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地方戏曲音乐蛤蟆嗡起源探究
让绝响穿透岁月——从蛤蟆嗡退赛谈地方戏的传承与发展
( 作者单位 : 日 聊城 报社 )
校、 进农村, 引导群众创立自己的品牌戏曲文化活动。 加入现代元素打造地方戏曲.唤起群众的戏曲文化意
识. 不能等到断代了 再去着急传承。 , 在这一点上, 潍坊高密艺 术剧院把茂腔经典曲目《 墙头记》 制作成七集动漫在本地播
出, 受到当地茂腔发烧友和孩子的喜爱, 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保护传人的基础上,还要吸收并有意培养新一代传承人 ; 尽
比个体的力量 , 政府在保护和传承地方戏上具有无法比拟的
优势, 对一些具有传承价值的稀有的小戏种 , 参照文物保护 分级的做法, 各地文化主管部门应该对本地特有的剧种在历 史、 文化等方面的价值。 进行评估分级。 制定相应的对策分别
完善戏曲教育体系、 拓宽招生渠道. 为地方戏曲发展培养后
一
族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 可以将戏曲艺术与动漫艺术相结
合, 借用时尚的数字技术外壳, 传递地方优秀文化精粹, 以适应
新时代各个年龄和不同层次人员的欣赏需求。
“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 的” 。中国是一个拥有 五千年文 明
《 武训立志》武训祭母》武训推磨》武训行乞》和 《 《 《 《 义学功
成》 5部, 共 请八十多岁的老艺人邱东山为指导, 组织了乐
史的国家。 悠久的历史赋予了中华民族博大而丰富的文化 遗 产。地方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 展示 , 也是人类创造力和智慧的结晶, 不仅是我们国家和民 族的骄傲, 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弘扬地方戏曲, 保留非物 质文化遗产任重而道远。坚持不懈地把传承与发展做下去 , 地方戏曲这朵在本土生长起来的奇葩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 才永远不会凋谢。
山东地方戏
茂腔:本名冒腔,建国后改冒腔为茂腔,是山东省高 密、胶州等地的地方剧种,源于“肘鼓子”,2006 年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茂腔曲调质朴 自然,唱腔委婉幽怨,通俗易懂,深受山东半岛居民 的喜爱。茂腔中女腔尤为发达,给人以悲凉哀怨之感。 伴奏乐器有二胡、柳琴、京胡、京二胡、三弦,在演 出大型古装戏,特别是大型现代戏时,为了哄托气氛, 茂腔乐队不但又加入了笙、笛、扬琴、琵琶、唢呐等 民族乐器,还加进了小号、长号、圆号、单簧管、长 笛、小提琴、大提琴等西洋乐器。
莱芜梆子:又名“莱芜讴”,音乐唱腔高亢激昂,豪迈奔放, 风格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宝库中的奇葩。 流行在山东莱芜、新汶、泰安、蒙阴一带,所以最早也叫“靠 山梆”或“泰山梆”,清初已有演出。
1850年前后,徽班“老阳春”经运河入山东,定居在泰 安县夏张镇。此后,流行于汶上一带的梆子(汶上梆子), 经常与徽调同台演出,逐渐结合,演变成了独具特色的莱芜梆 子。
柳子戏是以元、明、清以来流传于中原一带的民间俗曲 小令为基础,因曲牌中有一种柳子调,故得名柳子戏。柳 子戏有近五百年的历史,传统剧目二百余出,主要伴奏乐 器有曲笛、笙、小三弦,俗称三大件。2006年5月20日, 柳子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
柳子戏的优秀传统剧目《孙安动本》、《玩会跳船》、 《红罗记》、《五台会兄》、《张飞闯辕门》、《白兔 记》。
该剧种唱腔激昂高亢,形式复杂多变,表演形式粗犷,架势夸张长 于表现山东人豪爽豁达的性格。
据老艺人讲,汶上县大曹班经常上演的戏就有600出之多。其流行 的剧目有“四大征”,即《穆桂英征东》、《秦英征西》、《姚刚征 南》、《雷振海征北》。传统戏:《贺后驾店》《五凤岭》《杨家将》, 新编历史戏《杨八姐救兄》等,大型现代戏《泰山雏鹰》《情满泰山》 《嫂娘》,不仅在山东获“精品工程奖”,而且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获 国家奖励。
大型戏曲蛤蟆嗡《武训舍情》首演成功
大型戏曲蛤蟆嗡《武训舍情》首演成功徐洋6月20日晚,由中共冠县县委、冠县人民政府、山东省艺术研究院联合主办,冠县宏湖蛤蟆嗡剧团表演的大型戏曲蛤蟆嗡《武训舍情》在聊城首演汇报成功。
这是山东省艺术研究院“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保护濒危剧种“三位一体”工作模式结出的又一硕果。
抢救挖掘,一个剧种重燃复兴火种蛤蟆嗡是流行于冠县桑阿镇、贾镇、梁堂一带的民间小戏。
