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项脊轩志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5

合集下载

【原创】江苏省—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五导学案2.2项脊轩志(2)

【原创】江苏省—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五导学案2.2项脊轩志(2)
1、有人认为第三节是多余的,应该删去。你是怎么看的?请说出理由。
2、本文的结尾,不言悲而悲不可禁,说说这样的结尾妙在何处。
3、有人说《项脊轩志》的主题是写亲子和夫妇之情,有人说是表达对昔日家庭生活的怀念,也有人说是对家道中落的身世的哀鸣和对个人遭际的不幸的凭吊,请谈谈你的看法。
4、本文的艺术特色
四.学后反思
备注
⑨旧时栏楯(横的叫栏,纵的叫楯)
⑩瞻顾(泛指看,有瞻仰、回பைடு நூலகம்之意思)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⑩B.②⑤⑥⑦⑧⑩
C.③④⑤⑧⑨D.①③⑥⑦⑨⑩
3、翻译以下句子:
①.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②.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③.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④.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
三.课堂研讨
课题:项脊轩志第二课时姓名:
一.学习目标
3、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4、体验文中流露出的真挚的亲情。
二.课前预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扃牖(jiōng)修葺(qì)栏楯(shǔn)栖息(xī)
B.象笏(hù)先妣(bǐ)阖门(hé)老妪(ōu)
C.尘泥渗漉(shèn)长号(háo)异爨(cuàn)冥然(míng)
D.万籁(lài)偃仰啸歌(yǎn)逾庖(yú)呱呱而泣(guāguā)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室始洞然(宽畅的样子)
②桂影班驳(错杂)
③先妣抚(抚摸)之甚惜
④妪每(每次)谓余曰
⑤风移影动,姗姗(美好的样子)可爱
⑥吾妻来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⑦其制(形式、制式)稍异于前
⑧或凭几学书(学写字)

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案 必修5:专题三 报任安书(节选)

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案 必修5:专题三 报任安书(节选)

报任安书(节选)·教案【教学目的】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学习本文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

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

【教学重难点】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把握课文内容安排上借水行舟的特点。

通过具体句段,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

【教学设想】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内容的难度也比较大。

第一,文章内容涉及作者家世、古代刑法种类、古代王侯将相受辱事例、圣贤们在逆境中发愤著书事例等,学生对这些一般都不太熟悉,难免产生隔阂。

第二,本文在写法上融记叙、抒情、议论为一体,行文反复曲折,跌宕生姿,许多语句都有深刻的内涵,而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尚浅,短时间内恐怕难以透彻理解。

解决这些困难的关键,在启发学生自行领悟,要把基点放在启发学生自行领悟上。

另外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教师宜多指导并检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

教学方法:诵读点拨、讨论指导。

媒体设计:课文录音。

投影展示课文结构和部分文句。

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步骤】布置预习:学生看单元后知识短文《司马迁和〈史记〉》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

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

”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二、作者与写作背景1、请学生默读由看单元后知识短文《司马迁和〈史记〉》,然后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司马迁。

强调:A、思想(四点);B、文学价值(鲜明的人物个性,强烈的抒情性)C、影响。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专题《项脊轩志》导学案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二专题《项脊轩志》导学案

《项脊轩志》导学案【学习重点】1.掌握文言的知识基础,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会作者的真挚情感,学习文章的抒情技巧。

一、诵记名言警句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3.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4.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家》)二、了解文学常识(一)走进作者归有光(1506——1571年),字熙甫,明朝昆山人,著名散文家。

作者自幼苦读,但命运多舛,8岁丧母,9岁能文,20岁通读五经和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加《三国志》称“四史”),但考试不利,35岁才中举,后8次考进士落第,于是迁居到嘉定(今上海市)安亭江上,讲学20余年,学生颇多,称之为“震川先生”。

他直到60岁才中进士当县令。

一生郁郁不得志。

归有光虽然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明代接触的散文家。

他反对明朝中期前后七子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拟古主义主张,自称“好古文辞,然不与世之为古文者合”提倡“独出与胸臆”,强调真实感情。

他的这种文风,发扬了唐宋的优良传统,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而他的成就最高。

他的散文源出《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多写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善于抒情、记事,能把琐屑的事委曲写出,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

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

王锡爵称其作品“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表”。

姚鼐谓其“元明两代除归氏外别无他人”,并把他视为唐宋八大家和清代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二)解说题目“项脊轩”是作者在昆山时的书斋名,以此为名,有两重含义。

其一:书斋很小,如人的脊梁之间,从文中“室仅方丈,仅容一人居”可以看出。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导学案第2专题 陈情表2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5导学案第2专题 陈情表2

