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化学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一)学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必修2苏教《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320教案教学设计
1/6《同素异形与同分异构现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二第一专题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的第一课时“同素异形和同分异构现象”,同素异形和同分异构现象是构成物质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助于学生认识物质多样性的本质原因,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关注社会环境问题和科技发展。
本节学习的微观结构知识既是化学键及结构决定性质等知识的初步应用,也为后面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的学习莫定基础,同时此知识点在高考命题中也常有涉及。
二、学情分析通过初中化学和必修一及周期表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物质多样性与微观结构的有关感性认识,学生在生活中对金刚石和石墨都有过了解,对两者的物理性质也积累了一些认识,但是不知道他们的性质特点及性质差异的原因。
学生已经学习过化学键的基础知识,并具备了通过模型简单分析金刚石和石墨结构差异的能力,但是学生没有学过立体几何,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对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微观结构及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存在一定困难。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学生能初步形成物质多样性和微观结构有关的认识,进一步加深结构与性质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1.从同素异形和同分异构现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2.理解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概念及与同位素之间的区别。
3.建立“结构决定性质”的思维。
4.通过化学史和臭氧层的介绍,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和环境问题;四、重点难点理解并辨别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及同位素。
五、设计思路本节课围绕着为什么自然界中的已知元素仅有一百多种,而形成的物质却有上千万种这一问题而展开。
分别从同素异形和同分异构两个角度去帮助学生认识物质的多样性与微观结构的关系,两者分别从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多样性,在此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相关元素的知识内容,对元素的种类及性质已相当熟悉,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元素、单质及简单有机物的相关知识,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属于概念性知识、理论性较强,为使学生更易掌握本节课主要内容,所以我将采用“自主阅读一一合作探究一一重点点拨一一当堂反馈”的教学思路。
高中化学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3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第1课时教学案苏教版必修
第1课时同素异形现象与同分异构现象[学习目标定位]1.以碳元素的几种单质为例,认识同素异形现象。
2.以正丁烷和异丁烷、乙醇和二甲醚为例,认识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3.以同素异形现象和同分异构现象为例,认识物质的多样性与微观结构的关系,学会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方法。
新知导学新知探究点点落实一、同素异形现象1 •碳元素能形成多种单质。
根据教材内容和你熟悉的知识,填写下表空格:2 •氧元素能形成O2和Q两种单质。
填写下表:3. 由以上分析可知:(1) 同一种元素形成几种不同单质的现象叫做同素异形现象。
(2) 同一元素可形成不同单质,这些单质互称为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3) 同一元素的不同单质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差异彳艮大,这是因为不同单质中,原子排 列情况不同的缘故。
■归纳总结 ----------------------------同素异形体的理解(1)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是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性质不同的单质。
(2) 同素异形体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其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活学活用Clh —cn —Cfh结构简式 CH 3—CH — CH — CHCHj分子式 GHi oGH o沸点 —0.5 C —11.7 C差异分析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冋,化学键类型相冋,物质类别相冋2•由以上分析可知:(1)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称为同分异构现象。
⑵ 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3) 同分异构现象主要表现在有机物中。
归纳总结 ----------------------------- \同分异构体的理解(1)两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必备条件有两点:①两者的分子式应相同;②两者的结构应 不同。
⑵ 两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则两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各元素的组成 (含量)必然相同。
(3)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两化合物不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如CO 和C2H 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高中化学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本专题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学案苏教必修220181116218.doc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本专题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解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用原子或物质结构解释元素或相关物质的性质,其实质是能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典型物质的结构(电子式、结构式等)、典型物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化物)性质的变化规律等,通过知识的类比迁移,推断、比较、解释元素及相关物质的性质。
例析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元素X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的2倍,Y的氧化物具有两性。
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_周期______族,其单质可采用电解熔融________的方法制备。
