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
关于口述史的四点思考

关于口述史的四点思考口述史是一种通过口头传承和记录历史的方式,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口述史是人类最主要的历史记录方式,因为文字记录能力的限制和文化传承的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文字记录逐渐取代了口述史成为主要的历史记录方式。
但是口述史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传承文化,还能够补充和丰富正史的内容。
在今天,口述史的意义更加凸显出来,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更真实、更全面地理解历史。
下面我们将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口述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口述史的传承。
一、口述史的重要性口述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历史记录方式。
口述史能够传承文化。
许多传统的文化和历史事件都是通过口述传承下来的,这些口述传承包含了很多珍贵的文化信息,如果失去了口述史,这些文化信息就可能会永远失传。
口述史能够弥补正史的不足。
正史通常只会记录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而对于一些小众群体、边缘事件等往往会有所忽略。
口述史则能够补充这些内容,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历史。
口述史能够帮助人们更真实地了解历史。
口述史能够直接从当事人口中得知历史情况,这样的记录更加真实、生动。
二、口述史的传承方式口述史的传承方式主要包括口口相传、录音录像和口述史档案的建立等方式。
口口相传是口述史最传统的方式,它常常在家庭、部落或村落之间流传。
但是口口相传的方式容易出现信息的丢失和变形,所以在今天它并不是最好的口述史传承方式。
录音录像成为了现代最主要的口述史传承方式,它能够直接记录下当事人的讲述,即便时间过去了很久,也能够凭借这些记录重新学习历史。
建立口述史档案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它能够将口述史的内容永久保存下来,并且进行整理和分类,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这些历史。
口述史的传承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随着现代社会的进程,口述史传承的人口正在减少,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和偏远地区的口述史传承人。
其次是口述史传承的真实性问题,因为口述史往往受到当事人自身的主观认知和感情色彩的影响,所以在传承过程中需要注意核实和辨别。
口述史协议书

口述史协议书甲方(受访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采访者/记录者):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愿意分享其个人经历、记忆和口述历史资料,乙方希望记录并整理这些资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就口述史的收集、使用和保护等事宜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口述史内容1. 甲方同意向乙方提供其个人经历、记忆、故事、观点和评论等口述历史资料。
2. 口述史内容应真实、客观,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
第二条采访方式1. 乙方将通过录音、录像或书面记录等方式对甲方的口述史进行收集。
2. 采访过程中,乙方应尊重甲方的意愿和隐私,不得强迫甲方提供不愿意分享的信息。
第三条资料使用1. 乙方有权对甲方提供的口述史资料进行整理、编辑和发布。
2. 乙方在发布口述史资料前,应征得甲方的同意,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向甲方提供预览或草稿。
3. 口述史资料的使用应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序良俗,不得用于商业目的。
第四条知识产权1. 甲方提供的口述史资料的知识产权归甲方所有。
2. 乙方在整理、编辑和发布口述史资料时,应注明甲方的姓名或笔名(如甲方要求匿名,则应予以尊重)。
3. 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乙方不得转让、许可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甲方的口述史资料。
第五条保密条款1. 乙方应妥善保管甲方提供的口述史资料,不得泄露给第三方。
2. 对于涉及甲方隐私或敏感信息的口述史资料,乙方应采取必要措施予以保密。
第六条违约责任1. 如乙方违反本协议规定,未经甲方同意擅自使用、发布或泄露口述史资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如甲方提供虚假或侵权的口述史资料,导致乙方遭受损失,甲方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七条协议的变更和解除1. 本协议的任何变更或补充,应由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定。
2. 如一方要求解除本协议,应提前三十天书面通知对方。
第八条争议解决本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提交乙方所在地人民法院通过诉讼方式解决。
口述史实践心得体会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历史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口述史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口述史实践是一种以口头访谈为主,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口述资料,探究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我有幸参与了一次口述史实践,现将我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二、实践过程1. 确定主题与对象在实践开始之前,我们团队首先确定了研究主题,即我国某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在此基础上,我们选择了三位具有代表性的手工艺传承人作为访谈对象。
2. 准备访谈提纲为了确保访谈的顺利进行,我们提前准备了访谈提纲,包括手工艺的历史渊源、传承过程、技艺特点、市场前景等方面的问题。
3. 进行访谈访谈过程中,我们遵循了尊重、客观、真实的原则,认真倾听传承人的讲述,详细记录访谈内容。
在访谈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到了以下要点:(1)倾听与观察:关注传承人的情绪变化,捕捉其内心的真实感受。
(2)提问技巧:根据访谈对象的回答,适时调整问题,引导其深入讲述。
(3)录音与录像:确保访谈内容的准确记录。
4. 整理与分析访谈结束后,我们对录音、录像资料进行整理,提取关键信息,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
三、心得体会1. 口述史实践的价值通过这次口述史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口述史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
首先,口述史能够弥补文献资料的不足,为历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其次,口述史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
最后,口述史能够促进历史研究方法的创新,推动历史学的发展。
2. 口述史实践中的挑战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挑战:(1)访谈对象的选择:如何确保访谈对象的代表性,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2)访谈技巧:如何引导访谈对象深入讲述,避免出现尴尬或冷场,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提高。
(3)资料整理与分析:如何从大量的访谈资料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4. 口述史实践的经验与启示(1)充分准备:在访谈前,要充分了解访谈对象和访谈主题,准备好访谈提纲。
关于口述史的四点思考

