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审题立意学案
初中作文审题和立意教案
![初中作文审题和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5f1c3f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6.png)
教案:初中作文审题和立意指导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作文审题的重要性,提高审题能力。
2. 引导学生掌握作文立意的方法,提升作文质量。
教学内容:1. 作文审题的重要性2. 作文立意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以往的写作经历,谈谈自己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 提问:为什么我们在写作时常常感到无话可说?二、讲解作文审题的重要性(10分钟)1. 解释作文审题的定义和作用。
2. 强调审题对于作文写作的重要性。
3. 举例说明审题不清导致的作文问题。
三、讲解作文立意的方法(15分钟)1. 定义作文立意:立意是指确定作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 介绍作文立意的方法:a. 从题目中提炼立意b. 从材料中挖掘立意c. 从生活中寻找立意d. 从情感出发确定立意四、实例分析与练习(15分钟)1. 给出一个作文题目,如“我的梦想”。
2. 引导学生运用审题方法,明确题目要求。
3. 让学生运用立意方法,提出自己的立意。
4.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立意,互相借鉴和启发。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2. 提问:如何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运用审题和立意?3. 提醒学生平时多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审题和立意的理解程度。
2.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评估他们在审题和立意方面的应用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作文审题和立意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
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写作实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初中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初中作文审题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4939b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b.png)
初中作文审题立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认识到好的作文题目是成功的关键。
2. 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立意的能力,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灵感,捕捉素材。
3. 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进行有效思考和创意表达。
二、教学内容:1. 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作文题目来源和创意方法。
3. 思维导图在作文审题立意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作文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2. 新课:讲解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让学生明白如何抓住题目核心。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优秀的作文题目,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灵感。
4. 创意练习: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进行作文题目的创意练习。
5. 总结:对学生的创意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题目,让学生从中学习。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进行作文题目的创意练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文审题立意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进行作文题目创意的能力。
3. 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的情况。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对作文题目的敏感度,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作文题目。
3. 定期组织作文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4. 结合写作课程,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提高作文创作的水平,写出有思想、有感情、有创意的优秀作文。
审题立意初中写作教案
![审题立意初中写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ece04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c.png)
审题立意初中写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能够准确理解作文题目要求。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表达的能力,提高写作兴趣。
3. 通过写作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审题立意的概念与重要性2. 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3. 写作实践与评价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审题立意在写作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包括理解题目要求、确定文章主题、选择合适的角度等。
3. 示范:以一道作文题目为例,现场演示审题立意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如何进行审题立意。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道作文题目,运用所学的审题立意方法进行实践。
5. 分享:各组展示自己的审题立意成果,互相交流、借鉴,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6. 写作实践:根据所学的审题立意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一篇作文。
7. 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写作成果进行肯定和指导。
四、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2. 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审题立意,提高写作能力。
3. 差异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个性化的指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否有明显提高。
2. 学生对写作的态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态度是否有积极变化。
3. 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通过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了解学生写作成果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鼓励学生持续参与写作活动,提高写作能力。
初中写作审题立意教案