一、基础知识(12分)1.下列字音或字形有错误的一组是()A.期.功(jī)夙.遭闵凶(sù)侥幸结草衔环B.床蓐.(rù) 猥.以微贱(wěi) 怖惧犬马之劳C.优渥.(wò) 太子洗.马(xǐ) 奔驰形影相掉D.祚薄.(bó) 终鲜.兄弟(xiǎn) 报养夙兴夜寐二、文本阅读(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5~8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5.作者叙述了家门的哪些不幸?(3分)答:6.作者为什么首先来详细叙述家门的不幸?(2分)答:7.作者为何对祖母“侍汤药,未曾废离”?用原文回答。

(2分)答:8.文本中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3分)答:三、类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让开府表羊祜臣伏闻恩诏,拔臣使同台司①。

臣自出身以来,适十数年,受任外内,每极显重之任。

常以智力不可顿进,恩宠不可久持,夙夜战悚,以荣为忧。

臣闻古人之言,德未为人所服而受高爵,则使才臣不进;功未为人所归而荷厚禄,则使劳臣不劝.。

今臣身托外戚,事连运会,诫在过宠,不患见遗。

而陛下数发拔擢之诏,加非次之荣。

臣有何功可以堪.之,何心可以安之?身辱高位,倾覆寻至,愿守先人弊庐,岂可得哉!违命诚忤天威,曲从即复若此。

盖闻古人申于见知,大臣之节,不可则止。

臣虽小人,敢缘所蒙,念存斯义。

今天下②自服化以来,方渐八年,虽侧席求贤,不遗幽贱,然臣不尔推有德,荐有功,使圣听知胜.臣者多,未达者不少。

假令有遗德于版筑之下③,有隐才于屠钓之间,而朝议用臣不以为非,臣处之不以为愧,所失岂不大哉!臣忝窃虽久,未若今日兼文武之极宠,等宰辅之高位也。

苏教版高中必修5《项脊轩志》教案

苏教版高中必修5《项脊轩志》教案

苏教版高中必修5《项脊轩志》教案《苏教版高中必修5《项脊轩志》教案》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1、体会“悲喜互隐,终结于悲”的情感,探究悲情的深层原因。

2、学习本文独特的以细节表达情感的“言情”方式。

教学重点:1、学习通过细节不动声色地表现情感的方法。

2、体会大母、妻子细节所表现的情感。

教学方法:讲读,朗读一、导入:“志”是一种文体,叙事记人,写景状物。

本篇主要叙事记人。

诗人欧阳江河说:“不是发生了什么就写下什么,而是写下什么,什么才真正发生。

”让我们走进项脊轩志,看看作者写下了什么,他心中真正发生的值得纪念的是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情什么样的志。

二、梳理脉络,熟悉文本1叙事线索清代梅曾亮评《项脊轩志》曰:“借一阁以记三世之遗迹。

”本文写了哪些事情?2情感线索找出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三、朗读细节,初步感知喜和悲,你感受到更多的是哪种情感?生朗读印象深刻的片断。

四、难点突破:品味细节,感知一往而深之情黄宗羲评归有光所作妇女志传:“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

”生自由赏读。

(一)诸父分家——家道衰败之悲生析细节:墙的变迁、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东犬西吠生朗读:重读凡再变矣。

体会作者对家族变迁兴衰的感慨。

(二)妪忆先妣——早失母爱之悲生析细节:某所,而母立于斯;扣门扉;儿寒乎,欲食乎?师补充:归有光母亲生平。

生朗读:儿寒乎,欲食乎?(三)怀念大母——瞻顾遗迹之悲生析细节:动作——过、阖、持语言——何···也?(怜爱);则可待乎!(欣喜);他日汝当用之(勉励)生朗读:三句话。

体会大母的怜爱与勉励。

(四)妻亡阁空——中年丧妻之悲生析细节:问古事、学书、诸小妹语(妻子的崇敬和恋慕)室坏不修、枇杷树亭亭如盖五、难点突破:深度解读——体会有“志“难酬之痛重点分析”怀念大母“,解读本文寄寓的深层悲哀。

(一)怀念大母,体会大母的殷殷期盼以及有负期待的愧疚。

高中语文《项脊轩志》复习学案苏教版必修五.doc

高中语文《项脊轩志》复习学案苏教版必修五.doc

《项脊轩志》三案一体复习学案Ⅰ预习案【作者介绍】归有光( 1506~ 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今江苏昆山市)人,嘉靖(明世宗年号)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丞(掌管皇家车马的机构的长官)。