关于口述史的四点思考口述史是指通过记录口头传承、口头历史、口述史等非书面的历史材料,以达到揭示历史真相、突显文化特色、丰富历史知识的目的。
口述史是为后人留下近代历史、民间传说、独特文化等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文将围绕着口述史的四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关于口述史的真实性口述史相较于书面史,其真实性可能会缺失一些,原因如下:首先,口述史受到口述者认知水平、诉说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口述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理解偏差和遗漏等情况。
其次,口述史存在时间、地域等差异,不同地域的口述史可能会产生互相矛盾的情况。
又如,口述史往往是在家族、朋友之间流传,这种流传本身存在时间和传递环节上的偏差。
因此,我们应该在理解口述史时,同时考虑其真实性问题,融合各种因素,对口述史进行积极地思考和分析。
口述史传承的过程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重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借助口述的形式进行传承。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口述史的传承过程也面临危机,这既有物质因素的原因,也有精神因素的原因。
物质原因指的是物理保管储存的问题,如材料损坏、丢失等,精神原因指的是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对西方文化的趋热,以及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更少的人会花时间去关注传统文化以及口述史的传承。
因此,口述史的传承问题必须得到高度重视,我们需要想方设法找到可持续的传承形式。
三、关于口述史的与书面史的相对性在口述史与书面史之间,可能会存在相互矛盾的情况。
一种观点认为,当出现口述史与书面史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应该选择相信书面史,这是因为书面史相对于口述史更准确、可被查证。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口述史和书面史是一样重要的,口述史的存在意义在于弥补书面史的不足之处,同时可以发现书面史所遗漏的内容。
事实上,口述史与书面史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关系,二者常常会相互补充、相互纠正,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二者对立起来。
随着现代社会的变迁与发展,我们对口述史的认识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从最早的文献编纂批判到现在的社会科学研究,口述史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历史描述方法和理论研究的视角,我们因此能够以多元的视角探求历史真相和文化现象,进一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口述史名词解释

口述史名词解释
口述史,又称口头传统,是一种中国前代以口头形式传承的史料和历史文化储存的方式。
在古代中国,口头传统史料被用于记录有关如何生活,撒谎,尊重礼仪,尊敬祖先,遵守规则,和好的人际关系的故事。
这些口头传统史料被用来传授给下一代,也是一种文化输出的方式。
被口头传统向历史学家传承的故事,包括君主和贵族的本质,古代伦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其他影响日常生活的内容。
口头传统史料是中国文化保存和传承的重要来源。
它们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献和信息。
然而,口头传统史料有一定的发展趋势,因为它们是一种口头传播形式,它们的质量受到了口头表达的客观条件的影响,对改变的容忍度很低,每一代的文献都会有微妙的差异。
此外,口头传统史料还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它们为人们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和行为示范,并帮助确立了中国的民族性格。
比如,礼教是中国口头传统史料中最受尊重的一种,其古老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力也不容忽视。
总之,口头传统史料对历史文化的记录和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提供了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信息,是今天保存历史文化的必要手段。
关于口述史社会实践报告

一、引言口述史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关注。
它通过访谈、录音、录像等方式,收集和整理口述资料,以口述者的视角展现历史事件,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丰富的素材。
本报告以我参与的口述史社会实践为背景,探讨口述史的意义、实践过程以及所取得的成果。
二、口述史的意义1. 丰富历史资料:口述史弥补了传统文献资料的不足,尤其是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细节、人物的经历等,口述资料具有很高的价值。
2. 传承民间文化:口述史有助于挖掘和传承民间文化,保护民族记忆。
3. 拓展历史研究视角:口述史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有助于揭示历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4. 提高公众历史意识:口述史实践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历史的关注和认识,培养公民的历史责任感。
三、实践过程1. 确定主题:本社会实践以“抗日战争中的民间记忆”为主题,旨在挖掘和整理抗日战争时期普通民众的经历和感受。
2. 选择访谈对象:通过查阅资料、走访社区等方式,确定了10位抗日战争时期的亲历者作为访谈对象。
3. 制定访谈提纲:根据访谈主题,制定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受访者的个人经历、家庭背景、战争经历、对战争的看法等。
4. 进行访谈:采用录音、录像等方式,对受访者进行深入访谈。
5. 资料整理:对访谈录音、录像进行整理,提取关键信息,形成口述史资料。
6. 资料分析:对整理出的口述史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抗日战争时期民间记忆的特点和意义。
四、实践成果1. 形成口述史资料:通过本次实践,共收集整理了10位抗日战争时期亲历者的口述史资料,为研究抗日战争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2. 发表学术论文:根据口述史资料,撰写了2篇学术论文,分别发表在《历史研究》和《抗日战争研究》等学术期刊上。
3. 举办展览:将口述史资料整理成展览,在图书馆、博物馆等地展出,吸引了大量观众参观。
4.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本次实践锻炼了团队成员的沟通、协作能力,提高了团队的整体素质。
五、结论口述史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近十五年现代口述史理论研究综述

