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商山早行》的意蕴赏析

合集下载

《商山早行》诗词赏析及译文

《商山早行》诗词赏析及译文

《商山早行》诗词赏析及译文《商山早行》诗词赏析及译文唐朝: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土。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古诗简介《商山早行》描写了旅途中冰冷凄清的早行风光,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言外之意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落和无法。

整首诗正文尽管没有呈现一个“早〞字,可是经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拂晓特有的风光,细腻而又精美地描绘出来。

全诗言语洁白,结构细致,情形交融,宛转有致,言外之意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唐诗中的名篇,也是文学史上写羁旅之情的名篇,向来为诗词选家所注重,尤其是诗的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妇孺皆知,备受推重。

《商山早行》翻译/译文拂晓起床,车马的铃铎已轰动;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土。

鸡声响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脚印模糊,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艳丽地敞开在驿站的泥墙上。

因此想起昨晚梦见杜陵的夸姣情形;一群群鸭和鹅,正嬉戏在岸边曲折的湖塘里。

《商山早行》注释⑴商山:山名,又叫尚阪、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

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脱离长安,经过这儿。

⑵动征铎:轰动出行的铃铛。

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

铎:大铃。

⑶槲: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

叶子在冬季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

每当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征。

⑷枳花明驿墙:单个版别(如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作“枳花照驿墙〞,有人以为“照〞是过错的(见《枳花明驿墙——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指瑕》)。

明:使……艳丽。

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行吃,可用作中药。

驿(yì)墙:驿站的墙面。

驿:古时分投递公函的人或交游官员暂住、换马的场所。

商山早行注释译文赏析【唐】温庭筠

商山早行注释译文赏析【唐】温庭筠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
①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商州市东南。作者曾于大中 (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②动征铎(duó):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 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 ③槲(hú):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 树枝发芽时才落。 ④枳花照驿墙:照:使……明艳。枳(zhǐ):也叫“臭橘”, 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 不可吃,可用作中药。驿(yì )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 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 ⑤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 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 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这句意为:因 而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 ⑥凫(fú)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来往北飞,秋 天往南飞。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 的梦境。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两句,写的 是刚上路的景色。商县、洛南一带,枳 树、槲树很多。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 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 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 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 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 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照”字。可以 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梦江南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 的艺术形象,真切地括性很强。 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 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 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 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 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浇薄等 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 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商山早行》温庭筠 全诗赏析

《商山早行》温庭筠 全诗赏析

《商山早行》温庭筠全诗赏析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作品赏析《商山早行》是唐代著名的羁旅行役诗之一,为诗人离开长安时所作。

其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已成为众口传诵的名句。

“早”字是这首诗所描写的中心,诗中的一切动作、场景、情绪都围绕着它而发出,为镜头焦点之所在。

首联“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叙述了诗人启程的时间和心情。

诗人已经起床而后驿站催人登程的铃声才响,从此足可见出诗人急于登程、上路之早的情态。

“悲故乡”三字则点出了诗人早行的原因,表现了其寝不安眠、倍加思乡之情折磨的内心痛楚。

次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写诗人初离驿站之所见。

这里,诗人用感情的红线穿起了一串名词之珠,为我们构成了一幅别具情彩的早行图:雄鸡啼鸣,昂首啄开了新的一页日历,正在此时,一轮残月却仍悬于西天上方,清冷的月光伴随着早行人的脚步踏上旅途。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铺满银霜的店前木板小桥上,已经留下行人的依稀可见的足迹。

经过诗人这样一词一景致的层叠皴染,一幅凄清有致的霜晨图便跃然纸上了。

元代马致远的小令《净天沙》中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名句,如果追流溯源的话,不能不说其秋景图深得温庭筠这幅霜晨图之妙趣。

次联写鸡啼,状残月,描人迹,绘银霜,有声、有色、有光、有温度,但所突出的重心还是在一个“早”字上,只不过诗人把“早”字巧妙地形象化、具体化罢了。

三联“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是写早行一路之所见。

“槲叶”凋零,“枳花”盛开,点出了早行的节令是在早春。

早春之中的“早行”,晨霜凝地,槲叶满路,当有春寒料峭之感,但一个“明”字却别开境界,它打破了拂晓时分的凄冷、昏暗,给人以迎接红日喷薄而出的信心和力量;同时,“明”字在后,也暗示出先行时天光之暗,从而反衬出始行之“早”。

