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改革应与“经济体制”改革同行

合集下载

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变革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变革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变革的关系经济发展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富强的关键。

然而,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变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情况下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探讨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变革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不同国家的影响。

一、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变革的密切关系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变革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但是,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

研究表明,经济发展对政治制度变革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高度发达的经济可以为政治制度变革提供支持,有助于创造出更自由、透明、负责任和公正的政治制度。

相反,经济发展缓慢或经济落后,则可能阻碍政治制度变革。

政治制度变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中有所不同。

一些国家通过实行改革政策来取得了成功的经济发展,而且成功地初步改善了其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例如,中国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对于中国的快速经济增长的成功至关重要。

这些改革政策使得中国逐步从一个计划经济体系转向了市场经济体系,并降低政府干预的程度,进而促进了经济发展。

此外,经济发展还促进了民主和自由的发展。

民主和市场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结,因为它们都需要自由的市场、私人财产、透明度和适度的政府管制。

这些条件是私人经济增长、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提高的必备条件,这也是为何经济发展与民主制度普遍相关的原因。

二、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变革对不同国家的影响不同类型的经济和政治体系可能在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变革方面有所不同。

例如,发展中国家和西方工业化国家之间存在着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明显差异。

在这两种情况下,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变革之间的关系也往往是不同的。

在发展中国家中,政治制度变革的推动力通常来自于科技和国际竞争力。

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国家之间的竞争迫使发展中国家必须逐步拥抱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

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公民社会,发展中国家需要竞争和创新的环境,以便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其他经济变化。

政治体制改革应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

政治体制改革应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

的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保证 是政治体制改革 ,当中国深入 发展经济体 制改革 ,经济体制与政 治经济 改革不适应时 ,邓小平多次提 出要把政治 体制改革提上议程 ,否则 ,经济体制难 以进行 和取得成 功。一九八六年 六月十 日,邓小平同志在听完经济情况 汇报后 ,指 出:从 现在看来 ,不 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适应当前形势。改革应该 包括政 治体制 ,并且将其 作为改革 的一个标志 ,要把权利放下 ,扩大社会 主义民主 ,调动人 民群 众和基层组织的积极性 ,如今面临 的是 ,机构是 增加 了,而 不是减 少。 边放下另一边就收 ,增加的大部分公司其实际上是 官办 的。这样 的机 构 多了,人也就多 了。权利就抓住不放。上个 世纪八十年 代就 已经开 始
范围 ,应与经济基础适应。但是 ,随着经济 的发展 ,政治 体制与经济发 展不适应的矛盾也凸现出来。“ 不搞政治 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 改革难于
贯彻 。 ”
探索市场经济 中行政管理 的边界 ,这是 中国改革走 入第 3 O多个年 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 ,政治体 制改革 面临的一个课题 。 经济体制改革的进步 ,都能体现出政治体 制改革 的必要性。如果不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成果就不能保留 ,经济体制改革就不 能继 续 的前进 ,就会使生产力得不到发展 ,四 个 现代化 就不能实 现。 事实上 ,这 与中国改革 开放 3 O多年 的实践经验 是一致 的 ,及政 治 体制改革 与经济体制改革不可分 。经济体制改革每推进一步 ,也便 伴随 着加大力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的呼声及实践 。 经济体 制改革 与政治体制改革之问相互依存和配合 ,如果 只提高经 济体 制改 革 , 那 么首先 就会遇到人 的障碍 ,经济 体制改革 就不能 成功。 事在人为 ,从这个 角度看 ,所 以的改革最终的决定权还需要看政 治体制

论文: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同步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论文: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同步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论文: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同步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内容提要:中国经济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可概括为失衡。

市场经济要实现均衡发展,各种市场经济参与力量须均衡。

在西方,资本在经济上处强势地位,但在选票上处处弱势地位;劳动在经济上处弱势地位,但在选票上处强势地位加上工会的力量。

资本和劳动势均力敌,产生出保持中立的政府。

在当今的中国,资本在经济和政治上处于双重强势地位,而劳动在经济上和选举上处双重弱势地位。

受资本制约而缺少选举约束的地方政府为发展地方经济和资本结为联盟。

通过政治体制改革让劳动获得选举的实际权力从而成为制约地方政府的力量。

通过工会可直接与资本抗衡。

受到来自资本的经济约束和来自劳动的选举双重约束,地方政府的立场将趋于中立化,和谐社会可建。

关键词: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政治经济学分析一、导论中国的体制改革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至今已过去了30年。

