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常见症状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常见疾病护理常规第一部分常见急诊病人护理常规一、急诊病人一般护理1、护士接诊病人,应迅速了解病情并通知急诊医生作紧急处理,同时配合医生做好急救处置工作。

2、一般急诊常规测量血压、脉搏、呼吸。

发热患者测体温。

3、遇有抢救的危重患者,在急诊医生未到达前,护士可先给予给氧、测血压、脉搏,建立静脉通道、配血、止血、吸痰、人工呼吸等处理,体温超过39℃给予物理降温,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

4、做好急诊患者登记,各种抢救工作记录应及时、真实、清楚、完整。

5、确定住院者应护送患者入病区,并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

二、心、肺、脑复苏护理1、将病人安置在抢救室进行心、肺、脑复苏抢救。

2、维持有效循环⑴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电变化。

⑵每15分钟测量脉搏、心率和血压至平稳。

⑶观察皮肤、口唇的颜色,四肢温度、湿度,指(趾他)甲的颜色及静脉的充盈情形,保证有效静脉灌注,维持血容量。

⑷有条件需测量中心静脉压。

3、呼吸系统监护⑴注意呼吸道湿化,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⑵应用呼吸机患者,按常规进行护理。

⑶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有无鼻翼扇动、呼吸困难等,以防呼吸衰竭。

14、脑缺氧监护⑴及早使用低温疗法及脱水剂。

头部降温保持在30℃左右,不宜低于30℃;体温保持适当水平。

⑵使用脱水剂治疗要严密监测血容量及电解质的变化。

⑶观察病人神志、瞳孔的变化和肢体活动。

有无意识、定向障碍、表情淡漠、嗜睡、发绀等症状,以了解脑缺血、缺氧状况。

5、留置导尿,严密观察尿量,记录24小时出入量,做好12小时小结、24小时总结。

观察尿的性质、颜色和比重,以了解肾功能。

6、观察有无出汗或大汗淋漓、烦躁不安、四肢厥冷等休克症状,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7、预防继发感染⑴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病人及室内清洁卫生,定期空气消毒。

⑵注意无菌操作,物品器械必需消毒灭菌。

⑶如病情许可,应勤翻身拍背,保持皮肤干净干燥,防止褥疮及继发熏染的发生。

⑷注意口腔及五官的照顾护士。

常见症状护理常规

常见症状护理常规

一、营养不良护理(1)评估面色、神志、皮下脂肪厚度等,观察有无发生低血糖而出现头晕、出冷汗、肢冷、面色苍白、神志不清、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一旦发现立即静脉推注25%~50%葡萄糖溶液.(2)重症患儿应卧床休息,恢复期适当活动.(3)饮食管理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步补充,同时要根据小儿病情轻重和消化功能调整饮食的量及种类. 轻度营养不良患儿消化功能尚好,应在原有膳食的基础上,逐渐添蛋白质和热能.中及重度营养不良患儿的消化能力弱,对食物的耐受性差,饮食调整要逐渐进行.鼓励母乳喂养,无母乳或母乳不足,可给稀释牛奶或脱脂奶,少量多次,渐增至全乳,然后才能给肉末辅食.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给菜汤、果汁或碎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量开始,逐渐增加,以免发生腹泻.4)预防感染,实行保护性隔离.5)掌握输液速度,中重度患儿输液时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总量以防心力衰竭.6)测量体重1~2次∕周二、高热的护理常规( 1 ) 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热的时间、程度、诱因,以及伴随症状等。

( 2 ) 监测体温变化,观察热型。

( 3 ) 卧床休息,减少机体消耗。

( 4 ) 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

( 5 ) 注意观察病人末梢循环情况, 高热而四肢末梢厥冷、发绀等提示病重。

( 6 ) 降温过程中出汗时及时擦干,随时更换衣物,保持皮肤和床单清洁、干燥;注意降温后的反应,避免虚脱。

降温处理30分钟后测量体温。

( 7 ) 补充水分防止脱水,鼓励患儿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或软食, 做到少食多餐,多饮水。

