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 水保规划

合集下载

水土的保持规划

水土的保持规划

水土的保持规划水上的保持规划第一节水土保持规划概述一、水土保持规划的概念、作用和意义(一)水土保持规划的概念水土保持规划(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planning)是为了防治水土流失, 做好国土整治,合理开发利用并保护水土及生物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林、牧生产和经济发展,根据土壤侵蚀状况、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应用水土保持原理、生态学原理及经济规律,制定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的总体部署和实施安排。

根据规划的区域范圉大小,可分为大面积总体规划和小面积实施规划两类。

大面积总体规划是指大、中流域或省、地、县级的规划,面积儿千、儿万到儿十万平方公里。

其主要任务是在水土流失综合调查基础上,按照水土保持区划原则划分出若干不同的水土流失类型区,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各类型区的自然、社会及经济悄况和优势,分别拟定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方向及模式,确定治理LI标和主要水土保持措施及治理进度,作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学预测。

小面积实施规划是指小流域或乡、村级的规划,面积儿个到儿十平方公里。

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大面积总体规划提出的方向和要求,以及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具体地确定农林牧生产用地的比例和位置,针对水土流失特点,因地制宜地配置各项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提出各项措施的技术要求,分析各项措施所需的劳工、物资和经费,在规划期内安排好治理进度,预测规划实施后的效益,提出保证规划实施的措施。

(二)水土保持规划的作用水土保持规划是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的主要依据,也是农业生产区划和国土整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作用是为了指导水土保持实践,使控制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匸作按照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进行,避免盲U性,达到多快好省的口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儿个方面:1、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我国一些山地丘陵区,广种薄收,单一农业经营十分普遍,这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造成水土流失和人民生活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水土保持规划方案

水土保持规划方案

水土保持规划方案水土保持是维护生态环境、保障农田水源的重要手段,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了有效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农田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制定水土保持规划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就水土保持规划方案的编制和实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水土保持规划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水土保持规划方案的编制目的在于科学合理地配置农田资源,保护和恢复土地生态系统,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这有助于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保持农田水源量,改善农田环境质量,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

此外,水土保持规划方案还有助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水土保持规划方案编制的基本原则1. 综合考虑:水土保持规划方案应充分综合考虑农田利用、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多个因素,协调各方面利益。

2. 精细划分:根据农田利用特点和地质条件,合理设定保护区域、开发利用区域和改造区域,精细划分,科学规划。

3. 差异化管理:针对不同地区的水土保持问题,采取差异化管理措施,确保实施效果。

4. 全员参与:水土保持规划方案的编制和实施需要各相关部门和农民的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三、水土保持规划方案的具体内容1. 土地资源调查:全面了解农田土壤类型、斜坡等自然条件,分析脆弱区域和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段。

2. 水土保持措施规划: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方案,如植被恢复、坡面整治、水土保持设施的建设等。

3.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规划:制定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方案,包括防护工程、引水工程、水土保持设施的规划及实施步骤。

4.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规划:根据当地农业发展需要,结合水土保持要求,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推进生态农业发展。

5. 经济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相关的经济政策,为农民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水土保持工作。

四、水土保持规划方案的实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水土保持规划实施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明确责任和要求。

2.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农民的水土保持意识,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第四章 水土保持规划

第四章 水土保持规划

• 2.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 现有土地级别不能满足需求的,需要通过 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改造。 • 调整配置顺序见教材P124
• 4.2.1.自然地理环境条件调查
• 地貌、土壤与地面物质、植被、降雨和其他农业气象与 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相关的项目和内容。 • 1.地质地貌调查
• 地质调查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岩石种类、风化程度等; 地貌调查包括宏观调查和微观调查。
• 2.土壤调查 • 土壤调查也分为宏观调查和微观调查 • ①宏观调查作为划分大面积规划分区依据之一,根据现 有地理、土壤等科研部门的研究成果进行初步划分,然 后到现场调查验证,了解其分部范围、面积和变化情况。 • ②小面积规划中,除了进行宏观调查外,还需具体调查 坡、沟不同位置的土壤和土质情况,作为土地利用规划 与治理措施布局的依据。 • 3.植被调查 • 根据自然地理、植物、林业、畜牧等部门的科研成果作 为初步划分,然后到现场调查验证。
• 4.3.3经济要素评价
• 1.人口结构分析与评价,包括数量结构分析和质量结构 分析。 • 数量分析:年龄、性别、劳动力和非劳动力等。 • 质量分析: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 • 2.产业结构分析,包括产出结构分析和投入结构分析。 • 产出结构:货币量来衡量。 • 投入结构:劳动就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资金分配结 构。 • 3.消费结构分析 • 吃、穿、住、用、烧、学习娱乐等。
第4章 水土保持规划
• 4.1 水土保持规划概述
• 1.水土保持规划的概念:
• 水土保持规划是指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做好国土整治, 合理开发和利用水土及生物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 农林牧及经济发展,根据土壤侵蚀状况,自然社会经济 条件,应用水土保持原理,生态学原理及经济规律,制 定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的总体部署和实施安排。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教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教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教材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教材第一章:引言水土保持是指在人类利用土地的过程中,保护水源和土壤资源,维持地表的稳定性,以及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是保护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维护人类健康的关键环节。