它是由河北魏县、大名等地流行的落腔(落子)传入山东后,在演出过程中逐步吸收河北梆子、四根弦的特长,并和当地语言相结合而形成的剧种。
它的主奏弓弦乐器“二胡头”(或称“胡子”)是用椿树根挖制而成,蒙以桐木薄板,上配30多厘米长的琴担和两根丝弦及马尾弓。
椿树根木质松软,发音浑厚悦耳,嗡声嗡气,加之在唱腔小过门中(so1、do)两音反复出现,听起来酷似雨后蛙鸣,所以当地群众称为“蛤蟆嗡”。
蛤蟆嗡剧种距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在剧种尚未发育成熟之前,该剧种便没有了传承人。
近年来业余剧团一直在努力发展这一本地小戏,并在进入2000年以来,推出了5个小剧目,积累了一些资料,不过从未进行过理论研究,目前没有专业剧团,和其它濒危剧种一样都面临着亟需挖掘、整理和抢救的问题。
2015年11月初,省文化厅领导在聊城调研“文艺院团创作生产及生存发展情况”时,发现了武训故里———冠县三位乡土文人共同创作的多幕戏曲剧本蛤蟆嗡《武训舍情》,当即表态“武训是齐鲁文化名人,冠县蛤蟆嗡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二者结合,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积极、特殊的意义。
”为了贯彻落实厅领导的指示精神,山东省艺术研究院迅速行动,结合院重点工作“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将蛤蟆嗡的保护工作提上了日程。
作为省内唯一的省级艺术科研单位,山东省艺术研究院承担着“齐鲁文化传承传播工程”重点课题3 DOI:10.16737/ki.rwtx81281190.2016.10.001任务。
该项工程以挖掘和抢救山东濒危地方剧种为主要任务,关注的正是像蛤蟆嗡这种地方濒危小戏的全方位地抢救性恢复工作。
聊城民问文学研究
至今 ,历 史上 的聊 城不 仅经济 发 达 , “ 廛市 烟火 之相 望 ,不下 十万
“ 蟆嗡 ” 的音乐 主要分 为 唱腔和 弦乐 曲牌 两部 分 ,其主 奏乐 蛤
户 ” ,而 且在 文化 方面 也是独 领 风骚 ,特别 是 民间文 学这 枝奇 葩更 器为 “ 二胡 头 ” ,是用 当地 的椿树 根制 作 而成 ,发音 浑厚 悦耳 ,嗡 唱腔小 过 门 中( 、d ) 音反 复 出现 ” ,发 出 的 s o o两 是摇 曳多姿 ,闪耀 着炫 目的光 芒 。 本 文试着 从 民间故事传 说 ,民间 声 嗡气 ,加 之在 “
蛤蟆 嗡是 流行 于冠 县桑 阿镇一 带 的民 间小剧 种 。最初 是 由河北 聊 城 ,宛 媳 一 颗镶 嵌 在 京 杭 大运 河 畔 的 璀璨 明珠 。她 以悠 久 落子) 山东后 ,在演 出过程 中逐 步 “ 传人 吸收河北 的历 史 、独特 的文 化风韵 以及 水 样 的灵 气 ,为鲁 西平 原这 块古 老而 魏县地 流行 的落 腔( 神奇 的土 地增 添 了异样 的风采 。从 距今 约六 七千 年 的龙 山文化 开始 梆子 、四根弦 的特长 ,并和 当地 语言相结合 而形成 的剧种 ”。
( )高唐 民舞 三
聊城 的民间故事 主要 是 由以下 几种类 型组 成 : ( ) 物史事传说 一 人 聊城 的民间传 说里有 大量 的关 于人 物史 事 的传说 。这 些传 说或 是依 附历 史上 的英雄 或是 名人 的轶事 ,如窦 建德 智取 聊城 、魏 太傅
高唐 民舞 的历 史悠 久 ,最早起 源 于清朝 乾 隆年 间。 主要 由扑蝶
异朴 实 ,主要从 民间百姓 生活 本 身 出发 ,但 又并 不局 限于 当 时的实 戏 曲剧 种 , 自清 道 光 年 间一 直 流 传 至今 。它 由元 曲小 令 发展 而 成
地方戏曲蛤蟆嗡的传承与发展探析
随着 时间的推移 ,老艺人又将这种小戏传习
[ 作 者 简介 ]韩银 亮 ,聊城 市文化 艺术创 作研 究所 主任 。
文 化 资 源
蛤蟆嗡剧种兴盛于清末 民初 ,衰败 于2 0 世纪 4 O 年代 。现在该剧 已停演 多年 ,仅有少数人还可 唱一些 曲调 ,但也不是原腔原 渊。2 0 世纪8 0 年代 以来 ,县文化局 派人专 门收集 整理该 剧种有关资 小戏 ,犹如一个谜团 ,令 人费解 。它们之 间有没 有相 同基因呢?经过考察分析不难发现 ,蛤蟆嗡 传 承的共同点有以下两点。
给 当地人 ,并慢慢发展起 来 。特别是在 2 O 世纪5 0
年代 ,桑阿镇 附近的村镇只要有庙会 、红 白喜事 、 寿诞等活动 ,百姓都会请苇园村的蛤蟆 嗡戏班进
行表演 。当时演唱的剧 目主要 E 花庵》 油
剧种 ,传承是否具有联系性 ,发展是 否具有借
鉴性 ,这些问题值得探究 。
( 二 )蛤 蟆 嗡 具有 一 定的 传承 体 系
蟆嗡较为流行 的剧 目有 《 五鬼 闹判》 《 杜十娘》 等 ,目 前 ,河北蛤蟆嗡早 已改名或无人传承。
3 . 河南淅川县蛤蟆嗡 河南淅川县蛤蟆嗡 ,据说最早 出现 在清光绪 年 间 ,蛤蟆 嗡在当地 又有 别称 “ 二棚子” “ 花鼓 子” “ 调子 戏” 和 “ 故事戏 ” 。蛤蟆 嗡乐器 的琴 头 ,雕 有一个蛤蟆 ,拉起 来嗡嗡响 。淅川蛤蟆嗡