![初中写作审题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468c5d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0.png)
初中写作审题立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审题立意的重要性,认识到好的立意是文章成功的关键。
2. 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立意的能力,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切入点。
3.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实践等方式,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审题立意的定义和作用2. 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3. 实例分析与实践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写作中遇到的问题,引出本课主题——审题立意。
2. 讲解:详细讲解审题立意的定义、作用以及方法和技巧。
a. 定义:审题立意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对题目进行深入分析,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基本框架。
b. 作用:好的立意能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主旨,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c. 方法与技巧:i. 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找出文章的关键词。
ii. 从题目出发,思考与题目相关的社会现象、人物、事件等,寻找写作的切入点。
iii. 通过对比、举例、解释等方式,进一步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优秀的文章,找出它们的立意亮点,让学生认识到好的立意对文章的重要性。
4.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题目,运用所学的审题立意方法和技巧进行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成果,总结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反思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审题立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如思考、讨论、表达能力等。
3. 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的提升。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讨论。
2. 教师在实例分析和实践环节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支持。
3. 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多修改、多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以提高教学效果。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指导教案教学设计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指导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71cf6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17.png)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指导教案教学设计目录•引言•中考作文审题技巧•中考作文立意方法•典型案例分析•学生实战演练与点评•课程总结与展望01引言教学目的与意义01帮助学生掌握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0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中考作文取得高分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概念、原则、方法和技巧;不同类型作文的审题立意策略。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讨论、练习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教学重点掌握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技巧,能够针对不同类型作文进行审题立意。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题目内涵,提炼出独特、深刻的主题和立意。
1. 导入新课通过举例或故事引入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概念、原则、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选取几篇典型的中考作文题目,进行示范分析,让学生明确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审题立意。
3. 示范分析4. 分组讨论5. 练习反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作文题目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审题立意的思路和想法。
布置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审题立意练习,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030201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强调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和意义。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针对不同类型的作文题目进行审题立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02中考作文审题技巧仔细阅读作文题目,了解题目所给的信息和要求。
确定作文类型,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如字数限制、时间限制等。
审清题目要求分析关键词语之间的关系,理解它们在作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关键词语,构思作文的立意和中心思想。
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揭示了作文的主题和重点。
抓住关键词语确定作文的写作范围,即需要讨论或描述的具体内容。
根据写作范围,选择恰当的材料和例子进行论证或描述。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教案 教学设计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教案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0ed159f0975f46527d3e1e9.png)
《中考作文指导——审题和立意》教案【教学目标】学习中考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培养学生全面、准确、快速地捕捉各种文题信息的能力,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
一、导入航行大海,掌好舵则无惧;车驶道路,掌控好方向盘则无险;下笔千言,审准题则无畏。
只有审准题,才不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才能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下笔千言不走题。
”所谓立意,即指写作时确定的中心思想,文章没有一个确定的中心,好比人没有主心骨,所以立意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作文的审题和立意。
二、全命题作文审题立意1.何谓审题、立意所谓审题,就是通过对考题的审视、分析,确定写作的方式、范围和文体,把握写作中心和立意方向。
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
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等。
