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语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第3单元教材分析教案设计每课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第3单元教材分析教案设计每课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多彩的民间故事”,通过一系列民间故事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传承我国优秀的民间文化。
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分别是《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和《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单元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喜爱。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讲故事、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传承民间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2)学会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2.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难点句子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讲述生动、有趣的民间故事。
四、教学过程1.《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讲述猎人海力布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讨论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生字词学习学习本课生字词,巩固学生的词汇量。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复述课文让学生尝试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课堂活动进行课堂活动,让学生讲述自己了解的民间故事。
第三课时(2)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讨论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生字词学习学习本课生字词,巩固学生的词汇量。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5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辛勤的园丁》的内容,把握故事中的情感和道理。
2.能够正确地读懂课文中的生字词,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内容。
3.能够感受园丁爷爷的辛勤劳作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培养学生勤劳、乐观向上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课文《辛勤的园丁》鉴赏和理解。
2.课文《辛勤的园丁》中的生字词学习和整理。
3.体会劳动的辛苦和乐趣,感悟乐观向上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入新课:教师在黑板上绘制一个花园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问“你们看到了什么?”2.学生观察后,教师引导学生联想,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猜测:这个花园的园丁一定很辛苦吧?他辛苦是为了什么?学生进行讨论。
3.给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体会园丁工作的辛苦。
第二课时1.导入词语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拼读本课中的生字词,并呈现词语的解释。
2.组织学生带读课文,学生交替朗读,并引导学生理解生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3.教师板书本课的生字词,然后指导学生进行与《辛勤的园丁》有关的词语整理。
4.师生解读课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情感。
第三课时1.教师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学习园丁爷爷的辛劳工作,懂得劳动光荣。
2.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是辛苦的,但是辛勤劳动也会给人带来快乐,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感受劳动的快乐。
第四课时1.教师出示园丁爷爷的图片,引导学生从图片中品味园丁爷爷的辛勤与乐观,引导学生谈论园丁爷爷的形象、品质和道理。
2.让学生体悟园丁爷爷的乐观品质,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自己能快乐劳动的方式,并进行分享。
第五课时1.教师邀请学生进行小组表演,每个小组表演一幅关于劳动的场景,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自己设计、排练小品。
2.整个班级进行观摩,然后共同品评每个小组的表演,让学生从中学习、交流与分享。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观察、提问和猜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9 穷人学习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
把握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
感受桑娜和渔夫的美好心灵。
学习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一、板书课题,学生解题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投影)本文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他是伟大的俄国作家,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
这篇文章写的是沙俄时期穷人的故事。
二、抓住关键词,了解桑娜的心理活动1、读课文第1到第11自然段。
了解人物桑娜,最能体现桑娜从邻居家抱回孩子后的心情的词语是什么?从课文中找出来。
(忐忑不安)板书:忐忑不安。
2、再读课文9~11自然段。
(1)思考: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了哪些事情?他会说什么呢?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2)用既(想到)又(想到)也(想到)还(想到)来概括地说一说。
