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是社会的一部分,当今社会的学生,接受教育已由传统的单一途径转变为多元途径。
他们在社会中受到的影响远远超过在老师那里接受到的影响。
在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中,信息技术一般指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
而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的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与各科课程的整合呢?就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及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其最终目的是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能力。
为此,对于我们21世纪的学生来说,应该具有基本的“信息素养”。
具体包括:1、信息获取的能力。
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2、信息分析的能力。
能够将丰富的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
3、信息加工的能力。
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4、信息创新能力。
在信息加工的时候,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的思维活动,找出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或者能从表面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得出创新的信息。
5、信息利用的能力。
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是的各种实际问题。
6、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
能够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面向世界,开阔视野,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他人的联系、协作。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的热门话题,它是基础性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方法,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各国也都相应地采取了一些措施。
那么何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呢?目前主要观点是将课程等同于教学。
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
这种观点也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
从理论上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在现实改革中却很困难。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际中存在的问题1、内涵不统一。
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各国持不同的观点,就是在我国国内一些专家也持不同的观点,使很多地区的学校及教师很迷茫,不知该采用哪种观点,这就为我国的教育改革进程设置了第一道屏障。
2、地区性发展不平衡。
虽然目前我国对教育改革取得了一点的成效,但是那些调查都是在经济比较好的地方进行的。
我国大部分地区硬件设施还跟不上,有些地方设施就是跟上了,大部分也只是一种摆设而已,更谈不上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了。
3、校际间发展不平衡。
小学与高校的“整合”实践现状优于中学。
这主要是由于小学与高校升学压力较小,特别是高校,具有经济与师资方面的优势,硬件环境好。
而中学迫于中高考竞争的压力与经济条件的制约,“整合”进展缓慢。
4、成效不明显。
与专家学者发表的研究成果、个别教师公开的成功经验所不同的是,一线教师与学生对“整合”的效果褒贬不一。
这里一方面有实践本身的原因,如重技术与硬件的先进性,忽视教育的先进性。
同时也与整合理论、教师教育理念、现行教育体制与教育评价制度有关。
5、教与学分配不当。
现在许多教师虽然也在努力自我改进,但还是没有领会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问题,他们打着改革的旗号却进行着传统的教育,仍然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
他们在实践中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而忽略了学生学习中的“整合”。
谈谈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谈谈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谈谈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及目的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变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整合是为了促进以下几种方式的变革:一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二是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三是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四是信息技术与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一样自然流畅。
2、整合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区别这种整合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区别在于:CAI主要是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变,它基本没有体现新的学习方式,更没有改变教学结构,所以它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二者之间绝不能划等号。
当然,在课整合过程中,有时候也会将CAI课件用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整合并不排斥CAI。
不过,整合过程中运用CAI课件是把它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与协作交流工具,这种场合的CAI只是整合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一个局部;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把CAI课件作为辅助教师突破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的直观教具、演示教具,并且这种场合的CAI就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全部内容。
可见,这两种场合的CAI课件应用,即使不从内涵实质而仅从其应用方式上看,也是不一样的。
很多教师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完全等同起来,认为只要在课堂上应用了多媒体或是课件就是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这种看法不仅反映出广大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实质缺乏了解,也表明他们对于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还只是一知半解,甚至根本没有掌握。
3、实践中的尴尬局面很多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机构都在呼唤和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
然而在全面叫好的形势下,我们看到的只是在演示课和示范课上简单地应用信息技术,而在日常的教学中,就很少看到应用信息技术了。
浅谈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浅谈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隋立波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在不断地改变着周围的世界并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随着信息技术这一新的要素介入教育教学这个传统的系统后,首先改变了学习者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也改变了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方法,也迫使教育者对课程进行改革、整合。
有同志就要问课程整合?课程的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从而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并进而推进教师备课、课堂教学、知识结构、课程安排、能力评价、协作学习、师生关系等方面发生质的变化。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既作为基础学科,又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
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只不过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
现在也有教育专家认为:"今天开设信息技术课,是为了以后不再开设信息技术课"。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其在整合学习过程中的示范功能及终身学习过程中的辅助功能不用说是显而易见的。
那又有同志要问怎么样进行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也就是说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体现整合,而不是孤立于其他学科之外,单纯的讲解技术,目前有效的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不失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突破点;要开好信息技术课程就必须在课程中体现整合,这是由它的基础性、工具性、高速发展性决定的。
第二层面:其他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通过信息技术有机的运用到其他课程,从而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学的好帮手,学生学习的好伙伴,从而提高学科的教学效率;这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各学科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既可以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也可以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为学习者提供对相同问题的多种不同的观点的比较、分析和思考的条件,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应避免技术化和形式化倾向,即在教学中应避免为了用技术而用技术,应避免在教学中追求时髦,只做表面文章。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教育也在逐渐转变,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起来成为了一种趋势。
