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症状的观察及相关护理方式

合集下载

心痛症状的护理查看

心痛症状的护理查看

心痛症状的护理查看
心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与心脏疾病有关,因此对于这种症状的护理查看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护理策略,可用于识别和处理心痛症状。

1. 观察和记录症状
- 仔细观察病人的心痛症状,包括疼痛的程度、位置、持续时间和触发因素。

- 记录症状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以便医生进行更准确的诊断。

2. 监测生命体征
- 定期测量和记录病人的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

- 注意任何不规律的心律或异常的生命体征变化。

3. 转移到安静的环境
- 将病人转移到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以减轻心理紧张和焦虑。

- 提供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4. 保持血液循环
- 监测病人的液体摄入量和排尿情况,确保足够的水分摄入和排出。

- 鼓励病人保持适度的身体活动,但避免过度劳累。

5. 提供心理支持
- 向病人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应对心痛症状造成的压力和焦虑。

- 可以考虑与专业心理咨询师合作,提供更全面的心理支持。

请注意,以上护理查看策略为一般性建议,具体的护理措施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时刻保持病人的安全和舒适,并随时向医生汇报病情变化。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8篇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8篇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8篇护理是一门运用科学,分为家庭护理和有偿护理。

有偿护理必须按照卫生部、卫健委、医政部所规定的法律法规相关条文执行开展相应的护理项目,有条理、有目的、有计划的完成基础或常规护理,观察了解病人体表体重基础情况,根据病情变化监测或获取病情数据,以配合医生完成对病人的治疗,加强输液巡视和教育,及时处理医疗纠纷,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胸闷的护理问题及措施如下:1、如果患者出现胸闷时已经伴随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就应该及时吸氧,适当的进行氧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缺氧的情况。

此外,还应该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如果患者喉咙当中有痰的话,应及时排痰,以免造成呼吸道阻塞而加重胸闷。

2、患者不应该过于劳累,此时保持充分的休息可以避免因劳累过度而出现心脏负荷过大的现象,可有效的缓解胸闷。

3、在饮食方面,应该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多食用含有丰富维生素以及纤维素的蔬菜、水果,提倡进低脂、低盐饮食,避免吃肥甘、厚腻食物,以免引起血压和血脂升高。

4、平时注意情绪稳定,不要有过激的情绪波动,因为这样也会导致血压升高,引起胸闷。

【篇二】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意识障碍与脑水肿所致大脑功能受损有关目标:患者意识障碍程度逐渐减轻,或意识清楚。

(1)严密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变化,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及呕吐物的性状与量,预防消化道出血和脑疝发生。

(2)使用气垫床,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取平卧位或侧卧位,取下活动性义齿,定时翻身拍背,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和吸痰。

(3)给予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补充足够水分,鼻饲流质者应进行正确的鼻饲流程和管道护理。

(4)谵妄躁动者加床栏,必要时适当约束,防止坠床和自伤或伤害他人。

2.自理缺陷与医源性限制、偏瘫或共济失调有关。

目标:患者能适应自理能力降低的状态,住院期间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消化科护理常规

消化科护理常规

消化科护理常规1、危重和进行特殊治疗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轻症或重症的恢复期病人可适当活动。

2、注意观察消化系统的特殊表现,如厌食、恶心、呕吐、厌食、反酸、便秘、便血等,同时亦应观察有无全身性或其他系统表现。

3、当需要进行各种检查时,(如腹穿、胃、肠镜检查),护士应做好准备。

4、危重病人要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制定护理计划,书写护理记录。

5、严格留取各种检验标本,及时送检。

6、强调进食规律和节制饮食的重要性。

急性胃肠炎的护理常规【概念】不同病因所致胃、肠粘膜炎症。

【护理评估】1、恶心、呕吐物、便的色、量、质、次数的观察;2、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皮肤弹性差,有口渴感、心率快、血压下降等脱水表现;3、实验室检查结果:血钾、钠、氯,血常规、血气等结果.【临床特点】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乏力、厌食、发热、脱水症、或休克。

【护理措施】(一)症状护理呕吐:1、观察呕吐物的色体征、量、质、气味、呕吐次数.2、饮食:患者可少量多次饮水、米汤,或不能进食者补充液体。

3、活动:协助患者日常活动,或卧床休息。

4、呕吐体位:坐位或侧卧,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5、安全护理:告知患者突然起身可引起头晕、心悸,告知患者做起时动作缓慢,以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6、失水征的观察:(1)生命体征: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压降低、特别是直立性低血压。

(2)碱中毒表现:患者呼吸浅、慢.(3)准确测量24小时出入量。

(4)患者依据失水程度表现不同:患者软弱无力、口渴、皮肤黏膜干燥和弹性减低,尿量减少,烦躁、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5)血清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7、放松技术:深呼吸(用鼻吸气,然后张口慢慢呼气,反复进行),减少呕吐发生。

8、心理护理:耐心解答患者提问,稳定患者情绪.腹泻护理:1、病情观察:大便的色、量、质、次数。

2、饮食:少渣、无刺激性、少纤维食物(米粥、面条汤、鸡蛋羹、藕粉等),流食-半流—软食.3、活动与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保暖可用热水袋(减弱肠蠕动,减少排便次数,有利于腹痛减轻).4、用药护理:654-2可引起口干、排尿不畅(老年男性明显).5、肛周皮肤护理:便后温水清洗,保持干燥,涂油保护。

