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推广渠道

互联网推广渠道
互联网推广渠道

互联网推广渠道

目前,网络推广渠道可以分为如下类型:数据库营销、社会化媒体营销、网络广告、手机客户端、分销平台、搜索引擎营销、资源合作营销、分类信息等。模式总是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不管什么推广渠道都只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销售额。

一、数据库营销

数据库营销可包括IM推广、EDM邮件发送、SMS短信发送都属于线上电商推广常用方式,数据库营销通常对于销售额贡献度不大,转化率较低,但对于挖掘潜在人群,品牌发力等方面作用却相对不错,这里的不错是从投资回报率来说。

二、社会化媒体营销

社会化媒体营销,互联网发展至今,已经越来越发展成为人与人的关系,以人为本,用户为本成为web2.0时代最显著的标志,用户创造内容UGC社区也占据了互联网上绝大部分的网民。私以为,做好社会化营销,通过用户传递价值已成为电子商务网站传播的重要渠道。另外从数据分析上也可以观察到这点。很大一部分的流量来源于直接输入,这部分流量通常都来自于这样的口口相传,IM传播啊,轻博客,收藏夹等。

社会化媒体营销包括的范围较广,博客、论坛、SNS、微博、轻博客、RSS分享都属于范畴,微博和轻博客可以说是新媒体营销,这

样的媒体都包含众多类型人群,例如新浪微博的目标人群主要是20-40岁的精英人群,这部分人群同样也是网购的目标人群,另外微博上还会有微群等以同样目标聚集在一起的用户。通过促销、活动带动特定人群,制造裂变式营销,口口相传,只要有耐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媒体营销,必将牢牢抓住用户。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例子还有像豆瓣一样的文青聚集地,针对小清新品牌初刻来说,正是合适的目标人群。

三、网络广告

网络广告,只能说网络广告现在是越来越贵了。究竟是网络营销发展带动起来的,还是门户网越来越大牌,总之硬广不是一般公司可以投的起的了,转化率不好说具体有多少,品牌展示收到了多少效果也不好计算。烧钱的事建议还是少做,控制成本是网站长远发展的基石。但同时随着淘宝联盟、亿起发联盟CPS广告的兴起,CPS广告还是较为靠谱的,至少没有销售额,就没人能从我口袋里拿出广告费。CPA广告做的比较多,不管是哪种注册要求,作弊数据都是不能避免的。但是同联盟搞好关系,找好媒体,也能收到相当不错的效果,从直接销售额来看,还是可以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投资回报率的。

四、手机客户端

3G时代,碎片化时间越来越多,手机客户端占据了我们空余时间,君不见地铁上到处都是手机控,手机看书、手机微博、手机人人网、手机LBS、手机淘宝中。手机客户端广告也赚了不少点击率,手机之前APP开发就已经风生水起,手机客户端自然也好风凭借力。随

着智能手机的市场逐渐主流,手机客户端自然也是一块金字招牌。有决心,其他的事情做就好了,哪怕是外包技术开发,做电商最重要的永远是思路,让技术为我所用。

五、分销平台

分销平台,笔者一直从事在B2C电商中,对分销平台的概念理解不深,在10年团购初具雏形,11年千团大战的时候,笔者同团购网站进行了几次合作,对我来说,团购网站就可以看做是电商的一种分销平台,重要的是要做好前期策划和预期,后期要做好数据统计和分析等。

六、搜索引擎营销

搜索引擎营销。目前网上的垃圾信息(SPAM)越来越充斥网络,如何最快最准确的找到目标网站,这是搜索引擎使用率越来越高的原因。从数据分析上来看,至少有10%-30%的流量是通过搜索引擎达到的,从搜索引擎流量的转化率来看,由于定向精准,转化率也相对较高。搜索引擎营销还是要分作两种,一种是SEM,另一种是SEO。SEM来说对于建站初期的企业,没有关键词排名的情况下,SEM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见效快的同时SEM成本也较高。SEO来说呢,见效慢,周期长,但是花费少,见效持久。当然建议在网站建设初期就将SEO的元素融入进去,代码精简,URL地址尽量不要超过四层,做好网站地图,设置好关键词,SEO必然是营销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环。