(3)是啊,桑娜久久地坐在床前想了这么多的事情,难怪她忐忑不安。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忐忑不安的意思。
4、再读课文9~11自然段。
5、根据桑娜的心理活动,串读课文我们知道桑娜忐忑不安地想的事情,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看看桑娜为什么认为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你从课文的第几自然段中具体读懂了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第2自然段)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桑娜一家生活贫困: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都已经是深夜了,还没有回来,为了养家糊口,甘愿冒生命的危险。
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深夜一边等丈夫一边织补破帆。
就是这样辛勤劳动,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家境艰难,这种贫苦的生活是靠着桑娜勤劳能干和渔夫冒着生命危险来维持的。
教师这时可以追问:穷苦的桑娜家是什么样呢?从中你能看出桑娜是个怎样的人?引读第1自然段。
桑娜的家里是温暖而舒适的,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大全优秀3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大全优秀3篇穷人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3、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4、练习续写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练习续写课文教学准备:课前搜集资料、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解题1、穷人是什么意思?(穷苦的人)看着这个课题,你心里想到些什么?2、为了解开同学们的疑问,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当时的时代背景。
3、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教师和学生共同了解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
4、师: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
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桑娜和她的丈夫,在邻居西蒙病死后,主动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3、抽生检查读书情况,并正音。
4、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三、自读课文,理解文意。
1、穷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写了哪些穷人?课文哪些内容描写了他们的穷?同学们读课文,完成填空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四、抄写生字词穷人语文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掌握18个新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美好心灵。
概括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4.续编《穷人》的故事,展开合理的想象。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从桑娜的行动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2.续编故事,展开想象。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掌握18个新词。
202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202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单元的课文,了解关于“种类”的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
2. 通过课堂活动及作业,帮助学生掌握常见动物的基本特征。
3. 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复述。
4.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获取并运用“种类”这个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有机体、生物种类等。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第一课时1. 活动一:导入新单元介绍本单元主题和本课时研究的重点。
2. 活动二:预训练通过展示图片讲解有机体的概念,介绍生物种类的分类方式,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3. 活动三:阅读课文朗读课文,让学生自主翻译课文内容,调查常见动物名称及其特征,帮助学生运用种类概念。
第二课时1. 活动一:导入回顾并复第一课时研究的内容。
2. 活动二:语文知识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专用名词的概念。
3. 活动三: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种类的理解。
第三课时1. 活动一:导入热身训练:通过图片并结合已学知识,快速辨认出图片中的物种并介绍其基本特征。
2. 活动二:互动探究通过比较不同物种之间的异同,梳理整理物种间的关系,让学生学会总结发现规律。
3. 活动三:阅读课文注重学生的感受,向学生展示图片并让学生比较并描述不同物种间的联系和差异。
第四课时1. 活动一:导入通过投影片演示学生已学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思考,预测评估学生对此单元的研究情况。
2. 活动二:巩固训练复重点知识,练巩固。
确保学生成果展示和巩固。
四、教学用具及学生用具教学用具PPT、本单元课本、课件、图片、制图工具学生用具课本、铅笔、笔记本等五、教学评估1. 学生的话语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情况。
2.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6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六、总结全文,提升中心。
再次读课文,你想说什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善良)。
同时解决上课之初提出的质疑:穷人是真正的穷吗?不穷。
他们虽然物质生活贫穷,但是他们的精神是高尚的,他们勤劳、善良,他们是精神上的富翁!(板书:富有)七、课后作业:选择:1、(以体现不同学习能力的同学,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的自主性。
