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的幸运

合集下载

李政道的简介和事迹

李政道的简介和事迹

李政道的简介和事迹摘要:李政道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他的生平事迹不仅是中国科学最辉煌的一页,也是世界科学史上的一个不可磨灭的篇章。

本文主要介绍了李政道的生平、学术成就和对中国科学事业的贡献。

他不仅在物理学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且在教育、海外交流和国家战略等领域也有卓越的表现。

关键词:李政道,物理学家,学术成就,中国科学,教育,海外交流,国家战略一、生平李政道于1926年10月村于四川省重庆市,是一位学者世家的儿子。

李政道小时候在父亲的影响下,接触了许多科学书籍。

他在上初中时,已经自学了小学和初中的全部知识,并且突破了不少难题。

1942年考入光华大学物理系。

1946年,他以特别优秀的成绩考入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并师从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恩里克·费米。

1950年,李政道担任芝加哥大学助理教授,后又先后担任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主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等职务。

二、学术成就李政道是一位多产的学者,他在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力学、物理学史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贡献。

他最早系统地研究了冷原子核的结构,论述了原子核自旋和凝聚态的成因,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1950年代,李政道转向等离子体物理的研究。

他提出了“最小松弛时间”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等离子体松弛机理和等离子体泡的形成过程。

此外,他还在物理学史领域提出了“相对论不确定性原理”的概念。

他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全球的认可,并被授予了众多荣誉。

三、对中国科学事业的贡献李政道在海外一直热心于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1955年,他与汤超人、陈省身等人成立了华美物理学会,致力于加强海内外华人物理学家之间的联系。

1964年,他参与筹建了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并长期担任该机构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

1986年,他还为中美之间高精尖科技交流大力倡导,担任科技事务委员会主席。

他的贡献不仅限于学术研究领域,还包括提高中国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培养出一批优秀物理学家。

四、结论李政道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他的科研成果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物理学家李政道-文档资料

物理学家李政道-文档资料

家世
李政道的曾祖父李子义是江苏东吴大学(即现
在的苏州大学)的前身苏州博习书院创建人之 一。李政道的伯祖父曾任东吴大学教务长达数 十年,伯父也在博习医院和东吴大学任职数十 年。 1950年代,台湾时期,李政道在台湾的母亲张 明璋女士和二哥李崇道(李崇道毕业于广西大 学农学院,曾任中兴大学校长、农委会主委)、 二嫂许淑英,因在家里留宿一位旧时广西大学 同学,以“掩护匪谍”罪名入狱。张明璋女士 去世后,李政道将母亲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 力学、天体物理方面的工作也颇有建树。 1949年与罗森布拉斯和杨振宁合作提出普适费米弱 作用和中间玻色子的存在。 1951年提出水力学中二维空间没有湍流。 1952年与派尼斯合作研究固体物理中极化子的构造。 1954年发表了量子场论中的著名的“李模型”理论。 1957年与奥赫梅和杨振宁合作提出电荷共轭不守恒 和时间不反演的可能性。1959年与杨振宁合作,研 究了硬球玻色气体的分子动理论,对研究氦Ⅱ的超流 动性作出了贡献。

1964-84 哥伦比亚大学费米物理讲座教授 1984- 哥伦比亚大学全级教授 1986- 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CAST, WL)主任 1986- 北京现代物理中心主任(北京大学) 1988- 浙江现代物理中心主任(浙江大学) 1997-2003 RIKEN-BNL研究中心主任 2004- RIKEN-BNL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2006至今 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 1985-93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理事会成员 1990-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董事会成员
1946年,20岁的李政道到美国留学,被芝加哥大学 研究生院录取。3年后便以“有特殊见解和成就” 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辨,被誉为“神童博士”,其时 年仅23岁。 1956年,李政道与杨振宁一起发表了一篇文章,推 翻了物理学中心信息之—宇称守恒,解决了当时的 θ-τ之谜─就是后来称为的K介子有两种不同的衰变 方式:一种衰变成偶宇称态,一种衰变成奇宇称态。 如果弱衰变过程中宇称守恒,那么它们必定是两种 宇称状态不同的K介子。但是从质量和寿命来看, 它们又应该是同一种介子。他们通过分析,认识到 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并提出了几种 检验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不是守恒的实验途径。次 年,这一理论预见得到吴健雄小组的实验证实。因 此,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工作迅速得到了学术界的公 认,并共同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祖国的科学家创造着世界的奇迹

祖国的科学家创造着世界的奇迹

祖国的科学家创造着世界的奇迹科学家是祖国的骄傲,他们用智慧和勇气探索未知的领域,为祖国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不仅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还为世界带来了一系列的奇迹。

本文将介绍一些祖国科学家的伟大成就,展示他们在不同领域中开创的新纪元。

一、杨振宁、李政道的“破镜重圆”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位科学家以超强的智慧和人类的超常科学素养,打破了物理学界的教条,合作提出了著名的“破镜重圆”理论。

这一创新性成果颠覆了人们对物理学界的认知,引领了新时代的到来。

他们凭借着这一理论,为物理学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为中国物理学界树立了标杆。

二、屠呦呦的“青蒿素”屠呦呦是一位杰出的医药科学家,她发现了青蒿素这一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