本教材旨在介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具体阐述了规划的目标、原则、策略和实施步骤。

第二章: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总体目标本章介绍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包括:提高土壤质量,保持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提供清洁的水源,保障人类的健康和生活水平;减少土地退化和沙尘暴的发生,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第三章: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原则本章介绍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原则,包括:生态优先原则,即通过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来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可持续发展原则,即在保障当前利益的前提下,考虑未来世代的利益;综合治理原则,即通过综合治理手段,维护和改善水土环境的同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四章: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策略本章介绍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策略,包括:改善土壤质量,采取土壤保育措施,提高土壤保持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改善水环境,加强水源保护,解决水污染问题;防治土地退化,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土地治理;减少沙尘暴的发生,进行草原恢复和植被修复。

第五章: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步骤本章介绍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实施步骤,包括:制定总体规划,明确目标和任务;开展调研评估,了解现状和问题;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措施和计划;组织实施,落实各项措施;监测评估,对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修订完善,根据实施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

第六章: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示范项目本章介绍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示范项目,包括:治理小流域,通过综合治理措施提高喀斯特地区的水土保持能力;修复湿地,恢复受损湿地的功能,维护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开展水土保持志愿者活动,通过社区参与和公众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度。

水土保持规划与综合防治措施配置

水土保持规划与综合防治措施配置

治理措施
土壤改良
通过施加有机肥、土壤改良剂等手段 ,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土壤保水 能力。
水源保护
建立水源保护区,控制污染源,保护 水资源。
生态移民
对于生态脆弱地区,实施生态移民, 减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科技支撑
加强水土保持科研,推广先进技术和 管理经验,提高防治效果。
03
水土保持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培训与交流
组织水土保持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
04
水土保持的监测与评估
监测内容与方法
监测内容
01
02
水土流失状况
土壤质量
03
04
水文状况
植被覆盖情况
05
06
人类活动影响
监测内容与方法
监测方法
模型模拟 实地调查与采样
遥感与GIS技术 地面观测站
评估指标与标准
评估指标 水土流失程度 土壤质量等级
规划实施
成效评估
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拦沙坝等) 和非工程措施(如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 ),综合治理水土流失。
经过一定时期的治理,该地区水土流失得 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社 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某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案例
治理背景
某流域因采矿、开垦等人为 活动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 影响下游河道的行洪安全和 生态环境。
治理目标
通过水土保持措施,减少水 土流失,恢复流域生态功能 ,保障下游河道的行洪安全 。
治理实施
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包括水 土保持工程、植被恢复、土 地整治等,同时加强监管和 执法力度。
治理成效
经过一定时期的治理,该流 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河道行 洪安全得到保障。

《水土保持规划》课件

《水土保持规划》课件
水土保持工作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和跨部门的合作, 形成合力。
修正和改进
根据监测结果和经验总结,对实施过程进行修正和 改进,提高水土保持效果。
水土保持规划案例分析
现实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分享 问题解决思路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探讨水土保持规划在不同地区 和不同条件下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分享一些成功的水土保持规划案例,展示其重要性 和可行性。
通过讨论和思考,提出解决水土保持问题的思路和 方法。
总结
1 水土保持规划的重要性
水土保持规划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压力增加,水土保持规划将越来越受重视。
3 个人反思
分享一些个人对于水土保持规划的思考和反思。
确定目标、制定策略和措施、实施方案、监 测评估以及修正和改进。
制定计划
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可行的水土保持计划,包 括目标、策略和具体措施。
水土保持规划的实施
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因素,制定科学合 理的实施方案。
监测和评估
定期监测和评估实施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对 策。
人员组织和合作
《水土保持规划》PPT课 件
欢迎各位参加本次《水土保持规划》的PPT课件。通过本次课件,我们将深入 探讨水土保持规划的定义、过程和实施,并分享成功案例和未来发展趋势。
什么是水土保持规划?
定义
水土保持规划是指通过有效措 施和策略,保护和合理利用土 地资源,预防水土流失和环境 破坏。
目的及意义
水土保持规划旨在保障生态环 境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土地资 源的稳定和可利用性,促进农 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涵盖范围
水土保持规划包括土地利用规 划、植被恢复规划、水资源管 理规划等,综合考虑自然环境、 人类活动和生态保护的要求。