常用的护理诊断和措施

常用的护理诊断和措施

常用的护理诊断和措施常用的护理诊断和措施一、体温过高护理措施:1、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

2、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

3、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体温突然升高或骤降时要随时测量或记录。

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两次,每次15-30分钟,并注意保暖。

5、鼓励病人多饮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流食或半流食。

6、出汗后及时注意治疗或保暖。

7、体温超过38.5时给与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后半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到体温单上。

8、遵医嘱给与抗生素、退热剂,并观察记录降温效果。

9、遵医嘱静脉补液。

10、指导病人及家属识别并及时报告体温异常的早期表现和体征。

二、气体交换受损护理措施:1、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每天两次,每次15-30分钟,并注意保暖。

2、保持室内温度20-22摄氏度。

湿度50%-70%。

3、给予舒适的体位,如:抬高床头、半坐位。

4、改变病人体位,q2h,有利于痰液的移动和清除。

5、遵医嘱吸氧。

6、随时观察鼻导管是否通畅。

7、如病情允许鼓励病人下床活动以增加肺活量。

8、活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9、必要时吸痰。

10、如果病人不能保持适当的气体交换,预测是否需要气管插管或使用呼吸机。

11、鼓励病人积极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清理呼吸道无效护理措施:1、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每天两次,每次15-30分钟,并注意保暖。

2、保持室内温度18-22摄氏度。

湿度50%-70%。

3、经常检查并协助病人摆好舒适体位,如半卧位,应注意避免身体滑向床尾。

4、如果有痰鸣音,帮助病人咳嗽。

(1)指导病人有效咳嗽。

(2)利用恰当的咳嗽技巧,如拍背、有效的咳嗽。

(3)在病人咳嗽全程中进行指导。

5、排痰前可协助病人翻身拍背,拍背时要由下向上、由外向内。

6、如果咳嗽无效,必要时吸痰。

7、遵医嘱给予床旁雾化吸入和湿化吸氧,预防痰液干燥。

8、遵医嘱给药,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药物副作用。

9、指导病人经常变换体位,如:下床活动,至少2h翻身一次。

中医科护理常规

中医科护理常规

消渴(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一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

一、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阴虚燥热患者病室宜凉爽通风。

三、定期检验空腹和饭后2小时的血糖和尿糖变化。

四、认真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周定时测体重。

五、观察患者饮水,进食量,尿量及尿的颜色和气味,观察患者的神志、视力、血压、舌象、脉象和皮肤情况,做好记录。

如观察到以下情况,立即报告医师,医护协作处理:1、患者突然心慌、头晕、出虚汗、软弱无力等低血糖现象时。

2、头痛、头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甚至呼气右烂苹果气味的铜症中毒时。

3、出现神昏,呼吸深快、血压下降,肢冷脉微欲绝等症状。

一、对重症患者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严防口腔溃疡和褥疮发生。

二、若有皮肤瘙痒、疖肿和中风等应及时进行对症处理。

三、降糖药物的用药类别、时间、途径和药量,必须严格按医嘱执行。

四、做好饮食调护、热者控制主食量。

五、轻者可适当活动,重症患者应卧床休息。

六、加强情致护理。

、七、做好出院指导。

不寐(失眠)不寐又称失眠,是内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而导致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病症。

一、按照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温湿适宜,光线宜暗,避免噪音,清楚异味,床铺舒适、干燥。

三、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就寝前不做激烈的运动,不久看电视、小说,避免过度兴奋。

四、教会患者做“放松功”,以及其他帮助入睡方法,如默念数字等。

五、无脏腑器质性病变患者,应适当增加体力活动,促进气血阴阳的调和剂脏腑功能的恢复。

六、观察患者睡眠情况并做好记录。

七、中药汤剂服用,实证宜偏冷服,虚症者宜热服,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和反应。

八、饮食宜清淡可口,忌辛辣、肥腻等品。

晚餐不宜过饱,临睡前不宜进食,饮浓茶、咖啡等。

有条件时可于睡前饮适量牛奶。

九、做好精神护理:协助解决患者思虑的难题。

十、做好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

胃脘痛(胃炎、胃溃疡)胃脘痛是以上腹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

常见症状及护理

常见症状及护理

体格检查
正确的诊断来源于准确的病史和正确的检查。因此,不应忽视护
理体格检查的重要性。在进行护理体格检查时,除了全面的体格检查 外,应将重点放在与主诉相关的部位上。这就需要在反复的临床实践 中练就一身过硬的体格检查技术,善于抓住重要体征,结合具体病例, 进行鉴别,以透过复杂的现象认识到疾病的本质,从而达到早期诊断 和早期防治的目的。
者的生命。
高热
பைடு நூலகம்呼吸困难
意识障碍
急性 症状
恶心呕吐
急性疼痛
抽搐惊厥
关节疼痛
排尿困难
腹泻便秘
慢性 症状
慢性头痛
消瘦
黄疸
1、咳嗽、咯血、呼吸困难、胸痛、紫绀 2、恶心呕吐、反酸、腹胀、腹泻便秘 3、心悸、水肿、胸痛、晕厥
内容 1
内容 3
内容 4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一、病情评估
T、P、R、BP的变化。 意识障碍的程度 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的改变
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舍得给
自己的大脑投资的人。
只有掌握了临床护理观察的能力和技巧,才能及时为 临床医师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
要养成观察的习惯,将观察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各项具体操作中。
普遍观察:视、听、触、嗅、问、量
重点观察:危重、新入、手术、特殊、病情变化
随机观察:治疗护理机会、患者呼叫时
手勤即及时动手做一些检查,如急腹症病人诉说腹痛时,护士应动手 检查病人是否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等。
脑勤是指护士应勤动脑,护理工作不是单纯地执行医嘱,还要勤于
观察,勤于思考,主动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在 观察中应多考虑几个为什么。

