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减员增效之初探
事业单位减员增效情况汇报
事业单位减员增效情况汇报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单位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我单位积极推进减员增效工作,努力提高单位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现就我单位减员增效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减员情况。
为了优化单位组织结构和提高工作效率,我单位通过自然减员、岗位调整等方式,逐步减少了部分人员编制。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提高了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素质,使得单位整体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
二、增效措施。
针对减员带来的影响,我单位采取了一系列的增效措施,以确保单位的正常运转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首先,我们加强了内部流程的优化和改进,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次,我们加大了对单位各项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力度,建立了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单位各项工作的宣传和推广,提升了单位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单位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效果评估。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单位减员增效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单位整体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服务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同时,单位的运行成本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下一步工作。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减员增效的成果,我单位将继续加大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力度,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同时,我们还将进一步优化单位的内部管理和流程,提高单位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另外,我们还将加强对单位各项工作的监督和考核,确保单位的各项工作都能够按时、按质完成,为单位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综上所述,我单位减员增效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单位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目标。
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能够继续支持和关心我们的工作,共同为单位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减员增效措施的理性分析
对减员增效措施的理性分析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经济学家们正努力寻求更好地控制经济增长和衰退,而减员增效已成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随着经济变化的加速,传统的经营模式正在改变,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减员增效的措施。
减员增效措施是一种组织调整的技术,通过减少人力资源的使用而提高组织的效率。
它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利弊,应当作出明智的判断,以确定实施这种技术的前提和后果。
减员增效是一种改善组织绩效的技术,它可以减少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同时增加企业的组织效率。
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削减职员人数来降低企业的作业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现有的职员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节约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
减员增效也将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首先,减员增效将导致人员流失和组织文化瓦解,这将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其次,企业实施减员增效时,可能会陷入机械式和犯罪性的改革,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确保减员改革的合理性。
最后,企业在减员增效的过程中可能会遭受财务损失,甚至企业的经济状况可能受到极大的冲击,无法正常运作。
因此,在实施减员增效措施之前,企业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以确定减员改革的必要性。
企业需要考虑减员前后组织的有效性,以及减员改革可能带来的经济影响,确定减员增效措施是否值得实施。
