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审题方法学案 (2)

合集下载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教案标题: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求。

2. 学生能够通过审题立意,合理运用材料,写出有逻辑、有深度的作文。

3. 学生能够提高审题和立意的能力,提升作文的质量。

教学准备:1. 材料作文的范文及相关材料。

2. 学生的作文练习题。

3. 课堂讨论的问题和主题。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话题(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学习的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

2. 提出以下问题:你认为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有什么重要性?为什么我们需要关注审题立意?步骤二:理解审题要求(10分钟)1. 分发一篇材料作文范文,并要求学生阅读并理解材料的内容。

2. 提问:根据材料,你能总结出这篇作文的审题要求是什么?3. 引导学生分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和主题。

步骤三:讨论审题立意(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就这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展开讨论。

2.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材料中的信息与我们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有什么联系?这篇作文可能会涉及到哪些话题和观点?3. 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步骤四:撰写作文(20分钟)1. 提醒学生根据他们在讨论中得出的结论,确定自己的立意。

2. 引导学生合理运用材料,展开论述,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证据。

3. 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步骤五:交流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交换作文,并进行互评。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重点关注他们的审题立意是否准确,是否能够合理运用材料。

3. 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提高审题立意的能力。

步骤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提醒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特别是关于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2.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篇材料作文题目,自行进行审题立意,并写出一篇作文。

2. 鼓励学生多读一些材料作文范文,加强对审题立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第一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议论文审题立意的方法例: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解析]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

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材料中哪一句是关键句?“其人自护其短”是关键句,这一关键句意在告诉人们“自护所短”是要不得的,因此可以较容易地得出结论:不可自护所短。

2.提炼中心最保险,放之四海皆准的方法是“提炼中心法”,这种方法,在材料作文中,最保险。

如果用这种方法,应该怎么来审材料呢?分三步走:第一步:提炼中心:人物+事件+结果第二步:提炼道理(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第三步:组观点句,压缩成主谓宾句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07年8月24日,6名俄罗斯户外运动爱好者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河漂流遇险。

9月21日,35岁的兹韦列夫和28岁的保托夫在不毛之地各自单独生存25天后,被中俄搜救工作小组发现,奇迹生还。

其余3人遇难,1人失踪。

据中俄搜救工作小组一线指挥员,武警新疆总队第五支队政委周腊合周腊合介绍,兹韦列夫和保托夫之所以能奇迹生还,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身体素质比较好,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野外生存比较有经验。

特别是在玉农喀什河上游天气条件恶劣(白天温度30摄氏度以上,夜晚零下5摄氏度以下)、理环境复杂、在没任何食吃的情况下,两位运动爱好者能采取倒时差生活的办法,在白天光照强、温度好的时候睡觉,晚上天气冷的时候则行走、锻炼,以维持自身身体热量体力,为营救工作争取了时间。

材料作文审题方法_作文2250字_材料作文_

材料作文审题方法_作文2250字_材料作文_

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材料是高考作文最重要的命题形式之一,而新课标下的高考,双则或多则材料作文更是备受命题专家青睐。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材料作文审题方法,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材料作文审题方法篇1:分析关系法【材料】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

信只有三个字——“爸:钱。

儿”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

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

【分析】这则材料的中心内容就是三字信。

材料中的人物关系是父与子的关系,其正常关系是骨肉关系、亲情关系,可是在儿子的三字信中,除了“钱”连接关系外,再也没有其他,甚或一两句。

说明儿子与父亲是一种不正常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儿子缺乏礼貌,缺乏孝心,缺乏对在乡下日夜操劳的父母的安慰。

因此,以中学同学的身份给他写信就要劝导、教育他要懂得孝敬父母。

若不从此入手,就会在“花销紧”要节约上大做文章,而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

材料作文审题方法篇2:多向辐射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

比如,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以联系事物(对象)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

【材料】20xx年8月20日,3000多位世界一流的数学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第二十四届国际数学大会开幕式。

在诞生过张衡与祖冲之的华夏古国召开这样的大会是我们祖国的一大盛事。

大会名誉主席——97岁的陈省身教授坐在轮椅上发言时,身边的欠身为他调好麦克风。

陈省身在发言时含蓄地说:“中国数学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会颁发了数学领域与计算机理论运用方面的世界最高成就奖“菲尔茨奖”与“内万林奖”。