)穷人渔夫和妻子桑娜决心用自己的勤劳的双手抚养七个孩子成长,他们怎样克服困难的?2、请同学们做一回文学大师,帮助他们把孩子养大,好吗?八、续写练习:一是训练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二是激发学生潜在的道德素质,与渔人夫妇高尚的品格产生共鸣,三是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九、教学反思:教学《穷人》中,我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不同的感情色彩。
在教学中我充分让学生自说,自读,自评,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说出感受,读出感受。
例如教学《穷人》中桑娜想的这部分时,我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说出桑娜此刻的感受。
学生有的说怕丈夫责怪,要读得害怕、担心:有的说因为桑娜担心要读得慢些,而有争议的说桑娜紧张、着急要读得快点。
在学生多元解读的基础上,再及时运用多种朗读的方式,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男女生赛读、表演读、轻声读、大声读等等,引导学生读得有声有色,读出自己的味道来。
教学中,学生能与老师积极互动,课堂气氛活跃,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参与率比较高,课堂收效明显。
最值得欣慰的是,在引导学生想象孩子们怎样;熬过艰难贫穷的日子这一环节时,问题刚一提出,同学们的小手便纷纷举起。
有的说:他们会靠着勤劳的双手,一天天长大,去跟着列宁推翻沙皇统治。
我立刻评价说:你真了不起!是的,这是一条能彻底改变穷人命运的出路.事实正是这样,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剥削统治,使俄国所有穷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人教版2017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六年级第三单元单元整合思路(一)本组教材以真情为主题安排教学内容的。
小说《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与丈夫的美好心灵。
《别饿坏了那匹马》则讴歌了一群普通群众,特别是残疾青年的美好心灵。
《唯一的听众》表现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单元教材分析德。
《用心去倾听》展现了一位普通的问讯处的工作人员,用心去倾听,给人们带来幸福的事情。
课文中的人物身份不同,但是他们都有着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前自主阅读并搜集描写人间真情的诗句、故事以及人物,课上积极探究,注重学生学情分析个性化解读,使学生个性化得到充分发展,畅所欲言。
同时引导学生多朗读,在朗读感悟中领悟作者在字里行间里尽头的情感。
在阅读中,孩子们会遇到很多感人的故事情节,他们会想方设法地交流或网上查询验证,这种参与阅读的学习状态是值得推崇的。
将本单元教学内容整合为单元预习2课时;引领课《别饿坏了那匹马》与《唯一的听众》两篇以及主题学习丛书陌路情深中《虚职求爱》整合为1课时;自读课将《穷人》与《用心去倾听》以及主题丛中陌路情深其他文章整合为2课时,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绿山墙的安妮》《窗边的小豆豆》《根鸟》以及课外读本《生命如歌》中的“真爱无边”以及主题学习单元整合丛书《人间真情》中的“友情无价”“陌路情浓”“真情如歌”等栏目、等文章两课时2课时,拓展·回顾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与习作、综合性学习整合为5课时,共12课时。
授课时,我们本着“理解与运用并重”的原则,着重引导学生“体悟思想情感、领悟学习方法、积累运用语言”这三方面,上好预习达标课、精读引领课、略读提高课、拓展阅读课、积累练习课。
五种课型有机组合,课堂教学快乐高效。
六年级第三单元单元整合思路(二)整个教学设计注重整体性,各个模块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前一模块与后一个模块的学习目标层层实施说明深入。
采用教学流程和板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教学流程只是了教学的基本步骤,是一个大体的路径,板块设计,让每个训练项目凸显出来,对每个内容进行相对深入地思考。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1.熟读“一主”教村本单元单元导语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与要求:熟练读背《主题读写》本单无单元导读,提高学生记忆的速度。
2.浏览”一主”教材课文《 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
3.《主题读写》:《花脸》《寻找外星人》《宇宙边疆》《天安门》
4.《经典诵读》:《风筝》《灵宪》《清宫述闻》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有目的阅读”这一专题编写的。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读书好比串门儿”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 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试着在写事物时,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教学
目标
1.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让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运用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阅读方法阅读课文,探究课后指定的问题。
2.试着在写事物时,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教具准备
与教学内容关的课件、图片等。
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4课时。
2.知道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阅读方法的阅读策略,并运用进行阅读。
教学重点
1.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要求学生自己根据学到的方法来有侧重点地阅读。
2.试着在写事物时,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教学难点
1.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要求学生自己根据学到的方法来有侧重点地阅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人间真情》主题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人间真情》单元整体备课【单元教材分析】生活处处有真情。
真情是一轮暖阳,温暖你那颗潮湿的心;真情是一股清泉,洗去你心头的不悦;真情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你人生的道路……本组教材就是以真情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
