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合集下载

西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14 风》教案_5

西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14 风》教案_5

《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谁、道”等6个字。

做到读准确、写规范。

2、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全诗,仿写诗歌。

3、了解风的特点,培养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1、了解风的特点,仿写诗歌。

2、培养观察自然、感受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田字格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2分)1、师:孩子们,昨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了一位朋友它是谁呀?(课题风)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七课《风》。

板书请孩子们拿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

(板题:风)2、师:我们快来和它打打招呼吧!读题。

引读:这是微风,这是凉风,风娃娃喜欢热情一点的孩子,风娃娃喜欢活泼一点的孩子。

二、初读感知,学字通句(3分)1、师:听到小朋友们这么热情的招呼,风娃娃开心地跑了出来,瞧,(课件)它轻轻地吹着,想和它交朋友吗?(生:想)想和它交朋友必须翻过这三座大山。

(课件)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呀?师:咱们看看第一座山怎么过,(课件出示要求)读准生字,写好字。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生字了。

请看屏幕,风娃娃早已把生字吹到了这里,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读?(课件出示带拼音生字)师:真厉害!读得既响亮又标准。

你们能像他这样读吗?一起来!(开火车读)2、师:生字跑到词语里了,还能读吗?(男生一个,女生一个)这样不行,我得找个别宝贝来读。

(个别读)3、随文写字(5分)(1)师:孩子们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没有见过风。

“谁”指哪些人呀?指所有的人,大家都没有见过风。

(课件)师:“谁”是要写的字,请大家仔细观察,你觉得要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生:师:孩子们用的是我们写字金钥匙:一看结构,二看宽窄,三看关键笔画(2)师:这个字是什么结构呢?师:左右结构,左边是“言字旁”,右边是“隹zhuī”,指古代短尾巴的鸟。

完美可以用加一加的办法记住它。

《风》的教学设计

《风》的教学设计

《风》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1)掌握词汇:风、北风、南风、东风、西风、狂风、微风、凉爽、暖和、呼啸、吹拂、吹动。

2.语言能力目标
(1)能熟练朗读本课诗歌,感受其语言文学表现。

(2)能理解文中所描述的不同类型的风,体会其来势汹汹、苍劲有
力的描写。

(3)通过读诗,了解风的来去匆匆、苍劲有力的特点,重新认识自然,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3.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珍爱英语的热爱。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感恩自然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词汇、理解文意。

2.教学难点:正确把握诗歌的语言表现及其意境。

三.教学准备
1.准备教材和教具:多媒体投影仪、教材《风》
2.教学形式:讲解性教学
四.教学过程
Step1 Warming up
1.课前准备一些拟人化的小故事,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风的特点:(1)北风凛冽,把树叶吹落;
(2)西风缓缓,轻轻吹过;
(3)东风温柔,拂过花蕊;
(4)南风轻轻,吹起清荷;
(5)狂风呼啸,吹来洪流;
(6)微风凉爽,把树叶吹乱;
(7)暖风温暖,有如母亲的拥抱。

2.出示一幅图片。

一年级下册《风》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风》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风》教
学设计
汇报人:
2023-12-29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与步骤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资源与支持 • 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基础的生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风的特点和形成 原理。
学会正确、流利地朗 读课文,能够有感情 地朗读。
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及时处理。
处理突发状况
制定应急预案
针对火灾、地震等突发状况制定 应急预案,明确紧急疏散路线和 集合地点,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
够迅速、有序地疏散学生。
培训教师
对教师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教师的 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确保在发生意外时能够迅速采取有 效措施。
与家长沟通
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安全情况,让 家长了解学校的安全防范措施,共 同关注学生安全。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
总结词:激发兴趣
详细描述: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风的视频或展示一些风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课文的 兴趣,让他们对风有直观的认识。
课文讲解
总结词:深入理解
详细描述: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风的形成、特点以及风在生活中的作用。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 与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
总结词:实践应用
PPT课件、电子白板
教学工具
实物模型、图片、音频、视频
软件与工具使用方法
利用PPT课件展示课文内容,通过电子白板进行互动教学,使用实物 模型、图片、音频、视频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教师培训与进修
01
02
03
教师培训
参加学校组织的语文教师 培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 和方法。
进修机会
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语文 教师进修班,提升教学水 平。

