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与复习》2图形与几何(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6.2.1《整理与复习—平面图形的认识》教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6.2.1《整理与复习—平面图形的认识》教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6.2.1《整理与复习—平面图形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整理与复习—平面图形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复习的。

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对平面图形有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初步知识,对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平面图形,如菱形、圆等,可能还不是很熟悉。

此外,学生在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对平面图形有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对平面图形有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

2.难点:对一些特殊的平面图形的理解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平面图形的实物模型或图片。

2.准备一些关于平面图形的计算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平面图形的实物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平面图形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呈现本节课要复习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图形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关于平面图形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他们对平面图形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关于平面图形的问题,如:如何计算一个复合图形的面积?如何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还是梯形?通过讨论,巩固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我们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还有哪些特殊的平面图形?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了解一些特殊的平面图形,如菱形、圆等。

2人教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几何与图形2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单元整体备课教案

2人教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几何与图形2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单元整体备课教案
让学生先自己完成,并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全班订正。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棒,先摆一摆,然后反馈。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形式多样、有层次并具有挑战性的练习,巩固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环节八:延展提升3ˊ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想法告诉大家。
学生各抒己见
组织学生认真读课文,边读书边思考,整理问题答案,教师巡视指导。
自主探究
活动意图说明:
教学中应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环节四:交流完善17ˊ
组织学生汇报:
1.汇报导学题1
学生汇报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
教师适时板书
2. 汇报导学题2
学生汇报平面图形推导过程
教师适时板书
学生汇报
通过比较,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环节六:拓展反思2ˊ
1、这节课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师组织质疑。
学生质疑。
活动意图说明:
培养学生的质疑解疑能力。
环节七:基础训练4ˊ
1、完成教材第86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87页做一做1题。
3、完成教材第87页做一做2题。
4、完成教材第87页做一做3题。
5、完成教材第87页做一做4题。
活动意图说明:
巩固所学知识,为今后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7.板书设计: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
平行四边形: S=ah
三 角 形: S= ah
梯 形: S= (a+b)h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适时展示课件,加大信息量,促进高效课堂的形成)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与复习》2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案2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与复习》2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案2新人教版

【教课内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课目的】1. 使学生掌握周长和面积的含义,知道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 经历回首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累积数学活动的经验。

3.加深对公式推导的认识,培育学生借助直观图进行合理推理的能力。

【要点难点】1.掌握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公式。

2.理解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不一样含义;依据平面图形之间的互相联系建立知识网络。

【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讲话导入】揭露课题。

教师: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有关知识关于我们来说是不陌生的,如何系统地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呢?学生谈论,谈谈自己的想法。

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回首与整合。

(板书课题:图形的认识与丈量( 2))【复习回首】1.周长和面积的含义。

( 1)周长教师:哪位同学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吗?学生思虑、回答指名学生报告,使学生明确并板书:围成一个图形全部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教师:计量周长采纳的是什么单位?你能举例吗?为何采纳这样的单位?组织学生议一议。

学生思虑、回答。

指名学生报告,集体评论。

可能会答出: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等。

因为周长是计量物体四周长度的总和,故采纳长度单位。

( 2)面积教师 : 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吗?学生思虑、回答。

指名学生说一说。

使学生明确并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围成平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教师:常用的单位有哪些?学生思虑、回答。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可能回答: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 3)比较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师:半径为 1 ㎝的圆的周长比面积大,这类说法对吗?学生议一议,互相交流。

学生联合问题计算回答。

可能有两种答案:①周长比面积大。

②没法比较,这类说法是错误的。

综合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周长和面积的意义不一样,单位不一样,不可以比较大小。

2.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2图形与几何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教案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2图形与几何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笔记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教学内容教科书P87第3题,完成教科书P87“做一做”第4题,P89~90“练习十八”中第3~8题。

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加深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和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2.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建构知识网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回顾并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间的内在联系,体会转化的策略,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三角形、梯形卡片。

教学过程一、展示学生课前整理的作品,揭示课题课前教师设计一张前测卷,回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师:这节课我们来整理和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

昨天,老师已经布置任务让大家整理公式,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板书课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学情预设】展示学生的作品,指出公式书写不规范的地方。

