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的路:大花苗“大迁徙舞”与族群记忆
苗族的发展历程
苗族的发展历程
苗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据史书记载,苗族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
在这个时期,苗族是一个以农耕为生的民族,在今天的贵州、云南、湖南、广西等地区分布广泛。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苗族一直生活在相对边远贫穷的山区,与外界的交流非常有限。
他们以种植水稻为主要经济活动,并且发展出了独特的农耕文化和民俗习惯。
苗族的社会组织以家族为单位,几个家族组成一个聚居点,每个聚居点都由一个族长统治。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苗族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政府加大了对边远地区的投资力度,改善了苗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更好的医疗、教育和交通条件。
同时,苗族也逐渐融入了现代社会,接受了汉族文化的影响。
今天,苗族已经实现了从农耕社会到工商业社会的转型。
越来越多的苗族人离开山区,进入城市打工或创业。
他们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逐渐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尽管如此,苗族仍然保留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俗习惯。
他们以苗族团结、勤劳朴实的精神为骄傲,并传承着苗族的歌舞、服饰、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总的来说,苗族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过程。
从农耕社会到现代化社会的转变,苗族人民经历了许多变革,但他们始终坚持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价值观。
随着时间的推移,苗族将继续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中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舞蹈史PPT课件
第一章 远古时代的中国舞蹈
2、纳西族的《东巴舞》
第一章 远古时代的中国舞蹈
三、主要的舞蹈起源观点 1、对现实世界的体验模仿 2、对超自然现象的认知 3、受生命力驱动产生的肢体语言
第一章 远古时代的中国舞蹈
第二节 传说中的其它远古舞蹈
一、远古氏族部落的舞蹈 1、盘古氏的舞蹈与今天瑶族的《长鼓舞》
第一章 远古时代的中国舞蹈
舞蹈纹彩陶盆
欣赏:
➢ 骆越神韵
欣赏:
➢ 花山战鼓
第一章 远古时代的中国舞蹈
2、伏羲氏的舞蹈——《扶来》 3、女娲氏的舞蹈——《充乐》 4、神农氏的舞蹈——《扶犁》 5、著名的葛天氏之乐舞
第一章 远古时代的中国舞蹈
第三节 考古方面的远古舞蹈材料 一、陶器 二、岩画
第一章 远古时代的中国舞蹈
2、内蒙古阴山岩画
第一章 远古时代的中国舞蹈
3的中国舞蹈
第一节 关于中国舞蹈的起源
一、古代史籍中保留的有关舞蹈创始者的记载 1、阴康氏之乐
“大舞” 洪水——禹步——巫步
第一章 远古时代的中国舞蹈
2、帝俊八子之歌舞 黄帝——《云门大卷》
二、中国近现代当代民族民间文化志中有关舞蹈起源的民间传说 1、云南景颇族——木脑纵
中国舞蹈史第一章远古时代的中国舞蹈第一节关于中国舞蹈的起源一古代史籍中保留的有关舞蹈创始者的记载1阴康氏之乐洪水禹步巫步第一章远古时代的中国舞蹈2帝俊八子之歌舞黄帝云门大卷二中国近现代当代民族民间文化志中有关舞蹈起源的民间传说1云南景颇族木脑纵第一章远古时代的中国舞蹈2纳西族的东巴舞第一章远古时代的中国舞蹈三主要的舞蹈起源观点1对现实世界的体验模仿2对超自然现象的认知3受生命力驱动产生的肢体语言第一章远古时代的中国舞蹈第二节传说中的其它远古舞蹈一远古氏族部落的舞蹈1盘古氏的舞蹈与今天瑶族的长鼓舞第一章远古时代的中国舞蹈2伏羲氏的舞蹈扶来3女娲氏的舞蹈充乐4神农氏的舞蹈扶犁5著名的葛天氏之乐舞第一章远古时代的中国舞蹈第三节考古方面的远古舞蹈材料一陶器二岩画第一章远古时代的中国舞蹈2内蒙古阴山岩画第一章远古时代的中国舞蹈3甘肃黑山岩画第一章远古时代的中国舞蹈舞蹈纹彩陶盆欣赏
苗族迁徙历史
苗族迁徙历史第一次大迁徙,是苗族先民以其发源地今四川的雅磐江、岷江、巴江、嘉陵江四水的上中流域地带,沿长江向东迁徙到长江中游的南北两岸:南岸的达到洞庭、彭蠡之间定居下来;北岸的达到江汉平原。
在这里居住了很多年,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改善,人口增多,科技文化水平也日益提高。
这是苗族首次由西向东的大迁徙,大迁徙的原因是远古羌人南下,迫使苗族先民向东迁徙,时间约在若干万年以前(原始初民社会)。
第二次大迁徙,是苗族先人在长江中游居住很久之后,人多势大,号称“九黎”,与南方的炎帝族发生矛盾,打败了炎帝族,一部分追逐炎帝族直达黄河北岸。
在这里又经过了很多年,九黎族的势力越来越强大。
这时诞生的蚩尤,聪明好学,勇敢善战,后来成了九黎族的首领,制造多种兵器,军事力量强大,与来其黄河上游的黄帝族发生武装冲突。
起初黄帝九战九败,后来联合炎帝族等,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结果蚩尤战败被杀,身首异冢。
从此九黎族的各部虽与黄帝族斗争了很长时期,但终因群龙无首屡战屡败。
这次由南向北的迁徙,时间约在4300—4600年之前(远古到黄帝)。
第三次大迁徙,蚩尤战斗失败很久以后,九黎族的各部属,大部分经过长途跋涉,退回到南方。
在江南的洞庭、彭蠡之间,建立起三苗部落联盟。
这是由北向南的迁徙,时间约4200—4100年之前(黄帝到唐尧)。
第四次大迁徙,苗族先人在洞庭、彭蠡之间辛勤耕耘,建立起三苗部落联盟,又经过了长时间的休养生息,渐渐强大起来。
唐尧很惧怕三苗、共工、欢兜(即“驩兜”)等,故到舜即位,马上“分北三苗”,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强大的三苗部落联盟从此分化瓦解。
有部分人还逃到了东海,这支苗族的先人也保存了一个独立的群体。
只有被流窜到三危的一支,斗争不止,直到夏禹时期才初步归顺,在三危山一带居住下来。
这次是分途迁徙,迁徙的方向各不相同,如三苗是由南向西北迁徙;其中部分是向东迁徙;欢兜是基本未动,即从洞庭、彭蠡之间转移到今湖南西部。
苗族发展历程简介
苗族发展历程简介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约有800多万人口,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苗族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7世纪左右,距今已有近4000年的历史。
苗族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云南地区的部分土著部落和游牧民族。
在古代,苗族是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粮食种植约占全部土地利用的三分之二,主要种植水稻、玉米、高粱等农作物。
同时,苗族还以养殖业和手工业为生。
他们善于制作和使用竹木器具,以及制作漂亮的黔纸、苗绣等工艺品。
苗族的社会组织较为简单,主要以家庭为单位。
他们通常居住在高山地区或丘陵地带,以农耕为生。
在古代,苗族主要分布在湘江源头附近的黔东南地区。
由于其地势险峻,通信不便,苗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习俗。
苗族的社会制度一度以家族和氏族为基础。
封建时代,苗族的地位相对较低,受到汉族和其他统治者的压迫。
但是在明清时期,苗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一些苗族领袖甚至建立起独立的部落政权。
到了20世纪初,苗族逐渐加强了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
在近现代,苗族的发展逐渐受到了改革开放的影响。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大力支持,照顾到苗族的各个方面。
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苗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苗族地区的教育、医疗等服务水平。