三位获此奖项的都是“老外”,他们都只有36岁,全是1966年出生的。

【分析】这则材料,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法进行立意。

材料作文审题导学案

材料作文审题导学案

序号:64 课题: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2015.11.20课型:作文课课时分配:两课时学习目标:1、明确材料型作文的特点,掌握材料型作文审题、立意方法。

2、评练结合,小组合作、展示质疑,限时训练。

3、从各种材料中感悟人生的道理,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学习重、难点:会写材料作文。

知识链接:1、概念: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

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

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2、类型: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揭露社会生活中某一丑陋现象的一副或几副组合而成的漫画……一、材料作文审题的原则,审题的方法:1、审题的方法“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6、立意的要求正确深刻集中新颖二、审题常见病症:1、脱离材料随意而为2、朦胧感知,似是而非3、抓一鳞而弃全鱼4、抓现象而弃本质三、审题方法:1、找对象、辨主体;2、抓关键、概故事;3、辨倾向、表态度;4、辨类型、联实际;5、悟道理、定立意。

四、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过程(一)分析材料(二)立意命题(三)布局选材(四)行文修改【探究案】典例分析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小孩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跳下去把他救起。

这个小孩的父亲很感动,于是送了一头牛给他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材料作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独立审题和立意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作文创作。

二、教学内容1. 材料作文的定义与特点2. 审题立意的方法与技巧3. 作文构思与写作要点4. 实例分析与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独立审题和立意的能力。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进行作文创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材料作文的定义与特点,引发学生对材料作文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审题立意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掌握作文创作的起点。

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审题立意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练习,培养学生独立进行作文构思的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审题立意方法与技巧。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选定一个材料进行审题立意练习。

3. 完成一篇作文,要求立意明确,结构合理,内容充实。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材料作文的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审题立意方法和技巧的情况。

3. 学生进行作文创作时,立意是否明确,构思是否合理。

七、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理解审题立意的方法与技巧。

2.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审题立意的能力。

3. 采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八、教学资源1. 材料作文案例库,用于分析和讲解。

2. 作文评分标准,用于学生自评和互评。

3. 作文创作指导书籍,供学生课后自学。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材料作文的定义与特点。

2. 第二课时:讲解审题立意的方法与技巧。

3. 第三课时:实例分析与练习。

4. 第四课时:练习成果展示与点评。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学案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学案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学案学案博苑11-18 1219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学案1、一滴水在宇宙中只不过是一个微小的点,可是它却能反映出整个太阳。

这就意味着整个太阳被“压缩”进一个水滴之中。

于是,当我们面对清晨绿叶上的串串露珠时,仿佛看到无数的太阳在微风中舞蹈;当我们凝视到秋潭般碧澈的眼睛时,似乎看到了一个奥妙无穷的宇宙。

根据提供的材料,写一篇文章,可编述故事,可发表见解,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

审题方法:找关键词法。

“太阳被‘压缩’进”“水滴之中”后,“仿佛看到无数的太阳在微风中舞蹈”;探视“宇宙”的是“秋潭般碧澈的眼睛”。

这些话含意丰富,意味深长,究其根本都离不开“奥妙无穷”四字。

2、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获到它们。

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

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

但走过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

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

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审题方法:找关键词法。

关键句“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

立意:走熟悉的路也会摔倒,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变化的世界“别摔在熟悉的路上”(惯用塑料袋现在污染了换纸的. 汽车好.大家方便.多多益善,现在尾气多了影响欢迎)野兔谨小慎微,不敢走新路,不敢创新不要谨小慎微、敢于走新路、敢于创新3、《盲子过涸溪》:有盲子过涸溪,失坠,两手攀木盾,兢兢握固,自分必坠深渊。

过者告曰:“无怖,第只要放下即实地也。

”盲子不信,握木盾长号。

久之,手惫,失手坠地。

乃自哂曰:“嘻,蚤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译文:有个瞎子经过一条干涸的小溪,在桥上(突然)失手坠落。

