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文言文复习
第三单元文言文综合复习(共96张PPT)语文九年级上册
4.填空。 (1)《醉翁亭记》的作者__欧__阳__修_,字永___叔____,号醉___翁____,晚年又号 __六__一__居__士__,__宋__代______(朝代)文学家,和_苏__轼_______、苏洵、苏辙、韩愈、 ____柳__宗__元__、__王__安__石____、曾巩并称为“唐_宋___八__大__家__”。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神来之笔捕捉到了四时之景的诗情画意, 其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__野__芳__发__而___幽__香__,__佳_,木__秀__而__繁__阴____。作 者用“____________日__出__而___林__霏__开_,,__云__归__而___岩__穴__暝_______”两句描绘出山 间朝暮的变化,语言精练,对比鲜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 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 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 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内心怎 样的思想感情?
示例:表达了作者虽仕途失意,但能寄情山水,有政绩,能与民同乐。
《醉翁亭记》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太守自谓也
太守谓谁
命名 / 为,是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秀丽地 / 茂盛的
C.野芳发而幽香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文中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__以__物___喜__,_,不_以__己___悲____。表现 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__天__下__之__忧___而__忧,,__后__天___下__之__乐__而。乐 (2)“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指的是__居___庙__堂__之__高__,“退”指 的是__处__江__湖___之__远____。 (3)某市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官民同心,社会安定,各 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___政__通__人___和__,__百__废___具__兴____”。(用《岳阳 楼记》中两个相连的四字短语填写) (4)课文中出现的成语有:_气__象__万___千__、__心__旷___神__怡____。(列举两个即可)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1.岳阳楼记宋· 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可,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2.醉翁亭记宋· 欧阳修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暗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文言文古典诗词复习题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文言文古典诗词复习
题
1.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出自哪篇古文?
答:出自《易经》中的《系辞篇》。
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哪首古诗?
答: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3.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哪位古代诗人的作品?
答:这是杜牧的《秋夕》中的一句。
4.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哪位古代诗人的作品?
答:这是李白的《长恨歌》中的一句。
5.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是哪位古代文学家的名言?
答:这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名言。
6.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哪位古代文学家的作品?
答:这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一句。
7.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出自哪位古代文学家的作品?
答:这是杜甫的《登高》中的一句。
8.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哪位古代文学家的名句?
答:这是文学家文天祥的名句。
9.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出自哪位古代文学家的作品?
答:这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一句。
10.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哪本古代典籍?
答:出自《论语》中的《学而篇》。
九年级语文上文言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汇总(一)《陈涉世家》梳理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史记》,作者是司马迁,文学家、史学家,鲁迅赞誉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重点词义梳理。
辍耕之垄上之:到往苟富贵苟:如果若为佣耕若:你会天大雨会:适逢度已失期度:估计等死等:同样楚人怜之怜:爱戴诚以吾众诈自称诚:果真诈:假称卜者知其指意指意:意图固以怪之矣固:本来又间令吴广间:暗中并杀两尉并:一起敬受命敬:愿意从民欲也欲:愿望为坛而盟盟:盟誓徇蕲以东徇:攻占比至陈比:等到皆来会计事会计:集会商量将军身被坚执锐身:亲自皆刑其长吏刑:惩罚3.通假字梳理。
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强迫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首发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4.一词多义梳理。
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临时驻扎数扶苏以数谏故屡次卒数万人数:几书乃丹书帛“陈胜王” 写,动词得鱼腹中书字条,动词5.古今异义梳理。
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古义:逃跑今义:死亡间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古义:暗地里今义:中间往往卒中往往语古义:到处今义:常常6.词类活用梳理。
陈胜王王:名作动,当王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作动,用网捕将军身被坚执锐坚、锐:形容词作名词,分别指铁甲和武器尉果笞广笞:名词作动词,用鞭、杖或竹板打7.句子翻译梳理。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译:现在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我们为国事而死好吗?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译:现在果真用我们这支队伍假借公子扶苏、项燕的名义,作为天下人的倡导,应该有很多响应的人。
③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译:即使能够免于斩刑,那么因守卫边疆而死的也必定会达十分之六七。
况且大丈夫不死就罢了,死就要举大事成大名呀,王侯将相难道天生就是贵种吗?8.课文内容梳理。
①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各是什么?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1、湖心亭看雪 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陶庵梦忆》崇祯五年十二月,余.(我 )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全,都)绝.(消.失.)。
是.(这 )日更定矣,余挐.(撑 )一小舟,拥.(裹着)....毳.(鸟兽的细毛)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全)白。
湖上影子,惟.(只有)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罢了..)。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 刚刚..)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哪能 )更.(还 )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尽力 )饮三大白.(杯 )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客居 )此。
及.(等到)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痴迷 ),更(还)....有痴似相公者。
