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词语的妙处
中考记叙文真题讲析3:我们跟着月亮走吧(含答案)
• ①母亲在月光下教育哥哥:②我和母亲在月光下给父亲送饭。
审题与判断题型
• 2.请赏析第①段加点词语的妙处。(2分) • 母亲像一个太极高手,四两拨千斤,硬生生用她的柔弱之躯扛起了这一
切。
题型:词语的鉴赏
题型及做题方法
• 2.请赏析第①段加点词语的妙处。(2分) • 母亲像一个太极高手,四两拨千斤,硬生生用她的柔弱之躯扛起了这一
了……感情。 • 答案: • 运用比喻,将木棉花比作火焰,比作跳动的火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木棉花
火红的色彩和旺盛的生命力。
规范答案
• 3.请结合语境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第④段画横线句子的作用。(2分) • 一缕一缕的月光像一把把利剑,霎时间割开夜妖的黑色袍子。
• 比喻句的赏析: • 格式:运用比喻修辞,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内容/特点),表达了……感情。
预读文本
答题方法提示:
• 首先要有文体意识。 • 一、审题并判断题型; • 二、考虑该题型应采用的做题方法; • 三、结合内容,规范作答。
审题与判断题型
• 1.文章围绕母亲的“月光疗法”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2分)
题型:概括内容
概括一件事
√ 概括多件事
补全情节
分析情感变化的Βιβλιοθήκη 程题型及做题方法题型:半开放性试题——文章的主旨
(1)原文寻找:记叙文结尾的议论抒情句,常起点明中 心或深化主题的作用。 (2)自行总结: 表 达 了 …… 情 / 赞 扬 了 …… 品 质 / 讲 明 了 …… 道 理 / 揭 示 了……社会现实(小说)
规范答案
• 读了这篇文章以后,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 感受。(3分) 题型:半开放性试题——文章的主旨
八年级上册语文记叙文阅读之赏析词语
八年级上册语文记叙文阅读之赏析词语【考点解读】赏析词语即分析句中词语的表达效果(词语的好处、妙处),题干中通常出现“品味”“品析”等提示词语。
【考查题型】1.品析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说说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请赏析第xx段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3.请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语句。
4.联系上下文,结合加点词语,赏析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技巧点拨】1.从修辞角度赏析。
常从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夸张等修辞手法方面赏析词语。
例: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朱自清《春》)【答案】“偷偷”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小草在不经意间已经破土而出的情态,表现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之情。
【答题模式】“xx”词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xx(对象)……特点(状态),突出……(主题),表达…… (思想情感)。
2.从词性角度赏析。
常赏析句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叠词等。
例: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鲁迅《故乡》)【答案】句中“飞”这一动词生动地刻画出宏儿欢快、活泼、好奇心强的天性,表达出小孩子的喜悦心情。
【答题模式】句中“xx动词/形容词(等)生动形象地描写出xx(对象)的……特点(状态),突出……主题(情感)。
3.从写作手法角度赏析。
常从贬词褒用、侧面描写、反衬、以动写静、虚实结合等写作手法方面赏析词语。
例1: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宗璞《紫藤萝瀑布》)【答案】“挑逗”这一词,贬词褒用,生动地刻画出紫藤萝花的可爱、顽皮,表达出作者对紫藤萝的喜爱之情。
例2:这类地主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来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有味。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答案】“看也不看”,写出地主对这类饭食的厌恶,“有滋有味”写出我们的喜爱,使用对比的写法,表现出母亲的勤劳、聪慧能干,善持家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巧于持家的敬佩之情。
记叙文阅读赏析句子和字词有技巧
记叙文阅读:赏析句子和字词有技巧李华英记叙文阅读中国文学的语言很讲究炼字。
比如贾岛会因用“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而“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王安石会对着“春风又到江南岸”反复斟酌,终于写出“春风又绿江南岸”。
一个字的准确描述,一个句子的精彩表达,常常能让画面灵动,让语言增色。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记叙文中句子和字词的赏析。
句子赏析往往有修辞角度、描写角度两个维度,而字词赏析必须代入才能更精准。
句子赏析:不同维度着手从修辞角度赏析在记叙文中,最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反问、排比、设问、反复等。
例如,2022 年长沙市中考记叙文阅读《走出青春迷茫》第23 小题要求从修辞角度赏析“班主任的话语如同晨曦中的那抹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内心,更照亮了我们的心灵”。
