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物理专题探究总复习19
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知识考点专题复习 相互作用
• 【提示】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 静止;可能静止,可能运动. • (4)大小: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大小在 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 • (5)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且总是与物体 相对运动趋势 的 方向相反. • (6)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最大值, 叫做最大静摩擦力.
• 2.滑动摩擦力 相对运动 • (1)产生: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 时产生的摩擦力. 相对运动 • (2)作用效果:总是起着阻碍物体间 的作用. 挤压 • 相对运动 (3)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且 ;②有 接触面粗糙 ;③ . 压力 • (4)大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成正比, µFN 即:Ff= . 相对运动方向 • (5)方向: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 相反.
• 二、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 1.根据物体产生形变的方向判断 • 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 相反,与自身(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同. • 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 • 由状态分析弹力,即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 体的运动状态符合,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 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 程,确定弹力方向.
• 要正确理解摩擦力产生条件中“相对”的 含义:“相对”既不是对“地”,也不是 对“观察者”,“相对”的是跟它接触的 物体,即把其中一个物体作参考系,分析 另一个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运动.
题组演练
• 4.1粗糙水平面上有一斜面体A,在A的 粗糙斜面上放一小物体B,如右图所示, 已知A、B静止,则水平面对斜面体 ( )
• 3.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 性限度内,悬挂15 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 0.16 m,悬挂20 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 0.18 m,则弹簧的原长L0和劲度系数k分 别为 • ( ) • A.L0=0.02 m k=500 N/m • B.L0=0.10 m k=500 N/m • C.L0=0.02 m k=250 N/m • D.L0=0.10 m k=250 N/m
2011年高考物理各地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选修3-41(广东第18题).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2(2011安徽第15题).实验表明,可见光通过三棱镜时各色光的折射率n 随着波长λ的变化符合科西经验公式:24BC n A λλ=++,其中A 、B 、C 是正的常量。
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的情形如下图所示。
则 A .屏上c 处是紫光B .屏上d 处是红光C .屏上b 处是紫光D .屏上a 处是红光答案:D解析: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上至下(a 、b 、c 、d )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屏上a 处为红光,屏上d 处是紫光,D 正确。
3(2011全国卷1第16题)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
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 、b 、c 、d 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B.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D.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解析:按照偏折程度从小到大的排序为d 、c 、b 、a 、故:折射率为:d c b a n n n n <<<频率为:d c b a f f f f <<<选B4(2011全国卷1第21题)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波长为1.2m ,振幅为A 。
当坐标为x=0处质元的位移为2A -且向y 轴负方向运动时.坐标为x=0.4m处质元的位移为A 。
当坐标为x=0.2m 处的质元位于平衡位置且向y 轴正方向运动时,x=0.4m 处质元的位移和运动方向分别为ab cA .12A -、延y 轴正方向B . 12A -,延y 轴负方向C .A 、延y 轴正方向D .A 、延y 轴负方向 解析:选C5(2011海南18模块3-4试题).(12分)(1)(4分)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
httpwwwszteachernet - 苏州市网上教师学校 苏州市 …
2011届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专题过关检测机械能(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2010河北保定高三第一学期末调研,19)水平传送带在外力的作用下始终以速度v匀速运动,某时刻放上一个小物体,质量为m,初速度大小也是v,但方向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相反,已知小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后小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相同.在小物体与传送带间有相对运动的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对小物体做的功为W,摩擦生成的热为Q,则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W=0,Q=0B.W≠0,Q=0C.W≠0,Q≠0D.W=0,Q≠0解析:以传送带传送速度v方向为正方向,小物体以-v的初速度放到传送带上到后来速度变为和传送带相同为v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因小物体的初末动能相等,故合外力做功为0,重力和支持力均未做功,故摩擦力做功W=0,但小物体和传送带在此过程中发生了相对运动,故热量Q≠0,选项D正确.答案:D2.如图5-1所示,在两个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小球a和b之间,用一根长为L的轻杆连接,两小球可绕穿过轻杆中心O的水平轴无摩擦转动.现让轻杆处于水平位置,然后无初速释放,重球b向下,轻球a向上,产生转动,在杆转至竖直的过程中()图5-1A.b球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B.a球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C.a球和b球的总机械能守恒D.a球和b球的总机械能不守恒解析:两球组成的系统,在运动中除动能和势能外没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增加或减少),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答案:AC3.如图5-2所示,在北戴河旅游景点之一的南戴河滑沙场有两个坡度不同的滑道AB和AB′(均可看做斜面).甲、乙两名旅游者分别乘两个完全相同的滑沙橇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AB和AB′滑下,最后都停在水平沙面BC上.设滑沙橇和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斜面与水平面连接处均可认为是圆滑的,滑沙者保持一定姿势在滑沙橇上不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5-2A.甲在B点的速率一定大于乙在B′点的速率B.甲在B 点的动能一定大于乙在B ′点的动能C.甲滑行的总路程一定等于乙滑行的总路程D.甲全部滑行的水平位移一定等于乙全部滑行的水平位移解析:设坡高为h ,斜坡的倾角为α,水平滑行位移为s,据动能定理:,021sin cos 2-=-mv h mg mgh ααμ即v 2=2gh -2μgh ·cotα,显然α越大,cotα越小,v 越大,A 正确.对于全过程:,0sin cos =--mgs h mg mgh μααμ,sin cos μααhs h =+而s h+ααsin cos 恰好为全部滑行的水平位移,所以D 正确. 答案:AD4.两质量相同的小球A 、B 分别用轻绳悬在等高的O 1、O 2点,A 球的悬绳比B 球的悬绳长,把两球的悬绳均拉到水平位置无初速释放,则小球经最低点时(取悬绳水平时所在的平面为零势能面),如图5-3所示.则( )图5-3A.A 球的速度大于B 球的速度B.A 、B 两小球对绳的拉力相同C.A 球的机械能大于B 球的机械能D.A 球的机械能等于B 球的机械能解析:小球由水平位置无初速释放至经过最低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得,212mv mgl =由此可知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2gl v =由于l a >l b ,所以A 球的速度大于B 球的速度,A 选项正确.设小球对绳的拉力为T ,则由向心力公式得,2lm v m g t =-将gl v 2=代入,得到T =3mg ,由于两小球质量相同,所以A 、B 两小球对绳的拉力相同,B 选项正确.两小球在最低点的机械能都等于释放时的机械能,即都为零,所以C 错,D 对. 答案:ABD5.(2010安徽皖南八校二联,19)汽车从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做匀加速运动,所受阻力始终不变,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保持不变 B.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逐渐增大C.在任意两相等的位移内,汽车的动能变化相等D.在任意两相等的位移内,汽车的速度变化相等 解析:对汽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a f vP=-可知a 、f 不变时,v 增大,P 增大,故A 错,B 正确;汽车做匀加速运动时,汽车受到的合外力F 合不变.由F 合·s =ΔE k 知C 正确;由Δv =at ,汽车匀加速运动时,经相同的位移所需的时间不一样,故汽车的速度变化也不相等,D 错误. 答案:BC6.动能相等质量不等的两个物体A 、B ,m A >m B ,A 、B 均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滑行,滑行距离分别为s A 、s B 后停下,则( ) A.s A >s B B.B 滑行时间短 C.s A <s BD.它们克服摩擦力做功一样多 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对A :-μmag s A =0-E k 对B :-μm B g s B =0-E k因为m A >m B ,所以s A <s B ,C 正确.克服摩擦力的功都等于E k ,D 正确.A 、B 的加速度大小相同,由221at s =,s A <s B 可得t B >t A ,B 错误.故选择CD. 答案:CD7.