七、资源合作

资源合作。比较多了,垂直论坛合作;提供商品作为积分礼品兑

换;试用品网站合作等。方式多种多样。灵活掌握为宜,不多说了。

八、分类信息网站

分类信息网站,这块在我还做教育培训的时候涉及到过,分类信息网站发帖置顶,右侧图片广告价格当时也不高,做过一个季度,当时转化率不是很高,就停了,当然现在分类网站的比当年发展壮大多了。针对不同行业也有不同的效果,涉猎比较少,还请大家多指点。

不管是哪种营销推广方式,都需要全员的配合,前期的策划、着陆页的设计、推广人员监控、物流人员、数据分析人员。因此作为网络推广人员,要培养良好的沟通和全局思路。

主要的网络营销平台:互联网PC推广:

竞价推广、SEO、PPC、邮件营销、QQ、BBS、RSS、SNS、问答、博客、视频营销、团购、微博、分类信息等相关平台

移动平台推广:

感觉移动平台以后会占据人们很大的营销市场、我觉得移动平台是一个很主要的推广渠道,现今主要的移动平台推广方法有:微信、短信、手机上用到的社区平台以及手机游戏上插播的广告都可以作为推广渠道,现在很多大网站都开发了APP应用,我们也可以推一些移动营销试试。

本文资料均可编辑,只适合个人使用,不能用于商业。资料一般需要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主要目的在于给您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灵感,而非直接供您使用。仅此提醒,最好的一定是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

戴尔的分销渠道研究

戴尔分销渠道分析组长:黄冰俏 组员:赵国龙、张杨、李长城、严子垚、吴兴蒲亚梅、张涛、张云龙、于俊

目录 1 戴尔创业史 (1) 2 戴尔渠道分析 (2) 2.1 分销渠道的优劣势 (2) 2.1.1 分销模式的相对优势分析 (2) 2.1.2 分销模式的相对弱点分析 (3) 2.2 渠道选择因素分析 (4) 2.2.1 市场因素 (4) 2.2.2 产品因素 (4) 2.2.3 公司因素 (5) 2.2.4 环境因素 (7) 2.2.5 消费者因素 (10) 2.3 波特五力分析 (11) 2.4 SWOT分析 (12) 2.4.1 优势分析 (12) 2.4.2 劣势分析 (13) 2.4.3 机会分析 (13) 2.4.4 威胁分析 (14) 2.5 戴尔直销的优劣性 (14) 2.5.1 戴尔直销的优势 (14) 2.5.2 戴尔直销的劣势 (16) 3 戴尔的直销管理 (17) 3.1 按单生产 (17) 3.1.1 高效的“虚拟整合” (18) 3.1.2 细化消费者需求 (18) 3.2 存货管理 (18) 3.2.1 准确预测 (18) 3.2.2 监测存货速度 (19) 3.2.3 实施两级JIT存货管理 (19) 3.3 供应链管理 (19) 3.3.1 “零库存高周转” (19) 3.3.2 供应链的运输 (19) 3.3.3 供应链下的信息管理 (19) 4 戴尔直销管理的冲突 (20) 5 戴尔在中国 (21) 5.1 发展简述 (21) 5.2 戴尔中国面临的问题 (21) 5.3 戴尔的措施 (22)