小说《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与丈夫的美好心灵。
《别饿坏了那匹马》则讴歌了一群普通群众,特别是残疾青年的美好心灵。
《唯一的听众》表现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
《用心灵去倾听》展现了一位普通的问讯处的工作人员,用心灵去倾听,给人们带来快乐与幸福的事情。
课文中的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
主题丛书:《寸草春晖》《父爱无边》《友情无价》《师爱永恒》《陌路情浓》《生灵有情》《真情如歌》。
【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18个生字,正确读写“勉强、心惊肉跳、忧虑、抱怨”等词语。
2.理解文中重点词句,读懂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通过本组课文学习,共同感受真情的美好,并让爱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扎根。
4.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了美好情感。
5、阅读《三字经》,了解三字经的主要思想,学会自学《三字经》6、阅读《西游记》前7回,了解【教学重难点】本组课文人物形象鲜明,感情真挚。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情感,感受人物美好的心灵。
特别注意有关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及环境写的句子,了解这些语句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课文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资料。
【重组单元教材与教学时数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单元导读与识字教学 29《穷人》 110《别饿坏了那匹马》 111《唯一的听众》 112《用心去倾听》 1《三字经》阅读指导 3回顾拓展三 2口语交际•习作三 3合计14 【学情分析】针对本组课文来说,课前搜集一些有关的资料,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能够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文章所饱含的爱国之情,提高课堂实效。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及上册六语三单元备课教学设计、教案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这个要求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习作:---- 让生活更美好》《语文园地》组成。
意图是引导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试着在写事物时,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二、教学重点(1)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有意安排了这一训练点。
《竹节人》阅读要求中安排了三个任务:①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②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③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课文要求按照三个任务关注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宇宙生命之谜》在课后提出了问题:如果你想探究下面这些问题,会怎样阅读这篇文章?①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没有生命的?②人类能否移居火星?这样设置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根据读书目的采用合适的阅读方法。
《故宫博物院》一课的两个任务是:①为家人设计故宫参观路线。
②为家人介绍景点。
要求学生自己根据学到的方法来有侧重点地阅读。
(2)试着在写事物时,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竹节人》一课,作者在描写玩竹节人和老师也在玩竹节人两段内容时,就融入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眷恋和对传统玩具的喜爱。
《宇宙生命之谜》一课表达了作者对宇宙生命之谜的好奇心和科学家顽强不屈的探索精神。
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写法,写事物时融入感情。
三、课时安排《竹节人》 2 课时《宇宙生命之谜》 2 课时《故宫博物院》 1 课时《习作:____让生活更美好》 2 课时《语文园地3》 2 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整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整教学设计【单元目标】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目标解读】1.选法达标才是重点。
(1)要会选择方法(2)要懂法(方法少,3-4种,在这几种方法中做一种组合)(3)要有目标2.读写无关联。
(先放一放)【课文分析】竹节人:给了3个任务,试用方法完成任务。
(初步尝试、初步感知)宇宙的生命之谜:文中有6处批注(教法)故宫博物院:2个问题,4篇文章(用法:多样、组合、选择——策略)真实问题都是“劣构”问题。
劣构问题是指具有多种解决方法、解决途径和少量确定性条件的问题,劣构问题通常存在多种对立或矛盾的观点,目标不明确。
劣构问题值得研究!【情境任务】情境:阅读王国“寻宝记”/“历险记”(情境怎么好玩怎么来)(方法——宝)任务:——用适合的方法达成阅读的目的(怎么实在怎么来)任务一:寻宝“大热身”(一)学习《竹节人》1.读导读提示,明确三个任务。
2.明确要求,分项尝试。
3.带教第一个问题。
课件出示: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会别人做。
(1)请同学们快速读文,找到“指南”。
(方法一:寻读浏览)(2)将文字(指南)转化为步骤。
(文字转译)(3)表达(教)、检查(会不会)师:同学们,你们在寻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少(无关)、读多(多读几遍);读连(连续读)、读断(批注);读缓(找到之后)、读急(找)4.剩下两个问题学生自己解决。
3个任务有难有易,任务一很容易,任务二是综合性任务,需要信息检索、带有审美体会和判断评价。
任务三要概括、要理解、要转述。
(1)浏览寻读(快速阅读方法)(2)为了理解而进行的细读(3)为了进行思考、审辩、思辨的精读策略:以一个方法为主,剩下的方法选用、配合,达成目标。
任务二:寻宝增智(一)学习《宇宙生命之谜》1.明确宇宙中是否有生命?2.自己试着读,看能否找到答案。
3.你是如何得到这个答案的?(分析读书方法——一路往修读)4.小朋友,你一路往下读,读到第五段的时候,是否看到了一丝希望?生:是。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情景剧的基本特点和构成方法。
2.熟悉情境剧的表演技巧,能够较好地表演情景剧。