( 8 ) 做好口腔护理, 必要时给予特殊口腔护理。

( 9 ) 根据医嘱给予静脉补液。

2. 健康教育指导:( 1 ) 鼓励食用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低蛋白的饮食, 增加水的摄入量, 鼓励病人多饮水, 成人达每日3000ml。

( 2 ) 鼓励穿宽松、棉质、透气的衣服以利于排汗。

急诊科护理常规

急诊科护理常规

目录目录 (1)第一部分常见症状护理常规 (2)第二节急诊科护理常规 (20)第一节急诊科一般护理常规 (20)第三部分危重症护理常规 (46)第一章休克 (46)第二章昏迷 (48)第三章脑疝 (50)第四章咯血 (52)第五章高血压危象 (54)第六章气胸 (56)第七章呼吸衰竭 (58)第八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60)第九章肺栓塞 (62)第十章急性左心衰竭 (65)第十一章急性心肌梗死 (66)第十二章恶性心律失常 (68)第十三章上消化道出血 (70)第十四章肝性脑病 (73)第十五章急性重症胰腺炎 (75)第十六章急性肾损害 (78)第十七章胸部损伤 (81)第十八章腹部损伤 (83)第十九章肠梗阻 (85)第二十章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87)第二十一章急性中毒 (89)第二十二章危重症及管路护理常规 (91)第一部分常见症状护理常规一、发热1.休息卧床休息,采取舒适体位,减少机体的消耗,必要时可吸氧。

维持室温在20~24℃、湿度55~60%,病室通风每日至少2次。

2.补充营养及水分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富含维生素、营养丰富的半流质饮食或软食,以补充机体基本需要和因发热所造成的额外消耗。

指导患者摄取足够的水分,每天至少2000ml以上,以预防脱水。

必要时可遵医嘱静脉补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3.严密监测体温的变化,观察发热的过程、热型、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体温高于39℃,遵医嘱行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实施降温措施30分钟后应复测体温,并记录于体温单上做好交接班。

4.高热伴寒战、四肢厥冷的患者,应给予保暖,以改善周围血液循环。

5.退热期观察有无因体温骤降、大量出汗导致的虚脱,出现时及时处理,协助患者擦拭和更换衣服,避免受凉。

6.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血压、呼吸的变化,若出现谵妄、惊厥、昏迷时,加床档保护,并派专人护理。

7.遵医嘱补液、抗感染治疗。

诊断未明确前不随意使用退热剂。

8.加强口腔护理,每日2~3次。

护理常规心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心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心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心内科是医学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心脏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心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如果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整个身体的功能。

以下是心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1.心绞痛: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的心肌缺氧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胸闷、压榨样疼痛。

护理常规主要包括:-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和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者疼痛程度的变化,并及时记录;-保持患者平稳的情绪状态,避免患者过度劳累;-教育患者要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心功能的评估和药物的调整。

2.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一种因冠状动脉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组织缺血坏死的疾病。

护理常规主要包括:-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维持患者的呼吸循环稳定;-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和血压等重要生命体征,监测心功能的恢复情况;-提供舒适的环境,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焦虑;-教育患者关于疾病的知识,指导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3.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一种由于心脏无法从全身组织提供足够的氧供而导致的疾病,其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

护理常规主要包括:-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呼吸频率、心率、体重等;-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和呼吸功能,给予适当的氧疗;-管理患者的液体平衡,保持体液的平衡;-帮助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训练,提高心脏的功能;-教育患者关于疾病的知识,如药物的使用和合理饮食等。

4.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心脏电传导系统发生异常造成的心跳规律紊乱的疾病。

护理常规主要包括:-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和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者的症状,如胸闷、心悸等;-提供安静和舒适的环境,避免患者的情绪激动;-教育患者关于疾病的知识,如药物的使用和健康生活方式等;-定期复查患者的心电图,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除了以上常见的心内科疾病,还有其他一些疾病,如心肌炎、心包炎等。

对于这些疾病的护理常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常见疾病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普遍发生的疾病,例如感冒、发烧、高血压等。

