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雪》ppt课件1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3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问其姓氏,金陵人,客此。”问其姓氏,不答姓名答籍 贯。张岱写错了吗?还是另有深意?请结合材料思考。
材料一:“湖心亭看雪”事件发生于崇祯五年(1632);崇 祯十七年(1644)明朝灭亡,顺治帝登基,清军入关;顺治元年 (1644) 张岱反清复明失败,逃入山中著书;1647年左右,张岱 写《湖心亭看雪》。
——夜半游湖之痴
独往湖心亭看雪。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不随波逐流的清醒 不媚不俗的精神追求 ——孑然独行之痴
寒雪天出行之痴 夜半游湖之痴 孑然独行之痴
赏“痴”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 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 人两三粒而已。
晚上八时左右
全
只,只有
雾凇沆砀,天与云比与喻山舟与极水细,小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
芥,小草。 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罢了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 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 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 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 亭看雪。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和云和山和水, 天光湖色全是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 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 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材料二:“金陵”即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定其为国都,后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金陵”终究还是和明朝有些关联的。亭中人含蓄地用了 “金陵”这个古称,可见对南京这个地方是有深意的。在朝 换代的当口,这个深意正好戳中了张岱的痛处,所以张岱牢 牢记了这么多年。活在清朝的张岱透过明亡去看当年的旧事, 半百的他写下“金陵人,客此”,内心应该也是有隐痛的。从 开篇的 “崇祯”二字就可看出。既然已经改换朝代,对于前 朝显贵旧人 是很敏感的,而张岱依然特地写下“崇祯”字样, 可见内心怀有对 于亡国的沉痛、怀念等复杂的感情。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3张PPT)
课文赏析
原文: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释:
舟子说作者“痴”,虽有世俗之感,却是对作者痴
①及:等到。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②舟,子痴:迷船于夫世。俗之外的
③喃喃:小声嘟囔。
④莫:不要。
⑤相公:旧时闲对情士人雅的致尊的称高。度评价,⑥巧更妙:地还表。现出作者孤高冷寂
主旨探究
文章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道“舟中人两三 粒”,文章末尾还写到舟子,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 ①作者去湖心亭赏雪,旁若无人,在作者心里,这里只有他自 己,他忘乎所以,忘记一切俗念,只想着赏雪,这是一种清高 的境界,所以“独”字表现了他的高洁。 ②作者认为舟子不可能跟他志趣相投,也进不了他的内心,舟 子对“相公”的行为和心中所想是不理解的,也是不可能理解 的,“独”字表现了他的孤傲清高。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①喜曰:“湖中焉
得更有此人②!” “独往湖心亭看雪”,不料亭上已有人了作者的“喜”。但作者并不
①大:很,非常。
②焉得更有此人:说哪自能己还喜有,这反样写的二人客呢“!见意余思大是想喜不”到,还“会湖有中这焉样得的更人。
焉得,哪能。更,有还此。人!”,这一惊叹虽发自于二客,实为作者的
译文:
心声。运用反客为主的手法,足见其用笔之独到。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在烧酒,酒炉
里的酒正在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说:“在湖中哪能还有这样
的人呢!”
课文赏析
原文: 拉余同饮。余强①饮三大白②而③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④此。
湖 心 亭 看 雪
张 岱
文题解读 “看”是欣赏、观赏的意思。“看雪”点明事件。文 题简洁、明了,表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13 湖心亭看雪 课件(共27张PPT).ppt
高、孤芳自赏、孤高自傲
的文人情怀,表达了淡淡
的愁绪以及故国之思。
C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出自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回忆录《陶庵梦忆》,作者对故国往
事的怀恋,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其间,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却
可从中窥知。
B. 文章开篇交代看雪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作者选择在“人鸟声俱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后,大举南下。张岱避居浙江剡溪山。在此期间,他 写下了《西湖梦寻》和《陶庵梦忆》,书中主要追忆了当年风月繁华、故国往事, 凡记叙过去的行踪皆用明朝纪年。《湖心亭看雪》就是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
本文写于明朝灭亡后,大约1645年,它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追忆在 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清新雅致的特点,表现了深挚的隐 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赏奇景悟痴情
张岱
“功名耶落空 , 富贵耶如梦。 忠臣耶怕痛, 锄头耶怕重, 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 之人耶有用没用?”