《风》教案西师版

《风》教案西师版

《风》教案西师版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风来时万物的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会写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教师:生字卡片。

学生:预习课文,自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激趣,谈话引入。

1、孩子们,今天天气不错,咱们来猜个谜语吧!(出示:云儿见它让路,苗儿见它弯腰。

树儿点它点头,花儿见它微笑。

)(生猜)2、你们真棒,一下就能猜出这谜底是“风”,板书:风3、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你们都是从哪些地方看见过风呀?(孩子们自己说)4、是呀,我们生活中,风无处不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老爷爷的《风》,去看看风到底在哪里?(补全课题:14、风)生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生轻声跟读。

2、生自读,对不认识的字作上记号,借助拼音,多读几次。

3、生再读,勾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4、同桌借助自制卡片,玩找字游戏。

(如:问:用用用,你在哪里?答:用用用,我在这里。

)5、检查生字学习。

A、将生字板书黑板,让生上来问,其余生作答。

B、让全班生找字卡,师说问句,生答,并读。

C、开火车读生字。

D、齐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将生字送进课文,再次读文,边读边思考:风都到过哪里?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2、生自读。

3、交流:风到过“树叶、林木、河水”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理解:颤动)但是林木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

但是河水起波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4、讨论:为什么树叶颤动、林木点头、河水起波时我们知道风在哪了?5、交流6、指导生读。

四、课堂小结。

风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可以从风使周围事物发生的变化中感觉到风的存在。

第二课时一、巩固生字,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

2、为生字找朋友组词。

3、在上节课,咱们知道了风在树叶、在林木、在河水,还有哪些呢,让我们从生活中来看看吧!二、画风延伸,背诵全文。

西师版《风》教案设计

西师版《风》教案设计

西师版《风》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风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运用朗读、默写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分析,把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树立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3)通过课文分析,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风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人物、场景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与风相关的音频,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感知风的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风的意义。

3. 精讲细读(1)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风的象征意义。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创意写作。

(2)学生互相交流、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5. 小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写一篇关于“自然现象”的作文。

3. 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拍摄图片,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与风相关的自然景象,如狂风、微风等,让学生置身于具体情境中,增强对风的直观感受。

西师版《风》教案设计

西师版《风》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西师版《风》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一年级课时:1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月日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巩固并拓展词汇量。

(3)了解风的有关知识,认识风的特点和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风的感觉,感受风的魅力。

(3)学会通过观察、体验等方式,了解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拓展词汇量。

(3)了解风的有关知识,认识风的特点和作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验风的感觉,感受风的魅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实物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风的特点。

2. 互动式教学法:采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风的声音,引导学生关注风的特点。

(2)展示风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风的表现。

(3)引导学生谈论对风的印象,导入新课。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并巩固。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3. 探究风的特点(2)教师通过实验、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风的特点和作用。

4.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风力实验,亲身体验风的力量。

(2)学生用词语、句子描述风的特点,展示自己的表达能力。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十四课风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十四课风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十四课《风》教学设计1一、设计理念:本课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描写了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的风。

一开课,就通过有关风的景色唤起学生生活感受;以风娃娃为情景激发学生读风、表演风、找风、画风,从而体会风的调皮、可爱。

此设计注重了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把无形的东西变得形象生动。

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本课12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的书写8个生字,并能试着欣赏自己书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小诗。

3、在读风中体会风的调皮、可爱,在找风中唤起该生生活感受,在画风写风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四、教学难点:体会风的顽皮可爱,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习惯。

五、教学准备:能感知风的风景图片或相关课件六、教学时间:1—2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情景、引出新课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大家高兴吗?(高兴)可是,我刚进教室时,它却一溜烟儿跑不见了。

我们大家一起去找找它吧!出示课件(或几幅能展现风景色图片)师述:瞧,它正和旗杆上的红旗玩得起劲呢!(风吹旗子的图)看,它又把细细的雨丝吹得东歪歪、西斜斜。

(风吹雨丝斜的图)听,呼呼呼,它和小女孩手中的风车玩起转圈圈的游戏。

(风车转动图)这就是大家的新朋友,你知道它是谁吗?(板题:风)读题。

你喜欢这个新朋友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感受风的顽皮、可爱,确立这篇课文的朗读的基调。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既然大家都那么喜欢它,那我们就赶紧到课文中去看看,好好地读读课文,好好地和它交朋友。

