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如何识别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完美整理版)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论据的选择和使用(学案)(完美整理版)
论据的选择和使用(学案)未0428 1056论据的选择和使用(学案) 2014年4月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判断并选择论据的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论据的习惯,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教学时数:3课时(一节课讲解,两节课训练)教学方式:讲授法、分组讨论法教学步骤:一、导入“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
何能经邦立事?且古耕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兖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岂效书生,区区于笔墨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三国演义》诸葛亮舌战群儒)知识积累用心记二、了解论据类型自读尹荣方的《论度量》。
问:本文逐层阐述了度量大的好处;有德、有识者度量才大;不断修行、学习才能获得度量三个观点。
这些观点是建立在论据的基础上的,看看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这些论据哪些是道理论据,哪些是事实论据?明确:总结:一,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实,即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中外史实,还有科学数据。
二,道理论据,指的是用来作为论据理论,它们来源于实践,且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包括名言警句、科学理论以及成语俗语。
知识运用动脑想三、论据的选择1、举例讨论:德国马普学会日前发布新闻公告介绍说:马普学会与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合作设计的两个实验表明,在各自的学科领域里,智力因素并非决定性因素。
而且,通过后天的学习可以弥补先天智力的缺陷。
论述“勤能补拙”可以用如下哪些材料?为什么?①姚明作为世界体坛冉冉升起的巨星,已成为全世界年轻人的偶像。
与其他NBA球员相比,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跟没法和黑人比。
但姚明相信勤能补拙。
每次训练前,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时的体能。
负责给他们洗衣服的师傅说:姚明训练可真刻苦。
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里倒得出水来。
②我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
正是刻苦,才使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如何赏析重要语句(段)(完美整理版)
如何赏析重要语句(段)高考阅读练习与指导0804 1546:如何赏析重要语句(段)——现代文学作品阅读解题指导赏析文中重要语句(段),一般从三方面入手:一看思想内容,二看表现手法,三看位置结构。
一、“思想内容”角度一般先阐明它的语境义(包括与本义有关的象征义、隐含义、比喻义、双关义等),然后指出它强调(突出)了上下文的什么内容(主旨),最后说它表达(抒发)了的什么情感、态度。
二、“表现手法”角度先点明它运用了何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再结合具体语句说明这些手法运用的好处。
“表现手法”很多,这跟古诗鉴赏的差不多,考生可以把这两块知识合起来复习。
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有:悬念,伏笔、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托物言志、咏物抒情、白描细描、铺垫、正面侧面、象征、借古讽今、实写虚写、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等写作手法,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等表达方式,以及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等修辞手法。
最常考的是修辞手法。
所以,我就只谈谈修辞手法的好处(作用)。
几种见修辞的好处如下:1.比喻比喻可以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把深奥的通俗化,把枯燥的生动化,把呆板的形象化。
总之,可以达到生动形象地描绘事物,说明事理,抒写情感的目的。
关键词:生动、形象。
2.拟人通过把事物人格化,可以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感受到对事物的强烈感情,能引起共鸣。
关键词:生动、形象。
3.排比增加语势,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的思想感情。
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调论证观点的作用。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增强语势,加强效果。
4.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可以揭示事物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创造意境;表明态度,语言生动。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高三语文现代文复习必要的知识储备(完美整理版)
高三语文现代文复习必要的知识储备基础知识1221 1551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识记高考字音和字形试题的答题技巧(完美整理版)
识记高考字音和字形试题的答题技巧基础知识0804 0815识记高考字音和字形试题的答题技巧高考语文字音和字形试题历来各有一题,这两题都是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考生若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可更快提高解答这类题的能力。
