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学法指导+名题演练)必修2第2课 两次工业革命与走向整体的世界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课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课

合阳县路井中学2014级学案:历史期数:第2期时间:2012年2月20日教师寄语:方法是知识和能力之间的纽带你,正确的思维方法是跨向成功的桥梁编写:雷院欣同智强领导审核:班级: 组名: 姓名:问题导读单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标要求】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感悟历史】最近报上刊载这样一则消息:一尊很可能会创造中国瓷器全球最高价的元代青花“鬼谷下山”圆罐,昨天在多位保安的看护下,在北京国际俱乐部饭店亮相,拍卖公司将于7月在英国拍卖此青花罐。

目前专家估计此罐的成交价可达1000万美元以上。

据了解,目前中国瓷器最高价是580万美元,是2003年9月在纽约拍卖的一尊元代青花罐创造的。

这则消息表明,我国古代许多瓷器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是世界古玩市场上一枝奇葩。

中国瓷器自古以来就闻名于世。

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就与瓷器有关,英语中的“China”,就包含有瓷器的意思。

自丝绸之路开通以来,中国瓷器就畅销于世界各地。

尤其是在欧洲,上层社会的贵族已把收藏中国优质瓷器作为炫耀财富的象征。

所以古往今来,我国古代瓷器在世界收藏品中具有极高的地位。

【知识体系梳理】1.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发展历程:①夏商周时期:以________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②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③西汉武帝以后,_____、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2)特点:①素称发达、历史悠久,在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②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3)重要成就①冶炼业:A.原始社会晚期中国已掌握了冶铜技术;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2专题3第2讲 民(精)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2专题3第2讲 民(精)

【解析】A。“自由恋爱”、“私奔”、“逃婚”并 不能够说明男女平等已实现,妇女地位已改变,如果 真正实现和改变,就用不着“私奔”、“逃婚”。女 子要遵守“三从四德”,婚姻听从“父母之命,媒妁 之言”,这是传统的纲常名教。“自由恋爱”、“私 奔”与这种纲常名教背道而驰,是对封建包办婚姻的 一种反叛,以今日眼光看,是女子的解放,而决不是 什么败坏社会风气。
【1—2】19 世纪 80 年代的上海诞生了一批由民族资本 家创办的企业,这些企业集中在( ) A.石油化工业 C.机器制造业 B.冶金采矿业 D.轻工纺织业
【解析】D。中国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资金少、规 模小、技术落后,因此民族资本家主要以投资与日 常生活相关的轻工业为主, A 、 B 、 C 项属于重工业, D项属于轻工业。答案选D。
3.发展概况:社会上兴起了实业救国的热潮,棉纺 织业发展尤为迅速;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勒索和外 国资本主义的压制、排挤,发展缓慢。 4.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 舞台,为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运动奠定了社会基础。
考点1: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1—1】1872年,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开办了继昌隆 缫丝厂,招收男女工人多达 600 人,投产一年,获 利丰厚,许多女工手中有了积蓄,有人萌发了自由 恋爱的想法,甚至还出现了私奔与逃婚的现象。这 说明民族工业的兴起( ) A.冲击了传统的纲常名教 B.实现了男女平等 C.败坏了社会风气 D.改变了妇女的地位
(3)从工业分布看: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不平衡,主要 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原因是这些地区受资本主 义列强侵略较早,自然经济瓦解的程度和商品经济 发展的程度较高,同时,便于利用外国的技术设备。 (4)从设备、技术和经营管理看:中国民族工业是很 落后的——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1 第2课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1 第2课

返回导航
·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4)影响: ①是朝廷财政的一大支出。 ②局限于为_帝__王___、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 ③行业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的。
点拨提示:官营手工业地位:官营手工业并不是在整个封建社会都占据主 导地位: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明中叶以后,民营 历 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孕育出了早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材料四 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
历 史 必 修 ② 人 民 版
返回导航
·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思考』
从材料一、二、三、四分析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有哪些?
『提示』
(1)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分工细致,受官府控制。
(2)我国手工业产品历史悠久,技术先进,曾长期领先于世界。



