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二模晏子的车夫范文
以祥子为代表的大部分车夫的作文

以祥子为代表的大部分车夫的作文
祥子这人啊,真是个硬骨头!那大太阳底下,他弓着背拉车,
汗水跟小溪似的往下淌,可他那眼神,就是不服输,看着就让人佩服。
车夫这活儿,说累也累,说苦也苦,但祥子总能乐呵呵的。
早
上天还没亮,他就出门了,推着他那辆破车,哼着小曲儿,好像全
世界都欠他个笑脸似的。
你看那祥子,站那儿就像个山,夕阳一照,影子都拖到地上了。
他虽然没啥大本事,但那股子劲儿,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他就这么
默默付出,为了啥呢?不就图个心里踏实嘛。
祥子心里头有个梦,想买辆新车,这对他来说,就像天边的星星,看着近,其实远得很。
2013江苏省南京“二模”优秀作文

2013江苏省南京“二模”优秀作文(新材料作文:晏子的车夫)【试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70分)晏子是齐国的国相。
一次外出,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中偷看,见她的丈夫头顶着巨大的车伞,鞭打着四匹马,十分得意。
车夫回到家,她的妻子要求离去。
丈夫问她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到六尺,做齐国的国相,扬名诸侯。
今天我看他外出,志虑深沉,面无喜色。
而你身高八尺,给人做车夫,却趾高气扬,觉得很满足,我因此要求离去。
”从那以后,她的丈夫一改故态。
晏子感到奇怪,就问他,车夫照实回答,晏子举荐他做了大夫。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优秀作文】多少人爱晏子南京一考生晏子是深沉低调的。
然而晏子永远是少数--不然人们不会千年如一日地纪念他。
可惜文坛上的晏子实在太少,就像昨天去世的辛丰年先生,消失一个,我们的文化监察就暗下一片。
丰年先生晚年坚持独立持家,每天锻炼、买菜,一如常人。
扬之水说这位名门之后、大作家、老干部,穿的“好像一个复员军人”。
但谁也不能否认辛丰年的价值,这才是文人中的晏子,真贵族。
有些作家总是说中国人不读书,恐怕只是中国读书人不爱那些自命大师、专家,在文化之路上扬鞭打马的主流文人们。
那么多人爱辛丰年呢!晏子虽矮,灵魂却比车夫们高大得多。
这几年,有人写最后的文化贵族,有人主办怀念大师的展览。
人们呼唤什么,总是因为少什么。
现在我们呼唤辛丰年们、晏子们,只是因为文坛中遍布车夫,难寻晏子了。
其实晏子不过是不张扬一点,有涵养一点,然而我们的作家们却做不到,宁肯驾车奔向金钱与名声,把读者甩得远远的。
扬之水问辛丰年,为什么身在城市却如此安详?辛丰年答:心远地自偏。
文化之路上,听怕万马奔腾,只要你愿意,还是可以如蔡明亮的电影《行者》,一步一步,走出一片深沉与宁静。
在上海滩飞驰的车流中,华东师大的陈子善老师还是能紧抱爱书,志虑深沉,心无旁骛,走出晏子般的贵族气质。
读《晏子的车夫》有感800字_初级中学读后感

读《晏子的车夫》有感_初中读后感晏子身为一国之相,却依旧志虑深沉,反倒是他的车夫是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这样一个鲜明的对比,只能让人对那车夫摇头苦笑。
有人常说这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这也真是个奇怪的现象,就像韩愈《师说》里所说的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差别一样,最终形成了圣益圣,愚益愚的局面。
有些人愈是位高权重,愈是深谋远虑,不敢懈怠;倒是他们身边不少不起眼的小角色常常呆在他们身边洋洋得意。
结果,一群人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变得越来越强;而另一群人则始终靠着别人,安于现状,人的差距变得那么大,倒也是一种必然结果。
晏子和那车夫一个谦逊,一个高傲;一个低调,一个高调。
但是车夫仅仅是一个车夫,他着实没有什么资本去炫耀,而他炫耀得似乎有点理所当然,在晏子的光芒下,他似乎有足够的理由去炫耀自己,而多数人也的确觉得他可以去炫耀。
我们很多人经常有这样的心态,我们喜欢依附强大的,有势力的一方,也喜欢呆在他们的光芒之下,并总觉得借着他们的光芒自己也变得格外耀眼起来,以至于最终我们觉得自己很强大,尽管实际上自己很弱小。