发音膜用的材质各异 ,有 的蒙蛤蟆皮 ,有的蒙蛇 皮 ,有的蒙其他兽皮 ;制作材质有 的用梨木 ,有
的用椿木 ,从 中看 出这种乐器是艺人因材制作 。
三是 表 演 形 式 和 内容 灵 活 ,表 演 可 化 妆 也 可
山东冠县民俗
山东冠县民俗——郎庄“面老虎”小的时候都会跟着爷爷奶奶去赶集,在大一点的集市上都会看到一种由面粉为原料做成的小面人,花样繁多,五彩缤纷的,跟随的小孩总会吵着大人给买来玩,记得那时候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尚之类的西游记中的人物尤其多,也可能是因为当时《西游记》盛行的原因。
长大后,我已很久没去过那种集市,但在街边还会偶尔看到,但直至现在这种手工艺品已不多见。
也许随着时代变迁,经济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人们都开始奔向所谓的“现代化”的东西,所以这种传统工艺品也越来越不招人待见,所以就有种销声匿迹的倾向。
我是后来才知道这种面塑起源于我的家乡东阿的临县——冠县,同属山东聊城市。
冠县的郎庄面塑在现在这个时代已经远近闻名,并不是因为他的面塑大人小孩争相学习和购买而广为流传,而是因为这个东西大家早已不再稀罕与珍爱(也许大家现在稀罕的都是现如今的高科技产品吧),但这种文化源来已久,是一种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所以在后来被列入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为广大人民所熟知。
这种面塑由来已久,据说以前郎庄这个小村子里有三四十户人家,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会做面塑,面塑大的约15厘米高,小的只有约6厘米。
据说,郎庄祖上人出去卖面老虎都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吆喝着卖或者去各个村里的集市上卖。
最初的面老虎以花鸟虫鱼这样的小东西为主,涂上大红大绿等亮眼的颜色,特别能吸引小孩子的目光。
“因为都是哄孩子的玩意儿,所以以个头小、造型简单的成品为主。
”而像脚踩风火轮的哪吒,身着战服、手握杨家枪的杨宗保和穆桂英夫妇等几位传说人物是最近几十年才融入面塑制作中的。
戏剧人物走上面塑舞台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由郎庄村一位在外从事舞台艺术的郎姓艺人回老家,开始用面塑制作舞台戏剧中的人物,从而颠覆了面老虎只有花鸟虫鱼的历史。
如今,郎庄面塑造型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十二生肖、历史传说、神话故事、戏曲故事、花鸟鱼虫、菜蔬水果等作品所涵盖的牡丹、莲花等花卉,南瓜、西瓜、杏、梨、桃等水果,鸡、鸭、鹅、燕子等禽鸟,蜻蜓、蝈蝈等昆虫,鲤鱼、青蛙等水生动物,龙、虎、狗等走兽,马、牛、羊、猪等家畜,《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成套戏曲人物,《八仙过海》、《西游记》、《白蛇传》、《哪吒闹海》等神话人物,共九大系列上百个品种样样俱全,无所不捏,技术上也解决了变形、开裂、受潮发霉等难题,使这项技艺成为独门绝技。
冠县地方戏曲音乐蛤蟆嗡起源探究
戏 再 度 从 历 史 的 长 河 中 苏 醒 的蛤 蟆 嗡 需 要 接班人 , 把 它代 代 相 接 、 发 扬 光 大 。 但 是 .现 在 所 面 临 的就 是 没 有 年 轻 人 肯 学 . 没 有 年 轻 人 爱 学 的现 象 , 在 农村 , 现 代 经 济 发 展 带 来 的 冲 击 就 是 人 们 拼 命 努 力 赚 钱 . 只注 重物质 收获 . 却 与 本 身 丰 富 的 文 化 渐 行 渐 远 当人 们 上 了 年 纪 , 回头 想把 蛤 蟆 嗡 捡 起 来 时 才 发 现 .原 来 张 口就 来 . 大 人 小 孩 都 会 唱 的 蛤 蟆 嗡 戏 曲 竟 然 已 基
入 老 艺 人 的籍 贯 . 《 中 国 戏 曲音 乐 集 成 . 山
东卷》 所 说为河北 省武安县 人 . 而 山东 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省 级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名 录 申 报 书 中 却 说
为 南 乐县 人 , 属地 为河 南 在 这里 笔者 不 得 不 再 次 提 到 冠 县 所 处 的 地理 位 置 . 山 东 冠县位于鲁、 冀、 豫三省交界之处 , 不管 是
民王洪江老人所说 . 其 传 入 的 时 间应 该 为
【 4 】 胡芝风. 戏 曲舞 台 艺 术 创 作 规 律 【 M】 . 北
京: 文 化 艺术 出版 社 . 2 0 0 5 .