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在各方面所取得的进步成就全世界有目共睹。

如果把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所开始的改革分为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一般观察认为,经济体制改革进展较快,在不少方面可圈可点,比如民营经济日益占据中国经济的主体地位,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从计划经济的直接管理的方式转变为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间接调控为主的方式,中国加入wto,成为世界市场经济国家的正式成员,如此等等。

当然,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还有很多路要走。

相对而言,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更多地强调稳步发展,虽也取得相当的进步,但从30年的时间跨度来说,还不能算很大,和经济体制改革相比,有一定的滞后性。

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将导致问题应是广泛的共识,但到底这些问题是什么,有多严重,如何解决,则研究并不深入。

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是对社会产生广泛和深刻影响的制度。

要对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所产生的后果进行全面分析显然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本文侧重于采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对这种滞后性对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

中国经济、政治体系改革关系

中国经济、政治体系改革关系

中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关系内容提要:任何认识中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对于中国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的改革,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作为依据的。

三十年的改革的特点是: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同时提出;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政治体制改革紧随经济体制改革而推进。

未来改革的趋势表现在:影响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因素日益增多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发展三十年前的今天,中国拉开了改革的帷幕,一段史诗般的辉煌历史自此展开。

在改革的推进中,始终伴随着一个讨论的议题,即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问题。

三十年改革的历史和成功经验,为重新理解二者关系提供了现实注脚。

反思、研究经济、政治改革关系的历史演变和未来趋势,对于推进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毛泽东说,事物间的诸多矛盾中,总是存在着一个主要矛盾,只要这个矛盾不解决,其他矛盾就不可能根本解决。

主要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擅于抓住每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擅于发现主要矛盾的转移、潜在的主要矛盾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水平和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性质和变革。

生产力是生产关系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关系都是建立在一定性质和水平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的。

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的时候,它就会有利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形成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两大规律。

这两大规律,对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什么要求呢?首先,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具有各自独立的内涵,因而为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在重点、措施的选择上,提供了空间。

经济体制通常是一国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方式,是一定经济制度下国家组织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具体形式或者说就是一个国家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

所谓经济体制改革,即是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这一客观规律的要求,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

论改革中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间的矛盾

论改革中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间的矛盾

论改革中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间的矛盾作者:10行政1W 何萍学号:10112105摘要:1986年6月2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只搞经济改革,不搞政治改革,经济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

事情要人来做,你提倡放权,他那里收权,你有什么办法?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关键词: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措施矛盾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已迈出了重大步伐,但当前在上层建筑中仍存在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

如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等。

如果不改革,这些方面就会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需要,并进而压抑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必须尽快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进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一,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间的矛盾问题十四大提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使得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但在经济体制改革长驱直入时,政治体制改革却更加落后了,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巨大的反差: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由变计划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体制到解决所有制实现形式和所有制结构问题,几经重大的历史性飞跃。

但另一方面,政治体制改革却仍处于外围战阶段,还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实质性的问题,而且进展迟缓,越来越滞后。

因此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不相适应,原有政治体制阻碍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开展的问题,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的问题,就更加突出、更加尖锐了。

二,两种体制的矛盾的主要表现(一)阻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程。

自1992年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现行的政治体制仍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是,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今天,在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的前提下,政治体制如果不发生相应的变革,就必然会造成新的政治与经济的矛盾。

制度改革与经济改革

制度改革与经济改革

制度改革与经济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制度改革和经济改革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所在。

制度改革是指对于既有体制进行调整和完善,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和发展要求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经济改革则是指对经济体制的调整和改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举措。

本文将探讨制度改革与经济改革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例,分析制度改革和经济改革在推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制度改革和经济改革是紧密相连的。

在传统的观念中,制度的变革往往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不仅需要经济的改革来推动制度的变革,也需要制度的改革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制度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规范了市场秩序,保护了产权,提高了投资者信心,激发了市场活力。

而经济改革则为制度改革提供了经验和动力,通过经济的发展来推动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自1978年以来,中国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和制度改革,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经济改革的核心是市场化改革,通过放开价格、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财税体制等措施,打破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种种束缚,激发了市场的活力和创造力。