我们可以这样组织答案:这里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班主任的话语”比作“阳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班主任的话语温暖了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内心明亮,让我们走出了青春的迷茫,表达了我们对班主任引导教育的感激之情。
·答题思路·第一,指出修辞手法;第二,分析修辞,例如,比喻要指出本体和喻体,拟人要点明赋予谁以人的感情,对比要指出对比的双方;第三,概括句子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怎样的情景画面;第四,点明句子包含的情感或表现的人物个性特征。
从描写角度赏析记叙文写人物最常用的主要是动作、外貌、神态、心理、语言五种细节描写手法。
例如,2022 年长沙市中考记叙文阅读《善的回音壁》第21 小题,要求从描写的角度赏析“老大点支烟,狠狠地抽几口,烟雾缭绕,罩着老大那张愁苦的脸”。
我们可以如此作答:这句话采用了神态和动作细节描写,通过“点”“抽”两个动作细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大因为儿子上大学借钱而愁容满面的样子,“狠狠”这个神态更是写出了老大内心的无奈和悲痛之情。
·答题思路·第一,指出描写手法;第二,分析描写细节,比如,将句中动词和神态词罗列出来;第三,概括句子描写的情景场景;第四,点明句子包含的情感或表现的人物个性特征。
记叙文阅读技巧(2)分析词语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品味文章第九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谈谈使用这个词的用意和好处。
答:比拟、对比的修辞,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优雅与现实的反差。 可谓是字字珠玑的点题之词。
注: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好处,因此要从修辞(比拟、对比)效 果角度分析。需要说明的是,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
祝你进步
第二步,分析。对已“定位”的词语作进一步的分析。如修辞类的词语, 比喻是为了更加形象生动地写出事物的特点;拟人则把事物写得充满生机与 活力,赋予人的感情。修饰或限制类的词语中经常性地考查形容词和副词。 副词是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的某种情况,其表达效果明显,我们要先辨清它 是表达程度、时间、状态还是范围。形容词是为了生动形象地描写人或事物。 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中,褒义词是褒扬、赞誉之意,贬义词有贬低、指斥之 意。另外,作者为表达的需要,还会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
记叙文阅读技巧
第二讲 分析词语的作用 及表达效果
1、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联系上下文,从不同方面体会“××××”一句中加 点词语的妙处。
3、品味文章第×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谈使用这个 词的用意和好处。第一步,定位。一般来说,考查的词语常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运用修 辞手法(比喻、拟人等)的词语;以定语或状语的形式起修饰或限制作用 (形容词、副词等)的词语;带感情色彩的词语;生动形象的词语(动词等) 等等。
答:1、“香香的”表现出葵花籽的香味;2、表现出等待嗑瓜子的幸 福快乐;3、体现了“我们”的童真童趣;4、使用叠音词,朗朗上口, 有韵律美。
注:本题要从不同方面分析,难度较大。1、从词的本义分 析;2、从词的文中义分析;3、结合文章的主题分析;4、从 叠词的角度分析(词的用法、修辞效果)。这四方面分别对应 答案的四个要点。当然,答案2、3可视为同一个方面,但只要 能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我们跟着月亮走吧 阅读附答案(2019龙东地区中考试题) - 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我们跟着月亮走吧阅读附答案(2019龙东地区中考试题)- 记叙文阅读及答案①那年我12岁。
那是家里很不顺的一年,处处弥漫着哀伤的味道。
先是祖父去世;然后父亲在工作中受伤,中指被车床绞断;随后是哥哥闯了祸,和几个小混混一起偷铁被派出所抓去,坐了班房还要罚款;紧接着是姐姐被一个男人欺骗了感情,整日里神情恍惚。
这些事情几乎是一起涌过来的,母亲像一个太极高手,四两拨千斤,硬生生用她的柔弱之躯扛起了这一切。
②父亲在医院里并不知晓家里发生的其他变故,母亲刻意提醒我们,因为祖父的去世,父亲的心情一直没有缓过来,所以家里的事情必须对他隐瞒,让他安心养伤。
③母亲把亲成朋友甚至邻居家蹚了个遍,总算凑够了钱交了罚金。
毕竟偷盗数额较小,派出所一通教育之后,就把哥哥放了回来。
母亲并没有立即打骂,只是让他跪在院子里思过。
哥哥双膝跪着,心却直挺着,倔强地吸着嘴不肯服软:我去偷东西,不也是寻思着给弟弟妹妹们买点儿好吃的吗?④就是饿死,也不能白拿别人东西,何况是偷!母亲终于爆发,气得脸色惨白如月,人要清清白白,你就在这月亮地里好好反省反省吧。
⑥那晚的月光白油漆一样泼在哥哥身上,像母亲的目光,一遍遍地洗刷着哥哥身上的污浊之气。
⑥几天后的一个夜晚,要去医院给父亲送吃的,很远的路,我和母亲走走停停。
⑦歇脚的当口儿,我看见母亲对着夜空轻叹了一口气,仿佛是对上苍许着愿望,又仿佛是在向无边的黑夜倾诉着憋闷和委屈,眼角似乎有亮晶晶的东西在闪。
母亲毕竟是女人,太多的事让她有些难以承受,可是她坚忍着不让泪水落下。
⑧乌云一层一层压过来,有些让人室息。
母亲也一直沉默着,让人不免担心一个闪电会不会将我们引爆。
我想牵个话头出来,可是张开的嘴却被一阵风塞住。
⑨忽然间,天上的乌云裂开一个缝隙,月亮像获得自由的鸟儿,嗖一下窜出来!一缕一缕的月光像一把把利剑,霎时间割开夜妖的黑色袍子。
母亲终于露出一丝笑容。
黑蘑菇总有散开的时候。
并催促我说,快,咱就一直跟着月亮走。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之句子赏析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之句子赏析-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赏析某个词语或者句子在表达上的妙处(表达效果)答题格式:1、明确用法(修辞、动作、语言、叠词、拟声词、大词小用贬义褒用、褒义贬用等)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或突出强调了(a物体的特点、状态 b 人物的形象或状态)3、表达了或表现了(结合作者情感和主旨)一、从修辞的角度入手。
