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措施

合集下载

浅谈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

浅谈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

浅谈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范围的不断增加,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内部对各种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独立、客观的审核、评估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然而,内部审计也存在重大的风险。

本文将浅析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

一、内部审计风险成因1. 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审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内部审计的质量。

一些内部审计人员缺乏相关业务知识和技能,无法发现并排除企业内部存在的各种风险和问题。

此外,一些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任务时存在主观意识的干扰,可能会影响其判断和决策,导致审计失误。

2. 内部控制不严内部控制不严是导致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

企业内部控制缺失或不完善,容易造成内部管理漏洞、资金流失、违法违规等风险。

如果内部审计不能有效地检查和发现这些问题,就可能导致其丧失监督和预警作用。

3. 管理人员不支持内部审计企业内部审计需要整个企业内部的支持和配合,否则审计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缺乏重视,甚至存在对内部审计的抵触态度,不配合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甚至为内部审计撤换人员、干扰审计结果等。

二、防范措施1. 加强内部控制加强内部控制是防范内部审计风险的关键。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机制,规范企业内部各项业务活动,防范各种风险。

2. 完善审计人员培训企业应该注重审计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

加强培训可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3. 强化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的支持管理人员应该对内部审计工作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配合,为审计人员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

同时,管理人员也应严格遵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自觉接受内部审计的监督和管理。

总之,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防范内部审计风险需要全面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审计人员培训、强化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的支持等措施,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国家审计风险成因与防范措施

国家审计风险成因与防范措施

国家审计风险成因与防范措施国家审计是中国政府对财政收支及管理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审验、评价和预警等活动的一项重要手段。

没有国家审计,政府在财政收支方面的行为就无从监管,也无从约束。

在审计工作中,审计风险是必须重视的,因为它与财务管理是密切相关的。

本文将从国家审计风险成因和防范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国家审计风险成因1.财务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财务管理制度是审计的重要依据,因此如果财务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或缺陷,就容易对审计工作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增加审计风险。

2.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容易出现操作失误,导致审计工作出现问题。

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包括数据处理错误、档案管理不当或账务不清等问题,都可能导致审计工作受影响。

3.财务报告不准确。

财务报告是反映财务管理状况的重要工具,因此如果财务报告不准确,审计机关就难以从中获得正确的信息,从而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

4.审核内控不到位。

审核内控是指对财务管理机构的内部控制进行审查和评价,如果审核内控不到位,审计员就会难以对财务管理机构的财务管理状况进行正确评估,从而影响审计工作效果。

5.经济形势不良。

经济形势不良会导致财务管理机构的财务收支状况恶化,从而增加审计员工作难度和风险。

此时,审计员需要更加谨慎,小心处理审计工作,确保审计工作的结果准确。

二、国家审计风险防范措施1.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财务管理制度是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环节,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确保审计的准确性。

2.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仅能够减少财务管理操作失误,更能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为正确的审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3.坚持财务报告的准确性。

财务报告是审计工作重要的依据,因此必须坚持财务报告的准确性,杜绝虚假、欺诈等行为,以保证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4.加强审核内控。

加强审核内控,能够有效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减少审计风险。

此外,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营活动的复杂度加大,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的作用愈发重要。

然而在进行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各种风险也随之出现。

本文将探讨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便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内部审计风险。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多种多样,以下是常见的几种:组织结构问题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可能存在问题,导致内部审计一些审计工作没有得到及时开展和完成。

审计人员的组织结构和分工是否合理,人数是否充足,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是否及时、有效,这些都会影响内部审计的完成度和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内部控制的缺陷内部控制的缺陷是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

企业之所以需要内部审计,就是因为存在内部控制缺陷,例如:财务报告的错误、欺诈和盗窃等等。

因此,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并报告这些问题。

外部监管影响外部监管对于企业内部审计也有很大的影响。

如:政府部门和行业监管机构对企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要求、审计监管机构的参与和审核等等都会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开展和结果产生影响。

信息技术因素信息技术在企业内部审计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但是,信息技术本身存在一些风险。

例如:系统漏洞、内部审计数据的泄漏、黑客攻击等等,这些都可能影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和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企业必须认真分析和控制内部审计风险,以避免对组织的影响。

以下是几个企业控制内部审计风险的措施:内部审计责任制内部审计责任制是企业控制内部审计风险的一个关键因素。

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完备的内部审计责任制,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责和权利。

在审计过程中,所有与审计相关的人员必须遵守这个责任制。

内部控制培训企业应该为内部审计人员、财务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内部控制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内控制工具。

这样可以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体系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

审计标准和工具内部审计人员需要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审计标准和工具,以便可靠地开展审计工作,控制内部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

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

刍议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措施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1-250-01摘要随着社会审计范围的不断拓展以及人们的法律意识的逐步增强,审计风险越来越大,会计事务所面临的法律诉讼也有扩大化的趋势。