(2)这四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3)气体分子(MP)2的电子式为________。
(MP)2称为拟卤素,性质与卤素类似,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 ⅢA氧化铝(或氧化铝与冰晶石混合物)(2)HNO3Mg(OH)2(3)2NaOH+(CN)2===NaCN+NaCNO+H2O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元素X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的2倍,则X的原子序数为偶数12、14、16,Y的氧化物具有两性,而短周期中最典型的两性氧化物是氧化铝(Al2O3),再结合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Y为Al,X为Mg,M为C,P为N。
(1)13号元素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铝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ⅢA族。
制备单质铝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或氧化铝与冰晶石混合物)的方法。
(2)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所以酸性最强的是HNO3,元素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所以Mg(OH)2碱性最强。
2020版高中化学第一章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一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一)[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理解有机物的结构特点,能辨识有机物的类别和同分异构现象,会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有机物分子结构。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与判断,进一步形成问题分析的思维模型,能写出符合特定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会判断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一、复杂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官能团的识别与判断的结构简式为C维生素丁香油酚的结构简式为例1下列关于两者所含官能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含酯基 B.均含醇羟基和酚羟基D .均为芳香化合物 C.均含碳碳双键C答案羟基、酯基,无苯环而不是芳香化合物。
醇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维生素解析 C )羟基,是芳香化合物。
(丁香油酚中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醚键、酚按官能团分类【考点】【题点】官能团与有机物的类别有机物分类中的常见误区(1)含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不一定是同类物质。
如芳香醇和酚官能团相同,但类别不同。
①醇:羟基与链烃基、脂环烃或与芳香烃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
如等。
②酚:羟基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
如等。
.一种物质,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属于不同的类别,如既属于环状化合物中的(2)脂环化合物,又属于烯烃;当有机物分子中含有多个官能团时,它可以属于不同的类别。
”两端均为烃基,而醛基中“”至少一端与酮)H:酮中“(3)醛基与羰基( 相连。
羧基与酯基:中,若R为氢原子则为羧基,若R为烃基,则为酯基。
(4) 22变式1 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高效、低毒、对昆虫具有强烈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其中对光稳定的溴氰菊酯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
下列对该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芳香烃B.属于芳香化合物,含有醚键、羰基两种官能团C.属于卤代烃D.可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4答案 D解析该有机物除含C、H元素外,还含有Br、O、N元素,不能称为烃或卤代烃,A、C错但其中的碳碳双键,是误;该有机物含有苯环,属于芳香化合物,也含有醚键、(),),酯基,不是酮的官能团羰基(B错误;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 D正确。
最新高中化学-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导学案1 精品
【学习目标】1.了解同素异形现象,能识别常见的同素异形体。
2.了解同分异构现象,能判断同分异构体。
3.从同素异形现象、同分异构现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重点难点】能识别常见的同素异形体,能判断同分异构体。
【学习内容】一.同素异形现象、同素异形体1.同素异形现象:2.同素异形体:3.实例:【思考】同素异形体中“同”和“异”体现在哪些方面?☆与同位素的比较:。
4.同素异形体间性质的比较(阅读书P19-20)(3)磷的同素异形体质,化学性质2.证明两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依据:①;②3.同素异形体间的相互转化属于变化。
【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Na和Na+B.16O和18OC.H2和D2D.金刚石和石墨2.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A、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C、一定是纯净物D、一定是一种单质二.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活动与探究】碳原子能形成几个共价键?氢原子能形成几个共价键?依据碳、氢原子的成键特征,用球、棍制作组成为C4H10的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模型。
写出相应的结构式。
1.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但具有__________ 的现象。
2.同分异构体: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3.实例:【讨论】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化学性质是否一定相似?为什么?【特别提醒】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若结构相似,则化学性质、物理性质;若结构不相似,则化学性质、物理性质。
【小结】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和同分异构体的区别【随堂练习】1.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 O2和O3B. 2H2和3H2C. H2O与H2O2D.C2H5COOH与CH3COOCH32.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A.白磷和红磷、B.16O和18O、C.O2与O3D.H2O与D2O、 G.H2和D2(1)互为同位素的是(填字母编号,下同)。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课堂小结与反思】【课后作业与练习】1.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C标记的C60,发现C60的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断裂DNA杀死细胞,抑制艾滋病病毒。
高中化学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三单元 从