1、修辞手法 + 内容 + 感情:答题模式: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1)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作用:将A比作B,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某事物的……特征,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
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2)拟人:将……人格化,赋予……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或事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夸张:突出某某事物的……特征,加强了……感情。
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强调突出人或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要表达的感情。
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5)反复:增强语气,加强节奏感,强调突出……的内容、感情。
(6)对偶:对仗工整,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7)设问:设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
(8)反问:加强语气,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增加文章情感的表达。
3、例子:简要分析朱自清《春》里优美句子的表达效果: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答案:通过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是新的,有旺盛生命力;是美的,活泼生动的;是健壮有力的三个特点,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真题训练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伏笔: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令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故事情节)更加严密。
烘托、渲染:常用来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突出主题。
5、记叙文里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以自然环境描写考查的居多)
自然环境的作用: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常见修辞答题格式如下:
比喻:用(事物)比喻(事物),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情态),表达了(人物)……的情感。
拟人:把**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情状(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人物)……的感情。
答题思路如下:
(1)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什么,(或传神刻画了事物……的情状),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性格)。
(2)形容词、副词: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某人(某物)……的特点、情态(或描绘出一幅……样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或对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赏析。
此题的答题思路:分析该句的修辞作用+具体语境作用。
文章线索:
(1)以人物、事情、物品、地点、时间、感情、作者的行踪为线索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全文的线索;其次是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这个词语一般也就是文章的线索。
(2)在小说中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就叫做明线,而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就叫做暗线。如鲁迅写的小说《药》就是如此。故事的明线是:清末年间,华老栓的儿子小栓得了痨病,人们说此病吃了血馒头就好了,所以老栓等到一天清早衙门杀人,就拿着洋钱去买用囚犯血染的馒头,并匆匆拿回家给小栓吃。此文暗线是:老栓去取血馒头那天清早,被杀的囚犯是革命者夏瑜,小栓就是吃的他的血馒头,但这剂“药” 并没把小栓的病治好。小栓最终还是被痨病夺去了生命。
初一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8篇(含答案及解析)
初一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8篇(含答案及解析)一、阅读《驿路梨花》选段,完成下面小题: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
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
夕阳西下,我们有点着急了,今天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
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
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快看,有人家了。
”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