3.能够理解课文中奇妙的课外世界,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4.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情景剧的构成方法和表演技巧。
2.课文中奇妙的课外世界的理解和想象。
教学难点1.情境剧的表演技巧和动作表演的效果。
2.对新颖奇妙的课外世界的准确理解和想象。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1. 情景剧的构成和表演技巧1.师生共同学习情景剧的构成方法和表演技巧,重点讲解表演技巧中舞台表演的三个要素。
2.学习后,学生们分组进行情景剧的编排和表演,同时老师利用监控设备对学生表演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3.通过监控的反馈,老师和学生一起探讨和总结情景剧表演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矫正和补充。
2. 《语文园地三》中的奇妙课外世界1.老师带领学生们一起阅读课文,启发学生们对课文中奇妙想象世界的探究。
2.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头脑风暴、探究学法等方式,想象自己的奇妙想象世界,并在相应的场景中进行创作。
3.在学生创作完成后,老师教授相关美术表现方法,帮助学生们将自己的想象世界表现出来。
四、教学评价1.利用态度评价、行为评价和效果评价三维度的综合教学评价方法,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科学评价。
2.通过师生间反馈性评价,及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3.通过课上小组合作和巡回交流,激发学生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教学时间安排本次教学共选用3节课时间,具体安排如下:教学步骤课时数目时间分配1. 情景剧的构成和表演技巧 1 40分钟2. 学生们分组进行情景剧的编排和表演 1 80 分钟3. 《语文园地三》中的奇妙想象世界 1 80 分钟六、教学设计思路通过掌握情景剧的构成方法和表演技巧,学生们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情景剧的表演要素和表演要求。
通过学生们分组编排和表演情景剧,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表演能力,同时又能为他们创造多个表演机会。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设计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3、理清课文的脉络,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导语: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中又走进了一位新朋友。
他简直是无所不能,既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又能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给与莫大的帮助与支持。
你们知道这位时代的骄子是什么吗?对!就是电子计算机。
2、板书课题: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3、同学们对电子计算机有哪些了解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深入了解它们。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反馈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具体要求:请一个学生或者小组汇报的形式,谈谈自学生字词的收获。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说说应该注意什么?多媒体:m6i诞生:d4n埃尼阿克:1i嗅觉:xi)(2)再次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结合字典中的解释,理解课文中词语的含义。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角色:本来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课文中把电子计算机比作人,说明计算机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它可以理解为“音信,消息”;在科学研究中,它指的是用符号传送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是接收符号者事先不知道的。
传真:通过有线电或无线电装置把照片、图表、书信、文件等的真迹传送到远方的通讯方式。
信息高速公路:指电脑与电脑连接起来形成的电脑网络。
2、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指名分段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3、课前,同学们都阅读查找了有关电子计算机和多媒体的有关资料。
哪个同学愿意举例说一说电脑在生活中的用途呢?(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三、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1、自由读课文。
思考:预习中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你能试着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答案吗?(预习中给同学们提出了四个问题:什么是多媒体?多媒体与计算机有什么关系?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多媒体的哪些知识?你对电子计算机越来越“神”是怎样理解的?)2、学生分小组讨论,试着解决问题。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三单元新主题丛书教案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一、简介教材内容:生活处处有真情。
真情是一轮暖阳,温暖你那颗潮湿的心;真情是一股清泉,洗去你心头的不悦;真情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你人生的道路……本组教材就是以真情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
小说《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及丈夫的美好心灵。
《别饿坏了那匹马》则讴歌了一群普通群众,特别是残疾青年的美好心灵。
《唯一的听众》表现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
《用心灵去倾听》展现了一位普通的问讯处的工作人员,用心灵去倾听,给人们带来快乐及幸福的事情。
课文中的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
二、单元教学目标:1、一是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
2、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本组课文人物形象鲜明,感情真挚。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情感,感受人物美好的心灵。