2.全命题作文常见类型(1)有比喻义的作文题如:《飞翔》、《送你一轮明月》(2)以动词为核心词的作文题如:《分享》、《抉择》(3)题目中含有副词或修饰词的作文题如:《这也是一种美》《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3. 审题方法:逐词推敲,抓住关键词。
(1)重点分析“题眼”;把握住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避免了写作的误区。
这些词语对写作范围起着约束限制的作用,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标志。
江苏盐城中考作文题《温暖的时刻》《一次不寻常的考试》《成功是被逼出来的》(2)注意副词隐含的信息与要求;“最”“也”“还”“再”“更”“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这也是课堂》《这也是一道风景》《其实很简单》例:《这也是一种美》:也“这”(距自己较近的事或物,切身感受为好)“也”(写的内容表象和实质有差异,如:残缺、谎言、寂寞、挫折)“美”(给人享受、教益)(3)要完全理解比喻意义;比喻性题目前往往有一段精心设计的提示语,考生审题时需认真阅读这些提示语,学会由“虚”而“实”,在你熟悉的生活素材中确定与这一比喻义匹配的本体,写作时方能做到紧扣题目。
九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审题立意(导学案)(教师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审题立意(导学案)(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8b9a6bd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1.png)
写作:审题立意导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审题立意的内涵和要求。
2.掌握不同类型写作题目的审题立意方法。
3.能够运用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按要求完成写作活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题目要求,明确中心思想,并选择合适的写作角度。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区分不同题型,处理抽象题目,并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以防止偏离主题。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活动一:读教材抓要点阅读教材第40页,标注课文强调的重点,填空。
1.审题就是审清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立意就是确立最主要的思想内容,也就是确立主题。
认真审题,恰当立意,才能确保写作符合要求,不跑题,不偏题,也才能有效组织材料,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2.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明确写作的要求。
3.审题时,还要注意把握题目中的重点,分析探究其中的含义。
4.立意有时跟审题同步进行,有时则是在审题之后再立意。
无论是哪种情形,首先要做到立意明确,思想健康。
同时,要学会求新,避免思维定式,人云亦云。
活动一:理解审题的内涵再次阅读课文,二次批注,理解明确审题的内涵。
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的题目,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下笔角度及感情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活动二:学会审题的方法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审题要注意什么?(文中画出即可)①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
②审题时,还要注意分析题目,探究其含义。
2.小组讨论一个作文题目可能给我们哪些限制条件?时间、地点、人物、人称、事件数量、写作对象性质、体裁、环境、题目含义。
活动三:实战训练一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两个思考:这个题目在时间、地点、人物、人称、事件数量、写作对象性质、体裁、环境、题目含义方面有限制吗?如果有,是什么?1.A.那一瞬间的感动 B.花开时节2.A.那件事让我难忘 B.阳光灿烂的日子3.A.我了解了他 B.我了解他4.A.瞧我们这个班 B.瞧这一家子5.A.真好 B.有你相伴,真好6.A.翻过那座山 B.生活如登山明确:第1组:“那一瞬间的感动”时间限制在“瞬间”,无论写一件事还是写多件事,都要写“瞬间”的事;事件的性质是“让人感动的事”;“花开时节”中的花可以真正花,也可以比喻义,无论写什么,事件的性质是让人感觉“美好”。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二《审题立意》教案三篇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二《审题立意》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0fcf9c284ac850ac024203.png)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二《审题立意》教案三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1.理解审题和立意在作文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2.学习并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并熟练使用在写作实践中。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审题”,什么是“立意”,明白审题立意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2.安排学生自读教材第40页提供的讲解材料,提炼说明要点。
3.教师总结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适时安排练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注重平时的思考和积累,训练学生使用科学辩证的思维方法来审题立意,进一步提升写作水平,克服写作时的畏难情绪,激发写作兴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审题立意,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
教学难点懂得审题立意的重要性,明白审题要准确到位、立意要深刻新颖。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宋代宫廷举行公务员招考,选拔皇家画师。
山水画家宋子房做画院博士,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为题让考生作画。
如何作画才能很好地表现这句诗呢?有考生画了山林、古寺,金碧辉煌,香烟缭绕。
(基本符合题意)有考生画完连绵起伏的群山后,只露出寺庙一角。
(符合题意)有考生画了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里的半截旗杆,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
(有新意)这样绘画,抓住了“题眼”,就把“深山藏古寺”中的“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所以,审题、立意需要训练、需要技巧,也需要做到准、深、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审题立意。
二、文题展示1.阅读下面的材料,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列出两三个写作的主题。
匆匆赶路的猫头鹰遇到斑鸠。
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猫头鹰回答:“我打算搬到东方去。
”斑鸠不解地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
”斑鸠说:“你只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就能够了。
如果不改变你的叫声,即使到了东方,还是会惹人讨厌的。
”2.在上面列出的主题中选择一个,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很多于600字。