同时,加强了苗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了苗族文化的发展。
现如今,苗族已经走出了落后的农业经济,逐渐进入了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阶段。
越来越多的苗族人民选择离开农村,走向城市,参与到城市经济中。
与此同时,苗族的文化艺术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表现。
苗族的服饰、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受到了世界各地的关注和喜爱。
总之,苗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着悠久发展历程的民族。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苗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积极参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苗族的文化也更加活跃和繁荣,成为中国多元文化的一部分。
花儿歌舞剧《大移民》赏析
群文论坛 ・
大 众 文 艺
花儿歌舞剧 《 大移 民》赏析
李 汉锋 ( 宁夏 西吉县 文化 馆 宁夏 西 吉 7 5 6 2 0 0)
摘要 :花儿歌 舞剧 《 大移 民》以 “ 生态移 民”政 策的 实施 为主 上精 益 求精 ,表 演 到位 ,如 口含 一 口水给 孩 子 喷水 洗脸 、筷 子 在 题 背景 ,以回族 “ 花 儿”为体裁而创排的 。该剧 深刻反 映 了移民村 山 袖 口上擦 扒 两 下就 可 以吃 饭等 等 细节 表演 ,再现 了缺 水 给 山区 人 大沟深 、干旱缺水 。给村 民生产生活带来诸 多不便 。新时期党和政府 民带 来 的种 种 不便 。 向邻 居借 水 比借 油还 难 、 因缺 水无 法洗 头 , 实施的移 民搬 迁工程 , 使 山 区老百姓告别 了缺 水的 日子 ,逐步摆脱 贫 剪掉 自己心 爱 的长 辫 子 ,这些 叫人 心 动 的情 节 ,全 部来 源 于朴 素 困奔向小康生活的 巨大转 变。 而真 实 的生 活 ,在 表演 创 作技 法上 又 高 于生 活 ,剧情 跌 宕起 伏 , 贴近 生活 ,艺 术特 色 非常 明显 。 关键词 :花儿歌舞剧 ;大移 民;赏析
花 儿歌 舞剧 是 原 西吉 县 文工 团以地 方 民族 民间花 儿 为基 础 ,
用 回族 喜 闻 乐 见 的 “ 花 儿 ” 形 式 来 写 唱 词 和对 白, 音 乐 以 “ 花 儿 ” 曲调 为 基 调 , 提 炼 了 回 族 民 间舞 蹈 而 创 作 。花 儿歌 舞剧 在 文学 与 音乐 方 面特 色 鲜 明 、风格 独特 、乡 土气 息 浓郁 ,为 回族 文 艺 的进 一步 发 展作 了有益 的 探索 和 尝试 ,曾作 为 新剧 种被 载 入 了 《 中 国 民 间 艺 术大 辞 典 》 。上 世 纪 8 0 年 代 , 我 团根 据流 传 在 宁 夏 南 部 山 区 的 一个 回族 民 间 爱情 故 事 改编 的花 儿歌 舞 剧 《 曼 苏 尔》 , 曾代表 宁 夏东 渡 日本进 行 民间 艺术 交流 演 出。 艺 术创作 花儿歌舞剧 《 大 移 民》 是 我 团继 《 花 儿 四季 》 《 曼 苏尔 》 和 《 情 暖农 家 》之 后 创作 的 又一 部精 品剧 目,是 一部 以生态 移 民 工 程 为 背景 创 作 的 。生态 移 民工 程 是 宁夏 党委 、 政府 实施 扶 贫攻 坚 ,加 快 改善 民 生的 德政 工 程 ,也 是统 筹 山川 发 展 ,加快 宁南地 区群 众 脱 贫致 富 的 重 大 战 略举 措 。 为 了 更好 的 宣传 这一 惠 民政 策 ,使 “ 搬 得 出 、稳 得住 、 致 富奔 小康 ”的 目标 早 日实现 ,我 团 以 “ 生态 移 民 ”政 策 的 实施 为主 题 背 景 , 以 回族 “ 花 儿 ” 为 体 裁 , 以发生 在 西 吉县 新营 乡 张家 洼村 群 众 生态 移 民 的真 实事 例 为 题 材 ,创排 大 型花 儿 歌舞 剧 《 大 移 民 》。 该剧 深 刻反 映 东 山洼 山 大 沟 深 、干 旱缺 水 ,给村 民生产 生 活带 来诸 多 不 便 。新 时期 党和 政 府 实 施 的移 民搬 迁 工程 ,使 山区老 百姓 告别 了缺水 的 日子 ,逐 人 士 积极 赞扬 。 观念 的创 新 最 重要 。创 新 文化 产 业发 展观 念 ,树 立全 新 的 文 步 摆 脱 贫 困奔 向小 康 生活 的 巨大 转变 ,进 而来 歌 颂党 的这 项 “ 利 在 当代 、功在 千秋 ”的丰 功伟 绩 ! 化 产 业 意识 ,是 发 展文 化 产业 、提 高 文化 竞 争力 的前 提 。 宁夏近 二 、 艺 术 构 想 年来 实施 “ 小 省区 办大 文 化 ”战 略 ,显示 出一种 不凡 的 勇气 。西 《 大 移 民 》 以感 人 的 故 事 ,动 人 的情 节 抒 写 了大 山深 处 的 吉县 文工 团一 次次 创排 大 型剧 目就 是 对 “ 小 县城 办大 文 化 ”的 一 东 山洼村 干 旱缺 水 , 而主 人 公水 秀 因用 借 来 的水洗 头 发而 遭 到父 种 生 动诠 释 , 也让 我们 看 到地 方特 色 的 民族文 化 产业 是 我们 挖 掘 亲 的 谴 责 ,一气 之 下 ,水 秀 剪掉 了 自己心 爱 的长 头发 。背 水 的村 的潜 力和 发展 的 空间 。 民步 履 艰难 ,跋 涉 前 行 ,仿 佛一 个个 象 征苦 难 的 剪影 。困极 了 、 内容 创新 是 前提 。文化 产 业 的发 展 ,离不 开 深邃 的 思想 内涵 乏 极 了 的水 秀 累倒 在 山崖 上 ,她 梦 见 自己与水 姑 娘们 一起 翩 翩起 和 与 时俱 进 的 内容 , 并且 ,一 部好 的文化 产 品 ,必须 要 以社 会热 舞 ,并用 清 澈 的泉 水洗 着 自己 的长 头发 。 外 出打 工 的马海 泉 带着 点 , 民生 问题 为焦 点 ,才 能使 得观 众 认可 ,群 众 喜欢 ,才 能带 动 对 象 那 兰 第 一 次 回 家 ,那 兰 在 不 知情 的情 况 下 ,用 一盆 水 洗 了 地 方 特色 文 化产 业 的发 展 ,才 能更 好 的宣 传地 方 文化 精髓 和 文化 脚 ,却 让海 泉伤 心 至 极 ,提 出分 手 ,使 她柔 肠 寸 断 。正在 全 家人 的交 流 。 为 此 焦 头 烂 额 之 际 ,村 长带 来 了 东 山洼 移 民搬 迁 的好 消 息 。从 技术 创新 需 提升 。 《 大移 民 》的 舞 台效果 相 当逼 真 , 高高 的 此 , 东 山洼 的老 百姓 告 别 了缺 水 的 日子 ,过 上 了幸 福 美 满 的 生 大 山, 崎岖 的 山路 , 古老 的水 车 , 以出神 入化 的意境 展现 山大沟 活 。马海 泉 和那 兰 准 备结 婚之 时 ,他 家 又发 生 了 一桩 “ 意 外 的幸 深 ,贫 困而 干涸 的 黄土 高 原上 的苍 凉 景色 ;层 次 不齐 而 苍凉 的 荒 福 ”… … 山梁 、农 家 的麦 垛 、土 墙 、土 瓦房 和 独特 的服 装 、道 具 ,形 成 了 生态 移 民工 程 为 山区 百姓 带 来 了翻 天覆 地 的变 化 ,描 绘 了一 浑 然 一体 的和 谐 之 美 。但 是 ,庞大 的 高 山 ,在 演 出 时搬运 不 方便 幅 山区家 庭 从贫 瘠 走 向富 裕 ,从 困苦 走 向幸 福 的动 人 画卷 。马金 和 局 限很 大 ,只 有在 宽敞 的地 方演 出可实 施 ,这样 的舞 美设 计 带 贵 这 个 家庭 只是 西 海 固三 十 五万 移 民大 军 中的 缩 影 ,却代 表着 一 给 个 观众 的只是 一 时 的雄 伟和 壮观 ,可是 却带 给 政府 的 却是 资金 大 批 山 区百姓 划 时代 的整体 更 新 。 和 资 源 的大 量浪 费 。 为此 ,要 在科 技 发达 的 时代 ,我 们要 在 技术 三 、艺术 特色 上 需 要提 升和 创 新 ,更 合 理利 用 资源 ,较 大 的利用 电子技 术 上 的 《 大 移 民》 以生态 移 民政 策 为题 材 , 以花 儿 为体 裁 , 以文 艺 效 果 ,作 为某种 效 果上 的陪 衬 。 形 式热 情 宣传 了党和 政 府 生态 移 民政 策 的部 署 实施 ,讴歌 了移 民 工 程 的历 史 伟绩 ,真 实反 映 了大 山深 处广 大 群众 走 出困境 迈 向新 作者简介 : 李汉锋 ,男,汉 ,1 9 6 7 年5 月出生,三级演 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现就职 于宁夏西 生 的喜 悦 心情 ,描 绘 了一 幅 山区 家庭 从贫 瘠 走 向 富裕 ,从 困苦 走 吉县文化馆 。 向幸福 的动 人画 卷 。全 剧跌 宕 起伏 ,故事 情 节感 人 至 深 ,在细 节
《苗族文化习俗介绍》PPT完整版
PART 04 民族节日
民族节日
苗族是一个富有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民族,岁时节庆独特鲜明。苗族传统节庆按功能含义分为: ⒈农事活动节庆;⒉物质交流节庆;⒊男女社交、恋爱、择偶节庆;⒋祭祀性节庆;⒌纪念性、