对于这些疾病,正确的护理常规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预防这些疾病。

一、感冒的护理常规感冒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症状包括咳嗽、鼻塞、流涕等。

以下是感冒的护理常规:1. 休息:感冒时,休息是最重要的。

合理安排时间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

2. 药物治疗:根据症状的轻重,可选用一些常用的感冒药物,如退烧药、止咳药等。

但使用药物需遵循医生建议,不可滥用。

3. 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蔬菜等。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二、发热的护理常规发热是身体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能由感染、药物反应等多种原因引起。

以下是发热的护理常规:1. 体温监测:及时测量体温,掌握发热的程度,可通过体温计、额温枪等工具来实施。

2. 补充水分:发热时,身体会大量出汗,容易导致脱水。

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可以多喝水、喝一些温开水或者适量的盐水来补充。

3. 着装:发热时,可以适量减少衣物覆盖,保持室内通风,并保持室内环境的适宜温度。

三、高血压的护理常规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容易造成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

以下是高血压的护理常规:1. 合理膳食: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是高血压患者的首选。

均衡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并适量限制咖啡因摄入。

2. 定期测量血压: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检测血压,以了解血压的波动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管理情绪:情绪波动会影响血压的稳定,患者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忧虑。

四、糖尿病的护理常规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人体胰岛细胞功能异常引起血糖升高。

以下是糖尿病的护理常规:1. 进食控制:病人需要控制饮食,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是首选。

饭后额外活动有助于控制血糖。

2. 定期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掌握自己的血糖水平。

常见症状护理常规44216

常见症状护理常规44216

常见症状护理常规一、发热病人的护理常规(一)概念:当体温调节中枢受致热原作用或本身功能紊乱致使人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高限时,称为发热。

发热程度可分为℃~38℃,中等热℃~39℃,超高热41℃以上。

病程观察要点护理措施治疗饮食安静度上升期∣下降期·体温·热型·伴随症状1.执行内科一般护理常规2.评估体温变化3.观察热型及发热时间,随时与医生联系4.评估发热的伴随症状5.遵医嘱完善各项检查,了解化验结果6.高热病人卧床休息7. 保持室内环境整洁,限制陪探人员8.合理饮食,补充适量水分和营养9. 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10. 遵医嘱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并注意病情变化11.保持口腔清洁,高热者给与口腔护理12.加强皮肤护理,保持床单、衣服干燥清洁,预防褥疮13.对怀疑病人为传染病者应早期隔离并及时上报14.对诊断不明的发热病人,应及时留取标本,协助医生早期诊断、积极治疗15.对高热昏迷或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病人,注意安全护理16.降温处理30min后测量体温饮食原则: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清淡易消化饮食安静度:高热病人卧床休息指导要点 1.鼓励患者多喝水2.告知患者穿透器、棉质衣服,寒战时应给予保暖3.告知患者及家属限制探视的重要性注意事项 1.冰袋降温时注意避免冻伤2.发热伴大量出汗者应记录24h液体出入量3.对原因不明的发热慎用药物降温法,以免影响对热型及临床症状的观察4.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要及早遵医嘱给与药物降温5.必要时留取血培养标准护理问题相关因素PC:体温过高与下列因素有关1.病原体感染2.组织损伤3.体温调节中枢受损4.恶性疾病5.变态反应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下列因素有关1.摄入量不足2.出汗过多二、咳嗽、咳痰病人的护理常规(一)概念: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

咳痰是指呼吸道的反复感染、异物、过热过冷的空气、刺激性气体、香烟或过敏因素的刺激下,支气管分泌大量痰液。

急诊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急诊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急诊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急诊科是医院中繁忙且重要的科室之一,负责接诊和处理急性疾病、创伤和其他紧急情况。

急诊护理人员在接受病人后,必须迅速而有效地评估和处理疾病,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下面是急诊科常见疾病和护理常规。

1.心脏病急症:心脏病急症包括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

护理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和呼吸等生命体征,并及时给予相关药物治疗,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和β受体阻滞剂等。

2.呼吸系统急症:呼吸系统急症包括哮喘、肺炎和呼吸衰竭等。

护理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并给予辅助通气和呼吸支持。

3.中毒急救:中毒急救包括药物、化学品和酒精中毒等。

护理人员需要快速获取中毒信息,评估中毒程度,并进行解毒治疗,如洗胃、给药和血液透析等。

4.创伤急救:创伤急救包括外伤、骨折和出血等。

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评估创伤性损伤的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止血、固定和输血等。