一、识记字形1、抓住“义”,据“义”辨形。
任何一个汉字都是音、形、义三者的统一体,要正字,就应抓住三者关系,以义为纲,据义别形。
如“再接再厉”,本是指两鸡相斗,嘴啄秃了,就在石头上磨,磨尖了再去啄。
古之“砺”写作“厉”,“磨刀石”之意,因而不可写作“励”。
懂了词义,掌握起来就容易了。
2、利用词语前后的对应关系来辨别字形。
有许多成语相应位置上的语素意义相同、相关或相反。
可利用这一特点去掌握它。
如“名门望族”、“名”、“望”相同,指有名望的家族,不能写成“名门旺族”。
3、可以通过组词来辨别字形。
如“扒”和“趴”,可分别组词:“扒手”和“趴下”组词不同,字形自明。
4、根据部首辨析字形。
部首即形声,用来表字意,根据部首判断汉字的意义,看能否与词义相符,从而推断字形的正误。
如“干澡”中的“澡”,部首是“氵(水)”,表意与水有关,在该词中表意不明,是错字,应改为“燥”。
5、根据词的构成方式辨析字形。
根据词的构成,词有单纯词和合成词。
单纯词大多数是同部首字,据此可推知字形的正误。
如“彷徨”不能写成“彷惶”。
6、注意同音词。
现代汉语中有很多同音词,复习、答题时不能不重视。
如莫不关心(应是“漠”)、脉络(应是“胳”)。
二、识记字音1、多音字(1)根据不同的含义辨别字音。
有许多多音字只属一种词性,设法从词性上辨别读音,可根据词的含义来辨别。
例如,“艾”在“方兴未艾”中含义是“止”或“绝”,应读作“ài”;在“自怨自艾”中含义是“治理”,应读作“yì”。
(2)根据不同的词性辨别字音。
多数多音字独立成词或与其他字组词时,由于词性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读音。
如“数”做动词时读“shǔ”,像“数一数”、;做名词时读“shù”,像数学;做副词时读“shuò”,像数见不鲜。
高考动词总结
高考动词总结高考动词总结在高考英语中,动词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英语句子中的核心成分之一,用来表示行为、状态、时间、方式、原因等。
在备考高考过程中,熟练掌握动词的用法和各种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流利地运用动词,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
下面是关于高考动词的总结,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一、动词的基本分类1. 及物动词:表示动作的动词,后面必须跟宾语。
例子:write, read, eat, see等。
2. 不及物动词:不需要宾语就能够构成句子,独立存在,不需要与其他动词搭配,但可以与介词搭配。
例子:sleep, sit, run, walk等。
3. 人称动词:根据主语的单复数、第一、二、三人称的变化而变化。
例子:am, is, are, was, were等。
4. 祈使动词:表示命令、请求、建议等的动词。
例子:come, go, take, listen等。
5. 不定式:动词的一种特殊形式,常常用来表达目的、愿望、意图等。
例子:to do, to go, to visit等。
二、动词时态的使用1. 现在时态:表示目前正在进行的动作或者一种状态。
例子:I am reading a book.(我正在看书。
)2. 过去时态:表示过去已经发生的动作或状态,强调过去的时间。
例子:He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yesterday.(他昨天去了超市。
)3. 将来时态: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或状态,用于表达即将发生的事情。
例子:I will go to Beijing next week.(我下周将去北京。
)4. 完成时态:表示已经发生的动作或状态,常常与时间状语连用。
例子:I have finished my homework.(我已经完成作业了。
)5. 进行时态:表示持续的动作或状态,与时间状语、表示持续时间的状语连用。
例子:They have been playing basketball for two hours.(他们已经打了两个小时的篮球。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高考语文提取关键词备考攻略(完美整理版)
高考语文提取关键词备考攻略基础知识0404 1920高考语文提取关键词备考攻略考点扫描提取关键词在考纲里并不是一个单设的考点,它其实是信息筛选和压缩语段这两个考点的一个综合,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思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各项能力。
它首先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文段的基础上找到有效信息,并从中筛选出核心信息;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且概括时只能用词或短语。
能力提升指导尽管这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题型,但它涉及的能力要求在以前的相关考点中早有规定,只要大家掌握我们下面介绍的几种方法,解答起来,仍然可以得心应手。
一、研究语段话题任何语段,无论是记叙、议论或说明,它总是围绕一个话题来展开的,体现话题的词语肯定是关键词之一,如:例① 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
(2005年高考全国卷)据报道,我国国家图书馆浩瀚的馆藏古籍中,仅1.6万卷‚敦煌遗书‛就有5000余米长卷需要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残损情况也相当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但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还不足百人。
以这样少的人数去完成如此浩大的修复工程,即使夜以继日地工作也需要近千年。
这个语段谈论的话题是古籍修复的处境问题,“古籍”“修复”两个词是我们在答题时首先要考虑的。
文段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告诉我们古籍修复的处境不好,具体表现是事多人少,这样,我们就又可找出另外两个关键词——“人才”“不足”。
二、寻找中心语句有的语段有较为概括的中心句,或提起下文,或总结上文,或承上启下,我们可抓住这个句子,顺藤摸瓜找到相关关键词,如:例② 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
(2006年高考广东卷)从甲骨文到草书、行书的各种书法艺术,间接地反映了现实某些方面的属性,将具体的形式集中概括为抽象的意象,通过视觉来启发人们的想象力,调动人们的情感,使人们从意象中体味到其间所蕴含的美。
动词的使动用法诀窍
