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春市陂面中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6春秋战国的纷争word教案(7)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能力方面:通过学生对齐国强大、称霸的过程的学习,让学生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从而培养学生理解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的具体分析,使学生逐渐理解诸侯争霸的作用,认识诸侯争霸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虽然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但具有加速统一步伐、促进民族融洽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想方面:通过对齐国、晋国称霸的原因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得以强大的根本原因。
教学重点: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是难点。
教法设计: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首先复习提问在前上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哪个朝代?这些朝代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怎样?在学生能回答正确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并导入新课。
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西周过了是东周。
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这是一个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一、东周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特征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二、春秋五霸1、诸侯争霸的实质教师首先出示有关西、东周变化的对照表名称土地兵力财力物力人口天子与诸侯的关系西周周王室直接管辖从镐京到洛邑方约千里的土地王室直接管辖的军队多达14万人以上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天子是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东周东周初年王室直接近辖的土地有方约600里的土地,往后越来越少。
最后只有方约百里的土地。
平王东迁后,还有3万人。
后来逐渐减少到只剩下几千人了直辖的人口所剩无几,财力、物力、兵源减少天子在政治上成了傀儡,不得不依靠强大的诸侯。
人教版历史社会七年级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鼎新,才能富国强兵。
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二、重点、难点1、本课重点:齐晋争霸2、本课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历史影响三、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自由阅读法、故事法学习方法:阅读、讨论、探究、比较五、教学过程:幻灯片1 《春秋战国的纷争》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导入:西周是谁建立的?都城在哪?(周武王,镐京)西周又是怎样灭亡的?(p30导入框,指导学生阅读)幻灯片2:《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讲的是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竟下令奖赏一千两金子,(成语:一笑千金)后来听信了一个马屁精的鬼主意,叫人点起了烽火台,结果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这个故事跟我们小时候听的什么故事类似?(狼来了)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做人要有诚信,昏君会误国。
幻灯片3:《周平王迁都洛》西周灭亡,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幻灯片4:《春秋战国的分期》幻灯片5:《西东周变化的对照表》看出周平王迁都洛邑后,周天子名义上仍是天下的共主,但王室力量已严重衰微,权威一落千丈,(p30)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各诸侯国为了抢夺土地、人口,争夺政治上的特权,不断发动战争,迫使弱小的诸侯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新人教版《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们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的现象的能力。
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鼎新,才能富国强兵。
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我们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齐、晋称霸。
齐、争霸体现了大国争霸的政治、军事特点。
两国都通过改革实现了富国强兵,齐国凭借政治威势,晋国凭借军事胜利,都取得了霸主的地位。
由此,改革与强国的多虚构的成分。
培养学生从传说和故事中探究历史真实的科学精神。
3.“围魏救赵”内容设计成学生活动。
教师可提供与这场战事相关的政治、军事和地理方位因素,由学生分小组设计出多种救赵方案,介绍方案特点,评价优劣,在比较鉴别中认识国魏救赵战例的典型意义,认识军事谋略对战争胜负的影响。
(参照附图)复习巩固:一、选择题1.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A.齐桓公 B.晋文公C.楚庄王D.秦穆公2.晋楚争霸时,楚国势力最北达到()A.长江流域B.渭水流域C.淮河流域D.黄河流域3.下列典故与春秋末年吴越争霸有关的是()A.尊王攘夷B.退避三舍C.卧薪尝胆D.纸上谈兵4.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国家是()A.齐 B.晋C.楚 D.燕5.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①管仲改革②城濮之战③勾践灭吴④葵丘会盟()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④②③6.下列历史事件或典故与成语“朝秦暮楚”有关的是()A.围魏救赵B.纸上谈兵C.卧薪尝胆 D.“合纵”“连横”7.战国时期,都城分别在今湖北荆州和北京的是①齐②楚③韩④燕⑤赵()A.①②B.②③C.②④D.②⑤8.下列哪一战役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A.城濮大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二、材料分析题9.“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2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的现象的能力。
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鼎新,才能富国强兵。
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齐、晋称霸。
齐、争霸体现了大国争霸的政治、军事特点。
两国都通过改革实现了富国强兵,齐国凭借政治威势,晋国凭借军事胜利,都取得了霸主的地位。
由此,改革与强国的关系,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互动影响,对于理解和把握春秋战国的朝代特征,有重要意义。
本课的难点是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春秋时代的争霸战争,军队数量较少,往往一天就决定战争胜负,强者通过召集盟会确立霸主地位,政治意味强烈。
战国兼并战争,动辄几十万大军上阵,对阵双方攻守持续几个月,死伤几万、几十万,战争的残酷性尽显。
引导学生对比分析齐桓公称霸和秦赵长平之战,上述特点明显。
教材弱化了对战国兼并战争历史作用的分析。