3.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15c8e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6a.png)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教案教案标题:中考作文审题立意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中考作文题目,正确把握审题要点。
2. 学生能够根据题目要求,合理选择立意角度。
3. 学生能够运用合适的写作技巧,展开合乎逻辑的作文内容。
4. 学生能够通过审题立意的训练,提高中考作文的得分能力。
教学准备:1. 中考作文题目的样本2. 与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相关的素材和范文3. 教学PPT或黑板4. 学生练习用纸和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中考作文题目的样本,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正确审题。
引导学生回顾审题的重要性,并强调审题在作文写作中的作用。
步骤二:讲解审题要点(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详细讲解中考作文题目中常见的审题要点,例如主题、角度、要求等。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和解析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要点。
步骤三:分析范文(15分钟)教师选取一篇与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相关的范文,与学生一起分析范文中的立意角度和写作技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立意角度,以及如何通过合适的写作技巧展开内容。
步骤四:练习训练(20分钟)教师提供几道中考作文题目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审题、选择立意角度,并用纸上书写出自己的立意思路和写作大纲。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视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提供建议。
步骤五:展示和讨论(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立意思路和写作大纲展示给全班,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以促进学生对审题立意的深入理解和提高。
步骤六: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中考作文写作中要注重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多加注意和实践。
扩展活动:教师可以布置中考作文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审题立意方法进行写作,并在下节课进行互评和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得分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明确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常见的审题要点和写作技巧。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作文作文审题立意审题篇教学设计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作文作文审题立意审题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8b6c78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f.png)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作文作文审题立意审题篇教学设计中考作文训练之审题篇课题中考作文训练之审题篇能掌握作文的审题技法,学会正确审题。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教学环节一、导入(0.5分)二、出示教学目标(0.5分)三、课堂导学(42分)专题一:何谓审题?(5分)(出示课件)1.所谓审题,就是对作文题目的意义、范围和要求的审定。
审题的过程就是确定文章的体裁、题材、中心和写法的过程。
2.一则作文题目,总会呈现哪些信息呢?提示:文体、字数、人称、范围、句式、情感、修饰词、关键词等等。
学生齐读、思考、积累教师活动审题准确是作文胜利的第一步,而作文偏题是考场作文的大忌,所以写作之前应该安排足够时间认真审题。
本日,我们来研究如何能正确审清作文的题意。
(出示课件)明确研究目标学生活动作文的审题技法。
作文的审题技法。
多媒体课件课时一课时检察题目,阐发这些信息,不是每处都仔细琢磨,得分个详略:有些,只需瞄一眼,知道了,心中有数就成,时间控制在数秒以内;有些,则需要盯N眼,要琢磨,思忖,花上一刻钟也不为过。
专题二:如何审清题意——六审(30分)(出示课件)【想想】一、审题眼“题眼”是指文题当中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词语。
审题时要善于锁定题目“那一幕,我难以忘记”中的题眼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学生独思,交换最中心的词语,即题眼。
例如“温暖的时刻”一题中的关键词应该是“温暖”,“温暖”不仅是身体的,也应该是心灵的,而且重点应当放在后者。
二、审对象少年不知愁滋味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最可敬的人描述的对象是:___________我的快乐之旅描述的对象是:___________三、审范围范围就是给题材画个圈,圈内的你可以写,圈外的不能写。
最近两年,为了提防套作,命题者越来越倾向【辨一辨】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这道题目中的“我”可以怎么理解?(既“我”的范围)“请以初中糊口为素材,以‘你于在写作范围上增强限制,这一趋向,我们不能不察。
中考作文复习全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人教版
![中考作文复习全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96fd27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6.png)
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在全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过程中,能够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分析,形成独特见解。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分析优秀作文,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评价文章,提高审美能力,并在自己的作文中尝试创新表达,展现个性。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全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概念。审题是准确理解题目要求,立意是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它们是作文写作的关键步骤,决定了作文的成败。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优秀作文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精准审题和深刻立意写出高质量的全命题作文。
4.文化传承与理解:结合全命题作文的题目,让学生了解、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尊重、理解其他文化,形成跨文化沟通能力。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全命题作文的写作,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态度,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真实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学习策略与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全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教学效果,我观察到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全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并在实操练习中运用所学知识。他们在语言表达、素材应用和文章结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特别是在个性化立意和创新思维方面,不少同学展现出了很高的潜力。