内壁光滑的环形凹槽半径为R ,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根长度为2R 的轻杆,一端固定有质量为m 的小球甲,另一端固定有质量为2m 的小球乙,将两小球放入凹槽内,小球乙位于凹槽的最低点,如图5-4所示,由静止释放后( )图5-4A.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机械能总是等于乙球增加的机械能B.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等于乙球增加的重力势能C.甲球可沿凹槽下滑到槽的最低点D.杆从右向左滑回时,乙球一定能回到凹槽的最低点解析:甲、乙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A 正确,B 错误.若甲沿凹槽下滑到凹槽最低点,乙则到达与圆心等高处,由于乙的质量大,这样违背机械能守恒,C 错误.从右向左滑时,由系统机械能守恒,乙球一定能回到原来的位置,即槽的最低点,D 正确. 答案:AD8.一质量为m 的物体以速度v 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假设t =0时刻物体在轨迹最低点且重力势能为零,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cos1(t Rv mgR E p -= B.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动能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cos 1(212t R vmgR mv E k --=C.物体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且机械能为221mv E =D.物体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cos 1(212t RvmgR mv E -+=解析:设自t =0时刻开始小球转过的角度为θ,据几何关系有Rvt=θ),cos 1(t RvmgR mgh E p -== A 正确.由于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不随时间变化,,212mv E k =B 错.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化,所以机械能不守恒,机械能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cos 1(212t RvmgR mv E -+=C 错误,D 正确. 答案:AD9.一质量不计的直角形支架两端分别连接质量为m 和2m 的小球A 和B.支架的两直角边长度分别为2l 和l ,支架可绕固定轴O 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如图5-5所示.开始时OA 边处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则( )图5-5A.A 球的最大速度为gl 2B.A 球速度最大时,两小球的总重力势能最小C.A 球速度最大时,两直角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D.A 、B 两球的最大速度之比为2∶1解析:两小球的总重力势能最小时,二者的动能最大,且转动过程中A 球和B 球的速度大小之比始终为2∶1,故选项B 、D 正确.当OA 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222121)s i n 1(2c o s 2B A mv mv l mg l mg ⋅+=-⋅-⋅θθ可得),1cos (sin 382-+=θθgl v A由数学知识知,当θ=45°时有最大值,)12(38gl -故选项A 错,C 对. 答案:BCD10.将一物体从地面竖直上抛,物体上抛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与速率成正比,设物体在地面时的重力势能为零,则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原地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 与物体距地面高度h 的关系,如图5-6所示描述正确的是(H 为物体竖直上抛的最大高度)( )图5-6解析:由功能关系,损失的机械能ΔE =f Δh 知,hEf ∆∆=即为E-h 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由于f 与v 成正比,而h 越大,v 越小,即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小,故选项D 正确. 答案:D二、填空实验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1.(2010届安徽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2(1))某兴趣小组为探知一遥控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天平测出电动小车的质量为0.4 kg;②将电动小车、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按要求安装好;③接通打点计时器(其打点周期为0.02 s)④使电动小车以额定功率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一段时间后关闭小车电源,待小车静止时再关闭打点计时器(设在整个过程中小车所受的阻力恒定).在上述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的点迹如图5-7甲、乙所示,图中O点是打点计时器打的第一个点.甲乙图5-7请你分析纸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电动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________ m/s;(2)该电动小车运动的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为________ N;(3)该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 W.答案:(1)1.50(2)1.60(3)2.4012.如图5-8所示,两个质量各为m1和m2的小物块A和B,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已知m1>m2.现要利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5-8(1)若选定物块A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进行测量,则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在横线上填入选项前的编号)①物块的质量m1、m2;②物块A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③物块B上升的距离及上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④绳子的长度.(2)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某小组同学对此实验提出以下建议:①绳的质量要轻;②在“轻质绳”的前提下,绳子越长越好;③尽量保证物块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④两个物块的质量之差要尽可能小.以上建议中确实对提高准确程度有作用的是_________.(在横线上填入选项前的编号) (3)写出一条..上面没有提到的对提高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解析:(1)本实验需要验证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m1-m2)gh与系统动能的增加量221)(21v m m E k +=∆是否相等,而,2t v h =所以,2t h v =即,)(2)(222121t h m m gh m m +=-因此,选①②或①③.(2)本实验验证的是A 、B 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忽略了绳的能量,所以,绳的质量要轻,①对;在“轻质绳”的前提下,为尽可能减少实验误差,绳子应尽可能长些,但并不是越长越好,②错;本题所求的速度是竖直方向的速度,所以③对;为减小物体运动过程中摩擦阻力的影响,两物块的质量之差要尽可能大些,④错,故选①③. (3)见答案 答案:(1)①②或①③ (2)①③(3)例如:“对同一高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选取受力后相对伸长尽量小的绳”;等等.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8分)如图5-9是荡秋千的示意图.最初人直立站在踏板上(A 点所示),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人的重心到悬点O 的距离为L 1;从A 点向最低点B 运动过程中,人由直立状态自然下蹲,在B 点人的重心到悬点O 的距离为L 2;在最低点处,人突然由下蹲状态变成直立状态(人的重心到悬点O 的距离恢复为L 1)且保持该状态到最高点C.设人的质量为m ,踏板和绳的质量不计,空气阻力不计,求:图5-9(1)人刚到最低点B 还处于下蹲状态时,两根绳中的总拉力F 为多大?(2)人到达左端最高点C 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多大?(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解析:(1)A →B 21221)cos (B mv L L mg =-θ ,22L mvmg F B --得).cos 23(21L L mg F θ-= (2)人在B 处突然由下蹲变为直立,体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量为mg (L 2-L 1)由C 、A 两点高度差为L 2-L 1,故 L 1cosα=L 1cos θ-(L 2-L 1)得).cos 1arccos(12L L -+=θα 答案:(1))cos 23(21L L mg θ-(2))cos 1arccos(12L L -+θ14.(10分)如图5-10所示,一玩溜冰的小孩(可视作质点)质量为m =30 kg ,他在左侧平台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平抛,恰能无碰撞地沿圆弧切线从A 点进入光滑竖直圆弧轨道,并沿轨道下滑,A 、B 为圆弧两端点,其连线水平.已知圆弧半径为R =1.0 m ,对应圆心角为θ=106°,平台与AB 连线的高度差为h =0.8 m.(计算中取g =10 m/s 2,sin53°=0.8,cos53°=0.6)求:图5-10(1)小孩平抛的初速度;(2)小孩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O 时对轨道的压力.解析: (1)由于小孩无碰撞进入圆弧轨道,即小孩落到A 点时速度方向沿A 点切线方向,则︒==53tan 0v gtv v xy 又由221gt h =得s 4.02==g h t 而v y =gt =4 m/s联立以上各式得v 0=3 m/s.(2)设小孩在最低点的速度为v ,由机械能守恒,有)]53cos 1([2121202︒-+=-R h mg mv mv 在最低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Rv m m g F N 2=-代入数据解得F N =1 290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孩对轨道的压力为1 290 N. 答案:(1)3 m/s (2)1 290 N15.(10分)一个水平方向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3 m/s 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右端固定着一个光滑曲面,并且与曲面相切,如图5-11所示.小物块从曲面上高为h 的P 点由静止滑下,滑到传送带上继续向左运动,物块没有从左边滑离传送带.已知传送带与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不计物块滑过曲面与传送带交接处的能量损失,g 取10 m/s 2.图5-11(1)若h 1=1.25 m ,求物块返回曲面时上升的最大高度; (2)若h 1=0.2 m ,求物块返回曲面时上升的最大高度.解析:物块从光滑曲面下滑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滑上传送带后先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然后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物块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等后,又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滑上曲面,机械能守恒.