青蒿素的发现使得抗疟疾药物领域得到突破性的进展,极大地改善了世界各地疟疾患者的生存条件。

屠呦呦的成就使得中国在医药科学领域声名远扬,也为全球抗击疟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郭永怀的“复方人免疫球蛋白”郭永怀是一位著名的生物工程科学家,他的研究成果——复方人免疫球蛋白的发现和应用,为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医疗手段。

这一新型药物不仅可以有效治疗免疫系统疾病,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郭永怀科研成果的突出贡献,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健康状况,对于现代医学的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屠呦呦、陈晓华的“中医药”屠呦呦和陈晓华是中医药领域的两位杰出科学家,他们的研究成果使得中医药走出国门,为世界健康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中医药的独特治疗方式和疗效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认可。

屠呦呦和陈晓华的成就,不仅让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得以传承和发展,也为中医药的国际化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五、张嘉淦的“石墨烯”张嘉淦是材料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他发现了石墨烯这一具有革命性应用潜力的材料。

石墨烯具有极高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以及出色的机械强度和柔韧性,被誉为“未来之材料”。

张嘉淦的科研成果在能源、电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改善人类生活和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学到老活到老的名人故事

学到老活到老的名人故事

学到老活到老,是多少人的梦想,也是许多名人的励志故事。

下面就介绍一位令人膜
拜的老人,他的活力令人叹服。

他就是著名的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政道,现年九十八岁。

他是一位教育家、学者,被认为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者,在中国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李政道老人几乎每天都在研究、写作、演讲,他一生致力于物理学研究,几乎不休息,他有着不折不扣的精力和活力,充满了激情和活力,他从未放弃研究,从不停止学习,至
今仍然坚持不懈。

李政道老人的学习精神和勤奋精神令人叹服,他的身体状况和心态依然坚强,他付出
了无数的努力,他的不懈努力和他的一生就是他学到老活到老的最好诠释。

李政道老人是我们学习勤奋的榜样,他是中国科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他的励
志故事令人叹服,他是我们学习精神和勤奋精神的榜样。

师徒传承

师徒传承

早期教育和超常教育的典范从“神童博士”到诺贝尔奖得主——记著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的人生求索文/本刊记者王学信半个世纪前, 1957年12月10日,在瑞典王国首都斯德哥尔摩,有两位年轻的中国人第一次站到了诺贝尔奖领奖台上,他们就是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和杨振宁博士。

当时,杨振宁35岁,而李政道年仅31岁,他和杨振宁成为全世界华人心目中的骄傲。

因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发现,以及该理论在实验中被吴健雄博士加以证实,李政道和杨振宁被授予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诺贝尔奖隆重而荣耀的颁奖仪式上,每位获奖者都要致答辞。

李政道致答辞时先以中文开头,然后用英文,他说:‚一个科学上的成就,是许多在同一或相关领域中的研究者积累的结果。

没有过去的经验,没有现在的激励,就不会产生我们今天的观念和知识;没有将来的实验,我们今天的观念与知识也不能进化。

虽然这许多因素构成了任何进步的整体,人们往往只记得最后光辉的收获而忘记了其中辛勤的耕作。

在今天的隆重仪式上,我格外感受到,有许多伟大的物理学家,他们为人类对自然界的了解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但还没有像我今天这样被授予如此的荣誉。

‛在每位获奖者都致完答辞后,李政道代表所有的获奖者致辞,他指出:‚我们以有限的人类智慧去认识无限的宇宙奥秘,是一个永不终止的过程。

‛接着,他讲述了一段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如来佛手掌中翻跟头的故事,他说:‚孙悟空翻了一串跟斗,以为已经到了宇宙的尽头,实际上他还在如来佛的手掌中。

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取得很快的进步,但是,我们必须记住,即使到了如来佛手指的底部,我们离绝对真理还很远、很远。

‛李政道生动而精彩的致辞,赢得全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战火中辗转求学,备尝艰辛1926年11月25日,李政道生于上海一书香门第。

祖籍苏州的父亲李骏康是金陵大学农化系第一届毕业生,后长年从事化学工业的研究和开拓,母亲张明璋则毕业于著名的上海启明女子中学,是当时中国少有的受教育女性,这在当时可算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

李政道博士的故事

李政道博士的故事

李政道博士的故事李政道博士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其主要研究领域是代数几何学。

他于1946年出生于台湾,自幼便表现出对数学的兴趣和天赋。

以下是李政道博士的一些故事和成就:1. 小学时期就表现出卓越的数学天赋,曾在三年级时解出高年级难题,被老师惊叹。

2. 1963年进入台湾大学数学系学习,1967年获得学士学位,随后前往美国深造。

3. 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代数几何学大师Alexander Grothendieck。

4. 1977年,李政道博士在《Crelle's Journal》上发表了他的博士论文,题为“Supersingular abelian varieties over $\mathbb{Z}$[1/p]”。

5. 1987年,李政道博士受聘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担任数学教授,成为该学院第一位非白人教授。

6. 1994年,李政道博士获得菲尔兹奖(Fields Medal),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华人数学家。