常用护理诊断及措施

常用护理诊断及措施

常用护理诊断及措施护理是一门运用科学,分为家庭护理和有偿护理。

有偿护理必须按照卫生部、国家卫健委、医政部所规定的法律法规相关条文执行开展相应的护理项目,有条理、有目的、有计划的完成基础或者常规护理,观察了解病人体表体重基础情况,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常用护理诊断及措施,希翼对大家有所匡助!常用护理诊断及措施营养失调:一、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咀嚼艰难或者吞咽艰难有关护理措施:1 、喂食前子细评估病人反应是否灵敏、有无控制口腔活动的能力、是否存在咳嗽和呕吐反射;1 、准备好有效的吸引装置;2 、使病员处于正确的体位;3 、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

二、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获得食物艰难或者无能力获得食物有关护理措施:1 、提供可口的、不油腻的、高营养的、易于咀嚼的食物,如鱼、蛋。

注意少量多餐,当病人感到恶心、呕吐时,暂停进食。

2、指导病人进食易消化的优质蛋白,新鲜水果蔬菜,以补充维生素3 、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湿润,清洁,以增进食欲;4 、遵医嘱赋予静滴肠道外营养,如脂肪乳、氨基酸等。

体液不足:一、体液不足:与摄入减少有关护理措施:1、如有咽、口疼痛时,提供热或者冷饮,在饮水前赋予温盐水或者用麻醉剂漱口;2、了解病人用药情况,是否有致脱水的药物(如利尿剂),是否需要增加液体入量;、3、进行健康教育,告知病人与家属在运动、发热、感染和高温时摄入一定量的水分的必要性;教给病人或者家属如何观察脱水以及怎样增加体液入量的方法。

二、体液不足:与体液丢失过多有关护理措施:1、发热病人可通过温水擦浴或者药物保持体温低于38.4℃,保持较低的室温;如果体温极高,可在动脉处放置冰袋降温;2、针对消化道引流的病人,用生理盐水冲洗胃管,保持电解质平衡,时常赋予口腔护理;3、健康教育:避免蓦地暴露或者或者多暴露在过热、阳光的环境中或者过多运动;在炎热天气中增加液体摄入;4、腹泻呕吐病人保证液体入量,制订补液计划,维持水电解质平体液过多:一、体液过多——由于肾功能衰竭引起的调节机制失调有关二、体液过多——与继发于各种心脏疾患的前负荷增加、收缩力下降和心搏出量减少有关护理措施:1 、了解水肿原因,赋予对症治疗;2、水肿皮肤注意保护,勿使受伤和感染3 、补液时注意速度,防止肺水肿的发生;4、使用利尿剂治疗水肿时,密切注意监测电解质,以免发生水、电解质失衡;5、针对下垂性静脉淤血,鼓励病员水平位歇息抬高下肢和直立活动交替进行(充血性心衰时禁忌);6 、用枕头抬高浮肿肢体;禁止两腿交叉;定时变换体位;7 、避免在水肿肢体或者部位进行注射或者静脉输液;8 、进行健康教育,用药指导。

护理中的病情观察和记录

护理中的病情观察和记录
提高护理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建立良好 的护患关系。
02
病情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01
02
03
04
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 、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以及 面色、神志、瞳孔等变化。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咳嗽、咳 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
以及疼痛的部位和程度。
留意患者是否有异常的皮肤变 化,如红肿、淤斑、溃疡等。
与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交流, 了解其心理需求和顾虑,给予 适当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在护理过程中,关注患者的隐 私和尊严,尊重其人格和权利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
03
病情记录的规范和要求
记录的内容要全面、准确
01
02
03Βιβλιοθήκη 04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等指标的测量和记录。
病情状况
详细描述患者的症状、体征以 及病情变化情况。
04
询问患者家庭成员的健 康状况,以便更好地评 估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护 理计划。
使用医疗设备进行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使用医疗设备进行检查,如心电图、B超、 X线等。
正确操作医疗设备,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以便更好地 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护理计划。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如 焦虑、抑郁等,以及是否出现 心理问题。
注意观察和记录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确保观察和记录的内容真实、准确,不夸大或缩小病情,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使用标准化的观察和记录工具,如量表、表格等,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定期进行观察和记录的复核和校验,及时纠正错误和偏差,确保信息的可靠性。
注意观察和记录的及时性和规范性
遵循规定的观察和记录时间节点,及 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异常情况。

护理工作中的病情观察与变化提醒

护理工作中的病情观察与变化提醒

护理工作中的病情观察与变化提醒在护理工作中,对病情的观察与变化提醒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患者的健康。

下文将从不同角度出发,详细探讨护理工作中病情观察与变化提醒的必要性和方法。

一、病情观察的重要性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观察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观察患者的生理指标、心理状态、疼痛等情况,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二、生理指标的观察生理指标是评估患者病情变化的重要依据之一。

护士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向医生报告。

三、心理状态的观察除了生理指标,护士还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焦虑、抑郁等情绪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护士需要通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护理。