基于这些问题,从审计风险的概念出发,对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对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审计风险社会审计防范措施一、审计风险的概念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所谓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准则对审计风险的阐述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注册会计师认为公允的会计报表,但实际上却是错误的,即已经证实的会计报表实际上并未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情况,或以被审计单位审查范围中显示的特征表明其中存在着重要错误而未被注册会计师察觉的可能性;二是注册会计师认为错误的会计报表,但实际上是公允的。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成因(一)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差异。

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其业务素质的高低会造成同类审计内容的审计结论的差异;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决定其审计行为的偏差,也同样会导致审计结论的差异。

因此,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执业风险的防范具有决定性作用。

现阶段,我国注册会计师人数有限,会计师事务所很大一部分审计业务都是由不具备执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助理人员来执行,而具备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只负责形式上的签字,这就造成了整体执业队伍综合素质不高,扩大了审计风险。

(二)审计程序和方法不恰当。

由于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受审计成本限制,不可能把所有审计事项全部查清。

在审计方法上一般采用抽样审计。

抽样时可能出现:一是对被审计单位一些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大的项目选择的样本量过小;二是只求样本数量,不求质量。

浅谈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和控制

浅谈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和控制

会计审计全国流通经济157 浅谈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和控制闫乃福 李凌宇(山东省丝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11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五、结语综上所述,不良资产的处理方式多种多样,但是笔者认为目前更加适应经济市场的处理方式还是以证券化为主要的手段进行较为合理高效。

与此同时,不良资产的处理涉及到了资产管理公司、商业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市场投资人等的介入。

需要在保证良好市场自由度的同时保障市场监管的效力。

不能因为管控过度而丧失不良资产的流通性,更不能放任不管,防止在不良资产处置的时候出现过多的资产贬值以及非法的内部交易等。

总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会对银行、企业的运营和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许多影响,必须引起相关法律、金融部门的高度重视,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有序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1]张泽平.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07.[2]张超英,瞿祥辉.资产证券化:原理·实务·实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3]姜建清.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从货币市场走向资本市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4]李勇.关于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初步探讨[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5]杨海燕.论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J].金融法苑,2009,(02):124~135.[6]徐荣梅.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经验的国际比较及其借鉴[J].经济经纬,1999(04):68~70.[7]陈忠庆.我国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7.[8]吴奕捷(Jeffrey Ng).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资产证券化产品风险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7.[9]邱峰.探析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的时机与途径[J].吉林金融研究,2016,(01):26~31.[10]李雯.以转让方式转移拟证券化债权资产的相关法律问题探讨[C]//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出版单位不详],2008:612~620.[11]王志强.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直接动因与作用效果:理论与经验证据[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7.作者简介:苟洲旻,四川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

浅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浅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浅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一、概述在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审计作为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其作用日益凸显。

审计风险作为审计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考量因素,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任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状况出现偏差的可能性。

这种风险不仅可能影响审计的公正性和独立性,还可能对投资者、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秩序带来负面影响。

深入探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措施,对于提高审计质量、保障经济健康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审计风险及其防范这一主题展开阐述,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审计风险概述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任务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状况存在差异,从而可能给相关利益方带来损失的风险。

这种风险主要源于审计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审计活动的内在不确定性。

在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审计风险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需要审计人员和机构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应对。

抽样风险: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通常需要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审查,以推断总体的特征。

样本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如果样本不能代表总体,或者样本规模不足,可能会导致审计结果出现偏差。

报告风险: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如果审计人员在编写报告时出现错误或遗漏重要信息,可能会导致报告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产生风险。

为了更好地防范审计风险,审计人员需要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严格遵守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

审计机构和相关部门也需要完善审计制度,提高审计质量,以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1. 审计风险的定义:阐述审计风险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含义、特点和表现形式。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状况存在偏差,从而给相关利益方带来损失的风险。

这一概念反映了审计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审计风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客观存在性,即审计风险在任何审计项目中都存在;二是潜在性,即审计风险可能转化为实际损失,但并非必然发生;三是可控性,通过有效的审计方法和措施,可以对审计风险进行预测、评估和防范。

试论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

试论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
除 国际“ 大” . 内事务所在招聘 四 外 国
( ) 计 独 立 性 的 缺 失 一 审
近 年 来 国 内 外 的 事 务 所 不 断 的 发 生 境 的 改 变 . 法 顺 序 的 先 后 不 同 . 得 这 立 使
( ) 册 会 计 师 的 胜 任 能 力 和 专 业 四 注
程 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 与信誉 . 甚 贿 赂 审 计 人 员 . 其 失 去 使
独 立 性 . 之 我 围对 会 计 师 事 务 所 的 外部 加
进 入 2 世 纪 发 生 了 轰 动 全 球 的 安 然 1 事 件 . 居 世 界 前 五 位 之 ~ 的会 计 师 事 务 位 所 — — 安 达 信 在 财 务审 计 中 未 能 尽 其 职 责 , 认 了 安 然 公 司 的 会 计 舞 弊 : 田 南 默 美 l 健 会 计 造 假 丑 闻 收露 . 方保 为其 连 续 多年
措施 已刻不容缓 。

