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二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二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二教案
6
18
15
1
作业设计
补充习题P431—5
板书设计
练习十二
教学反思
签查意见
签字: 月 日
3.第三关 (第4 题)
提问:从图中;你看懂了什么?
每段有8格;有这样的三段;也就是3个8.可以用算式3×8=24或8×3=24.
引导学生:我们还可以说:一共有24格;平均分成了3段;每段有几格?
师:还可以怎样看?
引导学生说出:一共有24格;每8格一段;分成了几段?
提问:这道题可以写出哪些算式?
三、综合练习
仔细观察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问题是什么?需要找到哪些条件?独立解决;集体交流.
交流: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该怎样解答?
3、去超市逛一逛.
出示玩具图片
小明带了20元可以买几辆玩具公共汽车?
小军用16元买了4辆玩具拖拉机;每辆玩具拖拉机几元?
你准备带几元买什么东西?和同桌说一说.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二、基本练习
1.第一关 转转盘(第2题)
出示转盘图. 学生抢答;并说出相应的口诀. 做了这两组题;你有什么发现?
2.第二关 填数字(第3 题)
40>8×□ □×8<60 4×□<32 □×□=16 24÷□=□
方框里可以填哪些数字?独立思考后和同桌交流.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有序地整理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教人
张以军
使用日期
11月28日
共计1教时
第1教时
教学目标
1.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二教案
2.能正确地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 难点分析
重点: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学生进一步巩固乘、除法计算;进一步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二课件牛老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二课件牛老师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愿意原谅他,而是我们 不愿意失去他。不想失去他,惟有假装原谅他。不管你爱过多少人,不管 你爱得多么痛苦或快乐。最后,你不是学会了怎样恋爱,而是学会了,怎 样去爱自己。
►在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房檐上挂满了冰 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在大地毯 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就出来了,原来是雪在告我们: 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春 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好看呀! ►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在这广漠的 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2×2-4= 0
3×3-7= 2
2×3+2= 8 4×3-2= 10
4.(1)[教材P59 练习十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4题]
一共有多少人?
方法一: 5×4+4=24(人)
方法二: 5×5-1=24(人)
答:一共有24人。
4.(2)[教材P59 练习十二 第4题]
一共有多少人?
4×4+1=17(人) 答:一共有17人。
5.哪个图形中 的个数多?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教材P59 练习十二 第5题]
左图中的阴影部 分小方块的个数多。 左图中有5个5少2块, 是23块,右图中有4个 6少2块,是22块。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你的梦里就不会有我的出现,我们都在不断地 和陌生人擦肩;如果人生不曾相遇,我的生命里就不会有你的片段, 我们都在细数着自己的日子。 ►当离别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我们注定分散两地,继续彼此未完的 人生,如果我说放不下,短短一个月的光景,你是否愿意相信,我的 真诚,我的执着,只源于内心深处那一份沉沉的不舍。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二》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二》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二》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理解数颜色方法,并正确运用数颜色方法进行计数。

2.能够独立完成数颜色练习。

3.能够通过创意活动巩固数颜色方法。

4.了解“大于”、“小于”、“等于”等基本数学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数颜色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2.基本数学概念的掌握。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二》练习册,彩色笔若干支。

2.学生准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二》练习册。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进入课堂,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我们今天将学习数颜色方法,并通过数颜色方法巩固练习数数。

请看板书上的基本概念:“大于”、“小于”、“等于”。

学习过程(35分钟)1.数颜色方法的学习(15分钟)首先,教师通过黑板或幻灯片向学生展示数颜色方法,让学生观察并理解数颜色方法。

然后,老师给学生列举1-10这十个数字,根据数颜色方法,用不同颜色的笔给它们上颜色。

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部分数目可能需要学生手动完成。

2.数颜色练习(15分钟)在学习了数颜色方法之后,教师让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中完成《练习十二》中的相关题目,在完成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逐一查看,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创意活动(5分钟)最后,老师为学生准备一道跟数颜色相关的创意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在小组合作中进行。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数颜色方法和基本数学概念。

