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建设现状、难点与对策选择
做好评选与授信 作 的前提 下 , 在授信期限和额度 内持卡农 户可随时到经办支行办理贷款 。具体 流程 为 : 农户 申请一支 行客户经理调查一农 户授信评定 小组 ( 南支行行 长 、 分理处 主任 、客户经理和授信农户所在 村的班子成员 及协贷员 、 农 户代表等人组成 ) 评审一支行核准一 发放 贷款 。
常容易受 自然灾害 , 同时农产品受市场价格波动等不确定 因 素影 响较为明显, 一旦发生减产歉收或者经 营上的不确定性 ,
家庭工业是农村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 , 发展现代家庭工
业 是转 移 农 民 、 高农 民 、 富农 民 的重 要 举 措 , 是 建设 社 提 致 也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的 重 要 内容 。从 目前 家 庭 工 业 的 发 展 模 式 来
场” 型家庭工业 ; 第 类 是针对农 村 闲余劳 动力较 多 , 民 农
收 入 来 源 单 一 的 实 际 , 镇 、 的 引 导 帮 助 下 , 些 家 庭 工 在 村 一
业加 工点依托产业优势 , 主动 接轨大集 团 、 大企业外 加工业
务 , 展“ 发 家庭 副业 ” 家 庭 工 业。 经过 调研 发 现 发 展 家 庭 工 型
为积极 打造农村信用 工程 , 提高农 村信用意识 , 上虞 农 村合作银行立足于坚持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 , 勇做支持农 村 经 济发 展的主力军 , 通过创新对 农信贷手 段 、 大信贷投 入 加 力度和完善支农服务方式 , 有力地 助推 全市社会 主义新农 村 建设作 出了突出贡献 。 本文拟在总结上虞农村合作银行支农 : 作的一些具体方法的基础上 , 细分析农村金融机构在 现 [ 仔
21 0 0年第 2 5期
总第 9 9期
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军 农 村 信 用合 作 社 和 农业 发 展 银 行 都 合作 社发展 对金 融 的多样化 需求 。
1创新 灵活 多变 的信贷 业务 品种。 .
发展过程有极强 的 “ 官办 ”性 质 ,偏 合 作 社 的金 融 需 求 ,特 别 是 信 贷 需 求 系 。一 是 鼓励 发展 如 村 镇银 行 、 资金
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 问题 、原因与对策
◎ 李 可心 谢元 态
农 民 专 业 合作 社 的发 展 离 不 开 金 信 贷 资金 不 足 相 矛 盾 。合 作 社 自身 发 效 方 式 。 但 目前 “ ” 需求 的状 况 使 冷
融 服 务 的支 持。 随 着 合 作 社 的 蓬 勃 发 展 能 力 弱 、 自有 资本 少 、 内部 融 资渠 金 融 机构 提 供 非 资 金 性金 融 服 务的 成 展 ,其 对金 融 服 务 需 求 所 呈 现 出 多领 道有 限 ,需 要从 农 村 金 融 机构 获 得 大 本 与收益难成 正 比。
合 作 社 资 金 需 求 总 量 大 与 支 农 机 构在 实践 过 程 中探 寻 调 和 矛 盾 的有 种 类 单 ~ ,缺 少 保 险 、 投资 、担 保 、
2 8 中国农民 合作社
…
一
215 5 0 ̄ 月第期 1
合作金融
_ 田 ■ ■
- ■
租 赁 等 非 银 行 机 构 ;缺 少 民 间 资本 型 能 增 加 农 户和 农 村 经 济 组 织 的 借 贷 成 让 提供 私 人 金 融 服 务 的 金 融机 构 专注 的 中/ 商 业 银 行 、 区域 性 银 行 和 互助 本和 风 险。 J 、 金 融机构 。 结 构 性 缺 陷 造 成 了农 户 和 农 企 办 于 私 人金 融服 务 ,帮 助提 供 公 共金 融 服 务 的金 融机 构 寻 找提 供 公 共 金融 服 三 、 金 融 支 持 合 作 社 发 展 的 务 的有 效途 径。 政 府 应 鼓 励 商 业 性 金 融 机 构 按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如下:
1.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完善。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努力,我国基本形成了广覆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其中,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体,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其他微型金融组织为补充,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互相协作。
2.农村金融机构数量总体上一直在增加。
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的增长幅度大,同时农村信用社的数量呈递减趋势。
3.涉农贷款不断增多。
在政策方面,不断地拓展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利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扩大支农再贷款和贴现的力度。
4.存在多层次金融体系尚待完善、农村信贷问题严重等问题。
虽然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系统逐渐完善,农村金融覆盖范围也逐渐拓展,但是,在实践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金融系统在服务功能、机构数量以及种类等领域上与预期目标上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5.缺乏抵御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和农产品市场风险的能力。
农村征信体系不完善,担保体系建设滞后,缺乏专业化的资产评估、抵押登记和担保机构,银行押品处置渠道不畅。
农产品期货价格信息传递渠道建设滞后,大量分散生产和经营的农户缺乏价格引导,难以规避市场风险。
6.粮食主产区农村信用社经营困难,部分机构风险处置难度大。
受农业弱质性的长期影响,13个粮食主产省份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重,支农服务能力严重不足,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加以解决。
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加大“扶小”力度,加快金融体制创新;提高“扶小”效率,推进金融产品创新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存在问题;对策农村金融服务是目前我国整个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其中农户贷款难便是农村金融服务中尚未得到解决的一个突出矛盾[1-2]。
在此情况下,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大力发展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和扩大农村小额贷款投放,成为农村金融服务中所要着力解决的当务之急[3-4]。
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影响,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不足依然格外明显。
现将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1金融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银行业金融机构撤并,支农服务体系不健全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县及县以下网点撤并力度较大,金融网点的大量撤并,在使银行业机构减少成本和降低风险的同时,也带来农村金融服务的弱化,特别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体制改革的深入,这种弱化影响日益显现。