水土保持规划

水土保持规划

水土保持规划水土保持是指在全球范围内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水土的流失,保护水土资源的完整性,并改善环境质量。

水土保持规划是在水土保持技术的基础上,将针对具体地区、社区、边界等,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结合使用遵循地方性原则,科学编制措施组合,形成具体操作性、可行性高的水土保持规划。

水土保持规划是一种体系性的规划,多方调整协调,其主要是对水土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进行全方位、组合性的规划和管理,以保护水土资源的完整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它的内容包括:水土保持技术的改造与完善;水土保持技术与设施的规划建设;水土保持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土保持的适应研究;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教育科技和政策的推广应用与社会参与;水土保持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建立比较完善的水土保持规划,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综合性原则,即水土保持规划要建立在综合考虑水土资源的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水土资源的质量与数量的状况,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构建科学、合理、可持续的水土保持管理体系;二是经济可行性原则,指环境质量改善与社会经济发展进行有机结合,在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的同时,对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实际意义;三是动态性原则,指水土保持规划要体现地方性,并有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变化和完善。

构建有效的水土保持规划必须坚持“科学、实用、经济、可持续”的原则,建立完善的层次框架;要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主线,及时调整水土保持规划,并进行全过程管理,以维护水土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规划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调查、资料编制、总体规划、水土保持技术措施编制、水土保持规划文件审查、审批、宣传与推广、规划文件实施管理等。

a1、调查编制:主要对水土保持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特别是水土资源的质量、数量、利用状况等情况进行调查,以编制出水土保持规划的依据。

调查时,应收集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环境影响的基本资料,以及政策性、法规性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信息,以便规划方案的制定和水土保持规划的编制。

水土保持规划与综合防治措施配置

水土保持规划与综合防治措施配置

水土保持规划与综合防治措施配置水土保持规划与综合防治措施配置水土保持是指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土壤和水资源,预防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种综合性治理措施。

在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关系到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因此,制定水土保持规划并综合配置相应的防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水土保持规划是指在特定区域范围内根据土地利用情况、生态环境特点、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制定和实施的一项长期水土保持工作计划。

水土保持规划旨在通过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制定水土保持规划需要全面考虑土地利用状况、降水分布、水土流失情况等因素,并确定适宜的水土保持措施和工程。

在制定水土保持规划时,首先需要进行土地资源调查和评价。

通过对土地资源的调查和评价,可以了解土地的功能和潜力,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保护。

其次,需要进行水土流失评估和预测。

通过对水土流失情况的评估和预测,可以确定水土保持的重点区域和措施。

同时,还需要进行生态环境评估,以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和提高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水土保持规划的实施需要综合配置相应的防治措施。

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可以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例如,在防治水土流失方面,可以采取梯田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建设水土保持林带、修建水库、固壤公路等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量。

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可以通过拦沙坝建设、湿地修复、生态林带建设等方式,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可以通过绿化治理、生态修复、护岸工程等措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在水土保持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加强科技支撑和政策指导,提高防治措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水土保持规划与综合防治措施配置是实现水土保持目标的重要基础。

通过科学规划和综合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预防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同时,水土保持规划和综合防治措施配置还能提高农田的耕作条件和农作物的产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水土保持是一种重要的环境工程,旨在保护土壤以及水源的健康和可持续性。

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循环经济发展非常必要。

一、总体规划背景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

地球的气候变化,水源污染和土地退化对经济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影响。

中国在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成为中国维护生态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一。

二、总体规划目标1. 保护水源和土地资源。

在保持工农业生产的前提下,保护生态环境,消耗自然资源的速度降到可以再生的水平。

2. 提高水土保持科技应用水平。

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不断提高水土保持的技术水平,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

3. 促进水土保持政策实施。

通过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多元化合作框架,加强宣传教育和执法监管,形成有效的保护机制。

三、总体规划措施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有针对性地推进生态修复,加强西南喀斯特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等重点区域的环境保护,提高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2. 发展水土保持产业。

发挥水土保持产业的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鼓励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的发展,构建生态农业生态保护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型机制。

3. 完善水土保持法制体系。

建立规范的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的法律制度和管理体制,强化对环境污染者的处罚,切实保障生态环境的安全。

4. 推动环境节能减排。

提高节能减排的技术水平,推广低碳环保的生产模式,建立全国性的节能减排信息数据库和技术支持平台。

5. 增加经费来源和物质保障。

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加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财政投入,确保资金管理的规范和效率。

四、总结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是维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科技进步、政策法制、生态产业的发展、环境节能减排和物质保障等是保障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手段,也是规划的重要实施载体。

