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词语赏析
记叙文阅读之词语含义效果-阅读“公式记忆法”
初中语文阅读”公式记忆法”专题记叙文阅读--词语含义效果【考点解读】●考点1:探究词语含义◎常见题型1. 分析第②段中加点词语“ⅹⅹ”的含义。
2. 简析第②段加点的“ⅹⅹ”的作用。
3. 根据文章内容,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含义。
◎答题思路第一步:审清题干,分析词语的基本含义。
第二步: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理解字词的“语境义”。
注意:分析词语的语境义,要注意词语的语体色彩。
比如是否褒词贬用、贬词褒用。
还要结合人物情感来分析。
有些词语需要根据人物的心情、心理等情感因素分析。
◎例题示范“伟大的神力”在文中两次出现。
联系上下文,说说其含义的不同。
(《阿长与(山海经》》)第一步,审清题干,分析词语的基本含义。
“伟大的神力”指拥有超乎一般的力量。
第二步: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理解字词的“语境义”。
文中两次出现“伟大的神力”,分别找到:第一处指阿长讲述“长毛”的故事,攻城时她有抵挡大炮的神力。
第二处指没有文化的阿长竟然帮“我”买来朝思暮想的《山海经》,而这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两处“伟大的神力”指代对象以及感情色彩不同。
第一处“伟大的神力”包含着荒诞和调侃的意味,表现问长的无知可笑,为后文阿长出人意料地买来《山海经》埋下伏笔。
第二处“伟大的神力”虽带夸张,却是作者以孩童口吻发出的最热烈、最真诚的赞美。
●考点2:探究词语的表达效果◎常见题型1. 赏析第x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答题思路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题干要求。
注意加点词语的角度,加点词语词性是什么,感情色彩是什么,是否运用修辞方法。
第二步: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语境义,结合文章内容从情感、结构、主旨表现、修辞方法、语言准确生动等角度具体分析。
◎例题示范联系上下文,揣摩句中加点词表情达意的效果。
(《老王》)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从”和“压根儿”强调的是什么?“大概”同“压根儿”是否矛盾?)【分析】“从”强调以前从未发生过,“压根儿”强调一点也没有过。
2020年重庆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复习考点3 词语理解与赏析
目
录
考点针对练
考点3 词语理解与辨析
返回目录
教材设问学考点
考
向
1
考点探源
考向1:词语含义(13年8考)
(七下《阿长与〈山海经〉》)“伟大的神力”在文中两次出现。联系上下文,
说说其含义的不同。
考 向 2
考点3 词语理解与辨析
返回目录
考 向
【解题思路】理解词语的含义,首先要知道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原文,分
己的情绪里,无暇顾及母亲,另一方面,现在想起追悔莫及。第②句中,
“再也”一词说明,作者本能地认为母亲像往常一样还会回来的,然而那
考
次他们竟成了永别,作者对此深感悲痛和悔恨。第③句“绝”和“竟”,
向 2
强调了作者对母亲永远离去这件事的震惊,说明他此前无任何思想准备。
考点3 词语理解与辨析
返回目录
考
向
2
什么?