返回导航
·
·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拓展深化
历 史 必 修 ② 人 民 版
返回导航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生产目的
流通方式
政府直接经营、集 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
官营手工业
中大作坊生产
费的日用品
少量投入市场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经营
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
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反映了( C )
A.私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
B.小农经济走向衰落
C.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D.农民生活富足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明代正德年间,百姓紧靠农业生产入不敷出,

2014届高中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学法指导+名题演练)必修2第3单元第3课 罗斯福新政

2014届高中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学法指导+名题演练)必修2第3单元第3课 罗斯福新政
爆发的经济危机,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 “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 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 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为避免 上述问题出现,罗斯福新政期间采取了一系列 改善民生的措施,这些措施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是( ) •A.恢复金融秩序维护货币安全 B.保 障工人权利维护社会稳定 •C.调整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D.通 过立法完善资本主义制度
2.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 (1)关于“新政”以及有关的政策和措施, 当时在美国国内有人把它说成是“极权主义” ,也有人把它说成是“社会主义”。罗斯福的 新政当然不是什么社会主义,因为所有政策 都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的根本,即资本主义财 产私人占有制。“新政”也不是什么极权主义 或法西斯主义,新政的每一项重大举措都有 立法依据,并无滥用暴力的现象。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胡佛 政府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 的政策,导致反危机措施失败;不断加深的危 机,矛盾激发,把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推向崩溃 的边缘;1932年以新政为口号的 罗斯福 总统 上台鼓励人民恢复信心,战胜危机。 2.过程:第一阶段,1933~1935年,结束 混乱状态,稳定人心。第二阶段,1935~1939 年,主要是巩固、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 例1
(2013· 山东滨州一模· 15)《全球 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 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 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 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罗斯福 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 •A.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 B.控制物 价与“以工代赈” •C.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 D.增加 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
•解析
【解析】罗斯福新政是美国政府有史以 来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第一次大规模干预,改变 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 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 部调整,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C 项说法错误。排除A、B、D,故C符合题意。 •【答案】C

2014届高中历史大一轮复习必修2第1单元第2课古代中国的

2014届高中历史大一轮复习必修2第1单元第2课古代中国的

其二,从城市的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 市商业活动的控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限制到 逐步放松的过程,即城市中市场交易的时空 限制逐步被打破。其三,从城市的数量和规 模看,不仅规模巨大的繁荣都市数量众多, 而且还兴起了大量的以工商业为中心的市镇 。其四,从城市的地域分布看,城市的地域 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成相应变化的趋势,即 城市的重点分布区域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 移的变化过程。
农耕 商业和手工业 限制 ,
(2)目的:维护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 经济基础 ;安定人心,维护政治稳定。 (3)确定: 的原则。此后,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大都执行 ,成为基本的经济政策。
商鞅 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
(4) 表现:重农,就是劝课农桑,轻 徭薄赋,奖励垦荒,兴修水利。抑商,具 体是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实 行专卖制度,限制私营商业的范围;严格 管制商人和市场;对私营工商业,不断加 征商税。
1. 如何理解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规律及 其时代特征?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主要规律性特征: 其一,从城市的兴起原因和功能看,经历了 一个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 展的过程,即因工商业而发展起来的城市逐 步增多,表明商品经济日趋活跃。战国到汉 代的城市多是因为政治中心、军事重镇而兴 起;唐宋以后,则多以工商业发展而兴起。
其五,从城市的生产关系看,明朝 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 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其六,从城市的市民看,随着城市商品 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 生变化。
战国时城市、北宋东京、明朝中后期 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反映的时代特征:第 一,战国时期的封建城市一般都是诸侯国 的政治中心 ( 都城 ) ,这些都城一般都商业 兴盛,交换的商品大多数是贵族地主用的 奢侈品。这些商品与人民的日常生活不是 很密切。而且各个诸侯国中心流通的货币 品种不一,反映了封建社会初期发展的经 济特征。