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方案

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方案

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方案
首先,对于山区地区的水土保持,可以采取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建设护坡工程等措施。

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的可能性;修筑梯田可以减缓坡地水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建设护坡工程可以有效防止坡地的塌方,保护土壤资源。

其次,对于平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可以采取建设水利设施、实行轮作休耕、推广有机农业等措施。

建设水利设施可以有效调节水资源的利用,减少水浸侵蚀;实行轮作休耕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推广有机农业可以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避免对土壤的污染。

此外,对于干旱地区的水土保持,可以采取建设水源工程、推广节水灌溉、开展水土保持宣传教育等措施。

建设水源工程可以储备雨水资源,保障农业生产的用水需求;推广节水灌溉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减缓地下水位下降的速度;开展水土保持宣传教育可以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对水土资源的保护意识。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
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政府应当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支持力度;企业应当加强环保意识,减
少对环境的破坏;社会各界应当积极参与到水土保持工作中,共同
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方案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综合
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实施,才能更好地保护和改善我们的水土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希望本文所述的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方案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
参考和借鉴。

水土保持规划

水土保持规划

水土保持规划水土保持(STC)是一种措施,它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和改善当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状况。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环境质量受到严重破坏,因此水土保持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社会经济状况和环境质量,政府和学者提出了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建议,即建立一个完善的水土保持规划。

水土保持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识别和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变化的潜在风险,制定出实施可行的水土保持措施,以实现持续健康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环境质量。

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规划有助于高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和有效利用资源,有助于减少过度开发带来的后果。

一般来说,水土保持规划涉及到全面的调查、评估和区域性和战略性规划,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水土保持宣传:政府应该推出一系列宣传活动,让公众熟悉水土保持的概念、重要性,以增加水土保持的社会关注。

二、实施可行的技术方案:应该在水土保持规划中综合利用技术方案,选取合适的技术方案,例如岩土工程、植物控制、土壤改良等,依据当地植被类型、气候条件、地貌地质条件等条件来确定最佳施工方案。

三、强化管理:应该建立有效的监管措施和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对所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采取应急措施。

四、推动水土保持技术的发展:应该加强科研研究,以提高水土保持技术的可操作性、可行性和效率,以满足各种形势需要。

完善水土保持规划是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的重要课题,应该加强水土保持规划的研究,深入开展水土保持规划工作,切实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水土保持规划既关注经济发展,又重视环境保护,不仅可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还可以有效地改善环境质量,从而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经济作出贡献。

总之,水土保持规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须采取科学的规划和管理,以确保土壤保持其可持续性,从而获得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改善。

水土保持规划课件

水土保持规划课件

水土保持规划课件第一章水土保持规划(planning of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指为了防治水土流失,做好国土整治,合理开发和利用水土及生物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林牧及经济发展,根据土壤侵蚀状况,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应用水土保持原理,生态学原理及经济规律,制定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的总体部署和实施安排的工作计划。

一、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必要性与局限性1、必要性(1)它符合土壤侵蚀的发育规律。

是以土壤水蚀的发育规律提出来的,小流域是以分水线为界限,以沟道小流域为治理单元。

侵蚀沟道小流域坡面与沟谷地、上游与下游的侵蚀是彼此联系的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的。

(2)以小流域为单元则可以成为一个系统。

(3)利于管理。

2、局限性(1)小流域只是水文单元,在经济发展上存在制约。

(2)小流域也强调发展经济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治理保开发,以开发促治理。

(3)小流域规模太小,不可能充分发挥规模效益,劳力有限,资源有限,结构简单。

(4)小流域在行政上的能力有限。

二、水土保持规划的作用1、明确生产发展方向,恰当安排农林牧各业生产用地比例,使水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土壤侵蚀从根本上得到控制。

2、确定必须采取的各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作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3、明确改变农业生产结构的实施办法和有效途径。

4、明确实施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所需的劳力、物力和财力,以及时间安排。

5、实事求是地分析和估算水土保持工作各项效益,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等。

三、水土保持规划的原则及方针原则1、以流域为单元进行全面规划和综合治理2、必须紧紧抓住集中治理、综合治理、连续治理的原则3、规划中各项措施必须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4、在水土保持建设规划中,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短养长、先易后难5、水土保持建设规划中,要认真贯彻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水土保持规划方针水土保持规划的编制,必须贯彻国家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

水土保持方案5篇

水土保持方案5篇

水土保持方案5篇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plan汇报人:JinTai College水土保持方案5篇前言:公务文书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又称公务文件。