与此同时,制度改革也在不断深化,通过建立健全法治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教育和医疗体制等措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和支撑。

在中国的改革过程中,制度改革和经济改革密不可分。

两者相互促进,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更好的发展效果。

制度改革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而经济改革则为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动力和资源。

在中国的改革历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变革也在不断深化,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腾飞。

这表明,制度改革和经济改革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循环过程。

然而,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制度改革往往比经济改革更为复杂和困难。

制度的变革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需要平衡各方利益,更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和市场的验证。

因此,制度改革需要有一个稳定而长期的推进过程,一步步地进行调整和适应。

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在探讨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时,我们不可忽视两者之间的复杂性和相互依赖性。

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政治领域内所遵循的一套规则和程序,而经济发展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不断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繁荣的过程。

首先,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不同的政治制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以民主制度为例,它注重人民的政治参与和自由选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泛的机会和多样化的资源配置方式。

相比之下,专制制度可能会限制人民的自由权利和参与度,从而影响政府的决策效率和经济的创新能力。

其次,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经济的发展需要政治制度的稳定和预测性,而政治制度的稳定则需要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例如,一个稳定的政治制度可以吸引外部投资和提高企业信心,促进经济增长。

同时,经济发展也可以为政治制度提供更多的资源和社会基础,增加政府的执政合法性和民众对政府的支持度。

然而,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并不总是顺利的。

有时候,政治制度的变革可能会带来经济的不稳定和市场的混乱。

比如,某些国家在政治动荡时期,可能会出现经济停滞和资本外逃的情况。

此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力度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政治制度下的政府可能通过政策和措施来推动经济发展,如税收优惠、基础设施建设等,也可以通过限制市场、干预资源配置等方式来影响经济的方向和效益。

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也体现在人们的观念和价值观上。

例如,一个民主政治制度可能会强调人权、社会公正和人类发展,而这些观念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政策和经济资源的分配。

同样地,一个专制政治制度可能更加注重政府的权力和稳定,这可能导致经济发展中的一些不平等现象和资源的集中。

总之,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

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起着导向作用,而经济发展也会影响和塑造政治制度。

因此,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政治制度的作用,而应该以稳定和建设性的态度推动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政治制度与国家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政治制度与国家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政治制度与国家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政治制度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愈发引人关注。

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它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政治制度对国家经济发展起到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政治制度中包含了国家权力的组织和运行方式,决定了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政策取向和资源配置。

以市场经济为例,其背后是一个相对开放的政治制度,鼓励民间投资和经济自由发展。

这种制度鼓励市场竞争,并提供了一定的保护机制和法律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法治保障。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形成市场经济体制,政治制度的转型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另一方面,国家经济发展也对政治制度产生重要影响。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们对政治生活的需求也逐渐增长。

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为人们追求政治自由和民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这时,政治制度可能需要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要求。

例如,历史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底层劳动力的壮大和社会结构的变动,逐渐实现了从独裁到民主的政治制度转变。

可以说,国家经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政治制度的进步。

然而,在实践中,政治制度与国家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并非单向的。

政治制度不仅仅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引导者,同时也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

在某些情况下,国家的经济发展可能受到政治制度的限制。

例如,某些独裁国家的长期统治者可能过度集权,缺乏有效的制衡和监督机制,使得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拉锯和阻碍。

政治上的权力过分集中可能导致腐败,限制了资本的流动和市场的竞争,从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此外,政治制度中的不确定性和政策频繁变动也可能给企业家投资经营带来不确定性,影响了经济增长。

因此,政治制度与国家经济发展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互动关系。

政治制度决定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制度环境,而国家经济发展又反过来对政治制度产生重要影响。

政治制度应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稳定,为经济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法治保障。

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内容提要】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解放思想、破除那些妨碍社会发展的各种障碍。

改革的目的是国家强大、人们富裕、人民真正当家作主。

改革主要分为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是为经济体制改革指明正确方向的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导航器,是经济体制改革走向正确道路的唯一保证。

经济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关键词】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关系。

【正文】要谈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首先,必须了解并且认识二者的内容,精神。

现在我们先看看政治体制改革在我国的内容,发展,目标。

所谓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在社会主义政治总格局和权力结构形式不变的前提下,对政权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完善。