另外,企业在实施减员增效时,应尽可能减少人力资源的损失,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当前的员工利益,使得企业在举行减员改革时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
总而言之,减员增效是一种有效的组织调整技术,它可以确保企业的长期发展,但是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必须考虑实施减员增效措施可能带来的经济影响,以确保最终的效果。
只有在经过全面考量后,企业才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使减员增效措施更有效地改善企业的组织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事业单位减员增效情况汇报
事业单位减员增效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单位在国家改革政策的指导下,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减员增效工作。
通过各项举措的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减员情况。
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我单位着重进行了人员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通过自然减员、岗位优化等措施,成功减少了部分不必要的重复岗位和人员,实现了人员结构的合理化和精简化。
同时,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和技术水平,减少了一些重复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益。
二、增效情况。
在减员的基础上,我单位着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通过加强绩效考核和培训,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同时,采用了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优化了工作流程和服务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益和服务质量。
三、成效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单位的减员增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减员方面,成功实现了人员结构的优化和精简,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岗位和人员;在增效方面,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了有效激发。
这些成效不仅提高了单位的整体竞争力,也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下一步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单位将继续深化减员增效工作,进一步完善人员结构和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将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引导,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我单位在减员增效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清醒地意识到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态度,不断完善工作,推动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得到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也希望得到各位同事的共同努力,共同促进单位的发展和进步。
浅谈减员与增效
浅谈减员与增效很多人议论:公司精简那么多人,公司的工作效率能不受影响,可能吗?这实质上突出了一个大家很关心的问题:减员后能否增效,如何增效。
减员与增效,本来就是一对矛盾。
减员是手段,是措施,增效是目的,是效果。
减员后是增效还是减效,这要看两者能否有机结合,并且要理解减员与增效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正效应,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一、树立效率观念,客服慢慢来思想办事慢,效率低,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慢慢来的传统思想的影响、缺乏效率观念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部门减员后,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各位工作人员都应该摒弃旧思想,树立讲效率、重效率的新观念,形成人人重视效率、事事讲究效率的氛围。
二、提高人员素质,发挥潜在功能人是行政工作的主体,人的智慧是实现高效率的首要前提。
因此,单位减员后,工作人员的数量减少了,这就要通过提高人员的素质来弥补,争取做到一个人顶好几个人用。
提高在职人员素质的途径很多,在职培训、岗位练兵,分期分批脱产培训,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各部门都可以灵活运用。
三、离职员工也是人力资源离职员工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自己主动离开公司的,另一类则是在企业减员时被裁去的。
根据上面的理念,无论是哪一类离职员工,都有可能成为公司宝贵的人力资源。
例如:麦肯锡公司将员工离职视为“毕业离校”,把离职员工统一编册,称为“麦肯锡校友录”,其中有很多人成为CEO、高级管理人员、教授和政治家。
