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与科学内涵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来说,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华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经济和文化都比较落后。

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革命必然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靠背诵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和照搬别国经验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

同样的,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也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更不能照搬别国的经验。

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条件,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道路,制定正确的策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从而用“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的具体行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关起门来搞纯粹的理论研究,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它的基础是中国人民的实践。

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具有独创性的实践经验,对这些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就会创造出新的理论,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强调的“要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包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

毛概简答题论述题答案

毛概简答题论述题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定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

1含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的实践,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2毛泽东思想含义: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实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成就了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3中国特色社义理体系: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和建设相结合产生的,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论述题4、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有与时俱进的关系?1含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的实践,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2毛泽东思想含义: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实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成就了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

第一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是什么呢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今天人们是如何看待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 的?

-------1999年 -------2002年 -------2005年 -------2008年

(二)中国选择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 导思想的必然性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真理 。 (1) 它的世界观和斱法论是科学的。 (2)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它是开放的、不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2、中国的客观国情决定。 1840年的鸦片战争 以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开明派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科技救国

1920年,他又说:社会主义的理想因各地、 各时乊情形丌同,务使其适合者行乊,遂 发生共性不特性相结合的一种新制度,敀 中国将来发生时,必不英、德、法、俄….. 有异。
1929年----纠正主观主义 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

遵义会议后的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 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命题。(书P2)



毛泽东指出,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 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 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 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丌是抽 象地应用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 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使乊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 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 解幵亟需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等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争取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实现国家的富强,一代代的中国人前赴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斗争。

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出路,先进的中国人历尽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

首先,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开明派睁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着眼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其次,以洪秀全、洪仁玕为代表的农民阶级革命派在太平天国后期,不仅主张办工业、开矿藏、兴银行,而主张“请富者准予雇工”对穷人“以令作功以受值”即主张发展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的生产关系。

再次,维新派的革命领袖康有为将经济领域的学习转向政治领域,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还有,伟大的领袖孙中山直接参照欧美的经验,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第一次在中国提出了建立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

理想总是不能实现。

”原因何在?仅仅是因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吗?当然不是!而是他们没有找到一种适合中国的先进理论。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但是,由于当时主要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没有与中国实际进行很好的结合,因而不能解决当时中国的主要问题。

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是怎样一步步地结合的?它具有哪些深刻的内涵呢?对我国革命和建设又有何意义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党的幼年时期,对马克思主义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2)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3)1938年,《论新阶段》中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源于“正反两方面的实践经验”正面:党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应用于中国实际,创建了工农红军、革命根据地和工农政府,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击退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

政治考研考点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政治考研考点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第 1 页 共 1 页 政治考研考点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李大钊及党的其他早期领导人曾经提出过要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2.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党的七大党章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2.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先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这是它们的基本点。

希望通过以上相关知识点的总结分析,能够给参加考研的学生带来帮助,祝愿各位考生,在未来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毛概大纲重点

毛概大纲重点

第一章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意义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活的灵魂、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科学体系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7.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活的灵魂: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3、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历史依据及现实依据、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5.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国家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历史、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第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西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

第一,以毛泽东为主要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义的中国化。

第二,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三,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梳理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任务,继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建设和改革结合起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4、正确理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和各个方面;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5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主要内容。

(1)依据:第一,中国国情决定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第二,中国革命的力量决定必须发动土地革命。

第三,中国革命的敌人非党强大,并长期占据中心城市,而广大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地区。

(2)内容: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

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

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只有开展土地革命,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建立、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

1922 年,有关“社会性质和革命纲领”第一次被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提上了中共二大会议日程,中共四大呼吁无产阶级要牢
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毋庸置疑,马克思 牢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联合工人和农民,团结一致;1927
主义中国化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由感性到理性, 年,毛泽东又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
平等持相似观点 ,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起点的标准 社会氛围的影响,开始谋求运用马克思主义救亡图存,这
量化为四个方面,既要满足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基础,形 是认识的条件,虽然他们在此期间参加的革命斗争都以
成革命党这一实践主体,又要有一系列的“中国化”实 失败告终,但这已经具备了实践的条件,他们所得到的不
践活动和形成的核心价值,中共一大只具备前两个条件, 仅是教训,还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再生理论,具有
中共二大从时间和空间、理论与实践上都是马克思主义 实际的应用和理论形成,集历史、实践、理论于一身,它是 与中国特殊实际相融合的具体体现。[3] 赵秀华反驳上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8] 另外,夏建国等认为中国
刘国普从历史起点的角度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中
李大钊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并冒着生命危险向北京城 国化的起点源自于中共二大的召开,原因是中共二大深
内的民众散发,号召学生、劳工、商人团结奋起,敢于挑战 刻剖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中国具体的国情,在此
005
2019 年 6 月上半月刊(总第 92 期)
政治
基础上明确提出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并制定了第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更深程度和更广范围地实现中国 一部《党章》,中共二大的历史贡献为探索中国特色的革 化。[7] 李怡等提出应以李大钊为代表的留日知识分子的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结合起来,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问题。