以不改变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为前提的政治管理体制的改革。

包括领导体制,行政机构,干部人事制度,行政法规等方面的改革,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目的在于调整部分社会关系,提高政治与行政管理工作的效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开展了政治体制改革,但政治体制改革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加快政治生活民主化的步伐,1987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了议事议程。

政治体制改革的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党的领导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长期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到现在为止,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取得许多具体的成果,比如领导干部终身职务制的废除,党与政府重叠的对口部门的取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村民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的创新;人事制度的改革;公务员制度的初步建立;行政机构的多次改革等等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标有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定稿)

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定稿)

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定稿)第一篇: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定稿)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叶亚南 (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大连) 摘要从引发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因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

经济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能割裂。

在完善经济体制的新一轮改革中, 协调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和前进的步伐, 使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使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正式提出, 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但此时是把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笼统而谈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同时就着重指出, 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必须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并没有作为独立的任务提出来。

1980年8月, 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

文中系统地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党政领导体制改革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规划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

一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国初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我国面临着实现全国财政经济统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展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繁重任务, 逐步建立起全国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我国经济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 原来为限制和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已不再适应新的形势, 经济体制方面某些统得过多过死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在认真总结我国的历史经验, 认真研究我国经济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要求, 同时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后。

中央认为, 必须按照党历来要求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按照正确对待外国经验的原则, 进一步解放思想, 走自己的路, 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报告总结-谈谈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精品

报告总结-谈谈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精品

谈谈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改革就已不能只停留在经济领域了。

正如邓小平所说的改革是一场革命,而且这场革命的对象不是人,而是阻碍四个现代化的旧休制,并预言这种带有革命意义的改革将从个别领域推进到所有的领域。

所以说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是密不可分的,必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才能更加完善。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保待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同时,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也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后作出的重要决策。

任何社会的政治制度都要经历一个不断改革、逐步完善的过程。

封建主义政治制度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完善,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都实行过各种各样的改革。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政治制度,它从确立到完善必然也要经历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

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好的,但同时这种根本政治制度又需要各项具体制度即一定的政治体制与之相适应。

政治体制好,根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反之,就会受到影响甚至破坏。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实践,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告诉我们我国的政治体制存在着一些重大缺陷,必须兴利除弊,加以改革。

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这一历史经验,在对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加以科学区分的基础上,一方面旗帜鲜明地指也,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决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那一套;另一方面又强调,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到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

我们现在下在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

中国“政治制度”改革应与“经济体制”改革同行

中国“政治制度”改革应与“经济体制”改革同行

中国“政治制度”改革应与“经济体制”改革同行左河水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已取得了经济发展的惊人成绩,但离建成富裕、民主、文明国家的目标却很遥远。

特别是我国在一些重要的经济和政治领域的改革一直迟滞不前,使一些社会矛盾变得更加尖锐。

明眼人都知道,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种种丑恶现象,从根本上说是缘于经济改革没有完全到位,政治改革严重滞后,行政权力变本加厉地压制和干预社会正当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广泛而恶劣的寻租活动之结果。

在目前这种社会矛盾凸显、不同政治诉求之间的争辩趋于激化的时刻,如何防止各种极端派的思潮撕裂社会,造成两端对立。

特别是避免不走到绝路决不回头的历史陷阱,成为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应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

一、经济改革开放的历程与制度思考1977年11月,复出后的邓小平第一次外出视察,眼光盯住了和香港只有一河之隔的深圳(当年沿海的小渔村)。

如何尽快让亿万群众富裕起来,中国如何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等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中国推向了改革开放新时代。

1979年7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出口特区,后改名为内涵更丰富的“经济特区”;1980年8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第十五次会议向全世界宣布:社会主义中国创办了经济特区。

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接着开辟“长三角”、“珠三角”,福建“厦漳泉”3个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1988年5月,在“中关村”成立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高科技园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90年4月,更是作出了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

1992年,邓小平再次来到深圳特区。

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特别是在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之后,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犹如歌曲《春天的故事》所唱的那样迅速在全国全面展开并迅猛发展。

宋才发:论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

宋才发:论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

宋才发:论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论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宋才发1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有着密切的联系,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

