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_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合集下载

机器装配

机器装配
A2 A1 A3
A0
A5 A4
图6-5 齿轮与轴部件 装配尺寸链
A4 为标准尺寸,公差确定:T4 = 0.05 A1、A2、A5 公差取经济公差:T1 = 0.1, T2 = T5 = 0.025 有:
T 0 k T1 T 2 T3 T 4 T5
2 2 2 2 2
取k=1.4,将T1 、T2 、T4 、 T5 及T0 值代入,可求出:T3 = 0.135 ◆ 确定各组成环的偏差 0 A 取A5为协调环。A4为标准尺寸,公差带位置确定: 4 3 0 .0 5 0.135 除协调环外各组成环公差入体标注: A3 43 0 , A2 5 0 , A1 30 0 0.02 0.1 计算协调环的偏差:得到:A5M = 4.93
19
20
21
第6章 机器装配
Machine Assembling
6.3 装配方法与装配尺寸链
Assembling Methods and Assembling Dimensional Chain
22
6.3.1 装配尺寸链
装配精度 相互位置精度: 距离、位置 相互运动精度:运动方向、运动速度 相互配合精度:配合质量、接触刚度 装配精度与零件精度之间的关系 单件自保 多件保证 ---尺寸链 装配尺寸链概念及分类 定义: 分类:
划分装配工序
编制装配工艺文件
13
6.2.3 装配系统图
床身部件装配系统图
1002 1 1005 1 油盘总成 P01 1 2002 8
床 身 1003 1 垫板上涂铅油 2001 8 1001 1
车床床身装配简图
1004 1
2004 4
2003 4 2006 4

机械装配工艺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机械装配工艺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机械装配工艺的流程与注意事项机械装配是指将多个零部件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组装成为一个完整的机械设备或产品的过程。

正确的装配工艺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本文将介绍机械装配的常见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一、机械装配的流程1. 零部件准备:在开始机械装配之前,需要准备好所有需要使用的零部件。

确保零部件的数量、型号和规格与装配图纸一致,并进行检查和清洗。

2. 工具准备:根据装配图纸和工艺要求,准备好所需要的工具和设备。

例如,扳手、螺丝刀、钳子等常用工具,以及其他特定的工装和夹具。

3. 装配顺序:根据装配图纸和装配工艺,确定零部件的装配顺序。

通常是从大型部件到小型部件,从外部部件到内部部件的顺序进行。

4. 装配方式:选择合适的装配方式进行组装。

常见的装配方式包括插入、安装、连接等。

根据零部件的特性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操作。

5. 装配精度控制:在装配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装配精度。

通过测量和调整,确保零部件的位置、角度等参数符合要求。

6. 节点检查:在装配的每个关键节点,进行检查和确认。

验证装配结果与要求是否一致,是否存在问题或缺陷。

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

7. 功能测试:在完成装配后,对机械设备或产品进行功能测试。

验证其运行是否正常,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8. 清洁和保养:完成装配和测试后,对装配设备进行清洁和保养工作。

清除杂物和污垢,对设备进行润滑和维护,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二、机械装配的注意事项1. 安全操作:机械装配需要注意操作安全。

工作人员要熟悉装配工艺和操作规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注意避免人身和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2. 零部件保护:在装配过程中,要注意保护零部件的完整性和表面质量。

避免碰撞、摩擦和腐蚀等造成的损伤。

3. 装配图纸的正确使用:装配图纸是装配的重要依据,要正确理解和使用。

了解图纸上的标注和要求,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装配。

4. 安装力的控制:在装配过程中,要控制好装配力的大小。

《机械制图》教案——第八章 装配图

《机械制图》教案——第八章 装配图

第八章装配图8.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装配图是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图样,通常用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零、部件间的装配和连接关系,是机械设计和生产中的重要技术文件之一。

1、一组视图表达机器或部件的传动线路、工作原理、各组成零件的相对位置、装配关系、连接方式和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等。

2、必要的尺寸只需标注出表示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装配、检验和安装所必需的一些尺寸。

3、技术要求用数字符号或文字对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装配、检验、调整、验收以及使用方法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说明。

4、零件序号、明细栏和标题栏装配图与零件图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在装配图中对每个零件进行编号,并在标题栏上方按编号顺序绘制成零件明细栏。

8.2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法装配图和零件图一样都是机械图样,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要表达出装配体或零件的内、外结构。

国家标准关于零件的各种表达方法和选择视图的原则,在表达部件时也适用。

但零件图与装配图又有区别。

零件图用来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而装配图主要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因此装配图在表达方面有它的特殊性。

为了清晰而又简便地表达出部件的结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对装配图提出了一些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