本文档根据公文写作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水土保持方案2、篇章2:水土保持方案3、篇章3:水土保持方案4、篇章4:水土保持方案5、篇章5:水土保持方案篇章1:水土保持方案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50433-20xx ),在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中,必须对主体设计线路方案比选进行水土保持分析和评价。

铁路选线选址直接影响到铁路建设带来的水土流失轻重;在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中,必须对线路方案进行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提出在水土保持方面最优的线路方案。

目前常用的方案比选水土保持评价,分析指标多数为定性指标,未结合铁路建设项目特点及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目的采用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方面的定量评价指标或内容。

本文对相关定量指标进行了探讨。

1.方案比选水土保持评价基本要求方案比选中所涉及的各比选方案应该均能满足工程的使用功能,符合设计目标;同时在工程选线选址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基础上,采用主体最新设计资料,从工程永久和临时征占地数量与类型、土石方开挖总量、损坏植被面积、破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可恢复程度等方面分析评价各方案的水土保持要素;要求尽量减少土石方开挖数量、永久征地和农业用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占用数量,从水土保持角度,对主体设计各方案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分析评价结果,从水土保持角度给出明确的推荐方案。

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差异程度,一般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分别给出相应结论和建议:1)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评价推荐方案与主体设计推荐方案一致时,可以给出“同意主体设计推荐方案”的结论。

水土保持规划与管理办法

水土保持规划与管理办法
生物技术措施具有投资相对较小、环 境友好等优点,但需要较长时间才能 发挥效果。
农业技术措施
农业技术措施是指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耕作制度等手 段来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
农业技术措施具有实施简便、成本低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 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05
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与政策
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地方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与水土保持相关的政策措施,如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等。
国际合作与交流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水土保持合作,加入了《国际防止水土 流失公约》等国际条约,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水土流失问 题。
我国还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水土保持领域的合作与交 流,引进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提高了我国水土保持工作 的水平。
实施主体与保障措施
实施主体
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
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经费保障、完善政策支持、加强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等。
03
水土保持管理措施
土地利用管理
土地利用规划
根据土地资源状况和生态 环境要求,制定合理的土 地利用规划,控制土地过 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土地用途管制
01
规定了水土保持的方针、原则、措施和法律责任,为水土保持
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水土保持规划编制规程》
02
规范了水土保持规划的编制程序、内容和方法,确保规划的科
学性和可操作性。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
03
规定了水土保持监测的方法、程序和评价标准,为水土保持工
作提供了数据支持。
地方性法规与政策
各省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水土保持地方性法规和政策,如《XX省水 土保持条例》、《XX市水土保持管理办法》等。

水土保持规划技术方案

水土保持规划技术方案

水土保持规划技术方案一、背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

为此,制定一份科学有效的水土保持规划技术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二、目标本技术方案的目标是保护水源地,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质量,增加农田产量,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技术措施1. 林木覆盖:通过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壤暴露,从而减少水土流失。

建议在丘陵、山地等易水土流失区域进行大面积的树木种植,并合理设计开沟、梯田等措施,增加水土保持能力。

2. 耕地管理:采取合理的耕作措施,包括合理轮作、翻耕深度控制和有机肥料的使用等,以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肥力,减少水土流失和化肥的使用量。

3. 水资源利用:加强水土保持与水资源利用的协调。

采取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微喷灌等,降低灌溉水的用量,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4. 地形整治:通过修建梯田、拦河坝等工程措施,改善地形,减缓水流速度,降低水土流失的程度。

5. 生态建设:推动生态修复和生态补偿政策,保护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提升水土保持的整体效果。

四、实施步骤1. 制定水土保持规划:对目标区域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水土保持目标和技术措施,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2. 资金筹集:通过政府拨款、社会捐赠等方式筹集实施水土保持规划所需的资金。

3. 资源整合:协调相关部门和机构,整合各方资源,确保水土保持规划的顺利实施。

4. 实施和监测:按照计划实施水土保持技术措施,并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方案。

五、预期效果通过本技术方案的实施,预期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田产量,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六、风险与挑战1. 资金不足:水土保持工作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在筹集资金方面可能面临困难。

2. 技术难题:某些技术措施可能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技术难度较大的地区需要加强技术研究和培训。

3. 管理和执行困难:水土保持规划需要跨部门协作和合理的执行机制,管理和执行工作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困难,需要加强推进。

水土保持规划

水土保持规划

水土保持规划水土保持是指在农田、林地、草地和水域等生态系统中,通过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土壤和植被等因素,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的一种综合性工程。

为了确保可持续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制定一系列水土保持规划,以下是一个700字的水土保持规划范例:水土保持规划一、目标和原则1. 目标:保护土壤资源,减少水土流失,促进生态环境恢复和可持续农业发展。