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第一课时同素异形现象同分异构现象[考试要求]1.同素异形体与同素异形现象(a/b)2.同分异构体与同分异构现象(a/b)3.金刚石、足球烯中微粒的空间排列方式及相互间作用力(a/a)1.“二同”概念:(1)同素异形体:同一种元素能够形成几种不同的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2)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2.“三组”常见的同素异形体:(1)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2)O2和O3;(3)红磷和白磷。
3.有关同分异构体的“三组一定和不一定”:(1)分子式相同,一定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反之不一定成立;(2)分子式相同,一定有相同的最简式,反之不一定成立;(3)分子式相同,一定有相同的元素的质量分数,反之不一定成立。
同素异形现象1.同素异形现象和同素异形体(1)同一种元素能够形成几种不同的单质的现象叫做同素异形现象。
(2)同一种元素可形成不同单质,这些单质互称为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常见的同素异形体(1)碳的同素异形体物质金刚石石墨足球烯(C60) 物颜色状态无色透明固体灰黑色固体灰黑色固体理性质硬度熔点坚硬、熔点很高质软、熔点高硬度小、熔点低导电性不导电导电不导电微观结构差异分析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和排列方式不同物质O2O3颜色无色淡蓝色沸点O2<O3气味无味鱼腥味相互转化3O2=====放电2O3差异分析分子中氧原子个数和氧原子的成键方式不同(3)物质色态毒性稳定性保存白磷白色蜡状固体有剧毒易自燃冷水中红磷红棕色固体无毒加热或点燃可燃烧直接存放在广口瓶中3.对同素异形体的理解(1)组成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
(2)物质类别: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只能是单质。
(3)性质关系: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有差异,但化学性质相似。
(4)相互转化: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因为转化过程中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5)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但由于没有涉及化合价的变化,一般认为这种转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高一化学《专题一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教学案
物理性质
金刚石
石墨
硬度
熔沸点
导电性
3.Na和Na+是同素异形体吗?
4.依据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价键规律,请你思考一下你可以拼成几种分子式符合C4H10的结构?请用结构式表达出来。
【交流展示】一、同素异形现象
1.同素异形体的定义:。
2.常见的同素异形体有:、、。2.同分异构体:。
3.写出你所 知道的同分异构体的名称及结构式:
。
三、不同类型的晶体
1.晶体的定义:。
2.自然界中的固态物质分为和;
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 _。
3.构成晶体的微粒有: 。
【互动探究】三种晶体的比较:
江苏省连云港灌云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专题一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教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以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等碳的同素异形体为例, 认识由于微观结构不同而导致的同素异形现象。
2、以同分异构现象为例,认识物质的多样性与微观结构有关系。
能力目标
运用活动与探究方法,学习正丁 烷和异丁烷的同分 异构现象。
C.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D.乙烷、乙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3. U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 界的丰度很低 。23592U的浓缩一 直为国际社会关注。下列有关 U说法正确的是
A. U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B. U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C. U与 U互为同位素D. 23592U与 U互为同素异形 体
课堂小结
晶体类型
微粒
作用力
熔沸点
事例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高中化学必修2苏教《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322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年级组别高一化学审阅(备课组长)审阅(学科校长)主备人使用人授课时间课题不同类型的晶体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1、学习掌握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的概念2、掌握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及其物理性质3、能准确判断出所属晶体类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以不同类型的晶体为例,认识物质的多样性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2、知道晶体可以分为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
3、认识不同类型的晶体的结构,构成微粒,物理性质不同。
过程与方法1、采用三维空间模型图片表格和数据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晶体的特点和区别。
2、掌握根据晶体类型,判断晶体的熔沸点。
3、学会不同类型晶体的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自觉地在事物的实质和现象之间建立联系。
2、培养学生的围观思维。
教学重点同分异构现象的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教学方法五步法教学程序设计教学过程及方法环节一明标自学过程设计二次备课1、掌握分子晶体、离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概念2、通过观察掌握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和物理性质3、能够区分晶体类型教环节二合作释疑环节三点拨拓展学过程及方法(备注:合作释疑和点拨拓展可以按照顺序先后进行,也可以根据教学设计交叉进行设计)过程设计二次备课三、晶体1、定义:[学生看书P22]几种固体物质的形状:金刚石水晶(SiO2)氯化钠雪花思考①这几种固体物质在外观上有何特点?答:都有一定规则的几何外形:定义:化学上将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称为晶体思考②自然界的固态物质是否都是晶体?不是,固态物质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思考③晶体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阅读P22第5行内容]回答构成晶体的粒子离子或原子或分子在晶体中有规律排列。
2、几种晶体的内部结构:(1)氯化钠晶体请看氯化钠晶体结构示意图并填空(或球棍模型)NaCl晶体结构示意图Na+Cl-Goto3D①构成晶体的微粒:Na+和C1-②Na+和C1-之间的作用力离子键Na+和C1-在晶体中按一定规则排列且晶体中Na+和C1-个数比1:1③在NaCl晶体中不存在单个的氯化钠分子。
专题一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教案
专题1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一、学习重难点重点:认识同素异形体和同分异构体都与微观结构有关。