在一些偏远山区,由于没有金融机构,当地农户无法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办理业务要到十几公里以外的乡镇或县城,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和融资困难。
1.2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三农”资金供求矛盾加剧目前,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大量农村资金流入其他领域,加剧了农村资金供求紧张的趋势[5]。
农村资金外流的渠道主要有:一是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上存。
由于基层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权限缩小,难以发放贷款,大量存款因闲置上存。
二是邮政储蓄“抽水”。
加剧了农村资金的供求矛盾。
三是支农资金“农转非”。
由于以上原因,导致当地中小企业贷款压力全部转嫁到农村信用社身上,形成事实上的支农资金外流,导致“三农”信贷资金的萎缩。
1.3贷款利率定价固化,不利于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由县联社统一确定,基层信用社只能严格执行县联社制定的利率,没有利率定价的权限。
这种简单的浮动利率式定价方法虽方便操作,但忽视了农村信贷市场对利率定价的需求,限制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开展。
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发展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近年来,一些银行积极创新农村特色金融产品,改进金融服务,在破解农村“新三难”(存款难、取款难、贷款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繁荣农村经济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整体功能依然跟不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其旺盛的服务需求存在着差距。
困难与问题一、“三农”资金供求渠道狭窄,矛盾突出。
在农村正规金融体系中,有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邮政储蓄和村镇银行等机构。
近年来,一些扎根农村的金融机构没有很好地服务“三农”,“偏农离农脱农”,把本不丰富的农村资金源源不断地“抽”往城市和其他回报率更高的领域,成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机”。
如农业银行的存款在缴存准备金和保底支付结算后基本上存,货款只局限于有一定规模和信誉的农业企业,每年净增额度很小。
农村邮政储蓄网点吸收的资金全部上存,从农村流向了城市,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农村资金流向城市的“流水线”。
村镇银行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网点少、功能弱,加上尚处在发展初期,无论是基础运营系统,还是在政策环境以及人才队伍等方面都面临不少制约。
从而影响其吸收存款能力。
只有农信社(商业银行、合作银行)一家才是真正和农民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机构。
例如,我市农商行现有各项存款余额3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0亿元,存贷款总量连续多年居武穴市各金融机构首位,对“三农”的支持度和贡献度均保持全市同行业第一。
但仅仅靠农信社(商业银行、合作银行)是根本无法满足所有农民、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的。
因此,农村企业和农民的信贷要求不得不从“地下银行”高息拆借,民间借贷活动频繁,有的人为牟取暴利,对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民进行高利贷的发放。
二、金融机构分布不均衡,农村金融服务出现“盲区”。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撤并整合进城,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收缩现象比较突出。
金融机构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
金融机构支持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纲领和总抓手。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三农”经济发展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
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是金融部门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也是加快自身业务发展、提升县域市场竞争力、推动“三农”业务转型的迫切需要。
当前,金融机构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目前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中的金融服务现状近年来,各级政府及金融系统相关机构等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村金融改革的方针、政策,初步形成了多层次、较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实现了农村金融的跨越式发展。
一是金融机构不断完善。
近年来,各级政府大力支持金融机构增设农村金融服务网点,扩大金融服务范围。
截至目前,大多数县政策性金融机构、国有股份商业性金融机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相结合的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二是金融技术手段不断提高。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和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各农村金融机构不断更新技术,提高金融服务手段与科技含量,特别是近年来在农村基层网点改造升级完成以后,信用卡、ATM 机、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服务手段日益普及。
1三是金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各金融机构在队伍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广大农村逐步建立起一支素质高、业务强、专业精的金融队伍。
四是金融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随着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金融机构广泛开展以优质文明服务为主题的各种宣传活动并不断加强服务质量监督,农村金融服务质量逐步提升。
二、乡村振兴战略中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金融创新的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佳是金融机构“惜贷”的重要原因。
一是法制建设滞后,金融机构债权难以保障。
《剖析农村金融支持发展三农研究论文》