8.2.1装配图视图的选择1、主视图一般将装配体的工作位置作为选取主视图的位置,以最能反映装配体的装配关系、工作原理及结构、形状的方向作为画主视图的方向。

若装配体工作位置倾斜,应先放正,再进行绘图。

2、其它视图主视图未能表达清楚的装配关系,应根据需要配以其他基本视图或辅助视图,直至把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完全表达清楚。

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剖视、断面,同时应照顾到图幅的布局。

8.2.2装配图上的规定画法1、接触面和非接触面2、剖面线的画法3、剖视图中不剖零件的画法8.2.3装配图上的特殊画法1、拆画画法和结合面剖切画法2、单独表达某个零件的方法3、假想画法8.2.4装配图上的简化画法1.对于装配图中若干相同的零、部件组,如螺栓连接等,可只详细地画出其中一组或几组,其余则只需用细点画线表示其位置即可,如图8-7中的螺钉连接。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装配是把许多个机械零件按技术要求联接或固定起来,以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和相互关系,成为具有一定性能指标的机械。

机械修理后质量的好坏,与装配质量的高低有密切关系。

装配工艺是一个和复杂、很细致的工作。

即使有高质量的零件,若装配工艺不当,轻则机械的性能达不到要求,造成返工,重则造成机械或人身事故。

所以,应严格按照装配的技术要求进行工作。

(一)装配前的准备工作1、应当熟悉机械各零件的相互连接关系及装配技术要求。

2、确定适当的装配工作地点,准备好必要的设备、仪表、工具和装配时所需的辅助材料,如纸垫、毛毡、铁丝、垫圈、开口销等。

3零件装配前必须进行清洗对于经过钻孔铰削镗销等机加工的零件一定要把金属屑末清除干净,因为任何赃物或尘粒的存在,都将加速配合件表面的磨损。

4、零部件装配前应进行检查、鉴定。

凡不合技术要求的零部件不能装配。

(二)装配的一般工艺要求1、装配时应注意装配方法与顺序,注意采用合适的工具及设备,遇到有装配困难的情况,应分析原因,排除障碍,禁止乱敲猛打。

2、过盈配合件装配时,应先涂润滑油脂,以利装配和减少配合表面的磨损。

3、装配时,应核对零件的各种安装记号,防止装错。

4、对某些装配技术要求,如装配间隙、过盈量(紧度)、灵活度、啮合印痕等,应边安装边检查,并随时进行调整,避免装后返工。

5、旋转的零件,检修后由于金属组织密度不均、加工误差、本身形状不对称等原因,可能使零部件的重心与旋转中心发生偏移。

在高速旋转时,会因重心偏移而产生很大的离心力,引起机械振动,加速零件磨损,严重时可损坏机械。

所以在装配前,应对旋转零件按要求进行静平衡或动平衡试验。

合格后方能允许装配。

6、对运动零件的摩擦面,均应涂以润滑油脂,一般采用与运转时所用的润滑油相同。

油脂的盛具须清洁加盖,不使沙尘进入、盛具应定期清洗。

7、所有附设之锁紧制动装置,如开口销、弹簧垫圈、保险垫片、制动铁丝等,必须按机械原定要求配齐,不得遗漏。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八章 机器装配工艺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八章 机器装配工艺


1。 互换装配法中尺寸链的用法 1)完全互换法

尺寸链用极值法计算。反计算时常用等公差
法(什么是等精度法?)此时要注意 封闭环公差 的分配。
n 1 i 1
T A0 T Ai
计算步骤:
① 计算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定出其上下偏差 ②计算各组成环的平均公差
③选协调环,分配公差,确定偏差
合件装配系统图如图
在装配单元系统图上加注所需的工艺说明内容 ,如焊接、配钻、配刮、冷压、热压和检验等,就 形成装配工艺系统图,如图6.7所示。 装配工艺系统图比较清楚而全面地反应了装配 单元的划分、装配顺序和装配工艺方法。
它是装配工艺规程制定中的主要文件之一,也 是划分装配工序的依据。
8.1.2




(2)大数互换法( 不完全互换法)同一道题
尺寸链用法:各有关零件公差平方之和应小于或 等于装配公差的平方。
T A0
2 T Ai i 1 n 1
用概率法解尺寸链 : 设各环尺寸正态分布,尺寸分布中心与公差带 中心重合。 ① 确定各组成环尺寸公差及偏差

8.2.1 装配精度

指装配所需各配合件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 位置精度等指标与规定技术要求相符合的程度。 主要内容包括:相互尺寸精度、相互位置精度、 相对运动精度、相互配合精度。
装配时各零件的误差累积?运动部件之间的相对 精度?配合质量?接触质量?