2、小朋友读得可认真呢!老师想问问大家,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用什么好办法来解决好?(拼读音节、问问同桌、请教老师、查查字典等)3、刚才,风娃娃悄悄告诉我,要和它交朋友,先得和这些生字娃娃交朋友,才行!大家有这个信心读好它们吗?(有)那就赶快读读它们把!(出示本课带拼音的生词)4、同桌相互读,比比谁读得又正确声音又洪亮。

最新西师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风》优秀教案1

最新西师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风》优秀教案1

最新西师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风》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研究本课12个生字,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并尝试欣赏自己书写的字。

2.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小诗。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认识风对大自然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风带来的美丽景色。

2.在阅读《风》中体会风的顽皮和可爱,唤起生活感受,在画风写风中培养创新意识,养成仔细观察和敢于想象的惯。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正确认读生字和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风对大自然的影响。

教学方法:多媒体直观法、以读促悟法、想象感悟法。

课前准备:1.展示风景图片或相关课件。

2.学生预课文,制作生字卡片,完成导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你们感到兴奋吗?(学生回答)但是,当我进入教室时,这位新朋友已经不见了。

我们一起去找找它吧!我会展示一些图片(或课件),请看,它正在和旗杆上的红旗玩耍!(展示风吹动旗子的图片)看,它又把雨丝吹得东歪西斜。

(展示风吹雨丝的图片)听,呼呼呼,它和小女孩手中的风车玩起转圈圈的游戏。

(展示风吹转风车的图片)这就是我们的新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板题:风)请读题。

你们喜欢这位新朋友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感受风的顽皮和可爱,确立这篇课文的朗读基调。

)二、新课研究一)初读课文、研究生字。

1.既然大家都喜欢它,那我们就一起去课文中认识一下它,和它交朋友。

2.学生们读得非常认真!我想问问大家,遇到不认识的字,你们会用什么好方法解决呢?(拼读音节、问同桌、请教老师、查字典等)3.___告诉我,要和它交朋友,就必须先和这些生字娃娃交朋友。

你们有信心认真研究这些生字吗?(学生回答有)那就赶快研究吧!(展示本课带拼音的生词)4.学生们互相读,比比谁读得又正确声音又洪亮。

5.开火车指名读、齐读。

6.生字娃娃有点难,但你们能看到它们的样子,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请自己小声试一试,读一读。

西师版《风》教案设计

西师版《风》教案设计

西师版《风》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风》这首诗;(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3)学会生词和词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2)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想象诗歌中的情景;(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2. 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意境的体会;3. 生词和词语的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一些抽象词语的理解;2. 诗歌节奏和韵律的把握;3. 将诗歌内容运用到实际情景中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诗歌的文本;3. 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或实物;4. 生词和词语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谈论与风有关的事物;(2)引导学生思考风的特点和作用。

2. 诗歌朗读和理解:(1)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解释一些生词和词语的意思;(3)通过讨论,帮助学生体会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3. 诗歌背诵:(1)让学生多次朗读诗歌,直到能够熟练地朗读;(2)引导学生尝试背诵诗歌,给予鼓励和表扬。

4. 写作练习:(1)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个诗人,write a poem about wind; (2)给予学生一些词语和句型,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3)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给予评价和建议。

5. 总结:(1)回顾诗歌的内容和意境,强调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子;(2)强调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3)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西师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风》教案1

西师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风》教案1

10风(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识记并理解词语:颤动、点头、起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3.通过读课文,使学生感受风的神奇、有趣,进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4.通过学习课文,能引发学生的思考:风还会到哪些地方去?并且仿照课文写出属于学生自己的诗句来。

【教学重难点】1.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风的神奇,独处自己的独特感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今天我们积雪学习第十课《风》。

夏天风给我们送来了阵阵清凉,也带来了片片美丽的树叶,树叶上还躺着我们可爱的生字宝宝呢,大家还认识他们吗?(复习生字词:一类字一齐读,二类字开火车读,生词点名读)二、学习第一节。

师: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这一句(出示诗句),知道了风的神奇,同学们一起读。

生: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师:听了你们这样读,李老师真的相信谁都没有看见过风。

是啊,风就是这么神奇,可以躲得无影无踪,不让任何人看见。

但是只要你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就能找到风的影子。

同学们自由读这一句,一边读一边想:风藏在哪里?(出示诗句: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生:风藏在树叶里。