难点:如何判断两物质是否是同素异形体或者同分异构体。
二、学习目标1、认识同素异形现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与微观结构有关,能根据同素异形体的定义判断同素异形体。
2、认识同分异构现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与微观结构有关,并了解利用结构模型帮助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提高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方法设计通过学生已知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分析,引出课题。
然后探究、总论、延伸。
四、分层次问题学习(A) [问题探究1] 初中我们学过,碳的单质有好多种,你知道的有哪些?它们有什么性质和用途?(自学归纳)(A) [问题1再探究] 碳的几种单质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的差异,为什么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的性质相差这么大呢?碳的几种单质在微观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自学归纳)(A) [问题探究2] 什么叫同素异形现象?什么叫同素异形体?常见的同素异形体还有哪些?(自学归纳)(A) [问题探究3]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讨论一下氧气和臭氧、红磷和白磷他们的性质有哪些?比较氧气和臭氧、红磷和白磷在性质上的异同点。
(自学归纳)(B) [问题3再探究] 氧气和臭氧、红磷和白磷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化学性质却比较接近,为什么?(小组讨论,学生展示)(B) [问题探究4] 动手制作C4H10可能的结构模型,画出它们的结构式?对比可能模型,找找它们的联系? 它们的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小组讨论教师点拨)(A) [问题探究5] 什么叫同分异构现象?什么叫同分异构体?常见的同分异构现象还有哪些?画出它们的结构式?(自学归纳)(A) [问题探究6]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解释为什么有机物种类繁多?(自学归纳)(B) [问题探究7] 比较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位素三个概念(小组讨论教(A)1. 下列两种物质之间属于同素异形体关系的是()A. 石墨和C60B. 水和重水B. 正丁烷和异丁烷 D. 12C 和13C(A)2. 下列关于臭氧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臭氧比氧气的氧化性更强,常温下能将银、汞等较不活泼的金属氧化B. 臭氧是比氯水更好的消毒剂,因为它在消灭细菌后变成O2,无污染C. 臭氧和活性炭一样,能够吸附有机色素,是种很好的漂白剂D. 臭氧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3. 关于同分异构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B. 化学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C. 同分异构体之间由于分子组成相同,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D. 只有少数的有机物之间存在同分异构现象(B)4. 根据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判断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 CH3-CH2-CH3和 CH3-CH2-CH2-CH3B. NO和COC. CH3-CH2OH和 CH3-O-CH3D. 红磷和白磷(B)5. 白磷和红磷可以相互转化,它们在氧气中燃烧后都生成五氧化二磷,这一事实说明了白磷和红磷互为()A. 同一单质B. 同位素C. 同素异形体D. 同分异构体(B)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的性质完全相同B.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之间不可能发生相互转化C. 氧气和臭氧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D. 氧气和臭氧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B)7. 下列各种微粒中:H2O、 H2O2、D2O、 H、D、T、12C、13C、金刚石、石墨、乙醇、甲醚,属于同位素的是,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专题一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化学专题一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2●课标要求1.举例说明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了解同素异形体、同位素的涵义。
●课标解读1.会判断或书写同分异构体。
2.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的比较与判断。
●教学地位同位素是同一元素形成多种核素的现象的原因,同素异形体是同一元素形成多种单质的现象的原因,同分异构体是同分子式形成多种结构的现象的原因,这些事实是形成物质多样性的原因,同时高考命题也常有涉及。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我们已经知道氢元素有氕、氘、氚三种核素,氧元素可形成O2和O3,碳元素可形成金刚石和石墨,C4H10可有CH3—CH2—CH2CH3和两种分子结构,上述这些物质之间关系是什么?结构和性质有什么差异,本课时将探讨相关知识。
●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学生课前阅读相关教材内容,完成“课前自主导学”并讨论。
⇒步骤1:导入新课,分析本课教学地位。
⇒步骤2:通过“思考交流1”要明确同素异形体研究的是结构和性质不同的单质。
通过“思考交流2”要让学生知道烃的同分异构体是C、H原子的连接,并不一定所有分子式均存在异构体。
⇒错误!⇓步骤5:4至5分钟完成【当堂双基达标】,教师明确答案并给予适当点评或纠错。
⇐步骤4:回顾本课堂所讲,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课堂小结】。
1.概念同一种元素能够形成几种不同单质的现象。
2.同素异形体(1)概念: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的互称。
(2)碳的同素异形体①碳的同素异形体有金刚石、石墨、富勒烯(包括C 60、C 70和纳米碳管) ②结构的差异a .金刚石、石墨性质的差别,是由于它们的结构不同,即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和排列方式不同。
金刚石晶体中每个碳原子与相邻的4个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空间网状结构。
而石墨为层状结构,层内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每一层内碳原子排列成平面六边形,一个个六边形排列成平面网状结构,层间碳原子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高中化学必修2苏教《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423教案教学设计
第3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同素异形现象同分异构现象一、学习目标:1.从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等碳的同素异形体以及C4H10、C2H6O等同分异构体为例认识同素异形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进而认识由于微观结构不同而导致的物质的多样性。
2.运用多媒体图片展示、教师讲解和学生的讨论和动手实践等方法认识同素异形现象和同分异构现象二、教学重、难点:重难点:以金刚石、石墨以及C4H10、C2H6O等同分异构体为例认识由于微观结构的不同从而导致的同素异形现象和同分异构现象。
难点: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位素三个概念的辨析三、教学过程:[引入]前面我们刚刚学习了元素周期表。