7. 2003年,李政道博士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以表彰他在数学上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8. 除了在数学上的成就,李政道博士还是一位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

他曾经主张数学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应试训练。

9. 李政道博士曾经说过:“数学家不是被称为“神童”时决定要成为数学家的,而是在上学期间感到数学兴趣,并愈来愈感到兴趣的人最有可能成为数学家。

”李政道博士以其深厚的数学功底和杰出的研究成果,为数学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他的一生充满了奋斗和探索的精神,不仅为华人在国际数学领域树立了声望,也向年轻学子证明了只要有梦想和努力,就能成为伟大的数学家。

高中语文 2.7 访李政道博士课件 粤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 2.7 访李政道博士课件 粤教版必修5

3.通过李政道博士的回忆,你认为毛主席和他的观点有不一致之处的根本 原因是什么?
提示:毛主席是政治家、革命家,他所涉及的领域和经历都不同于李政道博 士,毛主席自己也说他一生经历的都是动荡,认为动是重要的,而且他年轻时研 究科学的时间不多,所以两人观点有不统一之处,这是必然的。
整合你的思路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7 访李政 道博士
李政道博士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他谦逊平和,他勤勉努力, 他脚踏实地,他勇于创新,他坦然面对功利,他甘为科学献身。学习本文,要了解 访谈的有关知识,学习李政道博士的优秀品质。
帮助你知人论世
闵捷:《北京青年报》特约记者。 2002 年 12 月 10 日,是诺贝尔奖设立 100 周年纪念日。《北京青年报》与 《发现图形科普》杂志社联合推出了大型采访活动——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所 在国家或地区,与大师们面对面访谈。本篇课文是《北京青年报》特约记者闵 捷对李政道博士的采访。
点评:在某些人的眼里艺术和科学好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其实这种观 点是错误的。李政道博士用这两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 科学和艺术有相通的地方,艺术是创新的动力,创新是科学的灵魂,艺术中蕴涵 着科学的因子,科学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宇宙的艺术。这两句话生动形象,也正 如本文一开始记者描写李政道博士所在的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四楼会议室的壁画,艺术能反映科学的现象和规律,科学也就成了艺术的内容和 表现对象。
词语 辉 huáng huáng 恐 huáng 论 国 jí 慰 jiè
易错字 煌 惶 遑 籍 藉
3.解词义 混沌: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色彩斑斓:颜色灿烂多彩。 欢欣鼓舞:形容非常高兴振奋。 4.辨用法 (1)乃至 甚至 ①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世界著名的华人科学家,李政道博士多年来与中 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以他独特的影响力为中国科技发展乃至现代化建设作 出了重大的贡献。 ②2011 年 1 月 6 日,在广州联合举办的“重铸竞争力”城市观点中国行 2010 年度论坛中,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指出,部分房价上涨过快城市的地方 政府有权根据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决定限购甚至禁购。

华人科学家在粒子物理领域的成果和事迹

华人科学家在粒子物理领域的成果和事迹

华人科学家在粒子物理领域的成果和事迹
华人科学家在粒子物理领域做出了很多重要的成果和贡献,以下列举一些著名的事迹和成果:
1.李政道:李政道是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他与杨振宁合作提出
了弱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因此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2.王淦昌:王淦昌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他是八十年代发现中微子
振荡现象的第一人,为粒子物理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3.周培源:周培源是粒子物理学家,他在八十年代提出了“周守
恒”理论,为弱相互作用和基本粒子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4.石建光:石建光是著名的粒子物理学家,他是LHCb实验的发
起人和领导者,该实验发现了重子共振态,为探索粒子物理提供了重要线索。

5.蒋兆和:蒋兆和是著名的粒子物理学家,他是日本东京大学的
教授,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文,为理解弱相互作用做出了贡献。

6.陈建功:陈建功是著名的粒子物理学家,他与合作者一起发现
了重大弱相互作用效应,这项成果使得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了基本粒子物理学中的关键问题。

以上是一些著名的华人科学家在粒子物理领域所做出的重要成果和贡献,他们的努力为人类认识和探索自然界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突破。

政道有感

政道有感

读《李政道》有感闲读《李政道》,视野第一次触及了这位诺贝尔奖得主。

他生于中国,长于中国,于1956年与杨振宁共同提出了“弱相互作用宇称不互恒”理论,并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走进李政道,发现这位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少年,自小便受到了各种自然学科和科学学科的熏陶,并对数学和物理学有着独特的爱好。

瘦小、腼腆、安静的他对学习孜孜以求。

灵魂秉承着“万般接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

然而,时代的动荡也给他带来了奔波的年华。

在第二次世界打战的背景下,李政道并没有选择隐居于安逸之地,而踏上了四处奔波的求学之路。

记得书中有一段刻画了李政道在茶馆读书的事。

因为学校条件差,而茶馆晚上有汽灯,他便到茶馆里泡上一杯茶,买一个座位。

渐渐地,茶馆老板对他的态度也由白眼冷对转为理解和支持。

李政道成了茶馆里的大学生!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小政道的成绩依然是全班最优秀的。