有人把上联与这一联看成是绘写“秋天景色”,显然是因为其身处南方,不知北方初春尚有寒霜及槲、枳生长的规律。

《商山早行》诗词鉴赏

《商山早行》诗词鉴赏

《商山早行》诗词鉴赏《商山早行》诗词鉴赏1【原文】《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1.动征铎(音夺):震动出行的铃铛。

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

铎:大铃。

2.槲(音弧):一种落叶乔木。

3.枳(音只):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

驿墙:驿站的墙壁。

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

这句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4.杜陵:在长安城南,因汉宣帝陵墓所在而得名,这里指长安。

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

这句说:因而思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

5.凫(音符):野鸭。

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

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作者简介】温庭筠(音云)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

唐代诗人、词人。

商山:在今陕西省商县东南。

【解说】这是一首抒发个人仕途失意的感慨之作。

开头两句写早行引起了对故乡遥念。

中间四句写景,处处突现一个“早”字。

末尾二句说虽然途中观赏着景色,但头脑中却在回想着“凫雁满回塘”的“杜陵梦”境,表达了对长安的留恋之情和孤独失意之感。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二句,把几个名词排列连缀起来,构成一幅早行的清冷图景,向为传诵的名句。

后人常引此形容游子早行的景象和心境。

《商山早行》诗词鉴赏2温庭筠《商山早行》原文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明驿墙一作: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译文及注释译文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依稀,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上。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和鹅,正嬉戏在岸边弯曲的湖塘里。

注释⑴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

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商山早行》(温庭筠)评析

《商山早行》(温庭筠)评析

《商山早行》(温庭筠)评析原文:《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檞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评析:中国古代社会的人们安土重迁,但为生活所迫又常常不得不远游,于是产生了许许多多反映羁旅愁情的诗。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商山又名楚山,位于陕西商县东南。

唐宣宗大中末年作者离开长安,曾经路过这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首句交代早行。

“铎”,套在马脖子上的铃铛。

饰以“征”字,表明主人公将要出行。

“动征铎”,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旅人牵马套车的情形。

第二句“悲故乡”是全篇的立意所在,从这句生发,整首诗便笼罩在一种凄恻的情感氛围之中。

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历来脍炙人口。

它由十个名词组合成众多的意象,不用任何动词、虚词联缀,使得意象之间的关系呈不确定性,极典型地表现出中国古典诗歌的多义性特点,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第三句既可理解为:旅人听见雄鸡报晓,虽然残月还垂挂于茅店屋角,他还是匆匆上路了。

也可理解为旅人早行,路上耳闻鸡鸣之声,目睹茅店、残月。

这类句子中意象的组合最具灵活性。

有人说此联出句胜对句,胜处大概在于出句具有浓厚的农家生活气息。

读“鸡声茅店月”,我们自然会想起“鸡栖于埘”、“鸡栖于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等诗句。

温馨的农家生活更易增添旅人的思乡之情和羁旅之愁。

颈联“檞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继续写早行所见,足迹移到了山路与驿道上。

檞树的叶子冬天留存在枝头,次年早春枝叶发嫩芽时才脱落。

枳树又称枳壳,春天开白色花。

这两句说,晨曦渐明,时而见檞叶落地纷纷,时而见白色的枳花映照在驿站的墙上,耀人眼目。

两幅图景一在山路,一在驿道,地点不同;檞叶从高处落下,枳花照到大道边的墙上,空间感有异。

中二联都写早行所见,移步换景,因而显得“次第生动”(何义门语),毫不板滞。

尾联“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说作者目睹山中景色,忆起了在杜陵时做过的一场乡梦。

《商山早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商山早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商山早行》原文及翻译赏析《商山早行》原文及翻译赏析1原文: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明驿墙一作: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译文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踏上遥遥征途,游子悲思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晖;板桥弥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迹行行。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边。