考点3 词语理解与辨析
返回目录
考
【方法指导】
向 1
思路一:理解词语的本义→分析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表达的情感
思路二:判断词性→词语反映的情形→表现出的作用,即人物(事物)形
象、品质
(1)动词、形容词:……极富表现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
考
(2)副词:强调了……的特点。
向
2
(3)量词:从程度上限定,将……的范围呈现得更加具体、直观。
向 2
件事,没有确凿的根据,只是估计。根据“到现在终于没有见”这样的情况估
计,孔乙己的确死了,因为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中,孔乙己肯定活不下去,
所以用“的确”表示猜测的结论。这句话也流露出小伙计对孔乙己的同情。
考点3 词语理解与辨析
专题 赏析重点词句(教师版)-七年级语文记叙文阅读考点解读及模拟演练
04 记叙文阅读- 赏析重点词句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答题模式①动词:“××”这个动词,生动传神(形象逼真)地表现(写出了)……(事物/人)的……特征,突出了……感情。
②形容词:“××”这个形容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有……的作用,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事物/人)的……特征。
③叠词:“××”这个叠词,音韵和谐(节奏感强),使……(事物)的……特点跃然纸上。
④副词:“××”这个副词,准确生动地修饰(限制)了……(物体)的……特征。
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答题模式(1)词语使用角度这个句子中...词语用得很精彩,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突出了...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具有什么...(2)修辞手法角度①比喻: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富有感染力。
②拟人: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人的情感与性格,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的情景(或特点),抒发了…的情感。
③夸张:这句话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的情感,强调了…的特点,联想奇特。
④排比:这句话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⑤反问:这句话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突出(强调)了…的特点。
⑥对偶:这句话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有音乐美。
(3)描写方法角度①人物描写:运用了...描写方法,通过...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心情,表现了...的思想感情。
②景物描写:运用了...的感官,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渲染...气氛,衬托或烘托人物...的心情,为下文...情节作铺垫。
③细节描写:运用了细节描写,通过运用...词语,写出了...细节,表现了人物...感情特点。
④场面描写:运用场面描写,通过描写...的场面,表现人物...的感情特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记叙文阅读之赏析词语
八年级上册语文记叙文阅读之赏析词语【考点解读】赏析词语即分析句中词语的表达效果(词语的好处、妙处),题干中通常出现“品味”“品析”等提示词语。
【考查题型】1.品析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说说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请赏析第xx段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3.请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语句。
4.联系上下文,结合加点词语,赏析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技巧点拨】1.从修辞角度赏析。
常从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夸张等修辞手法方面赏析词语。
例: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朱自清《春》)【答案】“偷偷”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小草在不经意间已经破土而出的情态,表现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之情。
【答题模式】“xx”词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xx(对象)……特点(状态),突出……(主题),表达…… (思想情感)。
2.从词性角度赏析。
常赏析句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叠词等。
例: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鲁迅《故乡》)【答案】句中“飞”这一动词生动地刻画出宏儿欢快、活泼、好奇心强的天性,表达出小孩子的喜悦心情。
【答题模式】句中“xx动词/形容词(等)生动形象地描写出xx(对象)的……特点(状态),突出……主题(情感)。
3.从写作手法角度赏析。
常从贬词褒用、侧面描写、反衬、以动写静、虚实结合等写作手法方面赏析词语。
例1: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宗璞《紫藤萝瀑布》)【答案】“挑逗”这一词,贬词褒用,生动地刻画出紫藤萝花的可爱、顽皮,表达出作者对紫藤萝的喜爱之情。
例2:这类地主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来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有味。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答案】“看也不看”,写出地主对这类饭食的厌恶,“有滋有味”写出我们的喜爱,使用对比的写法,表现出母亲的勤劳、聪慧能干,善持家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巧于持家的敬佩之情。