遍布各行业的麦肯锡校友们为麦肯锡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很多“毕业”与麦肯锡的“校友”在成为CEO后选择了麦肯锡作为其所在公司的咨询顾问。
综上所述,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在保证一支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的同时,引进实用型人才,加强培训,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人翁责任感,努力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为企业的科学发展夯实人力资源基础,强化管理,拓展经营,开源节流,还是要慎用“减员增效”策略。
减员增效
减员增效的三点思考思考一:减员是指将企业主业队伍富余人员转到企业多种经营队伍或其他队伍,以精干主业,而不是企业裁员。
在过去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低工资,高就业,人多好办事的政策和观念,形成了国有企业普遍人多的情况。
当今国有企业改革,要增加效益,减员势在必行。
但何为减员,很多职工尚不清楚,少数人甚至很紧张,生怕减到自己。
必须正确理解,减员不是裁员,它是指企业通过产业结构、组织结构、资源结构、队伍结构等调整,将主业队伍富余人员分流到多种经营或其他队伍,以实现主业队伍精干,多种经营发展。
当然,对其中少数富余人员可根据本人意愿或按规定解除劳动合同进入社会。
思考二:富余人员仍是企业和社会的宝贵财富,而不能一概视其为包袱富余人员是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而产生的,是改革过程中一定时期内的超员职工。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曾作为全体职工的一部分以主人翁的姿态为企业生产和国家建设作出了成绩和贡献。
“人必有才,应用其能”。
在改革的新时期,关键是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的合理配制,充分发挥其才能。
笔者认为,除了有组织地安排富余人员转岗、分流、劳务输出等之外,企业可提供优惠条件鼓励富余人员自愿组织起来就业或自谋职业。
具体讲,企业可将一部分闲置资产(厂房、设备等)通过资产评估后,结合职工连续工龄长短优惠卖给职工或出租给职工,让职工自行组织生产。
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及有关管理费用后,其原有身份保留,到达退休年龄退休仍按规定计发退休费用。
思考三:正确理解和处理减员与增效的关系,减员要促进增效。
当前在实行减员中,少数单位将减员作为单位目标而忽视减员与增效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违反政府有关规定重复使用分流职工工资和放宽条件办理职工退休。
从经济角度来讲,这两种情况的减员不仅不能促进增效,反而加大企业负担,影响企业增效。
为此,必须严格办理离岗退养,其待遇严格按政策规定执行。
减员要促进增效,不仅要促进主业增效,也要促进多种经营增效。
不能简单地把富余人员划入多种经营单位就认为达到减人的目的,对多种经营单位也要考虑其经济承受能力,并给予必要的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扶持。
减员增效工作执行方法
减员增效工作执行方法减员增效工作执行方法为推进股份公司建立起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经营机制,提高投资回报率和市场竟争能力,现就股份公司的减员增效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减员增效的工作目标和原则股份公司减员增效的工作目标是:通过持续重组和深化用工制度改革,使员工总量逐年减少,员工队伍素质逐年提高,员工队伍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人工总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劳动效率有较大幅度提高。
在劳动用工管理上,要建立起员工能进能出、合理流动的新机制。
今年股份公司将减员1万人,年底员工总量力争控制在45万人以内。
为完成上述目标,股份公司减员增效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以提高公司投资回报率为中心的原则。
要从股份公司的全局出发,把提高公司投资回报率,提升公司价值放在首位,通过减少用人,提高劳动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司的整体效益。
(二)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原则。
股份公司减员工增效工作,要与调整产权结构、产业结构、组织结构、队伍结构以及优化岗位设置和资源配置紧密结合,整体推进,协调运作,力求实效。
(三)坚持减员增效与稳定骨干相统一的原则。
减员的目的在于增效,在于促进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形成。
既要扎扎实实做好减员增效工作,把富余人员减下来,又要稳定生产技术和专业管理骨干,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确保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各单位制定的实施方案,要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按程序决策。
要兼顾国家与企业、员工与股东的利益。
要体现政策公开、条件公平、操作公正的原则,增强工作透明度,确保减员增效工作的平稳运行。
二、减员增效的主要途径和相关政策实现减员增效的主要途径和措施是:(一)有偿解除劳动关系。
对劳动合同期限未满自愿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用人单位应与其签订解除劳动关系协议,并到当地有关部门予以公证或鉴证。
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可依据员工实际连续工龄的长短(不含折算工龄),每满一年给予相当于本企业上年2.5个月人均工资水平的一次性自谋职业扶持金,其所需费用(包括超额减员部分),今年全部由股份公司支付。
减员增效之我见
作者: 赵玉福