《剖析农村金融支持发展三农研究论文》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调查:思考摘要。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银行业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金融构如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是目前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本文从辖内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及金融服务状况的调查入手,分析了辖区农村金融在支持“三农”发展和服务中还存在哪些难题和障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一、承德市农村金融支持“三农”发展情况(一)金融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到xx年6月末,承德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60.4亿元,比年初增加129.6亿元,其中涉农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31.4亿元,比年初增加61.6亿元.占比为41_3%.比去年同期增长34.4%。
县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208.6亿元,占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37.2%.比年初增加46.6亿元,增长22.3%。
县域金融机构贷款中,三家“农”字金融机构贷款占比达到78.1%,其中农业发展银行30.1亿元占14.4%,农业银行19.6亿元占9.4%,农村信用社l13.7亿元占54.5%。
县域贷款中81%为涉农贷款。
从贷款投向看,农户贷款106.3亿元,比年初增加27.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4.7%,农村各类经济组织贷款25.1亿元,比年初增加7.5亿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70.2%;从贷款用途看,农林牧贷款49.2亿元,农村基础设施贷款38.1亿元。
截至xx年6月末,辖区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产业化贷款余额为7.5亿元,其中,仅农业发展银行投放农业产业化贷款就达4.19亿元.农业银行2.7亿元。
(二)央行积极开展窗口指导人民银行承德市中心支行继续鼓励和引导各金融机构拓宽信贷服务领域,创新信贷产品,完善担保机制.改进服务方式,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支持有实力的农民工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有效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出台加大对“三农”信贷投放的扶持政策,为金融机构积极拓展“三农”服务保驾护航。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李晓琳来源:《今日财富》2022年第12期“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十四五”期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了“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金融强有力的支持。
本文在实地考察烟台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现状基础上,对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结合工作经验,提出解决的措施,为我国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脱贫攻坚战胜利完成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了“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十四五”时期的总抓手。
而“三农”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的实施,农村新业态、新环境的出现,对金融支持和服务的需求会越来越多,依赖程度日益增强。
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核心作用,打通堵点,全面提升金融支农能力,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烟台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一)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仍然严重一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处于发展时期,资金缺口较大,但由于经营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完善,信息透明度低,抗御风险能力弱,有效抵押资产少等特点,授信不达标无法取得信贷资金。
另一方面农业生产气候环境影响很大,极端天气会对农业生产经营带来极大损失,加大其违约风险,导致贷款无法偿还。
金融机构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会提高资金的使用成本或者不提供资金。
所以农户贷款难,融资成本高,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支农激励政策不到位由于农业资金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人口居住分散,单产单户较多,贷款金额相对偏小,金融运营成本高,需要有足够的财税优惠政策等相应激励机制,否则金融机构的贷款资金难以向乡镇及以下地区倾斜。
1.不能有效分担农村信贷风险商业性担保门槛较高、风险补偿机制缺失,为了控制贷款风险,财政注资的担保机构和民营融资担保公司未深入到农村乡镇地区,造成许多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空白。
农村金融在支农服务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视角
由 于 我 国农 村 存 在 严 重 的 金 融 抑 制 现 象 , 导 致农 村 金 融 制 度 不 健 全 ,农 村 经 济 发 展 所 需 资金 不 足 , 重 制 约 了农 村 经 济发 展 。 须 深 化农 村 金 严 必 融制 度 改 革 , 善 农 村 金 融 服 务 体 系, 化 农 村 金 完 优
农 村 金 融 制 度 的 理论 分 析
制 度 是确 立 经 济 主 体 之 间 相 互 关 系 的 行 为 准 则 , 村 金 融 制 度 安 排 亦 是 如 此 , 是 农 户 、 村 农 它 农
一
当 前 , 国农 村 金 融 抑 制 体 现 在 两 个 方 面 : 我 第
是 农 村 金 融 供 给 的 结 构性 失 衡 。 先 , 村 金 融 首 农 机 构 布 局 的 抑 制 。 由于 小 农 经 济 对 资 金需 求 的 零 散 性 ,以及 小农 经 济 所 蕴 含 的高 风 险性 与现 代 金 融 机 构 所追 求 的 资 金 规 模 化 和 安 全 性 之 间存 在 尖 锐 的 矛盾 ,造 成 了 农 村 金 融 网点 的撤 并 和 金 融 业
【 问题探讨 】
以下 网 点变 成 上 级 行 吸 纳 存 款 的 “ 器 ” 再 次 , 机 。 农
等 农 村 民间金 融 活 动 。 由 于农 村 正 规 金 融 供 给 严 重不足 , 多种 形 式 的农 村 民 间金 融 活 动 异 常 活 跃 ,
村 金融 业 务 抑 制 。随 着 农 村 发 展 性 农 户 和 市 场 性 农 户 的增 多 , 金 融 服 务也 产 生 多 样 化 的需 求 , 对 但 农 村 金 融 机 构 服 务 落 后 , 乏 创 新 , 得 农 村 金 融 缺 使 服 务矛 盾 突 出 。 二 是 农 村 金 融供 给 总量 不 足 。 第 首 先 , 村 正 规 金 融 机 构 受利 益 驱 动 , 贷 资 金 向一 农 信 些利 润 较 高 的行 业 和 产 业 转 移 ,导 致 农 村 资 金 大 量转 移 。其 次 , 国有 商业 银 行 战 略 调 整 , 在 县 域 其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可 能会 导致 小额贷 款公 司及其 它 新 型农 村 金 融 机 构 的贷 款 业 务量 下降 , 使得 各新 型农村 金融 机构 的利润 降低 。
1 3风 险 防 范 机 制 缺 乏 .