特别注意有关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及环境描写的句子,了解这些语句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学生搜集课文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资料。
五、教学时间:本组教材可用12~15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5~6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
六、重组单元教材:七、备注:(学法指导)本组课文《穷人》《别饿坏了那匹马》《唯一的听众》《用心灵去倾听》这四篇课文都围绕专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生活处处有真情,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人物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
因此,在学习中希望能建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引导学生通过读,了解文章内容,在读熟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读中质疑,在读中解疑,在读中感悟,抓住重点句段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人物的善良的心。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9、穷人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美好心灵。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3.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穷人》的故事。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从桑娜的行动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2.续编故事,展开想象。
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 .《穷人》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我们读过他写的什么文章?读过他写的《跳水)2.《穷人》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能用两三句话把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说一说?(请两三个学生说说,大概意思正确就行。
)3.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提醒注意”溅、填、怨”都是前鼻音。
)三、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1.开火车朗读课文(按座位顺序每人朗读一段)。
大家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
2 .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二自然段是第一段j 讲渔大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归来。
从第三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是第二段,讲桑娜出门去看丈夫是否回来,顺便去看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已死,便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
从第十二自然段到结束是第三段,讲渔夫回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回来抚养。
)四、按分成的三段朗读课文1.同座互相练习朗读。
2.指名分段朗读。
五、识记生字。
书写生字词六、布置作业:根据课后“思考·练习”第一、二题,进一步自学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语句阅读理解课文第一~三段。
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一、引导抓住重点语句阅读理解1.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穷人》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毛要想深入地理解课文,还要抓住重点语句来阅读思考。
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画出了哪些重点语句?还有哪些不懂的语句?请提出来。
2.学生提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语句,大家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9、《穷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穷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十一册第三组中的课文,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的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
文章的特色在于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表现了人物的美好心灵。
文章多处出现人物之间的对话及心理活动,是练习朗读的佳作。
二、教学目标:1、语文基础训练方面:⑴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句子思想感情。
⑵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美好的心灵。
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思想教育方面:⑴使学生感受高尚品格的熏陶,心灵受到净化。
⑵增强学生正视困难,克服困难的信心。
3、技巧能力方面:训练学生合理想象能力,学习如何通过人物内心活动表现人品格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1、从桑娜的行为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2、体会人物行为、思想和品德之间的联系,从而深入体会桑娜内心活动的合理性。
四、课前准备:cai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过程1、出示词语、句子:(破帆、黑面包、从早到晚地干活、屋里又潮湿又阴冷)让学生根据这些词语来感受、想象一定的故事情境。
2、学生畅谈自由想象的故事情境,教师纵深引领:这是怎样的一户人家?怎样的一种生活?从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穷人。
(二)、初步感知课文1、你怎样理解这个课题?;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提出质疑:穷人是生活上的贫穷,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和物质生活一样的贫穷吗?(在课题旁边板书,有待于课文学过之后再解答。
