容解比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比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比例的表示方法;(3)比例的运算;(4)解比例的应用。

2.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方法,自主探究比例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4)变式训练法:通过改变问题的条件和形式,让学生在多种情境下应用比例知识,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3.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例的性质,归纳总结比例的基本规律。

(3)讲解:教师对比例的运算和解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4)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5)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教学效果1. 学生对比例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通过情境教学和探究式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比例的概念和性质,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学生解题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他们在面对各种比例问题时,能够迅速找到解题思路,正确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四 比例 《解比例》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四 比例 《解比例》

解比例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解比例。

2.教材分析《解比例》教学设计紧紧抓住“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与简易方程之间起到桥梁作用这一点展开,本节课有两个目标:一个是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另外一个是运用比例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为了分散难点,我将教材进行了重组:先教学解比例,再教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了在应用中直接教学计算的编排,降低了难度。

3.教学目标:(1)、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情度、价值观的发展。

4.教学重点:使学生自主探索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轻松解出比例中未知项的解。

5.教学难点:用比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二、说教法、: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三、说学情、学法:学生是在学习了比、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后学习解比例的,对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已经认识,为了更好的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主要采用了尝试法、练习法、质疑讨论交流等方法。

四、教学流程一、复习铺垫:关于比例,你已经知道了什么?1.把下面的比例改写成乘法等式:(1)3:4 =1.5:2 (2)6:10=9: (4)85 = 2415 (3)3a = b 4师问:以上三题的变形都是依据的什么?2.解方程:(1)2x=1.2×3 (2)x 3 = 24123.通过比较揭示课题,导入新知。

二、自主探究1.比较(2)小题的解题方法的异同:(通过观察比较得出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为依据,求未知数比较简单,建议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这类问题。

)2.质疑:同学们还有疑问吗?那我有问题?为什么2小题是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比较简单?(1)小题是解方程,(2)是解比例(x 3 = 2412)是比例的分数形式,求未知项也就是解比例。

解比例教学设计及反思

解比例教学设计及反思

解比例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比例》的第二课时。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比例的基本性质,如何解比例以及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够通过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方法。

难点: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价格标签,引出比例的概念。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4.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讲解解比例的方法。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

6. 应用拓展: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解比例的方法:内项÷内项=外项÷外项。

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2. 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比例解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在作业设计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身高、体重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比例》的第二课时。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比例的基本性质,如何解比例以及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比例的基本性质方面,学生需要理解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在解比例方面,学生需要掌握内项÷内项=外项÷外项的计算方法。

在实际应用方面,学生需要能够灵活运用比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解比例优秀教学设计亮点

解比例优秀教学设计亮点

解比例优秀教学设计亮点引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能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其中,解比例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教学设计中,如何通过合理的方式解比例,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

本文将从教师角度,分析解比例优秀教学设计的亮点,并探讨其中的教学策略。

1. 设计清晰的目标和任务:优秀的教学设计应该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中心,制定清晰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在解比例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设定目标为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实际情境创设合适的任务,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比例的应用。

2. 打造具有针对性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具有针对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解比例的教学中,可以通过给出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鼓励他们在小组内展开合作讨论,相互交流解题思路。

3. 引入多种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多样的教学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解比例的教学设计中,可以使用教学视频、模型、图表等资源,让学生通过观看、触摸等方式全面了解比例的概念和应用。

4.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优秀的教学设计需包含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解比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讲解、示范、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步理解比例的概念和运用方法。

同时,可以引入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提升学习兴趣。

5. 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指导至关重要。

在解比例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加深对比例的理解。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自主学习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一些练习和探究任务,教师则提供必要的指导与支持。

结论:解比例作为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优秀的教学设计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比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升。

本文通过分析解比例优秀教学设计的亮点,包括设计清晰的目标和任务、打造具有针对性的学习环境、引入多种教学资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等方面,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解比例》概念部分的教学以及算法的多样化点评

《解比例》概念部分的教学以及算法的多样化点评

《解比例》概念部分的教学以及算法的多样化点评第一篇:《解比例》概念部分的教学以及算法的多样化点评《解比例》概念部分的教学以及算法的多样化点评3月16日,我在我们区的一所村小听了一节小学六年级程老师的数学练习课,《解比例》大致的教学过程如下:1.师:什么叫比例?生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