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
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
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我们推开门进去。
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
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
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
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我们开始烧火做饭。
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
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
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正说着,门被推开了。
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扛着一袋米。
“主人”回来了。
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老人眼晴瞪得大大的,几次想说话插不上嘴。
直到我们不做声了,老人才笑道:“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1、概括选文设置的一处悬念和一处误会,并说明这样设置情节的好处。
①悬念②误会③好处2、文中画线句中三个加粗的短语有何表达效果?它们都是什么结构的短语?3、下列对选文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开头由近及远描写哀牢山的高大和连绵,暗示“我们”被这雄伟的景色深深震撼了。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精选5篇)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与练习篇1(一)、信息筛选类题型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记叙文——标题、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题型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明白要素、然后根据“(何时、何地)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或者“什么+怎么样”的句式来叙述,做到:准确、清楚、简洁)、抓段落中心句题型3、本文(文中某段)主要运用哪种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注意:记叙文文中议论是由某件事去发表议论,作出评价,其目的都是为了直接点明所写事物的意义。
题型4、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的特点(优点、用途)?(首先要分析文章的结构)题型5、提取文中的某句话,然后问为什么、原因是什么。
答案一般在原文语句附近(用文中句子或关键词语)(二)、审美鉴赏类对应解题技巧:题型1、本文标题有何作用?标题的作用:A、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B、总结文章的内容、点明主旨。
C、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D、反映作者情感的变化。
题型2:文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好处、妙处)?此题一般有固定的套路:1、动词生动表现人(物)的特点,(或传神刻画了事物的情状),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性格)。
2、形容词、副词: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某人(某物)的特点、情态(或描绘出一幅样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题型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对文中的画线句子进行赏析;请说出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此题有两种答题模式:1、分析句子里面词语的表达效果;(题型2)2、分析该句的修辞+修辞作用。
(见修辞的解答)题型4:某段在文中的有何作用?答题技巧:在文章开头:1、引出下文;2、开头点明故事所要描写(说明、议论)的对象;3、照应文章标题;4、设置悬念,吸引读者;5、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在文章中间: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记叙文(散文)阅读技巧
记叙文(散文)阅读技巧基本读文方法: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为什么写(文章的主题、要表达的情感等)。
一、整体感知:1.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题型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题型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格式:谁+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间或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1)摘句法:即摘录这一段(层)中最能表现中心的语句(首括句、结尾句、中心句)。
2)缩句法:将能表现段意(层意)的长句压缩成短句。
3)联合(结合)法:把重要意思连接起来,概括出联合段意。
4)择要法:在若干层意思中,可选择主要层意为段意。
2.理清线索(1)类型:物线、事线、人线、情线、时线、地线(2)作用: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是把文章的全部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脉络。