I 5 】 廖奔, 刘彦 君. 中国戏 曲发展 史【 M】 山
西: 山 西教 育 出版 社 , 2 0 0 0 . 【 6 】 李群 . 传统 戏剧【 M】 . 山东 : 山东 友谊 出 版社. 2 0 0 8 . { 7 】 刘祯 . 戏 曲研 究 ( 第 7 5辑 ) 【 M】 . 北京 : 文
试论“非遗”冠县蛤蟆嗡的传承保护
试论“非遗”冠县蛤蟆嗡的传承保护赵 丹(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 自贡 643000)作者简介:赵 丹(1993-)女,汉,山东聊城人,四川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
导师黄志勇教授。
【摘 要】冠县蛤蟆嗡是山东民间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形式,流传至今,依然历久弥新,其内容和形式都根植于群众生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教育价值和传承价值。
这一优秀传统文化面临多方面冲击,保护冠县蛤蟆嗡这一濒危剧种迫在眉睫。
本文将从蛤蟆嗡的传承与保护为出发点,从学校活态传承、数字化建设等方面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蛤蟆嗡。
【关键词】蛤蟆嗡;传承;保护;对策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5-0023-02一、冠县小戏蛤蟆嗡的起源蛤蟆嗡这一地方小戏历史上流行于山西夏县、河北曲周、河南南阳、山东冠县四个地区。
清末民初,四省交界地区的小戏小调与当地方言习俗融合,形成一种音乐伴奏和唱腔特点犹如蛙鸣的特殊剧种,被称之为“蛤蟆嗡”。
四省都有同名的小戏但是由于地域文化以及民俗融合使得四个地区的蛤蟆嗡发展从音乐唱腔、板式、曲牌及传统剧目等各不相同。
二、冠县小戏蛤蟆嗡的发展现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认为:“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靠口传心记一代代流传下来的,现在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化生态的改变,农耕文化孕育的民间文化正遭到毁灭性重创,可以说,如果传承断裂,很多文化遗产也随之断绝。
”因此非遗的传承和保护给我们带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地方小戏冠县蛤蟆嗡的发展面临以下的问题:(一)相关单位重申报,轻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开展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打上了政绩、形式主义和商业利益的印记,致使在一定时期内,“重申报、轻保护”的问题仍然大量存在且存在愈演愈烈的趋势。
且不同的非遗项目其难易程度与传承方式不尽相同,非遗项目保护不均衡且经费严重不足对蛤蟆嗡的传承和发展极为不利。
怀念蛙鼓所产生的疑惑
怀念蛙鼓所产生的疑惑摘要:一、引言:描述对蛙鼓的怀念之情二、蛙鼓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介绍蛙鼓的起源、发展及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地位三、蛙鼓所产生的疑惑:阐述蛙鼓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困境以及引发的关注和思考四、探讨解决疑惑的途径:从多方面提出保护和传承蛙鼓的建议五、结论:总结全文,强调保护蛙鼓的重要性,呼吁共同努力传承传统文化正文:自从离开家乡,我时常怀念起儿时乡村的蛙鼓。
夏夜的星空下,蛙鼓声此起彼伏,宛如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带给人心灵的慰藉。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蛙鼓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形式逐渐被遗忘,引发了我无尽的疑惑。
蛙鼓,又称“青蛙鼓”,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一种民间打击乐器。
据史书记载,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蛙鼓。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蛙鼓逐渐发展成为各种节日庆典、祭祀活动、戏曲表演等重要场合必不可少的乐器。
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传统文化的式微,蛙鼓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面对这一现状,我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让蛙鼓继续在现代社会中传承下去,发挥其应有的价值?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蛙鼓的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
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出台政策,扶持民间艺人,支持蛙鼓艺术的创作和演出。
此外,我们还应该将蛙鼓融入现代教育体系,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接触到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观看蛙鼓演出,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创新蛙鼓的表现形式,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例如,将蛙鼓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蛙鼓作品,从而让更多人喜欢上这一传统艺术。
总之,蛙鼓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瑰宝。
《花蛤蟆》教案
《花蛤蟆》教案教材分析:蛤蟆是各地农村田间最常见的小动物,《花蛤蟆》就是流传于山东地区的歌曲,生动而形象,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儿童情趣。
四度大跳是这首民歌的特征之一。
歌曲的前奏就是四度音程的来回跳动,形象的表现了蛤蟆的蹦跳。
歌曲使用大量的倚音唱法,模仿蛤蟆的叫声,是这首民歌的特征之二。
歌曲的节奏型,以短时值节奏为主,主要是八分音符及十六分音符、四分音符,这是特征之三,歌词的形象比喻是特征之四。