旧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农民占绝大多数的东方大国,不能照搬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和外国经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必须结合国情和时代特点,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中去。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要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找出中国的社会发展规律;并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优秀文化结合起来达到新的融合,要用中国优秀文化的语言及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族化形式,来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使之具有中国特性和作风。

1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2.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为什么?)P41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由于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它们不愿意也不能够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由于中国无产阶级的强大和革命的彻底性,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

3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第7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

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是什么?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1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S现代化的历史阶段2、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大国逐步转变为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3、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4、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5、由人民生活水平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6、由地区发展很不平衡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7、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S市场经济体制、S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8、是广大人民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9.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6. 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3.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答: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一方面,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创造性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个精髓,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规划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以“两手抓”为重要内容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等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这个精髓,在改革发展稳定、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国防外交、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构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提出“三个代表”要求并把它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等等,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扎扎实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4.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中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有公有制的性质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意义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

重要意义: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这个过程中的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这些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都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间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的,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

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后者是在继承前者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领导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各个历史阶段,始终坚持不渝地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教学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 史进程 二、毛泽东思想 三、邓小平理论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五、科学发展观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客观依据: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理论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
形成条件
历史基因: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坚实基础:社会实践 主观因素: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以及高贵品德、胆略 和气质

《沁圆春》 长沙 1925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 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 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 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 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 成果。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提出过程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 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 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 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 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的轨道。 2006年3月,十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促进国民经济 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命题的发展过程及其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命题的发展过程及其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命题的发展过程及其科学内涵作者:胡振英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7期胡振英(陇东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的一个科学化的历史进程。

其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化、现实化、民族化和大众化四个方面。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化;具体实践;与时俱进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048-02马克思,在西方世界享有“千年思想家”和“千年伟人”之称。

其人及其思想的影响力令世人瞩目,尤其是在社会主义中国,其思想理论成为中国不断发展和崛起的主要指导思想,这主要是由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以及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决定的。

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科学化进程,是一个不断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不断创新发展,才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的历史过程。

可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中国化,是因为我们没有把它作为僵化的教条,而是把它播在了中国的土壤,实现了具体化、民族化,并生根发芽,被中国人民所掌握。

正如恩格斯在《致威纳尔·桑巴特》的信中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1]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命题的发展过程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萌芽。

19世纪中后期,由于清政府的闭关自守和腐败无能,西方列强纷纷发动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洒热血抛头颅,开始探寻救国救民之路。

首先,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林则徐主持编译了《四洲志》,魏源在其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广泛介绍和宣传西方知识,试图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富强起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根据工管老师ppt划线部分的整理答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两个既联系又区别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强调过程,主要指实践,是动态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强调的则是结果,主要指理论,是静态的。

后者从属前者,前者蕴涵后者。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七、如何理解农村包围城市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中国革命为什么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呢?中国革命之所以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当时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

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中国革命的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

革命的组织形式只能是军队。

第二,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要想成功,必须发动农民、依靠农民和武装农民,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第三,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心城市,农村则是反革命力量统治的薄弱环节,中国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先占乡村,后取城市,走具有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与科学内涵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与科学内涵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与科学内涵[作者简介]闵文杰(1984—),男,南昌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江西南昌*****)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起点”研究(以下简称“历史起点研究”)不断涌现新成果。

这种现象折射出来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注,也反映出“历史起点研究”问题未得到一个根本性解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还存在研究历史起点主观思维较重,研究话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研究缺少系统梳理、串联、定位等一些问题。

为此,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质的深入解析,梳理历史起点理论、逻辑以及实践演变过程,推定中共一大、二大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争第一种疑问,“马克思主义国土化”、“马克思主义汉字化”到底等不等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不是自马克思主义从西方、东欧、日本传入中国,变成中国汉字那一刻起,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始?抑或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起点是否在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日”?对于这个问题探讨,有人持支持态度,有人持反对态度。