理解赏析词句-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
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之记叙文阅读03 理解赏析词句【阅读点拨】一、考题形式1.词语理解赏析。
①“伟大的神力”在文中两次出现。
联系上下文,说说其含义的不同。
②结合全文,探究文中“希望的种子”的内涵。
③请结合语境,品析第④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④请学着“xx”的批注,给这里的“xx”写批注。
2.句子理解赏析。
①作者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既“极普通”又“不平凡”,这样表达是否矛盾?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请结合全文,理解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③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分析第⑥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④文中有不少生动、细腻的描写。
赏析下列语句,再找出一两处精彩的描写,做一些批注。
⑤请结合语境,将文章第⑨段空缺处补充完整,使之成为一个比喻句,并对这个比喻句进行简要赏析。
二、答题方法。
1.词语理解赏析。
(1)词语理解。
分析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明确词语本义,联系上下文推敲词语具体的语境义、临时义,注意把握词语的修辞义、双关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褒/贬义里可能隐含的情感倾向)。
(2)词语赏析。
①含义上:理解词语的本义,分析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②修辞上:判断运用的修辞手法,具体分析修辞的作用及表达的情感。
③词性上:判断词性,分析词语所反映的情形、表现出的人物品质、表达的情感。
动词、形容词:生动传神、形象逼真、鲜明生动;副词:准确生动地修饰(限制);叠词:使句子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富有音韵美。
2.句子理解赏析。
(1)句子理解。
①定位信息范围。
总领句:从下文寻找相关信息。
过渡句:从上下文寻找相关信息。
总结句:从上文寻找相关信息。
②分析。
原因——解释句子这么说的原因。
写作手法——从描写、修辞等写作手法的角度分析,将生动或夸大的内容还原为朴实的说法。
关键词语——找出关键词语,通过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把握语境,从而理解句子的含义。
记叙文阅读技巧(2)分析词语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品味文章第九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谈谈使用这个词的用意和好处。
答:比拟、对比的修辞,形成强烈反差,突出优雅与现实的反差。 可谓是字字珠玑的点题之词。
注: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好处,因此要从修辞(比拟、对比)效 果角度分析。需要说明的是,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
祝你进步
第二步,分析。对已“定位”的词语作进一步的分析。如修辞类的词语, 比喻是为了更加形象生动地写出事物的特点;拟人则把事物写得充满生机与 活力,赋予人的感情。修饰或限制类的词语中经常性地考查形容词和副词。 副词是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的某种情况,其表达效果明显,我们要先辨清它 是表达程度、时间、状态还是范围。形容词是为了生动形象地描写人或事物。 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中,褒义词是褒扬、赞誉之意,贬义词有贬低、指斥之 意。另外,作者为表达的需要,还会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
记叙文阅读技巧
第二讲 分析词语的作用 及表达效果
1、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联系上下文,从不同方面体会“××××”一句中加 点词语的妙处。
3、品味文章第×自然段中加点的词,谈使用这个 词的用意和好处。第一步,定位。一般来说,考查的词语常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运用修 辞手法(比喻、拟人等)的词语;以定语或状语的形式起修饰或限制作用 (形容词、副词等)的词语;带感情色彩的词语;生动形象的词语(动词等) 等等。
答:1、“香香的”表现出葵花籽的香味;2、表现出等待嗑瓜子的幸 福快乐;3、体现了“我们”的童真童趣;4、使用叠音词,朗朗上口, 有韵律美。
注:本题要从不同方面分析,难度较大。1、从词的本义分 析;2、从词的文中义分析;3、结合文章的主题分析;4、从 叠词的角度分析(词的用法、修辞效果)。这四方面分别对应 答案的四个要点。当然,答案2、3可视为同一个方面,但只要 能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初中记叙文阅读之词语赏析
专题:词语题:理解词语深层含义赏析词语的作用(一)词语含义(1)考点题型1.(2016年梧州《他在岁月面前认了输》)联系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言不由衷:2.(2015年贺州《27号窗口》)联系上下文,谈谈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
(4分)(1)对于27号窗口,贫困生彼此心照不宣,但普通学生看不出其中的端倪。
(2分)(2)因为这个窗口,“畅饮畅食”餐饮公司赚足了利润,也赚足了人气。
(2分)3. (2018湖北省宜昌市)分别说说最后一段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2分)这场最后的较量,小武自以为明明该有九分九的胜算,却在最终回合翻盘。
(2)考点解读在现代文阅读中,词语的含义包括词语的本义、语境义以及指代义。
(1)词语的本义所谓词的本义,就是一个词以文字形式出现时,最初代表的含义。