动词的使动用法诀窍在我们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动词的使动用法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掌握好动词的使动用法,对于我们准确理解和运用文言文、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那么,什么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呢?简单来说,就是动词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
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动词使动用法的诀窍。
首先,我们要明白动词使动用法的基本特点。
一般情况下,动词的使动用法中,动作的执行者不是主语,而是宾语。
比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从”,并不是沛公自己“从”,而是沛公让百余骑“从”,这里的“从”就是使动用法。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动词是不是使动用法呢?这就需要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分析。
如果一个动词在句子中按照常理理解不通,而把它解释为使宾语怎么样就通顺合理了,那么这个动词很可能就是使动用法。
比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和“泣”如果按照常规理解为蛟龙自己舞、嫠妇自己泣,显然不符合逻辑,而应该理解为“使潜蛟舞,使嫠妇泣”,这样就说得通了。
在学习动词使动用法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典型的例子来加深理解。
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不是春风自己绿了,而是春风使江南岸绿了;“则修文德以来之”中的“来”,是使他们来。
除了通过例子来理解,我们还可以从动词本身的意义出发来判断。
有些动词本身就具有使动的意味,比如“饮”,有“使……饮”的意思;“归”,有“使……归”的意思。
当这些动词出现在特定的语境中时,就很容易判断为使动用法。
另外,我们要注意区分动词的使动用法和一般的动词用法。
有时候,一个动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可能有不同的用法。
比如“闻寡人之耳者”中的“闻”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听到”;而“不能称前时之闻”中的“闻”则是名词,指“名声”。
在实际运用中,掌握动词的使动用法可以让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比如,“惊天地,泣鬼神”,用“惊”和“泣”的使动用法,强烈地表达出了某种力量或情感的震撼效果。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初高中知识衔接——词类(完美整理版)
初高中知识衔接——词类基础知识0904 1533:初高中知识衔接——词类目标1、能够了解掌握现代汉语的词类2、能够掌握各种词性的定义3、能够掌握词性的判别与词的兼类重难点:能够掌握词性的判别与词的兼类过程Ⅰ、基础知识:现代汉语的词类* 根据词能否作句法成份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
* 能单独充当句法成份的是实词。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等七类。
* 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份的是虚词。
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和“附着”。
它们是封闭性词类。
虚词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
* 特殊词类是叹词和象声词。
Ⅱ、讲解实词实词是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拟声词;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有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一、实词的(一)名词1、定义: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时间、处所或方位的词。
2、:(1)表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如:学生、书、瓜、菜、计算机(2)表时间的叫时间名词,如:早、晚、上午、清晨(3)表方位的叫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4)表专用名称的叫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5)表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6)表处所的叫处所名词,如:墙上、书屋3、语法特点:(1)常做主语、宾语,如“牛吃草”多数能作定语或带定语,如“柳树梢头”“河边柳树”,不能做补语。
(2)名词前可以加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来修饰限制。
一般不受副词(如“不”、“很”)修饰,能说“一个人”,不能说“不人”(二)动词1、定义: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和变化、存在、消失的词。
2、:(1)表动作、行为的,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2)表发展、变化的,如:变化、生长(3)表存现的,如:有、无、消失、存在(4)表使令的,如:使、让、叫(5)表判断的,如:是(6)表相似的,如:象、似(7)表心理活动,如:爱、想、喜欢、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8)表能够、愿意的,叫能愿动词(助动词),如:能、会、要、应、肯、敢、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3、语法特点:(1)常做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来了”“我爱祖国”。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语法知识概述(完美整理版)
语法知识概述未0718 0918一、语法知识概述(一)词类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案例评析(完美整理版)