归有光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是当时“唐宋派”中成就最高的作家。

他反对王世贞等人“文必秦汉”的复古派,自称“好古文辞,然不与世之为古文者合”,反对“拾人之涕唾”,要求“独出于胸臆”,强调真实的感情。

他的作品价值最高影响最大的是那些叙事抒情散文,善于以朴素流畅的文笔记叙生活琐事,抒发真挚动人的感情,风韵悠远,富有艺术感染力。

著有《震川先生集》。

【解题】本文选自《震川文集》,有删节。

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

归有光的远祖归道隆曾在太仓(今江苏太仓市)的项脊泾(j īng)居住,作者以项脊名轩,含有追念祖先之意。

轩,指小室。

志,就是“记”的意思。

本文分正文和补记两部分,分别是作者 18 岁和 30 岁前后写的。

文章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把真挚的感情寄寓于琐事的叙述之中,生动感人,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

【简析】《项脊轩志》是一篇出色的抒情散文。

作者:“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

”(清人梅曾亮语)睹物怀人,悼亡念存,随事曲折,娓娓细谈,笔意极清淡,而感情极深至。

情,使这篇文章不事雕饰,而自然动人。

纵观全文,以项脊轩起,以项脊轩结,用一间旧屋作线索,将人物,事件联系在一起。

粗看,作者似乎是信手而书,无拘无束,漫无章法,实则经过精心的提炼和严密的构思。

内有身世之感和思亲之情贯串,外有项脊轩的变迁绾合,虽然全文所写的都是日常生活小事,追念的人又分属三代,(祖母、母亲和妻子)但读起来却没有一点散漫琐碎的感觉,反而显得非常凝炼和集中。

【预习题】1. 字音辨识项脊轩()渗漉()修葺()偃仰()冥然()兀坐())万籁()异爨()先妣()老妪()阖门()象笏()瞻顾(扃牖()枇杷()栏楯()呱呱而泣()门扉()2.解释加点的字。

苏教版必修5高中语文项脊轩志教案

苏教版必修5高中语文项脊轩志教案

项脊轩志一、教学目的1.掌握“比、乳、过、下、而、然”等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

2.了解归有光的散文成就及“志”类文体。

3.学习本文用线索贯穿、形散神聚的写法。

4.学习本文以细节、场面状写人物,情景交融等技法。

二、教学重难点1.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

2.形散神聚的方法——线索串联法。

3.借助平凡的景、事、物抒发悲喜之情。

三、教学原则四、教学思路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项脊轩志》。

(二)诵读品味1.教师范读1、2段。

2.一名学生朗读3、4段,齐读5、6段。

(三)学生分段译读课文1.把握重点字、词、句。

活用词:雨泽下注乳二世古今异义词:比去,以手阖门或凭几学书已为墙通假字:而母立于兹一词多义:室始洞然然睹促织輮使之然也2.学生分段口译课文,教师指导。

3.结构线索:(1)修茸前后的不同风貌。

(2)轩的变迁和家人轶事。

(3)补写丧妻前后轩中情形。

(4)写轩中的枇杷树。

项脊轩的变迁作线索:-------------->作者的悲喜情感(讨论:喜什么?悲什么?以哪种情感基调为主?)4.文章主旨:借项脊轩的兴废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抒发对亲人的怀念之情,如何表现?请具体分析。

5.抒情技法:(四)课堂练习(投影展示)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大母过余曰愿枉车骑过之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2.谈谈《项脊轩志》的抒情艺术(课后形成书面分析)。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项脊轩志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5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项脊轩志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5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项脊轩志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51.字音(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渗.漉( ) ②修葺.( ) ③扃.牖( ) ④栏楯.( )⑤栖.息( )⑥象笏.( ) ⑦老妪.( ) ⑧阖.门( ) ⑨先妣.( )⑩异爨.( )⑪呱.呱而泣( ) ⑫庖.厨( ) ⑬瞻.顾( )(2)给多音字注音①⎩⎪⎨⎪⎧ 长号.号.称 ②⎩⎪⎨⎪⎧ 凭几.学书几.世几年 ③⎩⎪⎨⎪⎧呱.呱坠地拉呱.呱.呱叫④⎩⎪⎨⎪⎧ 束发. 百发.百中 ⑤⎩⎪⎨⎪⎧ 遗.迹遗.赵王书 ⑥⎩⎪⎨⎪⎧ 不自禁.禁.止2.辨形组词(1)⎩⎪⎨⎪⎧ 迨殆怡 怠 (2)⎩⎪⎨⎪⎧ 婢 脾 碑(3)⎩⎪⎨⎪⎧ 葺 茸 (4)⎩⎪⎨⎪⎧ 枇妣3.词语释义(1)洞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偃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啸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异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无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亭亭如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名句填空(1)三五之夜,明月半墙,______________,风移影动,____________。