正是这样,我们许多人才变得无能,承担不起责任,才出现了一群像喊着: 我爸是李刚!这样的人。
我们需要独立,我们需要保持自我,我们也许不得不依靠一些强者,但我们要始终明白我们不能也不会永远活在强者的光芒下,我们要努力让自己也能发光,直至有一天可以脱离强者,做出自己的一番成就。
当然,我相信这车夫也绝非等闲之辈,在他妻子的诉说下,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勇于改正,最终被晏子举荐为大夫,我们也当如这车夫,也许我们以前一直生活在别人的光芒之下,甚至还为此阿谀奉承过别人,当我们现在突然改变了原先的作风,可能会有人质疑我们,但不要为这些质疑所扰,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认清自我,逐渐从别人身边脱离出来,活出真正的自己。
不要活在别人的光芒下,活出你自己,也唯有这样,你才可以施展你的拳脚,打拼出一片你的天下。
读《羊狼签约》有感_小学生作文读《羊狼签约》有感《羊狼签约》是古希腊著名的寓言大师伊索的杰作。
XX南京三模语文作文范文+《愿做荒野xx南京三模语文作文范文

XX南京三模语文作文范文+《愿做荒野xx南京三模语文作文范文南京市高三语文模拟卷作文题及范文(3篇)【大师网——精彩专题】,点击下载!全站!【试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70分)晏子是齐国的国相。
一次外出,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中偷看,见她的丈夫头顶着巨大的车伞,鞭打着四匹马,十分得意。
车夫回到家,她的妻子要求离去。
丈夫问她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到六尺,做齐国的国相,扬名诸侯。
今天我看他外出,志虑深沉,面无喜色。
而你身高八尺,给人做车夫,却趾高气扬,觉得很满足,我因此要求离去。
”从那以后,她的丈夫一改故态。
晏子感到奇怪,就问他,车夫照实回答,晏子举荐他做了大夫。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气势易作,气度难求这不是一个缺少大师旗号的时代。
这是一个缺少大师境界的时代。
似乎只要放眼望去,整个图书市场里充斥着一片“鸿篇巨制”“毕力倾注”之类的口号。
但大家又不得不承认,这一片知识交易金钱的熙熙攘攘下,培育大师精神和学术氛围的土壤荒芜着。
在中国,红学是一问疑一探寻逐渐从清朝末年兴盛起来的。
说道现代不得不提一位人物,周汝昌。
他倾力六十年于红学之上,亲力发掘出无数史料,首创了考据一派,直至耳聋目盲仍孜孜不倦口授于子女笔录。
他从来没有在公开或私下场合宣传过一次他的作品,甚至可以为了他人的研究将资料赠与他人。
周汝昌是淡然的,他说,对于名利,他没有看见什么值得分精力来追逐的吸引力。
但是无疑中国文学研究看见了,否则也不会以红学的名义在中国设立一个又一个的基金,召开连日不断的发布会;否则也不会因周老遗愿是将所有著作无私奉献而心生怨气。
只是若是被看作了足以养活研究所的财富,这些著作又会起到多少推动文化前进的作用呢?真正愿意沉下新来,不满足于现状,想真心改变的人太少了;多的是咀嚼着残羹冷炙还以为是学术精髓沾沾自得。
小学议论文作文:《《晏子的车夫》》有感7

《《晏子的车夫》》有感
晏子乘车外出,马车正好从车夫的家门前经过,车夫的妻子往外看,只见自己的丈夫替相国驾车,坐在车上的大伞盖下,十分得意。
车夫回家后,妻子要跟他离婚,他不明白。
妻子说:;晏子身为齐国宰相,可我看他坐在车上,思想深沉,态度谦逊。
而你呢,只不过是个车夫,却趾高气扬,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
像你这样的人还会有什么出息呢?这就是我要跟你离婚的原因!”车夫明白了后,便向妻子认错。
后来,车夫变得谦虚。
车夫的变化,使晏子奇怪,就问车夫原因,车夫把妻子的话告诉了晏子。
晏子认为车夫的妻子很有见解,也对车夫勇于改过的态度感到满意,便推荐车夫做了大夫。
有本事,有成就的人,往往都是谦虚谨慎,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
虽然有很大的名誉,但是还是那样谦虚。
反而那些只会骄傲地炫耀,没有真才实学的人,那么趾高气扬,一副看不起人的样子,以为自己很有成就,就居功自傲。