)2、列夫托尔斯泰笔下也有一个关于穷人的故事。
学生读课文,之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读过课文之后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对课文的初步感受。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有选择性地将本文主要人物板书:桑娜、渔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备课个性化修改(用红笔) 一、本组教材分析 生活处处有真情。
真情是一轮暖阳,温暖你那颗潮湿的心,真情是一股清泉,洗去你心头的不悦;真情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你人生的道路…… 本组教材就是以真情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
小说《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与丈夫的美好心灵。
《别饿坏了那匹马》则讴歌了一群普通群众,特别是残疾青年的美好心灵。
《唯一的听众》表现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
《用心灵去倾听》展现了一位普通的问讯处的工作人员,用心灵去倾听,给人们带来快乐与幸福的事情。
课文中的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
二、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句。
2、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及表现手法。
3、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要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间真情。
2、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反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
四、课时安排 《穷人》2课时《别饿坏了那匹马》 1课时 《唯一的听众》 2课时《用心灵去倾听》 1课时口语交际与习作 2课时 回顾拓展 2课时共计: 10课时教第一课:《穷人》课题 《穷人》 课时 2教材分析 《穷人》这篇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小说。
写的是渔夫的妻子桑娜和她的丈夫不顾自家的困苦,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
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穷苦渔民的悲惨生活,表现了穷苦的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目标 1.学会“寡、忐、忑、魁”4个会认字和“溅、帐、帘、忐、忑、魁”6个会写字;掌握“溅起、帐子、眼帘、忐忑不安、魁梧、心惊肉跳、自作自受、缝缝补补”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能对人物进行评价,认识穷人的高尚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课文的内容,能比较正确地评价人物。
2、理解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认识穷苦人宁可自己多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教学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查阅托尔斯泰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个性化 修改(用红笔) 第一课时一、揭题谈话,导入新课1.介绍作者及背景同学们一定听说过世界上著名的一位大作家托尔斯泰吧?谁能说说他是哪车的作家?是一位怎样的作家?又有哪些著名的作品?(教师补充)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伟大作家。
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
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
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
他的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晚年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一篇短篇小说,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2.课题引入板书课题:穷人。
学生读题。
《穷人》是托尔斯泰的一篇小说,“穷人”是一个包括范围很大的词语,课文为什么用它来做题目?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二、预习探究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2.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全班交流。
搁板:屋内固定在墙上放置器物的木板。
顾惜:顾全爱惜。
抱怨:心中不满,诉说别人不对。
倾听:细心地听。
宁静:(环境、心情)平静。
沉思:静静地想,深深地思考。
黧黑:皮肤黑而黄。
忐忑不安:形容心情不安定。
忐忑,心神不定。
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已承受不好的后果,自食其果。
作,读zuò,不读zuō。
喃喃:象声词,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张罗:本课是“料理”的意思。
读作zhāng luo。
忧虑:忧愁、担心。
三、合作交流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写的是渔夫的妻子桑娜和她的丈夫不顾自家的困苦,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⑴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可以分为几段?⑵给课文划分段落。
⑶指名反馈,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l、2自然段)写渔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风呼啸的深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
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写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遗孤,内心忐忑不安。
第三部分(第12—27自然段)写渔夫回来后知道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抱回两个孩子。
四、品读体验1.教师导语:这篇课文课题是“穷人”,但文中未出现一个“穷”字,字里行间却“穷”意浓浓。