庆贺性节庆。按时序分,一岁分十二个月,每月都有一个以上的节庆日。
饮 食 习 惯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 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 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 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 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 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 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 和菜油。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有的 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
宗教习俗
PART 03 民族历法
苗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中 国最早定居的民族之一。 远古时期,苗族文化科技十分发达,从 近期发掘的苗族古历足见一般。苗族古 历,丰富了中国与世界历法体系。。
中国苗族古历与古埃及历同属太阳历,但
比距今6200年的埃及历还要早3800多年,
民
每岁365日,4年一闰;不同的是古埃及历 闰年的附加日为6天,苗族古历闰岁的附加
PART 02 宗教习俗
宗教习俗
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祭鼓节”是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 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视先人。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苗族的主要信仰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苗族传统社会迷信鬼神、盛行巫术。也有一些苗族信仰基督教、 天主教。苗族信仰佛教、道教的极少。
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
大美 苗寨
苗族简介
苗族大迁徙舞审美研究
苗族大迁徙舞审美研究苗族是一个苦难的民族,苗族的迁徙史也可以视为一部苗族的历史。
在我国不同的时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迁徙。
苗民最开始生活在黄河中下游一带,战败后迁到了长江中下游,在这里建立了三苗国;三苗后来被尧舜禹三代不断征战,苗族先民又迁徙到湖南、江西、湖北一带;后来建立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楚国被打败后,苗族先民就开始了全国性的四处逃散;元明清时期大量的苗族先民逃至国外,老挝、越南、美国、东南亚......(一)古代史时期(公元前三四千年至1840年)这个时期是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时期,也是迁徙次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时期。
先秦时期蚩尤带领的“九黎”部落在逐鹿之战中被黄帝、炎帝联合打败后,大部分苗族先民南渡黄河到达黄河以南长江中下游一带聚居。
到三苗时期,苗族先民不断遭到尧、舜、禹的进攻,又一次被迫大迁徙,这一次一部分往西北走,一部分继续往南下,到达今天的云贵川地区,另一部分则进入了今天的江西、湖南地区。
在夏商时期,苗民慢慢成为“南蛮边患”。
到周代时,周宣王“乃命方叔南伐南蛮”。
在战国时期,吴起在实行变法,实施严厉的手段进行整顿,苗族先民在战乱之中被迫大量西迁逃入武陵山区。
秦楚之战时,武陵山区的苗人又开始遭到冲击,开始分散。
[1]在东汉时期,东汉王朝对“武陵蛮”采取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打压行动,致使不少人向西、向南迁徙。
西晋时期,荆州刺史又两次出兵骚扰五溪地区,当西晋政权被北方少数民族推翻之后,武陵郡的苗族迁入湖北、河南、陕西等地。
刘宋元嘉二年(425年),“五溪蛮”起义,刘宋王朝派将军将其强行迁于南京。
元徽元年(473年),封建王朝对五溪地区赋税加重,以及大兵的“征剿”,迫使“五溪蛮”流离失所,向西深入贵州,向南进入广西。
[2]唐代因为政权扩张的战乱,一些苗族随着流入云南。
唐宋时期苗族先民从江西、洞庭湖一带迁徙至湖南城步、武冈等地区。
北宋至元清时期,苗族又开始迁往广西、贵州地带。
(二)近代史时期(道光二十年至民国三十八年)在近代苗族的迁徙历程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道光二十年到同治十二年(1840-1873),苗族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演变,西方开始侵略,再加上清朝康熙时期开始的“改土归流”政策,苗族很多农民起义,历史上有三次著名的苗民起义。
苗族简史心得体会800字
苗族简史心得体会800字你第一次了解自己的民族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一首古歌,一个传说,一篇文章还是一次百度?很多苗族同胞对苗族历史的了解,只能从老人的古歌和故事中零星地知道个片段,加上学校里历史大多是从整个中华民族大而笼统的去教学,所以对整个苗族的历史脉络更无从去学习。
苗族从哪来,又该往哪里去?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作为一个互联网时代出生的年轻人,第一次萌生想了解自己的民族历史时,想问老一辈他们知识又有限,只能求助于百度。
看着上面波澜壮阔的古老历史记述,那种震撼、自豪和感慨至今仍犹记于心。
我震撼于她比我想象的更古老,自豪于她创造的那些灿烂缤纷的文化,感慨她历经千年漫长艰辛迁徙史,背后一身荆棘的伤痕、血泪,仍顽强不屈,传承至今!当时以为那就是全部,直到后来我遇见三苗网,并在石茂明老师的指导下阅读了《苗族简史》,我才深刻地发现,苗族的历史远比我想象更加震撼,甚至有点“意难平”。
当那一幕幕前人的走过的路铺展在我面前,我看到了长江黄河之滨的美丽家园,听到了那场涿鹿大战背后的呜咽,感受到了三苗之后被分离迁居的痛,震撼于黔湘大地上的反压迫抗争,叹息于历史的血雨腥风背后他们沉默的坚强。
5000年大迁徙,他们如何走来?5000年的求索,漫漫前路在哪里?为什么我们的族人丢掉金银,也要拿起一把芦笙?为什么苗族妇女在最贫瘠的土地上操劳,都要用倾尽一生的心血去绣制一套最华丽的衣服?因为芦笙曲的背后,是他们穿越千年的倾诉,华丽的刺绣背后,是她们用针尖记录下的史诗!他们在告诉我们——要记住自己的历史,不能忘!不读史,真的深感自己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仍身在蒙昧之中。
这本《苗族简史》虽短,但每翻一页,都能让我体验到一种不同于读“百度百科”时的感觉。
《苗族简史》是由国家民委修订的,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权威民族历史系列丛书。
里面包含了族源和迁徙,原始社会及解体,不同制度时期的苗族社会,以及文学、艺术、习俗等知识,里面还有非常详细的苗族5000年大事记,一本将苗族历史深入浅出地囊括于其中。
民族学与文化学:民族学必看考点(题库版)
民族学与文化学:民族学必看考点(题库版)1、问答题解决我国民族问题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答案:(1)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促进了民族地区发展:“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江南博哥)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这是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点的高度集中概括,也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途径的根本指导思想。
也正是有了这一思想的指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也得到了巨大发展。