这个故事中的晏子和晏子的车夫就是两个很好的例子,晏子虽然是宰相,但做在车上,根本没有那样居功自傲,得意洋洋。
但车夫却得意洋洋,趾高气扬,虽然他只是个车夫,但他确认为自己很了不起。
不过后来车夫知错就该的精神也难得可
贵,因为——犯了错就要知错就该!所以,一个人,不能骄傲,不要以为自己有了一点点成就就很了不起,要记住: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一个人,如果有了很大的成就,还是那样谦虚谨慎,那他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但是,要记住:过度的谦虚就是骄傲!总而言之,一句话——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车夫作文600字

车夫作文600字车夫作文600字7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车夫作文600字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车夫作文600字篇1他有一张方方的脸,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
他有很多身份:教师、父亲、儿子等,更特别的是他是我的“车夫”。
三年级时,我家搬到了离学校较远的地方,从此以后,他就成了我的“车夫”。
每天早上他六点半起床,简单梳洗一下,就开车送我上学。
下午,他又准时接我放学。
他因为要接送我上下学,耽误了很多工作。
记得是五年级的一个星期四,他说要去开会,下午放学让我自己坐公交车回家。
下午最后一节课时,原来晴好的天,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不一会儿,雨便下了起来。
我心想:下雨了,没带伞,这可怎么办?放学后,因为没带雨具也没有任何躲雨的地方,我急急忙忙地走在雨中,真想一步跨到公交站。
就在我走向公交站时,忽然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心想:会不会是爸爸?不可能,他开会去了,怎么会在这儿?不会是他!我打消了这个想法,继续向前走。
这时,身后传来急促的喊声:“了了,了了!”我停下脚步,转身一看,是爸爸!我吃了一惊,小跑上前,问道:“你不是开会去了吗?怎么还来接我?” “下雨了,不是担心你吗?反正还有一些时间……你看衣服都湿了,快上车吧!”他说话略显急促。
在路上,有些堵,他着急地按喇叭,嘴里也小声嘀咕:“快点,快点,快点……”“挤,挤什么?”“唉,又堵了!”“这里是单行道,不是双行道,别挤!”看得出,他很急。
我看着他焦急的神情,心里有点儿酸酸的,心想:他本来是可以很从容地去开会的,可现在还要来接我,肯定要迟到了。
到家了,他对我说:“饿了有饼干,吃完了就做作业。
”说完,他就急匆匆地走了。
这就是我的“车夫”——我的爸爸,他一直默默地关心我,爱护我。
车夫作文600字篇2早上起来,隐隐约约的看见很多黄色的三轮车在川流不息的马路驶过!只见他们骑的气喘吁吁的!突然,有人在我身旁拦下一辆黄包车,只见那车夫缓缓的停了下来问:美女,你去何处?美女答道:去车站要多少钱?(那时这里离车站很远的)。
2013年高考作文晏子的车夫(考前押题43)

【语文】2013年高考作文:晏子的车夫(考前押题43)【金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70分,本篇作文为南京二模作文题,有一定深度,值得推荐!)晏子是齐国的国相。
一次外出,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中偷看,见她的丈夫头顶着巨大的车伞,鞭打着四匹马,十分得意。
车夫回到家,她的妻子要求离去。
丈夫问她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到六尺,做齐国的国相,扬名诸侯。
今天我看他外出,志虑深沉,面无喜色。
而你身高八尺,给人做车夫,却趾高气扬,觉得很满足,我因此要求离去。
”从那以后,她的丈夫一改故态。
晏子感到奇怪,就问他,车夫照实回答,晏子举荐他做了大夫。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意解读】这则材料来自《史记》的《晏婴列传》,原文如下: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窥其夫。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晏子荐以为大夫。