我 国 颁 布 实 施 的 审 计 质 量 控 制 基 本 准则 足注册 会计 师职 l规范 的重 要组成 \ l 部 份 . 保 证 审 计‘ 是 r作 质 量 . 范 审 计 行 规
为 的 基 本 准 则 。 果 事 务 所 未 能 认 真 贯彻 如
( ) 关 注 册 会 计 师 相 关 法 律 紊 文 二 有

审 计 风 险 的 成 因
《 国注 册 会 计 师 质 量 控 制 基 本 准 则 》 势 中 , 必 造 成 会 计师 事 务 所 内 部 控 制 制 度 混 乱 .
导致会计师 事务所审计计划编写 的不 当. 造 成 审 计外 勤 1 作 、 计 取 证 、 计 工 作 : 审 审 底 稿 编 写 和 复核 等 =作 严 重 错 误 和 遗 漏 . _ I = _ ( ) 计 师事务所聘任制度扭 曲 六 会

浅谈产生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浅谈产生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形 成 审计风 险 的成 因

展 到 今 天 , 已经成 为 市场 经济 、 民主 法制 建设 、依 法行 政等 不 可或缺 的有 机组 成部 分 ,它在 维护 财 经 秩序 、落 实科 学发 展观 、构建 和谐社 会及 增 强党 的 执政 能 力等 方 面扮 演 着越 来越 重要 的 角 色。审计 风
审查和专业判断上 ,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与客观事
实有 所偏 离,甚至 完全 相反 的 可能性 。审计人 员能
力的局 限性 。使 审计 所 能 完成任 务 的能 力不足 以达
到社会 的 全部 期望 。 因此 审计能 满足 社会 需求是相 对的 ,而不是 绝 对的 ,审计 能 力与社 会公 众 的需 求 之 间 总存 在 一 个 “ 望 差” 期 。审计 结论 的 权威 性 ,
风险成正比。随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 出
台,党风廉 政 建设 和 干部 使 用监 督 管理 需要 ,特 别
成 审计 风 险的 成 因 ,积极 采取 有 效措施 ,规 避 审 计 是 审计结 果公 告 的推 行 ,关注 、运 用审计报 告 的 人
风险。

越 来越 多 ,审计 工作 的影响 逐 渐扩 大。现 代 审计 发
( )客观 原 因 一
1 、现 代 审计 对 象的 复 杂性 和 审 计 内容 的广 泛
性.
传 统 审计 审 计 对 象 资金 量 少 ,经 济 活 动 范 围
险 随之 水涨船 高。
小 ,经济 活动 方 式单一 ,反 映 财务信 息稳 定 ,审计 内容 较 窄 ,审计风 险 小。 而 市场 经 济体制 下 的现 代
高低 关能 力 t 异审 机 只量 而 :曼 政 导 重 和持 才能 造 手计 , 刀 领 的 视 支 ,可 创 一 项金 在始 段可 孥 个好 政环 。计关 进 资 或 开 阶 选 烹 良 的 治 境 审 机 要 一 单公 投 程 塑 项苓,

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措施

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措施

浅析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措施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正在持续发生着变化,国内外公司不断爆出会计舞弊等丑闻,使人们对会计审计的公信力度与存在价值提出质疑。

审计风险理论的研究是审计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审计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风险,结合相关资料进行了总结,并且就预防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审计风险;风险控制;防范措施一、审计风险概念对审计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的前提是了解什么是审计风险,目前国内外的职业界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全一致的关于审计风险的定义,审计风险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审计风险指察觉出的重大错误的风险,这是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就是指对审计事项的错误估计和判断,并且发表了与审计事实不相符的审计报告,从而使得有重大错误和重大舞弊的行为没能够被表达出来,而最后导致与此有关的利益人因此遭受某种损失的可能性。

从狭义的角度可以帮助审计分析人员更快的找到解决审计风险的办法,但是狭义的审计风险概念更容易让我们对于审计风险的判断片面化。

广义的审计风险是指职业风险,这说明审计风险是审计风险主体损失的可能性。

在审计工作的实践中,很难把审计风险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分离,所以必须把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营业风险列入到审计风险之中,这就使得当遭受损失的人们由于其利益关系而对审计人员存在过高要求,从而要求得到补偿的情况得到改善。

总之,在对审计风险的基本涵义上的表述还是一致的,可以概括为:审计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所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二、审计风险特性审计风险有六大特性:客观性,普遍性,潜在性,偶然性,可控性和过程性。