它们构成了这首民歌的浓郁的地方特征,富有轻快、诙谐、活泼的风格,词曲结合贴切,用山东方言演唱更富有情趣。
学生情况:乐课,对主体浅显的歌舞游戏兴趣降低,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水平增强。
表现欲望较强烈,但有害羞之感。
一局部学生不喜欢唱歌谱,但歌曲唱得特别好听。
自尊心较强,有时上课爱出“怪异” 的回答,老师要宽容,分析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鼓励学生选择自己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自己评价结果。
教学目标:1、愉快的演唱歌曲,学习山东民歌的音调特点,感受儿童的生活情趣。
2、理解倚音,感受其表现作用。
3、启发引导学生创编,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
学习方式:合作式学习方式,开放式、研究性学习方式,聆听法,讨论法,创造表现法课堂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1、故事导入法:师讲小故事:青蛙与蟾蜍多媒体课件:稻田与蟾蜍吃虫子的动画。
背景音乐:小青蛙的旋律。
师生讨论并总结:青蛙和蟾蜍都是益虫。
2、引出歌曲。
师:你注意到刚刚的音乐了吗?生:听到了,很有趣。
想再听一遍。
老师放音乐,学生有的偷着乐因为,有的跟着哼唱。
师:这就是老师带来的一首歌曲的旋律。
二、新课教学1、听歌曲《花蛤蟆》。
师:听一首歌曲,歌中的蛤蟆是青蛙生:是。
师:仔细听歌曲,青蛙有什么动作?生:它蹦得高,叫声好听。
2、再听歌曲:多媒体课件:歌曲《花蛤蟆》曲谱。
师:说说对歌曲的感受?生:滑稽、幽默、好玩、好听等。
3、再听歌曲,感受山东民歌风格:师:这是一首是我们山东风味的歌曲,有哪些地方使用了地方话?生:“瞪着个眼儿”“伸着个腿儿”“圭呱”4、讲解倚音。
211020641_山西夏县与群众文艺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漫谈
天工|2022年第34期[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特殊的生活记忆,是人类创造力凝聚的成果,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很高的价值。
夏县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着异彩纷呈的文化遗产,其中作为文化遗产活态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着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历史记忆,凝结着夏县先民独特的情感和智慧,彰显了夏县特有的文化个性和魅力。
综合介绍夏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介绍与群众文艺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思考保护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众文艺;传承保护;非遗价值[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2)34-0040-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周慧霞,贾锐军.山西夏县与群众文艺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漫谈[J].天工,2022(34):40-42.周慧霞1 贾锐军21.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益事业保障中心 2.山西乐艺淘文创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夏县与群众文艺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漫谈作者简介:周慧霞(1985—),女,汉族,山西晋中人,硕士,研究方向:艺术遗产。
贾锐军(1983—),男,汉族,山西太原人,本科,研究方向:艺术遗产。
夏县,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地处山西省西南端、中条山西麓,南接平陆县,北邻闻喜县、垣曲县,西连盐湖区,东隔黄河与河南渑池县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2′—111°41′和北纬34°55′—35°19′,总面积1 352.6平方千米。
夏县下辖6个镇、5个乡。
夏县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相传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建都的地方,号称“华夏第一都”,也是战国时期魏国建都的“安邑”所在地。
1926年,在著名的仰韶文化夏县西阴遗址出土了珍贵的文物“半颗蚕茧化石”,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独立田野考察的重要收获,该文物目前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丝绸史上最重要的实物证据,距今约5 500年,让嫘祖养蚕的传说有了文物考古意义上的物证。
文化资讯
作者: 无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人文天下
页码: 78-80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1期
主题词: 中国歌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蛤蟆嗡 文化厅 宣传部长会议 国有文化企业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自由贸易试验区 山东省 文化惠民 习近平
摘要:(1月1日——1月15日)1.山东"三位一体"戏曲保护显成效近日,文化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成果。
山东省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在山东省艺术研究院。
本次普查,山东新增蛤蟆嗡、扽腔、鹧鸪戏3个剧种,占全国新增剧种数量的近1/5。
其中蛤蟆嗡为全国唯一重新恢复的剧种,彰显了山东省艺术研究院"三位一体"戏曲传承保护模式成果。
2.山东文化惠民"三问于民"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期待,创新服务形式,。
蛤蟆嗡无场次戏曲 《武训舍情》 导演阐述