作者机构: 渤海化工集团长芦汉沽盐场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物刊名: 求知
页码: 34-36页
主题词: 减员增效 国有企业改革 突破性进展 再就业工程 重要措施 下岗分流 竞争机制 优胜劣汰 企业工作 十五大 举措
摘要:党的十五大以后,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正在形成。
但这一举措在实施中暴露出的问题也比较多,已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本人依据多年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实践,对此问题谈点儿看法。
减员增效·特殊时期组织能力建设的重要思路
➢ X企业中心、区域做合并
(职能合并、区域强弱合并)
Notes:一切不能产出经营价值的管 理行为、多头对接的管理行为(婆婆 太多)都有可能是一种浪费,企业要 简化、弱化这些管理工作。将焦点转 向经营价值和经营结果。(举例:人 力+行政+文化/党建+...=综管部)
操盘方向9:组织进化 ——鼓励员工内部或外部创业
「整体思考」 减员增效的误区与组织变革十字
解决问题: 1、危机对人才战略带来的积极意义 2、减员增效的典型误区是什么
这次的危机对人才战略的积极意义
——危机促使变化,聪明者总能找到方向
1、在线模式:更多人关注在线的人才猎聘、学习、办公模式
但有没有当下的危机,这都会增强 线下在短期内受到抑制,但结束后可能还会短期爆发式增强。未来,是 两条腿走路
「放眼未来」 短期减员、长期增效、组织进化
解决问题:
减员增效要防范的一些常见风险有哪些、防范策略是什么?
Last,注意一些风险防范
风险点 1、发展预测不准 2、短期增效长期受损 3、技术、机密流失
风险表现 行业短期向下、长期向好,还是长期向下 降低员工积极性(4-3-2)与品牌预期 关键人才走了技术与资源
逻辑:鼓励员工在内部或外部创业,成为企业业务生态链当中的一环,与其淘汰,不然换个身份合作。
➢ 海尔的“海立方”
➢ 万科的“小草计划”
海尔为了充分激发企业内部个体活力,转变原先被动执行的员工身份为内部 创业合伙人,搭建了内部创业孵化平台。(其他:中兴通讯-创客平台)
1. 员工创业需有益于万科生态系统 (不能成为竞争业态) 2. 创业员工需离职创业,但两年内 员工可选择回归万科(外部创业)
“减员增效”与裁员风险的防范
“减员增效”与裁员风险的防范近年来,“减员增效”策略已成为各国企业经常需要面对和选择的管理内容之一。
然而,“减员增效”是一把双刃剑,于企业有利有弊。
特别是规模化裁员可能给企业带来诸多隐患或损害,需要加以系统防范和治理。
案例:DJ公司“减员增效”后的困惑DJ公司是我国知名度较高的机床生产厂家,属国家重点骨干企业和大型二级企业,拥有员工4300人。
1997--1998年公司实施了以“减员增效”为本意的人事制度改革,以多种形式和途径解雇了近1300名员工.被减人员中,除了少量业绩大差不适合岗位要求者外,多数人是基于企业的业务调整,机构重组、分立、撤消而被裁掉。
其中,不乏有经验有技术的熟练工人和技术管理人员。
在裁员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公司工资、福利、保险、管理与办公费用等支出大量减少,财务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税后利润开始攀升。
企业人浮于事的现象有所扭转,员工的危机感和压力感剧增,日常管理工作比以前简单轻松多了。
然而两年后,这次裁员埋下的隐患逐步显现出来。
一部分被裁人员对当年裁员的合法性和公平性提出质疑,要求公司补偿他们的损失。
DJ公司在各方的压力下,不得不再次支付被裁人员相应的经济补偿,方才息事宁人。
公司财务部报表反映:若把此次裁员的各种经济补偿、遣散费用,以及替代被裁人员工作的培训、招聘等成本汇总核算,裁员对公司财务实际贡献是很有限的。
留任员工的职业安全感和对企业的承诺普遍降低,不满情绪蔓延,士气低迷。
裁员后第四年,DJ公司产销形势转旺,过去销路不畅的高技术机床产品尤其受到市场追捧。
公司董事会适时决定:增加投资,扩大规模,推出新品,占领高技术机床产品市场的主导地位。
但实施起来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训练有素的生产技术人员尤其是高级技工严重缺乏。
当时高级技工的市场供求关系是1:8,紧急从公司外招聘又谈何容易。
不得已,公司力图从被裁人员中召回技工等人才,但收效甚微。
与此同时,有两家民营企业在市场上很快推出了与DJ公司畅销产品类似的机床新品,而且性价比更优,迅速分割了DJ的市场。
从“减员增效”开启组织变革之路
从“减员增效”开启组织变革之路主要讲三个问题:1、“减员增效”的底层逻辑是什么?2、“减员增效”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和途径?3、“减员增效”会面临哪些困难和雷区?以及如何应对?“减员增效”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三个人,干五个人的事,拿四个人的钱”这就是减员增效的底层逻辑。
第一条逻辑法则:对应一个固定量的工作任务,人少比人多要做的好。
在面对一个固定量的工作任务时,人们直觉的反应总是人多好办事,但大量管理实践和研究总结发现,对于同样的工作任务量,人少的团队要比人多的团队完成的既快又好。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正如我们熟知的“一个和尚挑水喝,二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故事,其根本原因是人少大家会专注于手头的工作任务,而且因为人少大家没法偷懒,反而会想方设法的寻找捷径,以便能够既快又好的完成工作任务,我们身边的创新大都是这么逼出来的。
我们再来看看人多的情况,人多就意味着有人工作量不饱满,有时会闲着,有经验的领导者都明白,团队最怕有闲人,一有闲人就会出现干多干少的公平问题,并由此衍生出分工不合理问题、工资待遇不对等、人员协作的问题、夹杂着人际关系和流言蜚语,就会把整个团队的注意力转移到和工作任务无关的问题。
管理者不得不拿出大量精力来处理这些团队问题,而不是带领团队去专心完成工作任务,长此下去,就造成了“管理大于经营”,管理者为管理而疲于奔命,却忘记了自己的经营使命。
第二条逻辑法则:人要少而精,高收入是前提。
员工为什么要以少顶多?一是钱多,二是我行,华为和阿里能招聘到业内一流的人才,首要原因就是收入高。
收入高才能招到一流人才,团队才能拥有行业内的一流专业能力,有了一流专业能力才有可能以少胜多。