四、疼痛观察疼痛是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护士需要重视患者的疼痛感受。

通过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性质、位置等情况,可以为患者提供适当的镇痛措施。

五、排泄观察患者的排泄情况也是护理工作中需要重点观察的内容之一。

便秘、尿潴留等情况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排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六、注意事项提醒在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向患者的家属提醒一些注意事项,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患者。

比如饮食、药物使用、休息等方面的注意事项,都需要及时提醒。

七、定期评估与记录护士需要定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详细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病情描述。

八、教育患者及家属在护理工作中,护士不仅需要对患者进行护理,还需要教育患者及家属一些护理知识。

通过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自我护理意识,减少病情的恶化。

九、及时与医生沟通护士在发现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汇报病情变化,并寻求医生的意见和建议。

只有与医生紧密合作,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健康。

十、团队合作护理工作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护士需要与其他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体温

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体温

生命体征的观察和护理体温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和血压等指标。

在医疗护理中,观察和护理这些生命体征对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治疗方案以及调整护理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体温的观察和护理。

体温是人体内部组织与环境之间热量交换的结果,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体温的正常范围为36℃-37.5℃。

体温的观察和护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观察体温:在观察体温时,应选择适当的测温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口腔测温、腋窝测温、耳温和肛温等,选择方法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实际需要进行判断。

在测温之前,应确保患者休息好,避免食物、饮水、咖啡因等因素的干扰。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消毒的测温仪器,以防止交叉感染。

观察期间应及时记录并记下体温数值。

2.分析体温变化:体温的变化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和对治疗的反应。

持续升高的体温可能表明炎症或感染的存在,而持续降低的体温可能与一些疾病如中毒、休克等有关。

因此,在观察体温变化时,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其他生命体征的变化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3.护理措施:根据患者的体温变化,可以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来维持或调节体温。

当体温升高时,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冷敷、冰袋等来散热;也可以给予药物如退热药物以降低体温。

当体温降低时,可以采取保暖措施,如给予保暖毯、调整室温等。

在采取护理措施时,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反应,避免过度降温或升温。

4.监测热量摄入和消耗:体温的维持还与热量摄入和消耗有关。

患者需要获得足够的热量来维持正常的体温。

因此,要观察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确保其获得足够的营养。

此外,要注意监测患者的代谢情况,避免过度消耗热量,如在高热状态下,患者可能出现代谢亢进,需要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等。

综上所述,观察和护理体温是医疗护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体温的观察和护理,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因此,医护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对体温观察和护理的重视,提高护理水平和质量。

病情观察

病情观察

病情观察一、病情观察的方法病情观察是医务人员通过视、触、嗅、听等方法及医疗仪器设备来获得病人资料的过程。

因此,在护理工作中病情观察常用的方法有:视诊、触诊、听诊、叩诊、嗅觉;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医护人员和病人及病人家属的交流,阅读病历、交班报告、检验报告、会诊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等获取病人信息;还可以借助仪器,如心电监护仪等了解病人信息。

二、病情观察的内容(一)一般情况的观察1 、发育和营养2 、表情与面容3 、姿势与体位4 、皮肤与粘膜5 、呕吐物与排泄物6 、睡眠(二)生命体征的观察(三)意识的观察1 、嗜睡2 、意识模糊3 、昏睡4 、昏迷(四)瞳孔的观察瞳孔的变化是颅内疾病、药物中毒等病情变化的一个重要指征。

观察瞳孔应注意两侧的形状、大小、边缘对称性及对光反射等。

(五)心理状态的观察心理状态的观察包括病人的语言与非语言行为,情感反应,对疾病的认识,价值观、信念等。

危重病人的情感反应常见焦虑、恐惧与忧郁。

(六)中心静脉压的观察正常值5~12cmH2O;小于2~5 cmH2O表示右心充盈不佳或血容量不足;大于15~20cmH2O,表示右心功能不良。

(七)自理能力三、各类患者的观察重点及要求(一)新入院的患者1、初步估计病情的轻重,确定重点观察的内容新入院患者病情轻重缓急不一,诊断也不尽明确,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史、各种检查结果,结合病人的入院方式和一般情况等,对病情及轻重作出初步估计,确定重点观察的内容。

如:对大面积烧伤、创伤患者应重点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变化,以警惕早期休克的发生。

2、注意观察潜在或继发病征如:有些创伤患者在外观上只表现为机体局部组织的破坏或出血,但护士仍应密切观察其血压和神志变化,警惕内脏有潜在或继发出血的可能。

3、注重心理状态的观察原因:新入院患者对医院环境、人员、生活习惯等都很陌生,对自身疾病的诊治期望很高,容易出现很多复杂的心理问题。

(二)老年患者1、注意观察症状、体征不典型的病情原因:老年人新陈代谢低下,感觉迟钝,患重病时往往反应不明显。

常用护理诊断及措施

常用护理诊断及措施

常用护理诊断及措施护理诊断是患者护理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护理中的科学方法和操作,通过护士对患者的身体、心理、社会及家庭等方面的全面评估,分析患者所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措施,以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常用的护理诊断及其相应措施。

一、感知知觉方面1. 性感觉障碍治疗措施:护理人员应尊重患者的意愿,以避免性伦理的问题产生,同时要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性和温馨的亲密接触,以促进疗效。

2. 视觉感知障碍治疗措施: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的视觉状态,有必要时应加强照顾和护理,让患者尽可能地遵守规定的用眼卫生和保健要求,帮助患者慢慢恢复视力。