(1)设物块滑到下端的速度为v 1,由动能定理得,21211mv mgh =解得v 1=5 m/s >3 m/s所以物块先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又返回去加速运动,当两者的速度相同时,以共同的速度v =3 m/s 一起匀速,直到滑上曲面. 由动能定理得物块上升的高度m 45.022==gv H(2)设物块滑到下端的速度为v 2,由动能定理得,21222mv mgh =解得v 2=2 m/s <3 m/s 所以物块先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又返回去加速运动,又返回曲面时,速度仍为v 2=2 m/s ,然后滑上曲面,物块上升的高度m.2.02222==gvH答案:(1)0.45 m (2)0.2 m16.(12分)如图5-12所示,半径R =0.8 m 的光滑绝缘轨道固定于竖直平面内,加上某一方向的匀强电场时,带电小球沿轨道内侧做圆周运动,小球动能最大的位置在A 点,圆心O 与A 点的连线与竖直线成一角度θ,在A 点小球对轨道的压力F =120 N ,若小球的最大动能比最小动能多32 J ,且小球能够到达轨道上任意一点,不计空气阻力,试求:图5-12(1)小球的最小动能是多少?(2)若小球在动能最小位置时突然撤去轨道,并保持其他量都不变,则小球经0.4 s 时间后,其动能与在A 点时的动能相等,则小球的质量为多少? (3)若θ=60°,取圆轨道的最低点重力势能为零,并利用(2)中所求小球的质量,在轨道未撤去的情况下,试求小球的最大机械能是多少. 解析:(1)设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为F ,则 F ·2R =E max -E min =ΔE k ,所以F =20 N 在动能最小的情况下,向心力为 F =m v min 2R =2E min R所以E min =8 J E max =40 J.(2)撤去轨道后小球做类平抛运动,k E t mF F at FFs ∆===222121 (或R t mF 2212=),解得m =1 kg. (3)当θ=60°时,F =20 N ,mg =10 N 所以电场力方向水平向左,mg qE 3=所以,机械能最大的位置是圆轨左侧与圆心等高的点,从A 点到该位置由动能定理, qER (1-sin60°)-mgR cos60°=E k -E max 所以J )3824(+=k E 所以,此时的机械能为45.86J.J )3832(=+=+=mgR E E k答案:(1)8 J (2)1 kg (3)45.86 J。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机械能守恒定律
• 1.根据力和位移的方向的夹角判断,此 法常用于恒力功的判断. • 2.根据力和瞬时速度方向的夹角判断, 此法常用于判断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变力的 功.夹角是锐角力做正功,钝角力做负功, 直角力不做功.
• 3.从能量的转化角度来进行判断.若有 能量转化,则应有力做功.此法常用于判 断两个相联系的物体.
快慢 • 1.功率的物理意义:描述力对物体做功 . 的 • 2.公式 平均功率
• • • •
(1)P= Fvcosα ,P为时间t内的 平均功率 (2)P= ,α为F与v的夹角. 瞬时功率 ①若v为平均速度,则P为 . ②若v为瞬时速度,则P为 .
.
• 3.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正常工作 • (1)额定功率:机械长时间 而不损 坏机械的 输出功率. 最大 时的输 • (2)实际功率:机械实际工作 出功率,实际功率可以小于或等于 额定功率 . • 特别提醒:功和功率都是标量,其中功的 正负仅说明能量的转化方向.
• 判断力做功的正负问题,关键要明确判断 哪个力做的功,应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 的方法.
• 1.利用功的定义式W=Flcosα求功 • (1)公式中F、l必须对应同一物体,l为物 体相对地面的位移,α为F、l的夹角. • (2)此式一般情况下只适用于求恒力的 功. • 2.变力做功的计算方法参见章末《方法 规律探究》
• • • •
(1)拉力F做的功. (2)重力G做的功. (3)圆弧面对物体的支持力FN做的功. (4)圆弧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f做的功.
图3
解析: 将圆弧 解析:(1)将圆弧
分成很多小段 l1,l2,…,
ln,拉力在每小段上做的功为 W1,W2,…,Wn,因拉 大小不变, 力 F 大小不变, 方向始终与物体在该点的切线成 37°角, 角 所以: 所以: W1=Fl1cos37°, 2=Fl2cos37°, , n=Flncos37°, W , , W … , 所以 WF= W1 + W2+… + Wn=Fcos37°(l1+ l2 +… π +ln)=Fcos37°· R=20π J=62.8 J. = = = 3
2011年高考物理真题考点点拨精析(新课标)
考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一、选择题1.(2011.安徽高考·T16)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1t ,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 ∆所用时间为2t 。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1212122()()x t t t t t t ∆-+ B.121212()()x t t t t t t ∆-+C.1212122()()x t t t t t t ∆+- D.121212()()x t t t t t t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明确以下两点(1)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其中间时刻的速度(2)利用0t v v a t-=进行分析求解【精讲精析】选A 。
第一个x ∆内平均速度11x v t ∆=,第二个x ∆内的平均速度22xv t ∆=,则物体的加速度21121212122()()2v v x t t a t t t t -∆-==+,故A 正确2.(2011·天津理综·T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25x t t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 第1s 内的位移是5mB. 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6m/sC. 任意相邻的1s 内位移差都是1mD. 任意1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根据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分析出运动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代入时间求出位移,平均速度等物理量。
【精讲精析】选D .根据质点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25t t x +=可知,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5m/s ,加速度为22s m,在第1s 内的位移是x=6m ,选项A 错误,前2s 内的平均速度为255(52)7x t t m m v t s s t t+===+=+=,选项B错误,因为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应该满足公式212aT s s s =-=∆,任意相邻的1s 内的位移差都是2m ,选项C 错误,任意1s 内的速度增量实质就是指加速度大小,选项D 正确。
2011年高中招生调研考试物理
2011年高中招生调研考试物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4页.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第Ⅱ卷和答题卡按规定装袋上交.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番号写在答题卡上.2.考试结束后,本试卷由考场统一收回,集中管理不上交.一、本卷共30小题,其中1至14题为化学,15至30题为物理,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靠近平面镜时,人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C.看到物体所成的虚像时,没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D.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离镜头两倍焦距之外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桶水的比热容和一杯水的比热容相同B.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C.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D.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17、某单位保密室有两道门,只有当两道门都关上时(关上一道门相当于闭合一个电键),值班室内的指示灯才会发光,表明门都关上了。
下面几个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18、小张家的卫生间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安装了照明灯和换气扇,它们A.只能各自独立工作,而不能同时工作B.只能同时工作,而不能各自独立工作C.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一定相等D.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19、根据能的概念,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一个弹簧的质量越大,它的势能就越多B.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C.因为子弹的速度大于火车的速度,所以子弹的动能大于火车的动能D.因为天空中一滴雨的高度比被举高的夯要高,所以这滴雨的势能大于夯的势能20、水平桌面上的烧杯内盛有浓盐水,如果向烧杯内加一定量的清水(未溢出),则A、盐水密度减小,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减小B、盐水密度增大,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C、盐水密度减小,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D、盐水密度增大,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减小21、要使标有“6v 3W”的灯泡能接在12v的电源上正常发光,应选用下列哪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与它串联A.“10Ω 1A”B.“15Ω 1A”C.“10Ω 0.3A”D.“15Ω 0.3A”22、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周围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N极指向正确的是A.a、b、c B.a、b、dC.a、c、d D.b、c、d23、如图所示,一个小孩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汽车,但小车仍保持静止,则A.小孩对车的推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B.小孩对车的推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C.小孩对车的推力小于车受到的阻力D.小孩对车的推力与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24、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
2011高中物理总复习(试题加解析)