但从教材“有些诸侯中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等表述中,就隐含着历史走向统一趋势的意思,要指导学生分析理解。
二、教法建议1.教材以“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故事导入本课,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交待西周灭亡、东周建立的历史过程。
教师可让学生阅读这部分内容,并总结出昏君误国的历史教训,反衬本课即将学到的几位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国君。
2.教师应向学生交待清楚“东周”的概念内涵和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
进而引申出王室衰微这一时代特征。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人教版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教学目标:1、说出东周分为哪两个历史时期,了解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情况。
2、比较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3、通过学习探讨改革与强兵富国之间联系?二、教学重点:齐国和晋国的称霸三、教学难点: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不同特点及历史影响。
教学过程:(一)以“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故事导入新课,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交待西周灭亡、东周建立的历史过程。
(二)自主学习通过看课本P30-P32,完成以下问题。
1、东周分为和。
2、春秋时期主要霸主、、。
3、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总结:1、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4、描述晋楚争霸情况。
见教材31页5、春秋争霸的历史作用。
总结: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但在争霸的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通过看课本P33-P34完成以下问题1、说出战七雄、、、、、、。
2、战国时期主要兼并战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3、长平之战时间、交战双方、作用。
公元前260年秦、赵作用:大败赵军,使秦国变的更为强大,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三)合作探究⑴齐国和晋国能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总结:为谋霸政而改革,因改革而富强,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改革都涉及到内政,生产和军事等方面⑵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许多战争是好事还是坏事?说出你的理由。
⑶说出你所知道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
(四)系统总结:列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
(五)巩固训练1.为了争霸,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发展本国势力的是3.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最重要的是“尊王攘夷”5.战国七雄中,地处最北和最南的分别是①“田氏代齐”②三家分晋③桂陵之战④马陵之战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尊王攘夷”旗号的真实目的是9.阅读上列材料:“管仲相桓公,霸诸假,一匡天下”——《论语》请回答:⑴桓公霸诸侯成功是在什么时间?⑵管仲在齐桓公称霸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有利措施?课后反思:。
七年级历史《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七年级历史《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七年级历史《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时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鼎新,才能富国强兵。
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春秋时期齐、晋争霸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三)基本教学思路:1、通过学生快速跳读课文,对课文零散的信息进行整合,然后由学生自己归纳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零散知识的整合和综合概括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解决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启发、讨论、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与教师合作、与其它同学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新课程提出的三个维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教学过程:导入:在上节课。
我们学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司母戊鼎。
鼎是中国青铜文化的代表,是国家和权利的象征,在过带被视为立国重器。
传说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他将从各地收集到的青铜铸成九鼎。
从此,九鼎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
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把它作为世代相传的国宝。
到了周朝时,楚国的诸侯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在周天子的境内检阅军队。
当时的天子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问,楚庄王趁机询问九鼎的轻重。
楚庄王问鼎有什么含义?他想干什么?学生可能答出:想代替周天子统治天下,是对周天子的挑战。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内容标准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二)教材分析历史上,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本课主要讲述的就是“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争霸”讲述了齐桓公称霸和晋楚争霸,当时齐桓公任用管仲实行改革,使自己成为春秋是第一位霸主,随着国力的强大晋国与楚国展开了争霸战争,双方在城濮大战。
“战国七雄”讲述了“七雄”的并立与战争,各国运用“合纵”“连横”的斗争策略,几经反复,经历了长平之战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识读《春秋》和《战国》形势图,提高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图片、史料,多方面培养学生获得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讲述春秋战国的成语典故故事,提高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等古代君王的故事,培养学生宽容忍让、诚信和坚毅等的优良品质,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认识到战乱纷争时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齐桓公称霸;晋文公争霸;战国时期的主要战役,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
难点:理解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及趋势。