高一历史上册第2课抗日战争单元精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上册第2课抗日战争单元精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上册第2课抗日战争单元精练习题及答案第2课抗日战争一、选择题 1、全面抗战的开端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日本侵略者在我国什么地方成立了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华中地区 3、1942年初,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缅甸的直接目的是() A、确保滇缅公路的畅通 B、解救被困的日军 C、解救被困美军 D、确保云南安全 4、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近百年反侵略战争完全胜利的原因是( ) ①全民族的共同抗战②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配合③国共两党的合作④我大敌小,我强敌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七七事变之所以成为全国抗战开始的标志,是因为当时() A、国民政府正式对日本宣战 B、中国军队首次对日作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D、日本全面侵华,中国人民广泛抗日 6、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①徐州会战②太原会战③凇沪会战④武汉会战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④②③ 7、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在中国曾制造过两次大屠杀() A、大连、南京 B、大连、旅顺 C、旅顺、南京 D、旅顺、上海 8、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抗战比较积极的最主要原因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国人民的推动 B、日本的全面侵华危及国民政府的统治 C、英美同日本的矛盾急剧恶化 D、英美等国对国民政府的支持 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方针 C、国民政府对日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D、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10、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其最重要意义在于() A、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 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D、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性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华社东京2001年5月17日电:东京文部科学省16日公布包括右翼势力“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炮制的、歪曲历史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审定合格,引起亚洲各国及世界人民的极大愤怒。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一轮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一一轮复习提纲

解放
对外 闭关锁国政策 关系
疯狂对外殖民扩张
结果: 愚昧自大 固步自封的清帝国与西方列强力量的对比迅 速发生逆转;到19世纪初英国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后;中 国社会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
抑商的表现
①战国:商鞅变法和 吕氏春秋提出 ②西汉:a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b商人的赋税加倍; c汉武帝开始盐铁官营制度 d商人入市籍;不得为官 ③唐代:市的设立和废止都由朝廷命令;所有 的市由朝廷设立的官员管理;交易时间受限 制;沿用汉代商人入市籍;不得为官的规定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复习提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 基本结构特点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程标准 1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
制度 2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一 古代中国农业的起源和地位
③秦代:灵渠;沟通湘水 漓水 ④汉代:砍儿井 东汉王景治黄河 ⑤隋代:京杭大运河
3 灌溉工具的发明 ⑴曹魏时期:马钧翻车
⑵隋唐五代时期:筒车 ⑶宋代: 水转翻车 ⑷明清:风力水车
3 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战国以后
1生产规模: 小农经济家庭 2所有制结构: 土地私有制 3产业结构: 种养结合 4生产模式: 精耕细作 5经营方式: 男耕女织 6生产目的: 自给自足;缴纳赋税;少量交换 7地域水平: 不平衡
4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P25
1发展条件:—— 2出现:时间 明中地后点期 行江业南 丝织表业现 3发展: 清朝规模扩大 行业部门增多 地区范围扩大 4影响: 经济上: 冲击传统的经济形态 政治上: 瓦解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 思想上: 冲击了传统封建思想观念工商皆本 反对专制 社会生活:改变了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重视商业;追逐利润等 5含义:—— 2目的:① 维护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复习(精)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复习(精)