钱可贷 的现 象 。许 多农 村金融 机构 的规模 小 , 信誉 度 不 如带
“ ” 号 的 银 行 放 心 , 民不 愿 将 钱 存 到 这 些 小 型 金 融 机 构 国 字 农
农 村 经 济
新 型 农 村 金 融 机 构 支 农 发 展 中 的 问题 及 对 策 研 究
董 海 威
( 南师 范大 学经济 与管理 学 院 , 南 昆明 600 ) 云 云 5 5 0 摘要 : 期 以来农村 金融 供 需矛盾 突 出, 规 的金 融机 构无 法满足 广大农 民对 资金 的需求 。村镇 银行 、 额 贷款公 司 长 正 小
及 农 村 资 金 互 助 社 等 各 种 形 式 的 新 型 农 村 金 融 机 构 的 出 现 有 效 地 缓 解 了农 村 资 金 短 缺 的 情 况 。本 文 通 过 分 析 目前 我 国 新 型 农 村 金 融 机 构 存 在 的 问题 , 识 到 我 国 应 从 扩 大 资 金 来 源 、 认 实现 贷 款 利 率 市 场 化 、 强 风 险 管 理 、 善 监 管 加 完 制 度 以 及 完 善 与 农 村 金 融 有 关 的 法 律 法规 等 方 面 来 完 善 我 国 的 新 型 农 村 金 融 机 构 。 关 键 词 : 型 农 村 金 融 机 构 ;村 镇 银 行 ; 小额 贷 款 公 司 ;农 村 资 金 互 助 社 新 21 0 0年 中 央 一 号 文 件 在 农 村 金 融 上 , 出 强 调 “ 高 农 突 提 村金融 的服务 质量 和水 平”这 是 2 0 , 0 4年 以来 国 家 连 续 六 个 以 农 业 、 村 和 农 民 为 主 题 的 中 央 一 号 文 件 , 决 三 农 问 题 农 解 如 果贷 款利率 过 高 将 使 他 们 的 利 益 受 到 损 害 , 们 将无 法 他 接受。 以 小 额 贷 款 公 司 为 例 , 据 银 监 会 和 中 国人 民 银 行 联 合 根 发 布的《 于 小额 贷款公 司试 点 的指 导 意见 》 以下 简称 《 关 ( 意
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关键词】 农村
金融 市场 问题 对策
国家 通 过 税 收 优 惠 、 政 补 贴 、 融 政 策 支 持 、 强 金 融 监 管等 途 财 金 加 径 , 持 农 村 金 融 机 构 壮 大 经 营 实 力 , 尽 快 制 定 适合 农 村 金 融 发 展 支 并 的 法 律法 规 制 度 . 新农 村 建设 中 金融 资 源安 全 运 行 提 供 强 有 力 的法 为 律 保 障 。中央 银 行 要加 大 对 农 村 金 融 的宏 观调 控 , 存 款 准 备金 、 率 在 利 临 时贷 款 方 面 灵 活 管理 . 过 宏 观 调 控 引 导 资金 流 向农 村 。 通
一
( ) 立 多层 次 的农 村 金 融 服 务 体 系 , 加 农 村 全 融服 二 建 增
、
农 村 金融 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务 的 供 给
( ) 村 金 融 业 务 呈 现 萎 缩 一 农 近几 年 。 着 金 融 体 制 改 革 不 断深 入 . 有 商 业 银 行 以追 求 利 益 随 国 最大化为 目的, 陆续 实 行 扁 平 化 管 理 , 19 从 9 8年 开 始 到 2 0 0 6年 逐 步 从 县域 收缩 机 构 , 点数 量降 至 原 来 的 5 % 以下 。农 业 发 展 银 行 只 从 网 O 事 粮 棉 油 政 策 性 收 购 业 务 , 绝 大 多 数 农 户 没 有 业 务 联 系 , 政 储 蓄 与 邮 只 在农 村 牧 区吸 收 存 款 。 发放 少 量 的 小 额 贷 款 。 因此 农 村 信 用 社 “ 家 一 独 大 ”存 在 供 给 不 足 、 民贷 款 难 的 问 题 。 。 农 ( ) 村 金 融 生 态 环 境 欠 佳 二 农 我 国的 金 融 生 态 环境 的法 律 环 境 、 用 环 境 不 佳 以及 担 保 体 系 不 信 完 善 。 得 金 融 机 构 自我维 权 能 力 不 足 , 恶 意 逃 债 人 缺 乏 强 有 力 制 使 对 裁 手 段 。 致 金 融 债 权 得 不 到 有 效 保 护 , 重 影 响 了 农 村正 常 金 融 秩 导 严 序。 也就无法满足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所要求 的外部环境。 ( ) 村 经 济 补 偿 机制 缺 失 三 农 我 国农 村 的 保 险业 发 展 缓 慢 , 目前 只处 于 初 刨 阶 段 。农 民的 金 融 知 识 不 足 , 乏 主 动投 保 的意 识 , 业 保 险 的 覆 盖 率 低 。 同 时 , 国 还 缺 农 我 没有 建立 相 对 完 善 的担 保 机 制 , 乏 相 应 的风 险 补 偿 机 制 , 致 农 业 缺 导 投 资缺 乏 高 效 的 风 险 分散 渠 道 和 农 业 风 险 保 障 机 制 . 旦 遇 到 自然 灾 一 害 和 市场 价 格 波 动 , 户 就无 力 偿 还 贷 款 , 险 转 嫁 给 银 行 , 而 制 约 农 风 进 了金 融 机 构 支 农信 贷 投 放 的积 极 性 , 导致 农 村 信 贷 资 金 投放 不 足 。 ( ) 村 金 融 体 制 改 革 落 后 四 农 我 国农 村 金融 体 制 呈 现 出二 元 结 构 特 征 .即 由农 业 发 展 银 行 、 农 业 银 行 和 农 村 信 用 社 组 成 的主 导 型制 度 与 由 民 问 借 贷 等 组 成 的 民 间 金 融 并 存 。 资 金 缺 乏 、 不 应求 的情 况 下 , 融 部 门 只能 在 政 府 控 制 在 供 金 下 以“ 配给” 方式提供信贷 , 这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 的发展 , 使农 村长 期 存 在 严 重 的 金 融 抑 制 。农 村 金 融 制 度 供 给 的 错 位 与 不 足 , 农 村 正 使 规 金 融供 给 短 缺 , 民间 金 融 盛 行 , 是 由 于 民 间 金 融 的发 展 还 未 规 范 但 化 、 制 化 以 及 其 自身 高 利 息 、 风 险 的 特 点 。 农 村 和 社 会 经 济 带 来 法 高 对 些 负面 影 响 。 ( ) 村 金 融 创 新不 足 五 农 目前 , 村 金 融 市 场 , 然 小 额 贷 款 公 司 、 村 资 金 互 助 社 和 贷 在农 虽 农 款公 司等各类新型金融机构在全国范围 内开展试点 , 但是整体进展较 慢 。 场 体 系不 完 善 , 地 农 村金 融市 场 的主 体 是 信 贷市 场 , 他 市 场 市 各 其 发展严重滞后, 互配合促进的市场体系没有建立 , 场配置简单 , 相 市 交 易 内容 单 一 , 用 工具 单 一 , 场 功 能 无 法 实 现 , 以 满 足 农 村 经 济 多 信 市 难
银行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银行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银行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银行乡村振兴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如信贷不畅、服务不足等。
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信贷不畅1. 问题描述在农村地区,由于缺少有效抵押品和担保措施以及缺乏定期收入,农民很难取得满足其生产和经营需要的融资支持。
此外,由于部分银行依赖传统的贷款评估方法,在审核时往往更加看重土地和房产等有形资产作为担保条件。
2. 对策建议(1)发展专业化农业金融机构:设立专门服务于农民和合作社的金融机构,在制定政策时更注重因果预测能力并给予足够支持;同时降低利息率,并积极引导各类贷款产品适应小微企业借款需求。
(2)创新信贷模式:以知名企业、规模饲养场等作为农业信贷的第三方担保,以此减少传统押品和担保的依赖,并通过数据引导风险评估。
(3)建立良好的征信系统和多元化授信方式:合理扩大农民、小微企业资金来源渠道,提高其自主意识和主动性;同时倡导互联网技术在乡村振兴中应用,推进信息共享与交流。
三、服务不足1. 问题描述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由于银行对于农村地区了解不够深入、链条短视或缺乏个性化服务等原因,导致很多农民对于从银行获得服务存在困难。
目前一些地方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金融机构体系。
以及银行与制约经济活力释放所需协调发展之间存在差距。
2. 对策建议(1)增加支农专岗人员培训力度:加强银行员工对于乡村特点及相关政策法规等培训工作。
深入了解当地资源禀赋,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台更适用的金融服务政策。
(2)引入技术手段提升服务:通过推行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构建起全程线上化金融服务平台,并加强对乡村客户从账户开设到过渡操作等各环节的培训与指导。