2. 原则:综合治理,科学规划,注重生态保护,统筹利用,因地制宜。

二、农田水土保持1. 架设排水系统:对农田进行排水工程改造,减少积水和水logging,防止土壤盐碱化。

2. 梯田建设:修建梯田,加强土壤保持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3. 耕地整理:采取合理的耕作措施,如轮作、中耕和覆盖,保护耕地免受风蚀和水蚀的影响。

三、林地水土保持1. 森林防火:加强对森林火灾的防范和控制,避免森林资源的破坏和水土流失。

2. 植被恢复:采取植树造林和复绿措施,恢复受破坏的林层,增加水土保持能力。

3. 防风固沙:加强对沙漠化和沙尘暴的防范和控制,维护土壤的稳定性。

四、草地水土保持1. 合理放牧:对草地实行合理放牧管理,避免过度放牧引发的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2. 草匹轮作:采取合理的草匹轮换措施,保持草地的生态平衡和水土保持能力。

3. 荒漠化防控:加强对荒漠化的综合治理,恢复受破坏的草地生态系统。

五、水域水土保持1. 河岸修复:修复河岸带的植被,加强对河岸的固土保持,减少水产养殖污染水环境。

2. 河道疏浚:定期疏浚河道,保持河水流畅,减少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

3. 水资源管理:合理管理水资源,避免水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保护水环境。

六、综合整治1. 法规制度:制定和完善水土保持相关的法规制度,明确责任和义务,加强执法力度。

2. 宣传教育:开展水土保持知识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水土保持技能。

3. 科学技术:加强对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水土保持的效果和效率。

水土保持规划

水土保持规划

水土保持规划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突出的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不仅影响了自然环境,而且还给当地居民的生计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涉及环保领域的政策制定者和社会组织认为,应该制定水土保持规划,以保护生态资源和环境空气的完整性。

水土保持规划的意义在于确保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环境的完整性。

首先,它旨在维护河流和水库的清洁,并努力增加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能力。

其次,它还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改善水土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植被覆盖率,减缓洪水暴发,减少沙化,改善水土保持能力,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维护居民权益及依法维护社会稳定。

在制定水土保持规划时,必须考虑不同地区水土资源利用管理的情况,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条件和社会文化特点,考虑到多方因素,综合深入地分析和完善水土保持规划,努力形成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将其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

水土保持规划需要从多方面考虑,以促进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水土保持能力,改善社会经济环境和人类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控制水土流失的原因,限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其次,要进行水土保持规划,通过合理的植被保护和土壤改良技术,合理的利用水土资源,合理的种植水土资源,促进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应当考虑劳动力动态使用情况,特殊水利设施,间歇灌溉等,根据地缘条件和人文历史,进行针对性的水土保持科学规划,以保证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政府应当支持水土保持科学规划,投入更多的资金,提高水土保持规划的经费预算,支持研究发展和应用,促进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应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法制建设,使水土保持规划可持续落实,使各种水土保持技术得以成功实施。

总之,水土保持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是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水土保持规划

水土保持规划

绪论水土保持规划: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做好国土整治,合理利用并保护水土及生物资源,促进农林牧业生产的发展,根据水土保持原理、生态平衡及经济规律,制定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的总体部署和实施安排。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水土流失特点、防治途径,以及区域的相似性和区间的差异性,将规划区划分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所进行的工作。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水土流失轻微,植被覆盖度较高,存在潜在水土流失危险,需重点加强预防保护的区域。

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资源开发比较集中,基本建设等人为活动频繁,损坏原地貌后极易造成强烈水土流失,给当地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需重点加强监督管理的区域。

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干旱、洪涝、风沙灾害加剧,给当地和下游造成严重危害,对国民经济、生态环境及水资源利用有较大影响,需重点加强综合治理的区域。

水土流类型区根据土壤侵蚀外营力(水力、风力、冻融等)的不同,结合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等特点,所划分的水土流失自然类型区。

水土流失或土壤侵蚀主要有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冰川侵蚀、混合侵蚀和生物侵蚀等形式。

水土保持规划研究内容研究生产发展方向,确定农、林、牧用地比例,改广种薄收为少种高产多收,改单一农业经营为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健康运行。

研究水土保持治理途径,确定水土保持措施的布局位置,使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以及治坡与治沟紧密结合,达到集中连片、连续治理、互相促进。

研究规划的科学依据,确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研究通过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而产生的蓄水保土、生态、经济和社会等效益问题。

研究新理论、新技术在规划中的应用;水土保持规划类型流域水土保持规划: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中尺度水土保持规划区域水土保持规划,城市水土保持规划;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