现在,就请大家快速再读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穷”。
2.学生自学课文,探究穷人“穷”在哪里。
3.小组交流,畅谈对“穷”的理解。
4.指名反馈,多角度感受穷人的“穷”。
⑴从屋内的摆设看出“穷”。
“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⑵从孩子的吃、穿看出“穷”。
“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
”⑶从桑娜和渔夫的忙碌看出“穷”。
“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
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呼,感到心惊肉跳。
”“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
倒霉,倒霉!天气可真厉害!我简直记不起几时有过这样的夜晚了,还谈得上什么打鱼!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5.教师小结、过渡:渔夫每天早出晚归地捕鱼,即使是在风暴袭击的恶劣天气里,仍冒着寒冷与危险出海;而桑娜也从早到晚地干活,即便他们这般勤劳,也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而且吃的只是黑面包和鱼,足可见他们是多么的穷苦,简直是在煎熬中度过。
而邻居西蒙穷得没钱看病,只能死去,这穷苦的生活真令人心酸啊!不过穷是很穷,但桑娜家的小屋里却充满温馨。
6.理解句子:“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⑴“温暖”是指炉火未熄灭,与外面的寒风呼啸形成对比。
⑵“舒适”是指地面干净,食具闪亮,孩子安睡,与丈夫在狂风大浪中打鱼形成对比。
⑶通过对比,体会桑娜的勤劳能干,也体会渔夫一家的生活虽艰辛,却也很温馨。
五、作业设计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习题第二课时一、复习谈话,导入新课1.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本文主要写的是渔夫的妻子桑娜和她的丈夫不顾自家的困苦,收养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
2.口头填空,再次感受桑娜一家生活的艰辛与困苦,体会“穷”。
他们每天只能填饱肚子,吃的是,菜只有。
即便是这样的生活,也是渔夫身体,冒着出海打鱼,而桑娜自己也地干活,才能维持的。
3.教师小结、导入:桑娜一家的生活是这么穷,而且自己已经有了五个孩子,为什么还要主动收养两蒙的孩子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描述,走进桑娜和渔夫的内心地界,去感受他们那高尚而美好的心灵二、品读体验1.进入桑娜的心理,体会她的善良。
⑴快速默读课文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找出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语句。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儿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⑵从文中找出一个词来形容桑娜抱回孩子后的心理。
(忐忑不安)①理解“忐忑不安”:指心在上上下下的跳,形容心情不安定。
忐忑,心神不定。
②读第一个句子。
讨论:“这样做”是指怎样做?为什么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样做”指的是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里。
“非这样做不可”是因为桑娜在当时的情形下,没有做过多的考虑,只知道自己应该也必须这样做,才能挽救那两个孩子。
这是桑娜本能的行为,是她善良天性的自然流露。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
⑶教师小结、过渡:虽然桑娜本能地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中。
但她心里却十分清楚自己一家的生活处境。
想到出海打鱼仍未归来的丈夫,桑娜的心是多么忐忑不安。
①指名读第二个句子,说说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这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写出了桑娜忐忑不安时心里所产生的各种想法,中问用好几个省略号连接。
②学生各自再用心读读句子,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这层中,连续用了五个省略号,主要是表明思路的断断续续和思考内容的变换,桑娜心理十分复杂与矛盾。
有的省略号还有更丰富的内容,如,第一个省略号“……是他来啦?”省略了桑娜听到门口有什么响动,于是想到“是他来啦”。
第二个省略号则省略了她往门口看了看这个动作,然后得出结论:“不。
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回来啊?……他会揍我的!”原来是那样焦急地盼望丈夫归来,现在又担心他回来发现两个孩子后会不同意收留,这第三、四个省略号表现出桑娜此时矛盾的心理。
“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个省略号表示桑娜下定决心,愿意承担一切。
③理解词语:自作自受。
“自作”在文中指擅自做主张,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
“自受”在文中指让丈夫揍我一顿。
④从桑娜的忐忑不安到最后下定决心,你对桑娜又有了怎样的认识?(桑娜是一个极其善良的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⑷教师小结、过渡:为了挽救西蒙的两个孩子,做好挨揍准备的桑娜又开始犯愁着该怎么对丈夫说这件事情。
①朗读第三个句子。
②体会句中省略号的用法。
(句中的省略号表示桑娜陷入了沉思之中。
)2.教师小结。
桑娜是多么善良,多么富有同情心啊!为了帮助两个无辜的孩子,她宁可自己受苦受累。
而作为桑娜丈夫的渔夫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渔夫回来后与桑娜的那一段对话吧。
3.品读对话,进入桑娜与渔夫的心理,体会渔夫的善良。
⑴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三部分(第12—27自然段)中的对话部分。
⑵找找:对话中几次写到沉默?并联系上下文想象:桑娜和渔夫为什么沉默?在沉默中他们各自会想些什么?⑶指名反馈,集体交流。
第一次沉默是他们身处困境,却遭遇恶劣天气的无奈与苦闷。
第二次沉默是他们对于邻居西蒙惨死,留下两个无辜的幼儿而感到难过与沉重。
⑷教师过渡:刚才,我们在体会桑娜品质时,抓住了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段。
那么,要体会渔夫的品质,你认为应该抓住哪个段落来体会呢?⑸指名发言,出示句子。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①指名朗读句子。
②议议:渔夫的脸为什么变得严肃?他忧虑些什么?(西蒙死了,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确实是个严重的问题,但无论如何孩子是不能和死人呆在一起的,总要有人抚养。
可是自己现在的生活已十分艰难,如果再添上两个孩子,往后的日子就更难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