5.3.1 戴尔2007 (22) 5.3.2 戴尔2008 (22) 5.3.3 戴尔2009 (23) 5.3.4 戴尔设计部 (23) 5.4 戴尔直销和代理的冲突 (23) 5.4.1 冲突形成的原因 (23) 5.4.2 冲突的影响 (24) 5.4.3 直销和传统代理的协调 (25) 5.5 戴尔与联想的渠道之争 (26) 6 戴尔的分销困局 (27) 6.1 人才与组织架构挑战 (27) 6.2 供应链的挑战 (28) 6.3 代理商管理的挑战 (28) 6.4 双重营销下的渠道争斗挑战 (28) 6.5 价格与利润挑战 (28) 7 戴尔的渠道建议 (29) 8 戴尔的成功之处 (31) 8.1 “戴尔模式”的具体内容 (31) 8.2 戴尔直销成功的主要因素 (31) 9问题讨论 (32) 9.1问题一: 直销+分销=成功? (32) 9.1.1讨论记录: (32) 9.1.2讨论总结: (33) 9.2问题二:哪些产品可以复制戴尔模式? (34) 9.2.1讨论记录: (34) 9.2.2讨论总结: (35)

分销渠道策略练习题

分销渠道策略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中间商按其是否拥有商品的所有权,可分为________ 和 ________ 。 2、分销渠道的管理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3、分销渠道的起点是________ ,终点是 ___________ 。 4、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 四个。 5、按照中间商在流通领域所处的环节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分销渠道不包括 A.生产者和用户 B ?代理中间商 C.储运商D ?商人中间商 2、消费品中的便利品一般采取 A.选择分销B ?独家分销C?广泛分销D ?选择和独家分销相结合 3、当消费者从以下()购买商品时,是通过直接渠道。 A.便利店 B ?超市 C.面包店 D ?百货商场 4、专用品、时尚品在市场覆盖面厂面较窄属于什么渠道 A.长 E.短 C.直接 D.间接 5、下列哪种商品不宜采用广泛分销

A.大桥鸡精B?金利来领带 C .可口可乐D.康师傅方便面 6、属于零级渠道的销售方式有() A.上门推销 B .商品展销会 C .连锁经营D.代理经营 7、适用于长渠道的商品类型是 A.名牌服装 B .汽车 C.日用品D.电脑 8、适合广泛分销的是商品种类有 A.建筑材料 B .运动鞋 C .电冰箱 D.鲜花 9、生产消费品中的便利品的企业通常采用下列哪种策略 A.密集分销 B ?独家分销 C ?选择分销D ?直销 10、价格越高,渠道就越()越好;价格越低,渠道就越()越好 A.短、长 E.长、段 C.宽、窄 D.窄、宽 1 1、零售商的类型有 A.折扣商店 B .拍卖行C .储运公司D .厂家商品销售部 1 2、在消费品市场分销渠道模式中一级渠道包括了 A.零售商 B .批发商 C .代理商D .经纪人 1 3、经纪人和代理商都属于 A.代理商 B .供应商 C .实体分配者 D .零售商 14、生产者在某一地区仅选择一家中间商推销本企业的产品,并且要求中间商不再经营与

最新整理分销渠道长度有哪些策略

分销渠道长度有哪些策略 分销渠道长度是指企业直接把产品或服务销售给 消费者或用户的分销渠道模式。这种直接销售有直接上门推销、邮购、电话推销、电视直销和企业自办专卖店销售五种形式。那么分销渠道长度有哪些策略? 分销渠道长度策略:根据市场因素选择渠道长度(1)目标市场范围 潜在的顾客数量越多,目标市场范围越大,越需要较多的中间商转售,则应选择长渠道;反之,则应选择短渠道或最短渠道。 (2)顾客的集中程度 顾客不集中或分布广,则应选择长渠道;反之,则应选择短渠道或最短渠道。如食品饮料与汽车。 (3)市场需求性质 消费者人数多,分布广,购买频率高,购买量小,则应选择长渠道;反之,则应选择短渠道或最短渠道。如消费品与生产资料,日常生活用品和特殊品。 (4)零售商规模与数量 零售商规模小,数量多,进货批量小,则应选择长渠道;反之,则应选择短渠道或最短渠道。