” 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
大雪下了三天,湖中人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天初更以后,我撑着一条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全白了。
湖上的影子,只有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罢了。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烧着酒,在炉上刚刚沸腾。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尽力喝了三大杯然后道别。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下了船,船夫自言自语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您一样痴迷的人呢!”2、岳阳楼记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文正公集》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官吏降职或远调 )守.( 做……长官)巴陵郡。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百废具.( 通“俱”)兴。
乃.(于是)重修岳阳楼,增.(扩大)其旧制.(规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通“嘱”,嘱托)予作文..(写文章)以.(用来 )记之。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专题(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专题一解释各句加线的词1、尝与人佣耕(被雇佣去给人耕地)2、辍耕之垄上(停止)3、怅恨久之(失望)(为做不到或做不好而内心不安)4、陈涉太息曰(长叹)5、发闾左適戍渔阳(征发)(戍守)6、九百人屯大泽乡(驻扎)7、皆次当行(编次)(当在征发之列)8、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9、等死(同样)10、不当立(立为国君)11、楚人怜之(爱戴)12、卜者知其指意(意图)13、念鬼(考虑、思索)14、卒中往往语(谈论)15、皆指目陈胜(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16、吴广素爱人(平素)17、籍第令毌斩(均为“即使,假若”)18、敬受命(听从号令)19、比至陈(等到)20、皆刑其吏(惩罚)2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22、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的原因)23、请广于君(扩充)24、君逆寡人者(违背)25、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守护)26、岂直五百里哉(难道只是)27、秦王弗然怒(盛怒的样子)28、亦免冠徒跣(只、仅仅)(光着脚)29、非士之怒也(有才能有胆识的人)30、休祲降于天(吉祥)(不祥)31、挺剑而起(拔)32、秦王色挠(变了脸色)33、亮躬耕陇亩(亲自)34、许庶见先主(求见)35、此人可就见(接近,趋向)36、不可屈致(招致、引来)37、因屏人曰(屏退)38、君谓计将安出(产生)39、此诚不可与争锋(争强、争胜)40、此可为援而不可图也(谋取)41、利尽南海(物资)(全部取得)42、此用武之国(地)43、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大概)(资助,给予)44、天府之土(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45、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兴旺富裕)(爱抚,爱惜)46、帝室之胄(后代)47、总揽英雄(广泛地招致)48、保其岩阻(险阻)49、南抚夷越(泛指南方各少数民族)50、内修政理(政治)51、中道崩殂(古时指皇帝死亡)(死亡)52、益州疲弊(疲乏衰弱)53、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宫廷内)54、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边境)55、盖追先帝之殊遇(追念)(优待、厚遇)56、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公平严明)(治理)57、必能裨补阙漏(补)58、性行淑均(善)(平)59、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坚贞可靠)60、猥自枉屈(屈尊)61、由是感激(感动奋发)62、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63、后值倾覆(遇到)(兵败)64、夙夜忧叹(日日夜夜)65、庶竭驽钝(喻才能平庸。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专题(含参考答案)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专题参考答案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贬谪)2、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3、为天下唱(“唱”通“倡”,首发)4、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披着)5、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6、故不错意也(“错”通“措”,安放)7、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8、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9、自董卓已来(“已”通“以”)10、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二、请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
苟.富贵(如果)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临时驻扎)道不通,度.已失期(估计) 扶苏以数.柬故(屡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度过) 然数.年恒不一见(几)楚人怜.之(爱戴)此人可就.见(接近)可怜.白发生(怜悯)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遂用.猖獗(因此)此诚.不可与争锋(的确,确实)贤能为之用.(重用)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如果)此殆天所以..资将军(用来)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原因)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遗留) 上使外将.兵(带领)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中)项燕为楚将.(将领)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吴广以为然.(对的)扶苏以.数谏故(介词,因为)然.足下卜之鬼乎(然而)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介词,用)屋舍俨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用来)怅恨久之.(结构助词,凑足音节,不译)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动词,前往)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结构助词,的)夫专诸之.刺王僚也(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将军宜枉驾顾之.(代词,代诸葛亮)皆次当行,为.屯长(动词,做)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士卒多为.用者( 被) 受任于.败军之际(在)愚以为.宫中之事(认为)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从)三、分析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复习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复习一.通假字1.敬富贵,无相忘。