案例评析课件教案1211 2115:案例评析【案例信息】案例名称:《春江花月夜》讲课教师:徐晶(清华附中朝阳学校,教师)评析教师:何郁(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高中语文教研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熟练地诵读,初步感知诗歌独有的美。
2. 品味诗句,理解哀而不伤的青春式的忧伤,和春意盎然、健美隽永的诗歌意境。
3. 激发对诗歌的热爱与研究。
学情分析总体来说,学生能基本上了解这首诗歌里的内容,但可能对这首诗歌的景物里所包含的情感把握得不是十分准确,可能会泛泛而谈。
所以这节课的设计要突出分析诗歌景物里的情感和意境,最为重要的是把握诗中的“愁””以及这种“愁”所包含的特定的时代气息。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诵读、美读朗读设计:齐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女生领读、齐读穿插进行。
第二部分:品读、咀嚼欣赏第一部分:设问:第一部分写景,你最喜欢哪一句?1. “月照花林皆似霰”中“霰”字有什么妙处?明确:月光像细密、晶莹、圆润的雪珠一样从天而降,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动态中似乎都能让人触摸她的清凉和柔和。
白日里娇艳的花朵此时显得朦胧、温润欲滴,月光伴着花朵的清香已经沁入诗人的灵魂,诗人醉了。
2. 赏析“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明确:月色如飞霜,清凉凉扑面而来,轻轻地、柔柔地落满江面、大地还有诗人的全身,清新、皎洁而不失灵动,月光与沙洲上的白沙浑然一体,已经辨不出沙洲之白了。
诗句营造了一个辽远、澄澈、空灵、纯洁、安静的氛围,让诗人沉醉、痴迷。
3. “江天一色无纤尘”可以换成“江天一色无尘土”吗?“皎皎空中孤月轮”中的“孤”如何理解?明确:江天一色:月色将天空和江水融为一体。
无纤尘:没有一丝杂质,纯净,澄澈。
此时只有一轮皎洁的月亮与我相对。
小结:“春江花月夜”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情景:花草丰茂,娇艳欲滴,江流婉转,波光滟滟,月光笼罩,似霰流霜。
空灵澄澈,清新幽静,春意暗流,恍若梦境。
欣赏第二部分:设问:诗人在这澄澈清新的“春江花月夜”下产生了哪些思考呢?学生读诗——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汉语词性与句子成分分析(完美整理版)
汉语词性与句子成分分析未1024 1508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叫句子成分分析。
一、主语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
例如:今天晚上特别冷。
我们走出戈壁滩了。
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二、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
他只答应了一声。
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
太阳热烘烘的。
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说话要简洁些。
(3)主谓短语做谓语。
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
鲁迅,浙江绍兴人。
明天,教师节。
她,大眼睛,红脸蛋。
三、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
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
(1)名词性宾语。
例如:他买了一盆康乃馨。
(2)谓词性宾语。
例如: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进攻。
谁说女子不如男?早上一起床,大家发现风停了,浪也静了。
四、定语是名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
可以由名词,形容词和起名词和形容词作用的词,短语担任。
如果定语是单个词,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如果是词组,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
(1)描写性定语,多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
弯弯曲曲的小河;风平浪静的港湾。
(2)限制性定语:给事物或划定范围,使语言更加准确严密。
晓风残月中的长城野生动物;古城大理的湖光山色(3)助词“的”:定语和中心语的组合,有的必须加“的”,有的不能加“的”,有的可加可不加。
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不加“的”,例如:红花、绿叶、新学校、好主意等。
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常常加上“的”,特别是用描写状态的词,例如:晴朗的天、优良的传统、动听的歌声、粉红的脸等。
动词用法归纳总结
动词用法归纳总结动词是语言中最常用的词类之一,它用于表示人、事物或观念的动作、状态或发展等。
正确地使用动词对于表达清晰准确的意思,以及构建流畅的句子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动词的用法进行归纳总结。
一、动词的分类根据词义和用法,动词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及物动词:需要加宾语才能构成完整句子的动词,如“写”、“喜欢”等。
例句:“我写了一封信。
”、“他喜欢读书。
”2. 不及物动词:不需要加宾语就能构成完整句子的动词,如“走”、“跳”等。
例句:“他每天早上跑步。
”、“小猫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3. 连系动词:用于连接主语与宾语或补语,表示主语的状态、性质、身份等,如“是”、“变得”等。
例句:“那个女孩子是我的妹妹。
”、“他变得越来越自信。
”二、动词的时态1. 一般现在时:表示现在常态、客观真理或经常性动作,常与频率副词连用。
例句:“我每天早上骑车上班。
”、“太阳从东方升起。
”2. 现在进行时:表示当前进行或发生的动作,常与现在时间状语连用。
例句:“他正在写一封电子邮件。
”、“我现在正在读一本小说。
”3. 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或状态,常与过去的时间状语连用。
例句:“昨天我去了北京旅游。
”、“我们在学校度过了美好的时光。
”4. 过去进行时:表示过去正在进行或发生的动作,常用来描述过去的背景。
例句:“我昨天下午一直在和朋友聊天。