3. 知觉障碍治疗措施:护理人员应以温和的语气与患者交流,在观察到患者出现感知障碍时要及时注重关注,加强护理,全面评估患者的状况,并主动给予心理支持和帮助。

二、活动能力方面1. 缺乏主动性治疗措施:护理人员应引导和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带领患者开展各种相关季节活动和社交活动,以增强患者的信心和生活乐趣。

2. 自理能力受限治疗措施: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详细了解患者每天的情况,制定适当的护理方案,同时要教授患者正确的自理技巧,帮助患者恢复原有自理能力。

3. 动作能力障碍治疗措施:护理人员应时刻关注患者的动作能力障碍,注意帮助患者维持日常生活习惯,提供相应的运动辅助器材及其训练,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及时就医及指导治疗。

三、营养代谢方面1. 营养不足治疗措施: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供高蛋白、高卡路里的营养饮食,并及时对其进行监护,同时要重视营养知识宣传和营养饮食的教育宣传,助力患者生态体验。

2. 饮食不规律治疗措施: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患情况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并加以监护。

有必要时还应掌握饮食技巧,以防止饮食不规律或长时间不进食的情况的发生。

3. 转移时间过长治疗措施:护理人员应遵守标准化转移流程,引导患者配合,并对配合不好的患者进行及时纠正和引导,并结合患者实际状况,适时给予不同程度的转移训练。

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营养护理诊断
总结词
评估、改善或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
详细描述
通过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如调整 饮食结构、补充营养素等,以改善或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康复。
排泄护理诊断
总结词
协助患者进行正常的排泄活动。
详细描述
通过评估患者的排泄状况、需求和影响因素,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如提供舒适的排便环境、指导正确的排便姿 势等,以协助患者进行正常的排泄活动,预防便秘、尿潴留等排泄障碍的发生。
制定活动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活动计划,逐 步增加活动量,提高体能 。
提供支持
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观察 患者的反应,给予必要的 支持和帮助。
知识缺乏护理措施
评估知识水平
指导学习
了解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认知程度, 评估其知识水平。
根据患者的知识需求,指导其学习相 关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04
案例分析
案例一:疼痛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的应用
总结词:有效缓解
详细描述:通过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 治疗或心理支持,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案例一:疼痛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的应用
总结词:减轻痛苦
详细描述:通过精心护理和关爱,减轻患者因疼痛带来的痛苦和不适,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
案例四
要点一
总结词
心理支持与疏导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其克服无耐力带来的焦虑 和抑郁情绪,增强信心和勇气。
案例五:知识缺乏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的应用
01
总结词:健康教育
02
详细描述:向患者提供相关的疾病知识和护理技巧,如疾病预防、治 疗、康复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护理工作中的病情观察与记录

护理工作中的病情观察与记录

护理工作中的病情观察与记录在护理工作中,病情观察与记录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护士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参考,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

下面将从病情观察的重要性、观察的对象与内容、观察方法、记录的方式及要点、记录的作用等方面展开谈论。

病情观察的重要性护士是医疗团队中非常重要的一员,负责照顾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健康状况。

病情观察是护理工作的基础,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从而保证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观察的对象与内容在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观察患者的整体状况,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疼痛程度、排泄情况、饮食摄入、药物反应等。

只有全面观察,才能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

观察方法护士在观察患者时需要细心耐心,注意观察患者的细微变化。

可以通过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来了解患者的整体状况,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言语、行为等来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

记录的方式及要点护士在观察完患者后需要将所得信息记录下来,以便医生分析和制定治疗方案。

记录内容要详细准确,包括时间、观察项目、发现情况、护理措施等。

记录时应准确描述患者的症状变化,不加主观评价。

记录的作用记录是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记录的内容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参考,帮助医生判断病情变化,决定治疗方案。

同时,记录还可以为患者提供持续性的护理,保证患者得到全面照顾。

总而言之,病情观察与记录是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护士需要通过仔细观察与准确记录来保证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和治疗效果。

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观察能力和记录技巧,护士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护理服务。

护理工作中的病人病程观察方法

护理工作中的病人病程观察方法

护理工作中的病人病程观察方法病人病程观察是护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疾病的变化趋势,可以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病人的安全与舒适。

下面将介绍护理工作中观察病程的方法。

一、病情观察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应当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全面观察,包括生命体征、症状表现、心理状态等方面。

观察生命体征是最基本的病人病程观察方法,包括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通过这些参数的变化可以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

二、病史回顾在观察病人病程时,护士还需了解病人的病史,包括以往疾病史、手术史、用药史等。

通过病史回顾可以更好地了解病人的病情发展规律,有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三、入院评估在病人入院时,护士应当进行全面的入院评估,包括对病人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估。

通过入院评估可以为后续的护理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四、交接班记录护理工作中的交接班记录也是观察病人病程的重要手段,护士需要将病人的病情变化、医嘱执行情况等内容进行记录,供后续医护人员参考。

通过交接班记录可以实现信息的传递与共享,提高护理工作的协同效率。

五、定期观察在护理工作中,护士需要根据医嘱对病人进行定期的观察,包括对病人病情的变化趋势进行监测。

定期观察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六、沟通交流在病人病程观察中,护士需要通过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了解病人的实际需求和感受。

通过沟通交流可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七、专科护理针对一些特殊病情,护士需要进行专科护理,包括胸部病区的监护、中风病房的护理等。