(2)考查苏联社会主义探索中的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的评价、二战后苏联的改革等,突出理解计划经济模式对苏 联成为世界大国的利弊影响等。如在2012年高考试题中有3 道选择题、2道非选择题。 (3)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影响;战后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发展模式的广泛运用及福利国家制度的形成、评价等。 突出考查资本主义发展运行模式的变化。如在2012年高考试 题中有6道选择题、3道非选择题。
答案 (1)措施:兴办实业;开农垦;发展交通;兴修水利; 举办教育;规划建设南通市等。作用:促进了中国的工业、 农业、教育、交通和城市近代化。失败的根本原因:中国是 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没有实现国家的真正独立,实业 救国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2)历史背景: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 原料等问题,兴办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 积极影响:冲击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打破了原有的 旧体制,使中国被迫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外商企业刺激了 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消极影响:外商企业与民族工业争夺市场、原料、劳动力等 资源;外国侵华活动带来社会的动荡不安。造成近代中国的 贫穷落后;使中国大量的主权丧失,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 程等。 (3)中国近代化进程是曲折的;实现近代化要以实现民族 独立和国家富强为前提。
综合近几年高考试题情况,在2014年高考备考中,仍需要 注意: (1)要注意围绕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计 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现代化发展的经济模式及世界经济 格局演变等相关内容复习。考查对资本主义经济、中苏社会 主义经济发展历程、阶段特征、影响的理解认识。 (2)注意复习古今中外经济政策的变化及生产运行机制 调整,涉及到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经济思想或政策、苏联社 会主义建设的经济政策、中外经济体制的变化、世界各国的 对外贸易政策。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全套)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全套)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全套)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通史概要:本专题主要从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四个方面介绍古代中国经济。

在初中已经介绍了一些基本史实,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把握下列重点:一是中国古代农耕技术的发展、土地制度的演变和小农经济的地位;二是中国古代冶金、制瓷、丝织业的发展概况和技术成果;三是中国古代历朝商业发展的表现和特点;四是中国古代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缓慢发展的原因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地位。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

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和徭役,进而明白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沉重负担。

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

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理解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从而锻炼历史分析和历史概括的能力。

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

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历史必修二第2课

历史必修二第2课
从康熙开始的珐琅瓷,开始用油施彩,这是借鉴了西 从康熙开始的珐琅瓷,开始用油施彩, 青 青 瓷 唐代 青瓷 洋油画绘画的道理,反映珐琅瓷吸收了外来的影响。 反映珐琅瓷吸收了外来的影响。 洋油画绘画的道理,) 瓷 (唐

发展过程
新石器时代: 烧制陶瓷 新石器时代: 商代: 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 东汉: 东汉:瓷器生产进入成熟阶段 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输出国外 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输出国外 宋代: 宋代:瓷窑遍布全国各地 元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元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烧制青花瓷 明清:景德镇“瓷都” 青花瓷、彩瓷、 明清:景德镇“瓷都”,青花瓷、彩瓷、珐琅彩
二、制瓷技术
阅读 思考
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历程?
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
东汉出现成熟 的青瓷 宋朝出现五大 名窑
北朝出现成熟 的白瓷
唐朝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
代 国 瓷 宋 北宋 钧窑月白釉碗朝瓷器 珐明 宋 东汉青瓷器 商 朝瓷器 青 瓷 朝 瓷 代 ( 琅 宣 唐代瓷器 原始社会的陶器 雍 彩 宋 定) 汝正 青瓷熊形灯(三国) 青瓷熊形灯(三国窑 青瓷(公道杯) 青瓷德 (公道杯) 代 八 窑 年 兰景 天间 石 汝 方 德纹 蓝) 窑 四 镇碗 釉 系 窑 天 瓶 长 的 青 颈 镶 青 长 宋 钧窑玫瑰紫釉尊 珐琅瓷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制造过程, 金 珐琅瓷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制造过程, 花 颈 瓶 定窑孩儿枕 一般是先在景德镇用高温烧成白瓷, 一般是先在景德镇用高温烧成白瓷,然后送到清宫内 宋 瓷 瓶 —— 务府造办处绘彩,再在彩炉中以低温烧成。在上彩上, 务府造办处绘彩,再在彩炉中以低温烧成。在上彩上,

2014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选修2第2讲(精)

2014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选修2第2讲(精)

第2讲 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考点清单] 1.《独立宣言》。

2.《人权宣言》。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一、美国《独立宣言》1.《独立宣言》的发表(1)背景①理论基础:“自然权利”“社会契约”理论、“主权在民”思想和三权分立等欧洲启蒙思想。