(2)借书满架,________________,冥然兀坐,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项脊轩志》9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项脊轩志》9

归有光《项脊轩志》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导航】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分析常见的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

2.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借平淡的生活琐事,表达真挚感情的方法。

3.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二、学习重点: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三、学习难点:作者如何表现深挚的感情。

【知识链接】1.归有光 1506~1571年,在文学上,归有光以散文创作为主,与拟古主义者对抗,力矫前后七子“文必秦汉”之论,并且取得较高的成就,使当时的文风有所转变,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

归有光散文继承欧阳修、曾巩的文风,有较大成就,且把家庭琐事引到古文中来,使散文扩大了表现范围。

其散文记叙家人之谊,朋友之情,感情真挚,神态生动,风韵悠远。

《项脊轩志》是他的名篇。

2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的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

为什么给书斋取这样一个名字呢?据说有双重意思: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背之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作者自号项脊生,又把自己的书斋题名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

3.志,记也,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自主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

渗漉.()修葺.()栏楯.()妣.()异爨.()老妪.()迨.()阖.门()呱呱..而泣()象笏.()长号.()扃牖..()2、解释下列加点词义。

雨泽下.注()垣墙..周庭()迨.诸父异爨()东犬西.吠()凡.再变矣()先大母婢.也()而.母立于兹()大母过.余曰()久不见若.影()比.去,以手阖门()轩凡.四遭火()吾妻来归.()3、指出加点词活用情况并解释。

(1)垣墙..周庭(2)客逾庖而宴.(3)乳.二世(4)吾家读书久不效.(5)雨泽下.注 _____________ (6)使不上.漏 _____________(7)前.辟四窗 _____________ (8)东犬西.吠 _____________(9)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_____________4、指出并解释古今异义(1)室仅方丈..而是古义:________________ ..古义:___________(2)往往(3)三五..古义:_______________ ..之夜古义:___________ (4)余久卧病无聊5、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2专题项脊轩志(第2课时)导学案苏教版必修5

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2专题项脊轩志(第2课时)导学案苏教版必修5

项脊轩志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第二段,疏导文意,累积文言字词。

2、体会作者平庸的文字中的深情,学习作者捕获生活细节、运用白描绘人的手法。

【要点、难点】1、体会平庸文字中的深情。

2、文言虚词的累积一、复习第一节要点内容二、读第二段㈠⑴要点词语解说1、庭中通南北为一2、迨诸父异爨....3、客逾庖而宴4、常常而是....5、凡再变矣6、而母立于兹..7、大母过余8久不见若影....9、大类女郎也10、比去,以手阖门...11、吾家念书久不效.12、执此以朝.⑵指出以下句式1、然余居于此()2、鸡栖于厅()3、家有老妪,尝居于此()4、妪,先大母婢也()5、室西连于中闺()6、余自束发念书轩中()⑶词类活用1、多可喜,亦多可悲()2、东犬西吠()3、乳二世()⑷古今异义常常而是古义:今义:㈡翻译词句1.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2.吾儿,就不见若影,何竟日静静在此,大类女郎也。

3.吾家念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4.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改日汝当用之!5.瞻顾古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6.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7.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㈢文本研究1、本段第一句在构造上有何作用?作者写“悲”包括了那几件可悲之事?2、作者在本段写了两位女性,突出了她们如何的特色?用何种手法表现的?【稳固练习】一 . 基础知识1.同一项中加线的词意思同样的两项是()与()A.日过午已昏大母过余B.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C. 旧时栏楯时至轩中D. 余稍为修葺其制稍异于前2.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正确的。

()①百年迈屋,泥渗漉,雨下注.(a.流入 b.集中 c.)。

()②迨( a.趁着 b. 等到 c.追上)父异爨,内外多置小,常常而是。

.()③客逾(a.超 b.更为c.越)庖而宴。

.()④吾家久不效.(a.模拟 b. 成效 c.)。

()⑤ 庭有枇杷,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a.盖子 b.遮盖 c.盖).矣。

高中语文 (项脊轩志)学案6 苏教版必修5 学案

高中语文 (项脊轩志)学案6 苏教版必修5 学案

项脊轩志※学习导航【学习目标】1、掌握有关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的主要经历和作品的主要题材及风格。

2、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3、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4、体验文中流露出的真挚的亲情。

【学法建议】1、要重视诵读。

本文是归有光的抒情名篇,感情真挚强烈,应通过诵读读出文气,读出意蕴,读出感受。

2、要重视对文章的鉴赏。

应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整体感受文章,并进行合理的体验想像,作出自己的个性解读。

【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归有光,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项脊生。