水土保持规划的步骤:开展综合调查和资料的整理分析;研究规划区水土流失状况、成因和规律;划分水土流失类型区;拟定水土流失防治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⑦1980年,水利部在山西召开小流域综合治理座谈会,提 出《小流域综合治理暂行办法》。 ⑧1981年,长江流域开始了全面的水土流失综合考察和规 划。 ⑨1982年,国务院成立了“水土保持协调领导小组”,制 定并颁布了《水土保持工作条例》。



⑩1991年6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20次会议,通过我国第一部《水土保持法》。
三、调查成果要求


(1)调查报告。要求全面系统地反映调查成果,文字简明 扼要。 (2)调查附表。调查中主要数据需纳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作为规划中各项内容的现状。 (3)调查附图。大面积规划调查需提出土壤侵蚀分区图 (或水土保持工作分区图)、重点治理小流域分布图。根据 不同面积确定其比例尺,一般为1:5×104~1:10×104或 1:50×104~1:100×104。小面积调查需提出土壤侵蚀分 布图(包括侵蚀类型和强度)、土地利用现状图(与水土保 持措施形状图结合,包括治沟骨干工程分布位置),比例尺 为1:5000~1:10000。



(5)水土保持现状。着重各项治理措施的数量、质量、 效益,开展水土保持的主要过程和经验教训。 水土保持成绩主要调查各项治理措施的开展面积和保存面 积,各类水土保持工程的数量和质量;小流域调查中还应 了解各项措施与工程的布局是否合理,水土保持治沟骨干 工程的分布与作用;大面积调查中应了解重点治理小流域 的分布与作用;各项治理措施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效 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水土保持发展过程主要了解规划范围内开始搞水土保持的 时间,经历的主要发展阶段,各阶段工作的主要特点,实 际开展治理的时间。 水土保持经验包括治理经验和组织领导经验。存在问题主 要了解工作中的失误和教训,包括治理方向、治理措施、 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了解客观上的困难。

⑿ 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不同区域、不同流域范围内 的水土保持规划工作已普遍开展,取得了较大成效。在西
部大开发战略中,水土保持规划已成为山丘区生态环境建
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⒀目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普遍开展。
第二节 水土保持综合调查


一、调查的目的
(1)了解规划范围内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情 况、水土流失特点、水土保持现状(成就、经验和问题), 作为水土保持规划的依据,使规划能符合客观实际,更好地 按照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办事,有利于实施,达到预期 的目标和效益。 (2)综合调查的主要成果,通过文字、图表的加工、整理, 需要纳入水土保持规划报告,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系统地阐明规划的科学依据和工作基础。 (3)大面积(几千、几万到几十万km2)规划需通过综合调 查进行区划,划分类型区;根据各区的不同特点,分别确定 不同的生产发展方向和防治措施布局。

②解放后,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开始全面发展,水土保持工作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1952年12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 发动群众继续开展防旱运动,并大力推行水土保持工作》的 指示。同时调集科研人员,调整科研机构,收集资料,拟定 黄河、长江各大流域的水利兴修和水土保持规划。

③1955年7月提出了较为宏伟的《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 河水利综合规划》,并于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上述规划。 ④1956年成立了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1957年国务院发 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暂行纲要》。 ⑤《全国水土保持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于1956年和1963年 2次修订,并被列为《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重 要项目之一。 ⑥1964年国务院做出《关于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 决定》,要求把水土保持工作放在重要地位,要有主要干 部负责。


(1)同一类型区内,各地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 济情况、水土流失特点应有明显的相似性;不同类型区之间, 应有明显的差异性。其相似性和差异性都应有定量的指标反 映。 (2)同一类型区内各地的生产发展方向和防治措施布局应 基本一致;不同类型区应有明显的差异。 (3)划分不同类型区的主要依据是影响水土流失和生产发 展的主导因素,不同情况下,主导因素应有所侧重。 (4)应适当照顾行政区划的完整性,同时每一类型区必须 集中连片,不应有“飞地”或“插花地”。

