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五年级下册《月是故乡明》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3《月是故乡明》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3《月是故乡明》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3《月是故乡明》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月是故乡明》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理解古代诗人的思想感情•掌握诗歌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朗读、朗诵能力•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二、教学重点•掌握《月是故乡明》这首诗歌的整体内容•理解诗歌中的主题和意境•通过诗歌学习,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三、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抒情情感•帮助学生领会诗歌中的意象和借景表达方式四、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节:导入1.利用图片、音频或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联想月亮和家乡的关系,引发学生兴趣第二节:学习诗歌1.讲解《月是故乡明》的背景故事和作者柳永的生平2.逐句解读诗歌,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3.要求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第三节:理解诗歌1.引导学生讨论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主题2.分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发挥联想,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3.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借鉴诗歌中的意象描写自己家乡或亲人第四节:诗歌创作1.编排学生创作《我的故乡明月》的小诗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和美好祝愿2.学生赋诗后,进行同学欣赏和点评,激发学生对创作的兴趣和自信心五、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通过学习《月是故乡明》这首诗歌,让学生感受到家乡之美、月亮之明,激发学生对诗歌和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修养。

希望同学们能在诗歌的世界里感受美好,热爱家乡,珍惜文学。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月是故乡明》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月是故乡明》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月是故乡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3月是故乡明》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2.掌握散文的主要内容。

3.能够理解散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

4.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散文《3月是故乡明》的作者、背景和主题;2.散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1.理解散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2.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3月是故乡明》;2.针对课文准备的教案和课堂活动安排;3.多媒体教学设备。

四、教学过程导入引导学生回忆《3月是故乡明》这篇散文,让他们简单描述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学习1.介绍散文《3月是故乡明》的作者和背景,让学生了解背景知识。

2.逐段解读散文内容,重点解释其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确保学生理解清楚。

3.提醒学生注意散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方式,引导他们对散文进行深入思考。

思考组织学生回答一些问题,让他们对散文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练习设计一些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对散文的理解能力。

拓展可以邀请学生讲解散文的部分内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也可以与其他课文进行比较和探讨,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五、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散文的重要性和阅读的乐趣,激励学生继续进行文学阅读和思考。

六、作业布置布置阅读相关课文的任务,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做好阅读笔记,以便下节课进行分享和讨论。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月是故乡明》优秀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月是故乡明》优秀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月是故乡明》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月是故乡明》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作者远离故乡,思念家乡的情感,表达了中国人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但是,对于这篇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层次的情感,可能还需要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于家乡的思念和热爱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爱家人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和分享。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和背景资料。

3.小组讨论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注意纠正发音和朗读的节奏。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课文的作者和背景,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的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家乡的思念和热爱,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3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3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3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3月是故乡明》这篇诗歌的内容和背景。

•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了解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能力目标•能够理解古代诗歌的意义和内涵。

•能够通过朗读和默写等方式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眷恋与情感。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3月是故乡明》的意境和情感。

•学会适当运用课文中的古诗词进行表达。

2. 教学难点•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文表达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音频资源展示描绘乡村春天的场景,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学习课文•分段教学《3月是故乡明》,带领学生逐段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感情。

•分组讨论诗歌的解读,展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3. 课文分析•对诗歌中的重要句子、表达方式进行解读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用意。

4. 课后练习•让学生朗读诗歌,体会其中的音韵美感。

•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或表演,拓展语文表达能力。

四、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鼓励学生在家中复习课文,继续强化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五、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细化练习环节,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以上为《3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有效指导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欣赏。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3 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3 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3 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3月是故乡明》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作者远离故乡,客居他乡的亲身经历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眷恋之情。

教材通过描写故乡的三月,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了故乡的美好,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思乡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适合学生朗读和感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

但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描述,如作者的思乡之情,可能还需要引导和帮助。

学生对故乡的概念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刻的体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感受课文中的美好景象,激发他们的思乡之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的意境和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故乡的美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思乡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难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感悟课文中的美好景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中的世界,激发他们的情感;通过提问和讨论,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理解课文的意境和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3月是故乡明》2.教学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等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朗读录音机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故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的故乡是什么样子?让学生分享对故乡的美好回忆,激发他们的思乡之情。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教师及时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巩固(10分钟)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课文描绘了故乡的三月有哪些景象?这些景象有何特点?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月是故乡明》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月是故乡明》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月是故乡明》教案一. 教材分析《月是故乡明》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作者远离故乡,身处异地,对故乡的思念为主题,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引起学生对故乡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但是,对于一些较为深刻的情感和抽象的意境,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于故乡的概念和情感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和教师的引导,来培养和加深对故乡的思考和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对故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思乡之情和家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重点词汇和句型的学习和运用。