另外收入高是积极主动工作态度的内部动因,高收入对于员工来讲既是动力也是压力,动力是要做出一流的结果才能对得起一流的收入,而压力是来自于如果做不出预期结果就会被淘汰,其家庭生活质量、社会认可度、个人成就感等等就会下降,所以收入高好态度+好能力=高绩效。
严格控制创新管理事业单位实现减员增效
严格控制创新管理事业单位实现减员增效
青岛市编办
【期刊名称】《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
【年(卷),期】2017(000)003
【摘要】近年来,青岛市认真贯彻李克强总理“约法三章”中提出的“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要求和中央编办关于“严格控制和优化配置机构编制”的规定,探索总结了具有青岛特色的“约法三章”:“机构总量只减不增”、“编制只减不增”、“领导职数只减不增”。
首先在“减”字上做文章,集中精简压缩了一批机构和编制,有效减轻了财政压力。
(一)加大清理规范力度,管住机构规模。
一是以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为抓手,按照先撤并整合再分类的原则,重点对服务对象相同、职责相近、规模较小的单位予以撤并,共减少科级和编制5名以下的事业机构19个,撤销职能弱化的“空壳机构”12个,撤销行业协会办事机构4个。
【总页数】2页(P29-30)
【作者】青岛市编办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转换机制创新管理以人为本减员增效
2.实现事业单位档案创新管理的路径探讨
3.试论机关事业单位实现人力资源创新管理的必要性
4.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减员增效——西昌车务段实现减员增效扭亏的探索和实践
5.印刷粘箱联动线——实现减员增效——2014“上海鼎龙”纸箱印刷成型减员增效技术管理研讨会成功举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减员增效的稿件
关于减员增效的稿件1. 降本增效的文章浅析企业的减员增效工作国有企业转企改制前,普遍实行“减员增效”策略,实质是一种变革性裁员。
所谓变革性裁员,是指由企业战略变革、组织变革、重大技术革新等引发的,追求人员配置与组织特征相互吻合为次要目标的职位和人员削减活动。
然而“减员增效”是一把双刃剑,于企业有利有弊。
特殊是规模化裁员可能给企业带来诸多隐患或损害,需要慎重加以处理。
一、减员增效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减员增效是国有企业扭亏解困的严重战略措施,也是国有企业进行资产结构、组织结构和人员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国有企业要进展,要进步并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量,就要处理存在的内部冗员严峻,劳动生产率低下,人工成本不堪重负,企业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的突出问题。
因而,减员增效工作的深化开展已势在必行。
那么,减员增效工作如何开展,怎样运作将是摆在我们面前难以处理而又必需处理的问题。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行鼓舞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构成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在当前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中,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实施再就业工程,已成为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是石油企业生存与进展的客观要求与必定选择。
(一)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由生产型向效益型转变,开头全面走向市场,自主运营,自傲盈亏,普遍追求效益最佳化,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要达此目的,除扩大生产规模和更新技术配备外,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实行全体分流、部分分流、零星分流等方式,把富有人员减下来,重新安置工作,努力降低人工成本,增加全体竞争实力。
不然的话,企业没有效益,,危及生存,甚至被淘汰,这是适者生存、劣者淘汰的市场竞争规律打算的。
这几年,石油企业在精干队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见到了明显成效。
但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国外人均产油2000—3000吨,而我们人均产油不足100吨,仅是国外人均产油量的二非常之一。
减员增效与稳定职工队伍
减员增效与稳定职工队伍减员增效与稳定职工队伍减员增效是企业深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绕不开、躲不过的现实问题,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的。
韶钢有员工15000余人,属劳动密集型行业。
公司劳动用工总量大,效率低,人工成本相对较高的问题较为突出,实施减员增效工作,既是公司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公司深化改革的必由之路。
减员增效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必然在职工中引起各种反映。
减员增效并不会立即给职工带来实惠,由于减员增效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某些人暂时的或局部的利益,难免出现暂时的或局部的心理失衡,并由此产生某些不健康的心态,例如,减员未增效,多干没多拿的失望心态,留恋旧习惯,怀念旧体制的怀旧心态;认为减员就是减工人而不减干部的对立心态等等。