回想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鹅,正嬉戏在岸边的湖塘里。

赏析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整首诗正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

全诗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唐诗中的名篇,也是文学史上写羁旅之情的名篇,历来为诗词选家所重视,尤其是诗的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脍炙人口,备受推崇。

“晨起动征铎”,写早晨旅店中的情景。

“晨起”,点题“早行”。

诗人在开首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响起了叮当的车马铃声。

这一句话极为简练概括。

从“征铎”声我们可以联想到,旅客们有的正在忙着套马,有的正在驾车向外走,热闹非凡。

“客行悲故乡”,这句虽然出自诗人之口,但代表了许多旅客的心声。

过去交通不便,身处他乡人情浅薄,总之,当时人们安土重迁,怯于远行。

“悲”字,表明客人们离家渐远、前途未卜的悲凉心情。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两句诗皆用名词,代表了十种景物: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内容涵盖丰富,画面多重组合,可以形成各种景象。

例如“鸡声”,“鸡”和“声”结合起来,诗人想起雄鸡引颈啼鸣的形象。

《商山早行》古诗_作者温庭筠_古诗商山早行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语文迷整理

《商山早行》古诗_作者温庭筠_古诗商山早行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语文迷整理

《商山早行》古诗_作者温庭筠_古诗商山早行的原文诗意翻译赏析_语文迷整理晨起动征铎,客行悲家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明驿墙一作:照)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译文及解释译文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叮当作响,出门人踏上旅途,还一心惦念家乡。

鸡声响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脚印凌乱,木板桥掩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妙情景,一群群凫雁,正玩耍在明净的池塘。

解释⑴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陕西省商州市东南。

⑴动征铎(duó):震惊出行的铃铛。

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

铎:大铃。

⑴槲(hú):一种落叶乔木。

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

⑴枳花照驿墙:个别版本(如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词背诵”)作“枳花照驿墙”,有人认为“照”是错误的(见宋开玉《枳花明驿墙——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指瑕》)。

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行吃,可用作中药。

驿(yì)墙:驿站的墙壁。

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

这句意思是说:枳花艳丽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⑴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

这里指长安。

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

这句意思是说:因而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

⑴凫(fú)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来往北飞,秋天往南飞。

回塘:岸边曲折的池塘。

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商山早行》赏析这首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由于它通过鲜亮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

早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很多活动已暗含其中。

《商山早行》诗词赏析及译文

《商山早行》诗词赏析及译文

《商山早行》诗词赏析及译文唐朝: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古诗简介《商山早行》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整首诗正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

全诗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唐诗中的名篇,也是文学史上写羁旅之情的名篇,历来为诗词选家所重视,尤其是诗的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脍炙人口,备受推崇。

《商山早行》翻译/译文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依稀,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上。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和鹅,正嬉戏在岸边弯曲的湖塘里。

《商山早行》注释⑴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

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⑵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

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

铎:大铃。

⑶槲: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

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

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

⑷枳花明驿墙:个别版本(如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作“枳花照驿墙”,有人认为“照”是错误的'(见《枳花明驿墙——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指瑕》)。

明:使……明艳。

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

驿(yì)墙:驿站的墙壁。

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

温庭筠《商山早行》的意思及赏析

温庭筠《商山早行》的意思及赏析

温庭筠《商山早行》的意思及赏析商山早行一温一庭筠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②叶落山路,枳③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④,凫雁满回塘。

