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2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了解生物圈(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知识清单】知识点一: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即环境影响生物)1.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2. 生态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特别提醒】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
知识点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以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为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特别提醒】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确认:一个实验通常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控制组)。
对照组就是不作处理的,已知的那一组。
实验组就是作了相应处理的,也就是要验证,探索什么就做什么样的处理的那组。
知识点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应该包括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
前者包括寄生,捕食,合作、共生,竞争等;后者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知识点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必须适应环境2.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3.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别提醒】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但是生物只能适应环境,环境不能适应生物。
考点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例1】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气温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
这一现象说明对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A. 阳光B. 水C. 温度D. 空气【解析】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通过对题干的认真阅读,我们就可以判断是温度影响了蝉的鸣叫。
【答案】选C【例2】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A. 春江水暖鸭先知B. 葵花朵朵向太阳C. 大树底下好乘凉D. 春风又绿江南岸【答案】选C考点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例3】在进行探究实验时,常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下列能作为一组对照条件的是()A. 明亮和潮湿B. 干燥和潮湿C. 空气和土壤D. 温度和水【解析】对照实验:在探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像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相同的实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精简讲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精简讲解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1 生物的特征- 生命活动: 生物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
生命活动: 生物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
- 细胞构成: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构成: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遗传变异: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遗传变异: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1.2 生物圈- 定义: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定义: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 范围: 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范围: 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 重要性: 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
重要性: 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
第二单元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六大类: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六大类: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 作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在物质代谢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作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在物质代谢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2.2 消化和吸收- 消化系统: 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消化系统: 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 消化过程: 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一)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一、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淀粉等糖类。
光二、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叶绿体三、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氧气+有机物四、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五、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二)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一、单细胞生物: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
大多数生活在水里,有些生活在我们身上。
二、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以草履虫为例:如图。
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
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的一面:1、多数浮游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
2、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
有害的一面:1、人体内寄生虫危害人类健康。
如: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等。
2、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造成赤潮,危害渔业。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一、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1、在发育过程中,某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组织的定义: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3、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二、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
1、器官的定义: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例如:大脑、胃、心脏、肝、肺、肾、眼、耳等。
三、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1、系统的定义: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2、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这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清单第二单元 第二章 动物的类群【速记清单】(解析版)
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生物第二章动物的类群第一节无脊椎动物考点1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1.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
2.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
考点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1.刺胞动物(1)结构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水螅、水母、珊瑚和海葵等。
(3)代表动物:水螅生活在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有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体表有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刺细胞。
(4)生活环境:水螅生活在淡水中,大多数刺胞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如海葵、海蜇等。