职工中因减员增效产生的消极情绪是正常的,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随意批评指责,要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教育引导。
耐心细致,把道理讲明,在理解上求共识——亮企业家底。
可以利用“厂务公开栏”向职工通报公司经营、效益和人工成本等情况,加深对公司减员增效工作的理解。
——讲形势政策。
要想得到职工对减员增效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必须对职工们“形势讲够,政策吃透”,让他们真正从心底认识到减员增效是形势所逼,是改革所需。
——及时跟踪、掌握减员后的职工思想动态。
超前引导,在减员增效实施前,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增强职工对减员增效的认同感和承受力。
同步开导,在减员增效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职工关心的热点、疑点、难点,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消除职工的思想顾虑。
善后疏导,在减员增效实施后,针对职工反映出的思想情绪和生产的实际问题,做好疏导工作,巩固改革成果。
因此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去硬性处理,必须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减员虽然无情,但操作有情,一个减员指标落实到一个单位,也许是百分之一,但落实到一个职工身上就是百分之百了,有些人说些过急、过头的话都可以理解。
对这些问题,不仅不能回避,而且要利用多种场合与职工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换位求理解,在关心上下功夫,把职工的消极情绪化为自觉行为。
如何写减员增效方案
如何写减员增效方案在现代公司的运营中,减员是一个常见的管理策略,一些公司经常通过削减人员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然而,减员仅仅是一种短暂的解决方案,如果没有正确的策略和实施方法,它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影响,比如员工不安、缺乏紧急应对能力和生产力下降等。
为了实现长期的减员增效,需要制定一个有效的减员增效方案,以确保减员不会影响团队的活力和业务的顺畅进行。
下面,我们列出了一些有效的步骤和指南,以帮助你制定一个成功的减员增效方案。
第一步:分析现状在制定减员增效方案之前,你需要对当前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
首先,你需要评估你的员工团队现在的组成情况,找出问题所在,比如岗位职责不清晰、技能匹配不合适、工作流程不顺畅等等。
其次,你需要确定你的公司目前所处的市场情况,包括行业趋势、竞争对手、客户需求等等。
最后,你需要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以确定有哪些方面可能需要削减成本。
第二步:设定目标根据当前的分析结果,你需要设定一个清晰可行的减员增效目标。
例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生产力等等。
你需要确保目标是切实可行的,并且在业务方面有利可图。
第三步:确定具体的减员方案在设定了目标之后,你需要制定具体的减员方案,包括削减员工数量、调整岗位职责、优化工作流程等等。
你需要确保方案符合公司的业务和文化,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目标。
同时,你需要确保方案合法并且符合公司和当地的劳动法规。
在实施方案之前,你需要设定一个实施时间表,并确保员工有足够的时间来适应变化。
第四步:实施方案在制定好具体的减员方案之后,你需要开始实施。
为了确保方案的成功实施,需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培训,让员工充分了解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同时,需要与员工密切合作,尽可能减少不利影响,确保员工关注并支持变革。
第五步:监测和评估最后,一旦启动了减员增效方案,你需要开展一个全面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通过监测,你可以了解员工的反应和市场的反应,并及时调整方案。
正确认识减员增效问题
正确认识减员增效问题
张丽杰
【期刊名称】《前进》
【年(卷),期】2002(000)011
【摘要】减员增效,是这两年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也是一些企事业单位改革中
常用的措施。
从现实生活看,除了农村劳动力过剩外,机关、企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人浮于事的现象,既加重财政负担,又造成互相扯皮、效率低下,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注意认真解决。
从一个单位和企业看,裁减富余人员,既可以减少开支,又能提高效率效益,似乎是一个好办法。
但从整个社会实行这项措施的实际结果看,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好,甚至带来了许多诸如失业人员增多、就业压力加大、社会不安定等社会问题。
因此,要充分考虑“减员增效”带来的负面影响,正确认识,稳妥实施。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张丽杰
【作者单位】前进杂志社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4
【相关文献】
1.正确认识铁路企业减员增效问题 [J], 赵秀平
2.金融危机下,企业减员增效法律实务问题研究 [J], 徐小平;蔡健晖
3.农达(草甘膦)问题导致孟山都减员增效 [J], 严玉听
4.对旅游饭店“减员增效”问题的思考 [J], 金孝东