我们知道人类已经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可是物质世界是极其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到底一百多种的元素是怎么样形成数千万种不同的物质的呢?[讨论](生:同种元素有不同的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同种元素可以和不同的元素形成不同的化合物――氯化钠氢氧化钠;同种元素可以与其它同种元素形成比例不同的化合物――氧化纳过氧化钠等)[讲述]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不过除了你们所说的这些情况,今天我们还要介绍另外两种对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有着巨大贡献的情况。
请看一组图片:金刚石、石墨、富勒烯等。
[问题1]你们能说说这几种物质的异同点吗?[问题2]为什么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的性质相差这么大呢?[小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由于原子的微观排列不同,使得形成的单质性质差异很大。
一、同素异形现象:同素异形体:[过渡]实际上同素异形现象在自然界中是很普遍的,比如同学们早在初中就学过的氧气和臭氧、红磷和白磷。
现在请大家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讨论一下氧气和臭氧、红磷和白磷他们的性质有哪些不同。
学生讨论最后教师小结[拓展视野]二、同素异形体的性质差异很大,主要表现为物理性质,那而化学性质往往比较接近。
(1)C+O2==CO2(2)氧气和臭氧都具有强氧化性,臭氧的氧化性更强。
三、同素异形体之间还能相互转化。
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一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与本专题相关的知识:
《化学1》:专题1的第一单元中的电解质的概念; 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原子结构 知识;《化学I》中的重要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学习。 《化学2》后续模块的学习需要用到专题1的知识 进行分析问题、解释原因。如专题2第二单元 (P34)的“交流与讨论”中用键能去解释HCl分 解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 《化学反应原理》专题1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 热效应》中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原因的解释, 用到反应物的总键能与生成物的总键能来计算反 应热。 《实验化学》专题2课题1《铝及其化合物的性 质》,涉及到铝原子结构示意图,铝原子的电子 排布式、铝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铝可形成多种配 合物。
进一步从微观结构了解物质的多样性 联系已学实例认识 同素异形现象,从 微观结构简单了解 其原因 简单了解同分异构现象, 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结 构的表示方法(结构式 和球棍模型) 初步认识常见 的晶体类型在 构成微粒和物 理性质上的差 异
另外教材在第二单元介绍了碳原子的成键 特征,在第三单元则介绍了有机物的同分 异构现象,采用这样的处理方式,有助于 打破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的绝对界限,从 物质结构视角统整了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 的某些知识,强化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同时,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常见的 晶体等知识是以说明“物质的多样性”而 呈现的,在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要求上不宜 过高。
学习物质结构基础知识 (必修2专题1)
学习常见物质知识 (必修2专题3)
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必 修2专题2)
了解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关系(必修2专题4)
由此可见,《化学2》在整个高中新课程化 学知识体系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它既是必修课程中核心的理论知识,又在 必修和选修之间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纽带 作用,能否处理好《化学2》的教学,是高 中化学必修和选修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高中化学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1.3.1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3教案 苏教版必修2
各种同分异构现象
教 学 过 程
【复习回顾】
1.同素异形体的定义:。
2.常见的同素异形体有、、。
【学问梳理】
依据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价键规律,请你思考一下你可以拼成几种分子式符合C4H10的结构?请用结构式表达出来。(可不填满也可再加)
⑴
⑵
⑶……
【课堂活动】P20制作分子结构模型
【归纳总结】
1.同分异构现象:。
1.3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课 题
1.3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2
课 型
新授课
编缟老师
授课老师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目标
1、以同分异构现象为例,生疏物质的多样性与微观结构有关系。
2、以正丁烷和异丁烷、乙醇和二甲醚为例,生疏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力量与方法目标
运用活动与探究方法,学习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同分异构现象
说明4:同分异构体的最简式必相同,但最简式相同,则不肯定是同分异构体。
说明5:同分异构体的熔沸点比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由于支链越多,分子就越不简洁靠近,分子间距离越远,分子间作用力也就越小,熔沸点越低。
3.写出你所了解的同分异构体的名称及结构式:
【例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有机物肯定为同分异构体
C.金刚石和石墨是同分异构体
D.分子式相同的不同种有机物,肯定是同分异构体
【小结】“三同”的比别:
概念
描述对象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分异构体
二次备课
教学后记
2.同分异构体:。
说明1:概念中的“结构”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是:
①主链碳数不同——碳链异构
2019-2020年高中化学 专题一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化学专题一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一、教学目标课标内容: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会考考纲:1.了解核外电子的排布(B)2.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二)过程与方法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通过1-20号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学习,扩展到主族元素的电子排布规律的认识,初步体会归纳与演绎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了解物质运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二、教学重、难点和突破方法教学重点:了解原子的结构,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教学难点: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下表是构成原子的各微粒的一些参数,请根据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问题解决:1.原子是由、和三部分构成的。