颠沛与流离,反倒孕育了他满腔的爱国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求,为他日后登上科学高峰奠定了基础。

由此不禁想到,养尊处优于我辈,竟是何等惭愧。

在这样一个富足的时代,不珍惜读书机会少年的多如牛毛,挥霍青春仿佛才是真正的人生追求。

于我,一个刚上大学的学生,着实对这个凭个人努力一步步攀登物理学高峰的学者感染了。

他在求学途中的刻苦、执着和对科学真理的追求都激励着我迈过前方的困境。

“敢于质疑,向权威发出挑战”永远都是科学家该秉承的理念。

宇称守恒定律同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都是当时自然界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定律。

科学家都将其视为真理。

然而“θ-τ”之谜的出现,触犯了宇称守恒的禁令。

如晴天霹雳,科学家面临着大是大非的选择。

而李政道和杨振宁大胆假设,协同吴健雄的实验共同攻克了这座新的物理大山。

爱因斯坦曾说:“李政道的想法有时比我们这些老辈都高明。

于是,再次反思,今日的你我,面对眼前的知识,只是一味的接受,而没有尝试过去质疑。

笼统的接受知识,没有创新怕是中国教育界和科学界的一大瓶颈。

李政道与他的三位中国恩师

李政道与他的三位中国恩师

李政道与他的三位中国恩师作者:黄庆桥来源:《科学文化评论》2018年第02期摘要 1946年春,仅为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李政道被选中赴美研修原子技术,原因与三位物理学大师密不可分。

束星北对李政道志向物理学有“启蒙”之功;吴大猷选中李政道跟随自己赴美是一个大胆的决定,引发了西南联大物理系年轻教师的不满,但得到了理学院院长叶企孙的鼎力支持。

李政道在学业上表现出来的天分和才华是吴大猷和叶企孙都选中他的根本原因。

李政道早年的“机遇”与“幸运”是他后来不断为中国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尽心尽力做出贡献的根源所在。

关键词李政道束星北吴大猷叶企孙1945年夏天,原子弹的威力不仅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败亡,也震撼了身处二战煎熬之中的各国政治家的心。

譬如,当时的蒋介石听从了高参们的意见和建议,计划向美国学习原子技术,在中国研发原子弹。

于是,从1945年秋开始,国民政府就开始为研制原子弹而做准备,其中最著名、影响最为深远的要数1946年派员赴美学习原子技术的“种子计划”了。

在“种子计划”遴选出的6位年轻人中,李政道最引人注目。

李政道当时不足20岁,仅为西南联大物理系二年级在读学生。

可是,就是这么一位大二的学生,竟然被西南联大物理系主任吴大猷教授选中赴美深造学习原子技术,这不仅让时人大为惊讶,也是一个有争议的决定。

要知道,彼时的西南联大物理系不仅有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还有在读研究生(彼时已赴美的杨振宁即为该系研究生),甚至还有不少毕业留校青年教师(与李政道一起赴美的朱光亚就是留校工作的助教)。

也就是说,吴大猷并非无人可选,可他为何偏偏选中了李政道?他如何面对和处理来自高年级学生和青年教师的非议和不满?又是谁鼎力支持他的决定?一束星北的“启蒙”之功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段话用在李政道的身上恰如其分。

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使中国人民生活在战争的水深火热之中,李政道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难以获得完整的基础教育。

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简介

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简介

一、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简介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出生于上海市(祖籍江苏省苏州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李骏康是金陵大学(1952年并人南京大学)农业化学系首届毕业生,母亲张明璋毕业于上海启明女子中学,大哥李宏道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商科,二哥李崇道毕业于广西大学畜牧兽医学系,大弟李达道肄业于上海大同大学航空工程系,二弟李学道和小妹李雅芸均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系¨。

-],曾就读于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附中和抗战时期浙江嘉兴秀州中学内迁江西组建的赣州联合中学,因战乱连小学和中学毕业的正式文凭都未取得,1943年夏在贵阳以同等学力考入国立浙江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当时浙江大学本部已从广西宜山县迁至贵州遵义老城,文学院、工学院及师范文科设在遵义,理学院、农学院及师范理科设在湄潭县,一年级新生在湄潭永兴镇上课)。

在永兴镇上大学一年级[师从享有“中国雷达之父”美誉的理论物理学家束星北(1907--1983)教授]。

1944年夏他因翻车事故受伤休学半年,同年11月日军侵入贵州,浙江大学停办,1945年年初他辗转进入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学习(师从物理学家吴大猷教授),1946年9月获政府经费资助和朱光亚(1924.12.25—201 1.02.26)一起作为吴大猷教授[wuDayou,1907.09.29—2000.03.04,被誉为“中国(近代)物理学之父”]的随行研究生赴美。

李政道以大二学历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因无大学毕业文凭刚开始时是非正式生),1948年春通过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的博士研究生资格考试并被录取,1950年年初以“有特殊见解和成就”通过博士论文《白矮星内的氢含量(Hydrogen content ofwhitedwa矿stars)》的答辩(利用新的星体结构稳定性证明白矮星内的氢含量不大于l%,从而说明白矮星只能是恒星演化的终点。