(五)教学流程【导入新课】展示下列年代尺,引导学生回忆夏、商、西周更迭的过程。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忆完相关内容后,教师提出“西周以后的历史是如何发展的呢?在年代尺上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这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时期?这一时期又将向我们展开怎样恢弘的历史画卷呢?”导入第6课学习。
【落实课标】解释课题,“春秋战国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看课本30页注释①,结合下列图示了解春秋战国的意思以及起至时间,知道春秋战国都属于东周时期。
展示《史记》资料“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新人教版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识:请复习小导师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
教师并作评价。
二、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剪辑:《烽火戏诸侯――西周灭亡》(约1’09”)导入新课。
〖屏幕显示〗组织学生讨论:1、这个片子讲述的是什么故事?(烽火戏诸侯)2、这个游戏骗局最终害了谁?(周幽王)3、为什么?(诸侯们不可能第二次受骗)4、这个故事与我们小时候讲的一个什么故事相似?(狼来了)5、他们的骗局导致了什么后果?(烽火戏诸侯这个教训是极其惨痛的。
惨就惨在周幽王自食其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痛就痛在历史就是这么无情,没有给周幽王留下任何申辩、痛改前非的机会。
当戎族真的来进攻的时候,往日报警号令天下的烽火台就失去了威力和作用。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和狼来了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诚信。
西周灭亡后,东周开始。
东周又分春秋战国时期。
〖屏幕显示〗【师】有谁知道为什么把这一时期称作“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生】答略。
(可互相讨论)一、春秋五霸——五霸相继 (前770~前476年)1、著名霸主:【师】同学们,关于春秋五霸,你知道些什么?【生】(踊跃发言)【师】归纳:春秋五霸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种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越王勾践、吴王夫差。
2、齐桓公首霸原因影响【师】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师】归纳:〖屏幕显示〗【师】齐国发展生产有哪些有利的环境资源条件?(背山面海,资源丰富)【师】如何把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改造、开发、利用,可联系西部大开发)【师】要实现这个转化过程,最需要什么?(人才、资金)【师】齐国是否重用人才?重用什么人?(管仲)【师】何谓“尊王攘夷”?“尊王攘夷”有什么高明之处? (指导学生阅读“尊王攘夷”的注解。
)【生】答略【师】借“尊王”之名,行“争霸”之实,对外扩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
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课型:新授课教学模式:三为主五环节教具:多媒体课程标准: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鼑新,才能富国强兵。
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观察分析争霸战争这种历史现象,比较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确立霸主地位的过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分析争霸战争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兴人是兴国的关键,做人做事要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才能成功,培养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
(一)教学流程:导入新课:你知道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吗?多媒体播放《烽火戏诸侯》的相关视频,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一:诸侯与天子之间这样说明了什么?烽火戏诸侯之后政局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教师总结:此后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诸侯纷争的局面,不久西周灭亡,东周建立。
问题二:你知道东周是如何建立的吗?分那两个阶段呢?他们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教师: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大变革时期。
在这一时期,社会各个方面都出现急剧的变化,被称为大变革时代,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巨变之一------春秋战国的纷争。
说明:以故事导入新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很自然的解决了教材第一段的内容,同时使后面的学习变得更加自然流畅。
课件展示课题: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讲授新课:第一篇春秋五霸-------问鼎中原,谁主沉浮合作探究探究历史背景(学生结合多媒体的材料阅读教材):思考:问题一,春秋时期为什么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问题二,为什么诸侯不在听从周天子的命令?问题三,诸侯进行战争的目的何在?问题四,当时有哪些霸主?教师:多媒体展示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春秋争霸出现的原因。
七年级历史上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名师教案人教版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的起迄年代;“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周王室的衰微;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与城濮之战;战国时期的起迄年代;“战国七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
能力方面:通过学生对齐国强大、称霸的过程的学习,让学生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从而培养学生理解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的具体分析,使学生逐渐理解诸侯争霸的作用,认识诸侯争霸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虽然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但具有加速统一步伐、促进民族融洽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想方面:通过对齐国、晋国称霸的原因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得以强大的根本原因。
二、教学重点: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是难点。
三、教法设计: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首先复习提问在前上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哪个朝代?这些朝代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怎样?在学生能回答正确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并导入新课。
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西周过了是东周。