而在现在的阅读理解中,是指一个词语离开语言环境独立存在时,最常用的含义。
理解词语本义的技巧:1单字组词法:2拆分组词法:3同义替换法:(2)词语的语境义词语放在不同的句子里,其含义也会随着语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种随着语境变化而变化的含义,就叫做语境义。
有时候,语境义和本义是基本相同的,有时候,语境义和本义是截然不同的。
考点题型:联系上下文,谈谈/说一说/解释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
答题思路:本义+语境义(3)词语的指代义指代义是指某个词语在行文中指代了上文或下文中的词语、短语、句子、某几句话或某个语段的含义。
考点题型:句中的加点字词“这样”(或他们,那些等)各有所指,请根据上下文指出它所指代的内容。
答题思路:指代义(3)习题训练2018年四川省达州市《单车岁月》(语境义)单车岁月①那辆失去主人擦拭照拂的永久牌单车,也日渐失去了往昔的锃亮光泽,被搁停在锈迹斑斑的岁月一隅。
②我的单车情结,大概是受了父亲的影响。
改革开放不久,父亲就成了我们村第一个拥有单车的人,当年他凭着外汇券(身在台湾的爷爷所寄)从武汉购买并亲自骑回一辆上海产的永久牌单车,霎时点亮了灰暗的乡村。
语文中考二轮复习:记叙文阅读之词、句、段的理解与品析
第二十四讲记叙文阅读(三)词、句、段的理解与品析1.把握词语的语境义。
2.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3.把握代词和具有临时指代作用的词语的含义。
4.判断词语能否去掉、替换。
5.理解蕴涵在词语中的作者的特殊感情。
6.分析句子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7.分析句子或段落在上下文中的作用(内容和结构两方面)。
8.句子的修辞及其作用。
9.环境描写的作用。
10.通过具体语句品析文章的语言风格。
一、词语的理解与赏析1.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首先了解词语本身的含义,其次分析语言环境。
在分析语言环境时,先分析词语所在句子的意义和结构,再寻找和词语相关的语言信息,进而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然后从修辞义、隐含义、临时义、情感义等多方面去分析。
【答题格式】“××”一词原指__________,这里指__________。
2.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要分析此词写得怎样和写出了什么,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文中人物)怎样的情感,达到了什么效果。
【答题格式】A.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B.分析表层含义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特点,表达了________情感。
C.分析深层含义: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____________,或者给了我们________的印象(启示、道理)等。
3.某词能否去掉【答题格式】A.回答“可以”或“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出自原文的词语)。
B.结合句子分析用该词强调突出了(限制、说明、修饰了)__________,更能形象(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某特点。
C.去掉后,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等特点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等。
4.某词能否换为另一词【答题格式】A.回答“可以”或“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出自原文的词语)。
B.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原词准确、生动、形象地描写了________,换了后就变成________。
记叙文阅读之重点字词含义及表达效果(解析版)
专题03记叙文阅读之重点字词含义及表达效果(解析版)一、主要考点:记叙文阅读中重点字词含义及表达效果是一常考题,多次在各省中考题中以第一题或者第二题出现,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一句子中的重点字词的理解及其赏析,常考题型分为考查理解单个字或者考查重点词,一般分值3到4分,所以要对该题型引起重视。
一、考题常出现的题目形式:1.联系上下文,揣摩句中加点词/字表情达意的效果2.结合语境,品析第五段画线句中加点词/字的表达效果3.请结合上下文,体会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4.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字,分析其表达效果5.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字的含义,品味其表达效果6.联系上下文,请赏析*段中加点词语/字的表达效果二、注意:1.由上考题常出现的题目形式可以看出这类考题考查的是*一个字和*一个词在文中的含义,则我们在解答这类题时,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
2.字词的"含义”一般有:(1)语境义:多义词在语境中的确切义、词语的隐含义、引申义、词语在语境中的特定义、临时义(2)指代义:指代的内容、对象或*围(3)修辞义:比喻义、双关义、象征义、反语义、色彩义、语体义、仿词义等3.文章中的重要词语的种类:(1)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2)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词语(3)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4)有比喻、借代、反语意义的特殊词语(5)有指代义的代词或非代词(6)有语境义、临时义的词语3.这类题的思路分析如下:第一步:分辨出考查字词的词性,从词性下手第二步:根据"词不离句”的原则,找到考查字词和前后词的关系,再把考察字词放在句子中分析第三步:如果把考察字词所在句子中无法全面理解,就遵循"句不离文”的原则,根据上下文分析该考察字词的含义(如果在第二步已经能够理解出考察字词的含义,即可免去这一步)第四步:整合答案,在卷子上作答出简练含义即可。