高考物理复习策略物理专题划分专题一:力与运动:力是贯穿整个物理学的一条重要主线,运动是物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力和运动的关系是力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复习中要求学生首先应熟练掌握中学教材中遇到的力,如万有引力、电场力、磁场力、分子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其次要掌握几种典型的运动形式,如匀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
专题二:动量和能量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综合应用问题是高考每年必考内容,从考题逐渐趋于稳定的特点来看,2010年对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综合应用问题的考查重点仍会放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还是应在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同时,注重对物理过程分析能力的培养,训练从守恒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专题三:电和磁电场、磁场是中学物理重点内容之一,分析近十年来的高考物理试卷可知,这部分知识在高考试题中的比例约占13%,年年都考。
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应加强对力电综合问题、联系实际问题等高考热点命题的复习.专题四:实验实验是物理考试中赋分量高也是容易失分的题,是制约着理科考生的一个“瓶颈”。
所以要求学生在复习时要对大纲中列举的刻度尺、游标卡尺等实验仪器会正确使用,列举的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要熟练掌握,对实验的设计思想、器材选用、实验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故障排除等方面研究到位。
专题研究一力和运动典型问题分析问题1:会求解与摩擦力有关的问题1.弄清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大小计算方法的不同。
例、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体P和Q叠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P、Q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Q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当它们从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时,两物体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P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C)A.0 B.μ1mgcosθC.μ2mgcosθD.(μ1+μ2)mgcosθ2.弄清摩擦力的方向是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解析(大纲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大纲版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B、气体体积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少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可能减少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热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主要考查学生对热力学定律的概念掌握和理解。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即气体吸收热量在引起了其他变化的情况下,可以完全转化为功,A对;内能的影响因素有气体的体积和温度,故气体体积增大时,由于温度变化情况未知,故内能不一定减少,B错;内能可以通过做功和热传递改变,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由于对外做功情况未知,故内能不一定增加,C错;同理外界对气体做功,由于热传递情况未知,故气体内能有可能减少,D对。
15、如图,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I1和I2,且I1>I2;a、b、c、d为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四点,且a、b、c与两导线共面;b点在两导线之间,b、d的连线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
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点是A、a点B、b点C、c点D、d点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安培定则,主要考查用安培定则判断电流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以及矢量的叠加原理。
根据安培定则可知I1和I2电流分别在a处产生的磁场方向为垂直ac连线向上和向下,由于I1>I2,且I1电流与a点的距离比I2电流与a点距离要小,故B1a>B2a,则a处磁感应强度不可能为零,A错;两电流在b处产生的场强方向均垂直ac连线向下,故B错;I1和I2电流分别在c处产生的磁场方向为垂直ac连线向下和向上,且I1电流与c点的距离比I2电流与c点距离要大,故B1c与B2c有可能等大反向,C对;两电流在d处产生的场的方向一定成某一夹角,且夹角一定不为180°,D错。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牛顿运动定律
• 3.速度大小和方向都改变.如:将一物 体斜抛出去后,在重力作用下物体的运 动. • 出现上述三种情况之一,我们就称物体的 ( ) 运动状态(即速度)发生了改变.
• 1.牛顿第一定律不像其他定律一样是由 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它是牛顿以伽利略 的理想实验为基础,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 加之丰富的想象而提出来的. • 2.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物体不受 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 3.牛顿第一定律是独立的一条规律,绝 不能简单地看成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
• 注意:判断一对力是否是作用力和反作用 力,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 (1)看作用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应作用 在两个物体上. • (2)看产生原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由 于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具有相互性和异体 性,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而平衡力具有 同体性,是指物体在某方向上处于平衡状 态时,该方向才会有平衡力.
• 解析:甲用拳头打乙胸口时,甲的拳头打 乙的胸口的力是作用力,乙的胸口对甲的 拳头产生的力是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 律知,这两个力是相等的;但乙受伤,甲 未受伤是因各自部位能承受的外力是不同 的,且甲主动伤人,其行为是错误的,应 负致人伤害责任.所以法院的判决正 确.A、C、D选项对判决依据的说法错误, B选项对判决依据的说法正确.答案为B. • 答案:B
• 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 因”.这里所说的“力”是指物体所受的 合力,而不是某一个力,该同学推不动物 体,是由于物体还受到摩擦力作用,其合 力仍为零的缘故,故选项A错误. • 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质量,惯性大小与 运动速度大小、运动时间长短无关,故选 项B也错. • 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 动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能继续上升是由于 物体具有惯性的缘故,而不是抛出后物体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相互作用
• 1.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 (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静止或匀速),利 用力的平衡条件来判断其大小. • (2)物体有加速度时,若只有摩擦力,则Ff =ma,例如匀速转动的圆盘上物块靠摩 擦力提供向心力产生向心加速度;若除摩 擦力外,物体还受其他力,则F合=ma, 先求合力再求摩擦力.
• 2.滑动摩擦力的计算 •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公式Ff=μFN来计 算,但应注意: • ①μ为动摩擦因数,其大小与接触面的材 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N为两接触面 间正压力,其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 力. • 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 关,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也无关.
• 1.根据物体产生形变的方向判断 • 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 相反,与自身(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同. • 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 • 物体所受弹力方向必须与运动状态符合,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共点力的平衡条 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确定弹力方 向.
• 3.弹力的方向
类型 方向 图示 面与 垂直公共接触面 面 接 触点与 方 面 式 点与 点 过点垂直于面 垂直于切面
• (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求解 • ①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求 解. • ②若物体有加速度,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 受力分析结合起来求解.
• 1.产生条件:(a)接触面粗糙;(b)有弹力; (c)有相对运动趋势. • 2.静摩擦力的方向 • 与接触面相切,并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 方向相反. • 说明:(1)静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 相同、相反、垂直、成一般角度.
• (2)对运动趋势方向的判断,一般是采用 化“静”为“动”的方法:假设研究对象 与被接触物体之间光滑,若它们之间发生 相对滑动,则其相对滑动方向便是原先的 相对运动趋势方向;若它们之间不发生相 对滑动,则说明它们之间原先并无相对运 动趋势.
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知识考点专题复习 实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 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 计时器. • 2.先接通电源,计时器工作后,再放开 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 • 3.要区别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 计数点,一般在纸带上每隔四个点取一个 计数点,即时间间隔为T=0.02×5 s=0.1 s.