2.在原子中,质量集中在上,其大小是由和之和决定的。
3.在原子中:==4.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交流与讨论:原子核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正负电荷相互吸引,那为什么电子不会落入原子核内呢?2.进行新课讲解:原子核外电子并不是静止的,而是绕原子核做高速圆周运动,它们之间的引力提供了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摆脱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的倾向,所以,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电子既不能被原子吸入核内,也不能离开核自由运动。
过渡:那么,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如何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的呢?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科学探究:根据所给的一些数据,请你总结电子运动的特征①核外电子的质量:9.10×10-31kg②炮弹的速度2km/s,人造卫星7.8 km/s,宇宙飞船11 km/s;氢核外电子2.2×108m/s③乒乓球半径:4×10-2m;原子半径:n×10-10m结论:电子运动的特征是:电子质量,运动速度,运动空间范围。
过渡: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知道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作高速运动。
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教学设计整体设计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增强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知识的结合和应用;熟练辨识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以及四种不同类型的晶体;能够区分不同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并联系不同类型的晶体,充分理解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掌握正确用电子式表示微粒以及化合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回忆知识点并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以及用适当的例题增强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对比的方法复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以及四种不同类型的晶体,提高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复习过程中增强化学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技能。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以及四种不同类型的晶体;电子式。
教学难点知识的综合应用解题。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首先从认识最基本的微粒——原子开始。
推进新课【提问】请同学们回忆原子的结构。
如何用一定的符号表示一个具体原子,说出各符号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果是一个带有一定电荷数目的离子呢?[回答](1)符号X AZ 表示一个质子数为Z ,中子数为(A-Z ),质量数为A 的具体的X 原子。
其中X 表示元素符号;A 表示质量数;Z 表示质子数。
对于一个带B 个电荷的微粒(B 为0,为原子;B 为负值,为带负电荷的阴离子;B 为正值,为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存在以下数量关系: (1)Z=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2)A=质子数+中子数 (3)该微粒的核外电子数=Z-B[点评]可以用如下简单的图示来表示原子结构以及原子中各微粒的数量关系:原子X AZ ⎪⎩⎪⎨⎧⎩⎨⎧-=个核外电子个个中子个质子原子核Z Z A N Z )([练习]1.科研人员最近发现放射性同位素钬Ho 16667可有效地治疗肝癌。
该同位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A.99B.67C.166D.2332.元素X 的阴离子X n-共有m 个电子,若X 的质量数为A ,则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___________。
(浙江专用)2021版高中化学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一)学案苏教版必修2
专题1 微观构造与物质的多样性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一)一、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应用例1现有局部元素的原子构造特点如表:X 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Y 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原子序数Z L层电子数是K层和M层电子数之和W(1)画出W原子的构造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X与元素Z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元素名称),写出一个能表示X、Z非金属性强弱关系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X和元素Y以原子个数比1∶1化合形成化合物Q,元素W和元素Y化合形成化合物M 且Q和M的电子总数相等。
以液态M为复原剂,Q为氧化剂,发生反响最终生成无毒的、在自然界中稳定存在的物质,写出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原子构造与核外电子排布题点核外电子排布与应用答案(1)(2)氧2H2S+O2===2H2O+2S↓(其他合理答案亦可)(3)N2H4+2H2O2===N2↑+4H2O解析X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L层为6个电子,所以X为氧元素;Y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原子序数,Y只能是氢元素;Z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是K层和M层电子数之和,L层有8个电子,那么其M层电子数为6,所以Z是硫元素;W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5倍,其次外层只能是K层,有2个电子,所以W为氮元素。
高中化学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本专题重难点突破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2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本专题重难点突破一、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本质:原子越易失电子,则金属性就越强。
(1)根据元素周期表进行判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越靠前,金属性越强。
如Zn排在Cu的前面,则金属性:Zn>Cu。
(3)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等)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或反应的剧烈)程度。