中国近十五年现代口述史理论研究综述一、口述史的概念和特点口述史是指通过口头方式进行历史记录和研究的一种方法。
相比于传统的历史文献研究,口述史更加注重个体经验和感受,可以从个人角度还原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
口述史在研究方法上追求民间的真实性和生活性,以民间的视角还原历史的真相。
口述史可以为历史研究提供重要的个案资料,帮助学者从多元化的角度认识历史。
在中国,口述史的研究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尤其是近十五年来,口述史研究在理论与方法上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成果。
学者们不断强调口述史的独特性和重要性,认为口述史可以弥补传统历史研究的不足,为历史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材料。
二、口述史在中国的传播与应用随着现代口述史研究的逐渐兴起,口述史在中国的传播与应用也愈发广泛。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口述史文献被发掘和整理,为中国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来源。
口述史在学术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成为中国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三、口述史研究的理论探索在中国,口述史研究的理论探索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口述史的研究理论,二是口述史的研究方法。
在口述史的研究理论方面,中国学者们通过对口述史本质和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
四、中国口述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中国口述史研究的现状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口述史不仅在学术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还在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口述史的研究成果也已经开始影响到中国历史研究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历史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
中国口述史研究的展望也十分广阔。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发展,口述史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成为中国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口述史研究将会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为中国历史研究带来更为丰富和多元的视角。
大学生口述史

大学生口述史引言大学生口述史是指通过对大学生的口述方式记录大学生的生活经历、思想变迁、成长历程等。
通过口述史的方式,可以深入了解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困惑和成就。
本文将围绕大学生口述史展开探讨,旨在展示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以及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大学生口述史的意义大学生口述史对于了解大学生群体的经历和思想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挑战。
通过听取大学生的个人经历和心声,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口述史的记录方法和途径大学生口述史的记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其中最常见的方式是面对面采访。
采访者可以通过提前准备问题和引导语,引导被访者展开对话并分享他们的经历和感受。
另外,还可以通过文字记录、录音、录像等方式进行记录,以便后期整理和回顾。
大学生的成长历程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阶段。
从迈入大学的第一天起,他们面临的就是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未来的迷茫。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开始学习和成长。
他们经历了各种挫折和困惑,但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他们逐渐成长为独立、有思想的人。
大学生的思想变迁大学生的思想在大学期间会发生明显的转变。
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大学是他们第一次离开家庭和独立生活的机会。
在大学期间,他们接触到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开始思考和质疑传统观念和规范。
他们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并通过学习和社交活动不断拓宽自己的眼界。
大学生的困惑和挑战与成长过程一样,大学生也会面临各种困惑和挑战。
他们可能面临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职业规划迷茫等。
尤其是在大学期间,他们需要同时应对学业和社交方面的压力,不断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学习方法。
这些困惑和挑战既是大学生成长的机会,也是他们需要克服的障碍。
大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大学生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他们对于社会和未来充满希望和热情。
通过他们的口述,我们可以了解他们对于生活、学习和社会的想法和愿望。
口述史整理稿pptx

通过以上技巧和实践案例的分 享,希望能为口述史整理工作 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04
口述史整理成果与应用
口述史整理成果展示
整理成果概述
介绍口述史整理后得到的成果,包括整理出的历史事件、人物关系 、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内容。
整理成果亮点
突出整理成果中的亮点,如某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人物关系等 ,引起听众兴趣。
口述史的价值与意义
01
填补历史空白
口述史可以弥补文献史料的不足 ,揭示历史细节,还原历史真相 。
02
传承历史文化
03
推动跨学科研究
口述史是民族、家族、社区历史 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有助于增 强文化认同。
口述史涉及历史学、人类学、社 会学等多个学科,促进跨学科交 流与合作。
口述史的收集与整理方法
01
应用方式与途径
介绍口述史在文化传承与社会教育中的应用方式与途径,如通过出版物、影视作品、网络平台等方式传播口述史,或者将口述史纳入学校课程、社会文化活 动等。
05
口述史整理的挑战与展 望
口述史整理面临的挑战
01
02
真实性核实困难
整理工作繁琐
口述历史的真实性需要通过多种方式 进行核实,包括与其他历史资料的对 比验证,但由于口述者记忆偏差或主 观因素,可能导致历史真实性难以完 全确认。
口述历史通常缺乏清晰的时间线和事 件顺序,整理者需要进行大量的信息 筛选、排序和归纳,工作量大且繁琐 。
03
技术要求高
口述历史的录音或录像资料需要进行 技术处理,以提高音质、画面质量等 ,这对整理者的技术能力提出了一定 要求。
口述史整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化保存与利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口述历史资料将越来越多 地以数字化形式保存和利用,提高保存效率 和便捷性。
口述史