②思想宣传⎩⎪⎨⎪⎧ a.富兰克林反对奴隶制,主张黑人和印第安人应 享有同白人同等的权利,并主张实行普选制。

b.杰斐逊强调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主张建立人民广泛参政的民主共和国。

c.潘恩发表《常识》,消除了人民对英国国王的幻 想,激励人们为独立而勇敢地走向战争。

③独立战争:英国的血腥镇压,使争取独立成为整个殖民地人民的共同目标。

(2)发表:1776年7月4日宣言被通过。

2.《独立宣言》体现的民主思想 (1)平等与天赋人权:认为人生下来就应该是自由平等的,是不可剥夺或转让的。

(2)主权在民:人民是主权者,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政府应服从人民意志。

(3)人民革命权利:人民为了保障自己的自然权利,就有权起来革命以改变或推翻不履行自己职责或侵犯人民权利的政府。

3.《独立宣言》的评价(1)进步性⎩⎪⎪⎪⎨⎪⎪⎪⎧ ①它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在人类历史 上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

②它宣布人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它的提 出比法国《人权宣言》早13年,被马克思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

③它推动了欧洲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直接影响了法国大革命。

④它体现的民主思想,成为一代又一代美国人 不断追求的理想。

(2)局限性⎩⎪⎨⎪⎧ ①保留了奴隶制。

②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人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

二、法国《人权宣言》1.波旁王朝统治与大革命爆发(1)波旁王朝的统治 ①表现⎩⎪⎨⎪⎧a.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大力强化中央集权,巩固专 制统治。

大力扶植天主教,严加迫害新教派。

b.路易十五统治时期:国王更加荒淫无度,统治更加腐败。

c.路易十六统治时期:封建统治危机显现,法国面 临严重的财政危机。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2课-精品文档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2课-精品文档

2、中国瓷器的西传
唐代已输出国外 明清时随着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亚、非、欧 明代烧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的瓷器 清代按照欧洲人的订单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 在中国的影响下,17世纪欧洲国家开始生产瓷器
四 1、地位
、 异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四 、
2、发展历程:
五六千年前:出现了丝绸
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春秋战国秦汉时代 :
造型趋向灵便轻巧,纹饰趋于简
单,采用鎏金、镶嵌等装饰工艺
2、冶铁与炼钢技术

、 高 超
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





2、冶铁与炼钢技术

、 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高 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
超 的
西汉: 高炉炼铁和炒铁.
冶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
第二课
领先世界 的古代手工业


什么是手工业?
素 称 发
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 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

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

为家庭手工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 素
1、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历程

原始社会晚期 :

手工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夏商周时期 :

较大发展,主要生产青铜器,由官府垄断
2)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
3)东汉青瓷 青瓷熊形灯(三国) 4)北朝:白瓷(公道杯)
5)唐代: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唐代越窑青瓷莲花碗

2014届高中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必修1第2单元第2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

2014届高中历史(人民版)大一轮复习:必修1第2单元第2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

(2)胜利的原因:①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 这是中国民族革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两重性质的进步的和正义的战争,因此 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②全 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 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 醒和民族的凝聚力。从敌后战场到正面 战场,从国统区到沦陷区,从国内社会各 阶层到国外华侨,从汉族到少数民族都 充分体现了全民抗战的特点
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日本侵华 1.原因:(1)根本原因:灭亡中国,称 霸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明治维新时期 “大陆政策”,1928年“田中奏折”, 1936年《国策基准》);(2)直接原因: 1931年受 世界性经济危机 的影响,日本陷入极端困 明治维新 难的境地;(3)历史原因:日本 改 革不彻底带有极强的封建军事侵略性;(4) 红军 时机: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 。
•解析 【解析】从“苏区”可判断出是国共十 年对峙时期,而材料中多次出现“全中国” 可判断出是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项符合题意。A项发生在第一次国共合 作时期;D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 根据地开始创立于1927年,而“苏区”建 立于1931年,排除B。 •【答案】C
• 例3 (2013· 福建文综· 20)“中国为酷 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 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 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 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 兹特正式对日宣战”。这一告示发表的历 史背景( )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全面 抗战开始 •C.太平洋战争爆发 D.国共 合作宣言公布
• 解析 【解析】本题要求我们回答出中国 正式对日宣战的背景。教材上的表述是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12 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 战”。材料中“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 可以看出时间是1941年,ABD三项的时间 分别是1931、1937、1937,所以从时间 上也可以选出C。 •【答案】C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2 第2课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2 第2课