课件出示规范的公式表,要求学生读一读这些公式。

【设计意图】这节复习课知识点多,密度大,教学时间紧促。

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提前进行课前复习整理。

本节课从前测卷的反馈直接引入,既让学生觉得亲切,又充分关注了复习的起点。

二、梳理联系,构建网络师:这么多周长、面积计算公式,能不能少记几个呢?学生小组讨论、反馈。

【学情预设】预设1:正方形的公式可以不记,因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可以用长方形的公式来计算。

预设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不记,因为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都可以看成底乘高。

预设3:三角形和梯形的公式可以不记,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也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所以只要记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可以了。

预设4:只要记住长方形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就够了,其他图形都可以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来。

人教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二)教学教案

人教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二)教学教案

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二)教学教案学生姓名年级学科授课老师上课时间教学课题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二)总课时课时计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概括教学重难点立体图形、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复习巩固《图形的认识和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知识点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识点二】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1.表面积:一个立体图形所有面的面积总和叫做它的表面积。

2.体积:一个立体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它的体积。

典型例题1 一个游泳池的长是80m ,宽是60m ,深是2.5m ,在它的四周和底部抹水泥,如果每平方米需要水泥6kg ,一共需要水泥多少千克?这个游泳池最多可装水多少立方米?典型例题2典型例题3 把一个底面直径是4cm ,高是9cm 的圆锥形铅锤浸没在一个注满水的底面周长是25.12cm 的圆柱形容器中,从水中取出铅锤后,容器中的水面下降了多少厘米?典型例题4 把一根长是1m ,底面直径是2dm 的圆柱形钢材平行于底面截成4段,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典型例题5 把直角三角形ABC 分别以BC 边和AB 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两个圆锥,哪个圆锥体积大?3.8dm4dm做这个水桶大约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得数保留整数)ABC4cm3cm考点题库一1、填空。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cm ,它的表面积是( )cm 2,体积是( )cm 3。

(2)把一个高为18cm 的圆锥形容器盛满水,将这些水全部倒入和圆锥形容器等底的圆柱形容器里,水的高度是( )cm 。

(3)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已知它的底面周长是31.4cm ,它的体积是( )。

(4)如果把一个圆柱的高截短3cm ,那么它的表面积就减少12.56cm 2。

它的底面半径是( )cm ,体积减少了( )cm 3。

(5)0.5立方分米=( )毫升 3600毫升=( )升 2、选择。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2图形与几何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2图形与几何教案

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垂直与平行的含义,能正确地画平行线和垂线。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角的含义,角的分类,并能正确利用直尺,量角器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画出平行线和垂线,并正确利用直尺,量角器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过程:一、回顾与交流:1、线:(1)复习直线,射线和线段。

(2)分别画出直线,射线和线段。

(3)说一说,填一填:(4)复习垂线,平行线。

①画一画:分别画一组垂线,平行线。

②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③想一想:a:什么是距离?b: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有什么特征?2、角:(1)复习角的意义。

①画任意角,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②结合图形,说一说什么是角?(2)复习角的大小。

①延长角的两边,角的大小是否变化。

(3)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二、全课总结: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有哪几种角?三、作业:完成练习十八 1、2题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熟练掌握四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点,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2、使学生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的周长或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熟练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的周长或面积教学过程:一、回顾与交流:1、指名说说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特点。

(1)学生口答,教师板书:(2)结合表格中的特点,让学生讨论。

a: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b: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关系。

(3)说一说圆有什么特点。

2、周长与面积:(1)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2)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举例说明(3)分别说出已学过的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简要描述有关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

最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2图形与几何教案

最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2图形与几何教案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2.图形与几何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比较、辨析,使学生巩固直线、射线、线段和各种角以及垂线和平行线的有关知识,进一步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及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自主整理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将分类、比较、辨析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突出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从今天起,我们复习图形与几何初步知识。

这节课先复习线与角及平面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通过复习,我们要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认识角和角的分类,能比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平面图形的分类。

二、归纳整理1.复习直线、射线、线段。

课件出示问题1: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2)指名学生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①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教书板书:②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予以板书:③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予以板书。

④组织学生做教材第86页第2题第(Ⅰ)小题。

指名学生回答,订正。

2.复习角。

课件展示问题2:我们学过的角有哪几种?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2)指名学生汇报。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②角的大小要看两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所画出的长短没有联系。