口述史求助编辑口述史亦称口碑史学。
口述史在国际上是一门专门学科,即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或由此形成的一种历史研究方法学科分支。
目录编辑本段资料定义口述史亦称口碑史学。
口述史在国际上是一门专门学科,即以搜口述史现场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或由此形成的一种历史研究方法学科分支。
广义地说,它始现于远古时期历史文献大量出现之前,人们通过口头转述将历史流传下来,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中国藏族的《格萨尔王传》等即是,后由于文献的日益丰富和后代史学家重视文献而衰落。
狭义地说,口述史出现于 20 世纪40 年代的美国,当时建立了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史研究室和森林史协会,是最早的两个口述史研究中心。
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因研究需要做部分口述史收集工作,但很少有学者和机构专门做口述史收集、整理工作,许多历史亲历者因为年龄过高离开人世。
编辑本段简介口述史作为史学研究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
从本世纪初开始,口述史现场中央党史研究室及各省党史研究室也较为普遍地采用这一方法来征集党史资料。
但是,迄今为止,关于口述历史的概念、操作方法,以及法律与道德等问题在国内都未形成共识,在党史系统也没有统一的规范。
尽管这方面的成果已经不少,但由于缺少科学的方法,一些已经发表的口述史料,还不能让史学工作者放心地利用。
编辑本段题材的确定埃罗省文献馆收藏有1500小时的口述资料,一般不自定选题去做口述史,而是将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等从事研究工作过程中采撷口述史料所形成的文献加以收藏。
政府也参与和推动着这一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将民间可能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类课题,作为口述工作的内容,或围绕一些历史学家未必感兴趣但重要的题材,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犹太人的迫害等问题,来主持或组织开展口述史料的收集。
并对口述文件进行记录、整理,公布于众,由专业人士和公众进行评判与利用。
编辑本段对象的选择口述史料与其他历史文献不一样的是,前期准备工作较长,一是划定历史时期,二是口述史现场确定课题。
口述史

发展情况
1、广义地说,它始现于远古时期历史文献大量出 现之前,人们通过口头转述将历史流传下来,如古 希腊的《荷马史诗》、中国藏族的《格萨尔王传》 2、狭义的口述史出现于 20 世纪40 年代的美国,当 时建立了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史研究室和森林史协会, 是最早的两个口述史研究中心。 3、中国的口述史近年来发展比较快,特别是在党 史研究方面。但是,迄今为止,关于口述历史的 概念、操作方法,以及法律与道德等问题在国内 都未形成共识,在党史系统也没有统一的规范。
蔡德贵:说到“文革”,您会不会有伤感?如果有伤感,可以不 说地。 季羡林:我没有伤感,无事不可对人言。 蔡德贵:上次从“文革”说到人善躲恶问题,您主张性恶? 1、选好主题, 季羡林:有关性善性恶,中国哲学史上两大流派,儒家呢,是性 善,荀子我记得大概是性恶。其实我觉得,主张性善性恶都是极 2 、设计好问题 端地。 3、采访别人, 蔡德贵:荀子是性恶,属于儒家地。 季羡林:我主张,有关性善性恶,都是极端地。这个人啊,好人 4 、根据采访的内容形成文字写下 坏人啊,我有点迷信,我说一下生啊,好人就是好人。 来,至少500字。(有能力者做成视 蔡德贵:这个观点有人批判您啦。 季羡林:我知道,批判也不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 频也可以) 相远”,怎么我觉得这个人,就是这个好坏、善恶,不是后来环 境造成地,这是我地主要论点。 下生,在娘胎里面,就造成是 好人、坏人。这当然有点唯心主义。不过不唯心主义讲不通。我 这一生,还真碰到过坏人
《胡适口述自传》
《李宗仁回忆录》
唐德刚(1920年8月23日- 2009年10月26日),美籍 华人学者,历史学家、传记 文学家、红学家。曾任哥伦 比亚大学中文图书馆馆长, 负责口述历史计划中国部分
口述史实践心得体会