但同时,我也发现一些学生在面对较难的全命题作文时,仍然存在立意不深、思路狭窄的问题。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一些思维训练环节,如思维导图绘制、头脑风暴等,帮助他们拓展思路,提高立意深度。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关键词提取和限制词识别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创新立意,我会通过实例分析和思维训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中考作文指导:审题立意》公开课教案
![《中考作文指导:审题立意》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830f26ba0d4a7303763a38.png)
《中考作文指导:审题立意》公开课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对中考作文题的分析,探索归纳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思考角度和方法。
2、学习了解中考作文审题立意的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
学习内容一、近四年福建省中考作文题呈现(一)提示语+题目1、提示语是指命题者提供与作文有关的信息。
2、要求考生依据提示语所提供的信息按照提示和要求进行写作。
3、已拟标题。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记叙文或议论文)。
(二)2020年福建省中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读书学习,塑造着我们的性格。
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生活充满着酸甜苦辣,蕴藏着学问与智慧,就像一本无字的书。
从生活中学到的,也能影响、改变我们的性格。
为此,你有怎样的经历、体验和思考?以“学习与性格”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在主题班会上与同学交流分享。
要求: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二、提示语材料审题立意的方法①透过现象看本质法②把握隐含信息法③关键词句法④求异法⑤以果溯因法⑥内涵挖掘法。
三、中考作文的立意注意问题第一、避免“第一构思”阅读提示语材料或话题时首先“冒”出来的“第一构思”,在通常情况下是为大家所普遍认知、一再提起的,也是考场上绝大多数考生在第一时间想到的。
作为选拔性考试,要求考生能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在写作方面就应当注意立意的新颖与深刻,有别于“众生俗论”,因此,应当注意避免“第一构思”。
第二、运用发散思维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索,为自己提供多种立意,便于从中选择,确保自己的写作具有开阔的视野和高质量的立意。
——从话题的不同角度来立意——通过分析、归纳来立意——通过比较、鉴别来立意第三、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写作角度发散思维为你的立意提供了多种选项,但动笔写作毕竟只能选取某一方面或角度。
在众多的选项中,你应当选取最适合于你的那一个。
初三作文之初中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初三作文之初中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0413d9bd64783e08122b93.png)
初中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案【篇一: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材料作文的特点。
〔1〕学会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
〔2〕熟练运用审题立意步骤和方法。
3.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材料。
2.掌握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学习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方法。
〔二〕研习新课1.何谓“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指的是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不限文体,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作文,。
材料作文的这些特点,使材料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
材料作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材料:作文所依据的文字信息。
指令:作文所遵循的规则要求。
材料的类型:1、故事型——梗概、片断、寓言??2、论说型——名言警句、哲理、议论文段??3、事例型——名人事例、凡人小事??4、情景型——生活场景、特别的细节??2.那么,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探讨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步骤。
3.请同学们看篇子: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
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完整版)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二《审题立意》教案三篇.doc
![(完整版)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二《审题立意》教案三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6061b5fe2e3f5727a4e9620f.png)
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写作二《审题立意》教案三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1.理解审题和立意在作文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2.学习并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并熟练使用在写作实践中。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审题”,什么是“立意”,明白审题立意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2.安排学生自读教材第40 页提供的讲解材料,提炼说明要点。
3.教师总结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适时安排练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注重平时的思考和积累,训练学生使用科学辩证的思维方法来审题立意,进一步提升写作水平,克服写作时的畏难情绪,激发写作兴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审题立意,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技巧。
教学难点懂得审题立意的重要性,明白审题要准确到位、立意要深刻新颖。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宋代宫廷举行公务员招考,选拔皇家画师。
山水画家宋子房做画院博士,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为题让考生作画。
如何作画才能很好地表现这句诗呢?有考生画了山林、古寺,金碧辉煌,香烟缭绕。
( 基本符合题意 ) 有考生画完连绵起伏的群山后,只露出寺庙一角。
( 符合题意 ) 有考生画了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里的半截旗杆,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