”、“在我读书的时候,他一直在做家务。
”5. 一般将来时:表示将来某个时间要发生的动作,常与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连用。
例句:“我明天要去看电影。
”、“明年我将要开始新的工作。
”6. 进行将来时:表示将来某个时间正在进行的动作,通常强调未来计划或安排。
例句:“下个月我们将在海滩度假。
”、“明天我会在家里整理房间。
”三、动词的语态1. 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
例句:“她给我写了一封信。
”、“他们修建了一座新桥。
”2. 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强调动词的动作影响主语。
例句:“这本书被他读完了。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转帖作文升格导学:语文考试答题方法速记歌谣(完美整理版)
转帖作文升格导学:语文考试答题方法速记歌谣未0103 2034作文升格导学一、作文内容升格导学一、题意升格1、题意评价的四个等级: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
2、提升题意得分等级的三种写作技巧:1)关系分析法。
作文标题或话题中有两个以上的词语,要分析清楚词语之间的关系,再把对“关系”的理解转换为文章的观点,展开全文内容。
2)反复渲染法。
通过句子、段落反复渲染文题的关键词,使题意明显突出。
3)内容照应法。
在作文的开头、结尾、中间段落,行文过程中注意提点、呼应文题,使题意更加明确。
二、中心升格1、内容评价的四个等级标准:中心突出;中心明确;中心基本明确;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当。
2、提升中心得分等级的三种写作技巧:1)题意对应法。
中心是从题意中来的,必须清楚表现中心与题意对应关系。
、2)材料梳理法。
围绕中心梳理材料,与观点关系紧密的材料详写,反之略写或删减。
3)反复强调法。
反复安排语句、文段,强调突出观点。
三、内容升格1、内容评价的四个等级:内容充实;内容较充实;内容单薄;没有什么内容。
2、提升内容得分等级的两处写作技巧:1)中心对照法。
通过对照中心,梳理清楚文章内容的详略。
2)材料选用法。
注意从不同角度选用材料添加材料,考虑材料运用的详加重搭配。
四、感情升格1、评价感情的四个等级标准要求:感情真挚;感情真实;感情基本真实;感情虚假。
2、提升感情得分等级的三种写作技巧:1)巧用材料法。
注意发掘材料中最能打动人感情的发光点,强化感情色彩。
2)渲染烘托法。
表达某种感情时,要善于反复渲染感动人的细节,烘托气氛。
3)情理检验法。
引述材料,抒发感情,发表议论,要与人之常情、常理吻合,经得起常情、常理的检验。
二、作文表达升格导引一、文体升格导引1、关于文体的四个等级标准:符合文体要求;基本符合文体要求;不符合文体要求。
2、提升文体得分等级的两种写作技巧:1)文体优选法。
根据自己的擅长和选材内容的特色,选择利于自己发挥的文体。
百强重点名校高考备考_并列短语致误类型例谈(完美整理版)
并列短语致误类型例谈未0419 1536BC省:维多利亚国会大楼并列短语致误类型例谈并列短语充当句子成分,往往使句子结构趋于复杂,容易产生语病。
综观全国高考试卷和各地模拟试卷,并列短语致误句子比比皆是。
本文以2007年高考试卷中的典型句子为例,从语序不当、不合逻辑等四个角度试作简要分析,希图引起广大考生的注意。
在做语病辨析题时,能迅速找点,加以准确判断。
(一)语序不当并列短语内部,词与词之间虽然关系是并列的,但由于它们在表达意义上时间有先后、空间有远近、范围有大小、程度有轻重、感情有浅深等,排列顺序时应该有一定的规律约束。
如:(1)一代代艺术家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艺术传统的继承、提高、升华,才有了艺术新形式、审美新形态的诞生和发展。
(江苏卷)该句的错误在于前半句主语是“艺术家”,“通过”引导的介宾短语只作状语;后半句是“有”引起的动宾短语,显而易见,两下衔接存在问题,是典型的中途易辙语病。
无可否认,夹杂其间的三个并列短语和大程度上充当了干扰角色。
同时,对她们语序的判断也是考查点之一,应加以辨别。
“继承、提高、升华”三个词语并列,程序上一层强胜一层;“诞生和发展”两个词语并列作宾语中心词,时间上有先后顺序,而“艺术新形式、审美新形态”两个词语并列作定语,在范围上有大小,它们都遵循了一定的规范,排列顺序是恰当的。
倘使违背这些规律,就会产生语序不当的错误。
如:(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徽卷)全句主语是由两个动宾短语形成的,“发展和重视”语序却不合理,“重视”偏在主观认识,“发展”偏在实践活动,应是“重视和发展”才合逻辑。
还有一种现象也可引起注意。
并列套并列,故意拉长句子,但还要加上其他词语来干扰。
如:(3)这篇文章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详细的语音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
(全国卷二)“语音技巧和表达效果”作为并列成分,要做动词“介绍”的宾语,,但“介绍表达效果”搭配不当。
使动用法的判断方法
使动用法的判断方法使动用法是汉语中的一种动词结构,用动词使+宾语+动作的方式表示主语使宾语进行某种动作。
以下是50条关于使动用法的判断方法和详细描述:1. 判断宾语是否受到了动作的影响,若是,则可能存在使动用法。
2. 观察句子结构中是否有“使”字出现,若有,则可能存在使动用法。
3. 若出现“让”、“叫”等词,往往也是使动用法的表现形式。
4. 寻找句子中的主语与宾语的关系,若主语促使宾语进行动作,则可能存在使动用法。
5. 注意动作的执行者,看是否有第三者促使宾语进行动作,若有,则可能存在使动用法。
6. 检查动词的后面是否紧跟着一个名词或代词,若有,则有可能是使动用法。
7. 观察句子中的语境,判断是否存在主语促使宾语进行动作的情况。
8. 注意动词的形式,例如“使得”、“使得”等形式通常表示使动用法。
9. 注意句子中是否存在“被”字出现,若有,则很可能存在使动用法。
10. 检查宾语是否进行了某种变化或动作,若是,则可能存在使动用法。
11. 注意是否有别的动词表达了主语促使宾语进行动作的意思。
12. 观察句子中的语序,通常使动用法在句子中的位置比较特殊。
13. 着重观察句子中的宾语,看是否受到了主语的影响而进行了动作。
14. 注意是否存在动作的执行者以及动作的接受者,若存在,并且主语促使宾语进行动作,则可能存在使动用法。
15. 检查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如“促使”、“迫使”等往往与使动用法有关。
16. 观察句子的含义,特别留意表达了主语促使宾语进行动作的情况。
17. 着重观察句子中的动词,通常使动用法的动词较为特殊。
18. 查看句子中是否有重要的上下文信息,以判断是否存在使动用法。
19. 注意句子中是否存在主语的意志和动作的执行的关联,若有,则可能存在使动用法。
20. 观察句子中的动作是否具有明确的执行者和受者,若有,则可能存在使动用法。