(他)两手攀住桥栏,胆战心惊地抓得紧紧的,自认为(一旦)失手,一定会坠入深渊。

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学案教学文案

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学案教学文案

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学案高三语文写作序列提升案(一)----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学案设计:高三语文组一、学习目标1、掌握多则材料作文审题方法。

2、通过严谨的步骤,审出精当的立意。

多则材料文题的写作,一般指含有两个以上材料文题的写作,立意时应先概括每段文字的中心,根据段落之间的关系,整体把握,确定立意。

如是并列关系,应对各段立意进行合并总结。

遵循三大原则1.整体性原则。

即审题立意时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整体出发,全面把握材料的意旨。

最忌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断章取义,立意成文。

2.多向性原则。

材料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读材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3.最佳性原则。

选准角度,选取最佳角度立意成文。

选取恰当的思维切入口:从关键词句入手;从分析原因入手;从命题者的感情倾向入手;从分析事物间的内在关系入手。

二、高考试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一双袜子,妈妈说:“我这个年纪怎么能穿红袜子呢?”大家都说是红色而道尔顿看到的却是蓝色,他感到自己色觉有问题。

他研究了两年,1794年发表论文《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疾病称为色盲症,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日本商人安腾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着长队,已经破产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的机会,他买了面粉和食油,在小屋里每天干20个小时,实验了一年,195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这一新产品的开发带动了一个新产业。

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

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仅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

这个发现,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作文的审题(教学设计)

材料作文的审题(教学设计)

不畏浮云遮慧眼——材料作文如何提炼观点聿怀中学郭晓筠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材料作文命题形式的特点。

2、让学生学会提炼观点的方法。

一、导入二、材料作文的“特性”:三、提炼观点的方法1、审题误区:1)忽视要求,无中生有:2)断章取义,因小失大:3)只见现象,不见实质:附:摸底考作文一位攀登者和他的向导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世界之巅的珠穆朗玛峰,在此之前,世界上没有人到过这样的高度。

世界之巅与他们只有短短的两米,其中一个人只要向前跨几步就可以成为这个世界的第一,而这几步,对于谁来说都易如反掌。

这时,这位从新西兰来的攀登者希拉里却将这个珍贵的机会让给了当地向导丹增。

身居都市的希拉里知道这几步对于自己的意义,他最大的理想甚至是活着的最大希望就是能够第一个登上顶峰。

但在巅峰前的几步,他战胜了自己的欲望,而把这个机会让给了身居此地的夏尔巴人,他认为只有和珠峰朝夕相处的夏尔巴人才有资格第一个登上珠峰。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不少于600字。

2、材料作文审题的“三大方法”:“三大方法”为提炼角度的三种常见方法:1)抓关键句法比如:《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曰:“不曰坚乎?磨而不磷。

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意思是“什么是真正的坚硬?不管怎么磨,都不会变薄;什么是真正的纯白?就是放进污水里,也不会被染黑。

”后来,岳飞将这句话改为“持坚守白,不磷不缁”,并刻在砚台上,作为了自己的座右铭,表达出保持坚强的意志,美好的情操,决不磨薄,决不染黑的信念。

岳飞死后,这方砚台到了谢枋得的手里。

谢枋得曾与文天祥一起抗元,后来隐居。

元统治者让他出来做官,找到他并把他押解进北京,但是谢枋得不从,最后绝食而死。

生前,他把那块珍贵的砚台,送给好友文天祥。

文天祥得到这块砚台后,又在上边留下了自己的砚铭:“砚虽非铁磨难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

”孔子的这两句话,竟然哺育了三位民族英雄,可见,那些凝聚先贤智慧和情操的话,对后人有多么大的感召力量。

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有哪些

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有哪些

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有哪些材料作文是学生们都很熟悉的作文题型,那么你知道材料作文如何审题呢?下面橙子就和大家分享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来欣赏一下吧.材料作文审题方法(一)什么是审题?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二)怎样审题?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例1:据报载,一位中学生设计了一项航天项目实验方案,自以为肯定能得到全国一等奖,结果只得了三等奖,发奖时,他竟不起立领奖;还有一位中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一项发明创造的设计,当他得知工厂要投产时,却单独和厂方洽谈,要厂方给他两万元人民币,或送他出国留学。