审计风险的客观性不难理解,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被完全消除的风险。

在现代的审计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便是抽样审计的方法,通过总体中的一部分样本特性来分析判断整体的特性,这样就会使得审计的结果存在误差,而使得审计报告存在风险。

普遍性是指审计风险的最后审计结论与审计工作预期的结果存在偏差,而这种偏差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无论什么样的审计活动都会存在相应的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的成因和控制

审计风险的成因和控制

审计风险的成因和控制一、审计风险的定义和概念审计风险是指在进行审计活动时,可能导致审计师无法发现重要误报或舞弊的风险。

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于审计对象、审计师和审计环境三个方面。

二、审计风险的成因(一)审计对象方面1. 财务报表的复杂性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直接反映,对于外部用户来说,是了解企业的主要途径。

但是随着企业的业务复杂性以及财务报表的多元化,使得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难以充分理解企业的业务和财务情况,难以判断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 财务报表存在误报和舞弊为了满足各类外部用户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的需求,一些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可能会存在误报和舞弊行为。

这些行为对于审计师来说,往往难以发现和揭示。

(二)审计师方面1. 对企业信誉和业务的不了解企业的信誉和业务对于审计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但是由于审计师所面对的企业数量众多,导致在短时间内难以全面了解每个企业的情况。

2. 对审计方法和理论的不熟悉审计方法和理论是审计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但是由于审计方法和理论的不断更新和变化,导致有些审计师无法跟上审计技术的发展,从而无法充分应用新技术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三)审计环境方面1. 审计监管不足审计监管不足意味着监管部门无法从全局上对审计行业进行有效管理,导致一些不合格的审计师流行在市场上,增加了审计风险。

2. 外部影响因素的干扰企业面临的外部影响因素,例如经济环境、政策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些因素可能会对审计过程产生干扰,导致审计师难以准确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

三、审计风险的控制(一)审计对象方面1. 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内部存在的舞弊和误报行为,提高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减少审计风险。

2. 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增加相关的披露要求,使得审计师更容易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务,从而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及防范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及防范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及防范一、引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及防范是会计师事务所在进行审计工作中必需面临和处理的重要问题。

审计风险是指因客户经营和管理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审计结论的不确定性,可能引起审计师事务所在出具审计报告时所面临的潜在风险。

为了维护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益,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全面了解审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二、审计风险的成因1. 内部控制不完善客户机构内部控制不完善是审计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完善的内部控制将导致审计程序的不充分和不可靠,审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中容易忽视一些重要的信息,进而影响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客户业务环境复杂复杂的业务环境也是审计风险的成因之一。

对于一些跨国公司或者复杂的金融机构,其业务规模庞大,业务范围广泛,业务结构复杂,这些都将增加审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中遇到的困难和风险。

3. 客户诚信度不高客户的诚信度不高是导致审计风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客户会计人员可能出于私利而故意隐瞒一些重要的信息或者伪造一些数据,这些都将对审计的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4. 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引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业务的不断涌现,审计师事务所面临的审计对象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这将给审计师事务所带来新的挑战和风险。

5.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是审计风险的成因之一。

金融市场的波动、国家法律政策的变化、自然灾害等都将对客户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审计风险的增加。

根据审计风险的性质和成因,可以将审计风险分为以下几类:1. 控制风险控制风险是指由于客户机构内部控制不完善,导致审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无法充分依赖客户内部控制,从而增加审计风险。

2.检验风险检验风险是指由于客户业务环境复杂、会计记录不规范、客户会计人员水平不够高等原因,导致审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难以获得足够的审计证据,从而增加审计风险。

3. 抽样风险抽样风险是指由于审计师事务所在进行审计过程中所采取的抽样方法不当或者抽样过程中出现误差,导致审计结论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审计风险。

关于审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

关于审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
计风 险。
意见 的影 响 , 审计 人员 的评 价意 见存在 若
另外 , 审计单 位业 务量大 和人事 变 被
动。 以及 内部管 理 制度 变更 等 , 可能 成 都
偏差, 则直接 影响 审计报告 的正确 性。二
是 即使 审计人 员评价 意见恰 当 , 终审计 最
为 其潜在风险。 2审计机 关和审计人 员引发的 审计 风 险 ,主要 指审计 机 关 和 审计 人 员在 审 计 监 督过 程 中 , 因审计 技 术限 制 。 或本 身 行 为 不 当 ,业 务 能力及 职 业道 德 低 等原 因 造 成 的 审计 风 险 , 括 : 1 审计 技 术 因 包 () 素 造成 的 审计风 险 ,主 要指 抽 样 审计 带
风险意识 , 积极 有效地预 防和控制 审计风 险, 审计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以及本单位经营管理 等方面起 到控制 与防范的作 用。文章从 当前 使
审计风险的成因入 手, 探讨 防范审计风险 的途径和方法。
【 关键诩 】风险 ; 成 因; 防 范; 思考
审计 风 险及 控 制是 近 年 来社 会 和企 业广泛关注和 思考的 问题 。审计 风险 的产 生有 内外 两个 原因 , 内在原 因取决 于企业 的内部 控制系统 , 而外 在原 因取决 于 审计 人 员的审计判 断能力和职业 道德水平 。 相 应地, 审计 风险 的控制 对策也 涉及 到审计 风 险的外部 因素和内部 因素两个方面 。 但 在 实施操 作过程 中 , 严格 按 内部 因素与外 部 因素来划 分是 无法做 到 的, 只能具 体 问 题具 体分析。
在 审计 工作 中 , 超越 职权 范 围 , 违背 职 业
道德, 不严 格遵 守 审计 纪律 , 认真 执 行 不