师:你真会找,你们看,无论风的隐身术有多棒,都逃不过咱们小朋友的眼睛。

我们在颤动的树叶里找到了风。

(相机贴树叶图片板书)谁来读这个词?生:树叶颤动。

师:你读的音很准。

那么树叶颤动是什么样呢?李老师在树林里捡到了一个被风吹落的树枝,谁想变身为风宝宝,让树叶颤动起来呢?(学生上台演示)师:同学们看,树叶在风中快速地抖动,就像一个人微微发抖一样,就是颤动。

现在谁能想象着树叶在风中颤动的样子再读这个词。

生:颤动。

师:听了你读,李老师好像看到了树叶在风中跳舞呢。

我们把词语送回句子,谁来读这一句诗。

生: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那了。

师:你读得很生动,告诉了李老师风藏身的地方。

(多点几个学生读)师:有本事找到风的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这句。

《风》说课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风》说课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风》说课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一、说教材:
本单元以了解“自然现象”为主题,《风》是第一篇课文,在教学时,主要使学生了解自然,培养学生探索自然奥
秘的兴趣。

这首诗歌共有三节结构相似,主要借助外界事物的变化
说明风的存在。

第一节:颤动的树叶告诉我们风来了。

第二节:泛波的河水告诉我们风在哪儿。

第三节:点头的鲜花告诉我们风的存在。

三节并列从各个角度形象地交待风的存在。

二、说教学目标:
这首诗歌清新优美,形象地表现了“风”的存在,在教
学时,我注重在培养学生诵读上下功夫,所以第一个目标是:正确、流利、有感请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第二个目标是:认识本课8个生字。

三、说教学方法:
本课我主要采用启发、合作、自学的方法进行教学,通
过指导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诗歌的方法,达
到自学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让学生动手扇一扇,从日常生活中感受风的
存在,从而导入新课,并解题。

2、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我出生字,并记住生字。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节。

(3)同桌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3、细读课文:
(1)自读喜欢的小节,说说读懂了什么?
(2)师生评价,以指导学生朗读。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对风的喜爱之情。

(4)请学生表演读,进一步体会诗的内容,感受风的存在。

4、扩展延伸:
(1)虽然我匀看不见风,但我们却可以从事物的变化中感觉到风的存在,谁能说说你还能从哪些新高方面感觉到风?模仿课文说一说。

(2)用画笔来描绘树叶颤动、河水泛波、花儿点头。

西师版一年级下册语文《风》课文、教学设计及练习题

西师版一年级下册语文《风》课文、教学设计及练习题

西师版一年级下册语文《风》课文、教学设计及练习题【课文】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哪儿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林木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河水起波纹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认识本课8个生字。

3、感受诗中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像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的天气怎样?那么你就拿起书本扇一扇,体会有风,你看见风了吗?叶圣陶爷爷是怎么看到风的呢?板书:风2、解题:什么是风?(由于空气流动形成了风)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多读几遍)2、认生字卡片,并在课文里圈出来,再读一读。

3、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这首诗有几节。

三、细读课文:1、导学第一节:(1)自读第一节(注意:把词连起来读一读)(2)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从哪个词可以看出风来了,并把它圈住)(3)做一做树叶颤动的动作。

(4)指导朗读:自读、赛读、跟读、自读、指名读2、合作学习第二节(1)自读第二节(注意重音、停顿)(2)同桌互读第二节(3)读了这一节你怎么知道风来了?(圈出表示风来了的词)(4)指导朗读:指名读、分组读、带动作读3、自学第三节(方法同第一、二节)四、总结全文本文通过3个事例告诉我们风的存在,其实只要认真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身边处处有风。

不信请看。

五、扩展延伸:活动一(1)吹泡泡(2)生续写诗活动二(1)摆动红旗(2)续写诗活动三:想想自己在哪看见过风?并续写一首诗。

活动四: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或作诗、或画画)板书:树叶颤动7、风河水起波纹花儿点头【练习题】一、看拼音,写笔画。

shùzhé()piězhé()tí()héngzhéwāngōu()shùwāngōu( )二、读一读。

西师大版语文一下第14课《风》教案

西师大版语文一下第14课《风》教案

14 风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唤起生活的感受。

3.在读风、找风、画风、写风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风这一自然现象的特点教学准备生词卡片、挂图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引出课题看不见摸不着,春天暖秋天凉,夏天热来冬天冷。