2.难点:对于一些较为深刻的情感和抽象的意境的理解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和教学参考书。

2.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新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引导。

b.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月亮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对月亮的情感。

2.呈现(10分钟)a.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随朗读。

b.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分析,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操练(15分钟)a.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b.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4.巩固(10分钟)a.教师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五年级下册语文《月是故乡明》精品教案优秀3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月是故乡明》精品教案优秀3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月是故乡明》教案优秀五年级下册语文《月是故乡明》精品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下册语文《月是故乡明》精品教案优秀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下册语文《月是故乡明》精品教案优秀3篇1教学目标:1体会作品表现的人对家、家园和故乡的刻骨铭心的依恋之情极其深刻内涵。

2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评点方法,记下自己阅读作品时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与作品展开对话。

3尝试以散文的形式表达你自己对故园的情怀。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间播放《彩云追月》)(上课前3分钟)上课!(起立、问好)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是?欣赏了这首美丽的歌曲,这让我们想起了?谁能告诉我主题是什么?很好,思乡之情。

古往今来,思乡的作品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达思乡之情的散文,最富有诗情画意的《月是故乡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

一般而言,故乡就是自己的出生地。

自己的童年乃至自己生命中的许多岁月都是在故乡度过的,这里不但有自己的家、亲人,更有自己家族的记忆。

一个人的经验积累以及情感与性格都与家乡的自然风貌和文化积淀有着密切的关系。

可以说,故乡是一个人的根。

正因为如此,人们对故乡都有一种割不断的特殊情感,它是人的出发地,也是人的归宿。

因此,一个人拥有故乡,不仅是指具体的、有形的,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无形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流动越来越频繁,但是对一个人来说,不管走到哪里,身在何方,故乡都在他的心中,都体现在他的行为方式上。

由于这种特殊关系,故乡常常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也有了多种多样的美称,(提问:列举对故乡的美称)如故土、家园、故园、故里、桑梓、归宿等等有时指的都是同一个意思。

在比喻的意义上,它们往往指向人们的精神家园。

故乡不是一个抽象的语词,而是由许多人、景物、故事和场景构成的,是融汇了许多内容的情感和记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3《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3《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3《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够理解诗歌《月是故乡明》的意境和人生哲理•掌握诗歌的内容要点和基本情感•能够理解并领会作者通过诗歌表达的情感能力目标•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体会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和对家乡情感的表达•增强学生对家乡美好回忆的珍惜和感悟二、教学重点•理解诗歌《月是故乡明》的意境和基本情感•领会诗人通过诗歌表达的家乡情感和人生哲理三、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含蓄的意象和情感•理解诗句中的抽象意义和抒情表达四、教学方法•听、说、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归纳总结、情感体会的教学方式•图画教学与联想激发的教学方法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情境•通过和学生互动谈论“家乡”的议题,调动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之情第二步:学习诗歌•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月是故乡明》,分段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所要传达的观念第三步:理解抽象意象•引导学生对诗句中的抽象意象进行理解和诠释•分享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第四步:情感体会•让学生通过诗歌对家乡的赞美进行情感体验•聆听学生分享家乡美好回忆并进行交流第五步: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就诗中的主题和情感展开讨论与思考•鼓励学生表达对家乡的情感和感悟六、课堂作业•写一篇作文,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感悟•背诵诗歌《月是故乡明》,体会诗歌意境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家乡的情感有了更深的体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也有所提升。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文学情感的体会,引导学生通过诗歌感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月是故乡明》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月是故乡明》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月是故乡明》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月是故乡明》的内容和主题;–理解文章中的诗意表达;–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意义;–学会分析课文结构。

2.能力目标–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把握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月是故乡明》的诗意表达;2.理解和运用生字词;3.分析课文结构。