• 4.小车另一端挂的钩码个数要适当,避 免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打的点太少,或者 速度太小,使纸带上的点过于密集. • 5.选择一条理想的纸带,是指纸带上的 点迹清晰.适当舍弃开头密集部分,适当 选取计数点,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隔T. • 6.测x时不要分段测量,读数时要注意有 效数字的要求,计算a时要注意用逐差法, 以减小误差.
•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 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 其中错误或遗漏的步骤有(遗漏可编上序 号G、H„„)________.
•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 器处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 电源 •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 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 D.取下纸带 • E.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 能在平板上做加速运动 •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 计时器的限位孔
• (3)画v-t图象,如下图,描点、拟合得到 直线,由图象可得a=2.0 m/s2.
•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做匀变速运动 的常见方法有:Δx=aT 2和Δv=aT的方法
•
(2010年南通市高三检测)某同学利用 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 系,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下图为 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 1、2、3、4、5、6、7为计数点,相邻两 计数点间还有3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 测出x1=3.20 cm,x2=4.74 cm,x3=6.40 cm,x4=8.02 cm,x5=9.64 cm,x6= 11.28 cm,x7=12.84 cm.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机械振动机械波
6ma 答案: x 答案: L0
• 高分通道 • 此题综合考查受力分析、胡克定律、牛顿 定律和回复力等概念,其解题关键是合理 选取研究对象,在不同的研究对象中回复 力不同.此题最后要求把摩擦力Ff与位移 F x的关系用函数来表示,这是物理规律与 数学知识的有机结合.
• ►变式1:如图7所示,两木块的质量为m、 M,中间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弹簧下端 与M连接,m与弹簧不连接,现将m下压 一段距离释放,它就上下做简谐运动,振 动过程中,m始终没有离开弹簧,试求:
• (2)共振:做受迫振动的物体,它的固有 频率与 驱动力 • 的频率越接近,其振幅就越大, 最大 当二者相等时,振幅达到 ,这就是共 振现象.
• 如图2所示,弹簧振子以O为平衡位置, 在CB间做简谐运动,振动过程中振子位 移、回复力、速度、加速度、动能、弹性 势能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图2
•
说明:符号↑、↓分别表示增大、减小, 设向右为正方向.
• 由于本部分知识在新课标地区属于选考内 容,分值不高,相应的试题难度小,将以 中等或中等偏下难度题目的考查为主,但 综合度稍大,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空 间想像能力要求较高.故在复习本章知识 时,要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把握 基本规律,特别是振动和波传播的“空间 周期性、时间周期性”,对“两类图象” 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图3
1.两种基本模型 .
模型 弹簧振子(水平 弹簧振子 水平) 水平 (1)弹簧质量忽略不计 弹簧质量忽略不计 (2)无摩擦等阻力 无摩擦等阻力 (3)在弹性限度内 在弹性限度内 单摆 (1)摆线为不可伸长的轻细线 摆线为不可伸长的轻细线 (2)无空气等阻力 无空气等阻力 (3)最大摆角 θ<10° 最大摆角 < 摆球重力沿与摆线垂直(即切向 方 摆球重力沿与摆线垂直 即切向)方 即切向 回复力 弹簧的弹力提供 F 回=F 弹 =-kx(x 为形变量 为形变量) =- mg =-mgsinθ=- x(l 向的分力 F 回=- =- l 摆长, 是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 摆长,x 是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
2.特例:(1)导体绕一端点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以 .特例: 导体绕一端点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以 1 2 转动时, = 角速度 ω 转动时,E=2Bl ω. (2)线框绕垂直于匀强磁场方向的一条轴以角速度 ω 线框绕垂直于匀强磁场方向的一条轴以角速度 转动, 如果从中性面开始计时, =nBSωsinωt, 为匝数, E= n 转动, 如果从中性面开始计时, , 为匝数, S 为线框面积. 为线框面积. 在利用上述公式计算电动势时,要特别注意: 在利用上述公式计算电动势时,要特别注意:先判定 属于哪种情况,是否符合公式的使用条件. 属于哪种情况,是否符合公式的使用条件.
3.条件不同:E=BLv 只适用于匀强磁场且 B、L、v .条件不同: = 只适用于匀强磁场且 、 、 两两垂直.若不垂直,可采用投影的办法转换为垂直. 两两垂直.若不垂直,可采用投影的办法转换为垂直.E ∆Φ 的大小与磁场强弱有关. 的大小与磁场强弱有关.而 E=n ∆t 涉及的不一定是匀强 = 磁场, 的大小与磁场强弱无必然的联系. 磁场,且 E 的大小与磁场强弱无必然的联系.
由于开关闭合 时,流过电感 线圈的电流迅 速增大,使线
【例 1】 】
(2009 年全国卷Ⅱ)如图 3,匀强磁场的磁 年全国卷Ⅱ 如图 ,
∆B 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 ∆t =k,k 为负的常量.用电阻率为 ρ、横截面积为 S 的硬 , 为负的常量. 、 的方框.将方框固定于纸面内, 导线做成一边长为 l 的方框.将方框固定于纸面内,其右 半部位于磁场区域中. 半部位于磁场区域中.求
(3)通过回路截面的电荷量 q 仅与 n、∆Φ 和回路电阻 通过回路截面的电荷量 、 n∆Φ R 有关,与时间长短无关.推导如下:q= I ∆t= 有关,与时间长短无关.推导如下: = = ∆t·R ·∆t n∆Φ = R .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实验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 【例3】 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 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 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 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 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和滑块A 和B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9 所示,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
• 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 mB; • 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 • c.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 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 • d.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C板的距离L1; • 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分别记录滑 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 B滑块分别碰撞C、D挡板时计时结束,记 下A、B分别到达C、D的运动时间t1和t2.
•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8所示,并测得 各计数点间距(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点, 则应该选择__________段来计算A碰前 的速度,应选择__________段来计算A 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空格选填 “AB”、“BC”、“CD”、“DE”).
•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0 kg,小 车B的质量m2=0.20 kg,由以上测量结果 可得碰前m1v0=________kg·m/s;碰后 (m1+m2)v共=__________kg·m/s. • 由此得出结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分析:推动阶段:点迹不均匀;碰前匀速 运动阶段:点迹均匀且最大;碰撞阶段: 点迹不均匀且由疏变密;碰后匀速运动阶 段:点迹均匀且较密.