提醒同学们课后把今天的内容及创意活动分享给家人,培养学生成长和家庭教育的有机衔接。

课后作业1.让学生预习数颜色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2.让学生请家长用不同颜色的布匹剪成10个相同大小的正方形,让学生用数颜色方法数出每个正方形的数量。

3.让学生对照《练习十二》,查找未完成部分的题目进行巩固。

板书设计•数颜色方法•数的大小关系:“大于”、“小于”、“等于”教学效果评估1.根据学生的作业,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数颜色方法及练习结果。

2. 通过随堂练习、讲述题和自由题等方式与学生互动,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年级数学《练习十二》教案(通用11篇)

二年级数学《练习十二》教案(通用11篇)

二年级数学《练习十二》教案二年级数学《练习十二》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数学《练习十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数学《练习十二》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练习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巩固1m的实际长度观念。

3、在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4、在测量活动中初步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在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难点:巩固1m的实际长度观念。

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米尺、卷尺等教学过程:一、量一量1、练习十二第3题。

量一量,比一比。

⑴小组活动。

连续作5次立定跳远,并把每次跳的距离记录在书上的表中⑵小组交流。

跳得最远的一次是多少?跳得最近的一次是多少?2、练习十二第4题。

⑴同桌活动。

把两臂伸直,用卷尺量一量,两臂间的距离和身高,然后比一比。

⑵反馈。

你发现了什么?二、议一议1、练习十二第5题。

⑴、观察图你知道了什么?⑵、小组交流。

蜗牛赛跑的距离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⑶、反馈。

全班交流2、练习十二第6题。

⑴、观察图你知道了什么?⑵、小组交流。

绳子原来有多长?你是怎么想的?⑶、反馈。

全班交流3、练习十二第7题。

可以用哪些办法量出树干一周的长度?全班交流三、家庭作业:练习十二第8题。

四、课堂小结。

二年级数学《练习十二》教案篇2教学目标:1、通过加减口算,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口算方法。

2、进一步巩固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指导学生正确选用条件计算所求问题。

教学过程:一、计算练习。

1、练习四5。

1)先估计一下下面每题的得数各是几十多,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口算出结果并与估计的结果进行比较,集体订正2 、练习四4。

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补充六道题,先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再计算。

【精选】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 练习十二|苏教版(2014秋)

【精选】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6 练习十二|苏教版(2014秋)

《练习十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练习,促进学生对乘法口决的记忆和应用,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练习过程中,使学生体会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从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重点熟练掌握8的乘法口诀,进一步掌握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在独立自主与小组讨论中,完成练习,进一步掌握运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所学乘法口诀计算的应用价值。

学情分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熟练运用8的乘法口诀并能用8的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8的乘法口诀并能用8的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整理回顾,揭示课题。

1.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学习乘法口诀的作用是什么?①(引导学生举例说明)乘除法的计算②(引导学生举例说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抢答比赛规则:每组组长进行抢答,获得答题权后,指定小组内任一名同学回答。

(课件显示)卡片上的数是由哪两个数相乘得来的?只需说出对应的乘法口诀。

36、35、24、42、32、9、16、21、56、12、30、20[设计说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作用,从“宏观”上体会到学习乘法口诀的必要性;再通过抢答比赛,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巩固乘法口诀,增强学生学好乘法口诀的信心。

]二、尝试解决,体验快乐1. 讲解<<练习十二>>第2题(课件动态显示:关于8的乘法口诀的转盘)教师:屏幕上的转盘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回答,当转盘指针停止时对应的数乘或除以8.要求:找到<<练习十二>>类似的题目,并认真完成第2题[设计说明:第2题以转盘游戏的形式练习有关8的表内乘、除法的计算,课件动态显示、操作,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转盘的作用,并快速的掌握、筑固用8的乘法口决求积和求商的方法,使学生在数学游戏中,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六单元第7课《练习十二》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六单元第7课《练习十二》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六单元第7课《练习十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练习十二》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7课的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练习,巩固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情况,如连续的加减法或者含有未知数的加减法,学生可能还不太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加减法的运算,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及实际应用。