(4)组织学生练习:教材第86页“做一做”。

(5)指名学生汇报,订正。

3.复习三角形、四边形、圆。

课件出示问题3: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和四边形?圆有什么特点?①学生分组议一议,相互交流。

②学生汇报。

③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并板书教师指名学生说出每种图形的特征。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2 图形与几何 教案 人教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2 图形与几何 教案 人教版

2.图形与几何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教学内容教科书P86,完成教科书P87“做一做”第1~3题,P89“练习十八”中第1、2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直线、射线、线段、角、垂线和平行线的特征以及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等平面图形的特征,体会线与面之间的关系,完善认知结构。

2.进一步积累探索平面图形的特征及相互之间关系的活动经验,体会极限思想,感受分类的思想方法,发展简单的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3.在参与整理复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体会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在静态与动态的想象中体会各种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对小学阶段所学过的“图形与几何”的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整理和复习。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研究过哪些图形?【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回答:学过三角形、正方体、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想到什么说什么,没有加以归类;还有的学生可能这样回答:学过的图形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教学笔记包括哪些图形,平面图形包括哪些图形等。

师:是的,我们学过的图形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平面图形。

[板书课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师:今天我们的复习要求大家按一条线、两条线、三条线、四条线的思路去回忆整理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并从它们的名称、特征、关系三个方面去整理。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唤起学生对小学阶段所学平面图形知识的回忆,为后续的复习整理作准备。

二、回顾整理,构建网络1.复习“一条线”(直线、射线、线段和圆)。

(1)师:我们先从一条线的思路开始复习。

你想到了什么图形?【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回答直线、射线、线段。

师:请你先在纸上分别画出一条直线、射线、线段,再根据表格整理一下它们的特征,找到这三条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与复习》2图形与几何(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案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与复习》2图形与几何(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案新人教版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学内容】教材第86页和87页内容。

【教材分析】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着重复习小学阶段所学习的各种平面图形的特点、关系,以及部分形体的周长、面积计算。

【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涵盖了小学阶段所有学过的平面图形,虽然学生对其零碎的知识点已初步掌握,但对知识的系统整理可能存在疑难。

另外,对于图形的面积与周长可能容易发生混淆,辨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1.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直线、线段、射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学生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理解,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图形与几何的整理过程,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有关直线、线段、射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和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难点:准确求出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周长与面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三角尺、投影仪【问题导入】师: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生:平面图形有直线、射线、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

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

师:今天我们来复习平面图形。

(板书课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复习整理】1.复习直线、射线、线段。

(1)课件出示问题: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归纳,用课件展示。

名称端点数量能否度量直线无不能射线一个不能线段两个能(2)师: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归纳: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可能是相交,也可能是平行。

(3)师:什么样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平行?什么样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请大家用直尺在练习本上画一组平行线和一组相交直线。

学生画完后交流,教师选择学生练习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在投影仪上展示,让学生讨论比较。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整理,用课件展示如下。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与复习》2图形与几何(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案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与复习》2图形与几何(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教材第88页内容【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着重学习小学阶段所学习的各种立体图形的特点、关系,以及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与容积的计算。

在练习中还有一些知识点的复习巩固,以及图形认识与测量的简单实际应用。

【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涵盖了小学阶段所学过的立体图形相关知识。

虽然学生对其零碎的知识点已初步掌握,但对知识的系统整理可能存在疑惑。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知道它们的特点,掌握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公式,会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的形状。

2.能根据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特点,掌握这些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模具、投影仪【情境导入】师:将一块石头放进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里,你们发现了什么?请解释这一现象。

学生观察、讨论后汇报。

(水面高度升高了,因为石头占了圆柱形容器中水的空间) 师:这个有趣的现象曾经启发了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

他发现了一个物理定律,从而给人类打开了征服海洋的大门。

你们有兴趣了解如何计算这块石头的体积吗?你们有办法计算出石头的体积吗?师:要计算石头的体积,我们可以借助于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复习回顾】1.复习立体图形的认识。