——张岱《自题小像》
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
学家。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 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他崇尚“冰雪人格”,在诗文中多赋 予冰雪高洁的灵魂,论诗亦主张“冰雪之气”。其作品多写山水景物、日常琐事。 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 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没有正面写雪,而写“大 雪三日”后人声鸟鸣断绝,寂寥凄清。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没有直接写雪, 而是写出了雪后雾气弥漫,云、天、山、水合而为一,完 全成为雪与雾的世界。
《湖心亭看雪》课件PPT
“痴”怎么解释:
“痴”
呆。傻。笨,行为古怪。
(一)观“痴行”,初悟痴心
2、阅读第一段,说说你发现张岱有哪些“痴”的表现。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天寒地冻
冬日夜晚独往
“是日更定”
“独往湖心亭看雪”
“湖中人鸟声俱绝”
“痴”
思考:你能从他的行为中看出他什么性格吗?
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拥,裹、围。毳,鸟兽的细毛。
第一人称,代词“我”。
都。
消失。
独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雾凇,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全。
指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副词,全
是日更定矣( )更有痴似相公者( )
数词,一
名词,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副词,还
大雪三日( )与余舟一芥( )客此( )
ná
ɡēnɡ
cuì
sōnɡ
jiè
nán
zhān
qiǎnɡ
zhēn
hànɡ dànɡ
ɡènɡ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这。
撑(船)。
晚上八时左右。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古义: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今义:白色,与“黑”相对
《湖心亭看雪》PPT课文课件
一道痕迹。痕:指斑迹,迹印
[一芥] 一棵小草。芥:小草,形容船小。
[一白] 全白。
翻译课文
课文赏析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 湖。大雪三日,.湖中. 人鸟声 俱绝。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 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 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 声音都消失了。
课文赏析
翻译课文
.
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 亭看雪。. 雾. 凇. 沆.砀,天与云 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 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 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 两. 三粒而已。
船夫而已
而已”之间的 两三粒
心情孤独
清高孤傲 期望知音
新的发现: 问姓名答地点是何道理?为何不及姓名?
都是客居他乡,勾起思乡之情 寄托自己对故国的思念
(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自然,不加雕琢。)
2、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体会本 文所用的白描手法。
(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 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XXX山水,寥寥数 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3、补充: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为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 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黑线在白底上勾画物像的画法.在写作 上: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练浑厚的文字,只寥寥几笔 就勾画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 致。)
课文赏析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合作探究:
课文赏析
1、说说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有什么特色?
13《湖心亭看雪》课件(共24张PPT)
• 作者见有人在,是惊喜的。但并不写自己惊喜,而说对方大喜。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实为作者的心声。同饮则是幸逢知己的
快乐,给画面增添了一分暖色,然这又使人想到“举杯邀明月, 对饮成三人”,不过是一种虚幻的慰藉罢了。 • “强饮”是本不能饮,但为了酬谢知己而不可不饮。
湖
心
亭
看
雪
张 岱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 文学创作上,张岱以小品文见长,以“小品圣手”名世;史 学上,张岱与谈迁、万斯同、查继佐并称“浙东四大史家”。 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琅 嬛文集》等。
张岱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后,他曾参 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他的文章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 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 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文本赏析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 作者从听觉角度写雪,一个“绝”字,刻画出雪后西湖的寂寥空旷。 这是高度写意的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 威严。
• 使人想起《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 寒江雪。”柳宗元是从视觉着眼的,天地茫茫,唯余一渔翁。而张岱 笔下则是“人鸟无声”,可无声正是人的听觉感受,因而无声中仍有 人在。两首诗的因果顺序正好相反,柳诗为渲染独钓的渔翁,而张岱 则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 湖心亭 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只小船,船上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湖心亭看雪》全课件
总结词
解释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看雪
指观赏雪景。
雾凇
一种自然现象,空气中水蒸气 遇冷凝结在树上形成的白色冰 晶。
句子解析
总结词:分析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 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句话运用了白描 手法,描绘了雪后西湖的静谧和美丽,表达了作 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湖心亭看雪》音频朗读
02
专业的朗读音频,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情感和韵味
。
《湖心亭看雪》相关文献资料
03
收集了一些与本文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研究论文、赏析文章
等,供同学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独往湖心亭看雪”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孤傲、清 高的性格特点,表现了他对世俗的不屑和对自然 美景的追求。
修辞手法
01
总结词
分析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02 03
比喻
文中将“长堤”、“湖心亭”、“余舟”和“舟中人”比喻为“一痕” 、“一点”、“一芥”和“两三粒”,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雪后西湖的景 象,增强了读者的感受。
总结词:深沉含蓄
详细描述:PPT深入挖掘了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表达的情感。通过对张岱生平的介绍,以及对文中特定词句的解读,展现 了张岱遗世独立、孤芳自赏的情感世界。
人生感悟
总结词:深邃悠远
详细描述:PPT通过引导观众思考,让他们在欣赏美文的同时,也能领悟到张岱的人生观和宇宙观。 张岱以雪景为引子,抒发了他对人生无常、天地浩渺的感慨,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 由的境界。
学生提问与回答
总结词
引导学生回答
详细描述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课件(共3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合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究
5、以“一痕”“一点”“一芥”等数量词来形容长堤、湖 心亭、舟与舟中人,有何好处?