专题二第2课1.据统计,自1912年至1927年,由北京政府农商部批准注册的工商企业达1627家,平均每年注册102.8家;中国雇佣30名工人以上的工厂,1913年为279家,1920年为808家,1928年达到2327家。

材料表明民国前期(D)A.工业布局趋于平衡B.工业结构更加合理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民族工业获得较大发展【解析】材料信息表明1912~1927年,中国新注册的工商业迅速发展,较大工厂的数量增长迅速,说明当时民族工业的发展比较迅速,因此选择D项。

工业布局强调工业分布的区域,工业结构强调轻重工业的比例,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A、B两项;民族工业数量的增加与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必然联系,C项不正确。

2.下列关于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表述正确的是(C)A.钢铁机械制造业发展显著B.民族工业持续发展时间长C.发展较快的企业是纺织业D.民族资本超过了外国资本【解析】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主要是轻工业,所以C项符合题意。

A“钢铁机械制造业”、B“发展时间长”、D“超过了外国资本”皆不符合史实。

3.1932年,中国近代纺织实业家宋棐卿先生创办东亚毛呢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创立民族品牌。

4月,他将毛纺厂的产品注册为“抵羊”牌。

由商标的寓意看,该商标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D)A.自强求富B.货真价实C.民主科学D.实业救国【解析】“抵羊”即抵制洋货,提倡国货,体现的是实业救国思想,D项符合题意。

4.(2017·南京) 1935年,国民政府先后决定对金融和重要的战略物资进行统制。

1937年7月,国民政府决定立即对粮食、资源、交通、卫生机关等进行统制,随后在上海成立了四行总处,并由资源委员会主持沿海工厂的内迁。

这一做法(C)A.主要源于国内的经济危机B.首创了“战时经济体制”C.有效调配了国内战略资源D.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解析】结合“1935年”“1937年7月”等信息可判断出当时是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抗日战争,国民政府对金融和战略物资进行统制,故A项排除;“战时经济体制的首创”是近代国家在面临战争时普遍采用的手段,而不是国民政府所首创,故B项排除;材料中的“战略物资进行统制”是为了应对战争需要,有效地进行战略资源的调配,故C项正确;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是战争,而不是国民政府的战时体制,故D项排除。

高一历史第2课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第2课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第2课知识点归纳在高中历史的学习中,第2课是非常重要和基础的一课。

在这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历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事件。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第一个知识点是历史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历史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研究,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活动的学科。

历史研究的方法包括文献研究、考古研究和口述历史等,这些方法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并还原历史事实。

第二个知识点是人类文明的起源。

人类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这一时期,人类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形成了最早的定居社会,文化和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这个时期的重要发现是长江流域的仰韶文化和黄河流域的良渚文化等。

第三个知识点是古代文明的兴起。

在古代,各地的文明先后兴起并达到了辉煌的巅峰。

比如,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等都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代表。

这些文明的兴起与农业的发展、城市的建设以及社会制度的建立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四个知识点是中华文明的形成。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约5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朝代和历史事件,如夏、商、周、秦、汉、唐、宋等。

这些朝代的兴衰和历史事件的发生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五个知识点是世界史观的形成。

世界史观是对世界历史发展过程的全面评估和解释。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发展进行比较和研究,以形成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客观认识。

世界史观的形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历史,并能将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的文明联系起来。

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高一历史的第2课内容。

了解历史的定义和研究方法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历史的本质和研究手段。

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古代文明的兴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历史的长河和不同文明的交流和交融。