江苏昆山人。

九岁能属文,以同邑人魏校为师,通经史,善古文。

嘉靖十九年中举人。

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

后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生徒常达数十百人,被称为震川先生。

嘉靖四十四年始中进士,授长兴知县。

著有《震川文集》。

和王慎中、茅坤、唐顺之合称唐宋派,四人中他的成就最高。

2、资料链接(1)背景知识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

一说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泾,作者以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有追念祖先的意思。

一说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

轩,这里指小屋,即书斋。

清朝姚鼐认为,归有光是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桥梁性人物,他承袭了唐宋古文运动,开启了清代的桐城派。

他反对一味泥古,提倡唐宋古文。

他的基本观点是:以《史记》为代表的秦汉文章虽好,但唐宋间文章未必不佳,所以他主张“变秦汉为欧曾”,属文时应“出于意之所诚……非特求绘藻之工为文章”。

当然,他反对拟古,多从形式着眼,并未达到内容上的真正革新。

他的散文的特点是: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②注重细节,刻画生动;③篇幅短小,言简意赅;④结构精巧,波折多变。

代表作品有《项脊轩志》、《思子亭记》、《寒花葬志》。

其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黄宗羲《明文综序》),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

归有光从小勤学,爱读司马迁的《史记》,相传他曾用五种颜色的笔圈点《史记》。

苏教版语文高三《项脊轩志》导学案

苏教版语文高三《项脊轩志》导学案

项脊轩志复习重点:1.梳理并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点;2.准确默写和翻译句子3.感受作品表达的浓浓亲情,积累并转化为作文材料一.文学常识1.《项脊轩志》的作者,世称,(时期)散文家,著有《》。

志,是的意思,一种记叙文体。

二.文言知识梳理(一)掌握下列字音字形修qì( ) yuán墙( ) 先bǐ( ) yǎn仰( ) shān shān可爱( ) hé门( ) 栏楯( ) 呱呱而泣( ) 象笏( ) 扃牗( )( )(二)掌握下列字词:1.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2.日影反照,室始洞然3.旧时栏楯,亦遂增胜4.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5.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6.先妣抚之甚厚7.妪每谓余曰8.一日,大母过余曰9.比去,以手阖门10.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11.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12.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13.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14.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15.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三)词类活用:1.尘泥渗漉,雨泽下注2.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3.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4.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四)特殊句式(翻译)1.判断句:项脊轩,旧南阁子也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2.被动句:得不焚3.介词后置句: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其制稍异于前(五)翻译句子:1.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4分)2.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3分)3.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4分)4.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4分)(六)一词多义:胜旧时栏楯,亦遂增胜予观夫巴陵胜状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今年花胜去年红比比去,以手阖门比肩接踵君子周而不比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比比皆是比得软脚病殆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2章项脊轩志学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2章项脊轩志学案

项脊轩志[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栏楯.( ) (2)修葺.( ) (3)栖.息( ) (4)偃.仰啸歌( ) (5)先妣.( ) (6)万籁.( ) (7)老妪.( ) (8)呱.呱而泣( ) (9)阖.门( ) (10)渗.漉( ) (11) 象笏.( ) (12)冥然兀.坐( ) (13)异爨.( ) (14)姊.( ) (15)垣.墙( ) (16)长号.( ) (17)婢.女( ) (18)扃.牖( ) 【答案】 (1)shǔn (2)qì (3)qī (4)yǎn (5)bǐ (6)lài (7)yù (8)ɡū (9)hé(10)shèn (11)hù (12)wù (13)cuàn (14)zǐ (15)yuán (16)háo (17)bì(18)jiōnɡ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得⎩⎨⎧①不能得.日 ( )②得.不焚 ( ) (2)当⎩⎨⎧①他日汝当.用之 ( )②以当.南日 ( ) (3)殆⎩⎪⎨⎪⎧①殆.有神护者 ( )②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孙子·谋攻篇》) ( )③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 )④丧失殆.尽(成语) ( )(4)过⎩⎪⎨⎪⎧①日过.午已昏 ( )②从轩前过. ( )③有过.之,无不及(《论语》) ( )④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 )(5)之⎩⎪⎨⎪⎧①儿之.成,则可待乎 ( )②顷之.,持一象笏至 ( )③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 )④先妣抚之.甚厚 ( )⑤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 ) (6)于⎩⎨⎧①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 )②室西连于.中闺 ( )③其制稍异于.前 ( )(7)为⎩⎪⎨⎪⎧①始为.篱,已为墙 ( )②南北为.一 ( )③相为.应答 ( )④轩东,故尝为.厨 ( )⑤余既为.此志 ( )(8)以⎩⎪⎨⎪⎧①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 )②娘以.指叩门扉 ( )③比去,以.手阖门 ( )④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 )⑤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 )【答案】 (1)①动词,得到、获得 ②动词,能够、可以 (2)①副词,应当 ②动词,挡住 (3)①副词,大概 ②副词,危险 ③同“怠”,形容词,懈怠 ④副词,几乎,差不多 (4)①动词,超过 ②动词,经过 ③动词,超过 ④名词,过错 (5)①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②助词,补足音节,不译 ③助词,的 ④代词,她 ⑤助词,的 (6)①介词,在 ②介词,和 ③介词,和,跟(7)①动词,做②动词,成为③介词,跟、同④动词,是⑤动词,写(8)①连词,来②介词,用③介词,用④连词,来⑤介词,凭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垣墙..周庭()(2)乳.二世()(3)三五之夜,明月半墙..()(4)执此以朝.()(5)东犬西.吠()(6)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7)雨泽下.注()(8)使不上.漏()(9)前.辟四窗()(10)时.至轩中()(11)旧时栏楯,亦遂增胜.()【答案】(1)名词作动词,砌上围墙(2)名词作动词,喂养(3)名词作动词,照亮半截墙壁(4)名词作动词,上朝(5)名词作状语,对着西面(6)名词作状语,亲手(7)名词作状语,往下(8)名词作状语,从上面(9)名词作状语,从前面(10)名词作状语,时常(11)形容词作名词,美景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寺院的住持。