从所列出的审题结果中,选出最佳的一项:( )A、要有商品意识B、要不知足C、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D、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例2: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小马要过河,先问牛大伯,问是否可以趟过去.牛大伯说水很浅,能趟过。

小马正准备过,忽然松鼠告诉他,水很深,不能过,前天还淹死了它的一个同伴。

小马没主意了,回去问妈妈,作文指导《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妈妈叫它自己多想想,试一试。

结果小马过去了,水不深也不浅,刚好过膝。

(三)审题误区:1。

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2.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材料作文的材料是命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往往很具体,有完整意思,命题从材料中来,作文内容又离不开材料。

而命题作文有时附有的提示,一般来说,或说明或阐述,并不含有具体内容.有时附了二或三则材料,必须抓准材料之间的联系点或对比点,不能只看一则材料而不及其余。

有时材料蕴含了比喻义,要求类比阐述,如“‘回声’的启示"所附的小孩和小山的对话,如果就事论事地谈文明礼貌而不去阐述人与自然或人与他人的关系,就在理解上发生了偏差.材料作文的应试技巧应重点念好“三字经”:1。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大全5篇)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大全5篇)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大全5篇)第一篇: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叙事类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2、学会并运用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

二、学习重点、难点:1.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材料。

2.掌握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

三、学习过程:(一)知识介绍何谓“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也叫后话题作文、题意作文、命意作文),指的是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不限文体,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作文, 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有别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

所谓“新材料”作文之“新”是区别于90年代和00年代早期的材料作文,当时的材料作文限定最佳立意和文体是议论文;“新材料”作文之“新”是材料的多义性导致的立意多样和文体不限。

新材料作文的这些特点,使新材料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

但同时也增加了作文的审题难度。

(二)典例分析那么,新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探讨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步骤。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

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

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

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

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

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阅读这则材料,思考:(1)这则材料描写了哪几个主要对象?----探险者、蝴蝶、洞穴、蜡烛(2)它们都有哪些行为?----1.点蜡烛欣赏美丽的蝴蝶;2.怕惊扰蝴蝶而离开;(3)这些行为导致什么结果?----回到洞里,发现蝴蝶到更深更黑的地方去了。

高三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学案

高三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学案

高三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学案【学习目标】准确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进行立意。

【学习重点】读懂材料,散发思维、收敛思维。

【学习难点】找准材料的内涵【学习方法】示范、对比、总结自主学习一、何谓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指的是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不限文体,要求为“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考作文回放】2.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

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

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一只老鹰从鹫峰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导学案范文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导学案范文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导学案审题,就是分析研究命题的意义要求;立意,就是确立主题思想。

审题是立意的前提,立意是审题的结果,立意好不好,关键是审题。

审题不清,就会“南辕北辙”。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审题立意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

审题没有偏差,才能紧扣题意行文,才能符合命题的限制要求。

要做到这一点,一般而言,必须注意以下几个环节:一、审题要求(一)审题内容1.审明概念题目或题干中重要概念是命题者设置的限制,是考试作文内容取向的依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明,常常会失之千里。

⒉审明主旨文有文眼,题有题眼。

所谓题眼,就是题目的表达重点或主旨所在。

题眼不明,就会造成文章中心不明。

⒊审明关系许多命题中往往有两个或多个概念或事理、事物并存,那么,就必须辨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正确理解题意,才能保证突出主旨以及文章结构详略得当。

⒋审明题材为了防止“移花接木”,高考命题一般都会对取材范围有所限制。

跳离限制,就会有“不符合题意”之失。

命题对取材范围的限制,一般体现在时间、空间、数量、人称以及材料的性质、类别、范畴等方面。

⒌审明体裁作文考题都会对文章体裁作或明或暗的要求或提示,按理说,仅以高中毕业生所具有的感性认识,辨明文体也是不成问题的,但几乎历年都有因“文体不符”而严重失分的考生。