刘友红指出,“洋文的马克思主义变成中文无论如何也算是一种中国化,而且要算作最早的中国化了。

”(P534)此外,卢培琪、王立胜、何一成、叶险明等学者在自己的文章中也是积极支持这种观点。

赵付科持反对态度,他认为,“传入之日并非相结合之日”。

(P88)郭德宏认为把传入之日看做历史起点,“似乎早了一点”,当时“还没有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P57)资料显示,最初把马克思主义带到中国这片土地上来的是一些外国传教士、翻译家,还有国内一些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无政府主义者、国民党人。

比如有1898年胡贻谷说、1899年《万国公报》第121期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译,蔡尔康撰文《大同学》说、1902年《新民丛报》第18号梁启超的《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说、1903年马君武的《社会主义与进化论之比较——附社会党巨子所著书论》说、1906年朱执信在《民报》上介绍《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36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52(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和丰富。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3、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党的思想路线,是由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从理论结构上看,这四个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补充的统一整体,但它又不是不分主次的并列关系。

“实事求是”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相统一的概括,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等内容,因而是其它三个基本点的核心,但它并不能代替其他三个基本点。

4、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3)理论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4)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地提出及其科学内涵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地基本原理同中国地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地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第一,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地实际问题;第二,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地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地优秀文化之中.(二)毛泽东思想1、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地形成、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和科学内涵答: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地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地历史过程(、,稍加润色即可). 主要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地理论;④政策和策略地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地理论;⑥党地建设理论;⑦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地理论;⑧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地理论. 科学内涵:核心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其具体内涵概括为三句话: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地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地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地正确地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地结晶.b5E2R。

2、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答:毛泽东是伟大地马克思主义者、伟大地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地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地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地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地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地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地实践,人们对如何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地社会主义道路还缺少规律性认识,加上当时复杂严峻地国际环境地影响,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地探索中发生过曲折.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地确犯有严重错误.但是就他地一生来看,他地功绩远远大于他地过失.他地功绩是第一位地,错误是第二位地.他地错误是一个伟大地革命家、一个伟大地马克思主义者所犯地错误.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地理论成果,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地科学指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地精神财富.p1Ea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笔者认为 。 虽然李大钊 、 毛 泽 东 以及 2 0世 到 了 将 马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运 用 到 中 国革 命 的现 实 实 践 中 . 认 识 到 了 马克 思 主 义 成 为 指 导 中 国革 命 的可 靠 路 径 和 理 论 源 泉 。起 到 了 引 领 . 启蒙 , 反 思 的作 用 .
和 中国 革命 基本 问题 做 了初 步 而正 确 的 阐述 。 [ 1 7 ] ( P 4 9 ) 张静如 、
齐卫平认 为“ 党 的 民主 革 命 纲 领 . 鲜明体现 了马克思 主义 中 国化 的 原则 。” 贺朝 霞 、 李亮 . 认为“ 党 的二 大 实 现 了一 个 重 大 的 认识 飞跃 . 成 为 马克 思 主义 中国 化 的 历史 起 点 [ 1 s ] ( P 1 9 6 ) 钱 和 辉认为 . “ 中共 二 大依 循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基 本 学 说 和 主 张 考 量 中 国革 命 的 具 体 实 际 . 由此 真 正开 启 了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 化 的 历 史 进 程 。[ 1 9 ( P i 2 ) 汤兆云认为 , “ 中共 二 大 :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化 的 肇 始 ” [ 2 o ] ( r 9 7 )
再次 。 马克 思 主 义 中 国化 是 一 条 曲折 向 上 的 道 路 。 马 克
于知识分子群体 , 张远新认 为 , “ 1 9 2 0年 前 后 , 共 产 主 义 知 识
分 子 群 体形 成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化 的逻 辑 起 点 ” [ 1 1 ] ( P l o o )
是 一 种 文 化 逻 辑 的演 变 实 践 过 程 。 比如 , 刘 柳 珍认 为 : “ 理 论
起 点 是 五 四时 期 关 于 ‘ 问题 ’ 与‘ 主义 ’ 之争 : 实 践 上 的起 点 是
以 说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与 中国 革命 实践 相 结 合 的开 始 . 即马 克思
主 义 中 国化 的开 始 。 ” ¨ 1 5 ] ㈣张红认为: 中共 一 大 . “ 中 国共 产 党
人 开 始 了艰 苦 卓 绝 的 探 索,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化 由此 起 步 ” _ l 6 ]
( P 1 5 )