2.扁形动物(1)主要的结构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涡虫、血吸虫、绦虫等。
(3)代表动物:涡虫涡虫是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大多体长I ~1.5厘米,背腹扁平。
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腹面有口,无肛门。
(4)生活方式:扁形动物中像涡虫这样自由生活的种类很少,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如血吸虫、绦虫等,它们的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3.线虫动物(1)主要的结构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蛔虫、蛲虫、丝虫等。
(3)代表动物:蛔虫蛔虫是线虫动物,雌虫长20~35厘米,雄虫比雌虫略短,主要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它的身体呈圆柱形。
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最外面是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4.环节动物(1)结构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2)代表动物:蝗虫、蜘蛛、蜈蚣、虾、蟹等。
(3)代表动物:蝗虫①身体分节:蝗虫的身体和附肢分节,头部有用于摄食的口器。
②外骨骼:外骨骼起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会限制身体的发育和长大,所以蝗虫需要蜕皮。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1.1 生物的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同,生物需要营养、能够呼吸、排泄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
除了病毒,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生殖过程中存在遗传变异等特征。
1.2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了解身边的生物,记录周围的生物和生活环境。
对生物进行分类,进一步了解生物。
学会调查和记录。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2.1 生物圈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生存条件,包括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生存空间。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2.2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
非生物因素如营养物质、阳光、温度、水和空气等对生物生存有影响。
生物因素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和共生等也对生物生存有影响。
2.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生物能适应环境,如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等。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活动疏松土壤,种植植物防风、固沙等有利的,老鼠打洞、取食破坏水坝草地等不利的。
2.4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所有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如空气、阳光、水、适宜的温度等,以及植物、生产者等生物组成,形成食物链、食物网,相互依存。
第二单元.微小生物的世界1、第一章.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和结构1.1第一节.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知识要点:1、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细菌和蓝细菌,结构简单,没有细胞核;真核生物:原生动物、草履虫、酵母菌等,结构复杂,有细胞核;2、草履虫的结构:草履虫包括纤毛、表膜、细胞质、细胞核、口沟、食物泡、收集管和伸缩泡、胞肛;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益的方面有鱼类饵料和净化污水,有害的方面包括危害人体健康和形成赤潮。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1、2单元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1、2)单元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第一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生命现象(生物的特征):1、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生物体能够由小到大(生物能生长)。
3、生物体能从外界不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等排出体外。
4、生物体能外界刺激能够做出一定反应。
5、生物体通过产生自己的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并把它们的特征遗传给后代。
但彼此也有一定的差异。
(繁殖,遗传和变异)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的分类:自然界除了动物和植物外,还有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能影响生物生存。
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阳光、水分、空气、土壤、温度等。
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的实验P8▲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P8)。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学与人类的生活的关系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做生物学。
举例说明生物学与人类的生活的关系。
▲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精品文档仅供参考学习与交流举例说明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显微镜的结构镜座:支持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连接镜筒和镜柱。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
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知识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一、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曾用网将草场罩起来,结果草几乎被虫子吃光,而未加网的草却长势良好。
在草场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吃草籽和昆虫的鸟又往往被狐和鹰等动物捕食。
由此可见,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是相互制约的。
草被网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
这个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生态系统的概念1.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范围:可大可小,一片森林、一条河流、一个湖泊、一块农田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一、组成成分及各部分的功能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方式的不同,二、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某种成分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成分发生相应的改变,甚至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图)。
亦可用以下图示表示:食物链和食物网一、食物链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顺序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的起始部分是生产者。
2.食物链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在某生态系统中,蚱蜢以青草为食,青蛙可以捕食蚱蜢,又可以被蛇捕食。
在这条食物链中,青草作为生产者,是最基础的环节,蚱蜢为初级消费者,青蛙为次级消费者,蛇则为三级消费者。
图例: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实际的取食和被取食关系并不像食物链所表达的那么简单,一种肉食性动物可以吃多种植食性动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也可以成为多种肉食性动物的食物。
所以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可能有许多条食物链,而且各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了复杂的网状联系。
1.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
(如图)2.食物网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一个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知识点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1、生物体由小长大,细胞的变化有:细胞的生长(体积由小长大)、分裂(一个分裂成两个,数目增多)和分化(形态功能变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
2、细胞分裂的步骤:①细胞核一分为二②细胞质分成两份③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3、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
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4、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经历:(1)复制加倍(2)平均分配。