2.难点:解决含有未知数的加减法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黑板、粉笔、练习本等。

2.教学素材:练习题、游戏道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数学故事或者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述一个小明买东西的故事,引导学生在故事中找出数学问题,并尝试用加减法来解决。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一些加减法的运算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计算。

在呈现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如“先乘除后加减”、“进位和借位”等。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练习。

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教师在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注意观察学生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及时进行反馈和纠正。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二》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二》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二》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掌握直接写出顺序数字的方法,如:1、2、3……2.初步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直接写出顺序数字和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加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内容1.数字连写: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几个数字,并让学生按照顺序读出来,然后让学生自己试着写出一些数字并念出来。

2.认识加法:教师给学生介绍加法的基本概念,如:加数、和等,并对加法进行简单的解释,然后给学生举例说明。

3.加法计算:教师设计一些能够简单计算加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四、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黑板上的数字,来锻炼他们对数字的认知和记忆能力。

2.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来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

3.演示法:教师通过演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4.练习法:通过多次练习和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五、教学过程1.数字连写: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数字1、2、3、4、5,让学生念出来,并让学生自己尝试写出6、7、8、9、10等数字。

2.认识加法:教师通过图示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加法的基本概念,并简单地解释加数、和等概念,并给学生讲解一些加法的实例。

3.加法计算: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加法计算题目,并让学生进行练习,如: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 8 =8 + 9 =9 + 10 =六、教学评价1.结果评价: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直接写出顺序数字和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过程评价:看学生是否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3.态度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认真负责、积极备课。

七、教学反思此次教学以数字连写、认识加法和加法计算为主要内容,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并且通过练习,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8《练习十二》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8《练习十二》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8《练习十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8《练习十二》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实际情境,进一步理解100以内的加减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加减法的运算定律,以及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对加减法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运用。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加减法的运算定律理解不深,导致计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情境,深入理解加减法的运算定律,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加减法的运算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理解和运用加减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实物模型、计算器等。

2.学具准备:练习本、笔、橡皮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一张购物清单,上面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分别标价2元和3元。

教师问学生:“如果我要买2个苹果和3个香蕉,我需要支付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更多的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二》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二》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二》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是完成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二》数学练习册的相关习题,其中包括如下内容:1.数字0~100的大小比较2.表内加减法3.圆形的认识4.填数字练习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能够正确认识并比较0~100的数字大小;2.能够运用之前学习的加减法知识来完成表内的加减法计算;3.能够正确识别圆形并进行简单的分类;4.能够准确填写数字。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数字辨识能力和计算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认识不同形状和图形;3.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2.激发学生尝试新思路、新方法的勇气;3.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首先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介绍今天我们要完成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册的第十二个练习节目。

2. 讲解环节接下来,教师将上课的主要内容进行讲解。

首先,可以通过数学课件或者黑板来向学生展示0~100的数字大小,让学生比较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理解数字的概念和整体性。

然后,老师可以教授表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如何快速地完成表内的计算练习,例如:以5为基数,向左+3、向右-2等。

接着,教师可以用更直观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认识圆形,如:在黑板上画圆环,用圆形的形状对比其他形状,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它们的不同。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练习册上的填数字练习来巩固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演练环节在讲解完相关知识后,老师可以通过练习册的相关习题来引导学生进行题目的解答,帮助学生快速巩固并掌握知识点。

4. 课堂作业课堂作业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再次反复练习习题,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适当安排作业量,让学生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

三、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小测验或者课堂互动的形式来进行评估。

例如可采取如下方式:1.出示两个数字,让学生比较它们之间的大小;2.在黑板上绘制一些基础图形,让学生进行认识分类;3.提出加减法计算的练习题,观察学生的解题速度和正确性。