那么信息技术在学科课程整合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对教育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本文将就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一、信息技术在学科课程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学科课程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在语文课程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为学生讲解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效果。
在数学课程中,老师可以使用数学软件进行教学,进行数学建模和仿真等活动,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而形象。
在科学课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室和模拟实验软件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更直观的认识和体验。
在艺术课程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在体育课程中,老师可以利用运动传感器等设备对学生的运动数据进行分析,指导学生进行科学训练。
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可以丰富学科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意义在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建设多媒体教室,引进教学软件,购置教学设备等,为学科课程的教学提供更多的支持。
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设计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获得更加全面的知识,培养更加广泛的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更富有成就感。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有多种模式,根据学校的条件和师生的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整合模式。
在学科课程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采用专题式整合模式,这种模式适合列入特定学科课程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例如语文课程中的数字故事创作,数学课程中的动画制作等。
也可以采用跨学科整合模式,将多个学科课程结合起来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例如数学与物理的模拟实验设计,语文与艺术的多媒体创作等。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引入课堂教学。
运用
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开阔学生的视野,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也因此具体化,变成直观的、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
如果
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感官,学生的认知渠道多
元化,就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对于新课程的改革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
教师要担当起课程整合实施者的重任,信息技术能
否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不仅在于教师能不能像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
地使用计算机,还在于教师能否更新教育观念。
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
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优化,而且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要达到“课程整合”的目标,教师不仅要熟
练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质,理解学科教学的目的、教
学中的难点,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结合技术所提供的能力进行教学
活动。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学校教学资源,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信息通讯技术与多媒体的科学成果逐步应用到社会的各个
领域,互联网的出现,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探索学习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丰富的
学习资源,通过检索、学习、构思,将有关信息组合起来,形成自己的观点,
获得自己的认知方式,有利于发展自己的个性,激发创造性思维,实现“学会
学习”的目标。
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要营造一种积极使用信息技术教学
和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风气,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互联网上的资源,开展与学科教学有关的信息资源学习,促进课程整合的实施。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学科课程中,实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无缝衔接,促进学科的教学改革与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也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丰富课程形式和实现课堂互动,增加学生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提升信息素养,增强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和运用的能力,提高学生在信息时代的竞争力。
3、促进学科教学改革。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学科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和手段,促进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向新的教学模式转变,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
1、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相融合的一种方式,可以让教师通过图像、声音、文字等形式生动地展现课程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利用教学软件。
教学软件是一种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结合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利用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提供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场景,可以通过互联网、局域网等方式将教学资源进行共享和传递,在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1、地理教学。
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可以让学生利用地图软件进行地图的编制、分析和模拟,进一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历史教学。
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资料、网络数据库等形式进行历史事件的重播,各种图表资料的展示和探究研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和思维。
3、物理教学。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可以让学生通过虚拟实验室进行各种物理实验的模拟和演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精神。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教育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通过整合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能够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学科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的运用到各学科教学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凝聚效应,从而促进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而整合的关键是教师,离开了教师的积极参与,整合将无从谈起。
由于信息技术涉及的技能很多,教师们又承担着比较繁重的教学任务,如果没有先进的教育观念做指导,没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做支撑,很难实现这一目的。
一、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科学教学资源建设丰富而优质的教学资源对于学科教学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信息技术的介入可以使教学资源的整理变得更富条理、更易操作、更有个性。
尤其是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地组织与管理。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新建文件夹的方式,对同一类型的教学资源,进行分类管理。
在我们的文件夹中,应该存储这样一些教育学资源:(1)教育理论,(2)课题研究,(3)电子教案,(4)各类课件,(5)课件资料,(6)教研论文,(7)教育技术,(8)教育管理等。
同一类型的教学资源,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以实现更加有效的管理。
当一个教师占有足够的教学资源的时候,实现信息化教育和课程整合,才不会是空中楼阁,他所有的教学设想,才会有坚实的材料基础。
我们要进行信息化教育和课程整合,首先要重视教学资源的积累,这是前提。
二、创设学科教学的良好情境,建构理想的学习环境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建构环境,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完成学科教学目标的良好途径。
如赏析话剧《雷雨》,可首先设计一个类似电影海报中的电闪雷鸣的“雷雨”画面,并伴随着轰隆隆的雷雨声,在这种背景下导入课文,一下子就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共同融入剧中这段情感风暴之中。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迅速普及到教育教学中,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战线大势所趋的洪流。
在计算机技术成为信息技术核心的今天,应用计算机技术,提高教学手段,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
一个完全不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要说是课堂教学的改革,那是不先进的,起码不是优秀的改革者。
但是,课堂教学要是依赖于计算机技术也是不现实和不客观的。