5、细胞分裂染色体变化的意义:①完成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均分②使遗传物质能准确无误地从上一代细胞传给下一代细胞。
③保证了生物物种正常、稳定地延续。
6、癌细胞最初是由正常细胞变化而来,其特点:①分裂速度快,②容易转移。
②遗传物质改变。
第二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新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多细胞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
)2、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3、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组织的形成:细胞分化的结果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4、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5、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6、动物器官一般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并且以某种组织为主。
器官的结构特点与它的生理功能相适应。
第三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植物体与动物体相似,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2、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3、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1)分生组织: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动物的类群
第一节无脊椎动物
知识点一: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称为__________动物;
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称为__________动物。
知识点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1.刺胞动物
(1)常见的刺胞动物:水螅、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
(2)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________对称;体表有________;有
______无______。
2.扁形动物
(1)常见的扁形动物:涡虫、血吸虫、绦虫等。
(2)扁形动物的生活方式:少数营自由生活,大多数营__________生活。
(3)扁形动物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器官简单,__________器官发达。
(4)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________对称;背腹__________;有口无
__________。
3.线虫动物
(1)代表动物——蛔虫
蛔虫
(2)常见的线虫动物:除了蛔虫,还包括蛲虫、钩虫、丝虫等。
(3)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__________;体表有__________;有口
有__________。
1。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第一章生命的奥秘- 生物: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
- 细胞的功能:物质转运、新陈代谢、细胞分裂。
- 生命的特征: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刺激反应、适应环境。
- 生物分类:物种、属、族、门、纲、目、类。
- 生物圈:陆地生物圈、淡水生物圈、海洋生物圈。
第二章生物的多样性- 真核生物的分类:原生生物、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
- 真核生物的形态: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 细胞的多样性:各种细胞的形态。
- 物种多样性:种、亚种、品种。
- 生态多样性:由物种、微观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差异而形成的生物多样性。
第三章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生态系统组成:生态系统有生物组成和非生物组成两部分,生物组成由生物群落构成,非生物组成包括无机物和能量等。
- 生态位:一个生物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地位。
- 生态金字塔:用于表达生物在一个群落中的数量和生物间的能量关系,分为生物量金字塔和能量金字塔。
- 能量流动:食物链、食物网、营养金字塔。
-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保护自然环境不被人类活动所破坏的行为。
第四章生物的形态结构- 干燥、湿润和沼泽环境下植物适应的结构。
- 动植物的适应性变化。
- 动物的身体骨骼特征。
- 植物的结构特征。
- 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第五章生物的物质与能量- 物质循环:碳、氮、水等。
- 能量的转化: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营养作用。
- 生物的繁殖方式。
第六章生物与健康- 常见的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 防治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方法。
- 饮食及其相关问题。
- 物质滥用的危害。
第七章种间相互关系- 生物种间关系的分类:共生关系、捕食关系、群落性关系、竞争关系。
- 生态平衡。
- 自然保育区。
- 灭绝和生物多样性。
总结本文概述了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各章知识点,涉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生命的奥秘、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物的物质与能量、生物与健康、种间相互关系等。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步骤:(1)取镜和安放。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对光成功的标志: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
(3)观察: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
然后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物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注意事项:(1)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擦拭载玻片、盖玻片使用纱布。
(2)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想要移动的方向相反。
(3)更换高倍镜后视野的变化:物像变大、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暗。
一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需要在擦拭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需要在擦拭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都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最外层,起到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植物细胞特有)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细胞核——————内含DNA,DNA上有遗传信息,因此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植物细胞特有)线粒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含酸、甜、辣和色素(植物细胞特有)注意:(1)细胞(包括植物、动物)内的能量转换器为叶绿体和线粒体;植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为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为线粒体。
(2)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例如很毛细胞4.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线粒体——————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5.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细胞怎么构成生物体》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眼虫、大肠杆菌、酵母菌、草履虫、衣藻、 变形虫 2、观察草履虫时,棉花纤维使草履虫得运动速度变慢,利于 观察。从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是因为草履虫需要氧气,都聚集在培 养液的表层。
3、草履虫的结构:(1)胞肛: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 出。(2)食物泡:食物泡随着细胞质的流动,期中的食物逐渐被 消化。(3)口沟: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等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 (4)纤毛: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在
5、染色体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的,DNA 是遗传物质,染 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6、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7、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 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的遗传物质也是一 样的。如人的某一细胞染色体数是 46 条,分裂 n 次后,新细胞 的染色体数仍是 46 条。