文章的线索(只能答一个单线)1)时间顺序(人或物的成长经历)答题时只答成长经历…2)空间顺序(游记的行踪)答题时答行踪或所见所闻所感(具体写)3)某一事物为线索(具体写出) 4)情感为线索(具体写)(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
)3.概括文章中心的方法:(1)分析题目概括法(2)从文章的开头找出中心(3)从过渡句、段找中心(4)从文章的结尾拨出中心(5)在文章主人翁的语言描写中找中心(6)从抒情部分找中心(7)从作者的议论部分找中心(8)从课文的反复部分找中心(9)从重点句、段找中心(10)套路法。
如:记叙文的文字表达的写法是“本文记叙了……表现了(赞扬了)……特点、品质、精神等”。
童话、寓言、故事的文字表达格式是:“本文通过……故事……告诉(说明)……道理。
”说明文的表达格式是“本文通过……说明(揭露、批评)……”散文的文字表达格式是“本文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11)写作背景法(12)归纳段意,理清文章逻辑结构法。
记叙文阅读字词的含义及作用【经典例文+理论解析】
记叙文阅读(线索、词句含义及作用)(1)方向词:揭示文章中心思想、包含着深刻思想意义的词语。
句:肯定句或否定句、主动句与被动句、长句与短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2)方法1.结合特定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
如《七根火柴》苦恼有一句话:“他(卢进勇)苦恼地叹了口气……咒骂着这鬼天气!”联系特定语境,“苦恼”是因为掉队;“咒骂”表示他急于赶上部队的迫切心情。
这里真实地刻画了一个革命战士急于归队的情感。
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明了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
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实在标致极了”。
这“标致”究竟是褒还是贬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可知作者决非赞赏清国留学生的风度,而是讥嘲其丑态。
“标致”是反语。
又如《我的老师》一文中“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其句中的“狡猾”一词的意思是“诡计多端,不可信任”,联系上下文显然不能这样理解,应理解为“机灵,聪明”。
3.注意动词、形容词、副词的运用,把握指代词的含义。
4.注意句中的言外之意。
如《故乡》“我只觉得我四周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苦闷。
”句中的“高墙”是比喻的说法,这里既包含着作者对故乡的失望,也包含着和故乡人们的隔膜,而造成这种隔膜的原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而这正是作者苦闷所在,也是文章所要揭示的主题所在。
方法指导:(一)1、理解记叙文中字、词的含义第一步:解释这个词的本义、原义。
第二步:思考这个词它的本义是在什么情况下(语言环境)使用的,而在短文中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的,有什么不同。
第三步:通过对比思考这个词在文中的特殊作用、特殊含义、词语具有的感情。
特殊作用:往往是指这个词语在语言上的作用、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比如说加强了文章的节奏、使下文与上文合辙压韵、衔接了上下文、转折了前后句等等。
特殊含义:往往是指这个词语在短文中某种情况下的特殊意义、特殊意思、隐藏义、引申义等等。
词语具有的感情:往往是指这个词语为表达中心所起的作用,从作者的思想倾向、感情色彩、等方面来理解。
微阅读之记叙文词语品析
表现力强的词语。“词语的意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具 体的、附加的、延伸的等、不同于词典义又与词典义有着某种 内在联系的新的意义。“作用”指“重要词语” 在文章内容、 主旨、结构上的作用,如揭示文眼的词,奠定文章情感基调的 词,揭示文章主旨的词。“效果”侧重于从审美的角度来品味 用词的精准、生动、形象、丰富的表情达意。
例二: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鲁 迅《藤野先生》)理解“ 实在”“标致”的含义。
第一步:“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 意思。 第二步: “实在” “标致”在一般情况下是指青年男子、女子 长得非常的漂亮,是用来赞扬别人的话。而在文中形容的是一 群清国留学生将油光可鉴长辫盘在头顶的不男不女、不伦不类 的丑恶形象。可为什么作者还要说实在标致呢,这里显然有特 殊的含义。 第三步:对比这两种情况思考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得出结论, 作者使用““实在”这个词,是为了揭露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这里用到了反语,强烈的讽刺了他们,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他们 答案:“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意 行为的厌恶之情。 思,用“实在”修饰“标致”,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 确漂亮”,这是反语,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顽固维护清王朝统 治的“遗少”,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憎恶的感情。
词语解释方法
1.描述式解释法。从词语反映出的形态、作用等方面来描绘词 语的意义。如,高手:形容技能特别高明的人。 2.比喻形容法。如,花里胡哨:比喻浮华而不实在。 3.词语替代法。如,奉还:归还。 4.拆分法。如,奉养:侍奉赡养。 5.反义解释法。如,陌生:不熟悉。 6.语境联系法。如: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狡猾”在文中是调皮、机灵的意思。