三、教学难点1.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意表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视频、图片或实物引入《月是故乡明》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家乡的情感。

2. 学习课文(30分钟)1.教师讲解《月是故乡明》的内容和主题,重点解析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诗意表达。

2.学生跟读课文,并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3. 拓展阅读(15分钟)•让学生阅读相关的家乡故事,比较不同故事的表达方式和情感。

4. 课堂练习(20分钟)1.完成课后练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小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和疑惑,共同解决。

5. 总结反思(10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反思,以及对家乡的情感表达。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月是故乡明》展开,通过课文内容和生字词的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意表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文内容,提升综合素养。

五年级下册语文《月是故乡明》教案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月是故乡明》教案人教部编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比喻和拟人这两个修辞手法。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这些修辞手法如何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情感表达问题,如“作者是如何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月是故乡明》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学生在理解修辞手法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如何将这些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引导学生,通过更多实例和练习,帮助他们掌握这些表达技巧。
其次,我发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表现得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这个话题的兴趣不够浓厚,或者是对讨论的主题感到陌生。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可以在导入环节加入更多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元素,让他们更容易产生共鸣。
-针对课堂讨论,教师可以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适时给予指导,确保讨论的深度与广度。同时,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月是故乡明》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在某个时刻特别想念家乡?”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五年级下册语文《月是故乡明》教案人教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语文《月是故乡明》教案,选自人教部编版教材第四单元。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课文《月是故乡明》的阅读与理解,感悟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2.学习生字词:故乡、明月、光景、心绪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体会其表达效果。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月是故乡明》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月是故乡明》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古诗《月是故乡明》的内容和背景•掌握古诗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了解古人对乡愁的感受能力目标•能够朗读古诗《月是故乡明》•能够通过阅读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能够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诗意情怀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古诗《月是故乡明》的意境和情感•朗读古诗中的句子和描写•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情难点•理解古诗中的抒情情感•理解古人对乡愁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深沉的家乡情感三、教学准备•课文《月是故乡明》•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录音设备和播放器•教学PPT或投影仪四、教学过程设计1. 温故知新•利用一段音乐或画面展示带有乡愁情感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2. 导入课文•播放古诗《月是故乡明》的语音,让学生感受诗意。

3. 教学重点•逐句解读《月是故乡明》中的内容和意境。

•教授古诗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

4. 听读训练•要求学生听录音,模仿发音,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情感。

5. 朗读训练•分组朗读《月是故乡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6. 情感抒发•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引导他们写下自己的家乡故事或感受。

五、教学反馈1. 朗诵表演•鼓励学生展示朗诵的成果,分享自己的家乡情感。

2. 情感抒发•学生互相交流家乡情感,分享自己的感慨和思念。

六、课堂总结•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对家乡的热爱和感悟。

以上是《月是故乡明》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引起学生对家乡的思考和感悟,激发他们对古诗的热爱。

部编版《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精选5篇)

部编版《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精选5篇)

部编版《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部编版《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在反复阅读、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对《月是故乡明》进行文本研习,体会作者对故乡永恒的思念与牵挂之情。

2、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独立阅读与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与文本、老师、同学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3、尝试以散文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怀。

4、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习,认识到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阅读方法,记下自己阅读作品时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与作品展开对话。

【教学难点】调动自己审美经验的积累对文本进行鉴赏,体会文本在表达上的艺术特点以及不同的风格。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月亮是非常熟悉和平常的景物。

然而,一位笃实敦厚的长者却赋予了它不一样的深意。

他就是国学大师季羡林。

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来解读他的“明月”情结。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释题:大家知道“月是故乡明”这句诗出自哪里吗?2、聊作者。

三、赏读课文,理清思路文章开篇点题,接着由月过渡到山水,进而过渡到故乡的山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并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四、研读课文,体会感情1、季羡林老先生已然功成名就,为什么还念念不忘那个小山村?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散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现在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章哪些段落写得非常优美?2、作者的故乡没有山,为什么还写山呢?3、作者明明写故乡的月,为什么还要写童年的趣事呢,是不是多余?4、为什么除了写故乡的月亮,作者还写了那么多地方的月亮?五、总结聚焦,深化主题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它的抒情线索是什么?六、拓展练习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各种资源,收集能体现“人与月”这一主题的各种艺术形式。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月是故乡明》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月是故乡明》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月是故乡明》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大意。