因此,研究和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一个优秀教师应该作到的。
基于这些,我们很有必要就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问题作出探讨,以便提高认识,弄清意义,明确目标,勇于实施,促成教学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含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是一个包含着多种思想、多样实践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课程整合做出了不同的界定。
陈至立部长在报告中的定义:”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整合的三个基本属性:营造新型教学环境、实现新的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李克东教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人类已经迈进高度信息化的21世纪,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将是构成现实世界不可缺少的三大基本要素和资源之一。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们不仅要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现,将成为教育信息化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发布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服务于学科教学,有利于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基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信息技术课程当中。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呢?1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核心来进行整合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中心来整合,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工作中,密切注意教学系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看看通过自己将要进行的“整合”,能否使各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和传统教学媒过程相比发生某些改变?只有紧紧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通过最终教学设计所建构的教学模式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这样的整合才是有意义的。
换句话说,在一节课里,不见得你用了电脑,用了多媒体,或者上了网就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至多也只能算是进行了浅层次的整合。
当前有很多老师上多媒体课尽管是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上的,有真正的互联网环境,但课上得还是很传统,45分钟时间大部分还是老师在讲,计算机只在其中偶尔充当演示或做练习的工具,并没有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来自主探索或协作交流。
2要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①要运用创造性思维理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其核心是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思维能力的培养)。
②要通过信息时代的新型教与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
③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其内涵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与能力、信息道德等三方面的内容。
其核心是信息知识与能力,即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
④要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⑤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整合:
①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②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
③要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方法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④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和信息化学习工具的搜集与开发,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但教学资源建设不等于要求教师都去做课件);
⑤要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涵义和方法
个性化学习路径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为 学生推荐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路
径,提高学习效果。
在线教育的发展趋势
优质资源共享
借助互联网技术,打破地域限制,让更多学生享 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个性化学习体验
在线教育平台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需求, 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辅导。
互动与协作
借助在线工具和平台,学生可以在线进行讨论、 合作完成任务,提高协作能力。
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 息素养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部分教师缺乏足够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 能,难以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课程教学 中。
对策
学生学习方式的挑战与对策
信息技术的引入可能改变学生的 学习方式,部分学生可能过度依 赖信息技术,忽视传统的学习方 法。
引导学生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强 调信息技术与传统学习方法的结 合,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能力 。
总结词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资源和平台,培养学生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主学习能 力。
详细描述
通过在线课程、学习平台、数字图书馆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 资源和平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 精神。
案例三: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跨学科的课程整合
总结词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不同学科的课程资源,促进跨学科的学习和交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 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强调创设数字化环境,强调发 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通过整合,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处 理、分析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信 息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
浅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浅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也开始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其与课程整合可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本文将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两个方面来浅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指的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处理技术,是当代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它既是一种新兴的科技,也是一种新型的创新资源。
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文化方面的许多方面,形成了信息化的生产、教育、科研和文化服务等一系列活动。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信息技术强调的是“技术”和“信息”的整合,通过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等工具,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处理、分析和传递,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整合课程整合指的是课程间的联系和衔接,把同一学科的不同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工作。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以便于形成通盘考虑、面面俱到、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相结合,以发挥它们最大的效益。
信息技术可以增强课程教学的互动性、趣味性,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并能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它的多媒体、互动、网络特点,拓宽了教学的资源和空间,为学校和教育开辟了新的天地。
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设计方案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应包含开发学生思维技能、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等方面,以尽可能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力。
2. 课件制作准备多媒体课件是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一种常见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将教育内容、教育软件、动画、视频和音频等课程资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制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课件,让学生在更轻松的环境下接受教育内容。