4、《天使儿》第47题: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⑴当商未鞅携着厚厚一叠写生稿回到家时,他惊呆了。 ⑵有人说:老天就是公平,商未鞅名声赫赫,才气逼人, 可偏生了个傻儿子。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记叙文的重点词语含义及妙处矛盾性词语
回到出事地点,较长时间断臂处一直在出血,所以“此时他已经成为血人”就是必然的了。
因为裴永红是手臂处向下流血,所以他的脸上不但没有沾到血迹,反倒由于失血过多,脸色惨白吓人。
巩固拔高——链接中考一、《童真》(2016湖南长沙)⑴女儿从小不认生,觉得满世界皆是可亲之人,见谁都笑。
有一次,我在街边的瓜果店买桃子,没零钱,卖瓜果的不以为意:“下次补吧,大家都认得你,你是那个小酒窝的妈妈。
”我先一愣,然后才醒悟过来,原来女儿的人缘有这么好。
⑵我有些忧心忡忡,孩子总那么憨,像个不长心眼儿的小糖人儿,万一遇着个歹徒怎么办?回家后,我细细教导了女儿一番,教她如何防范陌生人,她正在吃桃子,满脸桃汁,只管咿咿唔唔点头,也不知记住没有。
⑶一个周末,我们一家去逛早市。
这一路上,女儿结识了好几个朋友,甚至还得到一名穿超人斗篷的小男孩的邀请,两人打算下午一起去广场玩,而且不带家长,小孩子可以在一秒内信任对方,大人就未必了。
超人的妈妈尽管面有难色,但拗不过儿子,答应了。
婆婆则在我耳边嘀咕:“不知根不知底的陌生小孩,怎么可以一起出去玩!再说两个人都指甲盖那么大,没有大人跟哪行啊!”我朝老人家挤挤眼,叫她先别反对,我自有主意。
⑷下午,女儿准时出门,我悄悄尾随,小超人已到广场,他们荡秋千,滑滑梯,又看了一会儿别人放风筝。
很快,我发现小男孩的妈妈也尾随其后,我们两个会心一笑,分别躲在隐蔽处,忠心耿耿地做保镖。
荡秋千时,女儿险些翻下吊椅,幸亏小超人手快扶住了她,但脑袋似乎还是被磕了一下。
我当时几乎要挺身而出,但最后还是忍住了,因为女儿只摸了摸头,开心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哭!⑸他们在人群里悠闲地逛了一会儿,又去看月季花,花圃边的长椅上,一个正在发脾气的小妹妹不理会妈妈的劝阻,揪下自己的鞋子扔进草坪。
他们帮忙捡回来,小妹妹觉得有趣,立刻停止哭闹,一遍一遍扔鞋,他们也当做有趣的游戏,争先恐后去捡。
旁边有个老太太竖起大拇指:“三兄妹好和睦,相亲相爱一家子”我窃笑:这是相亲相爱陌生人啊!⑹黄昏时,两个小人儿挥手告别,各自回家,我们两位家长也暗暗点头告辞。
记叙文标题“妙处”答题模式
记叙文标题“妙处”答题模式题目(标题)的妙处(好处)答题思路:题目之所以有妙处,是因为这个题目在在表达上有特点,所以在作答时要答题目表达特点和题目的作用,即表达+作用①答文章主要内容;②答标题的含义(有时可不答);③答标题的作用。
注:当标题没有深层含义时,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就可以了,不需再答标题的含义。
表达上的特点参考:1)看(修辞,比喻,拟人等。
(2)看问句/诗情画意/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3)引用古诗词,有文学色彩,富有诗意(4)有对比,反差强烈(如《雪山那么冷,棉衣那么暖》(5)新颖巧妙等(一般是引用,化用,有悖常理等)标题的好处,脑海中思考的要点是(1)考虑题目和文章所写的中心内容或表现的主题即主旨的关联,即是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否揭示了文章主旨。
(2)标题运用了什么表达及其作用(3)题目是否是文章线索(4)题目是否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等。
(统编七下《驿路梨花》“思考探究”节选)想一想,用“驿路梨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参考答案】“驿路梨花”将标题与主题、形式与内容、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美,巧妙联系,和谐一体;同时,“驿路梨花”语出陆游的诗,也为文章增添了文化的韵味。
美好的约定张军霞①搬完家,没用的东西整理出一大堆,全放在楼下的贮藏室里,碍手碍脚的,真烦。
②周末的早晨,还在梦中,听到有人在楼下喊:“收废品喽!”好不容易睡个懒觉,翻个身,又睡去。
心想,反正收废品的还会来,再等等。
③不料,一连好几天,收废品的人,却再也没有来。
每天进进出出,在一堆没用的报纸和箱子之间,挤来挤去,别扭透了。
④那天,上街买菜,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个中年男子,正在路边的店铺收购旧纸箱,我赶快上前询问:“你上门收购吗?能不能跟我跑一趟?”男子笑笑:“行呀!等我收拾好就跟你走!”忽然,他像想起了什么,又问:“你住哪个小区?”⑤我用手指指前方:“就在前面那个小区。
”不料,男子立刻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我不去了!”“真奇怪,有钱不赚?”我不解地问。
《想起母亲就想哭》记叙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想起母亲就想哭韩石山①我小时候,不怎么看得起我的母亲。
她的漂亮,当年没有察觉;她的贤惠,更没有体会。
只觉得她太糊涂,甚至可以说是愚蠢。
再就是,嘴太笨。
不说跟外人说话了,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
晚年她得了失语症,我一面心疼,一面又想,若她像我这样伶牙俐齿,虚说白道,什么病都可以得,也不会得这么个病。
②我家有些特殊,父亲在外省工作,每年只有短短的十几天假期,平日,家里是祖父祖母当家。
母亲15 岁嫁到我家,直到祖父母过世,一直是个小媳妇。
祖父也有工作,在镇上的百货公司,家里实际当家的是祖母。
祖母是继室,只比她大10 岁,很严厉,说一不二,偶尔也会问我想吃什么,就让做顿什么,从来不会问她。
她呢,只有做饭的份儿。
这也是让我看不起的一个原因。
③上小学时,学校要个什么费用,多是跟祖父要,有时祖父不在家,也会跟母亲要。
记得有次要买什么,三毛钱吧,我说五毛。
母亲一面掏钱一面问:够吗?那一刻,一面后悔没有多说些,一面又暗暗埋怨母亲太糊涂,这么个小把戏也识不破。
后来多次都是这样,不问别的,只说:够吗?④大学毕业,迷上写作,有次在老家,要写篇散文,想写些小时候的事。
便问母亲,当年我那样骗她,她就没一点感觉吗?我希望她说,她是感觉到了的,只是太爱我这个儿子,也就不点破。
不料母亲瞪着那双美丽而略显痴愣的大眼,反问我: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弄得我一点情绪也没有,文章,只好不写了。
⑤上了中学离开家,每年只有假期才会回去。
假期满了,临走的时候,不管给带什么好吃食,叮嘱的话只有一句:学好,甭⑥直到我经历种种磨难,一事无成而身心疲惫,有时间回味自己大半生得失的时候,才悟出母亲那“学好,甭惹事”的教诲,是多么的简要,多么的贤明。