(“无”通“毋”,不要)2.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征发,调发)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倡导)4.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目的,用意)5.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6.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7.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与”通“欤”,吗)8.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9.岂直五百里哉(“直”通“只”,仅仅,才)10.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苍鹰,猛禽)11.寡人谕矣(“谕”通“喻”,明白)12.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13.自董卓已来(“已”通“以”)14.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15.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阙”通“缺”,缺点)16.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拣”,挑选)二.双音节古今异义古义今义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到处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发生)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聚会商议指管理财务的人员3.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虽然这样表转折关系的连词4.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德行高尚的人常指年岁高的人,长辈5.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可以把表示许可6.遂用猖蹶,至于今日到达关联词,表示另提一件事7.遂用猖蹶,至于今日失败凶狠而放肆8.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从此连词,表承接关系9.此殆天所以资将军用来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的原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原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10.诚宜开张圣听扩大商店等开始营业1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心和遗憾深切地憎恨12.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微,见识短浅(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13.臣不胜受恩感激感动激奋因对方的好意、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三.词类活用1.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作动词,用网捕)2.狐鸣呼曰(狐,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怪)4.皆指目陈胜(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5.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6.陈胜王(王,名词动词,称王)7.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忿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8.将军身被坚执锐(坚、锐,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9.请广于君(广,形容词作动词,扩大)10.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1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缟素,名词作动词,穿孝服)12.保其岩阻(岩阻,形容词作名词,险要的地方)13.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北、东、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东、向西)14.身率益州之众(身,名词作状语,亲身、亲自)15.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箪、壶,名词作动词,用箪装,用壶盛)16.与亮情好日密(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17.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形容词作动词,发扬光大)18.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臧、否,形容词作动词,奖励善良、惩罚邪恶)19.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奸,形容词作名词,邪恶的事情)20.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21.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优劣,形容词作名词,能力强与能力弱的人)22.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广益,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加)23.亲贤臣,远小人(亲,名词作动词,亲近;远,形容词作动词,疏远、远离)24.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动词作名词,效力的机会,任务)25.攘除奸凶(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顽的敌人)26.临表涕零(涕,名词作动词,流泪)四.一词多义1.兵(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军队)(2)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兵器)2.长(1)身长八尺(身高)(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长时间)(3)以君为长者(辈分大的)(4)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领导者)3.称(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称作、叫作)(2)先帝称之曰能(称赞)4.出(1)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出发)(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产生)5.次(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停留)(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编排)6.存(1)而君以五百里之地存者(存在、生存)(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抚慰、慰问)7.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2)伐无道,诛暴秦(道德)(3)以咨诹善道(道理、方法)8.发(1)可怜白发生(头发)(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发出)(3)发闾左適戍渔阳(征发)9.分(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本分)(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分开、分裂)10.好(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喜欢)(2)外结好孙权(友好)11.计(1)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计算)(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计划)(3)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商讨)12.将(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率领)(2)陈胜自立为将军(将军)13.尽(1)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通达、到)(2)进尽忠言(全部用出)14.举(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成就)(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发动)(3)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举)15.立(1)陈胜自立为将军(封)(2)复立楚国之社稷(成立、建立)(3)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登上帝王或诸侯的位子)16.临(1)今当远离,临表涕零(面对)(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17.论(1)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讨论)(2)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评定)18.明(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严明)(2)以伤先帝之明(英明)19.命(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命令)(2)苟全性命于乱世(生命)(3)奉命于危难之间(使命)20.谋(1)非惟天时,抑亦人谋(计谋、手段)(2)陈胜、吴广乃谋曰(商量)21.起(1)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起兵)(2)挺剑而起(跳起、站起)22.塞(1)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堵塞)(2)益州险塞,沃野千里(边塞)23.