2.能够表演课文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3.能够听懂和讲述故事,体会文学作品中的情感。

4.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境,体会课文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表演课文内容,理解并感悟诗歌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工具2. 导入•通过问答、引入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月是故乡明》的兴趣。

3. 学习课文•先进行整体朗读,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分段解读,讲解生词、诗句等。

•鼓励学生自主朗读,纠正发音和语调,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

4. 课文分析•请学生就课文的主题、情感、意境等展开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创设情境•通过分角色表演、画面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 总结归纳•综合课堂讨论和表演,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总结,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课文内容,准备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教学评估•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对问题的回答等。

•课后作业: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教学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为下节课教学做准备。

六、课后作业•复习课文内容,准备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练习朗读课文,注重语音语调。

以上就是本节课《月是故乡明》的教案,希望学生在本节课中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并体会其中的情感与意境。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课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含同步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课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含同步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课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含同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月是故乡明》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作者远离故乡,身处异地,对故乡的思念为主题,描绘了作者在异地漂泊的心情和对故乡的美好回忆。

课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寓意深刻,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但对于课文中的某些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可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可能对离乡背井、思念亲人等情感体验不太深刻,需要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的思念之情。

2.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情感。

3.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板书重点。

2.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或背景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写作纸张和文具:用于学生写作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播放故乡风光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故乡有什么美好的回忆?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月是故乡明。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节奏和韵律。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如“离乡背井”、“月夜思乡”等。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月是故乡明》优秀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月是故乡明》优秀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月是故乡明》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月是故乡明》的背景和作者,了解宋词的特点和优美之处。

2.理解宋词《月是故乡明》的内容,并体会其中蕴含的家乡情感。

3.能够朗读《月是故乡明》并表达其中的情感。

4.通过学习和感悟,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亲情的珍视。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宋词《月是故乡明》的内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2.学生能够领会家乡情感,感受亲情之深厚。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宋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表达内心感受。

2.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理解家乡情感和亲情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课文《月是故乡明》的复印件。

2.多媒体设备。

3.黑板、粉笔。

4.图片或视频展示素材。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播放家乡风景图片或视频。

2.提出问题:“你们对家乡有什么独特的记忆?”Step 2:学习与讨论(20分钟)1.带领学生阅读《月是故乡明》,理解诗词内容。

2.解释生词、引导学生领悟诗词的意境。

Step 3:朗读与赏析(15分钟)1.组织学生朗读《月是故乡明》,体会其韵律和美感。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诗词的感悟和联想。

Step 4:情感联结(15分钟)1.通过和家乡、亲人有关的话题展开讨论。

2.引导学生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情感。

Step 5:展示与分享(10分钟)1.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家乡作文或图画。

2.鼓励学生分享对家乡和亲情的感悟。

Step 6:课堂小结(10分钟)1.回顾本堂课的知识要点和情感体验。

2.强调家乡情感和亲情的重要性。

六、课堂作业1.完成对《月是故乡明》的背诵。

2.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心中的家乡和亲情。

七、教学反思1.本节课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但在知识传递方面可能有所欠缺,需要加强后续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2.对于学习诗词和情感教育的结合,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强实践和引导。

3.鼓励学生多表达内心感受,培养其情感表达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月是故乡明》的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月是故乡明》的作者、创作背景等基本信息。

2.掌握课文的大意及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正确运用。

4.学习诗歌的鉴赏方法,了解诗歌的特点。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激发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兴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学习诗歌的鉴赏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

2.运用诗歌的鉴赏方法分析诗歌。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联想家乡的美好。

2.播放相关音频,营造情感氛围。

第二课时:课文理解1.学生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思考。

第三课时:诗歌鉴赏1.分析课文中的诗歌特点,引导学生欣赏诗歌。

2.学生朗读课文中的诗句,体会诗歌之美。

第四课时:情感体验1.组织学生分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开展相关情感表达活动,如写家乡的诗歌、绘制家乡的画等。

五、作业布置1.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包括课文的默写、生词和短语的造句等。

2.鼓励学生自主写作关于家乡的短文或诗歌等。

六、教学反思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表达和体验,增强学生对课文和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促进其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