5.农达(草甘膦)问题导致孟山都减员增效 [J], 严玉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才战略MODERNENTERPRISECULTURE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各项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国家行政单位的机构改革不断深化,而事业单位改革却遇到了较大的阻力,减员增效进展缓慢。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员分流及分流人员的再就业安置问题。
因各地事业单位的基础条件、规模及发展状况各不相同,加之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事业单位的减员增效不能片面地照搬其他地市的模式,而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实际,结合不同事业单位的情况,探索符合人力资源开发需求的人员安置新渠道。
一、事业单位减员增效之必然性事业单位是重要的公共服务部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但由于体制机制等各方面的原因,部分事业单位开始出现机构臃肿、人员庞杂、职能交叉重复的现象,导致事业单位负重前行,运行效率低下,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
事业单位冗余人员的出现,一方面受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遗留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当前国家大力推动社会经济转型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推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事业单位轻装上路的重要性,“减员增效”成为事业单位引入现代化人事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步骤。
事业单位只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大力精简机构,甩掉不必要的包袱,才能节本增效,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这不仅是单位职工的共同利益所在,也是全面发挥单位公共服务职能的必然要求。
二、事业单位减员增效的内容(一)精简编制总量首先,加大整合力度,严控机构规模。
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以先撤并整合后分类为原则,对服务对象、职能相近或规模小、职能弱化的单位予以撤并。
例如,结合当前湘潭市园林管理局的体制改革,将其下属的公园按照片区,分河东、河西进行整合,组建河东风光带管理处(两个公园,一个风光带)、河西公园管理处(三个公园);管理处设党组织书记一人,主任一人、副主任三人。
每个副主任分管一个公园。
管理处设综合办公室(党务工作、业务管理、考核各一人)、财务室(会计出纳各一人),从而减少行政管理人员18人。
此外,加强对公园公共服务效能与社会效益跟踪管理与考核,确保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从而实现事业单位的健康运转。
其次,扩大精简广度,严控编制数量。
第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减员增效实施措施,除学校、公立幼儿园、医院及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食药、生产安全及环保等部门外,其他事业单位可按一定比例精简,具体比例由各县市自行确立。
第二,各事业单位下属的培训教育机构、机关服务等单位,清点实有数量,把空余编制全部予以核减。
对于其他事业单位,根据职能预留2-3名备用编制,其他都予以核减。
第三,加强编制计划管理,充分发挥计划在编制管理中的导向作用,并将其控制在事业单位的自然减员总量内。
最后,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有效减少编制的使用。
推动政府转变职能,促进简政放权的实施,使编制可以随政府职能减少而自然减少。
(二)用好编制存量首先,强化用编计划审核工作。
实施编制计划预算制度,每年下半年,由事业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向编办报送来年的用编计划,并报送组织部、人社局等上级主管部门或单位。
强化用编审核,突出两条红线,也就是务必有空缺编制才能批准用编计划,对于超编事业单位要秉承只出不进的原则,满编单位则采取先出后进的原则,只有空编单位方可按计划进人。
编办要确保用编计划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单位及基层岗位倾斜,60%左右的用编计划要优先保证教育、医疗等民生单位。
其次,做好存量统筹工作。
部分事业单位在遇到相关编制事项改变时,首先要在深挖自身潜力、增强用人策略、减少人力成本等方面下功夫。
如果多个部门同时申请编制,可采取内部调剂的方式来解决,对于编制已满且本系统难以调剂的重点部门,可在上一级编制存量范围内统筹调剂。
最后,加强编制审批评估。
充分发挥编制评估的重要作用,提高编制受理门槛,加强受理前的评估工作,对牵涉到增编的事业单位,一律先依据相关规定进行评估,待评估通过后,可事业单位减员增效之初探陈旭红 湖南湘潭市园林管理局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3-171-021712019.3MEC1722019.3MEC 人才战略MODERNENTERPRISE CULTURE依据评估结果并结合编制使用现状,科学进行编制审批,从而促进编制审批的制度化、科学化。
(三)规避减员误区首先,减员增效,不是人员减少就可提高单位经济效益,也不是一减就活,一减就灵,不能片面地围绕减员作文章。
需要明确的是,“减”只是手段,“增效”才是根本目的,怎样减,减多少,需要深思熟虑,减员措施必须慎用,要改变重减员轻增效的理念,树立增效减员的理念。
其次,减员增效,不是把人员推向市场,向社会甩包袱,减员增效是长期的过程,减少单位包袱而增加社会包袱是行不通的。
事业单位在减员的同时,也要妥善安置分流人员,单位要承担起应付的社会责任,不是简单地把分流人员推向社会,而要广开就业渠道,与企业沟通、联系,寻找就业机会,使分流职工、社会、单位三方满意。