南京实验国际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6-7《练习十二》教案

南京实验国际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6-7《练习十二》教案

南京实验国际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6-7《练习十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练习十二》是南京实验国际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第七单元的练习册。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并能够正确进行验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数学运算能力,为后续学习更高难度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一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他们对于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在进位和退位的处理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地进行笔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并能够正确进行验算。

3.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并能够正确进行验算。

2.教学难点: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运算过程中,学生的计算错误和逻辑错误。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实践等方式,自主地学习和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方法。

同时,运用“分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PPT,内容包括例题、练习题和答案解析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练习题,用于课堂上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

3.教学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和展示解题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运算。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十二-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十二-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十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掌握乘法口诀的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乘法口诀的运用。

2. 利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口诀的运用。

2. 教学难点: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乘法口诀表、PPT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乘法口诀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乘法口诀。

2. 新课导入:讲解乘法口诀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乘法口诀。

3. 案例分析: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乘法口诀的含义。

2. 乘法口诀的运用。

3. 利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利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乘法口诀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否能够熟练运用。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口诀。

3.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如何改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学生从理解乘法口诀到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整个学习过程,是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2. 新课导入在新课导入部分,教师需要详细讲解乘法口诀的含义。

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如2乘以3等于6,解释乘法是加法的快捷方式,即2个3相加。

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如“一一得一”,“二二得四”,并让学生尝试自己找出更多的乘法口诀。

3. 案例分析在案例分析环节,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请问小明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2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2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12课时练习课人教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一个练习课,主要内容是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复习和巩固之前学过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通过各种练习题来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练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在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基础上,提高运算速度,增强运算的准确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难点是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练习题和答案,以及计时器用于计时。

五、教学过程1. 开始上课,我先让学生们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然后我出示了一道例题:23 + 17 = ?2. 我让学生们独立计算这道题目,并在计算过程中注意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3. 计算结束后,我请了几位学生上台演示他们的计算过程,并对他们的计算进行了点评。

5. 在练习过程中,我注意观察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6. 我进行了一次小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评估。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今天的课程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并在旁边标注了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35 + 47 = ?,要求学生们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并把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练习课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需要我们关注的。

一、学生对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堂练习和讲解,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但在运算过程中,有些学生对进位和退位的处理还不够熟练,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重点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并通过举例和讲解,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进位和退位的处理方法。

二、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在课堂练习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运算过程中速度较慢,或者容易犯错。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8《练习十二》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8《练习十二》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8《练习十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8《练习十二》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对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运算定律的理解。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加减法的运算定律,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但对于运算定律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运算定律的理解,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运用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实践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运算定律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算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图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学习效果。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情境图、操作材料、计数器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学习用品,如笔、本子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图中有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课件,呈现练习题目,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题目中的信息,思考解题思路。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12课时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课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12课时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课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12课时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课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练习课。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巩固与练习,通过丰富多样的题目形式,加强学生对数学运算规律的掌握与应用。

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准确性。

4.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1. 学生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的掌握。

2.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保持准确性。

3. 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具学具准备1. 数学课本。

2. 练习题册。

3. 白板和笔。

4. 计算器(可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规则。

2. 讲解与示范:选取典型题目,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强调运算顺序和注意事项。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难题,培养合作精神。

5. 展示与讨论:每组选代表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全班讨论,共同提高。

6. 总结:对本课时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 板书将清晰展示本课时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 采用图表、颜色等手段,增强视觉效果,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 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掌握。

- 鼓励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册,及时复习。

课后反思- 对本课时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本教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和灵活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通过课后反思,教师能够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练习课(第1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练习课(第1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创设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如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例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如何计算?如何付钱?找零如何计算?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和巩固加减法知识。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于同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思考不同的付款方式,比较哪种方式更划算。
4.反思与评价:本节课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的优点和不足,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反思能力,使学生能够不断进步和成长。
5.教学策略:本节课运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如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使学生在多种教学策略的引导下,全面、深入地学习和掌握了加减法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的加减法问题,并与家人或朋友分享。
3.学生进行作业展示,分享他们在回家后的学习成果和心得体会。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进步和成长。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创设:本节课通过模拟购物活动,将学生带入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中,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般地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练习课(第1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一、案例背景
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12课时是一节练习课,主要内容是巩固加减法运算。学生已经在前面的课程中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本节课旨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加减法,提高他们的运算速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以“快乐购物”为主题,让学生模拟购物过程,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他们深刻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课堂上,我还将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新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精品教案第12课时 练习课