《项脊轩志》学案(苏教版必修5)

《项脊轩志》学案(苏教版必修5)

《项脊轩志》三案一体复习学案Ⅰ预习案【作者介绍】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今江苏昆山市)人,嘉靖(明世宗年号)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丞(掌管皇家车马的机构的长官)。

归有光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是当时“唐宋派”中成就最高的作家。

他反对王世贞等人“文必秦汉”的复古派,自称“好古文辞,然不与世之为古文者合”,反对“拾人之涕唾”,要求“独出于胸臆”,强调真实的感情。

他的作品价值最高影响最大的是那些叙事抒情散文,善于以朴素流畅的文笔记叙生活琐事,抒发真挚动人的感情,风韵悠远,富有艺术感染力。

著有《震川先生集》。

【解题】本文选自《震川文集》,有删节。

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

归有光的远祖归道隆曾在太仓(今江苏太仓市)的项脊泾(jīng)居住,作者以项脊名轩,含有追念祖先之意。

轩,指小室。

志,就是“记”的意思。

本文分正文和补记两部分,分别是作者18岁和30岁前后写的。

文章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把真挚的感情寄寓于琐事的叙述之中,生动感人,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

【简析】《项脊轩志》是一篇出色的抒情散文。

作者:“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

”(清人梅曾亮语)睹物怀人,悼亡念存,随事曲折,娓娓细谈,笔意极清淡,而感情极深至。

情,使这篇文章不事雕饰,而自然动人。

纵观全文,以项脊轩起,以项脊轩结,用一间旧屋作线索,将人物,事件联系在一起。

粗看,作者似乎是信手而书,无拘无束,漫无章法,实则经过精心的提炼和严密的构思。

内有身世之感和思亲之情贯串,外有项脊轩的变迁绾合,虽然全文所写的都是日常生活小事,追念的人又分属三代,(祖母、母亲和妻子)但读起来却没有一点散漫琐碎的感觉,反而显得非常凝炼和集中。

【预习题】1.字音辨识项脊轩()渗漉()修葺()偃仰()冥然()兀坐()万籁()异爨()先妣()老妪()阖门()象笏()瞻顾()扃牖()枇杷()栏楯()呱呱而泣()门扉()2.解释加点的字。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南北为一.()室仅方丈..()凡再..变矣()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久不见若.影()日过午已昏.()或.凭几.学书.()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比.去,以手阖.门()亦遂增胜.()吾妻来归.()始为篱,已.为墙()三五..之夜()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且.何谓阁子也()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A.雨泽下注(流入) 迨(等到)诸文异爨客逾(越过)庖而宴B.三五(农历每月十五) 妪(婢女)每谓余曰以乎阖(关闭)门C.墙往往(到处)而是殆(大概)有神护者其制(修建)稍异于前D.室西连于中闺(内室) 大类(很像)女郎地余既为此志(志向)4、下列加横线的词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雨泽下注②东犬西吠③乳二世④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⑤执此以朝⑥使不上漏A.①④⑤∕②③⑥ B.①②④⑥∕③⑤C.①③⑤∕②④⑥ D.①②⑥∕③④⑤5、下列各句与“垣墙周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B.妪,先大母婢也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D.其制稍异于前Ⅱ课堂练习案一、通假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而母立于兹()二、古今异义1、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2、墙往往..而是3、凡再.变矣三、一词多义始室始洞然()始为篱,已为墙()而余扃牖而居()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为始为篱,已为墙()轩东故尝为厨()庭中通南北为一()吾从板外相为应答()以以当南日()以手阖门()能以足音辨人()执此以朝()谓且何谓阁子也()妪每谓余曰()一庭中通南北为一()先妣尝一至()日以当南日()不能得日()先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先大母婢也()顾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当他日汝当用之()以当南日()置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 )内外多置小门 ( )沛公则置车骑 ( )去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止十有一月耳( )比去,以手阖门 ( )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 )归后五年,吾妻来归 (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 (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 )所某所,而母立于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过日过午已昏()大母过余()从轩前过()四、词类活用乳二世()客逾庖而宴()执此以朝()吾家读书久不效()垣墙周庭()雨泽下注()雨泽下注。