浅谈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

浅谈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
≮ 源自≮ 浅谈 内部 审计



风险管理 。 内部审计风 险的可控性则决定 了对 内部审计 进行风险管理是可行的 , 通过一定 的方法 和手段 将审计 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之 内。
二、 内部审计风 险的成 因

引 言
对 内部 审计风 险的定 义 目前 学术界 还没有 一致 的 结论 , 但根据 中国注册会计 师协会 公布 的《 独立 审计具
作业成本法下制造 费用 的分 配见 表5 :
作业 成本法下产 品成本见表6 : 从上述 两种成本计算方法 的比较 中, 我们发现 在传 统地
业 的成本 核算 与管理更 上一层 楼。
参考 文献 :
[ 1 】 王志斌 , 《 浅析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程序及实施中应注意
1 , 3 8 0 , 0 0 0 2 , 3 0 0 , 0 0 0 4 8 . 0 0 0 2 8 . 7 5
2 . 作业成本法下 的成本计算 假 定企业 根据 产品 的生 产工序 及各 部 门所 提供 的 相关 工作描 述 , 通过 分析建 立 了作 业成 本库 , 并将各项 资源耗费按作业 成本库进行 了费用 归集 , 两种产 品成本 动 因量 的统计及 成本动因分配率 的计算见表4 :
分配金额 1 2 0 , 0 0 0
单位 直 接人 工 费 单位 制 造 费用
单 位 产 品 成本
1 2 2 O . 4 2
5 2 . 4 2
1 5 3 1 . 1 6
9 6 . 1 6
9 2 0 , 0 0 0 2 5 , 0 0 0 3 6 . 8 0
单 位 产 品 成本
2 O 1 2 3 6 . 8
6 8 . 8

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探讨

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探讨

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探讨摘要: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审计工作过程中难免存在审计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发表不合适的审计意见所造成的风险。

审计也需要考虑成本效益,由于审计风险的客观存在,也使得审计工作也变得愈加复杂,本文针对审计风险控制提出了积极对策,对于审计风险防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审计风险控制;审计风险;审计1 审计风险成因1.1 审计独立性方面审计机构并不是单独存在,审计工作需要一些部门配合才能完成。

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关系会对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具有直接影响,并随之产生审计风险。

当今社会,惊异经济的发展以及各方面的压力形成的审计环境比较复杂,审计人员需要客观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各种诱惑。

这些未知因素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大审计风险,这对审计机构与审计人员的原则性、独立性和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避免不利因素影响到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

1.2 审计方法方面由于受到审计成本及被审计单位的复杂业务等因素的影响,在审计的过程中,将所有事项全部审计清楚是不可能实现的。

通常采用判断抽样方法,由于审计人员经验参差不齐,不选择合适的审计方法,更关注于样本的数量,对被审计单位所本身存在的风险不够,将凭证抽样进行审计。

这样的后果可能会对控制风险相对较大的项目选择样本量相对较小,尤其是可能会忽略审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审计的潜在风险。

1.3 审计对象方面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财务人员的更换都比较频繁,会计资料经过多年的积累异常复杂,而且由于新到的财务人员在交接工作后对过去的经济状况不是很了解,就会影响到审计人员对财务真实情况的审计,加大审计工作量和审计工作的实施难度,在审计进行中可能会造成审计潜在风险。

1.4 审计人员方面被审计单位分布于各类行业,这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精通会计知识,还要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业务知识等。

但是目前一些审计人员的素质不高,就会对审计结果造成重要影响,甚至可能会使审计结果出现错误,导致出现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的成因

审计风险的成因

审计风险的成因1、审计风险形成的外部原因。

(1)经济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市场经济成份的多元化,被审单位行为的不稳定性,如企业改组、兼并、重组等,使审计人员对企业的情况难以全面地反映和评价,获得正确结论的难度加大,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

(2)社会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但审计人员又不能觉察所造成的风险。

即使审计人员确认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合理或在关键环节上失控,其提出的修正建议是否能够真正适合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也会形成一种修正风险。