(2)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保障了各个民族平等地位。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则是我国的三项基本政治制度,充分反映了人民意志,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也是在我国现实条件下最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实现形式。
充分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群众行使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共同为各民族繁荣发展。
(3)中国的历史实践证明,建设社会主义可以有助于民族问题的解决。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一条由近代百年历史所证明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正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全国各民族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获得了民族独立解放;正是社会主义从根本上使中国各民族人民摆脱了剥削社会制度的枷锁,走上了经济文化繁荣的康庄大道。
所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就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进程的必由之路。
同时,“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解决中国少数民族的繁荣发展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是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2、问答题试评结构人类学。
正确答案:应当看到,列维•斯特劳斯把语言学中的结构分析法首先引用在民族学的研究中,因而开创了民族学中的结构人类学派,“这是资产阶级民族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列维•斯特劳斯的功绩。
苗族发展历程简介
苗族发展历程简介
苗族是中国内地的少数民族之一,是华夏民族大家庭中的一支。
苗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
以下是关于苗族发展历程的简介。
传说在古代,苗族先民曾居住在黄河流域地区,后来迁徙至云贵高原一带。
苗族历经多次进化、演变与迁徙,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不断壮大发展。
他们生活在山区,依靠农业、狩猎和渔猎为生。
在古代,苗族社会被分为部落和氏族,部落长老通过民主选举进行管理,氏族则是以宗族制度为基础。
苗族注重家族和血缘关系,重视祖先崇拜和宗教信仰。
在近代,苗族地区受到了外族入侵和政治压迫的影响,苗族人民经历了许多困难和磨难。
但他们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生存方式,并努力保护和传承苗族的语言、服饰、音乐、舞蹈等民族文化元素。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苗族地区的经济条件得到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育和医疗条件普遍提高。
同时,苗族文化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保护,苗族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得到了重振和传承。
如今,苗族人民过上了比过去更加美好和幸福的生活。
他们积极融入社会主流,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同时也积极参与到维护国家团结和发展的进程中。
总的来说,苗族人民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他们保护和传承了自己的文化传统,为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苗族起源:荡气回肠的迁徙史
苗族起源:荡气回肠的迁徙史世界上有两个灾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服的民族,他们就是中国的苗族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族。
——格迪斯《山地民族》从狭义的角度来说,中华民族是指远古“中华三祖”的后代,包括黄帝部落、炎帝部落、蚩尤部落。
而苗族正是出身于蚩尤部落。
苗族其实不仅仅只是存在于中国,在其他国家也有苗族的分布,地球背面的美国也有近20万的苗族,他们仍说着自己的言语,在东南亚国家,苗族的分布更是广泛,这就不得不追溯一下苗族的起源了。
苗族起源读过中国古代史的都知道,先在黄河中下游开发繁衍的是夷人;羌人在渭河流域到黄河中上游生活;狄人原住在蒙古高原上。
蚩尤是夷人九黎集团的大酋长,羌人的首领是炎帝,狄人的首领是黄帝。
后来,为了争夺黄河中下游这片肥美的土地,先是发生了几次战争,简单说就是蚩尤打退炎帝,炎帝归顺黄帝,炎黄打羸了蚩尤,蚩尤战亡。
然后,黄帝又战胜炎帝,出现了中华民族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即夷、羌、狄三者融合,形成了华夏民族。
没有融合的狄繁衍成现代的阿尔泰语系各个民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满族等);没有融合的羌繁衍成现代的藏缅语系的藏族、彝族等;没有融合的夷,其中一部分繁衍成了现代的苗瑶语系各民族,另一部分繁衍成了现代的壮侗语系各民族(壮族、傣族等)。
苗族的迁徙据考证,数万年前(原始初民社会),由于羌人南下,苗族先民从发源地(今天四川的雅磐江、岷江、巴江、嘉陵江四水的上中流域地带),沿长江向东迁徙到长江中游,南岸的达到洞庭、彭蠡之间定居下来,北岸的达到江汉平原。
此后在这里居住了很多年,而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改善、人口增多,科技文化水平也日益提高。
第一次大迁徙苗族先人在长江中游居住很久之后,势力开始增大,与其他民族部落联盟,以蚩尤为首,号称“九黎”。
九黎君号蚩尤。
——孔安国《史记·五帝本纪·集解》之后与南方的炎帝族发生矛盾,并打败了炎帝族,并追逐炎帝族直达黄河北岸。
而后就是我们所知的涿鹿大战了(这就是成语“逐鹿中原”的出处)。
苗族迁徙史诗
BUAS DRAOS ZANGD QEUT战争迁徙Hmongbboslouldrous deb蒙博娄拓地垦荒,Drousduaxdlexdlangx,垦在滔滔黄河边,Drousduut lax dax垦得良田平展展。
Hmongbyeuslouldrousqeut,蒙尤娄辟地开疆,Drousduaxdlexndrod,开垦在滚滚浑河畔,Drousdout deb drangl,开得大地平坦坦。
Hmong boslouldrouszhobdout lob longs, 蒙博娄建的城郭,Houd longs lob hnobjit,太阳出来闪金光,Ghangb longslbhlitjit.月亮出来金灿灿。
Hmongbyeusloulzhob dot lob gab,蒙尤娄筑的城郭,Houd gabjitzhilnbual,城头金碧真辉煌,Ghangb gabjitzhilongb.城尾银光真灿烂。
Hmongbbolounyaobdout lob longs,蒙博娄住在城中,Dexdobdexncaikuatlekrebruas.儿女像石沙样多。
Hmongbyeusloulnyaobdout lob gab,蒙尤娄局在城里,Nil dexdobdexncaikuatlekmaol mod.儿女像蜜蜂兴旺。
Hmongbbosloulsukibdolndongtmangx,蒙博娄像棵枫树,Nzheszhaolhoud longs.耸立在城的一端。
Hmongbyeusloulsukibdolndongttod,蒙尤娄像一棵青松,Nzheszhaolghangb longs.直立在城的中间。
Hmongbbosloulnyaob shout doldelxdlangx, 蒙博娄住在黄河畔,Yousshebyous sod.洗线洗纱。
Hmongbyeusloulnyaob shout doldlexndrond, 蒙尤娄居于浑河岸,Yous sodyoussheb.洗纱洗线。
论大花苗服饰的文化记忆及象征表达