21. 检查句子中是否存在对宾语进行动作促使的情况,若有,则可能存在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举例
动词的使动用法举例在汉语语法中,动词的使动用法是一种比较特殊但又常见的语言现象。
简单来说,使动用法就是指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深入理解动词的使动用法。
先来看“惊”这个字。
在“波澜不惊”中,“惊”表示“起”“动”;而在“秦王惊,自引而起”中,“惊”则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受惊”。
这里的“惊”不是秦王自己受惊,而是某个动作或情况使秦王受惊了。
再比如“亡”字。
“亡羊补牢”里的“亡”是“丢失”的意思;但在“广故数言欲亡”中,“亡”就是使动用法,表示“使……逃跑”,是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并不是吴广自己逃跑。
“舞”这个字也有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这里的“舞”和“泣”可不是说蛟龙和嫠妇自己起舞、哭泣,而是“使潜蛟起舞,使嫠妇哭泣”,通过这种使动用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音乐的动人魅力。
“劳”字同样如此。
“无案牍之劳形”,不是说身体自己劳累,而是“使身体劳累”,强调的是案牍之事对人的影响。
“忿恚”在“忿恚尉”中,意思是“使尉恼怒”,是吴广故意用言语激怒将尉。
“苦”字,“苦其心志”,是“使他的心志受苦”,突出了艰苦环境对人的磨炼。
“饿”字,“饿其体肤”,是“使他的身体挨饿”,进一步强调了困境对人的考验。
“降”字,“使……投降”,比如“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这里的“降”就是单于想要让苏武投降。
“活”字,“项伯杀人,臣活之”,是“我使他活下来”,展现了说话者的行为和作用。
“闻”字,“不能称前时之闻”里是“传闻”;而在“无何,宰以卓异闻”中则是使动用法,“使……闻名”。
“富”字,“富国强兵”,是“使国家富裕,使军队强大”,表达了一种期望和目标。
“正”字,“正其衣冠”,意思是“使他的衣冠端正”。
“宁”字,“宁许以负秦曲”,是“宁可答应(秦国),使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
“完”字,“完璧归赵”,是“使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归还赵国”。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动词的使动用法能够使语言更加简洁、生动、有力,增强了表达效果。
及物动词使动用法
及物动词使动用法在我们学习语文或者英语的过程中,经常会接触到动词这个词性。
而动词之中,有一种特殊的用法叫做使动用法,尤其是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更是有着独特的魅力和重要的语法意义。
那什么是及物动词使动用法呢?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及物动词在句子中不是表示主语发出的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产生某个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
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原本是一个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及物动词,意思是“使……变绿”,春风使江南岸变绿了。
及物动词使动用法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常见的。
比如“项伯杀人,臣活之”,“活”这个及物动词,在这里不是说“臣”自己活着,而是“臣使他活着”,也就是“臣救活了他”。
再比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不是沛公自己跟随,而是沛公使百余骑跟随。
这种用法在英语中也有体现。
例如“He made the room clean”(他使房间干净了。
)这里的“make”就是一个及物动词,它的意思不是“他干净”,而是“他使房间干净”。
及物动词使动用法的特点首先在于它的主语通常是动作的发出者,但这个动作不是直接作用于主语自身,而是通过主语的作用施加在宾语上。
其次,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并且由于主语的作用而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了解及物动词使动用法对于我们准确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以及英语句子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果我们不了解这种用法,就很容易误解句子的意思。
比如在文言文“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中,如果不把“王”理解为使动用法“使我为王”,而理解成“称王”,那整个句子的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在实际运用中,及物动词使动用法能够让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比如“惊天地,泣鬼神”,“惊”和“泣”都是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天地被惊动,鬼神被哭泣,这样的表达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和感染力。
同时,及物动词使动用法也有助于我们进行文学创作。
在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中,巧妙地运用使动用法,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常见的动词使动用法
常见的动词使动用法在我们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动词使动用法是一个比较常见且重要的语法现象。
简单来说,动词使动用法就是指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理解和掌握动词使动用法,对于我们准确理解文言文以及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让我们先来看看“使动”的含义。
所谓使动,就是主语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