故此,1997年在《考纲》中增加了“符合文体要求”的明确要求,2000年起的新《考纲》将“符合文体要求”列在“基础等级”要求五点中的第二点。

⒍审明其他要求作文考题除了题目或材料、提示的部分外,还有一个要求部分。

要求部分常以“要求”、“注意”等形式出现。

所有要求都必须严格遵循,切不可疏忽遗漏。

(二)审题一般步骤读材料----析材料----揭寓意----明立意(三)审题的原则1.理清对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高考多则材料的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学案和教案

高考多则材料的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学案和教案

高考多则材料的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学案和教案议论文2014-04-16 10:26:多则材料的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学案和教案张华英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多则材料作文审题方法。

2、通过严谨的步骤,审出精当的立意。

多则材料文题的写作,一般指含有两个以上材料文题的写作,立意时应先概括每段文字的中心,根据段落之间的关系,整体把握,确定立意。

如是并列关系,应对各段立意进行合并总结。

遵循三大原则1.整体性原则。

即审题立意时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整体出发,全面把握材料的意旨。

最忌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断章取义,立意成文。

2.多向性原则。

材料蕴含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读材料。

3.最佳性原则。

选准角度,选取最佳角度立意成文。

选取最佳立意,遵循以下原则1.题目要求限定的角度;2.能触及材料主旨的角度;3.具有新颖性的角度;4.最适合自己的角度。

选取恰当的思维切入口:从关键词句入手;从分析原因入手;从命题者的感情倾向入手;从分析事物间的内在关系入手。

二、高考试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一双袜子,妈妈说:‚我这个年纪怎么能穿红袜子呢?‛大家都说是红色而道尔顿看到的却是蓝色,他感到自己色觉有问题。

他研究了两年,1794年发表论文《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疾病称为色盲症,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日本商人安腾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着长队,已经破产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的机会,他买了面粉和食油,在小屋里每天干20个小时,实验了一年,195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这一新产品的开发带动了一个新产业。

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

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仅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

这个发现,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作文(6)单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导学案

作文(6)单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导学案

作文(6)单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导学案单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一)寓言类材料作文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

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

” 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 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 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

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不是呢?!”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原则】面对寓言性这一类材料,我们审题的第要义是解读材料所包含的“寓意”。

一般来说,一则材料中所包含的主要的、核心的含义,也就是这则材料的“主旨”所在。

当然,多角度解读材料,也是考场作文中允许和提倡的。

【审题指导】第一步:划出材料中关键性的句子(一般来说,记叙类的找出议论抒情性的句子,议论类的找出观点句子),这些句子通常都最能体现材料的主旨。

如这则材料的关键性句子是:“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不是呢?!”第二步:找出材料中的陈述对象。

如这则材料陈述对象有:1、教授2、青蛙3、动物们第三步:找出每个陈述对象的在事件中所产生的结果。

如:1、教授结果是被青蛙反驳得哑口无言。

2、青蛙把教授给驳倒了。

3、动物们反驳教授。

第四步:由果及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正面提出中心论点。

如:1、教授被驳得哑口无言是因为:(1)理论与实践脱离。

得出: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

(2)具体问题不能具体分析。

得出: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说话过于绝对。

得出:学会全面分析问题或说话不能过于绝对。

横看成岭侧成峰新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教案2

横看成岭侧成峰新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教案2

新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新材料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新材料作文的定义与特点2. 审题的方法与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新材料作文的概念和特点2. 运用审题方法与技巧进行作文写作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新材料作文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讲解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与技巧。

3. 练习:学生进行审题练习,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五、课后作业:2. 选择一篇新材料作文,尝试运用所学审题方法进行写作。

新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与技巧。

2. 培养学生在新材料作文写作中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与技巧2. 培养学生在新材料作文写作中的思维能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与技巧2. 培养学生在新材料作文写作中的思维能力四、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讲解:讲解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与技巧。

3. 练习:学生进行审题练习,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五、课后作业:2. 选择一篇新材料作文,运用所学审题方法进行写作。

新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教案(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与技巧。

2. 提高学生在新材料作文写作中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与技巧2. 培养学生在新材料作文写作中的思维能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与技巧2. 培养学生在新材料作文写作中的思维能力四、教学过程:1. 复习: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讲解:讲解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与技巧。

3. 练习:学生进行审题练习,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五、课后作业:2. 选择一篇新材料作文,运用所学审题方法进行写作。