大” 在 中 国共 产 党 历 史 上 具 有 重 大 的 历 史 意 义 . 在 马
克 思 主 义 发 展 道 路 上 也有 着 里 程碑 的 意 义 . 实 现 了 一 种 理 论 自信 、 道 路 自信 、 制 度 自信 , 具 备 了一 些 马克 思 主 义 中 国 化 的
完 善 的 解决 , 明确 提 出 了符 合 中 国 当时 国情 的革 命 纲 领 其
中, 最低纲领 : 消除内乱 , 打倒军 阀. 建设 国 内 和 平 : 推 翻 国 际 帝 国主 义 的 压 迫 , 达 到 中华 民族 完 全 独 立 : 统 一 中 国 为 真 正
的 民主共 和国 ; 最高 纲领 : 组 织无产 阶级 , 用 阶 级 斗 争 的 手
段, 建 立 劳 农 专 政 的政 治 , 铲 除 私有 财 产 制度 , 渐 次达 到 一 个
共 产 主 义社 会 。 因此 , 有 不 少 观 点 认 为 中共 二 大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化 的 历 史 起 点 。 如 , 张静如 、 齐卫 平 、 马乙玉、 贺朝霞 、 李亮、 钱和辉 、 汤兆云等等。 其 中. 马 乙玉 认 为 : “ 中共 二 大 把 马
中 国共 产 党 的成 立 。 ” [ 6 ] ㈣ 刘 吕红 、 张 英 花认 为“ 逻辑 起 点 就 是 李 大钊 言 说 ; 实践起点 就是共产主义小 组建立 : 理 论 创 新 起 点为 1 9 2 2年 7月 中共 二 大 ” [ 7 ] 1 ∞ 第三种疑问 , 马克 思 主义 个 人 化 等不 等 于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化 ?在 马克 思 主义 传 人 中 国 。 指导中国. 并 逐 步 中 国化 过 程 中, 不 同 时 期 涌 现 出 了 许 多 杰 出个 人 . 他们 为马克思 主义 中 国化 做 出了 巨 大 贡献 。但 能 不 能将 马克 思 主 义 中国 化历 史 起 点 理 解 为 某 一个 人 的卓 越 贡 献 ? 有 一 些 学 者 将 马克 思 主 义 中 国 化 的历 史 起 点 等 同 于 马 克 思 主义 个 人 化 , 归功 为一 个 人 的历 史 贡 献 。 比如 . 包宏杰 、 王素莉 、 张世飞 、 冯宪光 、 王 东 等 学者 将 历 史起 点 归 功 于 李 大 钊 ,直 接 或 间接 地 提 出 : “ 李大钊 1 9 1 8 年 开 始 传 播 马 克 思 主
克 思 主 义 的 基 本 原 理 与 中 国具 体 实 际结 合起 来 . 对 中 国 国情
李君 如、 全 燕黎 、 马 启 民等 学 者 将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 化 的 历史起点归功于毛泽东 : 《 反对本本主义》 标 志 着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化 的 征 程 。还 有 学 者 将 马 克 思 主义 中 国化 历 史起 点 归 功
要素 . 但是基于历史原 因. 还存 在一 些 遗 憾 . 这 些 遗 憾 只 有 在
解 决 之后 . 才 能 真 正 开启 马克 思 主 义 中 国化 的模 式 其次 , 马克 思 主 义 中 国化 是 一 种 民族 自觉 、 民 族 自立 、 民 族 自强 、 民族 自信 的表 现 。 中共 二 大 上 对 民族 问 题 做 了 较 为
义” [ 8 ] ㈣, “ 《 再论 问 题 与 主 义 》 和《 社会 主义与社会运动》 两 个
著 名 论 断 是 马克 思 主 义 中 国化 开始 标 志 ” [ 9 ] ( P 1 3 8 ) 、 “ 毫无疑问. 李
大 钊 在 五 四运 动 中 关 于 文 学 艺 术 的 有 关 论 述 是 中 国 化 马 克 思 主 义 文 艺 理论 的最 初 成 果 ” [ 1 0 ] 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