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这是一个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一、东周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特征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二、春秋五霸1、诸侯争霸的实质教师首先出示有关西、东周变化的对照表王室力量削弱,天子和诸侯的地位变化的理解。
教师提问:诸侯争霸的实质是什么?教师应进一步指出:春秋时期的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的资格,反而在政治、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doc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主题一、教材分析历史上,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本课主要讲述的就是“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争霸”讲述了齐桓公称霸和晋楚争霸,当吋齐桓公任用管仲实行改革,使自己成为春秋是第一位霸主,随着国力的强大晋国与楚国展开了争霸战争,双方在城濮大战。
“战国七雄” 讲述了“七雄”的并立与战争,长平之战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二、学生分析初一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的历史学习的方法,对这一段历史比较生疏,但这一时期的许多成语典故部分学生能够讲出来,因此利用好成语典故,能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周概念的内涵及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列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
知道齐桓公争霸、晋楚争霸及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比较、评价、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发挥重塑历史特色人物的想象能力。
识读春秋战国形势图,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成果,以培养合作学习意识,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达到开放和创新的目的;教学中釆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直观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强大的根本原因;通过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建立霸业的过程,使学生懂得国强要革新,国立靠治业,国兴靠人才的道理。
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兴旺追求更高目标,增强毅力,发奋学习;认识到分解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四、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主要使用PPT的制作技术、视频、语音的截取和组合技术、简易动画制作技术。
在教学坏境中如此使用及预期效果:PPT的使用贯穿于整个课堂,结合课本进行有效的运用。
这样可以使得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楚庄王称霸和马陵之战中使用微视频,不但能补充教材,而且能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同时在潜移默化屮进行了情感教育。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晋楚争霸与城濮大战,了解南方的吴越争霸,掌握战国的形成过程、名称、方位及长平之战的影响。
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的现象的能力。
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只有改革,才能富国强兵。
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借助乡土历史-齐国历史的独特魅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历史并不遥远,历史就在身边,培养学生主动探讨,善于搜集处理信息的方法通过问题导学,启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各国不断改革,是国富兵强的根本。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齐、晋称霸。
齐、争霸体现了大国争霸的政治、军事特点。
两国都通过改革实现了富国强兵,齐国凭借政治威势,晋国凭借军事胜利,都取得了霸主的地位。
由此,改革与强国的关系,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互动影响,对于理解和把握春秋战国的朝代特征,有重要意义。
本课的难点是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等表述中,就隐含着历史走向统一趋势的意思,要指导学生分析理解。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我们生在山东,长在淄博,齐鲁大地,物产丰盈,人杰地灵。
谁能说说看,为什么称山东称为齐鲁大地?齐国古都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引出课题。
提问:东周从何时开始,它分为哪两个历史时期?为什么取名春秋战国?(明确春秋战国是两个历史时期)一、春秋争霸(一)第一霸主齐桓公出示史料:“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
七年级历史上第六课、战国的纷争教案人教版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的起迄年代;“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周王室的衰微;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与城濮之战;战国时期的起迄年代;“战国七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
能力方面:通过学生对齐国强大、称霸的过程的学习,让学生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从而培养学生理解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的具体分析,使学生逐渐理解诸侯争霸的作用,认识诸侯争霸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虽然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但具有加速统一步伐、促进民族融洽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想方面:通过对齐国、晋国称霸的原因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得以强大的根本原因。
二、教学重点: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是难点。
三、教法设计:讲述法为主,兼用谈话、讨论、讲故事、图示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首先复习提问在前上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哪个朝代?这些朝代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怎样?在学生能回答正确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并导入新课。
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西周过了是东周。
东周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这是一个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一、东周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特征公元前770年,东周建立。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二、春秋五霸1、诸侯争霸的实质教师首先出示有关西、东周变化的对照表王室力量削弱,天子和诸侯的地位变化的理解。