以人和物的渺小与茫茫天地的广阔做对比,反衬天地辽阔, 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人和物于天地间如“沧海一粟”,既 痴于景,又备感孤寂落寞。
合作探究
6、文中最能表现作者特点的是哪个字?
“痴”。痴,本义为傻,愚笨。在这里的意思是痴迷。
整体感知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 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 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疏通文意
湖心亭看雪
古义:第一人称,代词“我”
今义:剩余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合作探究
9、本文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道“舟中人两三 粒”,况且文章末尾还出现了“舟子”,显然不止一人。这是作 者有意为之还是行文疏忽?为什么?
有意为之。作者去赏雪,是带着闲情雅致去的,作者认为 “舟子”不可能与他志趣相投,不可能理解他的行为和心中 所想,故有意用“独”字来表示舟子与己不同。“独”字充 分展现了作者遗世独立、不随流俗的高洁情怀,也反映了他 内心深处的孤寂与落寞。
更,还
今义:白色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
名词用作动词,客居
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一词多义
课堂检测
强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副词,尽力、竭力
赏赐百千强
形容词,有余
《木兰诗》
上下一白
副词,全
一 惟长堤一痕
数词,一
一怒而诸侯惧
副词,一旦
《湖心亭看雪》ppt课件 (1)
这些景物描写是否运用了 大量的形容词加以修饰? 有什么特点?
写作手法: 文字简练朴素,不 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 就是白描。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 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丌加色彩或 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 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 白描用亍写亰,只需三言两语即可 勾画出亰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 见其亰。白描用亍写景,只需几笔就 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亰如临 其境。白描用亍写事,也只要几笔就 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白描
2、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作者是个“ 痴亰”?
痴行:大雪独行 痴景(奇景): 上下一白 一点、一芥、两三粒 一痕、
痴情(雅趣):知己之乐 醉情自然
3、“痴”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样的内心世界? (“痴人”就是痴迷于天人合一 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 闲情雅致。)
本文的写景、叙事表现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和淡淡的 愁绪
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 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 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
江 雪柳宗元千山鸟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背诵全文。 2、用白描手法仿写你的同 桌。
再见
饮湖上初晴 苏轼 水 光 潋 滟 晴 方 好, 山 色 空 蒙 雨 亦 奇。 欲 把 西 湖 比 西 子, 淡 妆 浓 抹 总 相 宜。
张岱
湖 心 亭 看 雪
湖 心 亭
位亍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 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 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亍山上建成亭阁, 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 因此常有文亰墨客到此赏景。
《湖心亭看雪》ppt课件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人已铺好毡子,相对而坐, 一个童子在烧酒,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哪能。还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 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说:“想不到在湖上还会有(您) 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拉着我一同饮酒。
尽力 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我尽力饮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1647年左右
一、读课文,译文本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ɡēnɡ
ná
cuì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
sōnɡ hànɡ dànɡ
凇 沆 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
dī
jiè
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 晚上八点 撑着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这一天晚上八时左右,我撑着一叶扁舟,裹着裘皮衣服,围 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白汽弥漫的样子。
全
指西湖长堤在 雪中隐隐露出 一道痕迹。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 比喻细微,微波。这里指像小草一样微小。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 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景色特点:白雪茫茫、天地浑然一体。
思考:把三个“与”字删掉,好不好?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VS 天云山水,上下一白
不好。三个“与”字,营造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给人 一种天地之间茫茫一片、浑然一体的感觉。删掉“天云山水” 就好像割裂开了。
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等。
《湖心亭看雪》ppt课件
《湖心亭看雪》ppt课件《湖心亭看雪》ppt课件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注释1、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