(1)课件出示四种立体图形。

(2)课件出示下面的问题。

①说出上面各立体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②说一说图中各字母表示的是什么。

③拿出两个物体摆一摆,看一看,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

组织学生分小组议一议,动手写一写,并互相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出下表。

(课件出示)圆心2.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

(1)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组织学生分组议一议,动手写一写,并相互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2 图形与几何 第二课时 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2 图形与几何 第二课时 教案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 2 图形与几何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教材第92~95页。

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并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

使学生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线路图。

能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2.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方向感与距离感。

3. 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图形交换的常用方法,并且能按要求画出图形。

难点: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线路图。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关于图形的运动的知识?生:我们学过的图形的运动主要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师:哪些运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哪些运动只改变图形的大小,而不改变形状?生: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只改变大小,不改变形状。

师:在小学阶段,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生:确定物体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也可以用方向和距离表示。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复习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的知识。

【设计意图:目前的教学内容仍属于直观几何阶段,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首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要复习的相关知识点,为整理与复习相关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作铺垫】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 讲授图形的运动。

师: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图形的装点而变得更美丽,你知道下面的图形是怎么得到的吗?(课件出示:教材第92页第2题图案)生1:蝴蝶图案是根据图形的轴对称特性剪出来的。

生2:右上角的图案是由正方形旋转得到之后,再逐渐缩小组合而成的。

生3:板报的花边是由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后,再利用平移得到的。

师:你能利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吗?试一试。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共3课时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共3课时

生1: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形你能对学过的图形进行分类吗?生2: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体、圆锥体我们学过的直线、射线、线段、角,属于什么图形?生3:我们学过的直线、射线、线段、角,属于平面图形。

这节课我们复习线与角及平面图形的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会将学过的图形会逐级分类、整理,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掌握分类方法,形成知识网络。

在分类的过程中,一要注意引导学生确定分类的标准,使学生掌握分类方法,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二要鼓励学生自主尝试分类,并把分类的结果记录下来,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 【环节二:合作探究归纳整理。

】(一)复习直线、射线、线段。

问题1: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预设:生1: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

生2:射线只能向一端延伸,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生3:线段有两个端点生4: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以是互相平行,可以是互相垂直生5:还可以是相交、重合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1)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

教书板书:(2)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3)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学生在练习纸上按要求画一画①同一平面内相交的两条直线②同一平面内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③同一平面内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④过点A,画出下面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4)随堂检测练习87页做一做第1题按要求画一画,教师出示练习内容。

(二)复习角。

问题2:我们学过的角有哪几种?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各种角的特征是什么?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怎样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怎样画一个角?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并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用量角器规定度数的角。