㊀第22卷第3期2020年6月安顺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O FA N S HU N U N I V E R S I T YV o l 22㊀N o 3J u n 2020收稿日期:2019 12 28基金项目:国家社科一般项目 武陵山区苗族民间仪式表演文化象征体系研究 (项目编号:19B M Z 056).作者简介:1 陈发政(1983~),男,贵州普定人,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安顺学院政法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族文化审美.2 祁爱荣(1980~),女,河南新乡人,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民族学.论大花苗服饰的文化记忆及象征表达陈发政1㊀祁爱荣2(1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贵州㊀贵阳550025;安顺学院政法学院,贵州㊀安顺561000)(2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贵州㊀贵阳550025)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摘㊀要:大花苗服饰的符号意指显著,与符号学家皮尔士的 三元 指号理论相吻合.结合指号理论的特点,可将大花苗服饰的象征内涵解析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进而有益于理解苗族服饰形制与文化意义间的关系.关键词:服饰;象征;大花苗;文化记忆中图分类号:T S 941 12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673 9507(2020)03 0096 04㊀㊀在符号学领域,继索绪尔提出能指 和 所指 二元结构模式之后,皮尔士开创了三元指号(s i gn )的结构分类图式,其影响深远.皮尔士把指号分为三组,即征象(s i g n )㊁对象(o b j e c t )㊁释义(i n t e r p r e t a n t ),每一组下面又分三类,即 征象 分为质感符(Q u a l i s i gn )㊁实在符(S i n Gs i g n )㊁常规符(L e g i s i gn ), 对象 分为象似符(I c o n )㊁标指符(I n d e x )㊁象征符(S y m b o l ), 释义 分为特征符(R h e m e )㊁命题符(D i c e n t s i gn )㊁思辨符(A r g u m e n t )[1].纳日碧力戈教授采用九宫图的方式进行列举,这正好切合皮尔士将单一分类符所进行的组合,形成有区别意义的指号系统.其中,将指号对象分为象似㊁标指和象征三类对物体符号意义的分析极为有用:(1)象似:指号与对象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照片与本人㊁地图与地理区位之间的关系;(2)标指:指号与对象间彼此相关联,有某种逻辑关系,如风帆与风㊁烟与火㊁子弹孔与子弹等之间的关系;(3)象征:与前两种指号类别不同,象征指号与对象间关系是任意的㊁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联系,如语言符号指代某事物等.经后来的阐发,皮尔士的指号理论超越了语言符号范围并广泛使用于非语言领域.基于其有效性,艾克在评价皮尔士指号理论时指出: 肖似记号(象似符,引者注)概念包含着大量建立在准确惯约法则和运作上的生产运作,其分类法和分析研究是未来一门发达的记号理论的任务[2].一㊁大花苗及其服饰古时对苗族的分类通常按服饰或头饰特点,如«百苗图»中分为红苗㊁黑苗㊁花苗等,这样的分类依据沿用至今.今人何宴文根据服饰特点还可将苗族服饰分为 湘西型 黔东型 川黔滇型 黔中南型 海南型 等类型[3].大花苗属于川黔滇型㊁西部方言区,研究大花苗的学者习惯称其为滇东北次方言苗族以区别于其他苗族支系.大花苗主要分布于滇东北㊁黔西北及川西南㊁川南等三省交界的广大地区,小部分散居于南方各地,按照苗族学者苗青的观点,大花苗迁徙至川黔滇交界地并以之为 托天之顶 而生存下来,其原因一是受到水西彝族的庇护,二是源于黔西北地处高寒,环境恶劣,易于逃避外界的侵犯.苗青认为,大花苗迁徙到今威宁一带有两条主要的迁徙路线,第一条路线,由北而南而西而西北而西南的大迁徙.第二条路线,由北而中而西而西北而西南的大迁徙[4].两条迁徙路线都起始于北方大平原,最终汇聚到黔西北威宁㊁赫章一带,在人迹罕至㊁环境恶劣的高海拔崇山峻岭中安顿下来,形成今天大花苗支系的族群基础.王文宪认为 大花苗是当年在中原涿鹿战争中跟随蚩尤奋力杀敌的先锋部队,因为这支部队勇猛,历来受汉族㊁彝族等民族的排挤和杀害,才使69大花苗在各种苗族支系中最悲惨. ①此观点在大花苗传唱的古歌中得到印证,如西部苗族古歌中叙述了大量的迁徙路线㊁战争场面㊁英雄人物等,其演唱时常常催人泪下.大花苗至今在婚丧嫁娶等场合中有迁徙舞的表演,而其与古歌演唱相契合惯使场面一度伤感.古歌㊁舞蹈与服饰互为表里的立体性表述,故使大花苗服饰在苗族迁徙文化的符号象征上可谓独树一帜.大花苗族今天的居住环境,多为海拔较高的高山箐林,具有气候寒冷㊁温差较大㊁土地贫瘠㊁干燥少雨等特点.耕种与畜牧为他们的主要生计方式,基于山间环境适宜种植麻的特点,因此麻和羊毛成为大花苗服饰制作的主要材料.大花苗服饰形制简单㊁色彩单一㊁图案粗犷.首先,大花苗服饰主要由披肩㊁背牌㊁百褶裙三部分组成.其中背牌下方饰有垂蕤,垂蕤古时以布结作饰,如今改为串珠,垂蕤底端系有铜铃,走路时可晃啷作响.据说大花苗服饰古时还有绑腿,后来弃而不用.男女服饰具有相同的披肩和背牌,唯一区别在于男服没有百褶裙,因此有了男披肩內褂比女披肩內褂长而至脚踝.其次,大花苗服饰色彩单一,以红白二色为主,外加少许青色.再次,大花苗服饰图案几乎为几何纹样,如菱形㊁锯齿形㊁曲线等,图案形大且简单,大花苗因此得名.披肩及背牌的纹案采用挑花的制作方式,百褶裙则使用蜡染印制.披肩和背牌由麻线和羊毛线镶嵌编织,而披肩下的白褂则全由麻线结构.其服饰分为两种,一种是带披肩的服饰,苗语称 卓鲁 ,汉意译为 换衣 .也有人把卓鲁 释为 花衣 .一般在婚娶㊁节庆等场合穿戴;另一种是没有披肩,完全由白褂构成的服饰,苗语称 卓撮 ,汉意译为 笑衣 (一作 孝衣 解),主要在丧葬仪式中穿戴.大花苗服饰图案的历史迁徙象征意味,在服饰制作过程中极为严苛和稳固,加之服饰暗含有一定的祖先崇拜信念于其中,因而其形制规则不易变化,这对于一个无文字民族的文化记忆与传承起到莫大作用,并被学界称为 背在背上的历史书 .二㊁大花苗服饰象征的表层结构大花苗服饰是一套完整的符号体系,通过这套象征符号实现一定的文化标指,从而建构民族的精神内涵.与其他苗族支系服饰不同,大花苗服饰采用刻板的几何纹样,图形简单,经上千年历史洗礼其形制较少变化.大花苗服饰具有鲜明的象征与记忆等特征,其图形虽少了几分灵动,然则却多了几许厚重.大花苗服饰象征的表层结构如下:披肩纹饰表征 天地 山川 田园 .在大花苗族服饰的披肩上,以红黑二色交错㊁白色为底色,采用对称的几何纹饰,即边上绣有锯齿纹㊁波浪纹㊁螺丝纹,中间饰以菱形纹,菱形纹内又织斜方格纹等,其间留有大量空白.含义为每方图案的上方代表 天 ,下方代表 地 ,左右代表 山川 ,中间代表 田园 .背牌纹饰表征 城池 .大花苗服饰中有一块起装饰作用的背牌,苗语称为 劳搓 ,形状呈横长方形,其图案工艺以刺绣为主,兼用蜡染㊁挑花㊁编织,纹饰有菱形纹㊁锯齿纹㊁凸字纹㊁云雷纹等.其具有 城池 的象征意义,是苗族祖先迁徙中被迫离弃的中原故地,背牌图案线条的繁复刻画了曾经的城池繁华.另说背牌还象征战争中的旗帜,在背牌下方坠有垂蕤,垂蕤跟旗须类同,而垂蕤底端的铜铃,走动时发出 咣啷 声,象征战场上金戈铁马的厮杀声响.百褶裙纹饰表征 江河 .象征 江河 的图形纹绣在百褶裙上,从裙边及腰有数条约2厘米宽的蜡染几何纹,在几何纹饰间有大面积的白地,白地上下有2组回环绳辫纹和4组红黑二色布条的平行线段,线段分为两段的和三段的两种类型.中部三段红黑相间,叠压平行的布条从上至下依次象征黄河(浑水河,苗语称为 涤望涤垛 )㊁平原㊁长江(清水河,苗语称为 笃纳伊莫 ).白地象征着宁静的天空.诚如苗族古歌所唱:我们走一步望一步/望着江普这宽广的地方/平整整的土地一丘连一丘/多可惜的地方啊/一定要留下个纪念/照田地的样子做条裙子穿/把江普的瓦房绣在衣裳上/我可爱的家乡江普呀/绣上花衣裙永远叫子孙怀念[5]大花苗服饰图案自上而下的空间布局象征着苗族先祖迁徙路线的时空逻辑,即由中原一带繁华的 城池 经高山㊁平原,跨过黄河㊁长江等河流,进入荒无人烟的高山箐林,最后落脚云贵高原的广大地区.可见,与其说大花苗服饰是些形制简单的象征图案,不如说是一副崇高的故园迁徙图.它通过历史叙述的方式记忆富庶的祖籍故地,暗含苗族人回望故土的文化心理.三㊁大花苗服饰象征的深层结构(一)大花苗服饰是一种历史书写历史在两个面之间摇摆.一方面,它是一种实践,是一种现实;而另一方面,它则是一个封闭的叙述,一种由精神模式所组织并完结的文本. [6]大花苗族的服饰超越了服饰的基本功能,俨然成为记录79安顺学院学报㊀2020年第3期苗族历史的符号文本,与塞尔托所述相符,它既叙述历史也观照现实.