“学好”等于指明了一条开阔而自⑦六十大几,母亲失语,每年我都要回去看望。
她已说不成完整的话,只能说几个简单的词。
一见面,冲我笑笑,眼里就溢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里撞。
现代文阅读:记叙文考点汇总
中考语文记叙文考点汇总1. 理解标题的含义及作用2. 概括文章内容3. 分析重点段落作用4. 理解、赏析重点语句5. 理解、赏析重点词语6.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7. 辨析写作手法及作用8. 内容理解与拓展探究考点精讲2. 文章拟题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文章标题“××”能否改为“××”,请简述理由。
)1. 给文章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3. 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4. 结合全文,说说标题的作用(妙处)。
一般来说,标题是对文章内容、主题、描写对象以及作者思想情感等的高度概括与提炼。
1. 拟写文章标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寻找文章线索;②明确主旨和思想感情;③反复研读开头和结尾;④注意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⑤抓住核心人物;⑥抓住核心事物;⑦抓住核心事件;⑧把握作者情感。
注:所拟标题要简洁、凝练、概括、鲜明,要能吸引读者注意或触动人心。
2. 判断文章拟题是否合理或标题能否替换。
这类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思想、主要内容、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理解与把握能力,因此,答题时可结合所给标题的含义从中心思想、主要内容、思想感情等方面具体分析。
同时还应注意标题的生动性、凝练性和概括性等特点。
3. 理解标题的含义:①联系文章主题;②联系作者或文章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③结合文章内容从标题的表层含义和内在深层含义两方面分析;④从主要人物形象或描写对象的特点等方面分析;⑤从标题本身的特点及其与文章内容的联系入手分析。
4. 标题的作用(妙处):①概括文章所述的中心事件;②交代文章行文线索;③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④吸引读者注意;⑤含蓄隽永,一语双关,具有象征意义。
另外还可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标题特点及其表达效果等。
1.拟写标题:①对文章主要内容、思想情感等进行高度概括;②所拟标题应简洁、凝练、概括、鲜明。
2.理解标题含义:①表层含义(标题中特殊词语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对象);②深层含义(修辞手法的运用;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引申义);③联系全文内容,结合文章主旨综合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阅读——字词的妙处【教学目标】1.学会从动词、形容词、叠词等角度赏析词语。
2.能体会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1.词语的妙处的分析和运用。
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词语鉴赏角度重要词语是指有助于揭示主旨或刻画人物形象,或表达人物情感,或表现事物特征,或体现语言特色的词语。
这个词语可能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
(一)基本题型1.体会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或作用)。
或“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妙处。
”或体会加点词语“××”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2.加点的词语在文中具体指什么?或结合文意,谈谈你对加点词语“××”的理解。
3.把句子中的“××”改成“××”好不好?为什么?或“加点词语能否互换?为什么?”4.段中写“××”词语的用意是什么?5.对“××”词语的理解哪一项最恰当?6.对句子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赏析。
(二)鉴赏角度。
从修辞角度、词语的运用、词的感情色彩角度来看。
人物情感、事物特点。
表达效果:生动、形象、传神、准确地写出了……1.修辞角度。
(比喻、拟人、夸、排比、反问、设问)●答题式:该句运用了××(修辞)手法,“××”词这里指……(语境义),写出了……例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偷偷”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小草在不经意间已经破土而出的情态。
表现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之情。
2.用词角度。
(1)副词。
时间副词、程度副词等。
●答题式:……词表示(时间长、惊讶、缓慢、强调),(表达效果)写出了……容(在文中的容),表达了……的情感。
例:真恨不得飞.上树梢,脸对脸亲口问问那咕咕啼鸣的鸟:“亲,你究竟..叫什么名字?”《谁能叫出你的芳名》“飞”把“我” 比成鸟( 拟物 ),突出作者急切想知道鸟名的心情;“究竟”, 强调作者心的急切。
(2)词性。
动词、形容词、副词。
(更能表达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或者心理)●答题式:运用……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表达效果)写出了……容(在文中的容),表达了……的情感。
例:我很贪婪..地捧.了瓜果啃,母亲在一边心满意足....地看。
运用“贪婪”和动词“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大口大口吃瓜果时的情状,表达了“我”对家乡瓜果的喜爱之情。
“心满意足”准确地写出了母亲当时看我吃瓜果时的欣慰,表达了母亲对“我”的爱(3)叠词、拟声词。
例:我“腾.”地站起来,电击了一般。