5.神经系统急症:神经系统急症包括中风、癫痫和脑外伤等。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症状和体征,并及时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和药物治疗。

6.腹痛急诊:腹痛急诊包括胆囊炎、胃溃疡和阑尾炎等。

护理人员需要评估患者腹部的疼痛性质、程度和位置,并根据情况给予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

除了以上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外,还有以下一些护理注意事项:1.迅速评估:护理人员需要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及时获得相关病史和诊断信息。

2.紧急处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严重程度,护理人员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氧疗、心肺复苏和内外固定等。

3.监测生命体征: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和体温等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和反馈给医生。

4.给药管理: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医嘱给予药物,并注意药物的剂量、途径和时间等。

5.与医生协作:急诊科护理人员与医生密切合作,共同制定诊疗方案,及时反馈患者信息,并参与急救措施的执行和效果的评估。

6.安全环境: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急诊科的安全环境,做好消毒和隔离措施,并保证医疗设备和药品的储存和使用安全。

护理常规常见疾病护理常规(2019)

护理常规常见疾病护理常规(2019)

第一篇常见疾病症状护理常规第一章发热患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l、健康史:患者的疾病史、既往史、家庭史;起病缓急、发热特征与疾病的关系:有无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等可使体温升高的因素。

2、症状及体征:患者发热的程度、热期、热型;有无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脱水、口腔炎症等营养与代谢形态的改变;有无意识障碍等认知与感知形态的改变等。

3、诊断、治疗和护理经过:(1)有无用药、药物种类、剂量、疗效。

(2)有无采取物理降温措施、方法及疗效。

4、社会心理评估:患者的情绪及心理反应。

二、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1)定时测量体温,一般每日测量4次。

高热患者每4小时测量1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测量1次。

(2)严密观察体温变化,注意热型、程度,同时观察呼吸、脉搏及血压的变化;注意发热的伴随症状及程度,注意饮水量、饮食摄入量、尿量及治疗效果。

2、降温处理:(1)体温39℃以上行物理降温,用冰袋敷前额、腹股沟及腋窝等处或头下置冰袋等。

(2)药物降温: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使用双氯酚酸钠栓等,注意出汗、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3)降温后30分钟应复查体温,并绘制在体温单上。

(4)注意降温效果,使用冰袋患者防止冻伤。

3、休息与体位:高热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舒适体位;低热患者可酌情减少活动,适当休息。

注意调节室内环境温度及湿度,病室温度应维持在18-20℃,湿度维持在50%~60%。

4、加强营养和补充液体:(1)高热的患者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2)鼓励患者多饮水。

(3)对不能进食者,给予静脉输液,以补充水、电解质及各种营养物质。

5、一般护理:(1)口腔护理:长期发热的患者,应在晨起、餐后、睡前协助漱口,防止口腔炎和口腔黏膜溃疡的发生。

(2)皮肤护理:应随时擦干汗液,更换被服,防止受凉,用温水擦洗,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3)及时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检查,标本应及时送检,以尽早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急诊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急诊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急诊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急诊科是医院中最紧急、最高压的科室之一,负责接收和处理各种突发疾病、急性疾病和危重病患者。

关于急诊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重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1.心血管急症: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等。

护理常规主要是维持患者的呼吸、循环、体温稳定,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等生命体征,给予氧气吸入、静脉通路,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2.呼吸系统急症:包括哮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等。

护理常规主要是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血氧饱和度,给予吸氧治疗、持续舒服呼吸、祛痰等措施,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

3.消化系统急症:包括急性胃肠炎、胃出血、急性胰腺炎等。

护理常规主要是保持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给予适当的液体和营养支持,监测患者的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必要时进行胃肠减压、导尿等操作。

4.神经系统急症:包括中风、癫痫发作、脑外伤等。

护理常规主要是监测患者的神经状态和意识水平,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或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脑水肿、脑疝等,必要时进行神经危重症的护理干预。