⑾ 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重点治理区分阶段做出水土 保持规划,并付诸实施。如淮河流域的山川河、无定河、 皇甫川、甘肃省定西县、永定河上游、辽河上游的柳河、 长江的葛洲坝库区,江西兴国县、长江上游地区等。(全 国八大重点治理区:无定河、永定河上游、定西县、柳河
上游、皇甫川、山川河、汞水流域、葛洲坝库区)。
三、区划的主要内容
(1)各个类型区的界限、范围、面积、行政
区划。 (2)各类型区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 经济情况、水土流失特点、生产发展方向和 防治措施布局。
四、区划的方法步骤
(1)进行综合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划定各类型区 界限,分别了解各区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 经济情况、水土流失特点、水土保持现状等。 (2)调查中收集有关专业的区划成果,包括农、 林、牧、水利、自然地理、土壤侵蚀等区划成果, 作为水土保持区划的重要依据之一。 (3)在上述调查中,除进行各类型区的面上普查 外,还应在每一类型区内选一有代表性的典型小流 域(面积20~50km2)进行详查,将普查与详查情 况点面结合,互相验证。
水土保持区划是根据规划范围内各地不同的自然条 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情况、水土流失特点,划 分不同的类型区,并对各区分别采取不同的生产发 展方向(或土地利用方向)和防治措施布局的一项 工作。 水土保持区划是一种部门综合区划,与土壤侵蚀分 区等部门自然区划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区划的任务
(1)在大面积(省、地区、县或大、中流域)
七、区划成果
(1)水土保持区划报告。阐明区划依据、各
区特点、区划分级和命名。 (2)水土保持区划图。反映各区位置、范围 和区划分级。一级区划线比二级区划线粗一 倍,二级比三级区划线粗一倍。
八、中国水土保持区划成果

1955年,黄秉维编制了《黄河中游流域土壤侵蚀区域图”, 按3级分区划分类、区、副区,该分区图得到了广泛承认,并沿 用至今。1955—1957年,中国科学院组织综合考察队赴黄 土高原地区进行了水土保持调查,并编制完成了《黄河中游黄 土高原水土保持土地合理利用区划》。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 会编制了《1958—1962年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规划》,明确 了黄河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分区,确定了黄河中游水土保持 的方针任务、实施措施,并进行了效益估算。在陕西省、山 西省、河南省等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也进行了区划,但 多以流域为单元进行规划。1958年,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 办公室编印了《中国土壤侵蚀图及其有关资料》,其中含有 我国土壤侵蚀程度及其分布。

二、水土保持规划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贯彻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32字方针:“预防为主、保护优
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 理,注重效益”; 对水土流失起到事先的预防和监督作用(未流失) ; 对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实施做出长远规划(已流失)。

三、水土保持规划发展历程

水土保持规划与水土保持工作密不可分,而水土保持又与我 国的农业生产紧密相连,源远流长,历代劳动人民治理黄河 的历史就是一部水土保持史。 ①在古代就发展了区田、梯田等垦田技术。
六、区划的命名


区划命名的目的是为了反映不同类型区的特点和应采取的主 要防治措施,使之在规划与实施中能更好地指导工作。命名 的组成有二因素、三因素和四因素三类,不同层次的区划, 应分别采用不同的命名。 二因素命名,有地理位置和各区地貌与土质特点二因素组成, 一般适用于省以上高层次的区划,如在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分 区中,有东北黑土区、西北黄土区、南方红壤丘陵区等。在 上述二因素基础上,再加上侵蚀强度,就构成了三因素命名, 一般适用于省以下较低层次的区划,如某省或某地区的水保 规划中,有北部红壤丘陵严重侵蚀区、南部冲积平原轻度侵 蚀区等。在三因素基础上,再加防治方案,构成四因素命名, 一般也适用于省级以下较低层次的区划,如北部红壤丘陵严 重侵蚀沟坡兼治区、南部冲积平原轻度侵蚀护岸保滩区等。
规划中,必须进行水土保持区划,在此情况 下,区划是水土保持规划必不可少的重要步 骤和组成部分。 (2)有的地方在进行大面积水土保持规划之 前,先期独立地进行水土保持区划,根据区 划的成果,再选定某些类型区,分期分批地 进行水土保持规划。在此情况下,区划是水 土保持规划的前期工作。
二、区划的原则
第四章 水土保持规划
第一节 水土保持规划概述
一、水土保持规划的概念

水土保持规划——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开发利用 水土资源,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对各项水土保持措施 做出综合配置,对实施的进度和所需的劳力、经费做出合理 安排的总体计划。(高) 水土保持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区范围内,根据当地的土壤 侵蚀状况、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明确生 产发展方向、土地利用布局、生产奋斗目标,并制定相应的 措施、技术指标、实施步骤等,从而达到控制水土流失和发 展农业生产的目的一项总体工作计划。


二、调查的主要内容

Hale Waihona Puke (1)自然条件。着重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组成物质)、 植被四项主要因素,以及温度、风、霜等其他农业气象。 (2)自然资源。着重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光热 资源、矿藏资源等。土地资源主要调查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 现状;水资源以调查地面水为主,同时调查地下水;生物资 源主要调查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以植物 资源为主;光热资源着重调查年均≥10℃的积温,年均日照 时数和年均辐射总量三项主要指标,作为不同类型区的分区 依据之一;矿藏资源着重了解煤、铁、铝、铜、石油、天然 气等各类矿藏分布范围、蕴藏量、开发情况、矿业开发对当 地群众生产生活和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的影响、发展前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