随着历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口述史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逐渐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我有幸参与了一次口述史实践,通过亲身经历,我深刻体会到了口述史的价值和意义。
以下是我对这次口述史实践的心得体会。
一、口述史的价值1. 丰富历史资料口述史通过收集当事人的亲身经历和见证,丰富了历史资料。
这些资料往往是书面文献所无法提供的,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历史。
2. 传承民间文化口述史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
许多民间故事、习俗、技艺等,通过口述的方式得以保存和传承,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3. 拓展研究视野口述史使研究者能够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拓展研究视野。
通过当事人亲口讲述,研究者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从而对历史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口述史实践的过程1. 确定主题和对象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首先确定了主题和对象。
这次口述史实践的主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变迁”,对象是生活在农村的老一辈人。
2. 拜访当事人为了收集第一手资料,我们分组对当事人进行了拜访。
在拜访过程中,我们尊重当事人,认真倾听他们的讲述,并做好记录。
3. 整理资料拜访结束后,我们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整理。
包括录音、录像、照片等,以及当事人的生平、家庭背景、亲身经历等内容。
4. 分析研究在整理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对收集到的口述史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
通过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揭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变迁的历史规律。
三、口述史实践的心得体会1. 尊重当事人在口述史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尊重当事人的重要性。
当事人是历史的见证者,他们的讲述具有很高的价值。
因此,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他们的意愿,保护他们的隐私。
2. 认真倾听口述史实践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
在拜访当事人时,我们要耐心倾听他们的讲述,不随意打断,不轻易下结论。
3. 记录准确口述史资料的真实性至关重要。
在记录过程中,我们要确保记录的准确性,避免因记录失误而影响研究结论。
关于口述史的四点思考

关于口述史的四点思考口述史是指通过记录人们的口头历史,以传承口头传统、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社会知识的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传统的记录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于历史的需要,口述史便应运而生。
下面就口述史这一话题,我们来进行四点思考。
1. 口述史是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方式口述传承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
人类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进行口述传承,以记录并传承重要的历史事件、文化和社会知识。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保留文化传统,更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掌握社会知识。
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口述史依然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
2. 口述史需要注意信度和准确性口述史的传承是依靠人类记忆的,因此,需要注意的是其信度和准确性。
人类的记忆有时会产生遗漏和错误,多数情况下我们不能完全依靠口述历史记录的准确性,需要进行多方比对和检查,进一步确保口述史的真实性。
同时,我们需要多样化口述史的收集方式,使用各种媒体,例如视频、音频、文字等,以便日后的校正和参考。
3. 口述史对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历史研究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收集历史资料,口述史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
口述史记录着人们对于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的理解、记忆和体验,因此,对于研究历史,口述史是一种重要的资料信息。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口述史中了解到当时的社会风貌、生活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
因此在历史研究中,口述史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
4. 种族、社会地位和性别等因素会影响口述史的记录和传承口述史的记录和传承不免受到种族、社会地位和性别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地位和性别,对于对历史、文化、社会等事物的理解和视角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进行口述史的收集和传承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避免其对口述史的真实性产生巨大的影响。
总之,口述史在人类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和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口述史的收集和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保留历史和文化,理解社会和人类。
在口述史的记录和传承中,需要注意其信度和准确性,同时也需要注意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关于口述史的四点思考

关于口述史的四点思考一、口述史的定义口述史是指使用口头讲述形式记载历史的过程,它是一种比书面史料更早期的传承形式,是人类从古代到现代历史建构的主要途径之一。
口述史是以讲述者本人的经历、见解、观点等个人化内容记述历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讲述者自身和他/她所处社会环境的观点。
口头史料记录的信息虽然比书面史料模糊,也因其早期的形式而得到大量的重视。
二、口述史的特点1、口述史是个人化的经历。
口述史除了用言语记录历史贴近真实的外,它更强调了口头史料的个性特征,体现的是人们的经历、思想和观点。
传统的口述史通常是以一种个人视角来描述事件;而现代口述史则通过大量的口头史料收集,加上各大学者研究,使得口头史料更加深入全面地反映各种史实,使其成为记录史实和探讨史实内涵的重要发言媒介。
2、口述史记录的信息模糊性大。
因口头史料存在记录者主观和记忆缺陷等因素,所以过去人们记录的史料往往模糊难解。
然而,现代学者们也在积极探讨口述史的可信度,认为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书面史料,发现未被书面文献所反映的更多史实,成为当今历史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
三、口述史的应用1、口述史可以作为拓展史实的工具。
口述史以个人化的形式记载历史,它可以更好地拓展史实,结合其它史料结合起来,更好地诠释真实的历史。
此外,口头史料的个性性能够弥补书面文献的不足,帮助学者对历史做出更准确的解读。
2、口述史可以作为了解历史的重要资源。
口头史料的可信性不仅补充了书面史料的空白,也成为学者们更深入地了解历史背景和深层次涵义的最佳途径。
目前,许多学者、史学者都拓展口述史,利用口头史料帮助改进他们的史学研究,对深入研究各历史时期、探究历史内涵及更为深入的历史研究起到有效作用。
总之,口述史在某种程度上更多地将真实史实展示出来,且具有贴近真实、偏向个性的特点,使研究历史变得更全面、更深入,为当今史学研究发掘和传承史实提供了重要资源,从而对历史的理解起着重要作用,值得人们去引起理解和重视。
口述史采集实施方案