新材料作文审题方法教案(四)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新材料作文写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的审题方法与技巧。

材料作文如何审题作文审题的方法

材料作文如何审题作文审题的方法

材料作文如何审题作文审题的方法
一、材料作文审题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仔细阅读所提供的材料,切实弄清材料的中心和实质,不要只抓住其中的只言片语,以局部代替整体。

当然,重视材料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是正确而且必须的,但它必须在材料整体框架下进行。

2.多角度原则
大多材料都包含两个或更多含义,因此分析材料时,要运用发散性思维,很快列出由材料引出来的2~5个观点,然后找出一个对自己写作有利的分析角度去写。

3.明限制原则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限制性非常强,必须要明确材料题旨来确定立意。

4.倾向性原则
有些材料,客观地叙述一件事,说明事物或现象,不带命题人任何主观感情色彩和思想倾向;有些材料则正好相反,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以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然后立意。

二、材料作文审题方法
快速审准题意,是材料作文成功的关键。

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有:
1、找关键词句法。

一段材料其主旨有时在文字上有所表现,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

2、以果溯因法。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

因此,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3、联系实际法。

材料作文的材料只是考场作文的一个引子,因而材料内所举的示例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我们联系实际,进行正确的引申拓展,进而写出深刻、有思想的作文。

材料作文如何进行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如何进行审题立意

《材料作文如何进行审题立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材料作文的特点。

2.(1)学会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

(2)熟练运用审题立意步骤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材料。

2.掌握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并明确立意。

三、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探究法。

四,新课教学
1、导入:看完《庖丁解牛》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悟或启迪?
世上事物纷繁复杂,只要反复实践,掌握了它的客观规律,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迎刃而解。

2、出示课题,了解材料作文的特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明确单则材料和多则材料的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4、师生共同讨论、探究如何在具体的例子中对材料进行立意。

5、小结: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有了好立意。

“立意”的三原则:1、立意要明确、深刻、健康;
2.立意要反映时代社会的风貌;
3.立意要歌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

五,布置作业。

(附作业练习单)。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导学案设计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导学案设计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导学案设计xx高级中学高二语文自主探究学案内容:《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课时:2课时编写人:高二备课组学习目标:1、掌握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

2、学会全面地、多角度、多方面地理解分析材料,把握材料的核心内涵。

3、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条理性,辩证性,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4、领略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享受成功思考的魅力和成就感。

第一课时一、读文必备1、审题:仔细辨认、审查、分析研究题目材料的意义内容和要求,确定文体和写作范围、角度、重点等。

2、立意:根据题目要求,明确一个明确的中心。

它以审题为基础,在明确题目核心内容之后,确立自己的写作范围和方向。

二、技法指导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一)抓关键(关键词、关键句)关键词:注意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语,这些通常都是关键词,具有暗示中心的作用,可以作为选择立意的突破口。

而有些关键词则需要在隐晦的材料中自己概括。

关键句:注意材料中表达一定观点、情感、态度的句子。

这些是审题的关键,立意的核心。

在材料中,这类语句一般以抒情议论性语句为主,都是和主题有关的重点内容,不容忽视,要认真分析。

示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3年新课标卷)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

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

”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

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

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

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

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

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学案学习目的:1、探寻材料作文审题的一些规律和方法;2、引导学生在整体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能联系实际、正确立意。

学习步骤一、背景:2009年上海高考作文突然转向,由持续了三年的命题作文跨向材料作文。

不少学生在面对高考作文时多少有些措手不及,在审题立意上感觉无法把握。

高考阅卷过程中不少老师也反映出学生审题不明,甚至将材料作文写成话题作文。

预计2010年上海高考仍有可能延续话题作文,并且在审题立意上仍然有较高要求。

因此需要高三学生面对材料作文掌握方法、学会审题,联系实际进行分析。

二、作文命题的三种主要类型:1.现实材料(含生活事实)2.理论材料或哲理性材料(阐述道理)3.寓言材料(寓理于事)三、审题原则:1.整体性原则:新出来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

四、审题思辨性:思辨性是材料作文命题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要准确的把握材料的中心,审题时必须辨明以下四种关系。