从现实的面向看,作为苗族文化的母题无论 迁徙 或是 东方故里 ,在苗族整个文化结构中演化而世代相传,苗族人对传说故土的眷念并非真的有朝一日要卷土故里,实际上是通过这些虚化的文化事实在历代苗族人苦难的现实遭遇中树立生存的信念,形如宗教想象着追溯天国的美好以增强对现实种种(大花苗等苗族支系的生存环境一般都比较恶劣)的忍耐,乃至在此基础上实现诸如伦理㊁审美㊁超脱的生命意志和终极追求.历史是人对过去的追问和记忆,然而,常常受身体结构的局限,即面对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人的记忆显得无能为力.苗族学者杨昌国认为,苗族历史记忆有许多母题,然而各苗族支系对共同的母题有不同的阐释方式,有古歌㊁舞蹈㊁服饰标记等[7].大花苗对历史的记忆依托于服饰图案的书写,把迁徙史形式化地绘制在服饰上,形成一种独特的记忆场.作为符号,图案不同于古歌或舞蹈,其已凝固并较为稳定而不易变化.一般来说,族群历史的记忆或仪式操演主要由某一族群中的文化精英掌管,如很多民族中的祭师或巫师作为文化掌管者,抛开其他文化职责,他们肩负着记录和传承历史的文化使命.而大花苗族服饰的历史记忆方式已经突破这种惯制,把祖先的历史以几何纹样的方式记录在服饰上,形成统一格式,人人都是历史记忆的记录者和传播者,并千古流传,生生不息.在大花苗族中,制作服饰成为苗族女人必备的能力,年轻女子总是跟年老妇女继承服饰制作技艺,其中包括几何纹样的绘制规则㊁尺寸㊁颜色搭配等,从而把历史记忆与文化惯习有机统合起来.(二)大花苗服饰隐喻祖先崇拜大花苗服饰的文化记忆暗含了祖先崇拜的文化心理. 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 [8]不错, 研究记忆的社会构成,就是研究使共同记忆成为可能的传授行为. [9]也即是说,集体记忆具有建构并维系某社会成为可能的作用,大花苗族的服饰作为族群的符号象征,在服饰的制作及其穿戴中没有举行一定的仪式,但对服饰纹样的膜拜和祖先的记忆,已然超越了个体记忆的特点而成为集体记忆的共同表征.大花苗是一支因频繁迁徙而徒增悲剧性的苗族支系,生活环境恶劣,历史上曾受到其他民族的欺凌,并坚毅地延续至今,其中服饰起到了聊慰内心和精神寄托的作用.其一,服饰记载了大花苗祖先曾居住富饶之地,虽辗转各处仍不忘回到祖先失却的那片丰饶家园,即使死后也要把坟墓朝向东方.其二,大花苗族认为他们的祖先是蚩尤涿鹿战场的主力军,能征善战,其服饰中的披肩作为战袍的变体,基本能影射曾经浴血战场的将帅概貌,并引以为傲,他们正是通过服饰等文化形态形塑了民族文化心理.苗族一般自认为是蚩尤的后裔,进而把蚩尤加以神化并崇拜,形成祖先与神相交融的信仰特点.大花苗族没有严格的关于蚩尤信仰的仪式,他们自古把服饰的符号象征作为信仰载体,予以慰藉,从大花苗语对其服饰的称呼可见一斑.大花苗将其民族服饰称为 撮鲁 ,即 换衣 之意.相传蚩尤当年涿鹿败走后受敌方追杀,为了让带伤的蚩尤逃避被追杀的危险,其中一个跟随蚩尤左右的大花苗族祖先主动与蚩尤调换衣服,才使蚩尤顺利逃过一劫.此后大花苗族一直按照当时蚩尤的战袍规格制作衣服而传承,并取名为 换衣 . 换衣 的传承一是对蚩尤的纪念,二是以祖先战场杀敌的忠勇告慰悲苦的现实生活.②作为祖先记忆的符号,大花苗服饰由最初的迁徙历史的回忆,逐渐演化成一种族群边界的分划符号,即它既在族群内部催生出成员间的团结,又在族群外部区隔与其他群体间的关系.这种区隔表现在,一则通过服饰模塑大花苗族历来规避与其他族群之间如婚姻往来的文化标识,二则以服饰符号建构的边界心理不断加固大花苗对自我文化的认同和传承.(三)大花苗服饰实现文化认同扬 阿斯曼认为: 群体与空间在象征意义的层面上构建了一个有机共同体,即使此群体脱离了它原有的空间,也会通过对其神圣地点在象征意义上的重建来坚守这个共同体. [10]也即说,记忆的象征意义在于重建族群 共同体 ,然而实现这个共同体必须借助于一个 神圣地点 .对于大花苗族而言,他们唯一表达 神圣地点 的符号载体就是服饰,他们借助于服饰上的符号象征体系去实现民族文化的认知乃至认同,进而建构这个 共同体 .源于服饰图形的特殊性,按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标准制作民族服饰成为大花苗女孩婚前的必备技能,她们首先必须深知每一个图形的涵义,才能固守缝制技艺不得任意改变服饰特征.大花苗服饰与其他民族或苗族的其他支系有着显著区别,他们对服饰符号象征意义的重视旨在通过服饰加深对族系内部的文化认知,进而实现族群认同的目的.大花苗服饰的传承是在不断增强族群自我意识的过程,当族群意识得以加强后反过来又增加族群边界的认同感,这是一个辩证协进的过程.大花苗服饰89安顺学院学报㊀2020年第3期把其记忆功能与族群身份认同有机结合起来,既能以服饰符号形式促进大花苗特有的文化特质的世代传递,也可在服饰生成的认同关系中实现文化对族成员的控制,促进族群内部的团结与和谐.结㊀语作为一种符号表征,大花苗的服饰图案结构符合皮尔士的指号释义.皮尔士认为指号三分法只是一种分析方法,目的在于理解符号体系的特性,现实中这些分析类别并不单独存在,而是重叠和融合的整体,分析便是为了更好认知.因此,我们在本文中借助该理论以解释大花苗服饰的象征涵义,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一种文化物象,进而深刻地认识大花苗.大花苗服饰几何纹案记载,诸如图案中的菱形代表田园㊁矩形代表城池等,其最初采用的便是皮尔士提出的 象似 指号的标记法,通过描摹形似的方法把祖先在中原一带失去的家园及其迁徙路线记录在服饰上.这套象似符码历经上千年而传承,其指号与对象间(曾经的家园)渐渐超出它原有的形似对应,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或族群的标识.这样的变化可由指号的释义得以说明,即皮尔士所说的 特征符 (又称直接解释项)演化为 命题符 (又称动态解释项),再到 思辨符 (又称最终解释项)的过程.其中 特征符 分析特征表明必须把征象对象放入到对象产生的文化场域中,诚如大花苗服饰的符号意义只有在大花苗文化语境中才能呈现一样. 命题符 表明征象通过自身以限制对象来指示释义,可理解为服饰图案对大花苗来说是一种族群边际的文化标识.而 思辨符 表明征象直接规定释义,从而达到其合理性,此处尚可理解为大花苗民对本族服饰符号的自我认同与归属感.事实上, 释义 的三个类别之间表达了皮尔士指号征象与对象间的辩证推演过程,这正暗合大花苗服饰从表层符号到深层记忆内涵的演进.另则,诚如符号具有约定俗成特性一样,大花苗服饰图案所展示出来的象征符号也有一定的 社会规约性 ,如皮尔士所说: 所谓象征符号就是被符号的解释者如此理解或解释的符号.当然,这种理解或解释不是个人随心所欲的,而是受到解释者所处的社会或共同体的规范的制约的. [11].注㊀㊀释:①引自2017年访王文宪录音资料.②根据王文宪口述整理.参考文献:[1]纳日碧力戈.从皮尔士三性到形气神三元:指号过程管窥[J].西北民族研究,2012(1):40-50.[2]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481.[3]何宴文.苗族服饰浅谈[J].民族团结,1984(6):52[4]苗青.西部民间文学作品选[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22-29[5]夏扬.苗族古歌[M].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1986:123.[6](法)塞尔托.历史书写[M].倪复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5.[7]杨昌国.苗族服饰 符号与象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8-9.[8](美)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9.[9](美)唐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40.[10](德)阿斯曼.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㊁回忆和政治身份[M].金寿福,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55.