分销渠道长度策略:根据商品因素选择渠道长度(1)商品的理化属性 体积小,重量轻的商品,则应选择长渠道;反之,则应选择短渠道或最短渠道。如M P3播放器与大型成套设备。易损易腐的商品、危险品则应选择短渠道或最短渠道,或专用渠道。 (2)商品价格 商品的价格高低与渠道的长短成反比。价低应选择长渠道,价高则应选择短渠道或最短渠道。如日用品、一般选购品与工业品、耐用消费品、奢侈品。 (3)商品的时尚性 款式不易变化,时尚程度不高的商品,多选择长渠道;反之,则应选短渠道或爨球与高档玩具。 (4)商品的标准化程度 标准化程度高的商品,多选择长渠道;反之,则选择短渠道或最短渠道。如通用品和定制品。 (5)商品的技术性 技术通用性强,不需要特殊技术服务的商品,多选择长渠道;反之,则选择短渠道或最短渠道。如U盘与程序软件。

(完整版)分销渠道

服务渠道策略——分销渠道 引言:众所周知,当前为目标顾客提供服务的两个关键的决策领域是位置和渠道,而可供服务公司选择的销售渠道主要有直销和经由中介机构销售两种,为了更加方便顾客使用服务,企业必须不断拓展服务渠道,大力发展独立渠道和综合渠道,努力创新服务分销方法。就服务营销实务来讲,服务分销方法的创新主要有租赁服务、特许经营、综合服务和准零售化等形式。 1、含义:分销渠道是指服务产品从生产者移向消费者所涉及到的一系列公司和中间商。一般而言,服务销售以直销最普遍,而且渠道最短。此外,还有许多服务业的销售渠道,则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中介机构,因此,直销不是服务业市场唯一的分销方法。中介机构执行着不同的功能,如:承担所有权风险;担任所有权转移的中介角色(如采购);或是担当实体移动(如运输)的任务,尽管中介机构的功能没有一致性,但服务企业在市场上可供选择的销售渠道主要有直销和经由中介机构分销两项。 2、服务业市场的中介机构的常见形态: (1)代理。一般是在观光、旅游、旅馆、运输、保险、信用、雇佣和工商业服务业市场出现。 (2)代销。是由直销方式下的分支服务提供演化而来的间接渠道,主要表现为以特许经营权授予为基础的服务分销。 (3)经纪。在标准化程度或实物性程度较高的服务行业,可能产生大量的经纪人和媒介服务销售行业,如证券业、广告制作业等。 (4)批发和零售。根据分销形式、销售数量以及联结对象的不同,我将批发商和零售商这两种传统的中间商形式有区别地引入到服务分销渠道中。服务批发商采取服务批发形式,以大量、整批销售为主,联结大规模的服务提供商和服务零售商;服务零售商直接进入消费者市场,整合零散的个别的需求,可以直接与中小服务提供者联系,也可与服务批发商联系。这种批发零售的中介模式在商业、银行业、照相馆、干洗店等服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适用于各种服务业中介机构的可能组合形态: (1)金融服务业 银行对于个人及公司提供的广泛服务范围领域包括现金账户、存款账户、信用、金融顾问咨询、不动产规划、现金贷放以及许多可以利用的金融产品。比如信用卡的广泛使用,其中银行和买主都由于在此项服务中所担当的角色而获取佣金。 (2)保险服务业 保险业在制定渠道策略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1)什么样的分销体系才能与营销目标相配合?我们所设想得理想渠道与现行渠道比较有何差异? 2)我们是否对现在使用的各种中介以及相关表现进行过分析? 3)中介者对我们的看法又是如何? 4)我们的佣金制度与竞争者的佣金制度比较有何差异? 5)我们是否利用预算控制来监测分销渠道的表现? 6)我们是否采取了一些创造顾客忠诚的措施? 7)我们是否在训练和发展分校渠道及其人员配备上给予充足的资金? 8)我们与分销商之间是否存在高效率的沟通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