①征铎(duó):车马旅行时用的响铃。

②槲(hú):一种落叶乔木。

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

③枳(zhǐ):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

④杜陵:地名,一温一庭筠曾自称为杜陵游客,“杜陵梦”是思乡之梦。

车马的鸣响催促着旅人起程,一旦上路就要伤悲地离开故乡了。

冰冷的月光之下,传来阵阵鸡鸣,桥上的新霜被行人的足迹踏乱。

槲树的叶子落满了山路,枳树的白花点缀了驿墙。

回想昨夜甜蜜的故乡梦,满眼是凫雁在池塘中安眠。

【不舍之美】“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这首诗中最能打动人心的一句。

似乎这画面中透露出何谓“乡愁”。

月亮还没有完全落下,但是茅社中的鸡已经在打鸣了;桥上的秋霜还是一片平整,我背井离乡的步伐就要将它踏碎了。

这其中有多么浓烈的依依不舍之情没有说出啊!【赏析】每个人都有思乡的情节,一温一庭筠表达自己眷念故乡的方式,就是字字含情地描写出行时的场景。

我们也常用“还记得那时”作为回忆的开头,在描写一段回忆的时候,越是描写得细致入微越能说明那一刻对我们的重要意义。

【启示】郑愁予的《乡愁》说“故乡是一张窄一窄的船票”,故乡可以是任何一样让人想起来就心头一温一暖、鼻子酸的东西。

我们眷念乡土,因为那里有儿时最快乐的回忆。

很多人长大之后,不能忘却故乡的美好,所以在我们远离故乡、远离父母一之前,先珍惜这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吧!一92.jpg" title="一温一庭筠《商山早行》的意思及赏析" alt="一温一庭筠《商山早行》的意思及赏析"/>。

温庭筠《商山早行》

温庭筠《商山早行》

温庭筠《商山早行》审美赏析《商山早行》是唐代一首著名的羁旅行役诗,为诗人温庭筠离开长安时所作。

“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

诗歌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急于回家的心情。

全诗如下: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茕茕孤旅,漫漫长途;空谷足音,透出悲凉.静态的造影,动态的剪辑;直白的素描,曲折的写意;无序的排列,有机的组合;拙似人工,巧若天成.鸡声悦耳,使人想起居家生活;晨月残天,使人生出别离忧伤;茅草旅店,说明人在旅途.不见人影,却见足迹,赶路何其辛苦,行者何其孤独!板桥区区,却是一道山村的风景;早春乍暖还寒,所以才有了夜来一桥霜的景观.静中含动,动中见静,一幅天然的画卷,写尽人在旅途的万千情状.一阵铎铃脆响,需要赶路的旅人被从乡梦中唤起.鸡鸣声声,时远时近;月残天边,若即若离;茅草旅店,半明半暗.水上板桥,朦胧可见;春霜月色,一眼银白;行者足迹,历历目前.檞树该发新芽了,干巴巴的老叶,掉落在山间的路上;枳树已开新花了,明亮亮的颜色,映白了一道驿墙.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昨天夜里,梦回故乡,杜陵的早春是另一番景象:池塘水暖,燕子翻飞;春回乡间,春色可人.偏在这个时节,诗人却背井离乡,奔波在晓行夜宿的旅途,怀揣着功名的失意,身受着早春的寒凉,一种心情,万千落寞;一腔愁绪,万千苦涩.言为心声,诗为心造;心中况味,诗人知道.据今人陈尚君考,诗人诞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卒于唐懿宗咸通七年(866),大唐盛世正在走向没落.诗人虽然才高八斗,却和许多落魄才子一样,也是个郁郁不得志.年届不惑才开始应举.屡屡入闱,屡屡受挫.妙在每临考场,诗人以助人为乐事,博得个“救数人”的绰号.55岁时,沈询主持春闱,令诗人独处一室,以防类似之事发生.诗人不满,抗议后仍暗中“救”了八人,自己照旧名落孙山.此即搅扰场屋事件.次年,闻友人徐商迁襄阳巡官,便去投奔.大约无马可骑,无车可坐,靠的是两个脚板,这一路辛苦一路郁闷可想而知.商山离长安已远,距襄阳路途尚遥.路途崎岖多险,前途黯淡未卜,孑然独行,形影相吊,心中寂苦,也只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能解了.。

古诗《温庭筠·商山早行》注释与赏析

古诗《温庭筠·商山早行》注释与赏析

古诗《温庭筠·商山早行》注释与赏析古诗《温庭筠·商山早行》解释与赏析温庭筠·商山①早行晨起动征铎②,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③落山路,枳④花明驿墙⑤。