[11]卢德平 论符号的分类问题 皮尔士研究札记之二[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3):155O n t h eC u l t u r a lM e m o r y a n d S y m b o l i cE x p r e s s i o n o f t h e B i g F l o w e rM i a o sD r e s sC H E NF a z h e n g1㊀Q I A i r o n g2(1 C o l l e g e o fH i s t o r y a n dE t h n i cC u l t u r e,G u i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G u i y a n g550025,G u i z h o u,C h i n a;A n s h u n U n i v e r s i t y,A n s h u n561000,G u i z h o u,C h i n a)(2 C o l l e g e o fH i s t o r y a n dE t h n i cC u l t u r e,G u i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G u i y a n g550025,G u i z h o u,C h i n a)A b s t r a c t:T h e s y m b o l i cm e a n i n g o fB i g F l o w e r M i a oc l o t h i n g i ss i g n i f i c a n t,w h i c h i sc o n s i s t e n tw i t h t h e s i g n t h e o r y o fC h a r l e s S a n d e r sP e i r c e.C o m b i n e dw i t h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t h e s i g n s t h e o r y,t h e s y mGb o l i c c o n n o t a t i o no f t h eM i a o c o s t u m e s c a nb e a n a l y z e d i n t o t h e s u r f a c e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t h ed e e p s t r u c t u r e, w h i c h i s h e l p f u l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h eM i a o c o s t u m e s's h a p e a n d c u l t u r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K e y w o r d s:t h e d r e s s,s y m b o l,t h eB i g F l o w e rM i a o,c u l t u r a lm e m o r y(责任编辑:郑朝彬)99安顺学院学报㊀2020年第3期。
以寻根之旅为题的作文
以寻根之旅为题的作文
朋友!今天我想跟你唠唠我的寻根之旅。
这事儿啊,还得从咱老祖宗说起。
我一直就好奇,我从哪儿来?我家的根
儿到底扎在啥地方?带着这满肚子的问号,我踏上了这神奇的寻根之路。
我先是翻箱倒柜,把家里那些压箱底的旧相册、老信件都给刨了出来。
看
着那些泛黄的照片,好像穿越回了过去。
我发现了太爷爷年轻时的模样,那浓
眉大眼,透着一股精神劲儿。
接着,我就缠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让他们给我讲讲过去的故事。
奶奶说,咱们家以前在一个小山村里,日子过得简单但也快乐。
爷爷呢,就回忆起
他小时候跟着长辈下田种地的情景,那汗水滴在土地里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
然后,我还专门跑回了老家。
那小村子变化可大了,以前的土路变成了水
泥路,破旧的小房子也变成了漂亮的小洋楼。
但村头那棵老槐树还在,据说它
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就像一个默默的守护者,见证着我们家族的变迁。
我在村子里到处转悠,跟那些上了年纪的长辈们聊天。
他们的话语里,满
满的都是岁月的痕迹和家族的记忆。
这一趟寻根之旅下来,我心里头那叫一个踏实。
原来,我的根深深地扎在
这片土地上,家族的血脉一直在延续,那种传承的力量让我感到无比自豪。
咋样,朋友,我的寻根之旅还算精彩吧!。
追寻逐渐消失的民族记忆
追寻逐渐消失的民族记忆云南是民族云集的地区,集聚了除汉族之外的2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间的文化以及服饰可谓争奇斗妍、五彩纷呈,极大程度的丰富了中国艺术文化宝库。
但是近几年来,随着世界大众文化的全球化,纯粹的民族民间工艺已经日趋减少,几乎濒临灭绝状态。
如何将民族民间文化精髓挖掘出来加以保护,并将其融合时尚元素,转化为现代文化意识或流行趋势,已经成为少数民族甚至全中国服装界所面临的最艰巨的任务。
标签:大花苗民族服饰保护传统文化传统工艺流程文化融合苗族是一个迁徙的民族,也是一个支系众多的民族,民族服饰多达两百种以上。
在汉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的不断冲击下,苗族原始文化已经可见一斑。
云南昆明附近西山区、安宁、富民以及楚雄武定等地的大花苗,紧邻昆明和楚雄市区,虽历经千百年异族文化的冲刷汉化严重,但仍有部分传统习俗保存完好。
作为繁华都市的近邻,是哪些元素延续下来,为什么这些民间传统能代代相传?这都是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关注的。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访了大花苗的几个地区,希望能发现民族民间技艺的秘密及其价值。
云南昆明附近西山区、富民、安宁、楚雄武定等地的大花苗基本上同属一个支系,据调查,昆明附近和楚雄武定的大花苗最早的从1700年左右迁入,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了,由于这些地区的苗族距离汉族比较近,加上与其他民族(如壮族、傈僳族,彝族等)杂居,受到影响,虽然历史支系同属一家,但是由于民族风俗的不断交融,使大花苗的服饰在这些不同地区区别开来。
花苗支系的服饰在整个苗族民族中较为简单,但仍凝结了广大苗族女性的勤劳一生。
花苗的姑娘们从十三四岁起就开始跟自己的母亲学做女红,无论婚前还是婚后,这些女红一直都会作为检查一个苗家女子是否贤良淑德的重要标准。
如果到了出嫁的年龄还没学会这些活计或者做得还不够好的话,也许就没有人家会向她提亲了。
大花苗的青年男女因为花山节相识相恋,后经双方家长确定后订婚,订婚以后的姑娘们不再做任何农活,专心为男方做结婚时穿的礼服(图1)----- 一件白色麻织长袍、一件刺绣的坎肩和一条黑色腰带。
浅谈贵州西部大花苗《苗族大迁徙舞》
2018-10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浅谈贵州西部大花苗《苗族大迁徙舞》罗才渊田正铁(湖南文理学院艺术表演与传媒学院,湖南常德415000)《苗族大迁徙舞》苗语称作“够戛底戛且”,意思是寻找居住的地方。
以史诗般的舞蹈动态,叙述了苗族先民大迁徙的苦难历程,艺术地再现了苗族大迁徙的历史画卷。
此舞气氛壮怀激烈,舞步沉稳凝重,动作轻捷古朴,舞曲欢快活泼,芦笙曲伴随古老歌谣,歌之舞之,追思了苗族先民英勇善战历尽艰辛,终于找到自己理想家园的漫长历程。
一、《苗族大迁徙舞》的由来据记载贵州赫章在南北朝梁承圣年间,即有苗族居住。
苗族源于距今5000多年生活在黄河流域三大部落之一的九黎部落。
这个部落在与炎帝、黄帝部落的战争中失利,由北而南退居于长江中下游一带,形成了新的部落联盟即“三苗”分别为大花苗、小花苗、白苗。
后来,三苗又不断遭到征讨,由东向西退居于西南地区。
苗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不断奔波迁徙,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迁徙文化。
这些文化主要以舞蹈、服饰及口头相传的方式,世代传承,至今仍然保留着相当完好的原生状态。
此舞流传于赫章大花苗支系,流传于赫章县可乐、河镇、德卓等乡镇,在苗民之中世世代代自发相传。
赫章《苗族大迁徙舞》就是当地苗族迁徙文化中一枝璀璨夺目的花朵。
二、《苗族大迁徙舞》的特征《苗族大迁徙舞》共分三场:第一场是鸡叫舞,表现苗族先民群迁场面。
在鸡叫时分开始整队出发,有几声宁静中的鸡叫,舞蹈有踮脚步、踢走、上坡等动作。
第二场是行路舞,舞蹈表现了苗族先民迁徙途中的各种场景。
动作有留恋、回望、强身、打鸟、探河、站立、给河神敬酒等。
第三场为天亮舞,表现胜利渡河摆脱追兵后的欢乐场面。
舞蹈笙舞合一,自吹自跳。
表演者边吹芦笙边跳舞,芦笙既是乐器,也象征着迁徙过程中的武器,倒立吹笙等难度较高的舞蹈动作,体现出表演者平时训练的扎实基本功。
整个舞蹈动作与芦笙的吹奏以及古歌的穿插有机统一,舞者也是芦笙吹奏者。
所以后来苗族人民将迁徙历史绣进服饰,编成歌谣,编进芦笙调和芦笙舞蹈之中,据赫章苗族古歌叙述,苗族是从盛产稻谷、棉花的很遥远的直米力(今河北)地方迁来的,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不知经受了多少折磨,多少困苦,跋涉了多少山川河流,才到到贵州的黑羊大箐(赫章)。