蛤蟆嗡无场次戏曲《武训舍情》导演阐述周波【期刊名称】《戏剧丛刊》【年(卷),期】2018(000)020【总页数】3页(P24-26)【作者】周波【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蛤蟆嗡是山东曾经的30多个戏曲剧种之一的小剧种。
自清光绪三年始,至今已有120余年的历史。
蛤蟆嗡是流行于山东冠县桑阿镇、贾镇、梁堂一带的民间小戏。
它是由河北魏县、大名等地流行的落腔 (落子)传入山东后,在演出过程中逐步吸收河北梆子、四根弦的特长,并和当地语言相结合而形成的剧种。
为了使已经濒危的剧种蛤蟆嗡起死回生,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决定与冠县政府共同合作,选择冠县历史名人武训的故事进行创排,让蛤蟆嗡这一剧种焕发生机,再现舞台,为山东戏曲百花园再添新蕊。
一、武训其人武训是一个普通人,也是一个奇人。
说他是普通人,因为武训本来就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一个乞丐,目不识丁,连名字都没有,因在家族同辈兄弟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
武训这个名字实际上是个赐名,在他老年时,朝廷为嘉奖他的兴学义举而赐名为“训”。
说他是奇人,因为他用乞讨来的财物兴办义学,三十多年购置学田三百余亩,积累办学资金万贯之多。
其事迹感天动地,被称为“千古奇丐”,朝廷授予他“义学正”名号,并赏穿黄马褂。
武训去世后,清廷又将其业绩宣付国史馆立传,并为其修墓、建祠、立碑——这在中国历史上大概也是头一次。
武训1838年生于山东省堂邑县(今冠县)一个贫寒之家,7岁丧父,随母亲乞讨为生。
据说小武训每次路过学堂时,都为里面传出的朗朗读书声所吸引,但这种生活对武训来说只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成年后武训到大户人家做工,饱受欺侮。
雇主因其目不识丁而以假帐相欺,谎说几年工钱已支完,武训争辩,反被诬为“讹赖”,武训气得口吐白沫,一连数日不食不语。
吃尽了文盲苦头的武训决心行乞兴学。
1859年,21岁的武训开始行乞集资,其足迹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吃尽了苦头。
后来武训又将分家所得的3亩地变卖,加上历年行乞积蓄,都交人代存生息。
蛤蟆孩说书
蛤蟆孩说书
【原创版】
目录
1.蛤蟆孩说书的背景和起源
2.蛤蟆孩说书的艺术特点
3.蛤蟆孩说书的社会影响
4.蛤蟆孩说书的传承与创新
正文
一、蛤蟆孩说书的背景和起源
蛤蟆孩说书,又称“蛤蟆腔”,源于我国山东省的传统民间曲艺形式。
它是一种以说唱为主的表演艺术,起源于明朝,盛行于清朝和民国时期。
这种艺术形式的名称来自于其创始人——一个因病导致声音嘶哑,酷似蛤蟆叫声的艺人。
他以这种独特的嗓音,走街串巷,说唱故事,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从而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间曲艺。
二、蛤蟆孩说书的艺术特点
1.语言风格独特:蛤蟆孩说书的语言表达独具特色,运用了大量的方言、俚语和口头语言,富有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
2.故事内容丰富:蛤蟆孩说书的表演内容多以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戏曲改编等为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3.表演形式多样:蛤蟆孩说书既可以单独表演,也可以与其他曲艺形式相结合,如山东快书、大鼓书等,表演形式多样。
三、蛤蟆孩说书的社会影响
蛤蟆孩说书在过去的岁月里,为广大民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它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承了民间文化,弘扬了民族精神。
同时,蛤蟆孩说
书还对当地的民俗、历史、语言等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蛤蟆孩说书的传承与创新
随着时代的变迁,蛤蟆孩说书这种传统民间曲艺形式也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问题。
山东柳琴戏
山东柳琴戏因其曲调优美,演唱时尾音翻高或有帮和,故也叫“拉魂腔”。
拉魂腔的来源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由滕州传统民间小调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即弦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
其唱腔中的[娃子] 、[羊子] 和滕州俗曲及柳子戏唱腔曲牌[耍孩儿] 、[山坡羊] 有渊源关系。
一说道来源于江苏海州,就是由当地秧歌、号子中的[太平歌] 、[猎户腔] 经民间艺人丘、葛、张(一说道“杨”)3人加工而沦为拉魂腔。
后来丘、葛分别回去皖北、鲁南传艺,因此在当地盛行。
一说道就是由山东滕州山里的道士和尚,以安魂咒语或肘鼓子等腔调演绎出的,滕州山里有个叫做千山头的地方,从唐朝至明朝之间,这里曾就是全国非常大的道观群落,道观几十座,清朝之后衰败了,道士和尚为了生计,下山化缘帮忙人除魔消灾,演绎出拉魂腔这类唱腔。
年据丘门艺徒魏光才(当时80岁)推算,丘门于清乾隆年间已存在了。
拉魂腔流布于鲁南、皖北、苏北相接壤的广大地区以后,遂分为5路:中路以徐州为中心,北路以临沂为中心,东路以新海连为中心,南路以宿县为中心,西路则在涡阳、蒙城一带。
它们既有共同的渊源关系,又有各自的地方特色,都在当地逐步形成为戏曲剧种。
其中流行于江苏徐州和山东临沂的中、北两路,于年依据所用伴奏乐器柳叶琴(弹拨乐器)定名为柳琴戏。
其构成过程,最初只是由单人或双人合唱的曲艺,艺人称作“演唱门子”或“走坡”。
他们拿著竹板或梆子敲击节奏,用(八句子)(即为,娃娃)演唱“单篇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篇幅可长可短。
在老“篇子”中有“咸丰三年粮食贵,…拜了师傅去学戏”的唱词,可知至迟在咸丰初年就已有职业艺人演出“两小”和“三小”戏,如《打干棒》、《小书房》、《喝面叶》、《王小二赶脚》之类。
为表现更多的人物,又衍变出一种由一人赶扮几个剧中人物的演出形式,称“当场变”或“抹帽子戏”,如《夏三探亲》,演夏三(丑扮)接四妹(旦扮)回娘家的故事,剧中有兄、妹、公、婆、母、嫂6人,均由丑、旦先后7次改扮表演,故此剧也名《七妆》。
国家级非遗柳林花鼓民歌特色研究与传承
国家级非遗柳林花鼓民歌特色研究与传承流行在山东省聊城市的冠县柳林花鼓,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冠县柳林镇的一项独特民间艺术。
整个表演由“武场”的舞蹈(有武术功底)和“文场”的演唱组成,称为“文武秧歌”。