水中旋转前进。(5)表膜: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表 膜。(6)收集管、伸缩泡:把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收集起来, 排到体外。(7)细胞质(8)细胞核:大核、小核。
4、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鱼类的天然饵料) 也有害(疟原虫、痢疾变形虫、赤潮)。
5、赤潮是水体受到污染,大量含氮、磷的有机物排入海 洋导致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
5、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 按照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
6、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皮肤、 肠胃内壁表面、腺体表面)、结缔组织(骨、血液、韧带)、 肌肉组织(平滑肌、骨骼肌、心肌)、神经组织。
7、人体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 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第二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动物和人体的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 精卵。 2、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 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 程叫做细胞分化。 3、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 的细胞群。 4、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 一定功能的结构→系统→动物体或人体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二章课本重要概念梳理修改版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一章课本重要概念梳理第一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二章认识细胞第一节学习使用显微镜英国科学家胡克通过自制显微镜观察软木切片,将看到的中空“小室”陈伟细胞。
实验室中常见的显微镜有单目显微镜和双目显微镜,都已可见光为光源,属于光学显微镜。
观察微小物体,需要借助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结构○1镜座○2镜柱 :○3镜臂○4载物台○5通光孔○6压片夹○7遮光器:光强用小光圈,光弱用大光圈○8反光镜:光强用平面镜,光弱用凹面镜。
○9镜筒:连接目镜和转换器○10物镜(高倍镜比较长) 目镜:(低倍镜比较长),可以放大物象○11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顺时针转动,镜筒下降)注意:1、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上下左右颠倒)。
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2、观察的标本应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3、原则:镜筒先升后降(眼看物镜)再升,准焦螺旋先粗后细,物镜\目镜先低倍后高倍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二.显微镜的功能三升:左眼看目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四调: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注意:如果需要用更高倍数的物镜观察,应将要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转换物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后观察(转换物镜后,切忌用粗准焦螺旋调焦)。
如果需要,可以调节视野亮度。
(4)收镜①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片标本。
②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用擦镜纸将目镜和物镜的镜头擦拭干净。
③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偏向两旁,将镜筒缓慢降至最低。
④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2.双目显微镜的操作提示(1)取镜和安放(2)调光一开:打开显微镜电源开关,确认载物台已经降到最低处、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二调:调节两个目镜间距离以适应瞳距,用光源调节旋钮调节视野亮度。
(3)调焦观察一放: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通过调整移动手轮来移动玻片,将玻片移至通光孔中心。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二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二单元)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生物是一门关于生命的科学,通过学习生物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现象。
在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中,第二单元主要介绍了细胞的基本知识和细胞的功能。
下面是本单元的知识点汇总。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1. 细胞膜: 细胞的外界边界,控制物质的进出。
2. 细胞质: 细胞膜内的物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液。
3. 细胞核: 细胞中控制和调节细胞活动的中心。
4. 线粒体: 细胞中的能量供应中心,是细胞呼吸的场所。
5. 叶绿体: 植物细胞中的特殊细胞器,进行光合作用。
6. 中心体: 动物细胞中的特殊细胞器,参与细胞分裂。
二、细胞的功能1. 营养摄取和消耗: 细胞通过细胞膜摄取营养物质,并通过细胞质内的细胞器进行消耗和代谢,保持细胞正常运作。
2. 细胞分裂: 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进行繁殖和增殖。
3. 特殊功能: 不同类型的细胞具有不同的特殊功能,如血液中的红细胞能够运送氧气,肌肉细胞能够收缩等。
三、细胞的多样性在自然界中,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多种多样,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类。
原核细胞是最原始的细胞类型,没有细胞核和一些特殊的细胞器,如细菌细胞;真核细胞则拥有明确的细胞核和一系列细胞器,如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四、细胞的发现历程细胞的发现是科学界的重大突破,在发现细胞之前,人们对细胞的存在一无所知。
而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不断观察和实验,最终发现了细胞的存在和基本结构,为后续的细胞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五、生物的组织层次生物按照不同的结构层次可以分为细胞、组织、器官和器官系统等不同层次。
细胞是生物组织的最基本单位,组织是由多个相同或相似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组成,器官是由多种不同细胞类型组成的,而器官系统则是由多个相互协作的器官组成。
六、实验方法与技巧在学习生物知识时,实验方法和技巧的运用非常重要。
例如,观察细胞可以使用显微镜;染色方法可以使用苏木精和碘液;细胞切片可以使用刀片等等。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知识点
1、生物圈(定义):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生活环境:生物的生存空间和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分类: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等②生物因素----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讨论和交流。
4、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生物的影响--光对鼠妇生活影响设计对照试验几点注意事项:①实验结束后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③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少偶然因素。
5、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捕食关系(兔以某些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竞争关系(水稻和田中杂草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合作关系(蚂蚁、蜜蜂等群体生活的昆虫)寄生关系(蛔虫、猪肉绦虫等寄生在人和其他动物的体内) 6、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2、生态系统组成:⑴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⑵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分解者——细菌、真菌等微生物3、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
食物链特点:①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③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④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
4、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5、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知识总结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知识归纳整理一、显微镜的构造(记P37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图)1.机械结构:支持部分:镜座、镜柱、镜臂、镜筒、载物台(中央有通光孔);调节部分:粗(细)准焦螺旋、、转换器、遮光器;2.光学结构:目镜和物镜、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及遮光器上小光圈;光线弱时凹面镜、大光圈)二、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②把显微镜放在试验台距边缘7厘米处,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三转两开一条线)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④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也要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通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