口述史采集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口述史是指通过口头形式传承的历史文化资料,是一种珍贵的历史资源。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口述史的采集和保存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档旨在制定口述史采集实施方案,以便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口述史文化。
二、采集目标。
1. 采集口述史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历史事件、人物故事、民间传说等;2. 保护口述史资源,防止其因时间流逝和社会变迁而丢失;3. 传承口述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重视口述史的价值。
三、采集对象。
1. 老年人,他们是口述史的主要传承者,拥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历史记忆;2. 民间艺人,他们通常擅长口头表达,能够传承民间传统文化;3. 具有特殊历史经历的人群,如战争幸存者、历史事件见证者等。
四、采集方法。
1. 采用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口述史采集,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2. 采用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记录口述史访谈过程,确保资料的保存和传承;3. 针对不同的采集对象,采用不同的采集方法,灵活应对。
五、采集内容。
1. 历史事件,包括战争、政治运动、社会变革等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口述;2. 人物故事,记录当地知名人物或普通百姓的生活经历和传奇故事;3. 民间传说,搜集当地的民间传说、民俗故事等口述资料。
六、采集流程。
1. 确定采集目标和对象;2. 制定采集计划,包括时间安排、采集地点、采集人员等;3. 进行口述史访谈,记录采集内容;4. 整理和归档口述史资料,建立口述史数据库。
七、采集保密。
1. 尊重采集对象的隐私权,不得擅自公开其口述内容;2. 采集过程中注意保密,确保口述史资料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八、采集效果评估。
1. 定期对口述史采集工作进行评估,检查采集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2. 听取社会各界对口述史采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提高口述史采集的效果。
九、结语。
口述史采集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保护工作,希望通过本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口述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重视口述史的价值。
访谈口述史格式范儿范文

访谈口述史格式范儿范文
嘿呀,今儿个咱可得好好唠唠这事儿!
我叫[访谈者姓名],今儿个有幸邀请到了咱这儿的老行家[被访谈者姓名],来跟咱讲讲他那传奇的经历哇!
(满脸期待地看着被访谈者)来来来,您先给咱讲讲您是咋开始这行的呗?
(被访谈者笑了笑)这事儿啊,那可说来话长咯。
想当年,我还是个小年轻的时候,就对[相关领域]特别感兴趣,那股子热情哟,就跟着了火似的,哈哈!
(继续追问)哦?那后来呢?您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呀?
(被访谈者摸了摸下巴)这中间那可坎坷了去啦!遇到过不少难题,也犯过不少错呢。
不过咱就是不服输,硬着头皮往前冲,还真让咱给挺过来啦!
(一脸感慨)您看,这一路走来,那真是酸甜苦辣啥都有啊。
有时候累得都想放弃了,但是一想到自己的梦想,就又有了动力。
(眼中闪烁着光芒)现在回想起来,那些经历都成了我最宝贵的财富呢,让我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
(认真地看着被访谈者)谢谢您跟我们分享这些,真的让我们受益匪浅啊!
(被访谈者摆了摆手)嘿不用谢啦,希望能对你们有点帮助就好啦。
(访谈结束,两人相视一笑)。
口述史 (2)

口述史
口述史是一种考古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用于还原古代
或历史时期的事件和事实。
口述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记录
和收集来自现存或过去的人的口述资料,以补充和丰富正
史所留下的记录。
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包括访谈、录音、录像、书信和其他形
式的口述材料。
研究者会与当事人进行面对面的采访,或
者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来获取资料。
通过询问相关问题,研究者可以了解事件的细节和当事人的感受,以进一步还
原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
口述史对于研究不被正史所记录或被较少记录的群体和事
件非常重要。
比如,口述史对于探究妇女、儿童、少数民族、贫困者和其他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经历和历史贡献具
有重要意义。
口述史还可以研究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使研
究者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影响。
同时,口述史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口述材料可能存在记忆的偏差和主观性,因此研究者需要谨慎对待和解读这些资料。
此外,口述史的调查和采访工作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有时可能很难找到合适的当事人参与研究。
总之,口述史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用于还原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真实面貌。
通过获取当事人的口述资料,口述史可以弥补正史的不足,丰富我们对历史的认识。
口述史的实施方案

