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学案

姓名:学号:

一、学习目标

1.熟悉任务型材料作文的命题规律和特点;

2.掌握正确而高效的审题方法和立意方法;

3.了解高考作文“立意深刻”的标准和方法。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如何使自己的作文立意正确而且深刻。

三、学习方法

师生合作、讨论与训练、训练与评价,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四、背景知识

(一)关于定义

命题者给定材料,设定情境,就材料发布多个写作任务,考生根据要求择其中几个来完成写作的作文题型。让考生分析、解决材料中的问题,阐述自己的思想。让考生更好地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好的角度来作文。

(二)关于特点

任务型写作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但同时又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写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确、具体,注重任务之间的关联性。情景创设,应景抒情,应事说理选择性强,材料、写作对象、写作角度、人称可选择。多元理解,对同一个材料有不同的理解,任务具体,写作任务、写作要求具体化;对象感强,写作对象具体化。

五、正确审题和深度立意的方法

(一)正确审题

1.全面把握:概括核心事件、提炼中心话题、确定事件主体及相关方;

2.多向思考,明确关联性:组合关键词(话题)、找出内在逻辑;

3.明晰任务指令,确定中心观点:中心聚焦,深度立意。

(二)深度立意

1.立意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深度立意的方法:

①性质分析、探本溯源;②因果分析、深度挖掘③多向辐射、宽度拓展;

④比较思维、求同求异⑤辩证分析、准确全面⑥层层推进、严密结构

六、堂上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概括核心事件(中心内容):

确定事件主体及相关方:

提炼中心话题、确定话题关系:

明晰任务、确定立意方向:

确定观点: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材料一:广东陈添记。40年来坚持只做三样小吃,明明其他商品的价格都以看得见的方式在涨,原材料成本,房租。员工工资。生活成本,都在涨,这家店却9年不涨价,店主明伯说:“不能叫街坊失望,要对得起他们。”

材料二:河北保定“良心油条哥”,曾高调地说,他坚持诚信经营,明码标价,别人卖4块钱一斤,他卖5块钱一斤,“不用废油。”虽然成本增加了,价格上涨了,可来吃早餐的人却越来越多,盈利也比原来多了四分之一。

材料三:英国露西·希格尔在《为什么你该花更多的钱买更少的衣服?》一书中指出人们所追求的廉价背后隐藏着血汗和权益压榨。对我们的消费观念有很大的启发:花更多的钱买更少的东西,这不是愚蠢,而是现代文明社会一种很可贵的理性。

对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看法和思考?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概括核心事件(中心内容):

确定事件主体及相关方:

提炼中心话题、明确话题关系:

明晰任务、确定立意方向:

确定观点: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廖晓波同学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且被一所知名重点大学录取了。在等待大学开学的近两个月时间里,他想做两三件有意义的事情,给自己的高中生涯划上一个完美句号。想做的事情很多:学德语、下乡支教、学习开车、学习烹饪、练吉他、自学大学课程、参加健身训练、国内旅行、回老家陪爷爷奶奶、兼职做超市销售员,但时间有限、精力有限,他觉得很难选择。

请你给晓波同学写一封信,帮助他从上述想做的十件事情中选两三件事情,让他度过一个愉快充实而有意义的高三暑假。

要求:选好关键词(事情),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概括核心事件(中心内容):

确定事件主体及相关方:

提炼中心话题、明确话题关系:

明晰任务、确定立意方向:

确定观点:

附一:2017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10篇点评版——第10篇《以和为贵万物共荣》

以和为贵万物共荣

(文章选择的两个关键词是“美丽乡村”和“一带一路”,题目拟为“和为贵”,是从关键词中找到核心立意,是线穿珠玉式的写法,当然,这穿珠玉之线是要作者自己从多个关键词中提炼出来。从范围上看,这两个词一大一小,一内一外,而以“和”为有机关联。先“了然于心”,再“了然于手”,这也是好文章的必然写作之法。)

广东一考生

中国,华夏民族的家园。上承炎黄子孙的山脉,薪火相传;走到今天,中国人依然坚守着以和为贵的理念,立足国内,由向世界,追求万物共荣之境。(首段即点出核心立意)

和谐,首先是城市与乡村的和谐。英国诗人库伯曾说:“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而在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乡村的文化与生态机制日渐脆弱。于是,“美丽乡村”概念应运而生,中国人发起了一场寻根之旅。上至国家领导人提出的“绿水青山,胜过金山银山”的口号,下至青年返乡潮的出现,“美丽乡村”是中国实现和谐社会、走向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步。(“美丽乡村”定位于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这是作者的聪明与大气之处,把自己对这类问题的思考融入文章之中,显出文章的不凡的格局。所以,写作的“起”段,即写作的基点的确定非常重要。)

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有人评价,青年返乡建设“美丽乡村”,是青年再造的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北上广”是无数寒窗苦读的学子的梦想之地。城市,意味这机遇,也意味着成功;乡村,则意味着贫穷与落后。(继续深化城乡)一位湖南青年曾惭愧地回忆起自己回到农村老家后放出的狂言:“这里简直比上海落后一百年。”的确,现在的乡村景象是今非昔比,再也不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之景,再也不见“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之景。(聪明的人,让背诵为文章增色,其实,这有多大难度?有心用之则不难,无心用之则难矣!)但正因如此,乡村所蕴藏的无穷潜力吸引着现代青年返乡造梦,大展鸿图。“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的不仅仅是城乡和谐,更是青年价值观念的进步,在乡村发展自己,在乡村创造价值,实现乡村人与城市人的和谐共生。(把城乡和谐的道理分析透了,文章焉能不吸引人!应该说,能把城乡一体化或美丽乡村在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说出个道道来的,应该不是很多。)

和谐,不仅是本邦内部的和谐,更是万邦的和谐。(过渡段,递进出另外一个层次)老子有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己为(几于)道。”中国兴起的一带一路建设,正是秉着“亲诚惠容,和谐万邦”的理念打造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富裕之路。(这句话有认识的高度。)有人扬言这是“中国威胁”,其实达何尝不是在现今保守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受阻的国际形势下中国从深厚的历史文化中挖掘出来的、具有当代意义的治世理念呢?(还顺带批驳了一下“中国威胁论”,在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读懂中国的交际环境中,似乎有这个必要,符合这个语境。)往西,接通哈萨克斯坦,直到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上北,接蒙古、俄罗斯;向南,开老挝,经越南,至泰国。中国努力延伸橄榄枝,通“一带一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因为详尽,愈加显得有理有据)

以和为贵,万物共荣。中国,通过打造美丽乡村,实现城市与乡村内在机(肌)理的对接;通过建设一带一路,实现国与国之间经济、政治与文化命脉的衔接。21世纪,请看中国和谐建设之路。(最后再点核心语,收束全文。)【一句语点评】什么叫有话语权?不是嗓门大,而是认识之通达、深刻,表达之确然、丰富,分析之清晰、细致。(点评者葛福安)

[专家点评]

本文是一篇较为规范的议论文,在立意、结构、思辨、表达等方面都有可取之处。文章围绕“以和为贵,万物共荣”这一中心,选取“美丽乡村”和“一带一路”两个关键词,挖掘其有机联系,阐释了中国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和谐建设之路。作者对关键词的理解较为恰当,且有一定深度,如认为“美丽乡村”建设可以实现国内城乡和谐,特别提到青年返乡参与家乡建设,反映了“青年价值观念的进步”至于“一带一路”建设则是追求万邦的和谐,通过推动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共同富裕之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中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