六年级数学下册6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案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6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案新人教版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学内容(1)概念原理:直线、射线、线段、角、垂直、平行、三角形、四边形、圆、正方形、长方形、圆柱、圆锥;(2)思想方法:数形结合;(3)能力素养: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解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角、垂直和平行,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特征,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立体图形的特征、物体的三视图和立体图形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等有关知识,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本课是《整理与复习》这一单元“图形与几何”这部分的起始课,对小学阶段所学过的有关“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的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及其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复习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有关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分析、比较、归类、整理能力,培养学生借助直观图形合理推理的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及空间观念.(3)激发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 目标解析(1)通过分类、比较、辨析,使学生巩固直线、射线、线段、角、垂直和平行的有关知识,进一步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理解和掌握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掌握所学立体图形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在操作、讨论等活动中,进一步整理学过的有关的知识,并掌握相应的技能.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观察、归纳、创新的能力.(3)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获取知识的乐趣,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提高同学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各立体图形的特征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三视图,立体图形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平面图形的特征、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根据三视图确定组成几何体的立方体个数,灵活运用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问题1】(1)小学阶段,我们都学过哪些图形?(2)如果需要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类,应该怎么分?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知道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区别,对于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印象也更加深刻.预设师生活动:(1)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3)教师引出课题并板书:图形的认识与测量.自主探究【问题2】(1)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几种?你能画出来吗?(3)什么叫做角?根据角的度数,可以把角分成哪几类?每种角的特征是什么?(4)三角形可以怎么分类?你知道三角形的特征有哪些吗?(5)我们在小学阶段学过哪些四边形呢?四边形有什么特性?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6)要画出一个圆,需要先确定什么?关于圆你都知道哪些知识?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舞台,让学生通过合作,运用所复习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总结出便于记忆的知识网络,体会合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预设师生活动:(1)组织学生们分组讨论,交流汇报.(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结:(1)(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相交、平行.如图:(3)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4)三角形的特征:①稳定性;②内角和180°;③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6)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有无数条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同一个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即:d=2r;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出示教材87页第3题:【问题3】(1)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你能举例说明一下吗?(2)周长单位和面积单位各是什么?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能够互相比较吗?(3)我们学过的常见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你还记得吗?(4)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设计意图:让学生说一说、指一指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使学生明确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含义,让学生再次回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和各公式的含义.预设师生活动:(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2)全班同学汇报交流,教师总结.小结:(1)周长: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比如:一根绳子围成一个长方形,绳子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所占地的大小就是面积.(2)周长单位:厘米、分米、米等;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周长和面积的意义不同,单位不同,不能比较大小.这些图形我们都能把它们转化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因此,计算面积时都能看成底×高.【问题4】(1)长方体与正方体分别有什么特点?你能归纳整理吗?(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点是什么?(3)圆柱和圆锥各有什么特点呢?你能说一说吗?设计意图: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的一个有意义学习的过程.数学复习虽然不像新授课那样,要引导学生同化新知识,但是需要根据已有知识的回顾和整理扩展认知结构.所以,上课开始就快速引导学生梳理已经学过的知识,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圆柱和圆锥之间的联系及区别,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系统.预设师生活动:(1)学生自主探究.(2)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3)全班同学汇报交流,教师总结.【问题5】(1)什么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什么是立体图形的体积?(2)我们学习过的常见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3)长方体、正方体与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有什么联系?(4)这些体积计算公式中哪一个是其他几个的基础?其他几个公式是怎样由这个公式推导出来的?(5)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以表格为蓝本,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的效率,为接下来建构知识网络做好准备.预设师生活动:(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2)全班同学汇报交流,教师总结.【问题6】(1)将一块石头放进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里,你们发现了什么?(2)你能根据这个现象求出石头的体积吗?(3)从中联想了到其他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求法吗?(4)计算容积与计算体积的方法相同吗?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放吗?设计意图:通过设置多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们喜欢学数学,乐于动脑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预设师生活动:(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2)全班同学汇报交流.教师总结.课后检测1、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几条直线?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直线”知识的掌握情况,并灵活加以运用.2、在方格纸上分别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左边立体图形的形状图.设计意图:综合检测学生对“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的掌握情况,并且能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3、把一块棱长10cm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底面直径是20cm的圆锥形铁块.这个圆锥形铁块的高约是多少?(得数保留整厘米.)设计意图:综合检测学生对“立体图形体积”的掌握情况,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反思复习课的目的之一就是教师把平时分散教学的知识点整合起来,引导学生按照一定标准进行梳理、分类、整合,弄清它们之间的来龙去脉,沟通其间的联系,并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从构建意义的角度看,数学学习是指学生自己构建数学知识的活动.因此,复习课还要给学生一个自主整理的空间,让学生亲自去理一理,试着自己去把知识串一串,在“做”中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做”中学会整理、构建的方法,获得整理、构建的能力.教学中,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梳理相关知识,通过观察、交流将知识连贯起来,加强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同时,在比较、辨析中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了空间观念.。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与复习》2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运动)教案2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整理与复习》2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运动)教案2新人教版

【教课内容】图形的运动。

【教课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稳固对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旋转的认识,并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

2.经过实质操作,培育学生的着手操作能力。

3.让学生感觉几何图形储藏的美,产生创建美的欲念,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要点难点】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并能按要求画出图形。

【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彩纸,方格纸,剪刀,彩笔,尺子。

【情形导入】教师投影出示图案(某烈士陵寝进门时路道两旁漂亮的迎客松)。

教师:这些漂亮的图案采纳了什么数学知识?(轴对称),今日我们就往返首有关的知识。

(板书课题:图形与变换)【概括整理】1.课件展现教材第 92 页的轴对称图案。

(1)教师:这位少先队员剪出的图案采纳了什么方法?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这是一种几何变换——轴对称。

教师予以板书。

(2)教师:少先队员剪出的图形是一个什么图形?(轴对称图形)教师:教材第 93 页第 1 题中的四个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各有几条对称轴?剪纸的对称轴又是什么?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沟通。