• 五、实验过程 • 方案一:用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器验证动 量守恒定律. • 1.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专题十九:串反并同,流反压同专题全解
专题十九:串反并同,流反压同动态(变化)电路的讨论。
闭合电路中只要有一只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就会影响整个电路,使总电路和每一部分的电流、电压都发生变化。
讨论依据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
总结规律如下:①总电路上R增大时总电流I减小,路端电压U增大;②变化电阻本身和总电路变化规律相同;③和变化电阻有串联关系(通过变化电阻的电流也通过该电阻)的看电流(即总电流减小时,该电阻的电流、电压都减小);④和变化电阻有并联关系的(通过变化电阻的电流不通过该电阻)看电压(即路端电压增大时,该电阻的电流、电压都增大)。
本专题专门讨论直流电路的动态分析问题,此类习题在最近几年新课改地区的高考中常出现,若采用直接分析法非常麻烦,并有可能出错,做此类习题常用“串反并同,流反压同”的结论法。
“串反”:是指某一电阻增大时,与它串联或间接串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减小;某一电阻减小时,与它串联或间接串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将增大.“并同”:是指某一电阻增大时,与它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增大;某一电阻减小时,与它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减小.“流反压同”:是针对变化电阻本身而言,若变化电阻的阻值增大时,流过其自身的电流减小,若变化电阻的阻值减小时,流过其自身的电流增大。
1.如图所示,图中的四个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滑线变阻器滑动触点P向右端移动时,下面说法中正确是A.伏特表V1的读数减小,安培表A1的读数增大B.伏特表V1的读数增大,安培表A1的读数减小C.伏特表V2的读数减小,安培表A2的读数增大D.伏特表V2的读数增大,安培表A2的读数减小2.如图6所示,M是理想变压器,将a、b接在电压π100=u t 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
变压器右侧为一火警报警系统原理图,其中314sinR T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其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电流表A2为值班室的显示器,显示通过R1的电流,电压表V2显示加在报警器上的电压(报警器未画出),R2为定值电阻。
2011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编解析版复习资料力重力与弹力
第二章相互作用2011新课标咼考物理一轮复习精编解析版复习资料(6)--力、重力与弹力第1课时力重力与弹力素能提升练塚有提高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B •力是使物体位移增加的原因C •压缩弹簧时,手先给弹簧一个压力而使之压缩,弹簧压缩后再反过来给手一个弹力D •力可以从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体,而不改变其大小解析有相互作用力存在的物体之间不一定是相互接触的,各种场力就是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的力的作用,A对.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B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的,没有先后顺序,C错.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不能传递,D错.2•如图9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一个重量是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A .大小为2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 .大小为1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 .大小为2 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D .大小为2 N,方向竖直向上2 N的小球,(D解析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与小球受到的重力等大反向,大小为2N ,3. (2010泉州市质检)如图10所示,将细线的一端系在右手中指上,另一端系上一个重为G的钩码•用一支很轻的铅笔的尾部顶在细线上的某一点,使细线的上段保持水平,笔的尖端置于右手掌心•铅笔与水平细线的夹角为贝U( C )A .中指受到的拉力为Gsin 0B .中指受到的拉力为C •手心受到的压力为Gcos 0G sin 0D •手心受到的压力为G cos 03.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C 正确.4•一个长度为L 的轻弹簧,将其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时,弹簧的总长度变为 2L.现将两个这样的弹簧按如图 11所示方式连接,A 、B 两小 球的质量均为 m ,则两小球平衡时,B 小球距悬点0的距离为(不考虑小球的大小)图11A . 3LB . 4LC . 5LD . 6L解析一根弹簧,挂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时,弹簧的总长度变为 2L ,伸长L ,劲度系数k = mg/L ,若 两个小球如题图示悬挂,则下面的弹簧伸长L ,上面的弹簧受力 2mg ,伸长2L ,则弹簧的总长为 L + L + L+ 2L = 5L.故C 正确.5.图12所示中弹簧秤、绳和滑轮的重量均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力不计,物体的重力都是G ,在 图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 A . F 3>F 1 = F 2 B . F 3= F 1>F 2C . F 1= F 2= F 3D . F 1>F 2= F 3解析由平衡条件可知三种情况下弹力都等于6 . (2009海南高考改编题)如图13所示,半径为 R 、内壁光滑 的空心圆筒放在地面上,将两个重力都为 G 、半径都为r 的球(R<2r<2R )放在圆筒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 )A .筒底对球A 的弹力大小一定等于 2GB .筒壁对球A 的弹力等于筒壁对球 B 的弹力大小C .球A 对球B 的弹力一定大于重力 GD .球B 对筒壁的压力一定小于重力 G 解析 对两个球的整体研究,筒底对整体的支持力等于两球的总重,筒壁对球 A 的弹力等于筒壁对球F N COS ■尸F TF N Sin -F F T GF=GF 1、F 2、F 3,贝U ( C ) 乙 丙图12B的弹力大小,A、B正确;对球B研究,筒壁对球B的弹力与球B受到的重力的合力等于球A对球B的弹力,由几何关系可得球A对球B的弹力一定大于重力G, C正确;球B对筒壁的压力可能小于、可能等于、也可能大于重力G,D错误.7.如图14所示,A物体重2 N , B物体重4 N,中间用弹簧连接,弹力大小为2 N,此时吊A物体的绳的张力为F T, B对地的压力为F N 则F T、F N的数值可能是(BC )A . 7 N 0 NB . 4 N 2 NC . 0 N 6 ND . 2 N 6 N 图148. (2009镇江模拟)如图15(a)所示,质量为M = 10 kg的滑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滑块上固定一个轻细杆ABC,/ ABC= 45°在A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 2 kg的小球,滑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尸0.3 •现对滑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1= 96 N,使滑块做匀加速运动.求此时轻杆对小球作用力F2,(取g = 10 2m/s ).有位同学是这样解答的:小球受到重力及杆的作用力F2,因为是轻杆,所以F2方向沿杆向上,受力情况如图15(b)所示.根据所画的平行四边形,可以求得:F2= .2mg=・2 X 2X 10 N = 20 2你认为上述解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给出正确的解答.--------- " M图15答案不正确10 ,5 N F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rctan 2,斜向右上方解析结果不正确.杆AB对球的作用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它可能会是向右偏上的方向,大小和方向由加速度a的大小决定,并随a的变化而变化.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F —«M + m)g = (M +m)a解得:F —p(M +m)g a =M + m96 —0.3X (10 + 2)X 10 2 2= m/s = 5 m/s10+ 2F2=" (mg)2+ (ma)2= 10 5 N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a= arcta门哑=arctan 2,斜向右上方.ma【反思总结】审力、弹力。
2011届高考物理专题探究总复习33
S0
4
a
2
Il
U
点评:此类题是高考高频考点,要求在搞清探究原理的基础上 完善或设计出实验步骤.当然还要对基本仪器的使用、电流表 电压表的选用等较熟悉,电流表内外接、滑动变阻器.分压限流 基本的实验方法较清楚.也要抓住各种不同的新情况中的共 同点与不同点.
5.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实验中,若粗估金属丝的电阻Rx约 3 Ω,为减小误差,要求金属丝发热功率P<0.75 W,备有部分仪 器有: A.6 V电池组 B.电流表(0~0.6 A,内阻0.5 Ω) C.电流表(0~3 A,内阻0.01 Ω)
D.电压表(0~3 V,内阻1 kΩ)
E.滑动变阻器(0~20 Ω),额定电流1 A)
(1)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测量结果如图所 示,则金属丝直径是___________mm. 0.683~0.686
B (2)上述器材中电流表应选用的是________( 用字母代替).
(3)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U3 E U1 , Rx R. U U 2 3 解以上三个方程得:
4.有一根细长而均匀的金属管线样品,横截面如图所示.此金
属材料重约1~2N,长约为30cm,电阻约为10Ω.已知这种金属
的电阻率为ρ,密度为ρ0.因管内中空部分截面积形状不规则, 无法直接测量,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量中空部分的截面积 S0,现有如下器材可选:
解析:本题核心是电阻的测量,考虑提供的设备条件,考虑用伏 安法.需要的器材有ABCEGHI.需要说明的是电流表D量程太
大,读数不准确,滑动变阻器F阻值太大调节不方便.