《项脊轩志》教案 (苏教版高二必修五)

《项脊轩志》教案 (苏教版高二必修五)

《项脊轩志》教案 (苏教版高二必修五)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层次。

2.掌握课文第一、二段的文言知识点。

3.体验通过细节描写表达内心情感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的文人常喜欢给自己的书房取一个雅致的名字,比如蒲松龄的聊斋,张溥的七录斋,梁启超的饮冰室,周作人的苦雨斋等。

还有明代作家归有光的项脊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项脊轩志》这篇文章,了解和项脊轩有关的一些人和事,深入领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深厚感情。

二.订正预习案1.识记字音:修葺斑驳枇杷栏楯冥然异爨阖门垣墙扃牖2.解释重点词句:(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 判断句)(2)尘泥渗漉,雨泽下注(往下,名词作状语)(3)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从上面,名词作状语)(4)前辟四窗,垣墙周庭(环绕,名词用作动词)(5)三五之夜,明月半墙(农历每月十五)(6)乳二世(喂养,名词作动词)(7)凡再变矣(两次)(8)某所,而母立于兹(通“尔”,代词,你,你的)(9)一日,大母过余曰(拜访,探视,看望)(10)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凭借着满架的书籍,有时前俯后仰地大声朗读课文,有时静静地独自端坐着(在思考着书中的问题),四周的自然界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

】备注:重点落实“借书满架”之“借”。

对这个字的解释人们历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人说是“积”,《高中古诗文学习指导》说是“借来的”,归有光是没落大家族子弟,借几本书来读读也还是可以的,可问题的关键是他借来的书堆满了书架,这太不可思议了。

我们来看语言环境,“偃仰”是“俯仰”的意思,“啸歌”是“大声吟唱”的意思,前者写的是读书之状,后者写的是读书之声,这满架的书是用来干什么的,是让作者吟诵的,作者是凭什么“偃仰啸歌”?凭这满架的书。

所以,“借书满架”之“借”为“凭借”的意思。

三.推进新课(一)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总体感知课文内容。

听录音时请注意字音、节奏和情感。

2.听完课文后请归纳:从总体上看,课文写了:一间老屋,两种情感,三位亲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 项脊轩志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51.字音(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①渗.漉( ) ②修葺.( ) ③扃.牖( ) ④栏楯.( ) ⑤栖.息( )⑥象笏.( ) ⑦老妪.( ) ⑧阖.门( ) ⑨先妣.( ) ⑩异爨.( )⑪呱.呱而泣( ) ⑫庖.厨( ) ⑬瞻.顾( )(2)给多音字注音①⎩⎪⎨⎪⎧ 长号.号.称 ②⎩⎪⎨⎪⎧ 凭几.学书 几.世几年 ③⎩⎪⎨⎪⎧ 呱.呱坠地 拉呱.呱.呱叫④⎩⎪⎨⎪⎧ 束发.百发.百中 ⑤⎩⎪⎨⎪⎧ 遗.迹 遗.赵王书 ⑥⎩⎪⎨⎪⎧不自禁.禁.止2.辨形组词(1)⎩⎪⎨⎪⎧迨 殆怡 怠 (2)⎩⎪⎨⎪⎧婢 脾 碑 (3)⎩⎪⎨⎪⎧ 葺 茸 (4)⎩⎪⎨⎪⎧枇 妣 3.词语释义(1)洞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偃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啸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异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无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亭亭如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名句填空(1)三五之夜,明月半墙,______________,风移影动,____________。