因思杜陵⑥梦,凫雁⑦满回塘⑧。

【解释】①商山:又名楚山,在今陕西商州市东南。

②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

铎:大铃。

③槲(hú):一种落叶乔木。

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

④枳: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

⑤驿墙:驿站的墙壁。

⑥杜陵:在长安城南,因汉宣帝陵墓所在而得名,这里指长安。

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

⑦凫雁:凫,野鸭。

⑧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

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赏析唐宣宗大中末年,诗人被贬隋州(今湖北随州),离开京城长安,途经商山,写下此诗。

诗人首先交代了启程的时间和心情。

天刚蒙蒙亮,雄鸡报晓,驿站外已经响起了叮当的铃声。

清冷的月光照着茅店,结霜的木桥上已经留下了行人的脚印。

诗人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故乡前往贬所。

崎岖的山路上铺满了落叶,白色的枳花映白了驿站的墙壁。

诗人不禁想起了昨晚的梦,他梦见了故乡杜陵春回水暖、野鸭嬉戏的热闹情景。

而自己现在却要离开家乡,夜宿茅店,晨起赶路,思家之情溢于言表。

诗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历来脍炙人口。

他的成功之处在于诗人紧紧抓住山村清晨的特点,用铃声、鸡叫、茅店、冷月、人迹、板桥、银霜绘出一幅凄清有致的山乡霜晨图。

有声有色、光感俱佳,“意象具足”,“音韵铿锵”。

诗人“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我们似乎已经加入了早行的马队,融入了古人“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的旅途生活。

诗人紧紧围绕商山早行这个中心,写景状物,意境清绝。

抒情达意,含蓄有致。

信手拈来,对仗工整。

前后呼应,浑然天成。

温庭筠《商山早行》赏析:羁旅思乡的深情画卷

温庭筠《商山早行》赏析:羁旅思乡的深情画卷

温庭筠《商山早行》赏析:羁旅思乡的深情画卷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是一首著名的羁旅诗,以其鲜明的艺术形象和真切的情感表达,深受人们喜爱。

全诗围绕“早行”情景展开,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旅途的孤寂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一、作品原文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踏上遥遥征途,游子悲思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晖;板桥弥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迹行行。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边。

回想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雁,正嬉戏在岸边的湖塘里。

2、注释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

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

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

铎:大铃。

槲(hú):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

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

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

明:使……明艳。

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

驿(yì)墙:驿站的墙壁。

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

这句意思是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茅店:乡村小客舍,同“茅舍”。

用茅草盖成的旅舍。

板桥:木板架设的桥。

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

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

凫(fú)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往北飞,秋往南飞。

回塘:岸边曲折的池塘。

三、创作背景这首诗准确写作年代已不可考,但联系温庭筠生平,他曾任隋县尉,徐商镇襄阳,他被辟为巡官。

据夏承焘《温飞卿系年》,这两件事均发生在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当年温庭筠四十八岁。

温庭筠《商山早行》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温庭筠《商山早行》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商山早行温庭筠(唐代)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译文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踏上遥遥征途,游子悲思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晖;板桥弥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迹行行。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边。

回想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雁,正嬉戏在岸边的湖塘里。

注释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

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

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

铎:大铃。

槲(hú):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

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

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

明:使……明艳。

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

驿(yì)墙:驿站的墙壁。

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

这句意思是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茅店:乡村小客舍,同“茅舍”。

用茅草盖成的旅舍。

板桥:木板架设的桥。

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

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

凫(fú)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往北飞,秋往南飞。

回塘:岸边曲折的池塘。

创作背景这首诗准确写作年代已不可考,但联系温庭筠生平,他曾任隋县尉,徐商镇襄阳,他被辟为巡官。

据夏承焘《温飞卿系年》,这两件事均发生在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当年温庭筠四十八岁。