答:词语的词性+在文中的含义+表现出了……+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真题一(2019年**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原题)母亲的刺绣时光宫佳①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一针一线,在她灵巧的手里,会变化出生动形象的图样。
2021年中考复习:初中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之句子词语的赏析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之句子词语的赏析考点分析及方法总结:句子词语的赏析【方法归纳】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
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
特别是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加鲜明生动,摇曳多姿3、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句子。
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
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4、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描写、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5、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句子。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排比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例文一: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20~25题。
(19分)拣麦穗张洁当我刚刚能够歪歪咧咧地提着一个篮子跑路的时候,我就跟在大姐姐身后拣麦穗了。
那篮子显得太大,总是磕碰着我的腿和地面,闹得我老是跌交。
我也很少有拣满一个篮子的时候,我看不见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而当我追赶它们的时候,拣到的麦穗,还会从篮子里重新掉回地里去。
有一天,二姨看着我那盛着稀稀拉拉几个麦穗的篮子说:“看看,我家大雁也会拣麦穗了。
”然后,她又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哈?”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二姨贼眉贼眼地笑了,还向围在我们周围的姑娘、婆姨们眨了眨她那双不大的眼睛:“你要嫁谁嘛!”是呀,我要嫁谁呢?我忽然想起那个卖灶糖的老汉。
我说:“我要嫁那个卖灶糖的老汉!”她们全都放声大笑,像一群鸭子一样嘎嘎地叫着。
笑啥嘛!我生气了。
难道做我的男人,他有什么不体面的地方吗?卖灶糖的老汉有多大年纪了?我不知道。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考点2 词语理解与赏析
目
教材设问学考点
录
考点针对练
教材设问学考点
考点探源
考向1 词语含义 (统编七下《阿长与〈山海经〉》思考探究)文中一些语句略带夸张。揣摩下 列语句,讨论括号里的问题。 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 (这里用“空前”来修饰“敬意”,给你什么感觉?你怎么理解“敬意”在文 中的具体含义?)
词,贴 切 形 象 地 体 现 了 …… 的 特 征,表 达 了……的情感。
C.叠词:音律和谐,起到了加深语意的作用,读起来朗朗上口,富于音韵 美。
D.拟声词 :运用拟声词 “× ×”,生动形象地描写 了……的情态美, 流露出……的情感。 思路三:①运用的修辞手法→②修辞的作用→③表达的情感 注意:以上思路可直接用于概括组织答案
容,可用原文内容的关键字进行概括。
(2)联系主题释义法。词语在具体的词、句、篇中无法概括时,就需从文 章主旨和作者情感的角度进行分析概括。
(3)心理揣摩法。对表示人物心理活动的词语,可从词语所表现的人物心 理活动进行揣摩,从而概括其含义。
(4)近义词换词比较法。选用与该词本义相接近的词语,进行替换,将两 个词语进行比较,从而体会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答题规范:“××”一词原指……(本义),这里指……(语境义),形象地写 出了……,表达了……。
走过去就行(!)。生命与生命,原是可以互相提示的(?)。∥ ⑧一场霜下来,园子一片惨白,好像一切都停下来了。草木把生命的力量转到 了地下的根须,春天的气息一来,它们就会萌发(?)。虫子呢?我宁愿相信它们 都活着。明年再露面,虫子们可能已脱胎换骨成另一副样子,当然,它们也根本记 不得去年的事情,也忘记了去年园子里有这么一个人,关心过它们,惦记过它们, 曾经得到过它们的一点提示。好在,这个人是记得的。 ⑨头顶的槐枝上面挂着只空蝉蜕,在微风中悠荡。那个吵闹了整个夏天的狡猾 家伙来个金蝉脱壳,不知去了哪里。我轻轻摘下它收起来,留到明年夏天,到时候 还给当初蜕掉它的主人———喂,你去年丢掉的衣服,我给你收起来了,现在还给 你……∥ ⑩我常去的这个园子不大,却盛下了我很多的思量(?)。
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阅读之赏析词句
答:①运用了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②外貌描写写出了父亲衣 着的朴实。(与我的紫毛大衣形成对比)③用“蹒跚”、“探身”、 “攀” 、 “缩”等一系列动词,再现了父亲为儿子到月台对面买橘 子的情形,表现了父亲攀爬月台的艰辛,④都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 的爱。
例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 开满了花赶趟儿。
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树们以人的 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百花竞相开放,争 妍斗艳、一派繁花似锦的景象,富有情趣。表达了 作者对大自然春色的热爱。
答题模式 : 1、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 以人的 (动作、情态、情感……) 2、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特点、情态等; 3、表达了作者的____情感。