同时证明白矮星的能量并非是其内部核反应的结果,并首次正确地计算出简并物质的电导率。

杨振宁与李政道失和之谜

杨振宁与李政道失和之谜

杨振宁与李政道失和之谜作者:来源:《新传奇》2017年第14期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合作长达十六年之久,并同获诺贝尔奖。

然而,从1962年以后,他们彻底失和,这成为国际科学界以及中国科学发展史上的一大憾事。

直到今天,他们失和的真正原因仍是一团迷雾。

曾经亲如兄弟1946年,李政道来到美国,师从著名物理学家费米学习理论物理。

杨振宁比李政道高两个年级,两人都是西南联大校友,交往自然开始。

杨振宁见到李政道以后,对他印象极佳,并且敏锐地察觉到李在物理学方面的智慧与才华。

而李政道也认为“杨极端聪明,在数学物理上特别有天赋”。

他们很快就成了亲密无间的朋友。

1949年,杨振宁到普林斯顿研究院做访问成员,当时的李政道在加州伯克利大学,生活并不愉快。

杨振宁得知此事后,找到院长奥本海默(美国原子弹之父)请求帮忙,于是,李政道来到了物理学研究气氛浓厚的普林斯顿。

李杨两家比邻而居,两家人来往密切,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两人的论文甚至引起了爱因斯坦的重视。

1952年的一天,二人还受邀与爱因斯坦见面。

1956年,他们合作写了一篇名为《在弱相互作用之下宇称守恒的问题》的论文,发表在《物理评论》上,对于物理学家一向深信不疑的宇称不守恒定律在弱作用中的有效性提出质疑。

这篇论文造成了科学概念上的一次革命,他们因此在1957年共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使他们成为最先得到诺贝尔奖的华人。

那一年杨振宁三十五岁,李政道三十一岁。

1957年杨、李得奖之后,两人的合作更加密切。

有一段时间,大家常看见这对诺贝尔奖得主在一起。

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一时传为佳话。

当年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奥本海默说:李政道和杨振宁坐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草地上讨论问题,是一道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致。

除了在科学上合作之外,杨、李两家人也有密切的来往。

杨振宁夫人杜致礼和李政道夫人秦惠莙在一起相处很愉快,两家的孩子也都在一起玩。

他们还有一张两家大儿子在一起洗澡的照片。

矛盾焦点还是优先权就在两人的合作蒸蒸日上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纠纷,导火索是合写论文的署名顺序问题。

李政道的幸运

李政道的幸运
20  ̄ 1 期 ・・・・・・・・・・评 09 0 的手稿 借 以扬点 名气 讨点 粥罢 了 !

度 。费 米 问 : 你是 怎 么知道 的?李政道 说 : 是
现 在 ,查 家 出了个 作 协 名誉 副主 席 , 大 概 是属 于承 继光扬 家 声 的好 事 吧 。可想 起那 位 赍 志 而没 的查 良铮 , 即诗 人 穆 旦 , 总 觉 我 得 他 才像 查 慎 行 家里 的人 。 当然 , 庸 做 了 金 作 协名 誉副 主席 。部 分查 家 的人 以及部 分不 是查 家 的人 对此 是 十分高 兴 的。 有 的人写 了伟 大 的作 品 ,却 没有 署 名 ,
的幸 运
这件 事 情 让李 政 道博 士一 生 受 益无 穷 。 李 政 道博 士说 , 自己 是 幸 运 的 , 在学 生 时 代 有 幸 碰上 了费 米教授 。这件 事情 使 自己得 出 任 何 事情都 要 以身作 则 的人生 结论 。使 自己 在 以后 无论 学 术研 究 还 是 做人 处 世 当 中 , 都 始终 坚 持 脚 踏 实 地 , 体 力 行 , 时 也 更 加 身 同 激 发 了 自己对 科学 研究 、 解决 问题 的兴 趣 。 李政 道 博 士 说 , 自己现在 带 研 究生 沿 用
与 学 生讨 论 问题 , 培养 学 生 探讨 解 决 问题 的
兴 趣 , 为 一个 人 , 有 当 他 对 所 从 事 的事 因 只
业 有 了浓 厚 兴 趣 的 时 候 ,才 会 全 身 心 地 投
入 . 能够有 所发 现 。■ 才
都 能够 自己独 立 思考 , 找到 答 案 。 费米 每 次 讨论 时都 问问 题 , 李政 道 回答 。 让
的 就是 费 米教 授 的教学 方 法 , 一 定 的 时 间 用