(3)完善金融机构网络布局:积极主动发展带有特色和个性化的乡村银行和信用社,以非传统业务模式为乡村地区提供更接地气、切实有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四、缺乏合作意识1. 问题描述在银行乡村振兴中,农民个体经营者往往由于资信记录不良等原因,在申请贷款方面遇到困难。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问题探讨
建立 新 型农 村 金 融 机 构 是 银 监 会 解 决 我 国农 村 地 购买农机具等信用贷款 。 三是推行 “ 多户联保 ” 机制 。 通
区银 行 业 金 融 机 构 网 点覆 盖 率 低 、 融 供 给不 足 、 争 过 银行 与 农 资 经销 商 + 户 、 会 + 户 、 险 + 户 、 金 竞 农 协 农 保 农 担 不 充分 等 问题 的重 大举 措 , 于 改 善农 村 金 融 服务 环 境 保公 司+ 对 农户的合作方式 , 为农户提供担保贷款 。 四是科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意 义 。 东 丰 诚 信 村 镇 银 行 为 例 , 学确定农业贷款期 限。 以 自 对种植业贷款按农作 物生产销售
一
业贷款利率 为 8 7 较 20 年下 降 2 8 个百分点 , . %, 0 8 3 .8 0 让
利与民 , 民以实惠 。 还 六是实行 “ 放贷 1 1服务方式。 +” 最 截 至 21 年 4 00 月末 , 丰 诚 信 村 镇 银 行 总 资 产 大限度地减少贷款手续 和环节 , 东 即对办理贷款的客户 , 1 3 4 万 元 , 年 初 增 加 6 6 1 元 , 长 2 .1 总负 天内完成农户的调查和贷款审查 , 天完成贷款发放 。 8 37 较 3 万 增 09%; 1 七
浮动利率政策 和增加授信额度 等措施不 断拓展 在农村 饲养周期 , 2 在 年约定还款期限内循环使用信贷资金 , 并 金融 市 场 的发 展 空 间 , 强 社 会 影 响 力 , 有力 促 进 支 可实行 分期还款方式。 增 在 五是实行浮动利 率政 策。 如种植
农 服务 发展 的 同时也 实现 了 自身 发展 。
、
农村金融目前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与政策建议
农村 金融是促 进我 国农村人 们生 活水平得 到有效 提升 的重 要 的影 响因素 , 同时也是我 国金融体系 当 中重要 的组成部 分 , 当 前农村金融 的发展 已经成 为一个重要 的问题 。但 是 , 在农村 金融 发展 的过程 中, 由于 我国经济 发展 的不 均衡 , 相应 的城乡之 间的 差距是 比较大 的 , 农村 的收入 比较低等一系列 的问题逐渐 的显现 出来 , 使农村金融发展受到一定程 度上 的影响。
、
分 配农 村资金环节 。农村 的经济是农村金融 的基础 , 在我国农村 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 地 区发展 的过程当 中, 农村地区的经济主要 的是以农村 信用社为 主, 在 不断的发展个壮 大 。农村金融 的主体层 次是 比较 多的 , 相 三 ,制约 当前我 国农村 金融 发展 的主要 因素 1 . 农村金融 市场不发达 。不发达 的农村金 融市场是造成 农 应 的分 布也 比较的广泛 , 农村的金融涉及银行 、证 券、保险 、期 货 以及 担保 等多个方面业务 , 农村金融的特点是金 融的主体呈现 村金融发展缓慢 的主要 的因素 , 虽然我国 已经形成了 由政策性 、 出多样性 以及多层次的发展。 商业性 、合作性 以及 民间非正规 四种金融组成 的农村金融市 场
金融视线 I F i n a n c i a l V i e w
农村金融 目前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与政策建议
宫 雪芩 中 国银 行 1 0 0 0 8 5
摘要 : 随着我 国经 济的不 断发展 , 我 国农村经 济水平也得 到 了有效的提 升 , 农村金融也取 得 了良好的 发展 , 随着 国家 相 关政 策的提 出, 促进 了农村 金 融制度 不 断的完善 , 但是在 其 发展 的过 程 当中还存 在 着不 少的问题 , 这样 就影 响到 农村 金融 良好 快速 的发展进 程 。 以此 就主要 的对农村金 融 发展 中所存在 的主要 的 问题做 探讨 分析 , 针对 引 发这 些 问 题 的原 因提 出相 应 的 改 进 的措 施 , 促 进 农 村 金 融健 康 快 速 的 发 展 。 关键词 : 粳村金融 ; 存 在 问题 ; 原因; 政 策建议 定 的流入 资金 , 但是和资 金流 出数量相 比 , 存在着 比较大 的差 距, 基本上的处在净 流出状态 。 3 . 农业 风险补偿机 制缺失 。当前 , 农业保 障制度还不健 全 , 这是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 农业 是属 于高 风险产 业, 所 以在市场机 制之 下, 农村地区的保险主体极为缺乏 , 从事 农 业保 险业务 的保 险机 构不断减少 , 这样就会导致农村地 区的金融 保 险市 场存在极 大的供 给空挡 。另外其保 险的类 型也 比较少 , 主 农 村金 融概 况 要集 中在农作物和养殖业保 险方 面 , 相对较为单一 。同时保险责 农村 金融主要是指农村货 币资金 的融通 , 也就 是组织和调剂 任范 围来看 , 农作物保 险主要承保 自然灾害导致 的农业损失 , 但 农 村货 币资 金 的活动 , 其 主要 的包 括农村 中的货 币流通 以及信 对于 因人为 原因而导 致的农作 物损 失却不予理赔 , 这种 比较狭窄 用 活动 , 其货 币的流通属 于农村 商品交换环 节 , 而信用则 是属于 的农业保 险责任 范围从实 际上 并不 能满足农 业风险的防范 需要 ,
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存不贷 的政策 , 成为农村资金外流 的传动机 。为此 , 许多
学 者 认 为 应 当创 新 农 村 金 融 机 构 组 织形 式 ,建 立 多 种 所 有制 、 多样 化 竞 争性 的 农 村 金 融 体 系 。2 1 0 0年 中央 一 号
文 件 就 明 确 提 出 “ 快 培 育 村 镇 银 行 、 款 公 司 、 村 资 加 贷 农
立 适 应 “ 农 ” 要 的 各 类 新 型 金 融组 织 ” 对 于 推 进 新 型 三 需 ,
农 村 金 融 组 织 发 展 ,建立 比较 完 善 的农 村 金 融 组 织 体 系 具 有 重 要 促 进 作 用 [] 2。 - 7
二 、 型 农 村 金 融 组 织概 述 新
自 19 9 4年 起 , 大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通 过 股 份 制 改 革 逐 四 渐 退 出农 村 金 融 领 域 , 村 信 用 合 作 社 承 担 了提 供 农 村 农 金 融 服 务 重任 ,几 乎 成 为农 村 金 融 的垄 断 机 构 。尽 管 政
西部地 区 8 4家 、 部 地 区 3 东 4家 。 村 镇 银 行 是 设 立 在 农 村 地 区 ,由银 行 业 金 融 机 构 作
担“ 支农 ” 能 , 因 既不 符 合 金 融 经 济 自身 规 律 , 难 以 职 但 也
在实践 中全面执行而没有 实施l 1 J 过 粮 食 流 通 体 制 改 。经 革 后 的 农 业 发 展 银 行 基 本 上 成 为 只 承 担 粮 棉 油 收 购 业
经 济 发 展 提供 有 力 的金 融 保 障 。特 别 地 。在 今 年 中央 提 出“ 供 给 、 统筹 、 内需 、 结 构 ” 保 促 扩 调 的背 景 下 , 决 农 民 解 和 农 村 中小 企 业 融 资 问题 , 善 农 村 金 融 体 系 显 得 尤 为 完
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一、背景在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下,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
2018年,我国将出台多个相关配套规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此大背景下,农村经济将迎来了重大发展战略机遇。
农村金融作为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虽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还面临诸多问题。
为了能更好地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金融多样化的需要,我们有必要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机构要把更多的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二、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1.政策体系不健全。
我国在农村金融机构准入、金融产品创新、征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监管政策还较弱,相关法律及政策协调机制、财政税收支持体系、担保体系、农业保险体系等与普惠金融的需要还有差距,政府在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工作有待加强。