善(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好)(2)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友好)24.上(1)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上等的)(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皇帝)25.胜(1)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胜利)(2)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尽)26.食(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食物)(2)卒买鱼烹食(吃)27.使(1)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让,使得)(2)唐雎不辱使命(出使)(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派遣)28.书(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书写)(2)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字)29.数(1)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几)(2)广故数言欲亡(屡次)(3)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动词,数数)30.王(1)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国王)(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称王)31.亡(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2)且秦灭韩亡魏(灭亡)(3)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32.为(1)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变成)(2)陈胜自立为将军(做、当)(3)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是)(4)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做)(5)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建造)33.谓(1)秦王谓唐雎曰(说、告诉)(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认为)34.效(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力的机会)(2)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奏效)35.信(1)惟博陵崔州平与亮友善,谓为信然(确实)(2)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3)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4)信义著于四海(信用、诚信)36.兴(1)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兴盛)(2)若无兴德之言(发扬光大)(3)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复兴)37.行(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品行)(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列)38.许(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赞成)(2)安陵君其许寡人(答应)39.言(1)愿诸君勿复言(说)(2)若无兴德之言(言论)40.遗(1)深追先帝遗诏(遗留)(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送给)41.应(1)佣者笑而应曰(回答)(2)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响应)42.遇(1)公等遇雨,皆已失期(遇到)(2)盖追先帝之殊遇(待遇)43.远(1)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与“近”相对)(2)亲贤臣,远小人(疏远)44.忠(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效忠)(2)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忠心)文言文课文知识点复习陈涉世家课文内容理解本文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全文共三段:第一段:叙述陈涉年轻时的佣耕生活,表现了他素怀大志,有反抗精神。
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题
九上古文复习1、陈涉世家司马迁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 )耕之( )垄上,怅( )恨久之,曰:“苟( )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 )为( )佣耕,何( )富贵也?”陈涉太息( )曰:“嗟乎!燕雀安( )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 )已失期。
失期,法( )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 )亦死,举大计亦死;等( )死,死国( )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 )谏故,上使外将( )兵。
今或( )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 )之。
或以为( )死,或以为亡。
今诚( )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 )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 )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 )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固( )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溥与“七录斋①”明人张溥,名高一时,其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②。
钞已朗读一过③即焚之。
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④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⑤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选自《明史·张溥传》,有删改)注释:①斋:书房。
②钞:同“抄”,抄写。
③一过:一遍。
④管:笔管。
⑤索:讨取,要。
(1)根据要求用文中词句概括填空。
从文中张溥抄书时,“________”和“手皲沃汤”的细节可以看出张溥抄书时的艰辛。
从面对四方征索时,张溥“文不起草”和“________”,表现他的“名高一时”。
(2)从选文看,张溥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德以化人,财勿累己每见待子弟严厉者,易至成德;姑息者,多有败行,则父兄之教育所系也。
又见有子弟聪颖者忽入下流①庸愚者转为上达②,则父兄之培植所关也。
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
德足以感人,而以有德当大权,其感尤速;财足以累已,而以有财乱世,其累尤深。
(选自王永彬《围炉夜话》)【注释】①下流:品性低下。
②上达:品性高尚的人。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多有败行/必能使行阵和睦B.总为一利字看不破/而或长烟一空C.学业之不进/虽欲言,无可进者D.其累尤深/水尤清洌(2)请用三条“/”个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又见有子弟聪颖者忽入下流庸愚者转为上达(3)结合选文,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甲)辛幼安流寓江南,而豪侠之气未除。
一日,陈同甫来访,近有小桥,同甫引马三跃而马三却。
同甫怒,拔剑斩马首。
徒步而行。
幼安适倚楼而见之,大惊异,即遣人询访,而陈已及门,遂与定交。
后十数年,幼安帅淮,同甫尚落落贫甚,乃访幼安于治所,相与谈天下事。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城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条件是。
2.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4分)A.七里之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B.委而去.之去.国怀乡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固不可彻D.多助之至.余人各复延至.其家E.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上使外将兵.3.”得道者”的意思是;文中与它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
4.划分下边句子朗读的节奏,每个分句只划一处(用“/”表示).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5.古今中外抑或文学作品中因做到“人和”而成就大业的,不胜枚举,请任举一例,并说说给你的启示。