(3)法律环境的影响。

法律是审计工作的依据,如果法律体系不完备或不衍接,审计人员就会失去统一标准,增加风险机会。

近年来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中,因种种原因而引发的诉讼事件不断出现,审计准则中从业人员“应有的职业谨嗔”和“适当的职业关注”已成为法律界关注的焦点。

今后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法律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审计工作人员面临的风险将日趋增大。

(4)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广泛使用。

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下,被审单位经济活动记录都已变成由计算机按程序指令自动完成,然而储存在电脑中的会计信息很容易被修改、删除或转移,而且并无明显的痕迹,从而也就加大了审计风险。

2、审计风险形成的内部原因。

(1)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不高。

审计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职业,因此对人的要求就相应较高。

如果审计人员的责任心不够强,职业道德水平较差,那么审计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则就会造成很大的工作失误,而形成审计风险。

(2)审计人员所采用的审计技术方法落后。

现代审计方法强调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的均衡,所采用的审计程序以允许存在一定审计风险为必要前提。

审计人员就必须追求审计效率和效果的平衡。

他们把审计的重点放在各个重要组成项目上,抽取全部业务的一部分来进行审查,而抽取的样本及其代表的整体主观结论和客观事实之间的可能存在一定偏离,从而形成一定审计风险。

(3)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薄弱。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措施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措施

与领导责任等 内容。由于责任难以界定而产生的审计风险, 往往就很难避
免。
六是 由于审计评价失真而带来的审计风险。 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 中最重要 的一项内容 。作为审计过程 的最终结果, 审计评价 既是对领导者 任期内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的科学 、 客观、 准确 的理性认识, 也是复杂审计活 动所取得的成果。 但是, 目前情况而言, 就 则缺乏一套操作性较强的评价标 准指标体系, 在审计实务过程 中, 审计评价就难免出现 失真 , 无形中为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比较复杂, 归纳起来, 大致有以下六个方面: 是由于审计技术、 方法 的局限性 而形成 的审计风险。随着经济责任 审计在各系统 的全面推行 , 审计规模的不断增加, 对审计技术方法提 出了

更高的要求 。 目前经济责任审计采用的审计方法则主要侧重于制度基础 而 审计, 这种 审计方法过分依赖被审单位的 内部控制制度, 内控制度本身 而 在执行过程中就很难避免领导者个体 的主观性、 随意性和偶发性干扰的风
凭经验进行审计, 审计 中查 出的不少 问题, 由于没有相适应 的法律法规依
据, 又不得不依赖审计人 员职业判断。 这就加大了审计工作难度, 审计风险
不 可 避 免地 随 之 产 生 。
于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权威性 ,以及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 ,
具 有 十 分重 要 的 意义 。
管 理 科 学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措施
赵 艳
220) 2 0 0 ( 云港 市 审 计 局 连
【 要】 随着经济责任 审计在诸多行业及地区的推行实施, j 青 经济责任 审计风险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六个方面 分析 了经济责任 审计风险的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导言审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

而注册会计师作为审计的主体,其审计活动的结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信誉和财务状况的公正性。

然而,无论是内部因素还是外部因素,都会给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活动带来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分析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成因1. 内部因素1.1 人员素质不高注册会计师作为审计的主体,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然而,一些注册会计师可能缺乏必要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导致其审计能力和水平不足。

这将增加审计过程中出现错误和疏漏的概率,从而提高审计风险的发生概率。

1.2 审计管理不规范审计管理是审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些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在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例如,审计项目的规划和执行不够科学和合理,缺乏全面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

这将导致审计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增加,从而增加审计风险的发生概率。

2. 外部因素2.1 法律法规变化法律法规的变化可能会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某些法律法规的修改可能导致审计标准的变化,注册会计师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适应和理解新的标准,否则将无法正确执行审计工作,增加审计风险的发生概率。

2.2 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中常见的障碍之一。

例如,企业可能故意隐瞒某些重要信息,使得注册会计师无法全面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这将导致审计结论的偏差和不准确,增加审计风险的发生概率。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1. 提高人员素质为了降低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培训和管理。

应确保注册会计师具备必要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并鼓励其不断学习和提高。

此外,应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对业绩不佳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必要的整改或淘汰。

2. 加强审计管理为了降低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强对审计项目的管理。

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审计流程和控制措施,明确责任和权限,并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衔接。

审计风险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审计风险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审计风险的原因与防范对策一、审计风险的成因(一)被审计客户的因素1、客户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客户内部管理制度存在问题,例如会计制度存在漏洞或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等,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财务报表本身不符合准那么要求,缺失公允性和真实性,从而增加了审计失败的风险。

在客户没有完整内部管理制度的情况下,客户内部的财务就是混乱和失真的,注册会计师根本无法发表恰当的意见。

2、客户管理层有意进展财务舞弊。

在现实业务中,更可能出现的是公司管理层为了掩饰其糟糕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成心编造虚假财务报表,调低亏损,虚增利润。