这种“同步”不是机械的同向摆动,而是有机的协调发展。

实践告诉我们,当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以后,如果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及时跟上去,经济体制改革就会出现“中梗阻”现象,已经取得的成果也无法得到巩固。

因此,深入探讨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向纵深发展,全面推行政治体制改革,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

政治体制通常指统治阶级实行其阶级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及有关制度。

它包括国家的管理形式、结构形式以及选举制度,人民行使政治权利等制度。

它同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并因各国具体历史条件而有所不同。

改革政治体制,就是要改变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阻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管理形式、机构设置、选举制度、领导体制等。

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对权力进行合理分配,实质是要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一九七八年以来,党中央就提出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一九八二年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国家机构改革,精简机构。

实际结果表明,这次机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基本上是不成功的。

当时还缺乏实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础。

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提出的要求,当经济体制改革未达到那种程度时,就不能随意改变原有的政治体制。

因此政治体制改革不是主观的东西,它是客观的需要。

而经过几年的努力,当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尖锐问题,已经客观地把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推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面前的时候,才使我们看到当前所存在的政企分开同党政不分的矛盾,搞活经济同权力过分集中的矛盾,经济部门讲求效益与党政部门效率偏低的矛盾是当前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巨大的障碍。

因此,经济体制改革要求政治体制改革与之同步进行。

政治制度与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制度与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制度与经济体制改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改革。

这些改革对于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为社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首先,政治制度改革在中国的推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中国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

但是,这种体制在实践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行政干预过多、效率低下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开始进行政治制度改革,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这次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介入,让市场在分配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

随着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市场机制的完善,中国的经济开始迅速增长。

政府不再过多干涉市场,而是将更多的资源投放到社会公共事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中,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其次,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过去,中国实行的是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经济模式。

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平和社会稳定,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低效率、缺乏市场竞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启动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行动。

一方面,中国通过改革混合所有制,鼓励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合作,促进了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和效益提升。

另一方面,中国开始大规模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补充了股权激励、引进战略投资等市场化手段。

这些改革使得国有企业的运营更加灵活高效,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中国也注重推动创新和科技发展。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转型发展战略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政府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一系列政策和资金支持,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

这些举措有效地促进了中国科技实力的提升,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政治制度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政治制度改革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为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打下了基础。

而经济体制改革则给政治制度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增加了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提高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度。

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关系

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关系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对于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很明显,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一直都受到政治体制的约束,使之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1984年中共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后,经济改革的阻力突出地来自于政治体制在解放初期,经济十分落后,毛主席想方设法提高经济,处于当时的危急时刻进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变经济•状况,但由于政治体制的不完善,使得在进行的过程中国家和人民遭受巨大的打击和苦难,国家经济反而变得更加的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变得更加的困难,大跃进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重新对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做了新的认识,其中,邓小平在1980年的关于《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的会议上就严厉的批评了在党的一元化领导旗帜下的个人专权对党和国家所造成的灾难,指出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弊端的总病根在于党政不分和权利的过分集中,说到底也是政治体制存在巨大的问题,使之导致经济发展收到严重的影响。

•政治体制改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搞政治体制改革,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对生产力的发展、四个现代化的实现产生阻碍。

从另外角度说,经济体制改革对政治体制改革有没有影响呢?毫无疑问,经济发展的快慢对政治体制也存在巨大的作用,经济发展越好的国家或者地区,政治体制改善得越好,因此,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互依赖,相互配合,然而,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又相互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阻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进程。

在今天,经济基础已经发生革命性变化,政治体制如果不发生相应的变革,就必然会造成新的政治与经济的矛盾。

从长远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从根本上解决政治与经济的矛盾。

•第二,影响国家的正确决策。

国家或中央政府的决策应该建立在正确的信息基础上,如果决策以来的是失真的,被扭曲的信息,决策一定会出现错误,并进而造成灾难,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惊天,国家机关内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政治制度与经济改革

政治制度与经济改革

政治制度与经济改革政治制度与经济改革:共同推动国家发展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政治制度和经济改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治制度是国家治理的基础,而经济改革则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两者的协调推进,对于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政治制度和经济改革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政治制度对经济改革的影响不容忽视。