自长安赴隋县,当道出商山。

此诗当是温庭筠此次离开长安赴襄阳投奔徐商经过商山时所作。

温庭筠虽是山西人,而久居杜陵,已视之为故乡。

他久困科场,年近五十又为生计所迫出为一县尉,说不上有太好心绪,且去国怀乡之情在所不免。

温庭筠《商山早行》的意蕴赏析-精选文档

温庭筠《商山早行》的意蕴赏析-精选文档

温庭筠《商山早行》的意蕴赏析-精选文档温庭筠《商山早行》的意蕴赏析商山早行晨起?诱黝欤?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际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首五言律诗是温庭筠在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赴襄阳的途中,经过商山时所写的。

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旅况羁愁的特殊感受。

诗题中的商山,又名地肺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省商县东南。

首联出句“晨起?诱黝臁保?直接着题,写出发前的准备,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

昨天,由于诗人赶了一整天的路,走得很疲乏,夜里当他投宿在商山一家旅馆里以后,睡得很熟,一觉醒来,时间已是清晨。

这时只听的到旅馆外面响起了一片叮叮当当的铃铎声和旅客的叫嚷声。

旅客套马的套马,驾车的驾车,有的旅客已经抢在前面出发了。

于是,诗人急忙起了床,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后,也上了路。

首联对句“客行悲故乡”,直接抒发旅途早行时的感伤情绪。

诗人上路以后,他每向前走一步,都感觉到离自己非常熟悉的京都长安越来越远,离自己朝夕相处的亲朋好友也越来越远了,离自己的家乡、家里的亲人更是越来越远。

他想到他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生活。

于是心中不免凄楚悲哀起来,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伤感情绪笼罩在他的头上,使他无法自拔。

“客行悲故乡”这一句的“悲”字,份量很重、意蕴深沉。

他把“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的辛酸苦辣深刻逼真的表现出来了。

同时,旅途的交通不便、山险路陡、人情淡薄、无依无靠以及思乡怀亲等诸多困难,也通过这一“悲”字暗含其中。

颌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描写早行的特殊景色,抒发旅途中的艰辛。

诗人一边思念着故乡和亲人,一边往前走。

一路上,雄鸡在不住地高声啼叫,仰望天空,寒星闪烁,下玄月依然高挂天中,环顾四周,冬日的旷野和荒凉的山岭以及三三两两的农舍村店,全都洒满了银色的月光。

再往前走了一程,道路要走过一道小涧壑,这涧壑上面搭了一座简易的木板桥,板桥上面铺满了一层浓浓的白霜,浓霜经人行走踩踏以后,已经留下了许多杂乱而又清晰的足迹。

【古诗词】商山早行翻译及赏析

【古诗词】商山早行翻译及赏析

【古诗词】商山早行翻译及赏析
《商山早行》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诗作。

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接下来分享商山早行翻译及赏析。

《商山早行》温庭钧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翻译: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

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

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

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唐代诗人、词人。

温庭筠精通音律,诗词兼工。

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

其词更是刻意求精,注重文采和声情,成就在晚唐诸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对词的发展影响很大。

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文笔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三人都排行十六,故合称“三十六体”。

其诗今存三百多首,有清顾嗣立重为校注的《温飞卿集笺注》。

其词今存七十余首,收录于《花间集》《金荃词》等书中。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商山早行_温庭筠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商山早行_温庭筠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商山早行_温庭筠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商山早行_温庭筠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商山早行唐代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明驿墙一作: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译文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依稀,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上。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和鹅,正嬉戏在岸边弯曲的湖塘里。

注释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

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

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

铎:大铃。

槲(hú):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

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

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

明:使……明艳。

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

驿(yì)墙:驿站的`墙壁。

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

这句意思是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

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

凫(fú)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往北飞,秋往南飞。

回塘:岸边曲折的池塘。

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

创作背景这首诗准确写作年代已不可考,但联系温庭筠生平,他曾任隋县尉,徐商镇襄阳,他被辟为巡官。

据夏承焘《温飞卿系年》,这两件事均发生在公元859年(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当年温庭筠四十八岁。

自长安赴隋县,当道出商山。

此诗当是温庭筠此次离开长安赴襄阳投奔徐商经过商山时所作。

赏析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商山早行》古诗及赏析

《商山早行》古诗及赏析

《商山早行》古诗及赏析《商山早行》古诗及赏析1诗文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明驿墙一作:照驿墙唐代:温庭筠译文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踏上遥遥征途,游子悲思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晖;板桥弥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迹行行。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边。