2.农村金融机构单一。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以传统银行业为主,如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等,无论是机构种类、数量、还是服务功能与效益上仍存在不足,少数金融机构垄断了整个地区的金融市场,服务主体间缺乏健康、高效率的竞争机制,导致地方经济不能更快发展。
3.农村金融供需失衡。
供给方面,金融支持有限,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配置和支农力度相对较弱,农村信用社由于资本实力弱、经营管理水平低等原因,对三农的支持力不从心。
需求方面,农户除了有小规模种养、商业贷款上的资金需求,目前在购房、装修、子女上学、结婚等方面的小额消费贷款需求也急剧上升,信贷供需失衡。
此外,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证券、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4.农村金融创新不足。
我国农村地区,尤其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金融业务仍然为最为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人们受传统金融的影响,还不能熟练运用智能化金融产品。
并且农村存在着金融基础设施薄弱、网点布局较少等问题,金融业务需求与创新不足,导致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经济发展需要。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建议
一、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困难和建议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困难:(一)农民文化水平低金融知识下乡涉及到金融领域的诸多专业词汇及新概念,对于文化水平低下的人来说难以理解和接受,这就对金融知识下乡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扰,加大了服务人员的工作量。
(二)宣传力度不够一方面,部分农村地区科学技术水平无法满足多元化的宣传方式,只能通过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传统的“印刷传单”、“播放教育宣传片”等方式进行宣传,这种宣传方式耗费人工多、花费时间长,且效率低下、收效甚微;另一方面,在科学技术水平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由于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玩忽职守,拒绝以先进技术为依托、不愿意创新宣传方式,只有在顺应国家政策或“宣传周”、“宣传月”时才会进行金融知识咨询和宣传工作,且这种工作仅仅局限于表面、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帮助人们完成金融知识的学习。
(三)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目前,多层次、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初步建立,中国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主要是由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组成。
在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过程当中,这些金融机构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改善了农村金融机构缺失的局面,更加激活了农村地区的金融市场,但是中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尚不完善:1、“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一方面,顺应“三农”政策要求,发展农业所需要的资金越来越多,但融资渠道仅仅局限在银行信贷,渠道单一狭窄;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区的小微企业经营状况普遍不理想,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就格外谨慎,以避免因中小企业破产而形成的不良资产。
2、金融服务体系落后。
一方面,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经济社会对金融服务和产品的种类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元化,但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还是以传统的银行信贷为主,金融产品种类单调,无法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区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这些行业受气候和自然灾害影响较大,严重影响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
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对于农业的发展十分重视。
不仅是因为农业经济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样农村经济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农村金融体系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直接影响着农村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同样,农村金融体系中出现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本文就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来详细讨论,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问题;完善对策农业经济关乎国计民生,对于农业经济体系中出现的问题必须马上解决。
由于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制约,导致农村金融体系发展中出现许多问题。
整个农村经济体系的完善关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为了更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为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农村金融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资金投入不足或是机构覆盖面不广等问题,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一、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一)资金与需求不平衡。
由于农业作为基础行业,资金回报慢、收益低、风险高,许多银行开始减少对农村地区的放贷比例并且逐渐从农村撤离,导致农村地区的区域经济与地方资金不平衡。
在经济发展中,农村金融机构的网点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多数金融机构的服务种类单一。
对于正在发展的农村经济来说,多样化的、全面的系统服务才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一些机构抽调农村地区资金而不完成支农任务,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金融体系的完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金融体系也随着农村经济的完善而完善,这要求农村地区需要建立各类金融机构满足用户的信贷需求并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
由于我国乡村地区对于银行的依赖程度过高,导致融资程度较低。