新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精品教案第12课时 练习课

第一单元表内乘法(一)第12课时练习课教材第24~25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乘法知识,熟记口诀,熟练利用口诀计算和解决重、难点:进一步巩固乘法知识,熟记口诀,熟练利用口诀计算和解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乘法的意义和1~5的乘法口诀以及应用口诀进行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相关练习进一步巩固这部分知识。

(板书课题)二、解决问1.完成教材第24页的第2、3在全班交流时,教师选几题让学生说说是应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的,乘加、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完成教材第25页的第4(1(1)让学生独立解答后,结合具体的情境说说自己的想法。

3.完成教材第25页的第5(1)(课件出示课题图。

)认真观察题图,你从图上获得了哪些信息?(牛奶每瓶2元,有5瓶;饼干每包5元,有3包;蛋糕每个4元,有3个;面包每个3元,有6(2)提问:小红买3(3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然后全班反馈。

4.完成教材第25页的第6(1)引导学生读题、观察图,弄清题目中隐含的一个条件“共有5(2)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和应用的口诀。

5.完成教材第25页的第7全班交流时引导学生讨论:你用什么方法迅速判断出算式的运教师小结:方法有:(1)排除法。

先用加法试算,如果与算式后面的结果不符那就是要用乘法计算。

(2)初步判断法。

先初步把算式结果与算式的两个数的大小进行比较,如果相差较大一般就用乘法……6.完成教材第25页的第8(1)先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写出积是18和16的所有乘法算式,(2)集体讲评,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解答。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学生独立思考后,组织全班讨论交流。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大家不仅对乘法的意义和1~5的乘法口诀掌握得更熟练了,而且还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板书笔记5.(1)3×4=12(元)或4×3=112(2)小红买55×2=10(元)或2×5=106. 5×6=30(根)或6×5=30(根)。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12加减混合的练习》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12加减混合的练习》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12 加减混合的练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2 加减混合的练习》是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12以内的加减法混合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12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混合运算,并能够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对运算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12以内的加减法混合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12以内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12以内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运算的规则和方法,能够熟练进行12以内的加减法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12以内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运算的规则和方法,能够熟练进行12以内的加减法混合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解决复杂的加减法混合运算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运用12以内的加减法混合运算。

2.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黑板、粉笔等。

2.学具准备: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学习材料,如练习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图片,如水果、动物等,让学生根据图片进行12以内的加减法混合运算。

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小学二年级 上学期 数学第12课时 练习课教案

小学二年级 上学期 数学第12课时  练习课教案

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12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练习五5——11题和14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用竖式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教学手段】投影片、有条件的可采用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演示动画“加减混合”]
(1)开始演示动画“加减混合”,准备进行观察对比.
(2)复习各种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问:这几组题目各有什么特点?说一说每一组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3)演示动画“加减混合”,印证学生的回答.
二、探究研讨
1、出示计算题。

58-36+27 84-27+16 4+27-16
93+23+94 69-(39-23) 99+(25-24)
2、学生独立试做(教师行间巡视,随时请不同做法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3、在学生们试做的两种方法中,对比,择优.引导学生选择省时省力的算法.
4、师:谁来说一说,做像今天这样的题目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1)抄数的时候要仔细,不要因为把数抄错出现计算错误。

(2)在竖式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看清运算符号。

(3)在计算之前要先想一想,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运算顺序错了,题目就该算错了。

三、巩固练习
课本练习五5——11题和14题
四、总结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12课时_练习课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12课时_练习课