8.2.2 装配精度与零件精度的关系 零件精度直接影响装配精度,是保证装配精度的 基础;
④计算协调环的上、下偏差

例:齿轮箱部件中, 要求装配后的轴向间 隙 0.2~0.7mm 。 有关零件基本尺寸是 : A 1 =122 , A 2 =28 , A3=5,A4=140, A 5 =5 。分别按极值法 和概率法确定各组成 环零件尺寸的公差及 上下偏差。

机械制造基础教案

机械制造基础教案

教学计划:理论(56学时)实训(8学时)总计(64学时)第一章:机械制造技术概论(4学时)教学重点: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及其组成第二章:金属切削的基本知识(20学时)2.1工件(1学时)2。

2工件的基准与定位(2学时)2.3 金属切削刀具(4学时)课内实训一:刀具角度刃磨及测量(4学时)2.4 金属切削机床(2学时)2.5 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基本规律(4学时)2.6 金属切削过程基本规律的应用(3学时)教学重点:刀具相关知识以及金属切削规律第三章:机械加工方法与装备(10学时)课内实训参观工厂(2学时)3.1车削加工(2学时)3。

2铣削加工(2学时)3.3钻削、铰削与镗削加工(2学时)3.4磨削加工1学时3.5齿形加工1学时教学重点:各种加工方法的用途以及方法第四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12学时)4。

1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和方法(2学时)4.2零件图的审查(1学时)4。

3毛坯的确定(1学时)4。

4定位基准的选择(2学时)4。

5工艺路线的拟订(2学时)4。

6确定加工余量(1学时)4.7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1学时)4。

8工艺过程经济分析(1学时)4.9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1学时)教学重点:工艺路线的拟定第五章典型零件的加工(6学时)5。

1 轴类零件的加工(2学时)5。

2 盘、套类零件工艺设计(1学时)5。

3箱体零件加工工艺(1学时)课内实训简单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2学时)教学重点:加工路线的设计第6章机床夹具及其设计方法(4学时)6。

1机床夹具概述(0.5学时)6.2车床夹具(0。

5学时)6.3铣床夹具(0。

5学时)6。

4钻床夹具(0.5学时)6。

5镗床夹具(0.5学时)6。

6专用夹具设计方法(0.5学时)6.7专用夹具设计实例(0.5学时)6。

8组合夹具简介(0.5学时)教学重点:各种夹具的设计特点第七章: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6学时)7。

1机械加工质量概述(0。

5学时)7.2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1学时)7。

第八章-装配与调整分析

第八章-装配与调整分析

(2)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
1、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条件
审核产品图样的完整性、正确性;分析产品的 结构工艺性;审核产品装配的技术要求和验收 标准;分析与计算产品装配尺寸链
分析产品图样,掌握装配的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 对产品的结构进行尺寸分析(就是根据装配精度
要求,建立适当的装配尺寸链,并对装配尺寸 链进行分析和计算)和工艺分析(就是对装配 结构的工艺性进行分析,确定产品结构是否便 于装配拆卸和维修等 )。
固定式装配组织形式是在一个固定的地点进行全部装配工作, 机器在装配过程中不移动,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或重型产品 的成批生产。固定式装配也可以按装组织工人专业分工和按 照装配顺序轮流到各产品点进行装配,这种装配组织形式称 为固定流水装配,多用于成批生产结构比较复杂、工序数多 的大型、重型机器,如机床、汽轮机的装配。
通过机器的装配,可以发现机器设计上的错误(不合理的 结构与尺寸等)和零件加工工艺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加以改 进。因此,机器装配工艺过程又是机器生产的最终检验环节。
研究装配工艺、选择合适的装配方法、制订合理的装配工 艺规程,不仅是保证机器装配质量的手段,也是提高产品生产 效率、降低制造成本的有力措施。
装配和维修对零件结构工艺性的要求主要包括: 能够组成单独的部件或装配单元、应具有合适的装 配基面、考虑装配和拆卸的方便性、考虑设备维护 的方便性、选择合理的调整或补偿环以及尽量减少 修配工作量等
8.3 尺寸链
尺寸链分类
按应用场合:装配尺寸链 工艺尺寸链 按各环的几何特性:长度尺寸链 角度尺寸链 按相互联系形态:基本尺寸链 并联尺寸链
8.3 装配尺寸链
在机器装配关系中,由相关零件的尺寸或相互 位置关系所组成的尺寸链,称为装配尺寸链。

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版

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版

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版简介《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版》是一本面向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和从事机械设计工作的工程师的教材。

本书通过对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技术进行全面介绍,旨在帮助读者建立起系统的机械设计知识体系,提高机械设计的能力。

内容概述本书共分为X个章节,每个章节详细描述了机械设计的不同方面,包括基本概念、设计流程、设计工具、设计原则等内容。

下面将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简要概述。

第一章:机械设计基础概论本章主要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目标,包括机械设计的定义、特点和重要性。