以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为宜。
3.观察⑤把所要观察的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
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⑥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此时,眼从侧面看物镜)⑦一只眼向目镜内看。
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清晰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清洁收镜注意事项:用擦镜纸擦拭目镜和物镜,用纱布擦拭显微镜的其他部分。
三、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上下倒、左右倒)。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放大倍数越大,像越大,能看到的细胞数越少,视野越暗。
(物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目镜的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第二节植物细胞知识归纳整理一、玻片标本的类型1.按制作材料分:切片:用从生物体材料上切去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用撕下或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材料制成。
1.按照保存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永久玻片和临时玻片。
玻片标本的制作都需载玻片、盖玻片。
二、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玻片1.准备擦: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2)人教版七班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P78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51、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大多生活在水中,淡水中单细胞藻类是衣藻,多细胞是水绵。
主要作用是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另外还有食用、药用价值。
52、苔藓植物具有茎和叶,还有假根(不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生活在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或树干上,一般比较矮小。
主要作用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批示植物(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
另外还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53、蕨类植物具有根、茎(根状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
主要用于食用、药用,作为绿肥和饲料,观赏和产生煤(经济意义)。
54、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靠孢子(一种生殖细胞)繁殖后代。
其中蕨类植物已经形成孢子囊(褐色隆起)。
第二节种子植物55、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有的还有胚乳。
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构成。
56、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可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57、种子植物比苔藓和蕨类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种子植物能产生种子,靠种子繁殖后代。
58、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
子叶和胚乳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
所以我们吃的一般是植物种子里的子叶或胚乳。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P90第一节种子的萌发59、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60、种子不能萌发的三种情况:①干瘪或被虫咬的②储存时间过长,胚已经死亡的③正在休眠期的。
61、食用豆芽的部分是由胚轴发育而来的。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62、从下向上,根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组成。
63、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数量的增加,一方面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故根伸长区生长最快。
64、枝条是由茎、叶和芽组成,枝条由芽民育而成,因为芽中有分生组织。
并不是所有的芽都发育成枝条,有的芽发育成花,发育成花的芽叫花芽。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范本(二篇)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知识点总结范本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主要包含了细胞与生命、生物的营养与消化、生物的呼吸与循环、生物的运动与支持以及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等知识点。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的详细总结:一、细胞与生命1. 细胞的发现与分类:- 细胞的发现: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树皮、植物组织和鱼片等样本中的细小结构,并将其称为“cell”。
- 细胞的分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 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仅存在与细胞内,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 细胞质: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液体,包含细胞器。
- 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内部含有染色体。
- 线粒体:能量的生产者,参与细胞内的呼吸作用。
-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里面含有叶绿素。
- 液泡:贮存细胞的水分和物质。
- 高尔基体、溶酶体、核糖体等。
3. 细胞的生命周期:- 有丝分裂:细胞增殖的过程,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等阶段。
- 无丝分裂:细胞不增殖的过程,包括DNA复制、分裂和细胞质分裂等阶段。
二、生物的营养与消化1. 生物的营养方式:- 自养营养: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学合成从无机物质中合成有机物质。
如植物。
- 异养营养:通过摄取有机物质来获得能量和建造自身的物质。
如动物。
2. 消化系统:- 消化器官:口、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
- 消化过程: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
3. 消化吸收:- 葡萄糖:食物中被消化后吸收进入血液中,为细胞提供能量。
- 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供细胞呼吸使用。
三、生物的呼吸与循环1. 呼吸方式:- 人类的呼吸器官: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
- 肺的结构:肺泡与毛细血管的结合。
- 呼吸的过程:吸气和呼气。
2. 循环系统:- 循环器官:心脏、血管和血液等。
- 循环方式:单循环和双循环。
- 心脏的结构:心腔和心瓣。
- 血液的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
四、生物的运动与支持1. 骨骼系统:- 骨骼的作用:保护内脏、支持身体、参与运动和储存矿物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2
班级姓名
45.生物圈中的植物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46.藻类①分类有单细胞藻类(衣藻)、多细胞藻类(水绵);
淡水藻类(衣藻、水绵)海洋藻类(海带、紫菜、石花菜);
②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
③特点:几乎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和无机盐,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④作用:释放氧气;可做鱼类饵料;可供食用;工业及医用原料。
⑤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47.苔藓类①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
②特点: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③作用: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原因: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
④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48.蕨类①生活环境:潮湿的陆地。
②特点: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③作用:可供食用,卷柏、贯众等可供药用;满江红是优良的绿肥和饲料。
两亿多年前的蕨类植物遗体堆积,逐渐变成了煤;