(2分)人物:。
事件:。
启示:。
6.用现代汉语翻译“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2分)译:。
7.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都非常重视民众的作用,试举一例:。
二、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
九上文言文复习《岳阳楼记》1、主旨: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其他核心问题:1、“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是进亦忧,退亦忧”这句话中,“进”是指什么?“退”是指什么?“进”是指“居庙堂之高”即“在朝廷做官”,“退”是指“处江湖之远”即“不在朝廷做官”。
3、“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答: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以及对滕子京遭贬谪的慰勉。
4、如何理解“进亦忧,退亦忧”一句?答:“进亦忧”照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退亦忧”照应“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这句话表达了古仁人不念自己的处境,而是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请再写出一句你从课外读到的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或名句。
6、用自己的话概括“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并指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
答:第一种:远离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诽谤和讽刺的悲伤。
第二种:胸怀开阔,精文章第二段用神来之笔再现了岳阳楼的宏伟景象,照应了题目,此外还有什么作用?物之景。
8、联系全文,说说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看法或理解。
答:范仲淹的这句话体现了忧君思想,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是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
《醉翁亭记》1、主旨:全文描写醉翁亭秀丽的环境、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和游人的山水之乐、游宴其他核心问题:1、本文描写的内容很丰富,描写的方式和作用怎样?本文描写很有层次。
把读者一步步引到尾领略到一幅欢乐升平的景象。
这样不仅景物描写清晰,而且有利于一步步突出主题。
全文一个“乐”字贯穿,因景美而乐,因乐而更觉景美,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九年级(上)文言文复习
桃花源记 •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 (沿着)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 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 草鲜美(新嫩美丽),落英(落花)缤纷(繁 多的样子)。渔人甚异(以……为异)之。复 前行,欲穷(尽)其林。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 (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土地平旷,屋舍 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阡陌交通(交错相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全)如 外人;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并怡然自 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 答之。便要(同“邀”,邀请)还家,设酒 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都)来 问讯。
捕蛇者说
• 蒋氏大戚(悲伤),汪然出涕(眼泪)曰: “君将哀(哀怜)而生(使……活下去)之乎?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比)复吾赋不 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 (困苦不堪)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 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生活)日 (一天天地)蹙(窘迫),殚其地之出(生产出来 的东西),竭其庐之入(收入),号呼而转徙, 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 毒疠,往往(处处)而死者相藉(堆积)也。
•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他们问渔人,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 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 • 4.哪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行道之人弗受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更若役,复若赋
• 8.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空格处 填入短语。 • 发现桃花源——(访问(进入)桃花源)—— (离开桃花源) • 9.在选段中找出与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词。 • ⑴悉如外人(咸 皆) ⑵便要还家(延)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1《岳阳楼记》阅读练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一、重点词解释。
(每空2分,共28分)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降职)2.前人之述备.矣(详尽)3.薄.暮冥冥(迫近)4.至若春和景.明(日光)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6.微.斯人(如果没有)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雄伟景象)8.宠.辱偕忘(荣耀)9.百废具.兴(通“俱”,全,皆)10.则有去国.怀乡(国都)11.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托)12.连月不开.(天气放晴)13.去.国怀乡(离开) 14.宠辱偕.忘(一起)二、翻译下面的句子。
(每题3分,共36分)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2.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九年级上册课标文言文复习》训练
第05讲九上课标文言文复习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登南昌滕王阁,赣大水西来注北,阁与水称,杰①然大观。
然不若武昌黄鹤楼。
虽水与滕王来去不殊②,而楼制工巧奇丽,立黄鹄矶上,且三面临水,又西对晴川楼、汉阳城为佳。
总之有不如岳州岳阳楼。
君山一发,洞庭万顷,水天一色,杳无际涯,非若滕王、黄鹤眼界③可指,故其胜为最,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
(选自王士性《广游志》)[注释]①杰:高大。
②殊:差别。
③眼界:视力所能看到的范围。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岳阳楼之大观.也()(2)至若春和景.明()(3)阁与水称.()(4)且三面临.水()(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 2)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
(3) [甲]文中迁客骚人的“悲”从何而来?请简要分析。