此外,还介绍了机械设计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代机械设计的主要特点和挑战。

第二章:材料力学与机械零件强度计算本章主要讲解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强度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公式。

此外,还介绍了机械零件的常见强度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实际应用。

第三章:机械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本章主要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设计目标的确定、设计思路的选择、设计参数的确定等内容。

此外,还介绍了常见的机械设计方法和分析工具,如CAD、CAE等。

第四章:机械传动设计本章主要介绍机械传动的基本知识,包括传动原理、传动类型、传动比的计算等内容。

此外,还介绍了机械传动的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机械传动的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

第五章:轴承和密封件的选择与设计本章主要介绍轴承和密封件的基本知识和设计要求。

包括轴承的类型、选择和安装方法,以及密封件的类型、材料选择和设计要点等内容。

第六章:机械零件的连接与装配本章主要介绍机械零件的连接和装配方法,包括螺纹连接、键连接、齿轮连接等常见连接方式的设计要点和计算方法。

此外,还介绍了机械零件的装配工艺和注意事项。

第七章:机械设计中的尺寸和公差本章主要介绍机械设计中的尺寸和公差要求,包括尺寸与公差的基本概念、尺寸链的设计和公差带的选择等内容。

此外,还介绍了尺寸和公差的测量和检验方法。

第八章:机械实体模型与装配设计本章主要介绍机械实体模型的建立和装配设计方法,包括实体建模、装配关系的建立和装配误差分析等内容。

机械设计技术手册

机械设计技术手册

机械设计技术手册机械设计技术手册是一本旨在提供机械工程师和设计师所需信息的重要工具。

它包含了关于机械设计的理论、实践和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及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本手册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机械设计技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第一章:引言本章介绍了机械设计技术手册的目的和重要性。

它阐述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并强调了技术手册在机械设计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章:机械设计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概念。

它包括机械元件的分类、机械运动学、力学分析以及材料力学等内容。

读者可以通过本章了解机械设计所需的基本理论基础。

第三章:机械设计工具本章介绍了机械设计中常用的工具和软件。

它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机械设计分析软件、仿真软件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章,读者可以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第四章:机械零件设计本章详细介绍了机械零件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它包括了零件的构造、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和校核公差、零件装配等内容。

读者可以通过本章学习到如何设计出可靠和符合要求的机械零件。

第五章:机械装配设计本章重点介绍了机械装配设计的要点和技巧。

它包括了装配顺序的规划、零件的定位和固定、装配工艺的选择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章,读者可以了解到如何进行有效的机械装配设计,确保装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第六章:机械系统设计本章讨论了机械系统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它包括了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系统各部分的设计、系统测试和验证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章,读者可以了解到如何设计出完整的机械系统,并确保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第七章:机械制造工艺本章介绍了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和流程。

它包括了机械加工、焊接、涂装、装配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章,读者可以了解到机械制造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制造效率。

第八章:机械设计规范和标准本章阐述了机械设计中的一些重要规范和标准。

它包括了设计规范、材料标准、工艺标准等内容。

读者可以通过学习本章,了解到这些规范和标准对机械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应用它们。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案第一章:机械制造概述1.1 课程简介介绍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知识和课程目标。

强调机械制造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性。

1.2 机械制造的定义和分类解释机械制造的概念和过程。

讨论机械制造的分类和不同类型的制造过程。

1.3 机械制造的流程和步骤介绍机械制造的基本流程和步骤。

解释设计和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1.4 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领域探讨机械制造技术在不同工程领域的应用。

强调机械制造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

第二章:机械设计基础2.1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解释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2.2 机械零件的设计和选材讨论机械零件的设计要求和考虑因素。

介绍选材的原则和常用材料的特点。

2.3 机械结构的设计和分析解释机械结构的设计要求和步骤。

探讨机械结构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2.4 机械设计的实例分析分析典型的机械设计实例,如齿轮传动系统和联轴器。

强调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

第三章:机械加工基础3.1 机械加工的定义和分类解释机械加工的概念和过程。

讨论机械加工的分类和不同类型的加工方法。

3.2 机械加工设备和工具介绍常用的机械加工设备和工具。

讨论机械加工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注意事项。

3.3 机械加工工艺和参数选择解释机械加工工艺的概念和重要性。

探讨加工参数的选择和优化方法。

3.4 机械加工质量和精度控制讨论机械加工质量和精度的重要性。

介绍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和精度测量工具。

第四章:金属切削加工4.1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概念解释金属切削加工的定义和过程。