多数国有银行认为农村地区具有较大的风险,并且受当地经济条件约束,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规模较小,更加影响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
各类金融机构及银行为了不承担风险,只留有一部分资金来保障基本需求,这样不但不利于扩大“三农”建设的范围,也不能合理调节整个农村地区资金与需求的平衡,导致矛盾深化并引发金融体系中的更多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经济理论研究6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董海威(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摘要:长期以来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正规的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广大农民对资金的需求。
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及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各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有效地缓解了农村资金短缺的情况。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认识到我国应从扩大资金来源、实现贷款利率市场化、加强风险管理、完善监管制度以及完善与农村金融有关的法律法规等方面来完善我国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农村金融上,突出强调“提高农村金融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这是2004年以来国家连续六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解决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然而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依然存在,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还不完善,农村资金供给不足,目前我国在农村的小额贷款机构主要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农村资金外流现象依然严峻,邮政储蓄在农村地区实行只存不贷的政策,使得农村金融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加快了农村金融改革的步伐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完善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很重要的积极作用。
1.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中存在的问题1.1资金来源单一无论是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还是农村资金互助社普遍存在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使得金融机构规模无法扩大,持续性得不到保障。
市场需求旺盛,而农村金融机构存在无钱可贷的现象。
许多农村金融机构的规模小,信誉度不如带“国”字号的银行放心,农民不愿将钱存到这些小型金融机构中。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新鲜事物,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广大农民对这些小型金融机构普遍感到陌生,认同感不高。
许多居民表示“他们是私人银行,不敢贸然去存款”,一些居民反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国外大银行都倒闭了,这中小金融机构靠得住吗?”刚进入农村市场,金融机构的网点少,刚成立不久,品牌效应缺乏,社会知名度和公信度欠缺,使得资金来源不足。
1.2贷款利率较高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对的客户为分散的农户,其经营成本高于其他金融机构,只有通过较高的贷款利率来消化其运营成本实现效益。
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来说支农是服务目标,盈利是它的经营目标,只有实现效益才能促进农村金融机构持续性的发展。
有些农户承受不了这种高额利率带来的高额经营成本,他们经营的传统农业利润本身就不大,如果贷款利率过高将使他们的利益受到损害,他们将无法接受。
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例,根据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小额贷款有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依据《公司法》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需要缴纳各种税费,经营成本高于其他金融机构,因此贷款利率也较高。
依据相关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的房贷利率上限不得超过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下限不得低于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
监测显示,2009年上半年安徽省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最高利率为22%,最低利率为4.86%,平均利率为15.91%,为央行规定的一年期的基准利率的3倍,而安徽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为央行基准利率的1.1到2.3倍之间,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明显高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
然而高额的贷款利率可能会导致小额贷款公司及其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量下降,使得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利润降低。
1.3风险防范机制缺乏缺乏风险防范机制表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的对象主要为广大农民、农业为主的小企业,而我国农业生产的特征为规模小、经营分散、风险大。
农业的生产周期长、高投入、低产出,受自然因素影响大,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农业保险风险大、成本高、赔付率高、回报率低,许多保险公司都不愿意涉及农保。
第二,广大农民本身贫困缺乏可抵押物,信誉得不到保障,才在其他银行中贷不了款。
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解决农民贷款难的现象采用无抵押贷款,只是单纯的依靠信用或担保的形式,新型金融机构刚成立不久,各项风险防范机制还没有建立或者很不完善,如果对借款人的信息了解不全面,容易出现不良贷款,增加本身的风险。
1.4监管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小额贷款都存在着管理手段落后,贷后监管不力,责任追究困难的问题。
我国农村的小额信贷具有面广、额小、量大的特征,在实际操作中诸多环节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考察监督,我国目前对农村的金融机构农村经济62 理论研究完整的监管体系尚未形成。
银监会和人民银行发布的《意见》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并非金融机构,不受银监会的监管,由政府主管部门(金融办或相关机构)负责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
政府作为监管部门缺乏相关的经验和专业的监管人才,目前各级政府的金融办或指定相关部门作为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机构普遍只有1到2名工作人员,难以履行监管职责,不免出现盲区,为小额贷款公司以后的发展埋下隐患。
1.5法律体系不健全我国现在关于金融方面的法律很多,但适合农村金融方面的法律却很少。