李政道与他的三位中国恩师

李政道与他的三位中国恩师
70《科学文化评论》第 15卷 第 2期 (2018):70—77
科学 与人 文
李 政 道 与他 的三 位 中 国恩 师
黄 庆 桥
摘 要 1946年春 ,仅 为 大学二 年 级学生 的李政道被 选 中赴 美研 修原 子技 术 ,原 因与三位物理 学大师 密不可 分。束星 北对 李政 道 志向物理 学有 “启 蒙”之功 ;吴 大猷选 中李政道跟 随 自己赴 美是 一个 大胆 的决 定,引发 了西南联 大物理 系年轻教 师 的不满 ,但得到 了理 学院院长叶 企孙 的鼎 力支持 。李政 道在 学业上表现 出来 的 天 分和 才华是 吴大猷和 叶企孙都选 中他的根 本原 因。李政道早 年的 “机遇 ”与 “幸 运”是他后 来不断 为 中国科 技和教 育事业 的发展尽 心尽 力做 出贡献 的根 源所在 。 关键词 李政 道 柬星 北 吴大猷 叶 企孙
束 星 北 的 “启 蒙 ” 之 功
古人 云 :“天将降大任于斯 人也 ,必选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伐 其 身行 ,行 弗乱其 所为 ,所 以动心 忍性 ,曾益其 所不 能。”这段话 用在 李政道 的 身上恰如 其分。日本帝 国主义 的野蛮侵略使 中国人 民生活在 战争的水深火热之 中 , 李政 道和 大多数 同龄人一 样 ,难 以获得 完整 的基 础教育 。李政道 的特殊 性在 于 , 他甚 至小学 、中学 、大学都 没有 毕业过 !也就是说 ,学生时代 的李政 道只获得过 博士学位 !这听起来有 些匪夷所思 ,而事实就 是如 此。但是 ,这 并不意 味着 李政 道 没有 接受严格 的科 学训 练。恰 恰相 反 ,李政道凭借 顽 强的毅力 和过人 的天分 , 在每一个学 习阶段 ,都有超越 同龄人的付 出和 收获 。

李政道赴美深造记

李政道赴美深造记

对 中国儿童 教育事业有筚路 蓝缕 之功。关于鼓 楼幼稚 同的意义 ,不用说 得太多 ,只要 看看钟 昭华 曾经 写过 的一段话 就够 了 :“中国最 著名 的幼稚 园 ,不是南 京鼓 楼幼稚园吗?开辟 中国 幼稚 教育的园地 ,不是南京鼓楼幼稚园吗?” 在南 京鼓楼幼稚 园的发展过程中 ,陈鹤琴的教 育思想也 日益完善 并成熟 起来 ,并在后来创办 江西幼师 时形成 “活教育”的思想 。关 于 “活 教育 ”,陈鹤琴说 得很 明 白 :“活教育的 目的就
李政 道 1926年 生 于 上海 。抗 战 全 面爆 发 时 ,他 才11岁。 日本的侵略使 中国人 民生活在 战争的水 深火热之中 ,李政道和大多数 同龄人 一 样 ,难以获得 良好的基础教育 。而李政道 的 特殊性 在于 ,他不仅没有接受过 良好 的中小学 基础教育 ,甚至小学 、中学 、大学都没有毕业 过 。也就是说 ,学生时代的李政道 只获得过博 士学位 。这听起来匪夷所思 ,但这并不意味着
人物春 秋
李政道赴美 深造记
文 I黄庆桥
李 政 道
1 945 军 譬
处二 战煎熬 中的各 国政治 家。当时 ,蒋 介石 听 从 了高参们 的建议 ,计划 向美 国学 习原子能技 术 ,在 中国研 发原 子弹。于是 ,从1945年秋 开 始 ,国民政府就开 始为研制原子 弹做 准备 ,其 中最 著名 、影 响最 为深远的要 数 1946年派员赴 美学 习原子技 术的 “种 子计 划”。
在 为 《束 星北 档 案 》一 书所 写 的 《序 》 里 ,李政道 说 :“对 于我一 生的物 理学研 究来 说 ,束 老 师对我 最 初 的帮 助 和影 响是 非 常重 要 的。”李政 道本来 考墩 的是浙 江大学 的电机

李政道的小故事

李政道的小故事

李政道的小故事李政道,那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啊!他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你知道吗,李政道小时候就展现出了对知识的强烈渴望。

就像一颗迫不及待要破土而出的种子,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他在学习上那股子劲儿,真的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人家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李政道对科学的兴趣那简直是如熊熊烈火一般炽热呀!后来,他去了美国深造。

哎呀呀,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就好像一个勇敢的战士,独自踏上了充满挑战的征程。

在异国他乡,他面对各种困难和压力,可他从来没有退缩过。

这是多么坚韧的品质啊!要是换了别人,说不定早就打退堂鼓了。

李政道在科学研究上的专注和执着,那真的像工匠对待自己最心爱的作品一样。

他会为了一个实验数据反复琢磨,为了一个理论不断推敲。

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工匠精神吗?他的努力最终换来了巨大的成就,获得了诺贝尔奖呢!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荣誉啊!这就好比攀登高峰的人,终于站在了山顶,领略到了那无比壮丽的景色。

想想我们自己,有时候遇到一点小困难就唉声叹气,和李政道比起来,我们不觉得惭愧吗?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有决心,有毅力,就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难道我们不应该向他学习吗?不应该也为了自己的梦想去拼搏一把吗?李政道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的成长历程,更是一部激励我们前进的奋斗史。

他让我们明白,成功不是偶然的,是需要付出无数努力和汗水的。

我们不能只看到别人的辉煌,而忽略了他们背后的艰辛。

我们也不能总是羡慕别人的成就,而自己却不行动起来。

我们要像李政道那样,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我们要相信,只要我们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