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原本是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使……变绿”,春风使江南岸变绿了。
再比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不是说“臣活”,而是“臣使之活”,即“我使他活下来”。
动词使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是比较常见的。
像“惊天地,泣鬼神”,“惊”和“泣”在这里就不是“天地惊”“鬼神泣”,而是“使天地惊”“使鬼神泣”。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中的“归”,是“使……回去”的意思,秦王在朝堂上接见蔺相如,完成礼节后让他回去。
还有“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是“使……跟从”,沛公第二天让一百多人骑马跟从着来见项王。
在现代汉语中,其实也有一些动词使动用法的例子。
比如“繁荣经济”,“繁荣”这个词在这里就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经济繁荣”。
“端正态度”,“端正”就是“使态度端正”。
“丰富生活”,是“使生活丰富”。
那我们怎么来判断一个动词是不是使动用法呢?这需要我们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
首先,可以看这个动词在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是否是“使宾语怎么样”。
如果是,那很可能就是使动用法。
其次,我们可以把句子翻译出来,看看是不是符合使动的逻辑。
另外,还可以通过对比和类比来判断。
如果在相似的语境中,其他类似的动词是使动用法,那么这个动词也可能是。
掌握动词使动用法对于我们的阅读和写作都很有意义。
在阅读文言文时,能够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避免出现误解。
比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这里的“美”就是“以……为美”,是使动用法,如果不理解这一点,可能就会把句子理解错。
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动词使动用法,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使动用法及物动词
使动用法及物动词在我们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常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语法知识,其中使动用法及物动词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
使动用法,简单来说,就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先来说说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是指后面能够直接跟宾语的动词。
比如说“吃苹果”中的“吃”,“看电影”中的“看”,这些都是及物动词,它们后面直接跟着被动作影响的对象,也就是宾语。
而使动用法中的及物动词,就更有意思了。
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原本“绿”这个字是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使……变绿”,春风使江南岸变绿了。
再比如“惊天地,泣鬼神”中的“惊”和“泣”,并不是天地自己惊,鬼神自己泣,而是某种力量或情况使天地惊,使鬼神泣。
使动用法的及物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比较常见。
像“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不是说“臣”自己活,而是“臣使他活下来”,这里的“活”就是使动用法。
还有“沛公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从”,意思是“使……跟从”。
那么,我们怎么判断一个及物动词是不是使动用法呢?这需要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
如果一个及物动词在句子中的意思不是主语发出的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产生了某种动作或状态的变化,那么它很可能就是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及物动词的存在,让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多样,也更加生动形象。
比如“劳其筋骨”,不是说筋骨自己劳,而是“使筋骨劳”,这样的表达更能突出所经历的辛苦。
在现代汉语中,虽然使动用法不像古代汉语中那么常见,但也还是存在的。
比如“丰富生活”“端正态度”,这里的“丰富”和“端正”就有使动的意味,是让生活变得丰富,让态度变得端正。
了解使动用法及物动词对于我们理解文言文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阅读文言文时,能够准确判断使动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而在写作中,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使动用法,会让我们的文字更有表现力。
比如,我们想要表达“他的演讲打动了听众的心”,如果写成“他的演讲使听众的心被打动”,虽然意思相近,但后者使用了使动用法,在表达上会更加强劲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识别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基础知识
1114 2037
:
如何识别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何新国
按:这篇千字短文,是我的处女作。
我当时还是九江师专中文系三年级学生,在古代汉语课堂上发现了这个问题,王力《古代汉语》教材没有讲到、任课老师没有讲清,于是课后苦苦思索、奋力写成短文、悄悄向外投稿。
《中文自修》杂志没有因人废稿,很快发表出来,而且排在当期“古代汉语”栏目第一篇。
感谢《中文自修》杂志社的编辑们,他们成就了我人生的第一次。
2007年5月在南京开会,碰到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孙运时秘书长,闲谈之中得知他曾担任上海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我急忙询问《中文自修》杂志的近况,他说已经移交华东师范大学主办了。
我从内心深处祝愿《中文自修》越办越好!