武场只舞不唱,文场只唱不舞。
柳林花鼓的演唱属于朴拙的原生态唱法,曲调比较庞杂,其特点泼辣、洒脱,特点鲜明,独树一帜。
1.柳林花鼓民歌的现状及特色研究柳林花鼓大多为老艺人口耳相传,由热心艺术的农民自愿组成,有会长负责会务。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柳林花鼓开始走向衰落,据传承人赵同环会长讲,迫于生活压力,许多年轻人都不愿学习花鼓技艺,赵会长初中毕业后就被父亲叫来记录花鼓唱词,但是由于文化水平所限,再加上老艺人们年纪大了,牙齿不全,发音不准,造成唱词的记录非常不准确,即便如此,当时记录的宝贵唱词后来由于搬迁等原因,也丢失大半,非常令人惋惜。
为了使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探索一条在学校美育中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转化为课程体系,2019年11月25日,我校邀请赵同环会长、郭占基、郭玉普、郭立兴、安新贵、赵兴熬六位花鼓艺人来到聊城一中,为学生们开展《柳林花鼓进校园》的课题讲座。
此行的主要有两项任务,一是对花鼓表演中的民歌进行录音整理;二是对花鼓的舞蹈部分进行讲解。
本次共录制了大落子《天上的星星歌》、小落子《四景全歌》、小戏《二八佳人》、《老达子歌》、《乡下的妈妈进城来》等聊城民歌。
第一次将这传唱了500多年的民歌录音,不仅丰富了聊城本地民歌的曲库,更是为柳林花鼓的传承提供了技术支持。
讲座中,主讲人赵同环会长为学生们讲解了柳林花鼓的起源、传承发展、柳林花鼓中的14位人物角色以及所用到的道具等。
学生们对柳林花鼓这一古老艺术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与学习中。
在课堂结尾,艺人们专门为学生们上妆,进行了精彩的花鼓表演。
值得敬佩的是,花鼓队艺人中年龄最长者郭占基先生,今年已经75岁高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县地方戏曲音乐蛤蟆嗡起源探究作者:吴亚南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02期摘要:蛤蟆嗡是山东冠县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音乐,有关于其传入时间及传入老艺人的籍贯一直有着不同观点,经笔者实地考察并且访谈局内人得出目前结论。
关键词:地方戏曲蛤蟆嗡起源一、冠县的地理位置冠县在山东省最西部,总体来说,冠县地处鲁西北平原,冀鲁豫三界交界处,总面积达1152平方千米,人口约73万。
冠县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春秋系晋国冠氏邑,元升冠州,明朝改为冠县。
千古圣丐武训、著名清末农民起义领袖宋景诗都诞生在这块土地上。
抗日战争时期,这里被誉为鲁西北的小延安,是晋冀鲁豫革命的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造就出一大批有影响、有威望的革命干部。
冠县全境地势平坦,黄河故道纵贯县境,有丰富的物质资源优势。
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四季分明,西有漳卫河,东有马顿河京杭运河,引黄设施和井泉建设配套成龙,灌溉条件优越,是全国粮食、优质棉生产基地县。
桑阿镇是冠县四大古镇之一,位于冠县的东南部,辖60个行政村,面积112平方千米,总人口6.1万全镇地势平坦,过去以农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农业结构调整,逐渐形成蔬菜、畜牧、油料、林果4大支柱产业。
近年来,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以纺织、轴承加工等为主的新兴工业已逐渐形成规模。
而笔者所选取的研究对象蛤蟆嗡就主要流行于桑阿镇、苇园、魏辛庄、小张庄等村庄。
二、蛤蟆嗡名称的由来及主奏乐器蛤蟆嗡的主奏乐器是“蛤蟆嗡板胡”,又称“二胡头”(或称“胡子”)。
其音质低沉浑厚,远听起来如同蛙鸣,便被当地乡亲戏称为“蛤蟆嗡”,后来这种小戏便逐渐以此为名。
由名称来看蛤蟆嗡板胡属于板胡的一种,板胡在我国的发展历史约有300多年,品种繁多,既可用于独奏也可用于戏曲伴奏,属于弓弦类乐器。
板胡的主要流行地区在我国北方,它与中国的戏曲、曲艺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因此它能够在演奏戏曲、曲艺音乐时发挥自身特长,在地方曲艺和戏曲伴奏中表现各自不同的风格,富有独特的地方色彩。
蛤蟆嗡板胡的结构与其他板胡相同,蛤蟆嗡板胡由琴筒、琴杆、琴头、琴轴、千斤、琴马、弓子和琴弦等部分组成。
琴筒是板胡的共鸣箱,呈圆筒形,用坚硬的椿木树根挖制而成,琴筒一头大一头小的形状,使音响共鸣集中。
琴筒前口蒙以桐木板,桐木板的优劣决定着是板胡的音色。
与普通板胡不同的是演奏蛤蟆嗡板胡时戴有三到四个“指甲”也可叫做指套,用金属铜片制成,呈圆筒状,一头大一头小,戴于乐师的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有时也戴在小指上,但不经常用)上进行演奏,指套大小因乐师的手型大小各有不同。
这种特有乐器突出了剧种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
附属图片:图一:乐师王洪江正在演奏蛤蟆嗡板胡图二:蛤蟆嗡板胡图三:乐师所戴的三个指套三、冠县地方戏曲蛤蟆嗡的起源要了解蛤蟆嗡的音乐本体、语言、唱腔等,首先要查找其源头,对其追本溯源。
在《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中,对山东冠县蛤蟆嗡有着这样的概述:“蛤蟆嗡是流行在冠县桑阿镇一带的小型地方戏曲剧种,20世纪40年代中期,由河北省武安县老艺人传入魏辛庄、苇园等村,成立了业余剧团,农闲演出,活动范围30余里的地区。
50年代最为盛行,直至70年代,在春节业余文艺活动中,还用该剧种演出自编小戏及移植现代京剧。
因该剧种主奏乐器板胡发音浑厚悦耳,嗡声嗡气,加之在唱腔的小过门中sol、do两音反复出现,听起来酷似雨后蛙鸣,蛤蟆嗡剧种由此得名。
”①再看山东冠县在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书中对冠县蛤蟆嗡历史渊源的描述:“蛤蟆嗡戏源于河北省武安县一带的…武安落腔‟。
大约在清末民初时期,有个原籍南乐县的孙和顺,因家乡遭灾讨饭来到桑阿镇一带,因为会唱这种戏,就被留在魏辛庄安家落户,每逢农闲时节,百姓便自动组织起来跟他学戏,因为这种戏好听好学,来学的人很多,后来又请河北大名县的彰彩荣前来教戏。
会的人多了,便在春节过后组织戏班子外出演戏,自娱自乐。
后来,…落腔‟又吸收了流行于本地的四根弦、河北梆子的某些声腔并加以融合,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具特点的桑阿镇地方小戏。
由于这种戏的主要乐器…蛤蟆嗡板胡‟音质低沉浑厚,加上过门中有…5.1‟音符反复出现,远听起来如同蛙鸣,便被戏称为…蛤蟆嗡‟,后遂以此为名。