( 有新意 ) 这样绘画,抓住了“题眼”,就把“深山藏古寺”中的“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所以,审题、立意需要训练、需要技巧,也需要做到准、深、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审题立意。
二、文题展示1.阅读下面的材料,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列出两三个写作的主题。
匆匆赶路的猫头鹰遇到斑鸠。
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猫头鹰回答:“我打算搬到东方去。
”斑鸠不解地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
”斑鸠说:“你只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就能够了。
如果不改变你的叫声,即使到了东方,还是会惹人讨厌的。
”2.在上面列出的主题中选择一个,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很多于 600 字。
3.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初中写作教案审题立意
![初中写作教案审题立意](https://img.taocdn.com/s3/m/50893b9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16.png)
初中写作教案审题立意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明确写作要求。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表达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题目,挖掘内涵。
(2)运用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题目,明确立意方向。
(3)提倡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其发散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的情感,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1)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分析其内涵。
(2)理解题目背景,挖掘题目背后的意义。
(3)结合自身经历,找到与题目的契合点。
2. 案例分析:以历年中考作文题为例,分析其审题立意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审题方法。
3. 练习与指导:(1)让学生自主审题,确定立意方向。
(2)分组讨论,相互交流,拓宽思路。
(3)教师点评,指导学生修改完善。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写作中的困惑。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结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2. 讲解审题立意方法:(1)讲解抓住关键词语的方法,如“关键词分析法”。
(2)讲解理解题目背景的方法,如“背景挖掘法”。
(3)讲解结合自身经历的方法,如“亲身经历法”。
3. 案例分析:以中考作文题为例,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的内涵,挖掘题目背后的意义。
如2019年中考作文题“点赞平凡人”,引导学生从平凡人的角度出发,挖掘其背后的感人故事。
4. 练习与指导:(1)让学生自主审题,确定立意方向。
例如,以“最美的风景”为题目,让学生思考最美的风景是什么,为什么最美,如何表达。
(2)分组讨论,相互交流,拓宽思路。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探讨立意方向。
(3)教师点评,指导学生修改完善。
针对学生的写作,教师给予评价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5. 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审题立意的方法,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明确方向,提高写作质量。
作文教案 审题立意初中
![作文教案 审题立意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8fb0373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a.png)
作文教案审题立意初中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明确作文的审题立意,理解题目背后的深层含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的梦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作文题目:我的梦想
2. 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能表达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三、教学过程:
1. 启发引导: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2. 审题立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帮助学生确定写作方向,让学生明白作文的核心是表达自己的梦想。
3. 写作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恰当的写作手法,如叙事、议论、描写等,来表达自己的梦想。
4. 学生写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作文创作,教师在此过程中提供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问题。
5. 作文讲评: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分析作文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修改和提高。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作文的完成情况,观察学生是否能明确表达自己的梦想。
2. 学生对作文教学的反馈,了解学生对作文教学的满意度和改进意见。
3. 教师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效果,观察学生是否能通过教师的指导,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明确作文的审题立意,学会运用恰当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的梦想。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中考作文指导——审题立意 教案 教学设计_
![中考作文指导——审题立意 教案 教学设计_](https://img.taocdn.com/s3/m/1ad630e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19.png)
中考作文指导——审题立意教案教学设计_中考作文指导——审题立意教案教学设计中考作文指导——审题立意教案教学设计中考作文指导——审题立意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提取观点。
2.培养学生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3.把握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写出更深入精彩的文章来。
多媒体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经过:一、课堂导入。
宋朝时,宫廷举行招考选拔皇家画师。
山水画家宋子房做画院博士,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为题让考生作画。
怎样作画才能很好地表现这句诗呢?请同学们考虑并发表本人的意见。
生1:山林、古寺,寺内金碧辉煌,香烟缭绕。
〔点评:基本符合题意〕生2: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露出寺庙一角。
〔点评:符合题意〕师: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里的一角,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下水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