古代汉语里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情况比较普遍,它不但具有动词使动用法的语法意义,而且还具有形式上的语法特征,能带上宾语。
古代汉语里及物动词用如使动的情况比较少见,而且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与一般用法形式上没有区别,都能够带宾语。
这里就有一个如何识别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的问题。
从意义上识别。
动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
我们要识别某个及物动词是否用作使动必须牢记动词使动用法的语法意义,紧密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
如:
①孟子将朝王(孟轲将要朝见大王)。
《孟子·公孙丑下》
②武丁朝诸侯(商王武丁使诸侯来朝见)。
《孟子·公孙丑上》
例①的主语为“孟子”,宾语为“王”。
作为思想家的孟轲当时是以游说之士的身份出现的,他跟最高统治者王是臣君关系;例②的主语为“武丁”,宾语为“诸侯”,武丁是商朝最高统治者,他跟诸侯是君臣关系。
由此可知,
“朝”字在这两个例子中表达的关系、意义都是不同的。
这决定于“朝”字的语法功能,即例①的“朝”为一般用法,例②的“朝”为使动用法。
从主谓关系上识别。
及物动词一般用法,谓语动作由主语发出,主语是谓语动作的施事者;及物动物的使动用法,谓语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主语不是谓语动作的施事者。
如:
③缑王……与昆邪王俱降汉(匈奴的缑王跟昆邪王一起投降了汉朝)。
《汉书·苏武传》
④单于愈益欲降之(匈奴的单于更加想使苏武投降)。
《汉书·苏武传》
例③的主语为“缑王……与昆邪王”,作为谓语“降”这一动作的施事者,“降”在此句中为一般用法。
例④的主语为“单于”,并非谓语“降”这一动作的施事者,“降”在此句中为使动用法。
从动宾关系上识别。
及物动词一般用法,谓语支配宾语,宾语作为谓语动作的受事者;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谓语对宾语有“致使性”,即使宾语发生那个动作,宾语作为谓语动作的施事者。
如:
⑤负石自投于河……(背着石头自己投到河里)。
《庄子·盗跖》
⑥ 宁许以负秦曲(宁可答应秦国的要求,而使秦国负担理曲的责任)。
《史记·廉颇蔺相如例传》
例⑤的宾语为“石”,受谓语“负”所支配,作为受事者,“负”为一般用法;例⑥的宾语为“秦”,施行“负”这一动作,作为施事者,“负”为使动用法。
从主宾关系上识别。
及物动词一般用法,主语作为谓语动作的施事者,宾语作为谓语动作的受事者;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语并非谓语动作的施事者,而宾语才是谓语动作的施事者。
如:
⑦虎求百兽而食之(老虎寻找到各种野兽就吃掉它们)。
《战国策·楚策》
⑧ 对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圣明的君主在位时老百姓不受冻挨饿的原因,并非他能亲自耕种生产粮食使百姓吃)。
晁错《论贵粟疏》
例⑦的主语为“虎”,作为谓语“食”的动作的施事者,宾语为“百兽”,作为谓语“食”的动作的受事者,“食”为一般用法。
例⑧的主语为“圣王”,并非谓语“食”的动作的施事者,而宾语为“之”,才是谓语“食”的动作的施事者,“食”为使动用法。
(原载上海教育学院主办《中文自修》198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