三、事业单位减员增效的保障措施(一)认清发展形势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已进行多年,并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人员机构臃肿、工作职能交叉的问题始终存在,严重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在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事业单位必须高度重视人事管理改革,大力推动减员增效工作,充分认识到只有减员增效才是单位发展的出路。
对于单位分流人员来说,也要认清发展形势,在保证自身合法权益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单位改革,为今后的再就业做好准备。
(二)加强制度建设首先,应建立部门联动机制。
各级事业单位应积极加强与财政、人社等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严格查处机构编制中的违规违纪现象,全面清理机构编制乱象。
建议各地方相关部门尽快就如何建立机构编制违规违纪预防工作体系出台具体的实施意见,特别是就机构编制中的人员配备、工资核定、社保办理等问题作出详细规定,确保各单位严格在核准的人员编制计划内开展人事管理工作。
一旦发现单位存在超编超计划增加人员的现象,人社部门应拒绝为其办理录用聘用手续,且不得将其纳入工资统发范围,与此同时,财政部门也不得为其核拨经费,从而形成事业单位“减员增效”合力,从根本上预防机构编制中的违纪违规问题。
其次,应建立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利用定期检查、专项核查等不同途径,提高对事业单位编制的监管管理力度,切实将控编减编工作落到实处。
相关部门可以出台《机构编制违规行为处罚办法》,并将机构编制管理纳入审计工作范畴,对照“问题清单”逐步进行审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彻查相关人员责任,大力开展问责工作,形成机构编制监管的高压态势。
此外,还应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制度。
一些事业单位由于自身工作性质的特殊性,需要设置一些临时性、辅助性的岗位,对于这方面的人员需求不再盲目增加机构编制,而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予以解决,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够大大减少劳动成本,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服务的质量和专业性。
(三)做好再就业管理1.加大政策扶持,拓展再就业渠道。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下岗分流人员再就业的现实难题真切地摆在我们面前,做好减员增效,首先必须做好分流人员的再就业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上提高对减员增效的认识,帮助分流人员改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认识,为其顺利实现再就业提供各方面的有力支持。
事业单位要积极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为分流人员创造就业机会。
对于一些具有技术专长或管理经验丰富的分流人员,可与国企、集体企业沟通、协调,介绍其到上述企业工作。
而对完全与单位脱钩的分流人员,在享受国家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事业单位可给予大力扶持与帮助,包括技术支持与信贷支持等。
另外,对于分流人员的养老、医疗保险等也要做好衔接工作。
总之,减员增效的原则是:有利于社会稳定,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事业单位减员增效,充分满足分流人员生活需要,为分流人员再就业创造条件。
2.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
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主要作用是满足下岗人员基本生活所需,为再就业创造条件,是事业单位及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的重要组织保障。
首先,服务中心应与进入中心的分流人员签署托管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及义务,原则上托管期限为三年,在托管期内找到工作的,则解除与中心的托管关系;如果三年后仍未实现再就业的,则终止托管关系。
对于这些人员,如果符合条件,可领取一定数额的失业救济金,如果符合城镇低保条件,可依据相关政策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
四、结语综上所述,本文从事业单位减员增效之必然性入手,从精简编制总量、用好编制存量、规避减员误区等角度分析了事业单位减员增效的具体内容,然后从认清发展形势、加强制度建设、做好再就业管理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事业单位减员增效的保障措施,旨在发挥减员增效改革措施的应有作用,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1] 李想.论减员后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J].中外企业家,2015(10Z).[2] 陈灿,李伟华.减员增效背景下供电公司低压用户抄表外委项目筹备模式探讨[J].科技资讯,2015(6).[3] 林瑞荣.实施创新驱动力推减员增效[J].中国电子商务,2015(1)[4] 彭敏.以减员增效为导向的多层次工资承包体系构建——以A 钢企为例[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9).[5] 何进.关于铁路基层运输站段减员增效的建议[J].财讯,2018(18).[6] 刘兴付.关于煤炭企业减员增效的几点建议[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0).[7] 薛嘉日.落实减员增效措施 实施素质提升工程[J].石油教育,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