这样绘画,捉住了"题眼",把"深山藏古寺"中"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有新意〕准-深-新。
二、材料作文的概念界定。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就是深化考虑和反复琢磨材料或作文话题,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详细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中考作文指导——审题立意教案教学设计中考作文指导——审题立意教案教学设计方法的经过。
三、材料作文的材料类型。
叙述一件较为完好的事情;引述一个完好的故事;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严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入的阐述;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揭露社会生活中某一丑陋现象的一副或几副组合而成的漫画……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1.从抓关键句入手。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始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捉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初中审题与立意教案
![初中审题与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a02df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76.png)
初中审题与立意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作文审题的重要性,提高审题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提高作文立意水平。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提升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作文审题的重要性2. 审题的方法与技巧3. 作文立意的原则与方法4. 实例分析与练习【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作文题目,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作文题目容易写,而有些则难以下笔?2.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审题是作文写作的关键一步,只有审题准确,才能写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作文。
二、讲解作文审题的重要性(5分钟)1. 教师解释作文审题的含义,让学生明白审题是对作文题目的理解和把握。
2. 学生通过实例感受审题的重要性,例如:题目为“我的老师”的作文,如果审题不准确,可能会写成“我的老师是好人”等表面化、简单化的内容。
三、教授审题的方法与技巧(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题:a. 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语b. 分析题目的要求,是叙事、议论还是描写等c. 考虑题目中的隐含意义,是否有深层次的含义2. 学生通过实例练习审题,教师给予指导。
四、讲解作文立意的原则与方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作文立意是指作文的核心思想和主题。
2. 学生掌握作文立意的原则:a. 符合题目要求,不偏题b. 有新意,不落俗套c. 有深度,体现思考和感悟3. 教师介绍作文立意的方法:a. 从题目中的关键词入手,展开思考b. 结合自身经历,挖掘独特感悟c. 借鉴优秀作文,启发思维五、实例分析与练习(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篇优秀作文,让学生分析其审题和立意的过程。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作文的审题和立意方法。
3. 学生自行练习审题和立意,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白作文审题和立意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写作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中考作文宝典之审题立意教案
![中考作文宝典之审题立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e70614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5.png)
中考作文辅导教案1——审题一、审题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 而且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性的一步。
文章的立意就是在审题的过程中确定的。
审题的具体任务, 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 了解命题者的意图, 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 明确立意, 并确定文章的体裁。
二、审题的方法1.紧扣题眼法就是扣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 深入挖掘题目中的含义。
如作文题“难忘的老师”, 题目中的关键词是“难忘”, 也就是要写出内心感触最深的。
另外从非关键词可知, 这是要求我们写记叙文, 并以写人为主。
那么写什么人呢?题目要求是“老师”, 如果写同学朋友或父母就偏题了。
再如, “家庭琐事”中的“琐”字告诉我们, 重点要写家庭中发生的细琐杂事。
2.添加要素法就是通过增补一些附加的成分, 让原来的作文题结构更完整, 内容更具体, 题意更鲜明。
如“笑声”这个题目, 如果不想办法缩小范围或具体化, 还真难下笔。
如果我们在题目前添加上地点或人物, 使之成为“教室里的笑声”或“爸爸的笑声”等, 写作范围就明朗化了;如果在题目后面添加事件, 使之成为“笑声激励了我”或“笑声化解了矛盾”等, 这样写作的重点就明确了。
3.引申题意法对有些题目, 我们要善于联想和想象, 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将题目意思引申。
如“路”、“脚印”、“春风”等题目都隐含着另一层意思:“路”不仅仅指脚下的道路, 更应该指“成长的历程”;“脚印”不仅仅指地上的脚印, 更应该指“人生的足迹”;“春风”不仅仅指吹面不寒的杨柳风, 更应该指“轻言细语的教诲”。
可见, 找到“虚题”的另一半就找到了思维的天空。
这种引申法最适于单独词(如“花”)、象征词(如“风波”)、比喻词(如“心窗”)和有双关意义(如“黑色的日子”)的作文题目。
4.小题大做法就是依据题目提供的范围进行联想或挖掘, 写出深刻的文章。
这种方法适用于开口小、范围有限的小题目, 如“教室一角”、“我的家”等。
同学们经常会被这样的小题目困住手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分作文是这样“炼”出来的——审题篇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 上课日期:__________ 备课人:秦文静1、什么是作文?作文是鼓励自己的话语。
在失落或受到挫败时,拿起笔,写下一些激励自己的话,使自己重新变得自信,燃起奋斗的意志,从失败走向成功。
作文是发泄愤怒的最好方式,一天下来,受了委屈,憋了一肚子的火,不知怎样才能消气。
这时,拿起笔,把你所有的愤怒都写下来,发泄在之上,是否决的心情已经好多了呢?作文是真情实感的流露。
从我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人关心着我们,爱护着我们。
我们也曾经被他们所感动。
感动的感觉也许一晃而过,但我们把这些事写下来,就能永远地记下这些事,永永远远地去感谢他们。
作文是心灵的释放。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许多话我们说不出口,但我们可以用写的呀!对父母的感谢不知该如何说出口,就写一封信给我们吧!对同学的抱歉,说出对不起,会脸红害羞,没关系,用写的吧,相信同学能够理解而且会很感动,因此你们的友情将更坚固!作文离我们并不遥远,不,应该说就在我们身边。
感叹吧!能有写作这么一个好方法,可以记下我们精彩的人生!2、作文的题型:包括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3、写作的基本程序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表达→修改4、、中考作文审题技巧____六审四瞄看分明所谓审题,就是对作文题目的意义、范围和要求的审定。