(一)要辨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供料作文的思辨性首先体现在对材料的综合限制上。

【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

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乌,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材料包含两个层面:乌鸦的行为和父子的不同评价。

乌鸦的行为既有盲目性,又有合理性。

盲目性是乌鸦不能正确认识评价自己,不能认清自我;合理性是乌鸦不满足现状,积极学习他人之长,并勇于实践尝试。

父与子的评价也具有盲目性与合理性,这也启迪我们怎样认识和评价自己,怎样避免评价的片面性。

因此可立意为:A.乌鸦的角度:①要正确认识自己,多思考,不盲从;②敢拼才会赢,人生最珍贵的理想莫过于自己的执着;③只要心中充满信念,为了自己的目标,就算生命为之毁灭,也无怨无悔;④乌鸦努力地练习,努力地改变自己,尽管它失败了,但这种精神是可贵的;⑤只有不断地挑战既有的规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现自己的才能。

很多事情,不做是不知道能否成功的,就像那条成功跳过龙门的鲤鱼,如果它不尝试,不努力,又怎么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呢?B.对弱势群体关注的角度:①给乌鸦练习本领的机会;②善待弱者;③向强者学习,应该鼓励。

C.小男孩与牧羊人的角度:①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②多用欣赏、宽容的眼光看人;③一次沉重的失败,足以葬送自己的一生。

当我们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这样才能成功。

【练习:】有盲子过涸溪,失坠,两手攀木盾,兢兢握固,自分必坠深渊.过者告日:“无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盲子不信,握木盾长号。

久之,手惫,失手坠地。

乃自哂曰:“嘻,蚤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

【分析】本文的主角是盲子,作者对他的态度是讽刺,盲子“久自苦”的原因是不信忠告,兢兢握固,死不放手。

在这样理解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出“学会‘放手’”、“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等立意了。

如果从“过者”的角度,得出“帮人要帮到底”的立意,或者从“盲子”的角度,得出“不能一意孤行”、“要善于听从劝告”等立意,就不大合适。

前者虽然可以说通,但“过者”是次要人物,着眼于他就不得主旨,没有做到整体把握;后者从逻辑上讲推不出这一观点,是没有吃透材料。

审题时应善于抓住关键词语。

关键词语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如上则材料中的“放下即实地”就是关键。

不明底细,不敢放手,尚情有可原。

但是告之实情,仍固执己见,非要等到自己吃不消了,再松手,往往就晚了。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观点:当断不断,反被其乱。

(二)要辨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供料作文的“料”常常是摆出现象,提出问题。

要写出立意深刻的文章,必须透过现象分析“料”的深层意蕴。

【例二】目前中国读书的人越来越少。

99年60%,01年52%。

造成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

现在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说没时间.青年人说不习惯,还有的人说买不起书.相反网上阅读的人越来越多。

99年是3.7%,03年1 8.3%:要求:全面了解材料,选一个侧面和一个角度,自己确定题目和问题,字数800字。

【分析】材料通过列举大量的数字说明,现在的人读书的越来越少,还举出了三个原因;而后又用数字说明网络读书人数百分比的增加。

基于此,考生应该很容易确定此材料的中心话题,是关于我国国民阅读的话题,一个是图书阅读率低,一个是网上阅读率攀升。

对这种现象应辩证的思考,在这个信息和网络日益发达的社会中,读书是否必须要到书店去买书读?网上阅读的利弊是什么?衡量读书的标准是什么?造成读者减少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其实,考生任选一个角度,都会有话可说,有话能说。

偏向阅读纸质媒体的人越来越少,而网络阅读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呢?这里面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不喜欢读纸质的书吗?看来是,但为什么呢?纸质的书与网络书有何不同?人们为什么喜欢网络书?顺此思路,我们还可以提出更多的问题。

如,什么是书?时代发展到今天,书的概念是否应该有所变化?将书的外延放宽泛点是否有利于读书?不要将书局限为纸质的印刷品,科技进步后,书的外延更加宽泛,电子书也应该算是书,网络阅读也应该是一种阅读方式。