政治制度的稳定和有效性是促进经济改革的基础。

一个良好的政治制度能够提供稳定的法律环境和良好的治理机制,保护私有产权和市场竞争。

例如,建立健全的司法体制和改革透明度,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企业家精神。

相反,政治制度的不稳定和腐败可能导致资源浪费、政策不确定性和经济不稳定。

因此,在进行经济改革时,必须同时关注改革政治制度,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经济改革对政治制度的发展也产生着重要影响。

经济改革的推进需要相应的政治制度支持。

例如,深化市场经济改革需要建立法治环境,保护市场竞争和公平竞争的秩序。

同时,推动经济改革可能涉及到既得利益的利害冲突,需要政府及时调整政策、协调各方面利益,这也需要政治制度的健全和高效。

在一些国家的发展历程中,经济改革催生了政治制度的变革,如建立多党制度、实行普选制度等。

这些政治制度的变革进一步促进了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

政治制度和经济改革之间的互动关系还体现在它们共同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政治制度和经济改革互为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在两者的协调推进下,国家才能够实现全面和可持续的发展。

政治制度的稳定和有效性为经济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

而经济改革的推进则为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资源,进一步推动社会进步和民主发展。

然而,政治制度与经济改革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存在挑战和困难。

首先,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在推进经济改革时需因地制宜,符合国情。

其次,政治制度的改革可能面临着既得利益的阻力,需要政府具备坚定的决心和清晰的政策目标。

政治改革必须与经济改革协调进行

政治改革必须与经济改革协调进行

政治改革必须与经济改革协调进行
臧诗成
【期刊名称】《理论与当代》
【年(卷),期】1996(000)008
【摘要】“九五”期间,我们必然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首要的是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必须有相应的政治改革作保证,否则“转变”就难于实现,实现了,也会随时面临夭折的威胁,所以邓小平同志说:“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

” 政治改革能否与经济改革协调进行,关系着改革的成败,在当前改革已进入整体性攻坚的阶段,应对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

一、适应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必须对原有政治体制框架作整体性的调整。

要使政治体制改革能与经济体制改革协调进行,必然要求对原有政治体制结构作整体性改革,使原有政治体制实现根本性的转变。

我国过去采用的计划经
【总页数】3页(P14-16)
【作者】臧诗成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0
【相关文献】
1."失衡"与互动:新时代中国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总体方略 [J], 陆昱
2.国有经济改革必须注重协调运作 [J], 陈搏
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之成功,在于先进行经济改革而后进行政治改革吗? [J], 晓晨
4.经济改革的深化与政治改革的进行 [J], 毕英春
5.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必须协同进行 [J], 李树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政治制度与经济改革

政治制度与经济改革

政治制度与经济改革政治制度与经济改革的相互关系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政治制度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经济改革的进程和效果产生着深远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政治制度与经济改革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政治制度对经济改革的影响。

首先,政治制度对经济改革有着直接影响。

不同的政治制度决定了政府在经济改革中的角色和权力范围。

在专制政权下,政府往往具有广泛的权力,可以通过直接干预和决策来推动经济改革。

例如,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政府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如开放经济、引进外资等,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

而在民主政府中,政府的权力相对较小,经济改革更多依靠市场机制和竞争力。

例如,美国的经济改革更多是通过市场机制和企业竞争来推动的。

然而,政治制度也受到经济改革的影响。

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经济力量的崛起往往会对政治制度产生冲击。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常常推动了社会阶层的变动和底层民众的崛起。

这种变动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的需求。

例如,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在经济起飞后,底层民众的意识觉醒和要求更多政治参与的呼声导致了韩国的政治改革。

此外,政治制度也会对经济改革的效果产生影响。

一些政治制度对经济改革的成功有着积极的影响,而另一些则可能成为经济改革的障碍。

例如,有效的法治制度和透明的政府决策可以保护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

这种制度环境有利于企业的创新与发展,推动经济改革。

相反,腐败蔓延和政府干预经济的政治制度可能会阻碍改革的进程,妨碍市场的正常运作。

然而,政治制度并非经济改革的唯一决定因素。

经济文化和社会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家庭观念,使中国社会具有强烈的团队合作和努力工作的精神。

这种社会文化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动力。

另外,全球化和技术进步也在现代经济改革中起到重要作用,使经济改革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化。