师:说一个例子。

生1:0.6:0.3=1:0.5 师:他举的这个例子不一定对,他也许考虑得不够成熟,怎么来验证呢?生2:内项之积:0.3×1=0.3 外项之积:0.6×0.5=0.32.师:什么叫解比例?生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已知比例中的如何三项,就可以求出比例中的另外一项,叫解比例。

3.师:练习1.解比例1/2:1/5=1/4:ⅹ.5和8的比等于40和x的比。

3.x和3/4的比等于1/5和2/5的比。

4.等号左端的比是1.5:x,等号右端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3.6和4.8。

5.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2和5,两个外项分别是x和2.5。

师:请5个同学上板。

生4:1.解比例1/2 :1/5=1/4:ⅹ解:1/2x=1/5×1/41/2x= 1/20X=1/20÷1/2X=1/10 生5.2.5和8的比等于40和x的比。

5:8=40:x解: 5x=8×405x=320X=64 生6.3.x和3/4的比等于1/5和2/5的比。

解:x:3/4 = 1/5:2/52/5x=3/4 ×1/52/5x=3/20X=3/20÷2/5X=3/20×5/2X=3/8 生7.4.等号左端的比是1.5:x,等号右端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3.6和4.8。

1.5:x=3.6:4.8 解:3.6x=1.5×4.8 3.6x=7.2 X=7.2÷3.6 X=2 生8.5.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2和5,两个外项分别是x和2.5。

解:x:2=5:2.52.5x=10X=10÷2.5X=4 请学员们对以上程老师的教学过程教学进行点评,重点就概念部分的教学以及算法的多样化进行点评。

彭艳老师《解比例》评课稿

彭艳老师《解比例》评课稿

彭艳老师《解比例》评课稿八道哨乡水头小学陈文武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当知道要我点评彭老师的课的时候,我直接感到身上直冒冷汗,因为彭老师在授课方面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所以在这里呢点评就谈不上,只能说把我在听课的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看法提出来和大家共勉。

所以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来谈一谈这节课。

首先是本节课的亮点:1、彭老师整节课语言流畅、教态自然、大方得体;2、小组讨论时,我们一般只是口头提出学习提示,而彭老师利用课件出示了学习提示。

让学生更直观的感知要如何讨论、交流;3、学生在上台板书演示x:320=1:10的时候,出现了x10的写法和比例的解带单位的两个错误,彭老师都及时纠正让学生及时认识、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4、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彭老师把解比例的步骤、注意事项一一列举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5、整节课中,彭老师都能在练习中做到当堂检查、指导、改正,凡是学生出现的问题都及时的指正,使学生能及时改正。

其次是不足之处,当然也不能说是不足之处,只能说是我根据个人上课的经历的一些粗浅的看法:1、在复习导入时,没有简单的复习一下比例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也就是怎样找外项和内项,我个人觉得有必要简单提一提,因为好多的待优生可能还没完全理解;2、在教学例2时,学生在回答彭老师的1:10表示模型为原塔高度的1/10后,彭老师直接过渡到列出比例,学生可能很难理解,应提示学生根据题意列出两个比,再组成比例;3、彭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有很多时候都把解比例说成了解方程,虽然是用解方程的方法解比例,但它也不是解方程;4、在教学过程中,彭老师在小组讨论和完成练习的时候都要求学生要快、快、快,说数学中要既快又对,但是试问又有几个学生能做到呢?这样就导致了学生讨论的时间和自主完成练习的时间都是不够的;5、例3是比例的另一种形式,那就是分数形式,这一类型的比例,很多学生都很难准确的找出比例的外项和内项,我个人觉得可以用原来的交叉相乘的方法学生更能容易理解掌握。

解比例评课稿

解比例评课稿

解比例评课稿
评《解比例》
评课:三(1)数学
昨天,我听了史老师的一节《解比例》。

一节很普通的计算课上的有滋有味。

现就本节课与大家交流一下。

1、整节课环节与环节之间体现了一种递进的关系,知识是层层推进。

有课前的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复习题,自然过渡到解比例。

先由学生用前面学过的知识解方程,又引导学生发现“这个方程是怎么来的”(由比例得出的等积式)很轻松的引入新课学习,也体现出了二者之间的联系,一举两得。

2、重难点点拨恰到好处,讲解细致,语言准确、严谨。

例如:解比例与解方程的联系与区别;解比例时应注意的地方;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关键之处;这些易错处教师都是通过学生尝试解决之后,适时的点拨、小结,再给学生一种清晰、明了的结论。