”②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对于蛤蟆嗡传入的时间和老艺人的籍贯尚有不同观点。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认为蛤蟆嗡的传入时间为20世纪40年代中期,而山东冠县在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书中却说蛤蟆嗡的传入时间为清末民初,清末民初的时间大约为1900-1920年,二者的时间至少存在着20多年的差距。
据笔者采访到的局内人苇园村村民王洪江老人所说,其传入的时间应该为清代晚期,具体约在1890年左右,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兴盛,1951-1952年,苇园村成为集中点,王十里、贾镇桑桥等附近的村镇但凡有庙会、寿诞、婚宴等庆祝活动及年关、庙会等重大祭祀活动,都会请苇园村的蛤蟆嗡戏班进行表演。
村民们在农闲时唱戏,农忙时务农,保持着最淳朴的民风。
当时演唱的剧目主要以爱情类为主,如《桃花庵》、《站花墙》、《井台会》、《对绣鞋》、《卖油郎独占花魁》、《掉印》、《合印》、《卖苗郎》等等。
其次,针对传入老艺人的籍贯,《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所说为河北省武安县人,而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书中却说为南乐县人,属地为河南。
在这里笔者不得不再次提到冠县所处的地理位置,山东冠县位于鲁、冀、豫三省交界之处,不管是孙和顺来自武安县还是南乐县都距离冠县非常近,在地域上都有着相对便利的条件。
据笔者考察时通过访谈王洪江老人,得知在其幼年时,家里长辈就一直在戏班担任琴师的职务,当年孙和顺来到苇园村就是跟王洪江老人家里的长辈们一同排演蛤蟆嗡剧目,所以对孙和顺的情况比较了解。
因此根据采集到的信息笔者更倾向于第一种说法,即传入老艺人孙和顺来自于河北省武安县。
其实,在蛤蟆嗡没有产生之前,苇园村就一直有人演唱民间俚曲和花鼓秧歌。
据笔者从现在仍在演唱的桑阿镇苇园村的村民王洪江、王红芳两位老人处得知,清末年间,因躲避灾害来山东桑阿镇一带的不单单只有孙和顺一人,还有来自河北广平县的落腔艺人丰丁荣,在孙和顺于魏辛庄村落户以后,便介绍丰丁荣来到附近,丰丁荣则在苇园村安家落户,在当时孙和顺不但担任着琴师的角色而且还是青衣演员,而丰丁荣则演唱大生,二人联合起来,将自己演唱的落腔融合当地人喜爱的民间俚曲、花鼓秧歌等进行改编,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将这种新戏传习给当地居民,逐渐形成了当时极富盛名的蛤蟆嗡。
直到现在苇园村还流传着一句话叫“桑阿镇,大水坑,大人小孩蛤蟆嗡”,可见当时蛤蟆嗡在桑阿镇一带是何等繁荣。
四、现状与展望转眼间,从蛤蟆嗡开始传入到现在已有百年历史,在此期间,蛤蟆嗡经历了产生、发展、繁荣、衰退、停滞、重新组成戏班、到现在开始排演剧目,苇园村的村民一直见证着它的兴衰。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作,有创作才有活力,有活力才有发展,有发展才有辉煌。
经过了冠县文化局前任局长任金光的编排,在2012年12月桑阿镇第一节文化艺术节中,蛤蟆嗡用新剧目《争电脑》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广大村民们又看到了活灵活现的蛤蟆嗡小戏。
再度从历史的长河中苏醒的蛤蟆嗡需要接班人,把它代代相接、发扬光大。
但是,现在所面临的就是没有年轻人肯学,没有年轻人爱学的现象,在农村,现代经济发展带来的冲击就是人们拼命努力赚钱,只注重物质收获,却与本身丰富的文化渐行渐远。
当人们上了年纪,回头想把蛤蟆嗡捡起来时才发现,原来张口就来,大人小孩都会唱的蛤蟆嗡戏曲竟然已基本全忘记,曲目能想起来的也所剩不多,像这样通过一代代乐师们口传心授的经典剧目就这样慢慢消失了。
现在的人们利用晚上的时间正在逐步把一段段老戏捡拾起来,可即便是唱段能够大概回忆起来,但现在的生活环境、人们的认识、审美的提高,也与当年兴盛时期的蛤蟆嗡有一些变化。
同时,根据现在生活中的新事、大事、热点话题排演的新戏,也成为蛤蟆嗡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王洪江老人说现在蛤蟆嗡想要发展必须要改革,但是改革并非易事。
改革需要在唱段、唱腔、唱词、伴奏乐器等几大方面入手,笔者在考察期间通过对局内人的访谈了解到现在蛤蟆嗡发展的难处,虽然笔者的能力有限,但是笔者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笔者通过录音录像将现有唱段通过记谱、电脑制谱等手段先保存下来,在基本音乐知识尤其是伴奏乐器方面给村民们给予讲解。
其实笔者最希望的在寒暑假村里的孩子们可以学唱蛤蟆嗡,一个剧种的延续最好可以从娃娃开始普及,让孩子们积极的参与进来,不管以怎样的方式,都是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让这个独具地方特色的戏曲音乐——蛤蟆嗡能够永远的流传下去。
参考文献:[1]常会学,孟娟.地方戏曲保护与传承需破三重困境[J].中国文化报,2012,(04).[2]方建军.民族音乐学与族性、政治和社会变迁[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03).[3]高鼎铸.山东戏曲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4]胡芝风.戏曲舞台艺术创作规律[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5]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6]李群.传统戏剧[M].山东:山东友谊出版社,2008.[7]刘祯.戏曲研究(第75辑)[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8]马少波.戏曲艺术论集[M].北京:中国戏剧图书出版社,1982.[9]杨红.民族音乐学田野中的音乐形态研究——鲁西南鼓吹乐的音乐文化风格探究[J].中国音乐,2007,(01).[10]张伯瑜.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11]郑传寅.中国戏曲文化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12]张荔.让绝响穿透岁月——从蛤蟆嗡退赛谈地方戏的传承与发展[J].戏剧丛刊,2012,(03).[13]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75.注释:①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3年。
②笔者从山东冠县文化馆传统文化办公室董凤岗馆长处得到的《山东冠县在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