二、读课文,感知大意1.风看不见,摸不着,那么大家有什么疑问吗?(风在什么地方呢?)出示挂图,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说说他们发现风在什么地方。

2.学生跟着教师小声地读一读课文3.学生自由小声地读一读课文,同桌互读。

4.再读课文,将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再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内涵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1.做动作体会“颤动”、“点头”、“起波”,感受风儿的大小变化。

2.结合“风在那儿了”、“风正走过了”、“风来游戏了”体会,引导学生读好课文。

3.齐读全文。

四学习生字1.如果把生字从课文中拿出来,你们还会认吗?借助卡片通过齐读、抽读、开火车等形式,让学生读准字音。

2.当小老师,拿生字卡上台抽读生字。

五、写字练习1.观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并练习写三个。

2.小组评一评,,谁的哪一个字写得较好,请他告诉组内同学怎样才能写好这个字。

3.在议一议的基础上,学生再练习写生字。

六拓展练习1.作者笔下的风像调皮的孩子,你有这样的感觉吗?你觉得风还在哪儿呢?2.你可以把你的想法和同学讨论一下,可以把你的想法通过画画的形式画出来,可以像课文那样用“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的时候,我们知道风——。

”这样的形式来表达,可以自己读一读积累与运用(五)“读读背背”中的《风》这首古诗,并试着把它背下来。

西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14 风》教案_13

西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14 风》教案_13

一年级上期教学导学案
一、学生据疑研讨(10分钟)
(一)猜谜激趣,揭示课题
1.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请听好:“看不见,摸不着,春天暖,夏天热,秋天凉,冬天冷。

”猜一自然现象。

(出示课题“风”)
2.风有些神奇吧,对它有什么疑问吗?(质疑)过渡:咱们学了叶圣陶爷爷笔下的《风》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或小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带红色拼音小帽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多读几遍,想办法记住它们。

(三)生据疑研讨(10分)
1.请孩子们拿出预习本,小组内合作学习。

出示学习要求:
(1)小组合作,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找出特别难读、难记的生字,一会儿给同学们提个醒儿。

(3)交流自己记字的好方法,等会与全班同学分享。

2.生分组合作学习,师深入指导
第__五___单元


二、生持疑分享,师导学释疑(20分钟) (一)师评价合作学习情况
孩子们的合作学习气氛很热烈,谁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二)展示自学成果。

1.说说你准备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字的读音(课件或卡片相机出示这些带音节的生字)。

齐读,抽生读。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宝宝的,能和全班同学分享一下吗。

(师相机引导)
3.让学生提出难读难记的字,教师相机出示生字卡,一一贴在黑板上,引导识记。

4. 小朋友真会学习,下面我们来做好玩的游戏:《小花、小花哪里开》(小花遍地开游戏:出示生字卡,众生扩词开花,并相机用词练习说话。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认识本课8个生字。

3、感受诗中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像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的天气怎样?那么你就拿起书本扇一扇,体会有风,你看见风了吗?叶圣陶爷爷是怎么看到风的呢?板书:风
2、解题:
什么是风?(由于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多读几遍)
2、认生字卡片,并在课文里圈出来,再读一读。

3、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这首诗有几节。

三、细读课文:
1、导学第一节:
(1)自读第一节(注意:把词连起来读一读)
(2)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从哪个词可以看出风来了,并把它圈住)
(3)做一做树叶颤动的动作。

(4)指导朗读:
自读、赛读、跟读、自读、指名读
2、合作学习第二节
(1)自读第二节(注意重音、停顿)
(2)同桌互读第二节
(3)读了这一节你怎么知道风来了?(圈出表示风来了的词)
(4)指导朗读:
指名读、分组读、带动作读
3、自学第三节
(方法同第一、二节)
四、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3个事例告诉我们风的存在,其实只要认真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身边处处有风。

不信请看。

五、扩展延伸:
活动一(1)吹泡泡
(2)生续写诗
活动二(1)摆动红旗
(2)续写诗
活动三:想想自己在哪看见过风?并续写一首诗。

活动四: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或作诗、或画画)
板书:
树叶颤动
7、风河水起波纹花儿点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