讨论金属切削加工的分类和特点。

4.2 金属切削刀具和机床介绍常用的金属切削刀具和机床。

讨论刀具的选择和使用注意事项。

4.3 金属切削加工参数的选择解释金属切削加工参数的概念和重要性。

探讨加工参数的选择和优化方法。

4.4 金属切削加工质量和精度控制讨论金属切削加工质量和精度的重要性。

介绍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和精度测量工具。

第五章:机械装配基础5.1 机械装配的定义和目的解释机械装配的概念和目的。

机械装配工艺标准机械装配工艺标准规范

机械装配工艺标准机械装配工艺标准规范

机械装配工艺标准机械装配工艺标准规范机械结构件装配工艺标准机械结构装配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公司产品机械结构件装配加工的过程,本标准规定了一般机械结构,比如孔轴配合,螺丝、螺栓连接等等装配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产品的装配。

2引用标准(1)JBT5994机械装配基础装配要求(2)GB5226机床电气设备通用技术条件(3)GB6557挠性转子的机械平衡(4)GB6558挠性转子的平衡评定准则(5)GB7932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6)GB7935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7)GB9239刚性转子品质许用不平衡的确定(8)GB10089圆柱蜗杆蜗轮精度(9)GB10095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10)GB10096齿条精度(11)GB11365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精度(12)GB11368齿轮传动装置清洁度3机械装配专业术语3.1.1工艺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

3.1.2机械制造工艺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过程的总称。

3.1.3典型工艺根据零件的结构和工艺特征进行分类、分组,对同组零件制订的统一加工方法和过程。

3.1.4产品结构工艺性所设计的产品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维修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1.5零件结构工艺性所设计的产品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1.6工艺性分析在产品技术设计阶段,工艺人员对产品和零件结构工艺性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过程。

3.1.7工艺性审查在产品图设计阶段,工艺人员对产品和零件结构工艺性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意见或建议的过程。

3.1.8可加工性在一定生产条件下,材料加工的难易程度。

3.1.9生产过程将原材料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3.1.10工艺过程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3.1.11工艺文件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等和各种技术文件。

3.1.12工艺方案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生产类型和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出工艺技术准备工作具体任务和措施的指导性文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第一章:机械制造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流程。

掌握机械制造的主要工艺方法及其应用。

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1.2 教学内容机械制造的定义和分类。

机械制造的基本流程:设计、加工、装配、检验。

常见机械制造工艺方法:铸造、锻造、焊接、切削、磨削等。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精密制造、自动化制造、绿色制造。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工艺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不同工艺方法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演示,展示机械制造的流程和实例。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机械制造基本概念的理解。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一个简单的机械零件图。

第二章:金属切削原理2.1 教学目标了解金属切削的基本概念、过程和类型。

掌握金属切削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理解金属切削过程中刀具的磨损和更换。

2.2 教学内容金属切削的定义和过程。

切削力的计算和影响因素。

切削参数的选择: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

刀具的磨损和更换:磨损类型、磨损规律、更换时机。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和参数选择。

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了解切削过程中刀具的磨损情况。

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金属切削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切削参数的选择。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金属切削原理的理解。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切削过程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3.1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和内容。

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能够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合理的工艺规程。

3.2 教学内容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和内容。

工艺规程的设计方法:工序设计、工艺路线设计、工艺参数设计。

工艺规程设计的步骤:分析零件加工要求、确定加工方法、设计工艺规程、验证工艺规程。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工艺规程的作用和设计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工艺规程设计的步骤。

利用计算机软件,辅助学生进行工艺规程设计。

机械装配与工艺规程的编制

机械装配与工艺规程的编制

机械装配与工艺规程的编制机械装配与工艺规程是为了保证机械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能够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装配,并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一种文件规范。

机械装配与工艺规程的编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产品特性、装配流程、技术要求和工艺参数等。

机械装配与工艺规程的编制步骤包括:确定编制范围、收集相关资料、制定规范、审查与修订、制定流程图、编制规程、定稿与颁布等。

首先,在编制机械装配与工艺规程时,需要确定编制范围。

编制者需要明确规定装配对象,确定规程所适用的装配方案和生产要求。

同时,要考虑到生产线的特点和要求,确保规程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接下来,收集相关资料是编制机械装配与工艺规程的重要步骤。

编制者需要收集有关产品设计方案、装配工艺规程、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等资料,以便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和要求的规范。

在制定规范时,需要明确装配流程和步骤,并综合考虑产品特性和装配要求。

规范要包含产品的装配顺序、各个零部件的装配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相关工艺参数和质量要求等。

规范的制定还应考虑安全性和环保要求,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然后,需要对制定的规范进行审查与修订。

审查的目的是确保规程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修订和改进。

审查过程中要注意考虑到不同装配环节和工艺步骤之间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制定流程图是确保规程操作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制定流程图可以直观地展示装配过程和流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顺序。