回想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鹅,正嬉戏在岸边的湖塘里。

注释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

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

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

铎:大铃。

槲(hú):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

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

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

明:使……明艳。

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

驿(yì)墙:驿站的墙壁。

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

这句意思是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

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

凫(fú)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往北飞,秋往南飞。

回塘:岸边曲折的池塘。

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赏析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晨起动征铎”,写早晨旅店中的情景。

“晨起”,点题“早行”。

诗人在开首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响起了叮当的车马铃声。

这一句话极为简练概括。

从“征铎”声我们可以联想到,旅客们有的正在忙着套马,有的正在驾车向外走,热闹非凡。

《商山早行》诗词鉴赏

《商山早行》诗词鉴赏

《商山早行》诗词鉴赏(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商山早行》诗词鉴赏《商山早行》诗词鉴赏《商山早行》诗词鉴赏 1【原文】《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步 ,都感觉 到离 自己非 常熟悉
的京 都长安 越来越 远 ,离 自己朝
夕 相 处 的 亲朋 好 友 也 越 来 越 远 了 , 自 己 的家 乡 、 里 的 亲 人 更 离 家 是越 来越远 。他想 到他要 到一个 陌 生 的 地 方 去 生 活 。 于 是 心 中 不
途 中, 经过商 山时所写的 。诗人通 过鲜 明 的艺术形象 ,真切 地反 映 了旅 况羁愁 的特殊 感受 。诗题 中 的商 山 , 名 地肺 山 , 叫楚 山 , 又 也 在今 陕西 省商 县东 南。 首联 出句 “ 晨起 勤征 铎” 直 ,
诗 人 一 边 思 念 着 故 乡 和 亲 人, 一边往 前走 。一路上 , 雄鸡 在
首联对 句 “ 客行悲 故乡 ” 直 , 接抒发旅途早行时的感伤情绪 。 诗人 上路 以后 ,他 每 向前走

不住地 高声啼 叫 , 仰望天空 , 寒星
闪烁 , 玄月依 然高挂天 中 , 下 环顾 四周 ,冬 日的旷野和 荒凉 的山岭 以及 三三两两 的农舍 村店 ,全都 洒满 了银色 的月光 。再往前 走 了
程, 道路要走 过一道小 涧壑 , 这
涧 壑 上 面搭 了 一 座 简 易 的木 板 桥 ,板 桥 上 面 铺 满 了 一 层 浓 浓 的 白 霜 , 霜 经 人 行 走 踩 踏 以后 , 浓 已
免 凄楚悲哀 起来 , 思念 家 乡 、 念 思 亲 人 的 伤 感 情 绪 笼 罩 在 他 的 头 上, 使他无法 自拔 。“ 客行悲故 乡” 这 一句 的“ ” , 量很重 、 悲 字 份 意蕴 深 沉。他把 “ 在家 千 H好 , 出门事
们广 为吟颂着 。那乡 , 到底妙在 它
何 处 ,为什 么具有这 么大 的艺术 魔力 呢?笔 者拟 以以下 四个方 面
来进 行分析 : 先 , 首 这两句 诗全部