(4) [乙]文是怎样写岳阳楼的?它写岳阳楼的目的与[甲]文有什么不同?2.阅读《岳阳楼记》的节选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诗词复习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诗词复习一、直接型默写。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其一)]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其一)]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4.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7.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杜甫《月夜忆舍弟》)1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11.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12.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13.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16.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17.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18.相见时难别亦难,春风有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19.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20.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秦观《行香子》)21.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秦观《行香子》)22.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3.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25.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欧阳修《酒徒亭记》)26.野芳发而暗香,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酒徒亭记》)27.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九上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知识点出师表1、作者: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2、重点实词。
3、翻译重点句子:(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
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们益州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形势万分危急、决定存亡的关头。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宫里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
(4)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翻译: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5)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
翻译: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动,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翻译: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7)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翻译:先帝知道我谨慎小心,所以先帝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翻译: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9)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效就给我判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10)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不应该随意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啊!4、理解性背诵:(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
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表界限
杀之以应陈涉
“来”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认为
立 不当立 复立楚国之社稷
指立为国君 建立
亡
指
道
或以为亡
逃走
亡羊补牢
丢失
家破人亡
死亡
亡国之恨
灭亡
皆指目陈胜
用手指
不能指其一端
指出
人有百指
为屯长 为天下唱 士卒多为用者 为坛而盟 若为佣耕
吴广以为然 愿为市鞍马
做,担任 向 被 修筑 是 当作,作为 Wèi,为此
比
比至陈
等到
天涯若比邻 接近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是
乃 陈涉乃立为王
于是,就
家祭无忘告乃翁
你的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 才
结构梳理:
全文共三段:第一段:叙述陈涉年轻时 的佣耕生活,表现了他素怀大志,有反 抗精神。
第二段:写起义的筹划过程,表现了陈 胜、吴广的斗争决心和政治远见。
第三段:写陈胜、吴广发动起义,胜利 进军及建立政权的经过,昭示了农民起 义的伟大力量和历史意义。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找出文中表现陈涉年轻时就有非凡的抱 负的句子。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果: 果然 笞:用鞭打借第令:即使、假 若
⒁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蕲下……比至陈
宁: 难道 下: 攻下
比:等到
课前练习 :
不辱使命 辱没、辜负
易安陵 交换
其许寡人 答应
大王加惠 给予恩惠
甚善 好
虽然,受地于先王 虽然这样
弗敢易 不;交换 请广于君 扩充
因使唐雎使于秦 于是;派;出使
3、写作背景
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 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 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 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 时年16岁。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 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227年,诸 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 (今陕西南郑县),准备征伐曹魏, 夺取中原,复兴汉室。
恐托付不效 完成,实现
以伤先帝之明 英明
以光先帝遗德 发扬光大
简拔以遗陛下 通“拣”,挑选给予
性行 淑均善平
不宜妄自菲薄 过分地看轻自己 以彰其咎 表明,显扬、过错
驽钝
比喻才能平庸
由是感激 因此
悉以咨之 都
恢弘志士之气 发扬扩大
故五月渡泸 所以
临表涕零 落下
项燕为楚将
将领,名词
出郭相扶将
搀扶
广故数言欲亡 卒数万人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丛祠中
(shuò),屡次 (shù),几
编次 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
留
行 行收兵
行军途中(xíng)
陈胜、吴广皆 次当行,走路
为
九年级上文言文复习 (一)
◆课前练习
⑴辍耕之垄上……苟富贵
辍: 停止
之: 去、往
苟:如果
⑵若为佣耕……屯大泽乡……皆次当行
若: 你
屯: 停驻
次: 编次
⑶会天大雨……度已失期……亡亦死
会: 适逢
度: 估计
亡:逃亡
⑷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举大计:起义 等: 同样 死:为……而死
二、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出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 集 》,
作者诸葛亮 ,字孔明 ,
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
“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 事的一种 (文体)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
咨臣以当世之事 询问
布衣 平民
由是感激感动 振奋
驱驰 奔走效劳
攘除奸凶 奸邪势力
不毛 不长草的地方
4、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 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原因:得人心成功,失人心失败。 启示:人 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
人物性格——陈涉:
《陈涉世家》陈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年轻时有远大的抱负,有反抗的精神; 勇敢机智,有政治远见,组织领导才干; 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唐雎不 使命
〖色挠〗 变了脸色。挠,屈服。 〖谢〗 道歉。 〖谕〗 明白、懂得。 〖徒以〗 只因为。徒,只是。
中心思想:文章用人物对话 生动形象地塑造了唐雎的形 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 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 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 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 胜强秦的原因。
课文内容理解:
问题一:你觉得唐雎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能 谈谈唐雎的性格特点吗?