角度二、抓描写,赏句子
常见人物描写方法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景物描写角度
视觉 嗅觉 触觉
听觉 味觉
特点 容貌、体态、服饰 个性化的举止行为 个性化对话或独白 面部表情(五官动作)
内心思想情感 感官
眼睛(看) 鼻子(闻) 皮肤(感) 耳朵(听) 舌头(尝)
经典回顾
赏析《背影》中描写父亲的句子。
主要角度抓修辞,赏句子
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 比喻: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从 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 印象。 •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便于抒情。
微阅读之记叙文词语品析
表现力强的词语。“词语的意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具 体的、附加的、延伸的等、不同于词典义又与词典义有着某种 内在联系的新的意义。“作用”指“重要词语” 在文章内容、 主旨、结构上的作用,如揭示文眼的词,奠定文章情感基调的 词,揭示文章主旨的词。“效果”侧重于从审美的角度来品味 用词的精准、生动、形象、丰富的表情达意。
例二: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鲁 迅《藤野先生》)理解“ 实在”“标致”的含义。
第一步:“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 意思。 第二步: “实在” “标致”在一般情况下是指青年男子、女子 长得非常的漂亮,是用来赞扬别人的话。而在文中形容的是一 群清国留学生将油光可鉴长辫盘在头顶的不男不女、不伦不类 的丑恶形象。可为什么作者还要说实在标致呢,这里显然有特 殊的含义。 第三步:对比这两种情况思考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得出结论, 作者使用““实在”这个词,是为了揭露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这里用到了反语,强烈的讽刺了他们,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他们 答案:“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意 行为的厌恶之情。 思,用“实在”修饰“标致”,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 确漂亮”,这是反语,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顽固维护清王朝统 治的“遗少”,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憎恶的感情。
词语解释方法
1.描述式解释法。从词语反映出的形态、作用等方面来描绘词 语的意义。如,高手:形容技能特别高明的人。 2.比喻形容法。如,花里胡哨:比喻浮华而不实在。 3.词语替代法。如,奉还:归还。 4.拆分法。如,奉养:侍奉赡养。 5.反义解释法。如,陌生:不熟悉。 6.语境联系法。如: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狡猾”在文中是调皮、机灵的意思。
4、《天使儿》第47题: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⑴当商未鞅携着厚厚一叠写生稿回到家时,他惊呆了。 ⑵有人说:老天就是公平,商未鞅名声赫赫,才气逼人, 可偏生了个傻儿子。
专题42记叙文阅读之词语赏析-2023年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专题42记叙文阅读之词语赏析★[考点概述]考纲对理解词语的要求是“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考查考生根据上下文语境领悟词句含义的能力。
“在语言环境中”是指对语言的赏析应从整体上感知全文,并根据具体语境来把握词义。
★[设问方式]1、体会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或作用。
2、加点的词语在文中具体指什么?3、把句子中的“xx”改成“xx”好不好? 或:加点词语能否互换?为什么?4、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5、结合全文的主题,本文中的“xx”词象征什么?6、段中写“xx”词语的用意是什么?7、对句子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赏析。
8、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一次的理解。
9、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技巧点拨]一、文中xx词语指的是什么。
①指示代词:在上下文中找,一般先往前找,再往后找,由近及远地找。
“这”“这个”“这些”是近指,“那”“那个”“那些”是远指,“某”“某类”是不定指。
②非指示代词:从理解词义入手,找到关键词句,把指代的具体对象和内容代入原句,看与原文的思路、意思是否一致。
二、说说加点词语的含义。
【答题策略】明确词语本义→揣摩词语语境义→把握引申义(指代义、临时义、修辞义、象征义)→分析表达效果→联系主旨。
【答题模板】XX词原指....本义),这里指....(语境义),写出了...的特点(状态、情态),表现了....的心情(品格)。
三、XX词语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答题策略】①词义角度。
理解词语本义→分析词语语境义→表达的情感。
②修辞角度。
运用的修辞手法→修辞的作用→表达的情感。
③词性角度。
判断词性→表现出的作用(人物形象、品质等)。
A.动词、形容词:极富表现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B.副词:修饰(限制)了XX一词,贴切形象地体现了...的特征,表达了...的情感。
04-记叙文(二)词语含义与鉴赏(教师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期末考前知识精讲与专项练习(上海专用)
注意事项:补充叙述主体或涉及的对象,将句子写完整;一定要将答案带入原句检验,检验这种揣摩出来的含义是否吻合全文的主题和思路。
4.词语的指代义
(1)找出该词语所在的位置(2)理清指代对象的位置和范围
(3)根据语境确定指代对象和内容(4)将答案代入原文
(4)比较题
请问“**”能不能改成“**”,为什么?
