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5 第7课 访李政道博士 精品导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访李政道博士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物访谈的特点及技巧。

2.把握访谈特点,理解重点语句,掌握访谈内容。

3.了解李政道博士的事迹和优秀品质,体会一个科学家应该具备的素质。

作家作品

闵捷:《北京青年报》特约记者。

课文背景:李政道,美籍华人科学家。因与杨振宁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原理,而一起获得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本文是记者2001年10月12日,在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对李政道博士作的采访。

字词广场

★字音识记

混.沌.(h ùn d ùn ) 洗漱.(sh ù) 华裔.(y ì)

★字形辨析

⎩⎪⎨⎪⎧ 簿(b ù)簿子薄(b ó)稀薄 ⎩⎪⎨⎪⎧ 缪(mi ù)纰缪谬(mi ù)谬误

戮(l ù)杀戮

★词义辨析

创新·创造

“创新”,创造新的;革新。多指范围比较大的事物。“创造”,制造前所未有的事物。多指具体事物。

※对企业而言,这种创新..包括技术的变革、产品设计的创意、管理制度和手段的创造..性、营销思维和手段的变革,等等。

动荡·动乱

两词都有不稳定的意思。“动荡”,形容局势不稳定、情况不平静,强调不稳定,如社会动荡;“动乱”,(社会)骚乱变动,突出乱。

※历史无数次证明,稳定是福,动乱..

是祸。 ※不同阶级的思想冲突是社会大动荡..

的前兆,也是社会整合价值目标的开始。 ★熟语积累

神通广大:法术广大无边。形容本领高超,无所不能。神通:原是佛家语,指神奇的法术。

※专家建议,申办留学一定要找正规的中介机构,千万不要迷信所谓的“办事处”“基金会”的神通广大....

,他们推荐的“留学捷径”往往就是留学陷阱。 研读揣摩

①加缪:(Albert Camus,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法国小说家、哲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蒙多维城。主要作品有:剧本《误会》《卡利古拉》,中篇小说《局外人》,长篇小说《鼠疫》,哲学论文集《西西弗的神话》等。其曾获法国批评奖、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

②宇称不守恒:量子力学和粒子物理学中的一个原理。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首先

从理论上指出,并由吴健雄等人在实验中证实:至少在基本粒子弱相互作用的领域内,宇称并不守恒,从而证明宇称守恒定律并不普遍适用。

③“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计划”:指中国在李政道教授的建议和帮助下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的一个项目,1979年经试点后正式执行,于1989年结束。该计划的英文全称是:China­US Physic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Program,简称CUSPEA。

[1]开头一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开头一段文字主要介绍了李政道博士的成就和对中国科技发展乃至现代化建设的贡献。为下文的访谈作铺垫。访谈内容基本上围绕李博士的成就和对科学研究的看法进行的。

[2]本段描写有什么作用?

此处描写一方面交代了访谈的现场要素,由现场的一幅画引出访谈的对象李政道博士;另一方面这幅画则象征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预示了访谈的关键问题:科学与艺术相关,或者说文理相联。

[3]引文部分引用李政道先生的题诗有什么用意?

一方面说明李政道博士不仅是一个科学家,而且很有文学素养;另一方面能够与后文谈到人才培养的观念相互映衬。

[4]访谈的第一个问题从获奖演说的情景说起,有什么好处?

从获奖演说的情景说起,显示了记者出色的访谈技巧,一般说来,访谈的问题应该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便于充分展开主题。从访谈方法上讲,这属于趣问。

[5]李政道所讲的孙悟空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这是什么样的说理方法?

故事说明我们所了解的科学知识还很少,就像孙悟空对于“七十二般变化”这种本领的认知与拥有一样,真正的科学真理恰似无边的佛法,还有很多是我们尚未了解的。运用了比喻说理的方法。

[6]李政道如何评价创新意识在科研中的意义?

创新要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创新不光要大胆,还要具备分析的能力。

[7]记者提问时问到“毛主席会见李政道博士”一事,体现了访谈的什么技巧?

(1)访谈前要作好充分准备。一个成功的访谈首先要确定的就是谈什么,要深入、细致、充分地做好准备工作。(2)提问要抓住被访者的兴趣点和能体现访谈目的与主题的内容。

[8]通过李博士的回忆,你认为毛主席和他的观点有不一致之处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毛主席是政治家、革命家,他所涉及的领域和经历都不同于李博士,毛主席自己也说他一生经历的都是动荡,认为动是重要的,而且他年轻时念科学的时间不多,所以两人观点有不统一之处,这是很必然的。

[9]李政道博士是怎样评价“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计划”对中国科学发展的意义的?如何看待李政道博士对“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计划”的评价?

李政道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举了两个人才数字,举了一个人才特例,从而说明这一计划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人才。

从李政道对“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计划”的评价,可以看出他对祖国物理学研究的关注,也可以看出他开阔的胸襟。

[10]本段采用了何种提问方式?这种提问方式有何好处?给我们什么启发?

采访的对象是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大师、诺贝尔奖获得者,接受采访时间有限,采访机遇难得,所以记者选用了“直问”式,不拐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合乎场合,合乎情理。这就启发我们在采访时要分清时间、场合和采访对象,从而选用恰当的方式提出问题,完成采访任务。

[11]李政道博士如何看待他获奖的最重要的因素的?

他不承认自己是天才,但他肯定自己做这方面工作有才能,且得到很好的培养,有好的研究环境,自身具备很强的分析能力,也就否认了是“幸运”。

[12]李政道博士对“本土科学家什么时候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回答意在说明什么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记者和李博士是三问三答,李博士通过萨拉姆的事例和自身经历,说明科学有国籍不重要,获诺贝尔奖不是目的,实质是说科学无国界,科学本身是目的。

[13]仔细品味文中关于李政道博士的“答”语,你认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