而了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世界史观的形成,则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地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和世界历史的演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世界一体化的背景和影响是什么? (1)背景:两次工业革命后,极大地促 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 商品销售和资本输出的需要,列强在世界 范围内扩张,使世界上绝大多数落后国家 和地区被卷入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 界经济走向整体化。
(2)影响:①世界一体化,促进了人群 的大规模的流动与融合,带来世界动植物物 种的广泛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农业经济 的发展。使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促进了全球文化 交流的扩大;②扩大了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 拉国家之间的差距;③资本主义列强间的矛 盾和冲突也日益加剧,19世纪末日趋复杂 的国际关系,实际上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 在国际政治领域内的体现。
• 解析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法国认为在世 界整体化的背景下了解邻居的重要性。本题需结 合所学知识,法德矛盾历来已久,同时20世纪初, 德国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迅速崛起,因此法国对 德国的崛起存有戒心。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B 项,以法国为核心的三国协约于1907年形成;C 项表述不准确同时不符合材料主旨。 •【答案】D
【学法指导】工业革命也称技术革命,是通 过技术创新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18世纪 60年代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巩固了新兴的 资本主义制度,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 折点,是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生产的重大 飞跃,工业革命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 也转变了人的价值观念、时间观念,促进了 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迈向工业化、城 市化的社会。工业革命还促进人口与资本的 流动,加剧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最终使东方 国家从属于西方国家。
2.工业革命引起了交通运输业的技术 革命,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 的 传播,促进了人口和资本的流动,扩大了 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的纽带 逐步形成。 3.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交流的日益密 切,资本主义国家按照 原则确立了资 自由 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的国际经济交 流的基本准则,使世界经济更加理智、信 用增强。
(3)消极影响:①经济方面,随着资本主 义经济实力的发展和增强,资本主义各国的垄 断资本家通过控制某部门生产进而控制了国家 的经济命脉,为自己攫取高额利润。②政治方 面,随着经济实力增长,垄断资本家更多地干 涉国家政治生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了垄断 组织的代表者。③对外方面,垄断组织的形成 推动殖民扩张,它们要求扩大资本输出的范围 。因此,代表垄断组织利益的资本主义国家加 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4)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推动 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英国从农业国 变成 工业国 ;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 理状况和 人口结构 ;加快城市化进 程;促进 科学教育事业 的发展,促 进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二、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 初步形成 1.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促 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广大的亚非拉国家沦为欧美资本主义 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资本主义 原材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
• 解析 【解析】“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成就有”,即《共
产党宣言》发表时的生产力成果,科技的进步、机器和 工具的改进等都属于生产力。《共产党宣言》发表于 1848年,当时英国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 趋于完成。1807年,美国人罗伯特· 富尔顿建造了世界上 第一艘蒸汽机动力的轮船。故A①②符合题意。1876年, 德国人奥托制造出第一台以煤气为燃料的四冲程内燃机, 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了有线电话,排除C、D两项。 •【答案】A