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则金属性就越强。
如Zn与盐酸反应比Fe与盐酸反应更易置换出氢气,则金属性:Zn>Fe。
(4)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的强弱。
碱性越强,则原金属单质的金属性就越强。
如碱性NaOH>Mg(OH)2,则金属性:Na>Mg。
(5)一般情况下,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则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对应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弱。
如还原性Na>Mg,则金属性:Na>Mg,氧化性:Na+<Mg2+。
(6)置换反应:如Zn+Cu2+===Zn2++Cu,则金属性:Zn>Cu。
特别提醒①一般来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或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则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强(或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则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
故一般来说,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方法与单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判断方法是相一致的。
②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是比较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失去电子的多少。
如Na易失去1个电子,而Mg易失去2个电子,但Na的金属性更强。
2.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本质:原子越易得电子,则非金属性就越强。
(1)根据元素周期表进行判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微型专题重点突破(一)一、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应用例1现有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如表:X 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Y 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原子序数Z L层电子数是K层和M层电子数之和W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5倍(1)画出W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X与元素Z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写出一个能表示X、Z非金属性强弱关系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X和元素Y以原子个数比1∶1化合形成化合物Q,元素W和元素Y化合形成化合物M且Q和M的电子总数相等。
以液态M为还原剂,Q为氧化剂,发生反应最终生成无毒的、在自然界中稳定存在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题点核外电子排布与应用答案(1)(2)氧2H2S+O2===2H2O+2S↓(其他合理答案亦可)(3)N2H4+2H2O2===N2↑+4H2O解析X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L层为6个电子,所以X 为氧元素;Y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原子序数,Y只能是氢元素;Z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是K层和M层电子数之和,L层有8个电子,则其M层电子数为6,所以Z是硫元素;W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5倍,其次外层只能是K层,有2个电子,所以W为氮元素。
(1)氮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H和O按原子个数比1∶1化合形成的化合物为H2O2,共有18个电子,H和N形成的18电子微粒只能是N2H4,根据信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2H2O2===N2↑+4H2O。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应用(1)确定元素的种类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某种特点可以确定元素的种类。
(2)推断元素的性质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能力化学性质主要化合价稀有气体元素8(He为2)一般不易得、失电子较稳定,一般不参与化学反应金属元素一般小于4 一般易失电子金属性只有正价,一般是+1→+3非金属元素一般大于或等于4一般易得电子非金属性既有正价又有负价变式1(2018·宁夏育才中学下学期期中)某元素原子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5倍,则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A.HNO3B.H3PO4C.H2SO4D.HClO4答案 D解析某元素原子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5倍,则该原子M层电子数为7,故为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7,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ClO4,D正确。
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例2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 Cl2、Br2分别与H2反应比较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B 向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NH3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C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2CO3、H2SO4溶液的pH比较碳、硫的非金属性强弱D Fe、Cu分别放入盐酸中比较铁、铜的金属性强弱考点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题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答案 B解析Cl2、Br2分别与H2反应,根据反应条件的难易即可判断出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A项正确;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氨气,MgCl2与NH3·H2O反应生成Mg(OH)2沉淀,AlCl3与NH3·H2O反应生成Al(OH)3沉淀,无法比较二者的金属性强弱,B项错误;H2CO3、H2SO4分别为C、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所以通过测定相同浓度的溶液的pH可判断二者非金属性强弱,C项正确;利用Fe、Cu放入盐酸中所产生的现象不同即可判断出Fe、Cu的金属性强弱,D项正确。
(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①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越靠前,金属性越强。
②根据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判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
③根据对应阳离子氧化性强弱判断,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则元素金属性越强。