口述史的实施方案口述史是一种通过口头方式记录历史的方法,它可以让我们听到历史的真实声音,了解到那些被遗忘的故事。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口述史的实施方案愈发重要,因为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保存和记录那些珍贵的口述历史。
下面我将介绍口述史的实施方案,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口述史的记录中。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口述史的对象。
口述史可以涵盖各个领域,可以是战争幸存者、移民故事、老一辈知识分子的见闻、乡村故事等等。
确定口述史的对象是口述史实施方案的第一步,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主题和目的来选择口述史的对象,确保口述史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其次,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记录方式。
口述史的记录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面对面的采访、录音、视频录制等。
在选择记录方式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口述史对象的特点和需求,确保记录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还原口述史对象的真实声音和情感。
接着,我们需要建立口述史的档案管理系统。
口述史的记录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对口述史的记录进行分类、整理和储存。
这样不仅可以方便后期的利用和传播,也可以保证口述史的长期保存和传承。
然后,我们需要进行口述史的宣传和推广。
口述史的记录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宣传和推广口述史的重要性,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口述史的记录中。
可以通过举办口述史讲座、展览、出版口述史书籍等方式来宣传口述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口述史。
最后,我们需要建立口述史的合作网络。
口述史的记录需要多方合作,我们可以与学校、博物馆、图书馆、社区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口述史的记录工作。
通过建立合作网络,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口述史的记录质量和效率。
总的来说,口述史的实施方案需要从确定口述史对象、选择记录方式、建立档案管理系统、宣传推广和建立合作网络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和实施。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口述史能够得到更好地记录和传承,让更多珍贵的历史故事得到保存和传播。
口述史课题申请书