《战国策》
文学常识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国别体史书。 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 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略和言论的汇编,又 名《国策》、《国事》。西汉刘向编订为33卷, 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 宋、卫、中山十二策,其叙事年代起于战国初 年,终于六国灭亡,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政治、 外交、军事等方面的状况和社会面貌。《唐雎 不辱使命》是一篇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佳作。 它流传甚广,差不多称得上“家传户诵”,文 艺性很强,直接可当作文学散文甚或小说来 读。
爱国忠君 机智勇敢
问题二: 你觉得秦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骄横狡诈
色厉内荏
问题三:
从“唐雎不辱使命”这一故事,我们可以看出
唐雎的说话技巧体现在哪些方面?你又有启示?
“否,非若
言之有“节”是
也”“而
守之”
唐 雎 的
说 话 技 巧
“士之
言之有“据”怒”“
而将四
矣”
“今日是
言之有“力”也”“
挺剑而
启示:
猥自枉屈 辱 降低身份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衰败
引喻失义 适宜、恰当
则责攸之等之慢 怠慢、疏忽 不宜异同 不相同 陟罚臧否 奖励、 善恶
蔺相如、荆轲、晏子、周恩来 等……
出 师 表
一、了解文学常识
1、关于 “表” :
“表’’的一般内容是 议论和叙事,往往带有抒情
色彩。它是古代奏议的一种,
常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对国 家大事的意见、建议等。
2、走进作者
诸葛亮,字孔明 ,是 三国 著名 的政治家,军事家。年轻时,隐居隆 中,刻苦攻读史书。刘备三顾茅庐后, 诸葛亮出山辅助刘备。刘备死后,他 受遗诏辅助后主刘禅。
重点掌握以下词语。
〖易〗 〖其〗 〖加惠〗 〖弗〗 〖说〗 〖因〗 〖错意〗
交换。 句中表希望的语气词。
给予恩惠。 (fú)不。
(yuè)通“悦”,高兴。 于是。 注意,放在心上。错,通“措”。
〖广〗 〖逆〗 〖轻〗 〖与〗 〖岂直〗 〖怫然〗 〖公〗 〖布衣〗
乃不知有汉
竟然
然
吴广以为然 然足下卜之鬼乎
屋舍俨然
是的,对的 但是 ……的样子
等 公等遇雨
诸位,表多数
等死,死国可乎 同样
扶苏以数谏故 缘故,原因
故 广故数言欲亡 故意
(故弄玄虚) (故意)
故余虽愚
因此,所以
温故而知新
旧的(旧知识),
罾: 用鱼网捕
⑽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大楚兴,陈胜王!”
间: 私自 篝火:用笼罩着火 狐鸣:作狐狸嗥叫 的凄厉声音
⑾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旦日:第二天 往往:到处 目: 以目示意
⑿吴广素爱人……忿恚尉
素: 向来 忿恚:使……恼怒
⒀尉果笞广……藉第令毋斩
1、卒中往往语 (古义:处处/今义:常常)
2、楚人怜之(古义:爱戴/今义:怜惜,怜爱)
3、夜篝火
(古义:用竹笼罩着火/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 野外架木燃烧的火堆)
4、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古义:表分数的约数/今
义:表整数的约数
5、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豪杰:古义:有声望和有地位的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夜篝火: 用笼子罩 尉果笞广 :用竹板打 狐鸣: 学狐狸 死国: 为••••••而死 所罾鱼腹中:用网捕 苦秦: 苦于 刑其长吏: 惩罚 将军身被坚执锐:
铁甲;武器
之
辍耕之垄上 怅恨久之
去、往,动词
补足音节,无义(调节音 节助词)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的,助词
楚人怜之
他,代词
⑸扶苏以数谏故 以: 因为 数:屡次 故:缘故
⑹身被坚执锐 坚: 指铁甲 锐:指武器
社稷:国家 ⑺楚人怜之……或以为死
怜:爱戴 或: 有的
以为: 认为
⑻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诚:如果 诈:假称
唱:通 倡 首发
⑼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丹:用朱砂 书:写
1、说话技巧在人际交往,尤其是在重要 的外交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培 养自己的说话技巧。
2、说话技巧在人际交往,尤其是在重要 的外交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培 养自己的说话技巧。
拓展训练
你能举出古今中外的另一些不 辱使命的人?
古义:聚会商议/今义:管理财务的人员
6、藉第令毋斩
古义:即使,假设,/今义:常用以为凭借,假托义
7、今亡亦死
古义:逃亡/今义:死
8、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古义:有的人 今义:或者,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