记录民族舞蹈的传统形态——以贵州省赫章县民族舞蹈的调查与整理出版为例
统计与管理 二○一六·一社会经纬对学员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考察,考察包括自己团队的社会问题课题的进展情况,在长期跟踪之后,在学员毕业之前就其发展方向做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使得我们能够加强对他们在就业之后面临问题能够做出预判,便于我们的后期管理。
(四)采用学分制形式区内高校在培训时,对于每个学员建立量化分考核机制,然后根据他们不同的学习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表现打出量化分,最后根据不同的量化分等级找出每个学员在不同方向的薄弱点,以便在长期的管理培养过程中针对不同人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
在此,可以将这一方案作为试点方案,前期在西藏大学开展试行,等确确实实地做出成绩后再在全区高校推广,如此,以点带面,使得我们在充分结合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能够培养出我们所需要的人才骨干。
(五)构建网络平台区内各大高校在课后应紧跟时代潮流,为广大学员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建立专题学习网站,定期组织广大学员就相关时事问题,积极发言。
通过此种方式丰富了我们的培训模式,并且提高了广大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将学习融入生活。
(六)在跟踪体制的前提下为广大学员建立问题干预机制民族舞蹈是一种起源于人民生活中的肢体动作语言,以日常活动抽象化为表现形式。
在我国多民族的广阔地域内,民族舞蹈的种类是很丰富的。
但是,随着社会流动的加快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民族舞蹈的传承已呈现出后继无人的状况,或者说处于濒临灭绝的状况也不为过。
因此,如何记录民族舞蹈的传统形态便成为了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即以贵州省赫章县民族舞蹈的调查与整理出版为例来做一探讨。
一、赫章县民族舞蹈的传统形态日益式微赫章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共有彝族、苗族、回族、布依族、白族等15个少数民族。
他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这块古老神秘的高原大地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歌舞文化,并以口传身授的方式,代代传承而不断丰富,使得民族歌舞文化这块瑰宝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其艺术优美动人别具一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大花苗“ 大迁徙舞” 是 集芦笙音乐与舞蹈 于一体 的综合 艺术 , 整个乐舞分为 三个 部分 : 鸡 叫舞 、 行路舞 、 追忆 与欢乐 舞等 , 完整
再 现 了苗 族 祖 先 艰 苦 的迁 徙 历 程 。 大迁 徙 舞 的研 究不 仅 需要 关 注 舞 蹈 , 而且需要将舞蹈与苗族的音乐 、 诗歌结合起来进 行探讨 , 其
直 繁省 廉 肉节 奏 足 以感 动 人 之 善 心 ,使 夫 邪 汗 之 气 无 由得接 焉 。 ” 苟子是在 “ 人 性论 ” 的基 础 上论 述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0 5一 O 8
基金项 目: 贵 州大学文科重点学科及特色学科重大科研项 目“ 贵州苗族舞蹈艺术研究” ( 项 目编号 : G D Z T 2 0 1 0 0 1 3 ) o 作者简 介: 曾雪飞 ( 1 9 8 3 一) 。 女。 贵州遵 义人,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 研究方向: 少数 民族艺术 ; 王睢惟 ( 1 9 5 8 一) 。 女。 贵州遵义人。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 研究方向: 民族民间舞蹈艺术。
1 1 8
第 3期
——■■
曾重飞 王唯惟
——■■
祖先的路 :大花苗 “ 大迁徙舞” 与族群记忆
———一
“ 乐 ” 的产 生 与功 用 ,认 为 “ 乐 ” 不仅深 入 人 心 ,顺 应 人情 ,而 且能够 感化 人 ,“ 夫 声 乐 之入 人 也 深 ,其
化 人也速 ,故 先 王 谨 为 之 文。 乐 中平 ,则 民和 而 不
流 乐 肃 庄 ,则 民齐 而 不 乱。 民和 齐 则 兵 劲 城 固 , 敌 国不敢 婴也 ” 。
大花 苗 “ 迁徙舞 ” ( 苗语 “ 够 嘎底 嘎 且 ” ,汉语
直译 为 “ 寻 找 居住 的地 方 ” )是 黔 西 北大 花苗 婚 姻仪 式 、剃头 仪 式 、 生 期祝 寿及 其他 娱 乐 集 会 场 合 在 院 坝表 演 的一种音 乐 舞蹈 。 对于 苗族 的 音 乐 舞 蹈 ,宋 代 就 开 始 关 注 ,明清
表 演本 身 就 是 一 次 对 祖 先 迁 徙 的记 忆 ,即 以艺 术 展 演 来表 达 对 祖 先 的纪 念 ,并通 过 对 “ 祖 先 之 路 ” 的
回顾表 达族 群 的集体 情感 。
正 如 苟 子 所 指 出 的 ,艺 术 表 达 并 非 无 故 呻 吟 , 而 是 有 目的 的。 罗 伯 特 ・莱 顿 在 探 讨 莱 加 文 化 的 “ 布 瓦米 会社 ” 时指 出 ,布 瓦 米 的 目的是 满 足 生活 的 三 大需 要 ,这就 是 :巩 固 亲 族 联 系 ,通 过 与 割 礼 有 关 的强化 调 练 ,多 育 后 代 。 它 掌 握 着 魔 法 。 布 瓦 米 的人 会典 礼仪 式 是一 次 道 德教 育 ,它要 通 过 对 格 言 、
其声足 以 乐 而不 流 ,使 其 文 足 以辨 而 不 诅 ,使 其 曲
音乐与舞蹈是融合在一起的。在 《 礼记 ・ 乐记》 中,“ 乐 ” 本 身就 是 音 乐之 “ 音 ”达 到 的一 种 效 果 :
“ 凡 音 之 起 ,由人 心 生也 。人 心 之 动 ,物 使 之 然 也 。
感 于物 而动 ,故形 于 声 。声 相 应 ,故 生 变 。变 成 方 , 谓 之音 。 比音 而 乐 之 ,及 干戚 羽旄 ,谓 之 乐 。 ” 舞蹈
作 为 一种 艺 术 ,是 人 类 情 感 的一 种 表 达 。 苏 珊 ・朗 格认 为 : “ 凡 是 用语言 难 以 完成 的那 些任 务— — 呈现 感 情和 情 绪 活 动 的 本 质 和 结 构 的任 务— — 都 可 以 用 艺术 品来 完 成 。艺 术 品本 质上 就 是 一 种 表 现 情 感 的
■_ 第 2 9卷第 3 期・ 2 0 1 5年 6月
-一 贵州大学学报・ 艺术版 J 0 U R N A L O F G u IZ H 0 U U N I VE R s I T Y - A P t E d i t i o n
—
V o l ・ 2 9 N o - 3 J u n ・ 2 0 1 5
D O I : 1 0 . 1 5 9 5 8 / j . c n k i . g d x b y s b . 2 0 1 5 . 0 3 . 0 2 1
・
苗族舞 蹈研 究专 题 ・
● ●
, , 卜 一 族 群 大 迁 徙 舞 祖 先 的路 花 苗 “ 大 记 忆
曾雪 飞 , 王 唯 惟
内容在于 回顾祖先迁徙之路 , 表达对英雄祖先 的纪念和对故土 的眷念 。大迁徙 舞之 艺术 内涵在 于其艺术 的社会 化意义 , 即成为族
群 历 史 的共 同记 忆 和 族 群 认 同的 纽 带 。
关键词 : 祖先认 同; 大花苗 ; 大迁徙舞 ; 族群记 忆
中图 分 类 号 : J 7 2 0 . 9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4 4 4 X( 2 0 1 5 ) 0 3 - 0 1 1 8 - 它们所 表现 的正 是人 类情 感 的本 质 。 ” …
音 乐 、舞 蹈 等 艺 术 是 自然 与 文 化 之 间 的 桥 梁 , 是 “ 语 言 ” 难 以达 到 的一 种 表 达 。先 秦 儒 家代 表 苟 子发表 专论 论述 “ 乐 ” 的重要性 : “ 夫 乐 者乐 也 ,人 情之所 必 不 免 也 。 故 人 不 能 无 乐 ,乐 则 必 发 于 音 , 形 于 动静 。而人 之 道 ,声 音 动静 ,性 术 之 变尽 是 矣 。 故人 不能 不 乐 ,乐 则 不 能 无 形 ,形 而 不 为道 ,则 不 能无乱 。 先王 恶 其 乱 也 ,故 制 雅 颂 之 声 以 道 之 ,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