由于审计人员是站在事后的角度来审查这些业务,可能由于对业务不够了解、现场检查不够全面等各种因素而未能发现这些财务舞弊。

只有那些经营风险巨大、财务状况糟糕的公司才有进展财务舞弊的动机,这种公司很有可能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因为经营苦难、资金链断裂不得不宣布破产,从而暴露其财务舞弊。

(二)审计人员的因素1、自身业务能力缺乏。

现代公司开展速度很快,市场竞争剧烈,为了能在市场中占据优势,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出现了。

它们的业务更加复杂,规模更加巨大,这就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审计人员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业务经历,很可能在审计过程中难以发现虚假信息,增加了出具不实报告的可能性。

2、审计人员违背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必须时刻遵循的准那么,它影响着审计质量。

只有审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履行职责,才能完成审计任务,出具真实可靠的审计意见。

如果审计人员违背职业道德,与客户相互勾结,丧失独立性,便会严重影响审计意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增加审计风险。

3、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除了上述审计人员自身的因素,在会计师事务所层面上,审计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也会增加审计风险。

如果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建立健全审计质量管理体系,仅仅一个人的业务水平或者职业道德出现问题,也会被其他人发现然后改正,不会影响到最终审计意见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医院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措施

医院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措施

医院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措施一、审计风险成因1.人为因素(1)内部人员失职或不专业。

医院内部人员可能存在失职或不专业的情况,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财务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导致账目处理不规范;医生或护士不按操作规程执行,导致医疗费用的错误计算等。

(2)内部人员存在违法行为。

一些内部人员可能存在贪污、受贿等违法行为,导致资金流失或虚报等审计风险的产生。

2.信息系统安全漏洞(1)信息系统安全保护不完善。

医院内部信息系统中可能存在安全漏洞,例如密码保护不严密、防火墙设置不完善等。

黑客可以利用这些漏洞入侵系统,篡改或窃取信息,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2)信息系统运维不及时。

信息系统的运维包括补丁更新、入侵检测等。

如果医院未及时进行系统更新或入侵检测,导致系统存在漏洞,审计风险将会增加。

3.数据处理不规范(1)财务数据处理错误。

财务数据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错误,例如账目计算错误、数据录入错误等,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

(2)医疗数据处理不准确。

医院内部医疗数据的处理如果不准确,可能导致医疗费用计算错误,严重时可能影响患者的就诊质量。

二、防范措施1.加强内部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

医院应加强对内部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纪律性,减少人为因素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医院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信息系统管理制度等,规范内部人员的行为,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

3.加强人员背景调查和岗位安排。

医院在招聘和安排岗位时应加强对人员背景的调查,尽量避免雇佣不专业或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

要根据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合理安排岗位,确保人员能够胜任工作。

4.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医院应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合理的密码管理制度、防火墙设置和入侵检测等,确保系统不受黑客攻击或非法访问。

5.加强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医院应加强对财务数据和医疗数据处理过程的监督,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审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措施
作者:孙一玲
来源:《商情》2013年第01期
任何事情都存在风险,审计工作也不例外。

审计风险不但直接影响审计质量,影响审计组织的信誉和独立性,审计人员自身也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同时可能给被审计单位或有关人员带来不同损失。

因此,先从风险形成入手,分析产生原因,关注风险的控制。

审计风险成因控制
当前,国家审计逐步走向正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活动的复杂化,使得审计工作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面临各种挑战;随着《审计法》和《行政诉讼法》的颁布实施,各单位、公民的法制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因此,审计机关及人员所承担的审计风险也越来越大。

风险的存在,不但直接影响审计质量,影响审计组织的信誉和独立性,审计人员自身也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同时可能给被审计单位或有关人员带来不同损失。

因此,如何规避审计风险,降低其所带来的影响和损失,已引起各级审计部门的重视。

一、审计风险的形成及原因
审计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存在重大错弊而审计人员没有发现,作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构成,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审计人员一般难以控制,而检查风险是由审计主体行为本身所造成的,因而可以由审计部门、审计人员通过一些措施来加以控制或防范,它与审计主体在实施过程中所运用的程序、证据、方法等要素密切相关。

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影响或形成审计风险的因素很多,除了受审计外部环境及单位本身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内控薄弱等因素影响外,主要有:
(一)未遵循审计工作准则。

1.审计工作的不规范。

在审计工作中,个别单位或个别审计项目取证不合法或不合规。

2.审计内容忽视遗漏。

主要表现在:一是审计工作方案考虑不周,往往会使审计存在覆盖间隙、遗漏问题和其他问题;二是组织实施中分工衔接不好,一些审计事项应查未查。

3.审计工作深度不够。

(二)审计方法选择不恰当。

由于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受审计成本限制,不可能把所有审计事项全部查清。

因此,在审计方法上一般采用抽样审计,这就加大了审计的潜在风险。

目前,审计一般都是判断抽样,受审计人员经验水平限制,抽样时可能出现:一是对被审单位一些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大的项目选择的样本量过小;二是样本选择不具有代表性;三是只求样本数量,不求质量。