第一单元表内乘法(一)第12课时练习课教材第24~25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乘法知识,熟记口诀,熟练利用口诀计算和解决问题,培养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乘法的意义和1~5的乘法口诀以及应用口诀进行口算和解决问二、解决问1.完成教材第24页的第2、3在全班交流时,教师选几题让学生说说是应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的,乘加、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完成教材第25页的第4(1(1)让学生独立解答后,结合具体的情境说说自己的想法。

3.完成教材第25页的第5(1)(课件出示课题图。

)认真观察题图,你从图上获得了哪些信息?(牛奶每瓶2元,有5瓶;饼干每包5元,有3包;蛋糕每个4元,有3个;面包每个3元,有6(2)提问:小红买3(3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然后全班反馈。

4.完成教材第25页的第6(1)引导学生读题、观察图,弄清题目中隐含的一个条件“共有5(2)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和应用的口诀。

5.完成教材第25页的第7全班交流时引导学生讨论:你用什么方法迅速判断出算式的运教师小结:方法有:(1)排除法。

先用加法试算,如果与算式后面的结果不符那就是要用乘法计算。

(2)初步判断法。

先初步把算式结果与算式的两个数的大小进行比较,如果相差较大一般就用乘法……6.完成教材第25页的第8(1)先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写出积是18和16的所有乘法算式,然后独立(2)集体讲评,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解答。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说说学生独立思考后,组织全班讨论交流。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大家不仅对乘法的意义和1~5的乘法口诀掌握得更熟板书笔记5.(1)3×4=12(元)或4×3=112(2)小红买55×2=10(元)或2×5=106. 5×6=30(根)或6×5=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第四关 (第5 题)
(1)提问:求参加义务劳动的一共有多少人?要知道哪些条件?
知道男同学和女同学的人数,求总人数,用什么方法计算?
提问:求一共分成了几组?要知道哪些条件?
引导学生说出:把全部32人,每8人分一组。应用什么方法计算?
小结:在解决第2个问题时,必须先求出第1个问题。
2.第五关 (第6 题)
难点:能正确地解决相关问题。
教具准备
练习材料
教 学 过 程
时间
分配
教法、学法指导
一、知识再现
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口诀?你都掌握了吗?
指定要求背(横着背、竖着背、拐弯背);师生、生生对口令背
把口诀填完整:
四八( ) ( )二十四 六( )四十八
四( )三十二 ( )五十六 ( )二十一
学了这些口诀有什么用呢? 谈话: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闯关,比比谁能顺利闯关。
二、基本练习
1.第一关 转转盘(第2题)
出示转盘图。 学生抢答,并说出相应的口诀。 做了这两组题,你有什么发现?
2.第二关 填数字(第3 题)
40>8×□ □×8<60 4×□<32 □×□=16 24÷□=□
方框里可以填哪些数字?独立思考后和同桌交流。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有序地整理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3.第三关 (第4 题)
提问:从图中,你看懂了什么?
每段有8格,有这样的三段,也就是3个8.可以用算式3×8=24或8×3=24.
引导学生:我们还可以说:一共有24格,平均分成了3段,每段有几格?
师:还可以怎样看?
引导学生说出:一共有24格,每8格一段,分成了几段?
提问:这道题可以写出哪些算式?
三、综合练习618来自151作业设计
补充习题P431—5
板书设计
练习十二
教学反思
签查意见
签字: 月 日
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二教案
教学内容
练习十二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张以军
使用日期
11月28日
共计1教时
第1教时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学生进一步巩固乘、除法计算,进一步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能正确地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 难点分析
重点: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学生进一步巩固乘、除法计算,进一步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仔细观察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问题是什么?需要找到哪些条件?独立解决,集体交流。
交流: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该怎样解答?
3、去超市逛一逛。
出示玩具图片
小明带了20元可以买几辆玩具公共汽车?
小军用16元买了4辆玩具拖拉机,每辆玩具拖拉机几元?
你准备带几元买什么东西?和同桌说一说。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