由代 表十种不 同景物 的十个名词
组成 ,没有一个 名词 以外 的其他 词语 ,而且 由这 十个名词组 成 的 六种具体 的事物“ 鸡声 ” “ 、 茅铎声 和 旅客 的叫嚷声 。旅客套马的套马 , 驾 车 的驾 车 ,有 的旅客 已经抢 在 前 面出发 了。于是 , 人急忙起 了 诗
靠 以及 思 乡怀 亲 等诸 多 困难 , 也
通过这一 “ 字暗含其中。 悲” 颌 联“ 鸡声茅 店月 , 迹板 桥 人 霜 ” 描写 早行 的特殊 景 色 , , 抒发
学教 育
温庭筠《 山早行》 商 的意蕴 赏析
圄 韩 续梅
内容摘要 : 商 山早行》 温庭 筠在唐 宣宗大 中末年 离开长安赴襄 阳的途 中, 《 是 经过 商 山时所写 的。诗人通 过
鲜明的艺术形象 , 真切地反 映 了旅况 羁愁 的特 殊感 受。 关键词 : 温庭 筠 《 山早行》 意蕴 商
刻 画 和描绘 征 途 的 自然 景 物 、 着
象 。历 代诗评 家对此无不 击节赞
赏, 拍案称绝 。尤其是李东阳说 的
下踩着 獬树 叶子 , 软绵绵 的 , 还 倒 觉 的很舒 服 ,旅 途的艰辛 悲愁也
因此清除了一些。走过树林子 , 前 面 出现 了一处驿 站 ,这 时月光更 加明亮 , 晨曦 也逐渐增 强 , 月光 和 晨 曦把驿站 昏暗 的墙 壁照得 光彩 明亮起来 ,好像春季 的枳花 映照 其上一样 。看到这景象 , 于是诗人 的心情更加舒 畅起来 ,步履 也加
会 的。
结构 ,充 当定 语 的依 旧都还是 名
词 。这样把 一大堆名 词排列在 一
起来 写 ,不但 给读者一种 具体 感
受 ,而且还能 触发读者 的视觉 形
过 了板桥 以后 , 走多 远 , 没 道
路 又进入 了一段懈树林 ,诗 人沿 着林 间小径继续 前进 ,一路 上脚
温庭筠 的这首 《 山早行 》 商 、
经留下 了许 多杂乱 而又清 晰 的足
接 着题 , 出发前 的准备 , 写 表现 早
行 的典型情 景。昨天 , 由于诗人 赶 了一整天 的路 , 走得很 疲乏 , 里 夜
迹 。看到这情景 , 人不得 暗发感 诗
叹: , 唉 前面 的那 些旅 客 比我还要
辛苦 , 他们走 得更早 啊 !真是 “ 莫 到君行早 , 更有早行人” 鸡声茅 。“
里, 突然 打住 、 作者似 乎要在这最
后两 句中给读者 留下一种 美好 的
槲 树 的枯 叶 ,懈树 是一种 落 叶乔 木, 其叶落于秋末 。“ 枳花 ” 枳树 :
开的花 , 枳树也 称枳壳 , 春季开 白
花。
霜”又都是 定语加 中心词 的偏 正
景象 。然而 , 诗人在这两句诗 中所 隐 含 的 那 种 浓 浓 的 凄 苦 悲 愁 情 调 ,细心 的读者是不 难领悟 和体
商 山早 行
床, 做好一切 准备 工作后 , 上 了 也
路。
旅 途 中的 艰 辛 。
晨起 勤征铎 , 客行 悲故乡。 鸡 声茅店月 , 际板桥霜 。 人 樨叶落 山路 , 枳花 明驿墙 。 因思杜陵梦 , 凫雁满回塘 。 这首 五言律 诗是 温庭筠 在唐
宣 宗 大 中末 年 离 开 长 安 赴 襄 阳 的
“ 迹 ” “ 桥 ” “ 店 月 ” “ 桥 人 、板 、茅 、板
伤发挥到 了极点 。
里、 池水 渐暖 、 野鸭 和大雁成群 结
队 、 逐嬉戏 、 满 了整个 湖塘 、 追 浮 那景 象真是太 热闹 了。诗 写到 这
颈联 “ 叶落 山路 , 榔 枳花 明驿
墙” ,继续写 路途所见 到的景 象 , 描绘出一片寂静的气 势。“ 叶” 獬 :
店月, 人迹板 桥霜 ” 这一 联诗很特 殊 、 历来脍 炙人 口的名句 , 是 被人
当他 投 宿 在 商 山一 家 旅 馆 里 以
后 , 得很 熟 , 觉醒来 , 睡 一 时间 已
是 清 晨 。 这 时 只 听 的 到 旅 馆 外 面
事 难” 的辛 酸苦辣 深刻 逼真 的表
现 出来 了。同时 ,旅途 的交通 不 便、 山险路 陡 、 人情 淡 薄 、 依 无 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