教师提问:诸侯争霸的实质是什么?教师应进一步指出:春秋时期的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的资格,反而在政治、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6课 教学设计.doc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韩敏课标要求: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东周概念的内涵及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
列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
知道齐桓公争霸、晋楚争霸及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C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比较、评价、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发挥重塑历史特色人物的想象能力。
识读春秋战国形势图,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C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强大的根本原因。
通过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建立霸业的过程,使学生懂得国强要革新,国立靠治业,国兴靠人才的道理。
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兴旺追求更高目标,增强毅力,发奋学习。
认识到分解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教学重点:因为齐桓公第一个称霸而且其过程在诸侯国中具有代表性,所以齐桓公称霸作为一个重点。
城濮之战,长平之战为代表的战役对于争霸局面和历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也为重点。
教学难点:正确看待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对于初一新生来说不易自己领会。
教学方法:重点的突破方面齐桓公称霸可根据问题的难度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谈话、组织讨论,并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齐国和晋国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
两个战役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讲述故事演故事的活动中去,用文艺形式深化本课知识,加强学生对成语故事重新思考,使学生的情感认识不断升华。
难点方面,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的对比和辩论,由浅入深地使学生了解这一个历史时期的特点是战争,并以战争为主线,贯穿整个历史时期的始终,了解战争既有残酷的一面,同时又具有现实作用的另一方面,突破难点。
同时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读故事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一起回到那西周以后,中国进入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让我们一起七我们一起回到那金戈铁马的年代,共同学习第六课《春秋战国《春秋战国的纷争》新课讲授:一、东周的两个分期教师讲述: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案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案篇一: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新人教版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晋楚争霸与城濮大战,了解南方的吴越争霸,掌握战国的形成过程、名称、方位及长平之战的影响。
(1)能力要求: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注意教学中涉及的理论、观点的讲解说明。
如:改革是诸侯国所以强大的根本原因,要强化各诸侯国改革的内容、作用;诸侯争霸的作用,要强化辩证地看问题,既要认识事件的消极影响,又要认识事件的积极意义,使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分析能力。
(2)指导学生阅读《春秋争霸开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画出春秋争霸七国和战国七雄的方位示意图,形成春秋争霸七国和战国七雄的时空观。
在教师的提示下,尽可能由学生分析概括出春秋霸主前后相继,战国七雄同时并存的特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4.重点:齐、晋称霸。
5.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等表述中,就隐含着历史走向统一趋势的意思,要指导学生分析理解。
[教学策略]1.教法选择:直观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2.学法选择: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史料解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料开发利用:教材插图和史料、网上下载的部分资料等。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板书设计]1.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3.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回答:
1、春秋时期为什么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
2、春秋时期出现了哪些主要霸主?最早称霸中原的是谁?
展示地图《春秋形式图》引导学生读图思考:
假如你是齐桓公,应该怎样作才能成就霸业?请同学们充当谋士,为齐桓公献计献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知道春秋霸主和战国七雄的名称。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春秋大国称霸及战国纷争过程与影响的学习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比较、评价、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识读春秋战国形势图,锻炼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春秋战国大国兴起的原因的学习,使学生懂得改革与人才对国家兴盛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人身观、价值观。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备课人
职称
中学历史二级
授课对象
七年级学生
课题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标要求
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教材分析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本课主要讲述的就是这一时期的“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相关史实。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渴望求知的发展期,课文中出现的众多历史、成语典故,可以让学生得到很多课本及课本外的知识。因此,本课教学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转换为学习积极性。
过渡:齐桓公以后即起参与争霸的是晋国和楚国。晋楚数次联合盟国在中原地区的对决,先后持续百余年,是春秋时代最壮观的景象。
2.晋楚争霸
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并巡视学生活动情况:
1、这两国争霸的情况怎样?哪位同学能说说看?
2、奠定晋文公成为霸主的战役是什么?这场战争中有一个成语故事,你知道吗?