④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判断,碱性越强,则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⑤根据置换反应判断,若X n++Y―→X+Y m+,则Y比X金属性强。
(2)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①根据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越易化合,生成氢化物越稳定,则非金属性越强。
②根据对应阴离子(或氢化物)还原性强弱判断,非金属阴离子还原性越弱,则元素非金属性越强。
③根据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酸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④根据置换反应判断,若A n-+B―→A+B m-,则B比A非金属性强。
变式2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 )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性强弱B.铁投入CuSO4溶液中,能置换出铜,钠投入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判断钠与铁的金属性强弱C.酸性:H2CO3<H2SO4,判断硫与碳的非金属性强弱D.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考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题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强弱相关综合答案 B解析A项符合金属与水反应判断金属性强弱的依据;因Na的金属性太强,与溶液反应时会先与H2O反应,故B 项不能作为判断依据;C项中根据H2CO3、H2SO4都是最高价含氧酸,由它们的酸性强弱可以推知硫的非金属性比碳强;D项所述符合根据非金属单质与H2反应难易程度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三、微粒半径大小比较例3下列粒子半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Na+<Mg2+<Al3+<O2-B.S2->Cl->Na+>Al3+C.Na<Mg<Al<S D.Cs<Rb<K<Na考点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题点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答案 B解析A项,4种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随着核电荷数增大,离子半径依次减小,即Al3+<Mg2+<Na+<O2-,错误;C项,Na、Mg、Al、S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错误;D项,Na、K、Rb、Cs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半径依次增大,错误;B项,因S2-、Cl-比Na+、Al3+多一个电子层,则S2-、Cl-的半径比Na+、Al3+的半径大,而S2-、Cl-和Na+、Al3+也分别适用“序小径大”的原则,则S2->Cl->Na+>Al3+,正确。
“三看”法比较简单粒子的半径大小“一看”电子层数:一般情况下,当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变式3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a X m+、b Y n+、c Z n-和d R m-,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m>n,对下列叙述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a-b=n-m②元素的原子半径:Y>X>R>Z ③元素非金属性:Z>R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X>Y A.②③ B.只有③C.①②③④ D.①②③答案 A解析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a X m+、b Y n+、c Z n-和d R m-,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m>n,则X和Y同周期、Z 和R同周期,且X和Y在Z和R的下一个周期,原子序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a>b>c>d,Y的金属性强于X,故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强于X。
则Z的非金属性强于R。
a X m+和b Y n+的电子数相同,故a-b=m-n。
综上所述,A正确。
四、根据“位—构—性”关系推断元素例4(2017·南宁下学期期中)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X所在的周期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由W、X、Y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盐酸,产生的无色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与X可形成至少两种化合物B.X的简单离子与Z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Z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Y考点元素推断题点元素“位、构、性”的综合应用答案 A解析W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W为氧元素;X所在的周期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X为钠;由W、X、Y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盐酸,产生的无色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该盐为亚硫酸盐,所以Y为硫元素;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为氯元素。
氧与钠可以形成氧化钠、过氧化钠等至少两种化合物,A正确;Na+核外有2层,Cl-核外有3层,两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B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非金属性:Cl>S,因此HClO4>H2SO4,C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O>S,所以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2S,D错误。
元素推断的解题思路(1)已知元素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先由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和族),再由元素周期律推断其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
(2)已知元素单质或化合物的性质(特性)由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特性可确定元素的名称,根据其原子结构可确定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已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变式4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且X与Y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Z的最外层电子数。
X与W同主族,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Y)>r(Z)>r(X)B.元素Z、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C.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D.X、Y两种元素可形成分别含有10e-和18e-的化合物考点元素推断题点元素“位—构—性”的综合应用答案 C解析根据题意可以推断,Z为O,所以X为H,Y为N,W为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