综上所述,政治制度与经济改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政治制度”改革应与“经济体制”改革同行左河水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已取得了经济发展的惊人成绩,但离建成富裕、民主、文明国家的目标却很遥远。

特别是我国在一些重要的经济和政治领域的改革一直迟滞不前,使一些社会矛盾变得更加尖锐。

明眼人都知道,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种种丑恶现象,从根本上说是缘于经济改革没有完全到位,政治改革严重滞后,行政权力变本加厉地压制和干预社会正当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广泛而恶劣的寻租活动之结果。

在目前这种社会矛盾凸显、不同政治诉求之间的争辩趋于激化的时刻,如何防止各种极端派的思潮撕裂社会,造成两端对立。

特别是避免不走到绝路决不回头的历史陷阱,成为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应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

一、经济改革开放的历程与制度思考1977年11月,复出后的邓小平第一次外出视察,眼光盯住了和香港只有一河之隔的深圳(当年沿海的小渔村)。

如何尽快让亿万群众富裕起来,中国如何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等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中国推向了改革开放新时代。

1979年7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出口特区,后改名为内涵更丰富的“经济特区”;1980年8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第十五次会议向全世界宣布:社会主义中国创办了经济特区。

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接着开辟“长三角”、“珠三角”,福建“厦漳泉”3个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1988年5月,在“中关村”成立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高科技园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90年4月,更是作出了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

1992年,邓小平再次来到深圳特区。

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特别是在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之后,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犹如歌曲《春天的故事》所唱的那样迅速在全国全面展开并迅猛发展。

30余年的历程,取得了经济上的巨大成果。

世界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和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通常是由两个“车轮”驱动的,即“技术”和“制度”。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与技术水平处于落后地位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新的效率及更高的技术是对先进国家已广泛存在的东西的借鉴。

至于我国是否能够广泛地运用好这些新技术,则取决于我们是否拥有与这些技术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了。

而在“技术”和“制度”这两个推动历史前进的车轮中,制度显然较之技术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我国在30多年的经济改革开放历程中,有意或无意形成了一种“双轨制”的制度环境。

其一是作为计划经济基础的国有经济享有着特殊的待遇,在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上处于垄断和优先的地位,但它却仍然按照行政性命令经济的逻辑运转。

企业的负责人仍由党的组织部门和后来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按照一定的行政级别采用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任用的办法和程序进行任命,经营风险基本也与企业的负责人的关系不大,其个人的思想道德、作风行为等问题处于半失控的状态。

其二是新成长起来的民营经济,虽然在不同程度上也依附或隶属于基层政府,但其供、产、销则是由市场导向的,在政策支持和资金、资源的的配置上得到政府的支持相对极少,经营风险由自己承担。

这种制度环境最后造成了经济和社会的多种后果。

好的方面,它给了民间创业活动的一定空间,使中国的民营企业迅速成长了起来;中国上下的工作积极性、个人的知识智慧得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

同时,在对外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和外国直接投资也得到了快速的增长。

不足的方面是,它造成了广泛的寻租环境,培育了腐败的土壤,埋下了难以根除的腐败祸根;中国的党政官员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一边高喊发展市场经济,又一边死抓权力不放手,反过来又妨碍着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不公平现象,无限制地拉大了地区之间、个人之间的政治经济差距。

到如今,如果还不能及时地通过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来消除这一祸根,就有可能酿成严重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甚至危及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二、中国迫切需要政治体制改革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只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才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步伐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相对缓慢,出现了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上层建筑落后于经济基础的情况十分明显。

邓小平“先经济改革,后政治改革”的观点在当时是有明智之处的,但这个“先”与“后”是有特定时间和条件的,却不是无期的,更不是“行”与“停”的关系。

小平在1978年10月的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关于市场决策和政治决策的区别问题有经济学家打了一个比方:在一个团体中,有一批人想去吃饭,“市场决策”就是每个人自己选择,想吃什么就去买什么,使每个人的偏好都能得到了满足。

“政治决策”,则是要求大家必须吃一样的东西,而“民主政治”就好比大家通过投票来决定是吃肉还是吃鱼,有50%以上的人说吃肉,大家就必须吃肉,你不想吃肉而吃鱼是不行的,所以民主是迫不得已的办法。