流程图应详细而清晰,以便操作人员能够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保证生产效率和质量。

编制规程是整个过程中的核心部分。

在编制规程时,需要根据流程图和制定的规范,详细描述每个装配环节的工作步骤和方法,并配以图表、图纸和说明材料。

规程要求语言准确、简明扼要,并遵循相关的技术术语和规范要求。

最后,完成规程的定稿与颁布。

定稿是指对制定的规程进行终稿编辑和审核,确保规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颁布是指将编制完成的规程传达给相关人员和部门,确保规程的执行和遵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英文)Fundamentals of machinery manufacture technology 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层次:函授专升本学时:56 学分:3.5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1、课程作用:该课程机械工程学科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初步具有正确选材和合理安排工艺方案的能力,掌握金属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其他课程和从事生产技术工作打好必要的基础。

2、教学方法:课堂讲课与金工实习相结合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1)以金属切削理论为基础,要求掌握金属切削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并具有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加工方法(机床、刀具、切削用量、切削液等)的初步能力;(2)掌握机械加工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如定位理论、工艺尺寸链理论、加工精度理论等。

(3)了解影响加工质量的各种因素,学会分析研究加工质量的方法;(4)学会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方法;(5)了解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课程类型:专业课5、先修课程:机械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测量技术二、课程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第一章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第三章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

第四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第五章机床夹具设计原理。

第六章机械加工精度。

第七章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第八章机械装配工艺。

要求学生基本了解和掌握上述内容。

1、实习上课前,学生已经在自己工作的工厂进行过各种生产实习,即金工实习。

要求学生在生产过程中结合理论教学进行,金工实习项目和要求如下:三、学时分配表四、考核的内容及要求1.课程考核应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见“课程内容和要求”2.考试形式:闭卷笔试3.试卷结构(1)题型:单选题(20分),多选题(15分),判断题(20分),问答题(25分)应用题(20分);(2)题目难易比例:容易占40%,中等占40%,难题占20%。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机械装配工艺规程设计一、制定装配工艺过程的基本原则1、保证产品的装配质量,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2、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工序,尽量减少钳工手工劳动量,缩短装配周期,提高装配效率;3、尽量减少装配占地面积;4、尽量减少装配工作的成本。

二、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1、研究产品的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条件:(1)审核产品图样的完整性、正确性;(2)分析产品的结构工艺性;(3)审核产品装配的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4)分析和计算产品装配尺寸链。

2、确定装配方法与组织形式:(1)装配方法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产品结构的尺寸大小和重量,以及产品的生产纲领。

(2)装配组织形式:1)固定式装配:全部装配工作在一固定的地点完成。

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和体积、重量大的设备的装配。

2)移动式装配:是将零部件按装配顺序从一个装配地点移动到下一个装配地点,分别完成一部分装配工作,各装配点工作的总和就是整个产品的全部装配工作。

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3、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1)将产品划分为套件、组件和部件等装配单元,进行分级装配;(2)确定装配单元的基准零件;(3)根据基准零件确定装配单元的装配顺序。

4、划分装配工序:(1)划分装配工序,确定工序内容(如清洗、刮削、平衡、过盈连接、螺纹连接、校正、检验、试运转、油漆、包装等);(2)确定各工序所需的设备和工具;(3)制定各工序装配操作规范:如过盈配合的压入力等;(4)制定各工序装配质量要求与检验方法;(5)确定各工序的时间定额,平衡各工序的工作节拍。

5、编制装配工艺文件。

机械装配工艺概述一、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根据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连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过程,称为装配。

机器的装配是机器制造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它包括装配、调整、检验和试验等工作。

装配过程使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间获得一定的相互位置关系,所以装配过程也是一种工艺过程。