3、练习题的设计对于学生具有挑战性、竞争性。

解题不仅是自己的事,也关乎到小组的荣誉,起到了激励评价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一题多解(文字题3)更是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不仅是对这节课知识的延伸,也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变式应用。

4、教师课件中展示的激励性的语言,为这节课更是增色不少。

如:“心动不如行动”“众人划将开大船”“畅所欲言”等。

小建议:是否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下解比例的方法不仅可以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还可以依据比例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来解,只不过是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要简单一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比例》概念部分的教学以及算法的多样化点评
3月16日,我在我们区的一所村小听了一节小学六年级程老师的数学练习课,《解比例》大致的教学过程如下:
1.师:什么叫比例?生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

师:说一个例子。

生1:0.6:0.3=1:0.5
师:他举的这个例子不一定对,他也许考虑得不够成熟,怎么来验证呢?生2:内项之积:0.3×1=0.3
外项之积:0.6×0.5=0.3
2.师:什么叫解比例?生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已知比例中的如何三项,就可以求出比例中的
另外一项,叫解比例。

3.师:练习
1.解比例
1/2:1/5=1/4:ⅹ
2 . 5和8的比等于40和x的比。

3. x和3/4的比等于1/5和2/5的比。

4. 等号左端的比是1.5:x,等号右端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3.6和4.8。

5. 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2和5,两个外项分别是x和2.5。

师:请5个同学上板。

生4:
1.解比例
1/2 :1/5=1/4:ⅹ
解:1/2x=1/5×1/4
1/2x= 1/20
X=1/20÷1/2
X=1/10
生5.
2 . 5和8的比等于40和x的比。

5:8=40:x
解: 5x=8×40
5x=320
X=64
生6.
3. x和3/4的比等于1/5和2/5的比。

解:x:3/4 = 1/5:2/5
2/5x=3/4 ×1/5
2/5x=3/20
X=3/20÷2/5
X=3/20×5/2
X=3/8
生7.
4. 等号左端的比是1.5:x,等号右端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3.6和4.8。

1.5:x=3.6:4.8
解:3.6x=1.5×4.8
3.6x=7.2
X=7.2÷3.6
X=2
生8.
5. 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2和5,两个外项分别是x和2.5。

解:x:2=5:2.5
2.5x=10
X=10÷2.5
X=4
请学员们对以上程老师的教学过程教学进行点评,重点就概念部分的教学以及算法的多样化进行点评。

一、关于概念部分的教学,其实第一个学生的回答是对的,而老师的评价明显欠妥。

关于什么叫解比例,应说求出未知项,而不要说求“另外一项”,表达更准确,更科学。

数学教学要求教师的语言,特别是对于定义,要非常简练而准确。

二、程老师的这节练习课,练习形式多样,练习内容也有变化,如有求内项的,也有求
外项的。

巩固了解比例的基本方法:利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化成方程,突出了教学重点。

巩固了基本技能。

有一定的教学效果。

三、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解法比较单一,都是解比例的基本方法:利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化成方程然后求解。

其实还有其它解法:如可以求出一边的比值,然后把比号看成除号,然后求解;又如,第一题和第二题,还可以利用对应项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解。

程老师教法单一,解法单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可能有些优秀学生的思维能力强,他们是很可能提出其它解法的,而其它解法又是更方便快捷,应值得提倡。

不要限定学生的思维。

用单一的解法,将导致学生的思维僵化、呆板,而变得不变通,不能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应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去灵活地思维,去观察,去变得善于思考,勇于创新。

四、作为练习课,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解题方法,而不是一味地去求解。

在练习前,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解法。

许多学生很可能说出自己的见解,说出不同的解法。

在弄清方法后,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求解。

这样,既可理清解法的思路,也可帮助中差学生。

应突出练习课的特点:教给方法,而不追求一个题目的答案。

五、作为练习课,也应有个全课的总结,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收获,知道了什么新鲜解法,巩固了什么基本解法,以进一步理清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