指名学生报告并进行集体评论。

( 3)组织学生想想、议一议:我们学过了哪些轴对称图形?指名学生回答,全班集体评论,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

2.课件展现教材第 92 页旋转设计图案。

( 1)教师:这位少先队员采纳了什么方法设计图案?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这是另一种几何变换——旋转。

教师予以板书。

( 2)教师:投影出示组织学生着手操作,议一议,正方形的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了多少度。

教师巡视指导,认识学生掌握的状况。

指名学生报告,(正方形的旋转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旋转了 45°)并集体评论。

经过上边的图形,你知道什么叫旋转吗?(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一条轴运动)在旋转方向上有几种状况?(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教师小结: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一条轴运动时,能够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同时再旋转不一样的角度。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学设计第1课时图形的认识与测量(1)【教学内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周长和面积的含义,知道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经历回顾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3.加深对公式推导的认识,培养学生借助直观图进行合理推理的能力。

【重点难点】1.掌握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公式。

2.理解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不同含义;根据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有关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不陌生的,怎样系统地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呢?学生议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回顾与整合。

(板书课题:图形的认识与测量(2))【复习回顾】1.周长和面积的含义。

(1)周长教师:哪位同学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吗?学生思考、回答指名学生汇报,使学生明确并板书: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教师:计量周长采用的是什么单位?你能举例吗?为什么采用这样的单位?组织学生议一议。

学生思考、回答。

指名学生汇报,集体评议。

可能会答出: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等。

由于周长是计量物体周围长度的总和,故采用长度单位。

(2)面积教师:能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吗?学生思考、回答。

指名学生说一说。

使学生明确并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围成平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教师:常用的单位有哪些?学生思考、回答。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可能回答: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

(3)比较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教师:半径为1㎝的圆的周长比面积大,这种说法对吗?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学生结合问题计算回答。

可能有两种答案:①周长比面积大。

②无法比较,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综合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周长和面积的意义不同,单位不同,不能比较大小。

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图形的测量与计算》示范公开课教案【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图形的测量与计算》示范公开课教案【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第6课时图形的测量与计算教材解析:本课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的内容。

例3是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让学生通过举例说明来理解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通过图示,帮助学生把所学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进行整理、归类,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和“知识面”,架起知识框架。

例4是整理和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将小学阶段学过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集中在一起,复习它们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比较图形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沟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几何形体的表象,建立空间观念,进一步掌握这些图形的特征。

例5是整理和复习四种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

通过让学生先想一想,再写一写,把表格填写完整,不仅掌握四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还要理清这些计算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沟通长方体、正方体与圆柱体积之间、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

1/ 7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掌握平面图形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和立体图形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2.归纳立体图形的特点,回顾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探究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回忆、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归纳、概括知识的能力,加强对知识的系统性认识,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平面图形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和立体图形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探究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主动建构、完善知识网络,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2/ 7生: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这个图形的面积。

生:生:①回忆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公式推导过程,加深对周长就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的理解。

②回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发现长方形的面积是研究其它图形面积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教学内容】教材第86页和87页内容。

【教材分析】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着重复习小学阶段所学习的各种平面图形的特点、关系,以及部分形体的周长、面积计算。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涵盖了小学阶段所有学过的平面图形,虽然学生对其零碎的知识点已初步掌握,但对知识的系统整理可能存在疑难。

另外,对于图形的面积与周长可能容易发生混淆,辨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1.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直线、线段、射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学生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理解,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图形与几何的整理过程,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有关直线、线段、射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和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难点:准确求出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周长与面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三角尺、投影仪
【问题导入】
师: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生:平面图形有直线、射线、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

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

师:今天我们来复习平面图形。

(板书课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复习整理】
1.复习直线、射线、线段。

(1)课件出示问题: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归纳,用课件展示。

(2)师: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归纳: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可能是相交,也可能是平行。

(3)师:什么样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平行?什么样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请大家用直尺在练习本上画一组平行线和一组相交直线。

学生画完后交流,教师选择学生练习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在投影仪上展示,让学生讨论比较。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整理,用课件展示如下。

2.复习角的有关知识。

(1)出示问题:我们学过的角有哪几种?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指名学生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并用课件出示表格对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