谈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谈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第一篇:谈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谈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与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同时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结构类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
一、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而不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是我们理解其含义的关键。
在系统科学方法论中,“整合”表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小部分的事物、现象、过程、物质属性、关系、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凝聚成较大整体的过程及结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可以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两种。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1)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这是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在信息化的环境中进行。
这里的信息化环境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络乃至互联网等和相应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结合在一起的施教环境。
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在这种环境中展开。
(2)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3)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创作,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造。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要做好这个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点:1. 更新教师观念;2. 提高师生素质;3. 不要全盘否定传统教学;4. 合理使用教学课件。
人类已经迈进高度信息化的21世纪,信息成为构成现实世界不可缺少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
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我县不仅在中小学普及了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还强调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那么,究竟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呢?对于这个基本概念,许多教师还模糊不清。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整合中重要的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信息技术不是一种辅助工具而将成为基本的知识载体、教学媒介和交流工具。
下面我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1.更新教师观念现在学校的整合课虽然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了,但仍有部分教师为了整合而整合,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混合在一起,没有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巨大意义和作用。
所以,首先应更新教师的观念,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水平、教学的质量,不是为整合而整合,不是摆样子。
整合不等于混合,信息技术不能成为教师“机灌”的工具,所以强调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使信息技术成为一种让学生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这样“整合”才能真正有价值,有生命力。
2.提高师生素质首先,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素质。
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应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无法想象一个自身的信息素养不过关的教师能够将信息技术和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的挑战,既然如此,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怎样运用网络多媒体的优势,指引学生的自主学习?怎样达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促使学生综合发展呢?下面是本人在教学当中的总结和思考,作一下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所谓的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即通过把信息技术很好地融入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从而可以构建一种理想的学习条件,这种条件为真实的情景创设提供平台,资源共享不受时空限制、信息获取快速灵活、交互方式丰富多样,协作交流打破了地域的界限的,同时有益于促成学习者创造性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探索。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点1.1 改变老套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了完全被动接受的地位,信息传递不是双向性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够很好地激发。
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把两者融为一体,把各类多媒体资源进行整合,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捕捉有用信息、理性分析信息的能力。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丰富性、传播的及时性、读取方便性、交互性强等长处,丰富教学的形式,改善教学质量。
使整个课堂的教学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查看信息并进行交流,并且不断融合自己的好的思想理念,进而分析问题、提取问题、解答问题,进而培养和提升学生剖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1.2 激发学生的自我探索意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启发学生创新型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型意识是现今教育的目标和着力点,是目前课堂教育教学面对的迫切任务,激发学生的创新型精神我们教师必须在教学的思想和方法上努力进行自我改革,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教师应该是一组织者、促进者、网络资源的提供者、学生自我学习的鼎力支持者,在引领学生汲取先进知识的同时,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和形象的实践学习资料,这样才能激发广大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引领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探索的过程中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引言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从原来的辅助手段,变成了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信息技术具有互动性、多媒体、交互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在教育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
课程整合则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构建更丰富、更具有实验性和探究性的课程。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系,分析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作用1. 丰富课程形式信息技术可以为课程提供更加丰富的形式,比如视频课程、互动课程、游戏化课程等等。
自然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的课程尤其适合采用这种形式呈现,例如通过3D模型展示分子结构、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艺术作品的欣赏等等。
这种形式的课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更加生动、直观地表达课程内容,为学生带来了更好的学习体验。
2. 增强学习体验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自主、直观的学习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答题、测验等交互方式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从而更明确地认知到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提高。
例如在语言学习中,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在线互动、在线语音真人纠错等辅助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习质量。
3. 跨学科融合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构建实验教学、综合课程。
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信息技术,能够将彼此独立的知识点融合成为有机整体,形成新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形成更完整的知识框架。
例如,在生物与信息学融合的课程中,学生既需要掌握基础的生物理论,又要了解生物信息学的相关知识,通过信息技术融合两个学科的知识,学生对两个学科的理解将更加准确、深入。
整合信息技术的课程设计针对不同学科的课程,课程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好合适的信息技术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教育阶段需要不同的信息技术手段,选择合适的技术工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初中物理中可以采用仿真实验和数据采集技术,而在高中数学中,则可以运用虚拟机器人和编程工具,因此,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十分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 络 时 代 工 科 基 础 实 验 教 学 模 式 探 讨
第1 期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我们组织人员 自编了 成绩 、 教师可上传单项实验题 目成绩 、 最后综合
网络预约实验系统, 依托校 园网建立一套选课 评定成绩等 , 学生可随时查询.