专科护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更好地满足病人的护理需求。

八、记录上报在观察病人病程中,护士需要及时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并将相关信息上报给主治医师。

通过记录上报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传递,为医疗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九、团队合作在护理工作中,团队合作是至关重要的,护士需要与医生、护理师、康复治疗师等多个专业人员紧密合作,共同为病人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与中风后遗症有关】◆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口腔、会阴、皮肤清洁等,保持空气新鲜,床单元清洁、整齐,如有污染,及时更换。

◆做好生活护理,满足生活所需。

指导病人穿衣时先穿患侧,后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后脱患侧。

鼓励病人穿较宽松柔软的衣服,使穿脱方便和穿着舒服。

穿不用系带的鞋。

给病人换衣裤时,注意用屏风遮挡,并可适当摇高床头,需要时帮助病人。

洗澡时需有家属或陪护人员在场。

◆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以方便病人随时取用。

呼叫铃放在病人手边,听到铃声立即予以答复。

◆经常巡视病房,及时了解病人的需要。

陪送患者完成各项检查或训练,以防意外【躯体活动障碍---与疾病导致的右侧肢体活动不利有关】观察四肢肌力,肌X力、关节活动度和肢体活动的变化。

指导协助患者良肢位摆放、肌肉收缩及关节运动、减少或减轻肌肉挛缩及关节畸形。

尽早指导患者进行主动性活动训练。

遵医嘱予以针灸、拔罐、中药泡洗、雷火灸、偏瘫肢体综合训练、关节松动训练、中频、气压等进行康复训练。

语言沟通障碍---与疾病导致的语言中枢功能受损有关建立护患交流板,与患者达到良好沟通,写下自己说不清楚的话语,护士针对性的指导患者发音训练有关发音肌肉,先做简单的X口、伸舌、露齿、鼓腮动作,再进行舌部和唇部训练。

利用口型及声音训练采用“示教-模仿方法”,即训练者先做好口型语发音示X,然后指导患者通过镜子观察自己发音的口型,来纠正发音。

进行字、词、句训练,日常生活中积极与患者交流,诱导患者清晰说出词组,短句发音。

如“西瓜“吃饭”“床”等。

护士给予了适当的提示,比如我们说“西”,患者会接着说出“瓜”,最后完整说出“西瓜”。

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共同参与语言康复训练。

穴位按摩:遵医嘱按摩廉泉、哑门、承浆、通里等穴,以促进语言功能恢复【有受伤的危险---与右侧肢体活动不利有关】◆病房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提供足够的灯光,病房床旁走道障碍清除,楼梯的收边处须有止滑条处理,浴室、洗手间地面应保持干燥,地板应有止滑设备,如防滑砖、具吸水及底面有防滑功能的垫子。

护理工作中的病情观察与处理

护理工作中的病情观察与处理

护理工作中的病情观察与处理护理工作中,病情观察与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谈谈护理工作中的病情观察与处理。

1、护理观察的重要性在医院工作的护士,每天都要接触到各种病情的患者,因此对病情观察十分重要。

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护士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为医生提供重要参考。

2、观察的方法护士在病情观察中通常会采用多种方法,比如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行为举止等。

同时,护士还要关注患者的饮食、排泄、睡眠等情况,综合分析患者的整体状况。

3、异常症状的辨别在观察患者的过程中,护士需要学会辨别各种异常症状。

比如发热、心率不齐、呼吸困难等,这些都可能是患者病情恶化的表现,护士要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4、处理病情的策略当护士发现患者病情有异常变化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能惊慌失措。

然后要及时向医生汇报,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比如调整药物剂量、更换治疗方案等。

5、沟通与协作在处理病情时,护士需要与医生、患者及其家属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与协作。

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才能更好地护理患者,防止病情恶化。

6、科学护理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护士要坚持科学护理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提高护理效果,保障患者的安全与舒适。

7、病情演变的预测通过持续的病情观察,护士可以对患者的病情演变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及时调整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康复。

8、应急处理有些病情变化可能是突发的,护士需要掌握相应的应急处理技能,迅速做出反应,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9、心理护理在处理病情的同时,护士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关心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患者及时的安慰与支持,帮助患者战胜疾病。

10、经验总结在长期的护理实践中,护士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各种病情变化的处理也有了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常症状的观察及相关护理方式第一节发热一、发热的定义:病理性的体温升高超过一般人的正常范围称发热。

发热是疾病的常见症状,也是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但长期发热可使体内能量物质大量消耗,引起重要器官功能发生障碍。

二、引起发热的原因:(1)感染性发热临床上最常见,包括生物性病原,如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原虫、寄生虫等感染引起。

(2)非感染性发热中枢性发热、吸收热、变态反应性发热、内分泌与代谢障碍所引起的发热。

三、发热程度的划分(以口腔温度为计):(1)低热体温37.5-37.9℃(2)中等热体温38-38.9℃。

(3)高热体温39-40.9℃。

(4)超高热体温41℃以上。

四、热型:(1)稽留热( 2 )弛张热(3)间歇热(4)不规则热五、对高热病人的观察及护理:1.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2.保暖,必要时给热饮料。

3.心理护理病人高热时易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

护理员应体贴、安慰病人,及时有效地解除躯体痛苦,以消除其不安心理。

4.降温较好的降温措施是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9℃,可用冰袋冷敷头部,体温超过39.5℃时,可用酒精擦浴、温水擦浴或作大动脉冷敷。