新材料作文的特点是内涵丰富,写作者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关于这则材料可以有以下立意——【阅卷手记】南京二模作文题选择的是叙述性材料,材料内涵丰富,角度多元,审题难度适中。
我校年级作文均分为47.3,得分偏低,反映出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审题立意不准。
我们来看几个题目——《让谦虚成为习惯》《用欲望找到成功》《登高必自卑》《登高而博见》〈找回失去的自我〉,这些题目都不太妥当。
可能有同学认可第一个题目,但“谦虚”与“谦卑”有别,准确而言,这则材料体现的是“谦卑”“低调”。
当然,写谦虚只能算基本切题,还不算完全跑题。
可见,立意时应力求精准表达。
像下面这些题目一眼看去就知道是切题的:《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摆正自身位置》《低调做人》《学会内敛》。
车夫老马(2016江苏南京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

车夫老马老舍正说到热闹中间,门忽然开了,进来一阵冷气。
车夫们几乎都怒目地往外看,看谁这么不得人心,把门推开。
门外的人进来了,也是个拉车的。
看样子已有五十多岁,穿着件短不够短、长不够长的棉袄。
两个耳朵冻得通红,红得像要落下来的果子;眉上、短须上都挂着些冰珠。
一进来,摸住条板凳便坐下了,扎挣着说了句:“沏一壶。
”茶还没有沏来,老车夫的头慢慢地往下低,低着低着,全身都出溜下去。
大家马上都立了起来:“怎啦?怎啦?”说着,都想往前跑。
“别动!”茶馆掌柜的有经验,拦住了大家。
他独自过去,把老车夫的脖领解开,就地扶起来,用把椅子戗(qiànɡ,支撑)在背后,用手勒着双肩:“白糖水,快!”糖水刚放在老车夫的嘴边上,他哼哼了两声。
“喝点水!”掌柜的对着他耳朵说。
“啊?”老车夫睁开了眼,看见自己是坐在地上,腿蜷了蜷,想立起来。
“先喝点水,不用忙。
”掌柜的说。
大家几乎都跑了过来。
“哎!哎!”老车夫向四围看了一眼,双手捧定了茶碗,一口口地吸糖水。
慢慢地把糖水喝完,他又看了大家一眼:“哎,劳诸位的驾!”说得非常的温柔亲切,绝不像是由那个胡子拉碴的口中说出来的。
说完,他又想往起立,过去三四个人忙着往起搀他。
他脸上有了点笑意,又那么温和地说:“行,行,不碍!我是又冷又饿,一阵儿发晕!不要紧,不要紧!劳诸位哥儿们的驾!”这时候,老者的干草似的灰发,脸上的泥,炭条似的手,那个破帽头与棉袄,都像发着点纯洁的光,如同破庙里的神像似的,虽然破碎,依然尊严。
大家看着他,仿佛唯恐他走了。
听到老车夫说肚子里空,祥子猛地跑出去,飞也似地又跑回来,手里用块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说了声:“吃吧!”“哎!”老者像是乐,又像是哭,向大家点着头。
“到底是哥儿们哪!拉座儿,给他卖多大的力气,临完多要一个子儿都怪难的!”说着,他立了起来,要往外走。
“吃呀!”大家几乎是一齐地喊出来。
“我叫小马儿去,我的小孙子,在外面看着车呢!”一个中年的车夫开开了点门缝:“小马儿!小马儿!你爷爷叫你哪!”老者用手摸了好几回包子,始终没往起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势易作,气度难求
这不是一个缺少大师旗号的时代。
这是一个缺少大师境界的时代。
似乎只要放眼望去,整个图书市场里充斥着一片“鸿篇巨制”“毕力倾注”之类的口号。
但大家又不得不承认,这一片知识交易金钱的熙熙攘攘下,培育大师精神和学术氛围的土壤荒芜着。
在中国,红学是一问疑一探寻逐渐从清朝末年兴盛起来的。
说道现代不得不提一位人物,周汝昌。
他倾力六十年于红学之上,亲力发掘出无数史料,首创了考据一派,直至耳聋目盲仍孜孜不倦口授于子女笔录。
他从来没有在公开或私下场合宣传过一次他的作品,甚至可以为了他人的研究将资料赠与他人。
周汝昌是淡然的,他说,对于名利,他没有看见什么值得分精力来追逐的吸引力。
但是无疑中国文学研究看见了,否则也不会以红学的名义在中国设立一个又一个的基金,召开连日不断的发布会;否则也不会因周老遗愿是将所有著作无私奉献而心生怨气。
只是若是被看作了足以养活研究所的财富,这些著作又会起到多少推动文化前进的作用呢?