山东日照一模· 15)《从曼彻斯特到硅谷》 例1 (2013· 中这样写道:“英国→西欧:比利时、法国→中欧:德国 (包括奥地利)→东欧:俄国→日本。与法德同时的还有 美国,这样的一条工业化浪潮扩散的路线是颇堪玩味 的……为什么不是美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呢? 难道比利牛斯山太高了吗?但阿尔卑斯山并不低。为什么 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 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 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这段话的含义是 ( ) •A.地理位置影响工业革命的传播 B.工业革命沿主 要贸易线路蔓延 •C.工业革命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 D.代议制民主是 工业革命的前提
两次工业革命与走向整体的世界
一、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市场发展 的影响 1.第一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市场发展 的影响 (1)经济条件:资金条件是 海外殖民扩 张和掠夺;劳动力条件是 圈地运动 的进行; 技术条件是 手工工场 的发展;市场条件是殖 民扩张和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外市场。
代议制度
棉纺织业 大工厂制度 万能 蒸汽机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西方大国的垄断资本集团大规模向海外扩张, 加剧了对世界市场的争夺,为了寻求和扩大投资场 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 所,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 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 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的 最终确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迈出关键的一步,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
(2)积极影响:①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 步发展。具体表现在:A.企业充分利用它 所拥有的大量生产资料、最佳效率的机器 设备组织生产。B.更有效的社会分工,进 行较为科学、合理的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 。C.生产技术的发明和改进工作可以更大 规模地转化为生产活动。D.获得最有才干 的技术专家及经营管理人员,同时也迫使 经营者研究市场,改善企业管理,获得更 大的经济效益。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 解析 史实工业革命后,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蒸汽 动力和机器生产是主要的技术变革,产业工人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 成为社会的主要阶级,所以A正确。工场是在工业革命之前的生产 模式,所以B不正确。同理圈地运动也是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所 以C不正确。工业革命的开始是以1765年珍妮纺车的发明,而飞梭 是在1733年发明,是在工业革命之前,所以D不正确。故选A。 •【答案】A
• 例4
(2013· 广东广州高三期末· 21)1884年, 美国芝加哥建成世界第一栋“摩天大楼”。此后, 高耸林立的大楼逐渐改变现代城市的面貌,成为 二十世纪都会城市的重要景观。“摩天大楼”大 量出现,主要由于( ) •A.炼钢技术的改进 B.化学工业的 进步 •C.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D.计算机技 术的应用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判断能力。高耸林立的 大楼是钢筋结构,与大量钢材技术有关,故A正 确。 •【答案】A
• 例5 (2013· 浙江杭州一模· 18)1900年世博会
在法国巴黎举行,筹办此次世博会的法国工业部 长儒尔· 罗什曾感叹道:“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距 离变得越来越短,邻居也就越来越近,因此了解 自己的邻居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一个人对 周围的邻居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他将面临危 险。”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法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B.以法国 为核心的三国协约已经形成 •C.世界变小使得国与国之间都成为邻居 D.法 国可能对德国的迅速崛起存有戒心
电信工具 的创新,使世界各地的生产、 流通 和
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学法指导】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资本主 义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阶段,发生于1870 年前后,到20世纪初基本完成。第二次工 业革命总的特征是科学技术成就迅速地应 用到工业上。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 现在三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 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 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从蒸汽时代推 进到电气时代,它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 发展,导致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使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局部变化,垄断应运 而生,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解析】材料指出工业革命突破地理条件的限制,而向 解析 世界扩展,工业革命的发生在具备特定的历史环境、社会条件的国 家和地区,此段话反映了工业革命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故C正确。 •【答案】C
• 例2 (2013· 北京海淀高三期末· 28)第一次工
业革命是一场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变革。它包括生 产组织变革、技术变革和社会阶级关系变革。下 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 •A.工厂 蒸汽机 工业资产阶级 B.工场 蒸 汽机 产业工人阶级 •C.圈地运动 珍妮机 金融资产阶级 D. 工 厂 飞梭 中小资产阶级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市场发 展的影响 1.条件:科技上,科学的突破、技术的 创新,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资金上,大量资本的积累、 国际货币。 的出现,为新兴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 供了充足的资金;市场上,世界市场初步形 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发电机
电话 石油工 电
业 气时代 垄断组织
尽管垄断组织带来了某些问题,但垄断 资本主义阶段各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并没有放 慢。20世纪初垄断组织发展程度很高的美 德两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就有力地证明 了垄断组织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②垄 断组织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对克服生产无 政府状态起了积极作用,表现出资本主义制 度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而它实际上是资 产阶级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怎样全面认识垄断组织形成及其带来 的影响? (1)垄断组织出现的前提条件:垄断组 织的出现,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是资 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19世纪最后 30年,科技取得巨大进步,世界处于“和平” 发展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竞争不 断加剧,使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股份公司 广泛建立。资本和生产的迅速集中,为垄断 组织的产生确立了前提条件。
• 例3
• •
(2013· 四川广安二模· 8)马克思和恩 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在它的 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 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 大。”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成就有( ) ①机器的采用 ②轮船的行驶 ③内燃机的 创制 ④有线电话的发明 ①② B.②④ C.② ③ D.①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