因此,我们在确立好产权制度之前,当政府还控制大量资源的时候,使原本应交给市场解决的决策掌握在政府手里,不仅导致经济效率损失,而且还会滋生严重的腐败。

所以,我们应该首先界定好市场与政府的作用范围,尽可能把选择权交给市场。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政治体制改革,基本都集中在对党内权力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的改革,如:纪律检查委员会加强对权力的监督;1980年实行的党政分权;建立离退休制度等。

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政治体制的不适应性愈加明显。

从1986年开始,中央建立了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形成了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

中共十三大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节点。

明确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包括绝不能搞破坏国家法制和社会安定的“大民主”,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多党轮流执政,而是“必须逐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努力克服官僚主义现象和封建主义影响;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它以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作为出发点,阐述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当时的总书记赵紫阳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过程,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

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

”纵览改革开放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经济改革的三十年多年,使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在建国以后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我们取得了新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在政治体制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影响着经济的继续向前发展,必需要通过政治改革来予以解决。

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政治体制较于落后,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不利于我国完成融入国际社会、强大经济实力的新任务、新要求。

改革开放作为一项国策已经实施三十多年了,邓小平的“先经改、后政改”的战略在我国取得了成功,这是小平比戈尔巴乔夫高的地方。

但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我国的政治改革步伐缓慢在某些方面已经束缚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今中国已进入改革的深水区,是实施政治体制改革的大好时机和关键时刻,不可再拖延而误国误民。

二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缓慢,任人唯亲、买官卖官的现象十分严重。

国有企业负责人的任免方式与程序不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一些失德无才、贪污腐败的人混进各级领导班子,败坏了党的风气和形象,破坏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阻碍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正常发展。

一些不懂企业的官员,用行政机关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掌管国有企业,依靠政府资源和垄断经营获利,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公平与健康的发展和壮大。

三是,在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建设上,还有很多问题急需完善。

譬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政治制度等还很不完善、很不健全;政治监督的改革还缺乏力度,从而使腐败不绝、吏治失范、权威流失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四是,改革与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任务虽然提了出来,但还缺乏研究和探索,远远没有破题。

有许多过时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条条框框及老思维、老概念不敢突破。

有些问题口头说不合理、不科学,但改起来却无勇气甚至有人还舍不得。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着力点与阻力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在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了探索。

有专家认为,中国的政治改革在党的十三大提得最响,在80年代末遭受挫折之后,走上了“先经济改革、后政治改革”的道路。

九十年代,经济改革成为中国的主体性改革;进入本世纪,社会改革又成为了中国的主体性改革,政治改革缺乏实质性的举措和行动。

当然,这并不是说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成为主体性改革是政治改革不重要或者不存在,也不是说就放弃了政治改革。

其实,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建立“法治”社会,以把法治作为政治改革的目标。

十七大还明确提出了政治改革及民主化的途径和方法,即党内民主引导人民民主或者社会民主问题。

在下一步我国政治改革的“着力点”应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第一,政府的权力转移。

从无所不管的全能政府转变成专注于提供公共服务的有限政府。

政府因掌握的钱多,干预经济的能力很强,便易于出现较为严重的腐败现象和权力寻租;政府涉足经济,还会出现官员拿公权与民争利的情况,引起广大民众不满于反抗。

第二,建立完善、严密、配套的监督体系。

我们不仅要强化体制内的监督,完善问责制、实行官员收入公开制,还要增加民间力量的监督,或者让体制内的部分机构演化成公共的监督机构。

比如媒体,可以从产业和文化软实力承载者的角度去重新定位,改变管理方式,使其成为更有效的监督“公器”,而不是某个党的喉舌。

第三,加快法治建设。

通过完备的立法和严格的执法,在各种权利主体之间实现公正、规范的政府行为,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

以法治化为保障,把我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

第四,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改革结合起来。

把发展民主与健全法制有效地结合起来,坚持依法治国,使民主化真正制度化、法律化,使整个社会更加公平、公正、平等、合理。

第五,国家行政权力的授权、限制与监督问题。

目前,国家干预市场太多,这个问题已经不是经济体制改革本身的问题了,它是涉及到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能否继续向前的政治体制问题,也关系到政治体制改革是否能真正实施和顺利实施的问题。

政治体制的改革是解决上层建筑更适应经济基础的问题,是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问题,也是适应人民的要求,更有利于我国政治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大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