口述史课题申请书研究背景口述史是一门研究个人经历和亲历者回忆的学科,通过口述史的记录和研究,我们可以获得珍贵的历史信息,揭示出历史事件的真相和不为人知的细节。
相比于书面史料,口述史更加贴近当事人的真实感受和经历,能够提供更加全面和立体的历史记载。
因此,开展口述史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历史和保存历史记忆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收集口述史资料,探索和记录特定历史时期或事件的个人经历和见证者回忆,以此来重新审视历史事件,并从中发现新的历史视角和故事。
通过挖掘个人的亲历经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对当事人和社会的影响,还原历史背后的真实故事。
研究内容本课题将选择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或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研究:1.首先,我们将进行文献调研,收集相关的书面史料和已有的口述史研究成果,了解研究对象的基本背景和现有研究现状。
2.其次,我们将使用采访的方式,选择合适的当事人和见证者进行口述史采集。
通过深入访谈,记录他们的个人经历、亲身经历以及对于历史事件的回忆和见解。
3.接下来,我们将对采集到的口述史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建立数据集或口述史档案。
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和比较,寻找共性和差异,发现历史事件的新视角和新意义。
4.最后,我们将撰写口述史研究报告,详细介绍研究过程、采集到的口述史资料和研究结果。
报告将以清晰的结构和论证,呈现口述史研究的发现和贡献。
研究意义口述史研究对于历史学界和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口述史能够为历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证据,帮助我们更加客观地理解特定历史事件的真相和影响。
其次,口述史的记录和研究有助于保存历史记忆,传承历史文化,让后代更好地了解和珍惜历史。
此外,通过口述史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那些被忽视的、边缘化的历史故事和主体,促进历史学的多元化和包容性。
研究计划为了完成口述史课题研究,我们制定了以下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第一阶段(3个月):文献调研和研究背景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标题:公益组织自发为50名老人记录口述家史
晚报记者朱蒙雪报道
祖母的一纸遗训,令多年家庭纷争终化解;外祖父的数枚勋章,每一枚故事却再难追溯……当长者渐次凋零,他们的个体记忆要怎样留存,由个体记忆构成的城市记忆又将如何传承?目前,有一个叫“绿梧桐”的公益组织正筹划开展一项名为“口述家史——记录城市变迁中的民间记忆”的公益行动,首批计划在全市选取50名老人,为他们收集整理家史、家谱及家训。
口述历史
城市由一个个家庭组成,个体记忆能直观展现城市的变迁,民间记忆里更蕴藏着丰富的历史细节。
一纸祖母遗训消弭多年家庭纷争
这项公益行动的发起人吴烨宇曾是一名资深媒体人,如今在一家教育管理集团担任高管,兼任上海绿梧桐公益促进中心监事会工作。
他告诉记者,“口述家史”公益行动的设想萌生于他90岁的老祖母留下的一纸遗训。
原来,在吴烨宇的祖母去世前两年,老宅传来“可能拆迁”的消息,在吴烨宇的叔伯一辈引起不大不小的纷争,兄弟姐妹间的关系变得“疙里疙瘩”。
待祖母去世后,一家人在老宅清点遗物,发现一本巴掌大小、用旧纸片缝制而成的小本子。
小本子前几页写着各子女的电话,后几页却用大号字体一笔一划写着“你们要兄弟团结、家庭和谐”。
“这其实是遗训。
”吴烨宇说,“我当时偷偷看了在场的长辈,有的哭了,说对不起母亲。
”多年的家庭纠纷因这份遗训化解,长辈们当即表示不再为拆迁一事相争。
由于老祖母并未接受教育,解放后参加“扫盲班”后认得一些字,能留下亲笔手书的字迹不易,作为长孙,吴烨宇得以保留这份遗训。
这件事令吴烨宇感触颇深。
在他看来,随着以往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分散成一个个小家庭,城市中的家庭功能正被日益削弱,在经济生活、精神生活、代际关系等方面经常会引发家庭矛盾甚至冲突,虽然原因复杂,但都与现代城市家庭不太注重文化传承、历史延续有关联。
为此,他倡议发起这项为普通家庭收集、整理家史的公益行动,以期改变家庭在城市变迁、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功能,留存城市变迁中的民间记忆。
年轻人不懂得追溯自家老人往事
今年2月,“绿梧桐”的工作人员和大学生志愿者开始着手筛选口述者、搜集相关资料、多次访谈、整理访谈记录等工作。
经过好几个月的筹备,他们制作出一本口述家史的样册。
“绿梧桐”执行总干事王晓婕向记者展示了这本样册——厚质牛皮纸封面、黑底白字内页的16开册子共十来页,完整呈现了本市一位大学退休老教授(注:口述者不愿在媒体披露更多详情)的人生履历,包括出生、成长、求学、择业、婚恋、子女、住宅变迁及家庭重要成员经历过的事、上山下乡、下岗再就业等,还收集了这名口述者亲笔写下的家训,由口述者亲笔签名,附口述者在人生各阶段的照片、家庭合影及访谈的音频、视频。
日前,在徐汇区社会公益组织孵化园举行的公益项目推介展示会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在这本口述家史样册前驻足良久、摩挲不已。
这位老先生也是一位退休的大学教授,最近正在回忆、书写自己的人生经历,希望让小辈知道那些久远的故事,但在音频、视频的保留方面深感力不从心,看到有年轻人自发为长者做口述家史的记录,他觉得很欣慰。
长者生命中的吉光片羽,儿孙们可曾仔细珍藏?这也勾起了王晓婕的心事,她想起在自己小学时就相继过世的外祖父母。
“我的姥爷是一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他有很多勋章,可我完全不了解每一枚勋章背后的故事”,王晓婕说,“学历史的时候每次看到…长征‟就会想起姥爷,他还在世的时候我太小了,现在只能通过旧照片、儿时的模糊回忆来思念逝去的姥姥、姥爷。
”在王晓婕看来,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对祖辈的了解相当有限,也不会想到去询问、倾听他们的故事,当老人过世后,许多东西便再也无从追溯,留下的是永久的遗憾。
理性的思考糅杂感性的思绪,王晓婕对“口述历史”公益行动全情投入。
她希望招募志愿者尤其是青年志愿者,进入本市中心城区的代表性家庭,对居家老人或核心家庭成员等口述者开展家史记录,并完成整理、撰写;收集相关的图像、影像资料,收集口述者对后人提出的家庭传统要求,归纳形成家训;修订完善后,将家史、家训及其他资料统一装订成册,赠送给口述者,并由口述者在春节、重阳节、中秋节等特殊节日郑重送给子女、孙辈,帮助人们重温家史家训、促进家庭和谐。
呼声:更多年轻人应加入记录者行列
上海老龄人口数量庞大,口述家史作为对人力、财力要求颇高的项目,仅靠三五个公益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力量无疑是杯水车薪。
吴烨宇和王晓婕希望首批做出50个口述家史、家训的样本,用一到两年时间建立完善口述家史这一公益项目,呼吁更多年轻人参与到记录者行列中来,大中学生可将此作为课外实践活动,从整理自家家史做起。
目前,“绿梧桐”的口述家史行动正在进行筹资和前期筹备。
“口述历史倡导人人可以写历史,我在口述历史课上也常跟学生说,但凡家里有老人的,只要愿意讲述,都可以做口述历史访谈和记录。
”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陈雁表示,口述历史是一种很好的历史学教学手段,在国外口述历史早已进入课堂,鼓励中学生到家庭和社区做口述访谈,帮助年轻人更充分地了解自己成长的环境。
更何况,城市即由一个个家庭组成,个体记忆能直观展现城市的变迁,民间记忆里蕴藏着丰富的历史细节,值得好好挖掘。
除了传承,口述历史还有一项重要功能——当年轻人反复多次、每次长时间地与老年人交流,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对老年人是一种很大的精神慰藉。
陈雁提醒说,非专业出身的志愿者在为老人记录口述家史前,应经过基本学科规范和基本访谈技巧的培训,进而在实践中提升水平。
非家庭成员为老人做口述家史,不妨先做一些预访谈,和老人的子女聊聊,以使访谈更言之有物。
口述历史往往是当代人讲当代事,做完访谈后,应当就口述家史的用途、权限等事宜签订一份法律文件,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