《父亲的大学》虽然只是一个拟声词(象声词),却准确地描摹出了动作的突然性,表现了“我”听到消息之后的震惊、焦急与牵挂的心理。
3.词语的感情色彩。
(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考察点:褒义贬用、贬义褒用了。
例子:我那时真是太聪明..“聪明”在这里是褒义贬用,应为“太幼稚,太不理解父亲”的意思。
这句话体现了“我”深深的自责和疚,悔恨自己的幼稚无知,表明“我”现在才真正理解了父爱,懂得了父爱。
课堂讲练(一)盛开在碗里的硬币(18分)①中午时经过一所小学门前,目光忽然被一个人所吸引。
那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坐在地上,面前放一只碗。
那只碗很大,现在的人家,很少见到这样大的碗了。
她的衣服上居然还带着补丁,她并不像别的乞讨的孩子那样,在面前竖一纸板或者用粉笔在地上写着悲惨的经历,她只是默默地坐在那里,有着一种莫名的神情。
②当时正是放午学时间,那些学生成群地拥出校门,有的走向来接的家长,更多的人涌进校旁的麻辣烫、过桥米线等店铺。
那些学生,和这个女孩年龄相仿,却有着迥然的神态,仿佛天地之隔。
女孩的身边围拢了一些学生和家长,有的学生拿出零钱给女孩,有的在一旁观望嘻笑。
③女孩很奇怪,如果面前的手递过来的是纸币,她就装进口袋里,如果是硬币,就摆放在碗里。
而且摆得极美观。
我饶有兴致地看着,她把一枚一元的摆在碗底中央,周围是一圈金黄的五角硬币,在外围则又是一元的,看看摆不住了,便放第二层,一枚压三枚,就像一朵正在慢慢开放的花朵。
我看了好久,直到她的碗里摆满了硬币。
然后她小心地捧着碗站起身,慢慢地离开。
④我正要走,忽见女孩走进了旁边的卖麻辣烫的店,好奇之下,便跟了过去。
女孩刚一进店门,便听服务员说:“怎么还要到屋里来了?去外面!”女孩的脸一下子红了,小声说:“我想买一碗麻辣烫,带走!”然后轻轻地从碗里拣出几枚硬币。
等她提着麻辣烫出来,又拐向另一边的一家书店,只是在门口犹豫了半天,终于没有走进去。
我依然跟着她,她又买了一双凉鞋,很大,看样子不是给自己..的,还买了一包低档香烟。
口袋里的纸币已经花尽,碗里的硬币也只剩下少半。
⑤她慢慢地向前走,用一只手托着碗,就像在呵护着一朵开在掌中的花。
她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还要给爸爸买瓶酒,给弟弟买个玩具……”她回头看了一眼路过的书店,眼中一丝不舍,只是没有停下脚步。
我快步超越她,回头看,那只碗里的硬币依然是一朵花的形状,在下闪着灿烂的光。
⑥我猜想,她或许有着一个极贫困的家,有着一个多病的母亲,有着一个劳累的父亲,一个小小的弟弟。
本该是在鸟语书香的校园里读书的年龄,却要在大街上拿着一只碗讨钱,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或许懂事、善良、自强等词语已不足以概括,就从她在碗中摆钱的行为来看,她便远远超越了这些。
也许是因为她的心中有着美丽的花,她才能把那些硬币摆放成如此鲜艳的形状。
是的,和那些同龄的孩子相比,她已低到尘埃之中,可是那些最美的花,往往都是开放在尘埃里。
⑦这个夏日的午后,我的心被碗里那些闪光的硬币温柔..地击中..,将那些蒙在过,也曾嫉妒过,更是愤恨过,世界在我的眼中,一度如此冷漠丑陋。
可这个孩子,她眼中的世界是如此美好,即使在如此的生活中,她还能让心开出花来,而不是结出老茧,真的让人惭愧不已。
⑧感这个穿着带补丁衣服的女孩,那些盛开在碗里的硬币,映亮我生命中那么多阴暗的角落,更像一汩清泉,悄悄浸润,涤尽那些经年尘埃。
眼中的世界一下子美丽清新起来,看着女孩渐远的背影,才发觉,生活,竟是如此可爱!1.根据故事情节和提示,补充空缺的容。
(3分)①“我”奇怪小女孩莫名的神情与独特的硬币花;②“我”好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_________ 小女孩和碗里的硬币照亮“我”的生命1.小女孩走进麻辣烫店里;小女孩有个贫困的家;感(意思对即可,每空1分,共3分)2.文章第②段为什么要写放午学时的“那些学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是运用对比的写法。
作者将“那些学生”的经济条件、生活条件的优越以及精神的麻木和小姑娘贫困的生活、无法读书的现状、纯洁的心灵形成对比,从而突出小女孩的形象和文章的主题。
(写作手法1分,分析2分,共3分)3.按照要求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1)等她提着麻辣烫出来,又拐向另一边的一家书店,只是在门口犹豫了半天,终于..没有走进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个夏日的午后,我的心被碗里那些闪光的硬币温柔..地击中..,将那些蒙在心上的尘埃荡起飘尽。
(“温柔”和“击中”是两种不同的感受,你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终于”表明女孩犹豫时间长,她一方面渴望读书、另一方面又为家人着想,矛盾之后最终决定牺牲自己,体现出一种关爱他人胜过自己的善良人性。
(结合语境分析1分,小女孩的形象1分,共2分)(2)“温柔”是指女孩对生活的热爱带给“我”的温暖而美好的感受;“击中”是指这种感受又是那样深刻,引人深思,给人动力,撞击着“我”的心。
(每词1分,共2分)4.结合全文,请理解第⑦段画线句中“我”所少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艰难的困境中依然保持对生活的乐观,以美好的心态看待世界,对生活充满热情。
(意思对即可,2分)5.从全文来看,你是如何理解标题“盛开在碗里的硬币”的含义?(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是指碗中那小女孩用硬币摆放成的花朵(1分),更象征着生活在艰难困苦里的小女孩心却仍然充满着希望和美好(2分)。
6.试分析文章第⑧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点题;⑵首尾呼应;⑶写出女孩对我心世界的影响;⑷深化文章的主旨。
(一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二)偶遇(17分)丁立梅①小城有家卖饰品的小店,店名叫得极有意思,叫“偶遇吧”。
小店开在一条古旧的街道上。
店里卖的都是小饰品:精美的钥匙扣,拙朴的香水瓶,会唱歌的玻璃小人,五颜六色的发圈……每一样,都是精致小巧的。
一间再普通不过的小屋,被装点得像童话。
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店主是个六十开外的老妇人,穿大红的衫,戴贝壳串成的手链,笑容灿烂,举手投足间,自有一段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