同时,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扶助,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以上是关于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月是故乡明》优质课 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月是故乡明》优质课 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月是故乡明》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节课是五年级下册部编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月是故乡明》,是一篇词章类文学作品。

通过学习本课文,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诗人思乡之情,感受乡愁情怀,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读通课文《月是故乡明》,理解课文中的诗情画意。

2.理解和掌握《月是故乡明》中诗句的意境。

### 能力目标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对乡愁的理解。

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欣赏古代诗人的诗意情怀。

### 情感态度价值观5.引导学生感受乡愁情怀,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6.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文学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读通课文《月是故乡明》,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中的文学意境及情感表达。

### 教学难点3.领会课文中的意境,感受古代诗人的情感。

4.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乡愁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通过唤起学生对“乡愁”这一主题的感悟,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学习(30分钟)1.老师朗读课文《月是故乡明》,学生跟读。

2.分析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和情感。

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乡愁”的理解和感悟,展示学生对乡愁的思考。

3. 拓展(10分钟)以小组相互展示的方式,拓展学生对乡愁的表达方式,鼓励学生在语言表达上有创新。

4. 总结(5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强化学生对乡愁情感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乡愁的理解,用具体的事例和情节描述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月是故乡明》引发学生对乡愁情怀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感悟人生情感。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课文《月是故乡明》的内容,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主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体会课文中描绘的乡愁情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留恋之情,培养学生的爱乡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月是故乡明》中的情感和主题,掌握课文的字词解释和语句理解。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表达对故乡之情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2.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3.资料:课文《月是故乡明》的课件、学生练习册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月亮的图片或播放月亮的视频来引入话题,引起学生对故乡和月亮的联想。

2. 学习课文(30分钟)1.学生课文:老师带领学生逐段阅读课文,解释生字词,理解课文的大意。

2.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

3.背诵朗读:学生互相背诵和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表达。

3. 情感体验(20分钟)1.作文练习: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故乡和月亮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情感。

2.分享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共同交流感受和想法。

4. 拓展延伸(15分钟)1.听写练习:老师可以选择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听写练习。

2.诗歌赏析:老师可以介绍一些关于月亮和故乡的诗歌,引导学生欣赏诗歌。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册的相关题目。

2.继续写作文,表达对故乡和月亮的情感。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以上就是我为您设计的《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您进行有效的教学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月是故乡明》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部编版2019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
教学主题:童年
课时:一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五年级语文组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与写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

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基于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3)基于习作: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能写简单的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情感真实。

习作有一定速度。

(4)基于口语交际: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2.学情分析
(1)基于识字写字:学生已经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在写字和习作过程中要继续引导学生做到写字时行款整齐、美观,有一定速度。

(2)基于阅读: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已经学会默读,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理解文章大意。

但要读得流利、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感受历史名著叙述故事的特点,以及刻画人物的方法,还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去感悟。

(3)基于习作:学生习作有一定速度,能够把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写下来,但是要做到想象合理、语言规范、内容具体、表达清楚还需训练。

(4)基于口语交际:学生乐于表达、愿意交流,但要做到条理清晰,语气、语调适当还有难度,还需要提高能力。

3.教材分析
《月是故乡明》是散文大家季羡林老先生的散文名篇,作于78岁高龄。

文章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文章语言古拙、质朴,但越是这样的质朴自然,越是能见出作者对故乡的至情至爱。

“真”与“朴”也正是季先生散文的两大特点和独特风格。

同时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本文中也表现得很充分。

教学重点:掌握散文鉴赏方法,提高鉴赏散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浓烈的思乡之情进而准确的把握作者的内心世界。

教学目标
1.体会作品表现的人对家、家园和故乡的刻骨铭心的依恋之情极其深刻内涵。

2.学会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评点方法,记下自己阅读作品时的感受、理解、评价和质疑,与作品展开对话。

3.尝试以散文的形式表达你自己对故园的情怀。

评价任务
1.通过自学学习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知道“垠”的书写要点。

2.通过浏览课文,了解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

通过品读关键语句,感受季羡林的思想感情。

3.尝试以散文的形式表达对故园的情怀。

教学过程
附:板书设计
月是故乡明
开篇点题童年生活身处异乡前后呼应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