也许我们不会像李政道那样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但我们可以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实现自己的价值。

李政道的故事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让我们跟着他的脚步,一起去追逐梦想吧!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心灵鸡汤系列:人生笔记-第2章

心灵鸡汤系列:人生笔记-第2章

第2章爱用一生的思维方式1.李政道的幸运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1940年到美国读研究生,他的导师是大师级的物理学家费米教授。

费米教授每周用半天时间跟李政道讨论问题,他的主要目的是训练,让学生对一切物理问题都能够自己独立思考,找到答案。

费米每次讨论时都问问题,让李政道回答。

有一次,费米问李政道:太阳中间的温度是多少?李政道答:大概是一千万绝对温度。

费米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李政道说:是从文献上看来的。

费米问:你自己有没有算过?李政道答:没有,这个计算比较复杂。

费米告诉李政道:作为一个学者,这样不行,你一定要自己思考和估计,你不能这样接受人家的结论。

李政道问:那怎么办?这里面有两个公式,看起来倒也不是最复杂,真要算起来,却并不那么简单。

费米说:你能不能想一个其它的方法来计算?李政道说:想什么办法呢?没有大计算器。

费米说:我们一块来做一个大的计算器。

费米教授当时正在做着很重要的物理实验,跟做计算器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他放下手中的实验,与李政道-起做了计算器。

不久,全世界惟-的、专门用来做大计算的计算器做好了,李政道用自己的计算器,用新的方法计算出了太阳中间的温度。

李政道博士在一次讲演中专门讲到这个故事。

他说,费米教授看重的,并不仅仅是做这样一次计算,他是让学生明白,作为一个科学家,你不能轻易接受别人的结论,你必须自己亲手实验,而且要尝试使用新的方法。

这件事情让李政道博士一生受益无穷。

李政道博士说,自己是幸运的,在学生时代有幸碰上了费米教授。

这件事情使自己得出任何事情都要以身作则的人生结论。

使自己在以后无论学术研究还是做人处世当中,都始终坚持脚踏实地,想新方法,同时也启发了自己对科学研究、解决问题的兴趣。

李政道博士说,自己现在带研究生沿用的就是费米教授的教学方法,用一定的时间与学生讨论问题,培养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兴趣,因为一个人,只要当他对所从事的事业有了浓厚兴趣的时候,才会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够有所发现2.诺言,你守候了吗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一名赶末班车回家的军官被一位妇女拦住。

海外华人报效祖国的故事

海外华人报效祖国的故事

李政道回国助力科研:李政道是美国著名的华裔物理学家,他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流体力学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虽然在美国享有盛誉,但李政道一直心系祖国。

他多次回国,与国内的科研机构合作,推动国内物理学研究的发展。

他还积极倡导并推动中美科学交流,促进了两国在科研领域的合作。

李嘉诚投资内地助力经济:李嘉诚是香港著名的企业家、中国的超人李嘉诚,他的产业遍布全球。

虽然李嘉诚在商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他多次在内地投资,支持内地的经济发展。

他的投资涉及房地产、零售、能源等多个领域,为内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只是众多海外华人报效祖国的故事中的两个例子。

还有很多其他的海外华人,他们也在以自己的方式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这些故事表明,无论身在何处,海外华人都心系祖国,愿意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名人李政道的故事:为爱情减肥学跳舞