3、为什么本处于劣势的晋军能取得胜利?
学生回答,听讲
阅读春秋战国形势图,小组探讨,师生共同分析。
观察《战国七雄示意图》,根据教师口诀,识记战国七雄。
导入
复习提问:西周的分封制与东周的建立情况是怎样的?
情景导入:讲述历史故事《烽火戏诸侯——西周灭亡》并组织学生讨论:
烽火戏诸侯导致了什么后果?告诉了我们做人的什么道理?
简述:西周灭亡后,周王室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为什么分为春秋战国是两个历史时期,这两个时期又各有什么特点,回答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并做适当记录,然后与学生共同概括总结。
a.齐国在东方,盛产鱼盐。(组织阅读《春秋形势图》,找到齐国的位置。)
b.任用管仲,改革内政。(插入历史故事“一箭之仇”,问:你知道管仲与齐桓公的故事吗?谈谈你对齐桓公重用人才的看法。)
c."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尊王攘夷"的含义是什么?(明确告诉学生:是借“尊王”之名,行“争霸”之实,对外扩张。)
4、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今天有哪些历史启迪?
5、除了中原各国的争霸,还有南方的哪些国家也加入了争霸战争?
6、你听说过卧薪尝胆的故事吗?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7、你知道那些争霸失败的国家吗?补充介绍宋、秦参与争霸并失败的历史事实。
过渡提问:春秋时期的两百多年间,诸候们打了四百多场大战。到春秋末期,初期的一百多个诸候国锐减到二十几个了。到战国时期主要只有七雄,这说明了什么?
3、如果你是当时的预言家,请你预测战国时期的走向(或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哪国最有能力主宰历史?
4、战国七雄的局面是怎样被打破的?长平之战中秦取胜的原因是?这场战争与城濮之战的本质有不同之处吗?
活动设计:
再现历史,角色扮演历史故事“长平之战与纸上谈兵”。
思考“纸上谈兵”的历史教训是什么?
过渡:战争造成了很多的破坏,但同时它也加快统一的步伐,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在长平之战中,赵国四十多万人被坑杀。这场战役是战国时期最残酷的战役之一。此后赵国力量严重削弱。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国的进攻,秦国开始了它统一天下的历程。
认识到春秋战国的纷争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历史的发展这一客观事实。
教学重点
齐国、晋国的争霸;战国末期的兼并战。
教学难点
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教学重、难点突破方法
重点的突破方面:1.齐、晋称霸。通过问题设置,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让学生归纳齐国和晋国迅速强大的共因。2.战国末期的兼并战。通过故事讲述、情景再现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历史事件中去;同时利用成语故事让学生感受这一时期秦国逐一吞并东方六国的历史。
阅读史料,听教师讲解。
分八组,小组合作,完成问题的探讨。
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
读图,找到齐国位置。
分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师生共同归纳。
讲述故事“一箭之仇”;思考并回答问题。
思考并回答问题。
分组合作学习,小组交流,代表发言。
详细介绍城濮之战,讲述成语故事“退避三舍”,
讲述故事,并思考回答。
难点突破方面: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认知和分析,让学生感受两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即称霸与兼并,并认识到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改革与纷争并存,了解到战争对历史具客观上的推动作用,突破难点。
教学方法
问题指导法、故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教学预设
听故事,思考后回答问题。
带问题阅读课文,进入新课学习。
通过复习分封制,使学生明白春秋战国中各诸侯国的由来。
通过故事烽火戏诸侯,一方面使学生明白西周灭亡的过程,另一方面吸引学生注意力,并适时进行关于诚信的情感教育。
给学生自习课文的充分时间。
新课教学
(一)春秋争霸——称霸的时代(前770~前476年)
1.第一霸主齐桓公
(二)战国七雄——兼并与统一的时代(前475~前221年)
展示《战国七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地理位置,说出有什么特点?(教师总结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这七雄中,哪些国家变化最大?谁能指图说说看?
问题设计:
1、你知道军事家孙膑庞涓吗?引导学生了解桂陵、马陵之战。
2、请大家想一想,身处这样一个环境中,一个国家怎样才能避免被消灭的厄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