真正愿意沉下新来,不满足于现状,想真心改变的人太少了;多的是咀嚼着残羹冷炙还以为是学术精髓沾沾自得。
就像前些阵子国学之热蔚然成风,各种细说、杂谈纷纷出世。
无可否认,这些是有助于人们熟悉国学的铺路石,但若是把这些浅薄的快餐化文化视作国学本身,就是自满心态的预兆。
“那些是国学吗?那只是让我们看见中国还有过写着东西。
”
文化领域的自满是可怕的,自满于现状而大张旗鼓地吹捧自己的人则是更加可怕。
善于吹捧和钻营的人一旦形成气势上的胜利,对于人们起到的导向可想而知。
所以杨缘先生才不愿掺杂于世事,独自生活,独自思考和写作。
大师的气势是易于营造的,只是大师那样沉静、自谦退让而从不满足从不止步的气度和境界难于达到。
晏子的车夫或许不算是个学术广博的人,但好在他知错就改,亦可谓善莫大焉。
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是晏婴一般睿智,但至少我们可以从如今的迷雾中醒来,辨识清楚自身和自身永不停步的追求。
至少我们不能再做回沉溺在所谓得意当中的自己。
给自己找准位置
人生百态,如弱水三千,每人只取一瓢饮。
有人取得一瓢甘醇便沾沾自喜,自我满足,有人同样很幸运,却心怀他人苦难,为取得一瓢苦水的人而忧。
晏子和车夫的区别便在于此。
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所以晏子能志虑深沉,即使贵为国相也面无喜色。
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所以车夫趾高气扬,虽然给人驾车但十分满足。
是洋洋得意还是宠辱不惊,归根到底是有没有给自己找准位置。
人的心中始终有一个天平,一边是欲望,一边是满足,而人生的得失无非是砝码的加减。
洋洋得意者过于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禁喜形于色,举手投足间显出骄傲。
宠辱不惊者则成功地做到了平衡,不以社会地位、知名度为豪,始终安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正如“贤宰相”王旦所言,“吾常以太盛为惧”,给自己找准位置的人不仅严于律己,而且不会是自私的生命,因为他们很清楚每个人都有权利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自己的事,为社会和谐共同努力。
但是,欲望太多,人性太复杂,找准自己的位置不是件容易的事。
难免有些
官员在攀上高位后,利用职权压人敛财;难免有些商人在赚得财富后,为追求最大利润,忘记了良心;难免有些学者在研究出成果后,被媒体的闪光灯吸引,荒废思想。
这些人沉溺在灯红酒绿的生活中,满足于名利的求取,殊不知他们其实无所作为,头脑和心早已被物欲占满,哪里还有思考如何发挥个人功用为苍生服务的空间?
有的人因为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所以虽然谋生的空间很小,但是精神的空间很大。
比如寄情于山水的黄公望,他与自然比邻而居,在山水之中舒展生命,放松精神,因而笔墨得意洒脱,创作出《富春山居图》。
他从未想过要成名,却真的成了里程碑。
相比之下,养尊处优的宫廷画家满足于自己身处的环境,习惯于达官贵人的追捧,却没有为致力于艺术创造找准自己的位置,因此渐渐耗尽了激情、灵感,只能一味地追求富丽、典雅、细腻,没了个性和神秘感。
昆德拉说:“生命是一种结满各种可能的树。
”找准自己的位置,你就可能避免满足于现状而精益求精;找准自己的位置,你就可能避免洋洋得意而看淡得失;找准自己的位置,你就可能跳出自己的小世界而树为生民立命之理想。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生活在远古时期的圣人都能有此觉悟,况吾等现代化世界的主人乎?
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这是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好方法。
正比如我们的学习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当别人好心地替你指出错误之处时,你应该虚心改正。
材料中的车夫就是这方面“改正者”的典型。
原先趾高气扬认为自己非常得意的车
夫,在妻子指出他的错误后,一改故态,并最终因被晏子推荐做了大夫。
在改正中,不断提升自己,最终必定有质的飞跃。
古人云:“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横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只有这样,方不会“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读了这么多年书,任何科的老师都在强调“纠错本”的重要性。
难道“纠错本”仅仅是把错的题目抄下来或摘下来吗?当然不是!老师期待的是我们能从错题中发掘每个问题的本质,总结失败原因,并克服此困难,以此在下次“战争”中“披荆斩棘”,走向辉煌。
由此可见,改正错误,并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它更应有的是本质上的突破。
我相信车夫并不是尽在驾车时所有改变,他的整个世界观都发生了改变,而后人生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改正错误不能反靠别人的主观帮助,更为重要的应该是个人。
“吾日三省吾身”是曾子的心跳,这也应该是我们学生的座右铭:今天你犯错了吗?今天犯的错误你改正了吗?由这个错误你得出了那些心得?像这样不时的询问自己,以达到“省自”的效果。
如果车夫在做了大夫之后没有不断地反省,不断地探求改正错误的真谛,我相信,他终有一天会变回那个不思进取,自鸣得意的“车夫”。
正是不断的自省,方使他“久其官”,从此仕途平顺。
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这会使你更容易被别人认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这广为人知的话是否对你产生些许影响?究竟是成为终其一生却碌碌无为的车夫,还是仕途光明,众人皆知的大夫,我早已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