(2)由于Rx约10 Ω,而RARV=6 000 Ω,所以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滑动变阻器分压或限流均可.
2011届高考物理单元考点总复习课件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 1.串联电路的特点
• 2.并联电路的特点
• 3.几个有用的结论 大于 •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电路中任意 变大 一个电阻,电路中任意一个电阻变大时, 串联总电阻 . 小于 •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 变大 电路中任意 一个电阻,任意一个电阻变大时,总电阻 . • (3)无论电阻怎样连接,每一段电路消耗 的电功率P总等于各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 之和.
3.电源的输出功率:P 出=UI=EI-I2r=P 总-P 内 .电源的输出功率: = - = 若外电路是纯电阻电路, 若外电路是纯电阻电路,则有 E2 R E2 P 出=I2R= . = 2= 2 (R+r) (R-r) + - R +4r 由上式可以看出: 由上式可以看出:
图2
• (1)当R=r(内、外电阻相等)时,电源的输 出功率最大,Pm=. • (2)当R>r时,随着R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 越小. • (3)当R<r时,随着R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 越大. • (4)当P出<Pm时,每个输出功率对应两个 可能的外电路阻值R1和R2,且R1·R2=r2. • (5)P出与R的关系如图2所示.
, 其功率 P=I2R=22×0.5 W = =
答案: 答案:A
• 【例2】 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池的电 动势为E,内阻为r,电路中的电阻R1、R2 和R3的阻值都相同.在开关S处于闭合状 态下,若将开关S1由位置1切换到位置2, S 1 2 则 ( ) •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 B.电池内部消耗的功率变大 • C.电阻R2两端的电压变大 图7 • D.电池的效率变大
• 1.电动势 转化为电能 • (1)物理意义: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 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 (2)大小:等于电路中通过1 C电荷量时电 电压 源所提供的电能的数值;等于电源没有接 入电路时两极间的 ;在闭合电路中等于 内外电路电压 之和,即E=U内+U
2011届高考物理高考物理实验冲刺专题复习
2011届高考物理高考物理实验冲刺专题复习2011届高考黄冈中学物理冲刺讲解、练习题、预测题13:第7专题高考物理实验(1)知识网络考点预测物理实验是高考的主要内容之一.《考试大纲》就高考物理实验共列出19个考点,其中力学8个、热学1个、电学8个、光学2个.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测力计、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并且对实验误差问题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一、《考试大纲》中的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能够独立完成“物理知识表”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灵活地应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二、实验题的主要特点物理实验年年考,年年有变化.从近年的实验题来看,其显著特点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从简单的背诵实验转向分析、理解实验实验原理是物理实验的灵魂.近年来,高考物理实验题既不是简单地回答“是什么”,也不是背诵“该怎样”,而是从物理实验情境中理解“为什么”,通过分析推理判断“确实是什么”,进而了解物理实验的每一个环节.(2)从既定的课本学生实验转向变化的创新实验只有创新,试题才有魅力;也只有变化,才能永葆实验考核的活力.近年来,既定刻板的学生实验已经从高考物理实验题中淡出,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尚未接触过的要通过解读物理原理的新颖实验(如应用性、设计性、专题性实验等).创新的实验题可以使能力考核真正落到实处.要点归纳一、实验题的归纳与说明归类实验内容说明应用性实验1.游标卡尺的使用测量原理、使用方法;10分度、20分度、50分度的游标卡尺的读数等2.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构造、原理、使用方法、正确读数等3.练习使用示波器面板上各个旋钮或开关的作用;调试方法;观察正弦波的波形等4.传感器的简单应用光电转换和热电转换及其简单应用;光电计数的简单了解等验证性实验5.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等效思想;作图法等6.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用平抛实验器进行实验;转化要验证的等效表达式;对暂态过程分阶段测量等7.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用自由落体进行验证;使用打点计时器和刻度尺等测量性实验8.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使用刻度尺和秒表;实验操作要求等9.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溶液的配制;油膜面积的估算方法等10.测定金属的电阻率使用刻度尺和螺旋测微器;电流表、电压表量程的选择;测量电路的选取与连接等11.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半偏法”的设计思想与误差分析;计算分压电阻;改装表的校对与百分误差等12.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电路的选取与连接;作图法求解的方法等13.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用插针法测定;画光路图等14.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用双缝干涉仪进行实验;实验调节;分划板的使用等研究性实验15.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明确实验目的;使用打点计时器;用刻度尺测量、分析所打的纸带来计算加速度等16.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用平抛实验器进行实验;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描绘平抛轨迹;计算平抛物体的初速度等17.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用恒定电流场模拟静电场;寻找等电势点的方法;描迹的方法等18.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路的选取与连接;描绘U-I图象并分析曲线非线性的原因等探究性实验19.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实验结论的描述与表达形式等20.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多用电表的使用与读数;探索的思路;测量过程中的分析与判断等二、物理实验的基本思想方法1.等效法等效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对一些复杂问题采用等效法,可将其变换成理想的、简单的、已知规律的过程来处理,常使问题的解决得以简化.因此,等效法也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方法.如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要求用一个弹簧秤单独拉橡皮条时,要与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秤同时拉橡皮条时产生的效果相同——使结点到达同一位置O,即要在合力与两分力等效的条件下,才能找出它们之间合成与分解时所遵循的关系——平行四边形定则.又如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用小球的水平位移代替小球的水平速度;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通过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使重力的分力抵消摩擦力而20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B
解析:猴子对地的高度不变,所以猴子受力平衡.设猴子的质量
为m,木棒对猴子的作用力为F,则有F=mg,设木棒重力为Mg,
则木棒受合外力为F+Mg=mg+Mg,根据牛顿第二定 律:Mg+mg=Ma,可见a是恒量,t时刻木棒速度v=at.猴子做功的 功率P=mgv=mgat,P与t为正比例关系,故B正确.
4.一起重机的钢绳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提起质量为m的重物,当 重物的速度为v1时,起重机的有用功率达到最大值P之后,起重 机保持该功率不变,继续提升重物.直到以最大速度v2匀速上 升为止,则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率大.
二、功率与速度
知识讲解
1.公式
当力F与速度v同方向时 P=Fv
当力F与速度v不在同一直线上时 P=Fvcosα
2.对P=Fvcosα的使用说明 ①在公式P=Fvcosα的表达式中,力F与速度v是同一物体的两 个物理量,且具有同时性.角α是矢量F、v正方向间的夹 角,cosα的作用是将两矢量统一到一条直线上.
力(F) 速度(v)
夹角(α) 功率(P)
活学活用 如图所示,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下滑,物 体质量为m,斜面高为H.求: (1)物体滑到底端过程中重力的功率;
(2)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重力的功率.
答案: (1)mg gH sin (2)mgsin 2 gH 2
解析 : 1 应为重力的平均功率, 先分别求出重力的功W和下 滑时间t, 则由P W / t可求出. 重力的功W mgH, 1 2 H 1 由x aT 有 gsin t2, 2 sin 2 1 2H 所以t , sin g W g gH 故P mgHsin mg sin . t 2H 2
(3)匀加速阶段结束后, 汽车即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 动, 最终达到收尾速度vm,因为汽车做变加速运动, 故不能用 运动学及动力学方法求解, 只能借助动能定理来求解.设汽车 从坡底到坡顶所需的时间为t, 对汽车由达到额定功率开始到 达坡顶这个过程用功能定理得 P(t t1 ) (mgsin30 Ff )( s s1 ) 1 1 1 2 2 2 mvm mv1 又s1 at1 , v1 at1 2 2 2 联立解得t 22s.