答题模式:找出两者在文字表达上的不同之处+解释不同之处的文字表达效果(一般解释表达效果好的那一句,也可以加上表达效果不好的那一句)+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或人物的情感+结构上作用(灵活)。
※例题解析
犟驴
①他,脾气特犟,大伙儿给他取了个绰号“犟驴”。
②11岁的犟驴长得有些“犟”,圆滚滚的身子,胖嘟嘟的圆脸,小眼睛、厚嘴唇,留个小平头,额前两个发旋。当地俗语说“两个漩儿,犟脾气儿”加上头顶一个,犟驴竟有三个发旋!
(3)对句子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赏析。
2.词语鉴赏解题方法
一般可从修辞、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成语等入手。对这些关键性词语的赏析准确、到位了,也就完成了对句子的语言赏析。其他需要考虑的是:大词小用;贬褒词性色彩互换等。
(1)对句子中词语的鉴赏(表达效果、表达作用)分析。
①首先确定词语是属于表修饰还是表限制;
⑨周一清晨,升旗仪式结束后。一位市民给学校送来了一面“拾金不昧”的锦旗,当着全校师生的面交到了校长手里。学校大队辅导让犟驴上台,校长亲自为他颁发了“拾金不昧”的“榜样星章”。同学们都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原来,华驴周末和几个同学在生态文化广场玩耍时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有各种证件,还有1000多元现金。几个伙伴建议把钱分了,驴坚决不肯。那几个伙伴怎么能得过他?犟驴这一“犟”,钱包终于完璧归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赏析词语 我很贪婪地啃着瓜果,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笑着 答案: 运用“贪婪”和动词“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我”大口大口吃瓜果时的情状,表达了“我” 对家乡瓜果的喜爱之情。“心满意足”准确地写 出了母亲当时看我吃瓜果时的欣慰,表达了母亲 对“我”的爱。
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 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运用“啃”和“啧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络腮胡子”吃相的不雅,“刚从油锅里浸 过”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络腮胡 子”脸面油腻的特点。划线句子传神地表达 了“我”对“络腮胡子”的厌恶之感。
小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分析角度:特点,情感 • 2、格式:在句中是……涵义/表现了什么情状 (注意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 3、写出了人/的……特点,表达了……感情。 • 4、注意有些词语涉及到修辞和表现手法时也 要加以分析点明,如例1和例5中的拟人和夸张 修辞。
答 题启 示
①弄清词语描述的对象是谁?
找对象
②结合词义句意写出这个词表现
了所描述对象的什么状况?
抓特征 ③结合主旨,写出这个词反映了
1、从描写手法的角度分析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钻”字运用了动作描写,(归类) 本义是钻洞,在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破土而 出时的挤劲,(本义+句中义) 表现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情感义)
•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 点开船,往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 出了桥。 • 请从描写的角度分析加点词语有何作用。
记叙文阅读词语赏析
礼乐中学 郑洋
1、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偷偷的”将小草人格化, 赋予小草人的情态,(1分)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小草在不经意间已经破土而出的 情态(1分), 表现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之情(1分)。
1、分析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钻”字是钻洞的意思,(词本义1分)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时的挤劲(句中 义), 表现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情感义)。
•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 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 慢。 • 请分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分析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他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 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有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的流了下来。(朱自清《背影》) 运用“攀、缩、倾“一系列的动词,生动传神 地刻画出了爸爸爬月台时吃力艰难的样子,表达了 父亲对我深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