名人李政道的故事:为爱情减肥学跳舞

名人李政道的故事:为爱情减肥学跳舞1946年秋,20岁的李政道进入芝加哥大学后,暗下决心,不在学术上取得成就,不会过早地恋爱、结婚。

李政道入学后,因为他有双份奖学金,便买了一辆二手小轿车。

1948年圣诞节前夕,朋友黄宛请他帮忙到火车站接他的朋友凌宁的妹妹,名叫南希·凌,是从堪萨斯州哈维埃尔来芝加哥度假的。

李政道欣然从命。

除了凌宁的妹妹外,一同到达的还有一位中国女学生。

她身材苗条,端庄秀丽,十分妩媚漂亮。

李政道见了,不觉“一见钟情”。

那位女生名叫秦惠箬,是南希的同学,她是陪南希到芝加哥来度圣诞节的。

而在同时,南希·凌也对李政道产生了好感,但李政道并没有觉察到。

李政道回到了公寓,可那位女生秦惠箬的身影总在自己脑海里,拂拭不去,欲罢不能。

李政道暗自想:这难道就是爱的启蒙吗?李政道来到黄宛的宿舍。

黄宛对李政道说,这次南希来芝加哥度圣诞节,目的之一就是找个男朋友。

他进一步说,南希对李政道的印象不错,有意和他交朋友。

李政道对黄宛说,他的意中人是秦惠箬而不是南希。

此后,李政道一反爱情上的“超然态度”,积极地参加各项活动,对两位姑娘表现得十分殷勤。

二位姑娘很快结束了在芝加哥的度假,回哈维埃尔去了。

爱情的种子已经撒下,但是,它们如何萌芽成长,情形却大不一样。

再追求,很罗曼蒂克秦惠箬原籍甘肃天水,1947年7月,她搭乘轮船赴美留学。

这次去芝加哥度假,她虽然深为李政道的热情而触动,但她仍深藏不露,表现得很平静。

南希回到哈维埃尔之后,心里对李政道的好感,很快就变成了奔放的激情。

而李政道在巧遇秦惠箬之后,觉得她完全合乎自己的理想。

他决定向她“进攻”。

1948年初,李政道给秦惠箬写了第一封求爱信。

不久,李政道接到秦惠箬的回信,信里虽然没有做出什么许诺,不过却邀请李政道在五月去参加圣玛丽学院举办的盛大舞会。

这本身就是一个信号,李政道为此兴奋不已。

他立刻着手实施两项计划:一是减肥;二是学习跳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批判 。1 9 6 0 年1 月 4日, 他 担 任 的 北 大 校 长一 职 被 撤 。 那 天 ,



马 寅初 正在 家里接 受“ 隔离审查” 。 儿子 马本初从 外 面满头大汗
地跑 回家 , 惊慌 失措 地对马 寅初说 : “ 爸爸 , 出大事 了, 我 刚刚得 到 消息, 你被撤 职 了! ” 当时 , 马寅初 正躺在藤椅 上看一本书 , 儿
古稀老人 头也未抬 , 还是淡淡地说道 : “ 哦, 我知道 了。 ” 说罢, 仍
旧埋头看书。
图, 和 讯
马寅初笑 对荣辱
位 大家视 荣辱为等 闲、 置得 失为莞尔的从容和淡定。j | I z 5
得 意淡然 , 失意坦然。一个人的 气度和风 范, 往往表现在 细 微 之处 。马 寅初 教授在喜忧 面前的 两声“ 哦” , 让我 们窥见 了一
概是 二千万 。绝对 温度 。 ” 费米问: “ 你是怎 么知 道的? ” 李 政道说: “ 是 从文 献上 看来的 。 ” 费米 问: “ 你 自己有没有算过? ” 李政道答: “ 没有。 这
个计 算 比较复 杂。 ” 费米告诉李 政道: “ 作 为一个学者, 这样不行, 你一 定要 自己思考和计算, 你不能这样接受 人家 的结论 。 ” 李政道 问: “ 那怎 么办? 这里有两个公式 , 看起来不是最 复杂, 真要算起来, 却并不那么简 单。 ” 费米说: “ 你能不能想一个其他 的方法来计算? 李政道说: “ 想什么 办法 呢? 没有 大计 算器 。费米教授 当时正在做着很重要 的物理 实验, 但是他放下了手中的实验 , 与李政道一起做 了计算器 。 ” 不久, 全世 界唯一专 门用来做大计算 的计算器做 好了, 李政 道用 自己的计算 器, 用新 的方法计算 出了太 阳中间的温度。 李政道后来说, 费米教授看重的, 并不仅仅是做这样一 次计算, 他
子 的话 一字一 句清晰地 传入他的耳 中。但 令马本初 吃惊的是 。 对 于这 个“ 晴天霹雳” , 父亲连 头都没有抬 , 只是 淡淡地回应道 :
“ 哦, 我知道 了! ”
. j } 自
1 9 7 9 年, 经批 准 , 北京大学 党委 召开会 议 , 为马 寅初彻底 平 反, 恢复名誉 。同时 , 他被 任命为 北大名誉 校长 , 并增选 为第五 届全 国人 大常委。 第一 时间 , 马本初 将这个好 消息告诉 了 自己 的 父亲 : “ 爸爸 , 国家为 您平 反 了, 还 官复 原职 ! ” 和1 9 年 前 一 样, 马寅初也是 坐在椅 子上看 书, 对 于儿子 带回来的喜讯 , 这位
口郝 金红
1 9 5 7 年7 月1 5日, 我 国著名经济学家、 北 大校 长马 寅初发表
《 新人 口论》 , 提 出了“ 中国人 口增长过快” 的命题 , 认为全 国人均
不到三亩耕地 , 大 面 积 垦 荒短 期 内又做 不到 , 作 为 一 个 忧 国忧 民

的 经济学 家, 马 寅初 尖锐地 指 出, 就粮 食而论 , 控制人 口实属刻 不容缓 , 不然的话 , 日后的 问题更加棘手 , 更难解决。 然而, 马 寅初 的肺腑之 言却被一些别有 用心的人利 用并受
口鲁先 圣
美籍 华裔 物理学 家李政道博 士 1 9 4 0 年到 美国读研究生, 他的导 师是 大师级 的物理学家 费米教授 。费米教授每周用半 天时间跟李政 道讨论 问题, 他的 主要 目的是训 练, 让学生对一切 问题 能够独立思考, 找到答案 。 有一次, 费米问李政道: “ 太 阳中间的温度是 多少? ” 李政道答: “ 大
是让学生 明白, 作 为一个科 学家不能 轻易接受别人 的结论, 必须 自己
李政 道 的幸运新 的方法 。
这 件事情让李政 道博 士一 生受益无 穷。以后 他无论在学术研究
还 是在做人处世 当中, 都始终坚持脚踏实地, 开拓创新 。j z 7 4 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