F Ff Pm v F a 当F Ff 时, a 0, v m v达最大速度vm ,以后保持vm做匀速运动.这一过程的 v t关系如图所示 :
典例剖析 典例质量为1.0×103 kg的汽车,沿倾角为30°的斜坡由静止开 始运动,汽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阻力大小恒为2 000 N,汽车 发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为5.6×104 W,开始时以a=1 m/s2的加速 度做匀加速运动,g取10 m/s2.求: (1)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1; (2)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率; (3)若斜坡长143.5 m,且认为汽车达到坡顶之前,已达到最大速
动细绳,使重物从静止开始以5 m/s2的加速度上升,则拉力F在1
s内对物体做的功为多大?拉力F在1 s末的瞬时功率是多大?(g 取10 m/s2)
答案:37.5 J
75 W
解析 : 对物体和滑轮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F mg ma 由运动学规律可得在1 s内物体上升的高度和1 s末的速度分 1 2 别为h at , v at 2 根据动滑轮的特点以及功的定义可得, 在1 s内力F做的功 W 2Fh 1 s末力F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为P Fv 联立上述方程, 代入数据可得W 37.5 J, P 75 W.
Pt mgvcos mg 2 gH cos (90 ) mgsin 2 gH .
点评:正确区分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容 易失误的地方是疏忽了力和速度之间的夹角,直接用P=Fv 求瞬时功率.
第二关:技法关 解 题 技 法
解读高考
机车启动的两种方式
技法讲解
【状元之路】新课标鲁科版2011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精品课件
第二课时
功率
第一关:基础关 展望高考 基础知识 一、功率 知识讲解 1.定义:功W跟完成这些功所做时间t的比值叫做功率. W 2.公式: . P t 说明:此公式是功率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情况下的功率计算.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4.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它由物体做 的功与做这些功所需的时间决定,并不单纯由做功的多少 决定.只是在做功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才能认为做功多则功
率,则汽车从坡底到坡顶需多长时间?
解析:选汽车为研究对象,汽车上坡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1)汽车开始以a=1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因为牵引力不
变,根据P=Fv,随着速度的增大,汽车的功率增大,当汽车的输
出功率达到额定功率时,汽车的功率不能再增大,匀加速运动 阶段结束,此时有P=Fv1,v1是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此过程的时
B.P1>P2=P3 D.P1>P2>P3
解析:F1、F2、F3分别作用于物体时,沿斜面向上的力分别都等 于(mgsinα+ma),所以三个力的瞬时功率都是(mgsinα+ma)at
2.飞行员进行素质训练时,抓住秋千杆由水平状态开始下摆,到 达竖直状态的过程中如图所示,飞行员受重力的瞬时功率变化 情况是(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2 应为重力的瞬时功率, 先求出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
度v以及v和mg之间的夹角 , 则由Pt mgvcos 可求出, 也可 将力向速度方向投影或速度向力的方向投影, 通过Pt Fv求 出. 物体达斜面底端的速度 1 v at gsin sin 2H 2 gH , g
5.汽车的质量为2.0 t,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 kW,在平直
的公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08 km/h,试讨论:
(1)若汽车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5 m/s2启动,能维持多长时 间?
(2)若接着以额定功率运行,再经t1=15 s到达最大速度,那么汽
车启动过程中发动机共做了多少功? 答案:(1)8 s (2)1.14×106 J
D.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C
解析:根据P=Gvcosθ(θ是杆与水平方向夹角),θ=0 时,v=0,P=0;θ=90°,cosθ=0,P=0,其他情况P>0.
3.起重机的钢索将重物由地面吊到空中某个高度,其速度图象
如图所示,则钢索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下图中
的( )
答案:B
4.如图所示,重物的质量为1 kg,动滑轮质量不计,竖直向上拉
答案:(1)7 s (2)8 m/s (3)22 s
第三关:训练关 笑对高考 随堂训练
1.如图所示,分别用力F1、F2、F3将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沿同 一光滑面以相同的加速度从斜面底端拉到斜面的顶端,此时三 个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P3,则( )
A.P1=P2=P3 C.P3>P2>P1 答案:A
课时作业十五 功率
1.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a和b,跨 在两根固定在同一高度的光滑水平细杆上,质量为3m的a球置
于地面上,质量为m的b球从水平位置静止释放.当a球对地面
压力刚好为零时,b球摆过的角度为θ.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θ=90° B.θ=45° C.b球摆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先增大
解析 : (1)以额定功率运行且牵引力等于阻力时, 速度达到最大 P 60 103 阻力f N 2.0 103 N vm 30 设匀加速阶段的牵引力为F ,由于F f ma得 F f ma 5.0 103 N P 匀加速阶段的末速度为v 12m / s F v 12 能维持的时间为t s 8s. a 1.5
间为t1,则:
v1=at1,又:F-mgsin30°-Ff=ma F=mgsin30°+Ff+ma 联立以上方程解得:t1=7 s.
(2)汽车以额定功率启动,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随着速度
增大,牵引力减小,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合外力为零时,速度达 到最大值,此时有: F′-mgsin30°-Ff=0, P=F′vm 由此解得vm=8 m/s.
2.匀加速启动 匀加速启动的运动过程是 : 先做匀加速运动, 当功率增大到 额定功率Pm 后, 功率不能再变化,以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 速运动,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做匀速运动.各个量的变化情 况如下 : F不变, 根据加速度
a
F Ff m
不变 v P Fv P Pm一定,
1.以恒定功率启动 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的运动过程是 : 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功率做加速度减小(a )的变加速运动,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 做匀速运动, 各量的变化情况如下 : F Ff P v F a 当F Ff 时a 0, v m 此时速度v达最大速度vm , 此后机车保持vm做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当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时a 0, F Ff , P Fvm Ffvm .这 一启动过程的v t关系如图所示 :
2.一根质量为M的直木棒,悬挂在O点,有一
只质量为m的猴子抓着木棒,如图甲所示.剪
断悬挂木棒的细绳,木棒开始下落,同时猴子 开始沿木棒向上爬.设在一段时间内木棒沿
竖直方向下落,猴子对地的高度保持不变,忽
略空气阻力,则图乙的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 映在这段时间内猴子做功的功率随时间变 化的关系的是( )
A.在时间t内检阅车的发动机实际做功为Pt P B.检阅车匀速行进的速度为F Ff C.检阅车匀速行进时地面对车轮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 D.检阅车的实际功率为
答案:D
Ff L t
解析 : 在检阅车检阅时, 在水平道路上行进速度很慢, 发动机 的实际功率一定小于额定功率, 在时间t内检阅车的发动机实 际做功一定小于Pt, 选项A错误;由P Ffv计算出的速度为检 P 阅车的最大速度, 检阅车匀速行进的速度一定小于 , 选项 Ff B错误; 检阅车匀速行进时地面对车轮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 选 L 项C错误; 检阅车匀速行进的速度为v , 牵引力F等于阻力Ff , t Ff L 检阅车的实际功率为P Fv 选项D正确.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