(2)借书满架,________________,冥然兀坐,____________。

(3)而庭阶寂寂,________________,人至不去。

(4) ______________,如在昨日,________________。

一、整体感知1.实词(1)通假字某所,而.母立于兹 通__________, __________(2)古今异义①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墙往往..而是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词多义①归⎩⎨⎧ 吾妻来归. 完璧归.赵 吾妻归.宁②置⎩⎨⎧ 内外多置.小门墙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③凡⎩⎨⎧凡.再变矣 吴 巨是凡.人 凡.在故老 ④顾⎩⎪⎨⎪⎧ 顾.视无可置者 瞻顾.遗迹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4)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解释。

①乳二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②雨泽下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③又北向,不能得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④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⑤前辟四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⑥旧时栏楯,亦遂增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⑦东犬西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⑧客逾庖而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⑨时至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⑩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虚词①每⎩⎨⎧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妪每.谓余曰②已⎩⎨⎧ 学,不可以已. 日过午已.昏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③而⎩⎪⎪⎨⎪⎪⎧ 某所,而.母立于兹 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 呱呱而.泣 余扃牖而.居 而.刘夙婴疾病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3.文言句式指出文言句式类型。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三五之夜,明月半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4)妪,先大母婢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余自束发,读书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轩凡四遭火,得不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翻译下列句子(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3)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4)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二、深层探究5.作者写本文时,原是不分段的。

而现在的各种选本里,都给它划分了段落,但划分的方法却不尽相同。

如“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课文中划在第2段开头,有的选本则放在第1段末尾。

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哪一种划分的方法比较合理,为什么?6.项脊轩原貌如何?作者在项脊轩中感受到哪些喜悦?7.作者说“亦多可悲”,有哪些可悲之事?8.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三、技法迁移紧抓线索巧选材,淡笔白描不铺排[文本回顾] 本文巧设线索,借项脊轩的兴废变迁,把相关人事、物境和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等有序地贯穿起来,使这些本来互不关联的东西产生内部联系,在“形”、“神”上都得到和谐的统一。

作者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平淡的琐事,用典型的细节和场面,寥寥数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人在情感上易于与之共鸣。

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最大的特色是多用白描手法,不着任何色彩,对一事一物一人尽皆平实说来,“不事雕饰”,用语极为清新淡雅。

但正是这“不事雕饰”“而自有风”。

例如写老祖母来看望和勉励“我”的场面中,作者无意于雕琢,只是依次将事情如实道来,却十分真实感人。

[技法点拨] 记叙性的文章,选材时要选择那些自己用心灵感受过的且感受最深的、历久不忘的材料,才能打动自己,从而感动读者。

例如《项脊轩志》中,作者选择看似平常的事情,一经真切再现,便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便能以“小”、“琐”事令读者产生巨大的震撼。

具体表达时,工笔细描固然能细致感人,反复铺排固然能气势动人,但白描勾勒更能于平淡之中感染甚至震撼人的心灵。

比如《项脊轩志》中就采用白描手法,不着任何色彩,语言质朴,却能十分感人。

一见面,老祖母说:“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语气亲切而又诙谐,贴切地传达出老祖母对孙子的关切、疼爱的心情。

临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个轻轻的关门动作,几句自言自语,细致地透露出祖母内心的激动、喜悦和对孙子殷切的期望。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

’”寥寥几笔,平淡之至,但感人至深,“令人长号不自禁”;同时也准确地勾勒出一位慈祥、平易的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的老者的形象。

[技法运用] 请以“我的书房”为话题,联想相关小事,采用白描手法,写一段短文。

涟水一中高二语文导学案文本8 项脊轩志第2课时 测试与反馈一、基础知识(12分)1.下列字音或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 .栏楯.(dùn) 闺.阁(ɡuī) 啄食 万簌俱寂 B .大姊.(jiě) 逾.越(yù) 渗漉 姗姗可爱 C .庖.厨(páo) 心扉.(fēi) 阖家 亭亭玉立 D .老妪.(ōu) 扃牖.(pǔ) 辨认 情不自尽 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室始洞然..(宽畅的样子) ②桂影斑驳..(错杂) ③先妣抚.(抚摸)之甚厚 ④妪每.(每次)谓予曰 ⑤风移影动,珊珊..(美好的样子)可爱 ⑥吾妻来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⑦其制.(形式、制式)稍异于前 ⑧或凭几学书..(学写字) ⑨旧时栏楯..(篱笆) ⑩瞻顾..(瞻仰、回顾)遗迹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⑩ B .②⑤⑥⑦⑧⑩C .③④⑤⑧⑨D .①③⑥⑦⑨⑩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今已.亭亭如盖矣 C.⎩⎪⎨⎪⎧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室西连于.中闺 D.⎩⎪⎨⎪⎧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得不焚4.下列各句句式与“轩凡四遭火,得不焚”相同的一项是( )A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B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C .沛公安在D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二、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5~8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