④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蕨类植物叶片背面褐色的隆起是孢子囊群,每个孢子囊群中有多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中有很多孢子。
49.①种子的结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课本81图):
种皮:保护里面幼嫩的胚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构成
种子植物之所以能够更适应陆地环境,能产生种子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50.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异同:
双子叶植物(有两片子叶,如大豆、花生);
51.种子植物包括两大类群: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①果实的结构:由果皮和种子构成。
②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着的,种子无果皮包被,如松、杉、柏、银杏、苏铁)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如桃、玉米、玫瑰)。
被子植物也就是绿色开花植物。
③被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家族。
52. 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种子萌发需要的自身条件:种子的胚是完整的、活的、且度过休眠期的。
在农业生产上,播种前应当先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使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进行测定。
53.种子萌发的过程:
①首先要吸收水分。
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芽、胚轴和胚根;
②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54.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小段,叫做根尖,根尖是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根尖的结构:(课本97图)根尖四区:①根冠:(保护作用);
②分生区(细胞小,排列紧密,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补充伸长区的细胞数量);
③伸长区(长得最快,越往上细胞越大,最后成为成熟区细胞的一部分);
④成熟区(表皮细胞突出形成根毛,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增大。
55.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因为芽中有分生组织。
芽根据着生的位置分为顶芽和侧芽。
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98图):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
茎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分生组织)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56.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水和无机盐:根从土壤中吸收。
有机物:绿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57.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
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
缺钾时,植株的茎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缺少含硼的无机盐,油菜只开花不结果
58.过度使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因此农业生产中多使用农家肥,配合使用化肥
59.根据植物生活所需要的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营养液来栽培植物,
这种方法就是无土栽培。
60.花的结构(P104图):
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药里面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
61.传粉: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异花传粉需要有一定的媒介,如桃花、苹果花、油菜花靠昆虫传粉;玉米、杨、柳靠风传粉。
风媒花一般比较小,花粉多而轻盈,容易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它们的柱头上常有分叉和粘液,容易接受花粉。
传粉不足,导致减产。
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62.受精过程(P105)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6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花瓣、雄蕊、柱头和花柱——凋落
64.根吸收水分的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
根毛增加根的吸水面积,提高根的吸水效率。
65.导管和筛管的比较
66.叶片的结构:(P112图)叶片由表皮、叶肉与叶脉三部分组成
①表皮:大多数植物上表皮气孔少,下表皮气孔多;
②叶肉: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栅栏组织:叶绿体多,靠近上表皮;海绵组织:叶绿体少。
靠近下表皮;
③叶脉:内生有导管、筛管,起支持和运输作用。
④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
气孔的开关: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太阳升起的时候,气孔慢慢张开,夜幕降临时,大多数气孔缩小或闭合。
67. 蒸腾作用:水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意义:①拉动水分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
②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
③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68.绿色植物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绝大部分水分又
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促进了生物圈中水循环的进行。
69.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②选叶遮光并照射。
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目的:做对照实验
③去掉纸片
④酒精脱色把叶片放进酒精中隔水加热,(隔水加热:为了防止酒精燃烧)
脱色的目的:将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脱色后叶片为黄白色。
⑤清水漂洗加碘液
⑥冲掉碘液观察:(现象是: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变蓝)
结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70.叶绿体因含有叶绿素而呈现出绿色。
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
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
71.有机物的作用
①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植物体干重的绝大部分物质是有机物,极少部分是无机盐)
②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72.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实验结论: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73.金鱼藻释放的气体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立刻燃烧起来。
说明金鱼藻在光下产生了氧气。
74.光合作用反应式
光合作用的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75.如何利用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产量?
①合理密植②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③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76.呼吸作用相关的实验:(课本127-129图)
实验一结论:种子萌发的过程释放了能量。
(一部分能量用于种子萌发,还有一部分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散失了)
实验二结论:种子萌发释放出了二氧化碳
实验三结论:种子萌发吸收了氧气。
77.呼吸作用反应式
定义: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实质: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78.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呼吸作用就越强。
农田适时松土,遇到涝害时排水,都是为了使植物的根得到充分的氧气,保证呼吸作用正常进行。
降低呼吸作用强度:贮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79.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
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81.植被: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
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8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人均森林面积少,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②森林资源利用不合理,伐优留劣、乱砍滥伐,森林生态系统呈现衰退趋势
③过度放牧使草场退化、沙化
83.为保护植被,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退耕还林条例》、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政策,
全国植树节:每年的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