知识面, 把著名的基础实验与科学家作了详实的 响着教学效果的优劣. 为了确保基础 实验教学 报导 , 把学生的目光吸引到实验 内容上, 让学生 质量 , 应培养具有一定教学素养、 丰富的信息技 懂得 实 验 的重 要 性 , 就 激发 了学 生 学 习 的兴 这 术 教学 经验 和具有 很 强开发 网络教 学能 力的基 趣. 我们组织教师 自制开发网上模拟实验软 ② 础实验教学师资队伍. 件, 这些软件配备了大量动画、 声音、 与实验室真 基础实验教学 人员要不 断地更 新知识结 实仪器相仿、 操作也与真实实验相似等, 使学生 构, 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管理 水平. 要开展多层 在做实验前对该实验题 目就有了全面了解. 我们 次的在职进修 , 努力提高和丰富相关学科的知 开发的这些仿真软件 , 学生完全可以借助网络平 识, 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教学学术交流活动. 台在网上模拟实验室实做过程, 使学生对他们要 网络时代借助于 网络技术 , 师的备课真 教 做的实验内容 、 操作及仪器的使用有了深刻的认 正成 了教学设计和教学创作 了. 教学改变 了传 识 为实验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 。 使二者容易建立同 实践证明, 网络这一先进的教学平 台一方 学或共学关系. 网络时代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 面提高 了我们 的基础实验教学水平 , 另一方面 广阔空间, 学生可 以自主、 自助从事学 习活动.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络化教学是现代教育 的必然趋势 , 工科基础 3 借助网络平台 加强教学管理 实验教学应走在先. 我们在开发的网络预约实验系统中设有实 验教师管理模块和学生实验成绩管理模 块. 教 师管理模块的功能是实验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
浅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张 旭 红
( 西北师大 教育 技术与传播学院 兰州 70 0 3 0) 0 (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武威 7 30 ) 306
・
求制定出实验开 放计 划 , 含实验题 目、 开放时
间、 开课人数 、 查询学生 的基本信息 、 实验的预
约情 况 、 紧急情 况通 知及 是 否开课 的处理 . 生 学
实验成绩管理模块的功能是实现学生上网查看
3 ・ 5
维普资讯
第1 4卷
技 术 物 理 教 学
人类跨进 2 世纪 , l 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 的状况. 只有建起高质量的、 丰富的资源库 , 教
快捷地使用 。 才能提升教师运用现 的冲击 , 挑战和机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 师使用方便 、 育改革的新途径 , 必将引发教育 的全面革新. 代教育技术的热情 、 兴趣和积极性。 ④ 硬件可行是 “ 整合”的基本条 件. 硬件 水平只是一个投入问题 , 但没有硬件 , 整合 只能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是指在课程 就 . 前 基础教育的经 费十分有限 , 教学过程 中把信息技术 、 信息 资源 、 信息方法 、 “ 纸上谈兵” 目 , 学校在硬件建设上 , 要量 人力资源和课程 内容有机结合 , 同完成教学 硬件建设的难度增大. 共
2 依托网络平台 完善教学手段 生必备的基本技能. 学生在基 础实验中学会使 传统的教学手段制约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用该软件 , 为 不仅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 促进学生 跟上时代的发展 , 我们采用校园网络平台这一领 的学习兴趣 ,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域辅助基础实验教学. 我们 自己开发基础实 5 要有现代化教学素质高的基础实验教师 ① 验 网站 , 即网络 预 约实 验 系统 , 写 了基 础 实验 编 基础实验教师现代化教 学素质 的高低 , 是 电子教案, 并将其放在校 园网上 , 为扩大学生的 体现基础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 因素 , 它直接影
系统 , 学生可根据 自己的专业特点、 个人喜好等 4 加强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因素在校园内任何一台联网电脑上选择 自己想 数据处理与分析是培养学生科研 、 工程设 做的实验 ,学会实验数
登记, 按着学生 自己的学 习时间到实验室完成 据计算机处理 , 中 E E L和 M T A 其 XC A L B两个 所选 的实验题 目 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 软件是很好的数据处理 软件 , . 尤其是 M T A ALB 作实验的主动性 , 目标 明确 , 的放矢, 有 充分调 软件。 它是 M t od 公司开发的集数值计算 、 a w rs h
1 信 息技 术与 课程 整合
力求实用 , 可行即可 ; 不追求高档 , 不赶 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在教育 力而行 , 中不只是教学工具 , 也是学习对象和学习工具。 时髦 , 只追求可行实用.
. 信息技术作 为学习对象 , 包括信息技术 的科学 12信 息技 术 与课 程 整合 的 本质 知识、 基本技能、 良好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 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不是简单地把信息
动 了学 生 学 习 的积 极性 . 一做 法 在 吉林 省 地 符号计算和图形可视化三大功能于一体、 这 功能
方院校基础实验示范中心重点建设评估和国家 强大、 操作简单 , 以把复杂 的函数形象地图示 可
本科水平评估 中得到专家一致好评 , 同时也受 出来 , 国外 的高校普遍把 M T A 作为专用 的 AL B 到学生们的欢迎. 科学计算语言来开设 , A L B已成 为大学师 M 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