物理降温半小时后观测体温,并做好记录。

5.密切观察高热病人应每隔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脉博、呼吸、血压及出汗等体症。

6.营养和水分的补充给病人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少量多餐,多饮水。

7.口腔护理应在晨起、睡前的饭后协助病人漱口或用棉球揩擦,防止口腔感染,口唇干裂者应涂油保护。

8.保持清洁在退热过程中病人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及床单、被套、以防着凉。

第二节头痛一头痛的定义:头痛,是指额、顶、颞、枕部的疼痛,系头部痛觉神经纤维受理化刺激或感染、血管病变,缺氧等引起。

头痛可以是某些严重脑病的信号,也见于高级神经活动失调或全身性疾病。

二、致病因素:可由感染、血管病变、颅脑占位性病变或外伤等直接刺激或牵拉颅内血管、硬脑膜引起;或由五官、颈椎、颈肌病变引起;也可由于高热、高血压、缺氧、过敏反应等造成颅外软组织内血管的收缩、舒张而引起;或由于中毒、代谢障碍或神经官能症引起。

三、身心状况:1、头痛的特征及其伴随症状常可提示病因诊断。

2、心理反应头痛发作时痛苦难忍,病人常有辗转反侧、呻吟、哭泣,表现出焦虑、恐惧心理。

四、护理措施:1、观察评估头痛的部位、性质及伴随症状。

对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头痛病人,给予心理安慰,以解除焦虑和紧张情绪。

将病人安臵在安静、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休息,保持舒适体位,促进身心放松,可减轻头痛。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

2、头痛伴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床头可以抬高15°-30°,伴呕吐者应注意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呕吐物。

3、保持病人大小便通畅,避免因用力增加颅内压而加重头痛,必要时可给予开塞露通便。

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脉搏、血压及头痛症状的改善情况。

第三节胸痛一、胸痛的定义:胸痛是指胸部的感觉神经纤维受到某些因素(如炎症、缺氧、物理和化学因子等)刺激后,产生冲动传至大脑皮质的痛觉中枢而引起的局部疼痛。

二、致病因素:呼吸系统疾病有胸膜炎、胸膜肿瘤、自发性气胸、肺炎、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等,胸壁疾病有皮下蜂窝织炎、肋骨骨折、带状疱疹等,以及心血管疾病、纵隔疾病等。

三、身心状况1、胸痛的特征2、心理状态有无烦躁不安、焦虑、恐惧等。

3、伴随症状有无发热、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发绀、心悸、休克等。

四、护理措施:1、保持病室内清洁、安静、光线柔和,协助病人维持舒适的卧位。

2、指导病人在咳嗽、深呼吸或活动时用手按压疼痛的部位以制动。

3、对胸痛剧烈者,遵医嘱使用镇痛剂或麻醉性镇痛药,观察并记录疗效及不良反应。

4、指导病人采用减轻疼痛的方法,如放松技术、局部按摩、穴位按压、欣赏音乐等,以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延长镇痛药用药的间隔时间,减少对药物的依赖性和成瘾的危险。

第四节恶心、呕吐一、恶心、呕吐的定义:恶心,是一种特殊的主观感觉,是欲将胃内容物经口吐出的不适感。

是延髓的呕吐中枢受到刺激的结果。

呕吐,是指胃内容物或部分肠内容物经食管、口腔排出体外。

呕吐可将胃内的有毒物质排出体外,对人体有保护作用;但持久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和营养障碍等不良后果。

二、致病因素:1、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幽门梗阻、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膜炎、肠炎、急性肠梗阻等。

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膜炎、脑炎、急性脑血管疾病、脑肿瘤、脑外伤等。

3、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4、药物如抗癌药、雌激素、洋地黄、某些抗生素等。

5、代谢及内分泌疾病如甲亢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衰竭、低血钾、妊娠剧吐等。

三、身心状况:1、恶心轻度恶心;严重的恶心。

2、呕吐主要是通过对呕吐物性状的观察、呕吐与进食的关系、以及呕吐时伴随的身心状况进行评估。

四、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安慰病人,解除其紧张心情,安臵病人休息,保持环境清洁、安静以温和、关心的语言和态度对待病人。

2、协助病人采取合适的体位,如坐位或侧卧位。

对昏迷的病人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尽可能吸净口腔呕吐物。

3、呕吐后协助病人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

对昏迷者用纱布为其清洁口腔时,避免刺激舌、咽、上腭,以防再次诱发呕吐。

4、按医嘱适当给予镇吐药物,并注意毒副反应。

5、对反复大量呕吐,持续时间较长者,应密切观察其血压、脉搏、皮肤及出汗的情况,准确记录出入液体量以供医生参考。

6、呕吐不止者,需暂停进食。

呕吐停止后,可给予热饮料,以补充水分。

7、意识障碍病人呕吐时,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窒息和肺炎并发症的发生。

8、呕吐物处理记录呕吐物的性质、量、色味,根据需要保留呕吐物送验。

盛呕吐物的容器和痰盂等应消毒后备用。

第五节咳嗽、咳痰一、咳嗽、咳痰的定义: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具有重要的呼吸道局部防御作用,可将外界侵入呼吸道的异物和呼吸道内分泌物排出体外。