??? 为保证有效地进行装配工作,通常将机器划分为若干能进行独立装配的装配单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 确定修配环尺寸 最大为 + 0.335mm,最小为-0.29mm。当出现齿条相对 于齿轮的啮合间隙大于 0.28mm 时,无法通过修配A2来达 到规定的装配精度要求。
修配环基本尺寸 A2=25+Δ A2 =25.06mm
⑤ 验算修配量 当出现齿条相对于齿轮的啮合间隙 为最大值(+ 0.28mm)时,无需修配 就能满足装配精度要求;当出现齿条 相对于齿轮的间隙为 - 0.35mm 时, 修配环的修配量最大,A2的 最 大 修 配 量 Kmax= (0.35 + 0.17)mm = 0.52mm。
(4)调整装配法
在以装配精度要求为封闭环建立的装配尺寸链中,除调整环 外各组成环均以加工经济精度制造,由于扩大组成环制造公差 累积造成的封闭环过大的误差,通过调节调整件相对位置的方 法消除,最后达到装配精度要求。 调节调整件相对位 置的方法有可动调整 法、固定调整法和误 差抵消调整法等 3种
A5 A4
【例】
Tav= (0.35-0.1)/ 5 = 0.05
考虑加工难易程度,进行适当调 整(A4公差不变),得到:
A2
A1 A3
A0
齿轮与轴部件装配
T4 = 0.05, T1 = 0.06 , T3 = 0.1 , T2 = T5 = 0.02
3)确定各组成环的偏差:取 A5 为 协调环。 A4 为标准尺寸,公差带 位置确定: A4 30 0.05 除协调环以外各组成环公差按入体 标注:
3 机器装配精度
相互位置精度 相互运动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相互配合精度 机器装配精度分析
影响装配精度的因素 零件的加工精度(与 多个零件精度有关,图) 装配方法与装配技术 零件间的接触质量 力、热、内应力引起 的零件变形 旋转零件的不平衡
移动方向 直角尺 α0 αT αR αS 工作台 回转台 床鞍 升降台 千分表
αP
图 卧式万能铣床工作台面 对升降台垂直移动的垂直度要求
4
装配方法
(1)装配尺寸链的建立 确定封闭环:通常装配尺寸链封闭环就是装配精度要求 装配尺寸链查找方法:取封闭环两端的零件为起点,沿装 配精度要求的位置方向,以装配基准面为联系线索,分别查明 装配关系中影响装配精度要求的那些有关零件,直至找到同一 基准零件或同一基准表面为止。所有零件上连接两个装配基准 面间的位置尺寸和位置关系,便是装配尺寸链的组成环。
A1(活塞销直径) A0 A2(销孔直径)
活塞销与活塞销孔装配 尺寸链 3 4
活塞销孔直径
0.0075 0.005 0.0025 28 280 28 28 0.01 0.0025 0.0075 0.005 0.0075 0.0125 0.005 0.01 28 28 28 28 0.01 0.015 0.0075 0.0125
,,
0.10 0 A3 430 , A2 50 , A 30 0.02 1 0.06
计算协调环偏差: EI5 = - 0.12 , ES5 = - 0.1 最后可确定:
0.1 A5 5 0.12
A2
A1 A3
A0
A5 A4
齿轮与轴部件装配
2) 装配尺寸链的统计互换法 采用概率算法计算装配尺寸链 封闭环公差分配原则同完全互换法 己知 A1= 35mm,A2=14mm, A3=49mm,若要求装配后齿 轮右端的间隙 A0=0+0.10+0.35
TavA= T0/m =0.25/3mm≈0.083mm 由于A2是一个挡圈,易于加工,而且其尺寸可以用通用量具 测量,因此选它作为协调环。 组成环的公差值为:
T1= T3=0.10mm T2= T0- T1- T3=(0.25-0.10-0.10)mm =0.05mm ③ 确定各组成环的极限偏差 入体方向不明的长度尺寸,其极限偏差按 “对称偏差” 原则配置。 A1 =350-0.10mm A3 =(49±0.05)mm
齿轮 3 要在轴 1 上回转, 故要求齿轮左右端面与轴 套 4、档圈 2之间应留有 一定间隙。己知 A1= 35mm, A2=14mm,A3=49mm,若要求 装配后齿轮右端的间隙在 0.10~ 0.35mm 之间,试 以完全互换装配法解算各 组成环的公差和极限偏差。
解: ① 画装配尺寸链,判断增、 减环,计算封闭环基本尺 寸和公差: 有题意知在 A0与 A1、A2、A3组成的尺寸链中,A1、A2为减 环,A3是增环。 封闭环基本尺寸 A0: A0= ∑Ap-∑Aq= A3-(A1+ A2)=0mm 封闭环公差 T0: T0=(0.35-0.10)mm =0.25mm 所以:A0= 0+0.10+0.35 ② 确定各组成环公差和协调环 按照“等公差法”分配各组成环公差TavA :
解: ① 画装配尺寸链,判断增、 减环,计算封闭环基本尺 寸和公差: 有题意知在 A0与 A1、A2、A3组成的尺寸链中,A1、A2为减 环,A3是增环。 封闭环基本尺寸 A0: A0= ∑Ap-∑Aq= A3-(A1+ A2)=0mm 封闭环公差 T0: T0=(0.35-0.10)mm =0.25mm 所以:A0=0+0.10+0.35 ② 确定各组成环公差和协调环 按照“平均平方公差”分配各组成环公差TavA :