我们把这些问题都想明白了,作文的主题也就有了。

【练习:】生活中,我们时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英雄人物在成为英雄之后,其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便会产生轰动效应,人们甚至寄钱寄物表达对英雄的尊敬仰慕之情;但英雄人物未为英雄时却也有这样的现象,听任英雄流血街头,甚至连被害者的亲属也不加援助,这是多么大的反差!【分析】这则材料大部分考生提出“要助人为乐,不要悄悄走开”的观点,这只是拘泥于表面现象,未能深究本质。

该材料实际上披露了一系列内在矛盾:一方面希望别人乐于助人,另一方面自己却不愿去帮助别人,不愿用行动去实践理想的道德境界;对人对己的不统一;理想与行动的不统一;知与行的不统一:说与做的不统一,都明显体现出一个双重道德标准的问题。

只要我们善于思辨,抓住材料暴露出的矛盾,透过现象深挖本质,提炼出“高扬道德的大旗”、“道义对人类精神有巨大的影响”、“无为即有错”等哲理性论题,文章便写出了一定的深度。

(三)要辨明发散和集中的关系供料作文临场构思必须做到发散与集中的统一。

“发散”,即从材料出发,联想开去,或由此及彼,或由表及里,或由因探果,或由果溯因,不断推演,不断探究;“集中”,即将发散思维所得,筛选定向,聚焦一点,贯一拯乱,提纲挈领。

用六个字概括这种关系,即“撒得开,收得拢”。

【例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星星雷抒雁仰望星空的人,总以为星星就是宝石,晶莹,透亮,没有纤瑕: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和地球上一样复杂。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

注意:1.联想或感悟要与整首诗的寓意有关;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分析】看星星由远及近反映的是认识论中表象和本质的关系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从这样四个角度来思考:一是从“近观”的角度来认识,可以写近观发现本质,要脚踏实地,深入地看问题:二是从“远看”的角度来审视,可以写距离产生美,人应该怀有梦想;三是将“近观”和“远看”结合起来分析,可以写理想与观察,梦想与现实,我们不能一味地沉浸于自己的幻想之中,但也不能让自由飞翔的思想湮没在无情的现实里;四是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应辩证地对待“仰望”和“近观”。

然后我们再想“星星”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因为人们常常把自己喜欢的或向往的东西比喻成“星星”,它美妙至极,无与伦比。

正是这种强烈的喜爱之情使人们放弃了冷静的思考,使自己的眼睛被假象和情感所蒙蔽,从而犯了一些不应该犯的错误,比如网络恋爱使许多青少年陷入泥潭不能自拔;盲目地出国留学,使不少青少年浪费了宝贵的时光;盲目的追星,使一些未成年人迷失自我;欲望的膨胀使一些官员锒铛入狱……原来,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只是一片空白,由此警示人们:要擦亮眼睛,千万别被情绪和物象所迷惑。

【练习:】陈毅元帅酷爱读书。

有一天他吃糍粑,注意力却在书上。

糍粑本来应蘸糖吃,他竞蘸上墨汁往嘴里送。

大伙瞧了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陈毅平静而诙谐地说:我正觉得肚子里墨水太少哩!【分析】对此,我们不妨先回忆陈毅同志的为人及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建树,接着分析材料要点,积极探讨读书和做人的关系,打开思路,在整理出材料各层面上多元意义的前提下,排除其表层的意义:A.陈毅勤奋好学,B.陈毅虚怀若谷,C.陈毅诙谐幽默,D.陈毅读书专心致志等等。

而取其深层意义:A.读书是为了更好地做人;B.做人就要读书,不读书,不知理,是盲目的做人;C.读书的态度如何,可衡量出一个人做人的准则。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都体现出“撒得开,收得拢”的特点,正确处理了发散与集中的关系。

这是解题和立意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重要阶段,也是满足一题多作、旧题新作、难题巧作的写作要求的必要条件。

(四)要辨明点与面的关系材料作文往往是用材料中的观点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在立意时,应由点及面,联系社会现实,体现典型性,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例四】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请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分析】以上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

其实,这则文字所含的思想,对我们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有启发。

从材料本身来看,它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谈的是内与外的辩证关系。

材料告诉我们只有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我们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和原貌;同时只有跳过事物的具体细节,我们才能全面地了解事物,不会被局部所迷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