(三)审计取证可靠性不强。

证据的可靠性及证明力如何直接影响审计风险,目前的取证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审计证据要素不全,过程不清,引用法规不当;二是重基本证据轻辅助证据;三是忽视签证前审计证据的内部审核和签证后对签证意见的分析,特别是签证意见,被审单位或明确地表示异议,或含糊其辞,如“基本符合”、“确有差错”等,审计人员对此稍不留意,不及时改正即会造成风险;四是审计资源利用不恰当,如直接运用单位的自我陈述,未加以判断、分析、复核,而作为本次审计的证据。

(四)审计人员自身素质差。

审计人员是审计实施的主体,其专业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审计风险的发生。

从实际情况看,由于我国审计机关组建时间不长,审计人员业务素质总体上尚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同时,审计职业道德建设也仍处在初创阶段。

由于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职业道德不良,很有可能引起审计风险。

(五)被审单位配合不默契。

在审计中,如果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审计人员将无法取得充分有效的审计证据。

限制审计范围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被审单位怕问题被揭露,而对审计施加限制,妨碍审计人员进行正常的审计检查;另一方面,由于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相关情况的不熟知,对方提供资料不全,有意隐匿其经济活动内容,而对方又未对提供资料的完整性做出承诺,这都直接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

二、审计风险的控制及对策
审计中风险的形成原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因而,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运用专业判断,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审计测试措施,以将审计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一)严格遵循审计工作准则。

审计人员应严格遵循审计规范,来制定严密的审计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认真进行审计工作准备,实施中把握审计工作质量。

在审计过程中对审计工作各程序进行严格控制,做到审计程序合法合规、内容完整、方法恰当。

作为审计组长或主审,对组员的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目标完成情况实施必要的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二)建立各级内部控制制度。

一是建立配套的质量控制措施,实行工作职能分工和牵制,对审计项目质量实行三级负责制,即主审负责制、复核制、集体审理会议审定制,以有效控制审计过程中容易引起风险的环节。

特别要把好审计证据质量关,突出证据的有效性。

作为项目主审,须对助审人员的取证材料、底稿进行审核、确认,专职复审人员对审计报告初稿及审计资料进行复核,审理会议对重大审计事项集体“会诊”,确保证据充分有效,必要时可进行二次取证。

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审计复核、集体审理在必要时可提前介入,进行跟踪检查;二是实行内部管理制。

如建立对审计人员质量考核制、审计目标责任考核制、审计人员廉洁自律规定等,对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程序、职业道德等方面形成有力的控制和约束。

(三)选择正确恰当的审计方法。

审计人员要善于选择科学、严谨的审计工作方法,对一些内控管理薄弱、资产流动性较强或所有权难以确定、经营业务繁杂等风险高的审计事项,要
引起足够的重视,适当增加样本量,扩大审计覆盖面,运用多种审计方法和灵活的审计手段,进一步提高审计证据的质量。

(四)建立融洽协调的工作关系。

在审计实施前,要对被审单位全面了解,平时注意收集被审单位经济动态等有关资料;审计中要多方面听取情况,详细询问,审计签证时,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公平对话;审计结束,及时反馈审计意见,与被审单位对问题进行协商和探讨,以征求意见的态度出现。

因此,只有通过平时审计接触,才能及时沟通,取得被审单位的理解和支持,消除双方对审计带来的顾虑和摩擦,以达成共识,更好地实施审计和及时纠错。

(五)要区分会计与审计责任。

在实施审计中区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非常重要。

如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提供的资料,应有资料接收清单,并要求被审单位对其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做出承诺,明确各自承担的责任。

又如被审计单位拒绝、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或拒绝、妨碍检查,转移隐匿有关资料、资产,这是被审单位应承担的责任,审计部门不能替代、减轻或免除被审单位责任。

对于上述情况,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应根据《审计法》等有关规定,在审计报告中如实反映有关情况或对报告反映内容进行限制,以避免被转嫁的审计风险。

只有责任分清,才能避免审计中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六)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素质。

一是不断提高审计人员专业审计技能和政策水平,提供必要的职业培训,开展后续教育,组织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理论研讨;二是经常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牢固树立审计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恪守审计规范,倡导敬业精神,不徇私情,秉公执法,达到遏制审计风险的目的;三是审计部门应培养审计人员良好的审计风险意识,提高其在繁杂的审计中灵活、有效地控制各种风险诱发的能力,正确地对待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压力。

参考文献:
[1]辛金国.新编审计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审计机关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评价准则[Z].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第5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