5.创伤急症:包括各种意外伤害、骨折、刺伤等。

护理常规主要是进行创伤评估,控制出血、疼痛和感染,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必要时进行伤口缝合或拆线等操作。

6.内科急症:包括糖尿病急症、肾衰竭、药物过量等。

护理常规主要是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糖、电解质等指标,给予合适的药物治疗,必要时进行透析、洗胃等操作。

除了以上疾病的护理常规,急诊科的护理工作还包括疼痛管理、心理支持、家属沟通等方面的工作。

护士需要善于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沟通,提供信息和安慰,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和焦虑,保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在急诊科工作中,护士还需要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和医院制度,做好病历记录和医嘱执行,保障患者的安全。

同时,护士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能够应对突发状况和紧急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总之,急诊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护理技术和理论知识,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最大限度地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中医常见病护理常规

中医常见病护理常规

中医常见病护理常规1.患者观察:护士应仔细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面色、表情、精神状态、活动能力等。

尤其注意是否存在呼吸困难、血压升高、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2.体温测量:体温是判断病情的重要指标。

中医常用腋下温度法进行测量。

护士应戴手套,用电子体温计或水银体温计测量患者的腋下体温。

体温过高或过低应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3.脉搏测量:脉搏是中医辨识病情的重要指标。

护士应轻柔地触摸患者的脉搏,注意脉搏的频率、节律、力度和形态等。

脉搏过快、过缓或不规则应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4.舌诊:舌苔和舌质变化是中医辨识病情的重要依据。

护士应观察患者的舌苔颜色、薄厚程度、表面光滑度,以及舌质颜色、形态等。

异常的舌苔或舌质需要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5.指甲检查:中医认为指甲反映人体的阴阳调和状态。

护士应观察患者的指甲颜色、形状、硬度等。

指甲呈现异常的颜色、形态或硬度需要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6.病历记录:护士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病历,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主诉、病史、体格检查结果、医嘱、护理措施等。

病历记录应规范、清晰,并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此外,中医常见病护理常规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护士应保证自身的工作环境整洁、卫生,并注意个人卫生习惯,戴手套进行相关操作。

2.在进行观察和测量时,护士应保证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并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3.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定期评估和调整。

4.护士应及时向患者和其家属解释有关护理常规的注意事项,增加其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和配合。

总之,中医常见病护理常规对于及时发现和处理中医疾病的变化至关重要。

护士应将其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性。

护理常见病护理常规

护理常见病护理常规

护理常见病护理常规一、感冒护理常规感冒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的护理常规包括:1.休息: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减少活动,以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免疫功能。

2.饮食:饮食应以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注重补充维生素C 和水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和冷饮。

3.保持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积尘和细菌滋生,有助于减轻症状和提高病情恢复速度。

4.出汗疗法:通过适当运动、穿着适合的衣物,促进身体的排汗,帮助排除体内毒素,缓解症状。

5.合理用药:按医嘱使用退热、清热、止咳、润喉等药物,遵循药物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滥用抗生素。

6.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避免交叉感染,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二、高血压护理常规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或者间歇性升高为主要特点的疾病。

常见的护理常规包括:1.饮食调理:低盐饮食,减少对钠盐的摄入,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和高纤维食物,限制饮酒和咖啡因的摄入。

2.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避免精神紧张和压力过大,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3.适量运动:根据医生的建议,适当参加有氧运动,例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降低血压和改善心血管功能。

4.定期测量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需要定期测量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和管理。

5.定期复诊:遵医嘱定期复诊,检查肾功能、心脏功能、血脂水平等,及时调整用药和治疗方案。

6.药物治疗:按医嘱规律使用抗高血压药物,不可随意减量或停药,如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作用阻滞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常见的护理常规包括:1.饮食调理:合理安排膳食结构,低脂、低糖、高蛋白的饮食模式,避免暴饮暴食和长时间空腹。

2.注意血糖监测:定时监测和记录血糖水平,根据监测结果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饮食和用药。

3.合理用药:按医嘱规律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避免滥用和停药。

常见症状护理常规

常见症状护理常规

4.口腔与皮肤护理:饮食前后漱口。

高热患者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被,保持全身皮肤的清洁,但要防止着凉。

5.安全护理:高热患者有时会躁动不安、谵妄,应注意防止坠床、舌咬伤,必要时使用护栏、约束带固定患者。

6.心理护理:注意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时疏导,保持病人心情愉快,处于接受治疗护理最佳状态。