从2006年年底国家制定放开对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到现在三年多的时间,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框架来界定其法律地位,而完善的法律保障是农村金融机构健康良好发展的前提。
必须加强立法,比如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依法加大对社会信用的管理力度,对一切不守信用的行为和人员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使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2.完善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对策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地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展的较为成功,大部分地区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展的还较为缓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因此,我们应借鉴国内成功的经验,总结完善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对策,并将它们成功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其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少走弯路,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的发展起来,发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为农村经济服务、为广大农民服务。
2.1扩大资金来源扩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
首先,在成熟的时机在风险防范基础上放松对其融资的限制,比如取消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的规定,使各金融机构首先通过自身的力量来解决部分资金。
其次,各商业银行普遍存在资金过剩的现象,尤其是城市中,金融机构发展较完善,资金量大,可以将城市商业银行中的剩余资金引入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去,不仅可以使新型金融机构得到发展,还有利于遏制农村资金外流的情况,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也为各商业银行带来效益。
2.2逐步实现贷款利率市场化确定合理的利率,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促使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即利率定价要覆盖贷款成本并且盈利,因此农村小额信贷应该实行市场化利率。
研究表明,农民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多样化生产带来的回报较高,在正常的年景下,农户完全有能力承受市场利率,这也是在我国很多地方以高利贷为代表的“灰色金融”还很盛行的原因。
当然农村小额贷款利率并非越高越好,首先应该低于贷款者的投资收益,其次应该低于黑市利率。
如果利率过高一方面会使借款农户背负更多的债务,导致更加贫困;另一方面过高的利率带来的沉重负担不能使农户及时还款造成贷款风险。
国内比较成功的新型金融机构无不采取了市场化的贷款利率,根据市场的需求结合自身的情况制定了合理的利率,既不损害农民的利益又使自己获得了利润。
成功的经验表明利率市场化是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2.3加强风险管理首先,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本身应该加强监管,完善内部管理体制,规范操作流程,及时依法收回贷款。
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使得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避免出现因为人为疏忽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做到谁出错谁负责。
其次,应建立独立的信用评价机构对农户的基本信息及信用情况进行统计、建档、保管。
可以先由村干部进行审查把关,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统一标准对农户的信息进行评级,建立农户信用等级,对信用等级高的农户在其贷款时可以给予适当的优惠。
再次,我国农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想持续的发展,政府必须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财政支出,完善我国农村的农业保险保障服务体系。
比如第一,可以适当的对保险公司在农村保险方面提供费用补贴,减少保险公司的压力。
第二,建立农业风险准备金,当面对巨大灾害时,可以为农民提供适当的补偿。
第三,拓展农业风险的分散机制,建立多元化的农业保障模式,完善灾害转移机制。
2.4完善监管制度为了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发展,加强各级监管部门对农村小额信贷的监督和管理,防止出现损害农户利益的行为。
在监管中充分发挥地方基层部门的作用,中央银行及银监会的监管部门大多设立在县域以上的地方,而对县域以下的地方监管不力,基层部门对广大农村比较了解,容易实施监管。
2010年中央的一号文件特别指出“加强和改进对农村金融的监管”银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高质量高水平的农村金融服务必须建立在有效地风险防范基础上,不能由于农村金融的快速发展,而不断积聚风险隐患。
新型金融机构应加强内部机制调整,形成制度化的贷款审查机制。
制度化、程序化的贷款审查机制是小额信贷的重要环节,对贷款的发放进行监督管理,筛选出更多的优质客户,降低贷款的潜在风险,有效防范不良贷款的发生。
2.5完善农村金融有关的法律法规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还较缓慢,各项措施还不完善,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农村的经济要发展必须有完善的法律、规章制度来保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良好发展。
因此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关于农村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确定各部门的职责,完善制度建设,使各个部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避免出现越位和缺位的情况,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提供法律保障。
比如我们可以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农业信贷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破产(下转第85页)高等教育理论研究85 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及时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准确定位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做加法和减法精品课程教学内容既要保留该课程传统的科学体系,更要结合高职教育的理念,突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强化实践技能的训练,体现课程为专业铺垫,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建设思想。
所以要对课程内容做加法和减法:加法是增加实践性教学内容,相反,减法是减少理论教学。
不应该是纯理论教学,要理论与实践并重。
通过实践性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然后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排序,设计学习情境与具体的任务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