但是,剧烈、频繁和长久的咳嗽对人体不利,可加重呼吸和循环的负担、诱发呼吸道出血和自发性气胸,还可使呼吸道内感染扩散,影响睡眠和消耗体力等。

痰液是呼吸道内的分泌物,病理情况下痰量增多,由浆液、粘液、各种炎症细胞、坏死脱落的黏膜上皮细胞、异物和病原微生物等组成。

借助咳嗽排出痰液的动作称咳痰。

咳嗽伴有痰液称湿性咳嗽,咳嗽无痰称干性咳嗽(干咳)。

二、致病因素:最常见的病因是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胸膜炎等,也可由理化因素(吸烟、刺激性气体、冷热空气)过敏因素、异物、肿瘤、胸部创伤等引起。

此外,循环系统疾病所致的肺淤血、肺水肿,累及呼吸系统的传染病、寄生虫病、全身性疾病,如麻疹、肺阿米巴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引起咳嗽、咳痰。

三、身心状况:1、咳嗽应从咳嗽的性质、节律、时间、病程,是否有效咳嗽,是否影响休息、睡眠和食欲等方面进行评估。

2、咳痰应评估痰液的颜色、气味、量、粘稠度,以及是否容易咳出、在何种体位时易于排痰等。

3、伴随状况有无发热、咯血、胸痛、呼吸困难、发绀等。

四、护理措施:1、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有效咳嗽和排痰的重要性,鼓励病人咳嗽咳痰。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洁净,每日通风2次、每次15-30分钟,保持适宜的温度(18-22℃)、湿度(50%-70%),必要时地面洒水。

2、每日为病人做口腔护理2次。

3、按医嘱监督病人按时服药;鼓励神志清醒的病人在心、肾功能耐受的范围内多饮水。

4、对无效咳嗽者,指导有效咳嗽、协助排痰。

对无力排痰者,辅以胸部叩击排痰法。

5、对痰液黏稠者,辅以超声雾化吸入酶制剂和抗生素,或蒸汽入。

6、对因疼痛而惧怕咳嗽、咳痰者,给予心理上安慰,按医嘱采取相应的止痛措施,疼痛缓解后鼓励其咳嗽、咳痰,咳嗽时协助按压胸部以减轻疼痛。

7、密切观察病人咳嗽、排痰情况,出现咳痰不畅、呼吸困难症状加重等窒息先兆时,立即报告医生。

第六节腹痛一、腹痛的定义:腹痛是指局部的感觉神经纤维受到某些因素(如炎症、缺血、理化因子或直接侵犯等)刺激后,产生冲动传至痛觉中枢,所产生的疼痛感。

二、致病因素:1.腹腔脏器疾病如胃、肠、肝、胆、胰腺、肾等脏器的炎症、肿瘤、外伤、梗阻等。

2.胸腔脏器疾病如肺炎、急性心肌梗死。

3.脊柱疾病如胸椎结核、转移瘤。

4.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卟啉病、铅中毒等。

三、身心状况:1、腹痛的特征2、影响腹痛的因素3、伴随状况常伴有休克、呕吐、腹泻、便秘、血便、呕血及腹部包块等。

四、护理措施:1、病室内清洁、光线柔和、环境安静,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刺激性语言。

2、协助病人维持舒适的体位、减轻疼痛。

如急性腹膜炎时协助病人取屈曲位,以使腹部肌肉放松,减轻疼痛3、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如消化性溃疡者禁食酸性食物;胆结石者禁食油腻食物等。

4、对腹痛剧烈者,遵医嘱给予解痉、镇痛药,并观察记录疗效及不良反应。

5、密切观察腹痛的病情变化和病人的全身状况,如腹痛加剧、全身状况恶化、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6增强病人对治疗的信心,介绍缓解疼痛的方法,延长使用镇痛药物的间隔时间,从而减少对药物的依赖性和成瘾性。

第七节呼吸困难一、呼吸困难的定义:呼吸困难是呼吸功能不全的重要症状,病人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异常,严重时出现鼻翼扇动、张口抬肩、端坐呼吸、皮肤粘膜发绀等。

可由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中毒性疾病、血液病、神经精神疾病等引起。

本节讨论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

二、致病因素: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的呼吸困难,称肺源性呼吸困难,系通气、换气功能障碍致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引起。

分为3种类型:①吸气性呼吸困难,系喉、气管、大支气管管腔狭窄或不全性阻塞所致,由炎症、水肿、异物或肿瘤引起;见于喉头水肿、喉头有异物者。

②呼气性呼吸困难,系肺泡弹性减弱、小支气管痉挛狭窄所致,见于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③混合性呼吸困难,系肺部病变广泛、呼吸面积减少、影响换气功能所致,见于重症肺炎、广泛肺纤维化、肺水肿、心功能不全、大量胸腔积液和气胸等。

三、身心状况:1.起病的缓急2.判断呼吸困难的类型3.判定呼吸困难的程度4.心理状态有无焦虑、紧张、烦躁不安等表现。

5.伴随状况应评估皮肤粘膜的色泽变化,有无发热、头痛、失眠、意识障碍等表现,以及呼吸技术应用的状况等。

四护理措施: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适宜的温度、湿度;协助病人取舒适的体位,如抬高床头、半坐卧位。

2、教会病人正确的咳嗽、排痰方法,以确保有效咳嗽和顺利排痰,若病情许可,每2小时改变1次体位,以利痰液的移动和清除,必要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按医嘱给予抗感染药物、支气管舒张药、祛痰剂和合理吸氧。

4、指导病人采取有效的呼吸技术:①缩唇式呼吸法②膈式呼吸法5病情许可时,有计划地逐渐增加每日的活动量,但避免过度劳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