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
2、俱:都。
3、绝:消失。
4、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
更定:指初更以后。
晚上八点左右。
定,开始。
5、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6、拏:通“桡”,撑(船)。
7、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
毳衣:细毛皮衣。
毳:鸟兽的细毛。
8、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
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
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
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
9、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
一白,全白。
一,全或都,一概。
10、惟:只有。
11、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
这里指苏堤。
一,数词。
痕,痕迹。
12、一芥:一棵小草。
芥,小草,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像小草一样微小)。
13、而已:罢了。
14、毡:毛毯。
15、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焉得,哪能。
更,还。
16、拉:邀请。
17、强(qiǎng)饮:尽情喝。
强,尽力,勉力,竭力。
一说,高兴地,兴奋地。
18、大白:大酒杯。
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
19、客此:客,做客,名词作动词。
在此地客居。
20、及:等到。
21、舟子:船夫。
22、喃喃:低声嘟哝。
23、莫:不要。
《湖心亭看雪》ppt课件
比较阅读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
柳宗元的《江雪》 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 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 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 感情上的异同。
结论
《湖心亭看雪》 《江雪》
描写手法 白描 烘托
表达感情
清高自赏 淡淡愁绪 怀才不遇 的孤独感
这 判断动词
更
是日更定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古时夜间计时单位 还
2、词类活用
客此
客居 (名词作动词)
看雪
苍茫广漠 浑然一体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
下一
粒而已。
人生渺茫
沧海一粟 孤寂
痴迷于不能承受 的故国之思
作者介绍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 士,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 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 晓音乐,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明 朝灭亡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 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总带有淡淡的哀愁。
课堂小结
舟寒 看夜 雪独
(1)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2)远离世俗的闲情雅趣 (3)清高自赏的孤傲情怀 (4)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
质疑探究
1、同行既有舟子,为何说“独” 2、“更有痴似相公”如何理解
静观万类
波 涌 湖 光 远
山 催 水 色 深
蘇堤
白堤
阮公墩
小瀛洲
花港观鱼
苏堤春晓
断桥残雪
雷峰夕照
柳浪闻莺
南屏晚钟
平湖秋月
曲院风荷
三潭映月
双峰插云
结合课文注解,口头串译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们争着问老师:“什么时候能 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老师望望大家,深情地说:“那里 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 呢!”
仔细观察,看看下面这三个字 有什么共同点?
打 指 接
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在商店 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那是 用洁白的棉花做成的。
孩子们问老师:“您看见过真的雪吗?”
老师微笑着点点头。
“您是在哪儿见过的?”孩子们惊奇地问。
老师说:“小时侯,在我的故乡。”她顺 手指了指地图上的北京。 “北京离这儿很远吧?”孩子们问。
பைடு நூலகம்
老师说:“不算太远。”接着她就给孩子 们讲起童年玩雪的情景。
天上飘着(雪花 ),地上铺着(雪毯),树 上披着( 银装),到处一片( 洁白)。小伙 伴们在雪地上( )、( 打雪仗),玩 堆雪人 得可(高兴)了!
你能用上下列词语,说说老师童年玩雪 的情景吗?
飘着雪花
铺着雪毯 披着银装 堆雪人 打雪仗
堆
雪景
飘着
银装
打
雪人
披着
雪毯
看
雪仗
铺着
雪花
你能用上下列词语,说说老师童年玩雪 的情景吗?
12.看雪
在我国台湾省,是很难看 到雪的。
读读下面的词语
台湾省
手指 铺着 雪仗
商店
接着 雪毯
橱窗
讲起 银装
在我国台湾省,是很难看 到雪的。
台 湾 省 在 哪 里 ?
资料: 台湾是世界上少有的热带“高山 之岛”,除西岸一带为平原外,其余占 台 岛2/3的地区都是高山峻岭。地处亚热带 湾 海洋中的台湾,气候温和宜人,长夏无冬, 省 适宜于各种植物的生长。因此岛上大部在 分土地都覆盖翠绿的森林,台湾气候长哪 里 夏无冬、多风多雨.一、二月平均气温台 北为15℃左右,恒春20℃以上,七、八月? 平均气温一般为27—28℃。年平均降水 量一般在2000毫米以上。七、八月份盛 行台风。
飘着雪花
铺着雪毯 披着银装 堆雪人 打雪仗
孩子们争着问老师:“什么时候能 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老师望望大家,深情地说:“那里 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 呢!”
孩子们争着问老师:“什么时候/能 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老师望望大家,深情地说:“那里 深情 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 儿呢!”
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 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 洁白。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 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在商店 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那是 用洁白的棉花做成的。
孩子们争着问老师:“什么时候能带我 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老师望望大家,深情地说:“那里的小 朋友正盼着你们和他们一起玩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