7.健康教育:针对患者的护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

(3)预防角膜损伤:对眼睑不能闭合者涂抗生素眼膏,用消毒的生理盐水纱布覆盖于眼部,保护口鼻粘膜和角膜免受损伤和感染。

(4)预防褥疮:保持床单柔软、清洁、平整,每2~3小时翻身1次;可使用气垫床;骨突处,作定时减压,定时协助病人作被动性肢体运动,并保持功能位。

(5)预防病人肺部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2~3小时翻身拍背1次,并刺激病人咳嗽,及时吸痰。

4.安全护理:(1)对躁动不安者应预防意外损伤,加用床栏或保护带,以防坠床;(2)牙关紧闭、抽搐者,应用牙垫垫于上下磨牙之间,以防舌咬伤;如有活动假牙应取下,以防误入气管;(3)修剪指甲以免抓伤,室内光线宜暗,动作宜轻,避免外界刺激;(4)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使用热水袋水温不得超过50℃。

防烫伤。

(2)按摩肢体,协助做被动性功能锻炼,每日1~2次,活动量逐渐增加,病人运动功能开始恢复时,应鼓励其早期做肢体及躯干的功能锻炼,并给予指导和协助。

3.安全护理:(1)预防跌伤:瘫痪伴神志不清者,加用床栏。

(2)预防烫伤:应用热水袋水温不可超过50℃,并加套使用。

(3)预防冻伤:寒冬季节及时采取保暖措施。

6.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

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常规护理。

7.神志淡漠或昏迷者,按昏迷常规护理。

8.备齐抢救用品,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予以立即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症状护理常规
一、发热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概念:
当体温调节中枢受致热原作用或本身功能紊乱致使人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高限时,称为发热。

发热程度可分为37.5℃~38℃,中等热38.1℃~39℃,超高热41℃以上。

二、咳嗽、咳痰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概念: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

咳痰是指呼吸道的反复感染、异物、过热过冷的空气、刺激性
气体、香烟或过敏因素的刺激下,支气管分泌大量痰液。

(一)概念:恶心是上腹部的一种特殊不适感觉,是欲将胃内容物经口突出。

呕吐是将胃内容物或部分小肠内容物不自主地经贲门、食道逆流而
出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

四、咯血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概念:咯血是指喉部以下呼吸道或肺血管破裂,血液随咳嗽由口咯出。

多见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等疾病。

分为小量咯血(一天咯血
量小于100ml)和大咯血(一天咯血量在500ml以上或咯血量在
300ml以上)
五、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护理常规
(一)概念: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

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常伴有血容量减少
导致急性周围循环衰竭。

六、腹胀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概念:腹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即腹部胀大或胀满不适。

引起腹胀的原因主要见于胃肠道胀气、各种原因所致的腹水、腹腔肿瘤等。

七、心悸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概念: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

发生时,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

八、呼吸困难病人护理常规
(一)概念:呼吸困难是指病人主观上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用力呼吸、张口抬肩,重者可出现鼻翼煽动、端坐呼吸、发绀,辅助
呼吸机也参与呼吸运动,并有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异常。

九、头晕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概念:呼吸困难是指病人主观上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用力呼吸、张口抬肩,重者可出现鼻翼煽动、端坐呼吸、发绀,辅助
呼吸机也参与呼吸运动,并有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异常。

十、疼痛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概念:疼痛研究国际协会曾对疼痛定义为:与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受损有关所产生的不愉快感觉和情绪之体验。

十一、水肿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概念:水肿是指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体液积聚,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

常见于肾炎、肺心病、肝硬化、营养障碍及内分泌失调等疾
病。

十二、抽搐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概念:抽搐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突然、短暂、反复发作的脑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呼吸暂停、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四肢
强直、双手握拳。

十三、昏迷病人护理常规
(一)概念:昏迷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功能高度抑制的一种状态,是最严重的一种意识障碍。

十四、围手术期病人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