④ 确定协调环的极限偏差 有ES0=∑ESp-∑EIq 得 EI2= -0.20mm 有 EI0=∑EIp-∑ESq 得:ES2= -0.15mm 故 A2=14-0.15-0.20mm ⑤ 核算封闭环的极限尺寸 A0max=∑Apmax-∑Aqmin ≈ 0.343mm A0min=∑Apmin-∑Aqmax ≈ 0.10mm 核算结果表明,封闭环尺寸符合规定要求,故所求组成 环尺寸和极限偏差分别为: A1=350-0.10mm,A2=14-0.150-0.193mm,A3=(49±0.05)mm
活塞与活塞销组件图
【解】 1)建立装配尺寸链 如图所示。 2)确定分组数:平均公差为0.0025,经济公差为0.01,可 确定分组数为4。 3 )确定各尺寸:若活塞销直径 A1 280 尺寸定为: 0.01 ,将其分为 4 组,解图所示尺寸链,可求得 活塞销孔与之对应的分组尺寸如 下:
组 号 活塞销直径 1 2
零 件 基准零件
零 件
零 件
零 件
零 件
零 件
机器
部 件
部 件
组 件
套 件
机器装配系统示意图
2 装配工作的基本内容
1)清洗:目的是去除粘附在零件上的灰尘、切屑和油污, 并使零件具有一定的防锈能力。
2)连接:是装配的主要工作。连接包括:
可拆连接(用螺纹、键、销连接等)
不可拆连接(用焊接、粘结、铆接和过盈配合等) 3)校正、调整与配作:为保证装配精度,提高经济性。 配作是指几个零件配钻、配铰、配刮和配磨等。配刮和配磨 的目的是为增加相配表面的接触面积和提高接触刚度。 4)平衡:对转速较高、旋转平稳性要求较高的机器,为了防 止运转中发生振动,对旋转零、部件进行平衡。平衡包括: •静平衡:以消除质量分布不均所造成的静力不平衡。 •动平衡:以消除质量分布不均所造成的力偶不平衡。 5)试验与验收: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进行。
③ 计算封闭环极限尺寸 A0max、 A0min A0max= A4max+ A5max- A1min- A2min- A3min =0.335mm A0min= A4min+ A5min- A1max- A2max- A3max = -0.29mm 由此可知 A0=0+0.335-0.290mm 由于封闭环 A0不符合装配要求,需通过修配修配环 A2来达 到规定的装配精度。 (必须保证有0.17~ 0.28mm 的啮合间隙)
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中零件数少、装配 精度要求较高又不便采用其它调整装 置的场合
预留修配量的零件,在装配过 修配法 程中通过手工修配或机械加工, 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装配精度要求高 的场合 达到装配精度
装配过程中调整零件之间的相 调整法 互位置,或选用尺寸分级的调 整件,以保证装配精度
动调整法多用于对装配间隙要求较高 并可以设置调整机构的场合;静调整 法多用于大批量生产中零件数较多、 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第6节 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1 装配的概念
零件:组成机器不可再分的基本单元。 套件:若干零件永久联接(如铆接、焊接、过盈配合等)或 联接后再经加工成套件。 组件:若干个零件组合或若干个零件与若干个套件组合成 组件。 部件:若干个零件、套件和组件组合成部件。部件是机器 中具有完整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 将零件、套件装配成组件称为组装。将零件、套件和组 件装配成部件称为部装。将零件、套件、组件和部件最终 装配成机器称为总装。
装配尺寸链组成的最短路线(最少环数)原则
组成装配尺寸链时,应使每个有关零件只有一个尺寸列人 装配尺寸链。 又称一件一环原则。
(2)装配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装配方法 工 艺 特 点 适 用 范 围
①配合件公差之和小于/等于规 大批量生产中零件数较少、零件可用 完全互 定装配公差;②装配操作简单; 加工经济精度制造者,或零件数较多 换法 便于组织流水作业和维修 但装配精度要求不高者 ①配合件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 大批量生产中零件数略多、装配精度 统计互 小于/等于规定的装配公差;② 有一定要求,零件加工公差较完全互 换法 装配操作简单,便于流水作业; 换法可适当放宽;完全互换法适用产 品的其它一些部件装配 ③会出现极少数超差件 ①零件按尺寸分组,将对应尺 分组选 寸组零件装配在一起;②零件 配法 误差较完全互换法可以大数倍
图示齿轮部件,齿轮空套在轴上,要求齿轮与挡 圈的轴向间隙为 0.1 ~ 0.35 。已知各零件有关的基本尺寸为: A4 (标准件), 30 A1 = 30 , A2 = 5 , A3 = 43, A5 = 5 。 0.05 用完全互换法装配,试确定各组成环的偏差。 【解】 1)建立装配尺寸链,确定增减环。 2) 确定封闭环基本尺寸及公差 A0=0 T0=0.35-0.1=0.25 3)确定各组成环的公差:按等公差 法计算,各组成环公差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