审题的过程就是确定文章的体裁、题材、中心和写法的过程。
一、审题眼要善于锁定题目最核心的词语,即中心词。
找找下面题目的中心词。
“那一幕,我难以忘怀”“温暖的时刻”“我眼中的色彩”1、“那一幕,我难以忘怀”,“难以忘怀”也就是印象深刻,为什么印象深刻呢,你得给出充分的理由,如果写的是泛泛的人和事,比如,在街上看到一个乞丐觉得可怜,在课堂上被老师表扬有爱心,就“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了,那就没写出这个题目应有的震撼度。
2、“温暖的时刻”,“温暖”不仅是身体的,也应该是心灵的,而且重点应该放在后者。
3、“我眼中的色彩”,“色彩”不能单纯地写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如果简单地写成“我看到了红色、绿色、黑色”,那会让人笑掉大牙。
你得琢磨其中的比喻意涵,比如黑色跟灾难往往联系在一起,绿色往往跟希望里联系在一起,从这个角度,可以写汶川地震,表现我们这个民族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审对象少年不知愁滋味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最可敬的人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我的快乐之旅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洒进____的雨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那天,我捡到快乐的钥匙”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三、审范围范围就是给题材画个圈,圈内的你可以写,圈外的不能写。
最近两年,为了防范套作,命题者越来越倾向于在写作范围上加强限制,这一趋势,我们不能不察。
“美丽的瞬间”,你写的内容就得是瞬间发生的,不能像“三年前……一年前……现在”这样娓娓道来。
“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你就只能写一个场景,不能“家里……街头”写上好几幕,我们写过的“一道风景线”也是如此。
“雨后”“上中学后的第一天”“一件不该发生的事情”请同学们特别注意题目里的时间词,如:“一天“冬天”;地点词,如“校园”“窗外”;数量词,如“那一刻”“一件事”“第二次”。
小练习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这道题目中的“我”可以怎么理解?(既“我”的范围)“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这道题目中的“我”又该怎么理解?刚才的题目是2008年江苏常州题“请以初中生活为素材,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这道题目,如果没有“以初中生活为素材”的限制,选材可谓海阔天空,题目中的“我”就可以非作者自己。
比如可以虚拟“我”为项羽,项羽对虞姬说“你在我心里”;或者杜甫对李白说,树叶对树根说,白云对蓝天说······但“以初中生活为素材”,“我”就只能是“我”,非作者本人莫属了。
虚拟成别人,就跑到圈外了,会被红牌罚下。
四、审修饰词副词初看不起眼,其实极重要。
这两年出现较多的副词有“其实”“然”“真”“也”“最”。
如“门其实开着”“其实很快乐”“其实”,包含着一个误会设计,起初认为是那样,后来因为某一际遇,明白是这样,行文必须把误会交代清楚。
如“我依然__________”“依然”,包含一种无怨无悔,即使错了,即使亏了,也不改初衷。
如:“下雨天,真好”, “______ ,真有趣”, “有时,我也想______ ”, “______,最美的数字”,“我最好的朋友”···“真”包含一种发自内心的意思,行文时少不得由衷的抒情;“也”表明曾经没有想过,经历过,现在却想怎么样······“最”包含一种对比,比较后确定这才是“最”那不是“最”。
所以,要用“那些”来突出“这一个”。
五、审句式题目如果是简单的词语,如“回家”“永远的歌声”,这项审查可略过。
题目里如果出现关联词语,或由两个小分句构成,就需要辨析其中的内部联系了。
是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还是并列关系呢?“生活因思考而精彩”“失去后才知道可贵”又如:“我参与,我快乐”因为“参与”所以“快乐”,我们可以理解为“参与”是“快乐”的原因,“快乐”是“参与”后必然的情绪反映。
你行文时,就需要注意两方面的联系,既描述“参与”的过程和细节,也抒发“快乐”的情绪和感悟,两者缺一不可,只写一点,都不完整。
六、审题意近两年,比喻入题、象征入题的现象很普遍。
这样的题目要审清题目的比喻义和象征义。
如“水总有澄清的一天”,“每一种草都会开花”,“收藏阳光”,“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让——像门前小河般流过”,“心中有盏红绿灯”我们要善于由虚到实,把题目里的比喻词跟自己成长的具体感悟链接起来。
一、瞄体裁中考作文命题已经好多年“文体不限”了,“文体不限”其实也不是什么文体都可以写,有时题目本身的规定性就把某些文体排除在外了。
如:“十六岁的我”,最适合写什么文体呢?最方便写洋溢青春激情的抒情文,叙事文,而议论文、说明文就不好写。
二、瞄情感最近两年,中考命题老师都变成“情种”了,以往那种“马克思主义老太太”的淡漠不多见了。
你看这些题“你还会吗”,“我最想依靠的人是你”,“让我握住你的手”你得体会这里面的一往情深再看这些题目,“向前,向前,向前!”,“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战胜自己,坚强起来”你得领悟其中蕴含的积极、进取、不屈的精神力量。
而所有的体会、领悟,最后又得落实在你饱蘸情感的笔触里。
三、瞄人称中考作文命题更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与心灵世界,所以题目里往往有“我”,如“我眼中的色彩”“我依然”。
再如:“我最想依靠的人是你”“你误会了我”,这样的命题对叙述的口吻就有特别要求,强调倾诉性。
若题目里不是“我”,而是“我们”,如“我们这帮人”“那一刻,我们······”,这类作文你就不能太个人英雄主义,要突出“们”,突出群体。
四、瞄字数字数是作文的一个重要指标,你少了50字,会被扣2分,少100字,基本上就会被划拨到最糟糕的作文里了。
一般是“不少于600字”或者“600字左右”。
从写的角度,应该比题目规定的字数下限略多写几十字,这样不仅内容更显得丰富,也可见你行文的优裕。
审题练习:1、审题(选择正确答案并打“√”)题目:《我经历的一件有意义的事》(1)该写成一篇A、记叙文()B、应用文()C、说明文()D、议论文()(2)题目的关键词是A、我()B、一件()C、有意义()D、事()(3)文章应以()为主A、叙事()B、写人()C、写景()D、说理()(4)这篇文章该用()人称来写A、第一()B、第二()C、第三()(5)题目限制数量的词是A、经历()B、一件()2、一般题目都有关键词,它是写作的重点。
选出下列题目中的关键词打“√”(1)说说我的“傻”二舅A、“傻”()B、二舅()C、我()(2)不知疲倦的爸爸A、爸爸()B、不知疲倦()(3)一个既幽默又有正义感的人A、幽默()B、有正义感()C、人()D、既幽默又有正义感()(4)脾气暴躁的妈妈A、脾气()B、暴躁()C、脾气暴躁()(5)夸夸我的妈妈A、夸夸()B、我()C、妈妈()(6)第二课堂趣味性多A、第二课堂()B、趣味()C、多()(7)解放军舍身救落水少年A、解放军()B、舍身()C、救()D、落水少年(2、审题。
划出“题眼”,并指出哪个题目点明了中心思想。
(1)一个刻苦学习的同学(2)他家富起来了(3)红领巾鼓舞着我(4)童年生活回忆点明中心的有3、根据审题填空(1)《放学回家的路上》是篇的文章,题目上的时间限制是,地点限制是。
(2)《我尊敬的一位长辈》是篇的文章,题目上的对象限制是,内容限制是,数量限制是。
(3)《他为我做了件好事》是篇的文章。
题目上的对象限制是,数量限制是,内容限制是。
4、判断下面的审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摔倒以后》重点应写“我”怎么摔倒的。
()(2)《咱班的新事多》应写发生在自己班里的新事,而且要写几件事。
()(3)《放学以后》和《放学回家的路上》的要求是相同的,都是写放学后发生的事。
()(4)《我的爷爷》和《我爱爷爷》两个题目的要求一致,都是写爷爷。
()(5)《爸爸笑了》一文的重点应该写爸爸是怎样笑的。
()(6)《秋天的傍晚》是要求写秋天傍晚时的美丽景色,不能写傍晚时发生的事情。
()(7)《变》这个题目只能写同学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取得进步的事。
()(8)《衣料服弄脏了》和《衣服弄脏以后》这这两篇课文重点相同,都是写衣服是怎么弄脏的.( )(9)《欢乐的“六·一”节》要求写“六·一”节这天的事,必须突出“欢乐”,表明在节日里过得十分欢快、喜悦。
()5、比较下列各组题的的异同我的同桌(1)我与同桌我和同桌之间的事我的同桌二、三事相同之处:不同之处:一件新事(2)一件喜事一件趣事一件小事相同之处:不同之处:6、设想一下,《她值得我学习》这个题目可以表达哪些中心?照样子填写三个中心在下面的横线上。
例:他刻苦学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