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校生涯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高校生涯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摘要]教育对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贯穿日本教育全过程的职业发展教育作为其教育活动的关键环节,无论在人才培养还是在学生发展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大学生就业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日本高校“生涯教育”理念及其实践特色的具体介绍,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日本高校生涯教育就业指导

“生涯辅导”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之后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发展和运用。在长期的实践中,国外学校确立了以形成自我概念、发展潜能的“全人”辅导为主导的学生生涯辅导模式,并辅之以矫正、补救的心理咨询和训练项目。在我国,人们对于生涯辅导的认识还局限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领域。而生涯辅导工作尚处于介绍和传播经验的阶段,一般又以美国和香港为蓝本。日本是较早实践“生涯教育”的国家。本文对教育改革后的日本高校“生涯教育”模式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全面展示贯穿于日本教育的持续性“进路指导”以及高校的有效性“生涯支援”,以期从中获得一定启发。

一、日本“生涯教育”的形成

(一)“生涯教育”概念的提出

“职业指导”是在20世纪初叶美国工业化迅速崛起的背景下,为使人们适应社会职业发展的需要而诞生的,目前已成为社会的一项广泛性运动。第一个明确使用“职业指导”这一术语的是美国职业指导

的奠基者帕森斯(F.Parsons),他在1909年出版的《职业选择》一书中总结了职业指导的理论和方法。该理论把个体的人和职业对人的要求作为客观的研究对象,通过心理测验帮助个体进行自我认知,开发职业能力测试,再将个体特性与职业要求进行匹配。以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为代表的非指导学派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阐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职业咨询”理论与方法,更侧重于咨询对象的情感和行为动机,使其逐渐了解自我,并探索掌握自己命运的信心和途径。之后,一些职业指导专家逐步反思职业指导的发展历程,开始注重研究人的职业行为、职业发展、职业成熟和职业发展任务等问题。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超越了以心理学为支撑的传统职业指导,提出了体现和重视人生规划的“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

到目前为止,生涯辅导、生涯教育、生涯指导等概念混同使用,但内涵和外延基本相近。[1]在第六届国际生涯教育研讨会上,对“生涯教育”的理念作了较为明确的阐述:生涯教育应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环境教育,不仅重视知识教育,而且特别重视人格培养。生涯教育要打破国界,回答个人要求、社会要求、时代要求,希望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同时改造自己,从改造自己的成功经验中使他人受到启发,产生彼此合作的理念、信心,最终达到自己解放自己的目的,使自在的人变成自为的人,使被动的人变成主动的人。这说明生涯辅导已超越职业指导、职业咨询、职业生涯咨询的意义,而成为一个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统合概念。

(二)从“进路指导”到“生涯教育”改革

1946年,日本在教育法中明确了“职业指导”的教育目标,并在中学课程中开设了与国语、数学等基础课程相平行的“职业课”,旨在帮助学生确立劳动态度,理解职业生活的意义,进而培养学生选择未来职业的能力。1957年11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科学技术教育振兴方案》中明确将“就业指导”改为“进路指导”。所谓“进路指导”,是指教师组织的一种持续性的指导和援助活动,即在详细掌握学生的个体特性和未来发展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启发和咨询的方式,使学生自主地对将来的发展进行选择和规划,或是升学或是就职,进而能够更好地适应将来的生活,并掌握持续向前发展的能力。[2]“进路指导”作为学校的特别教育活动,改变了过去把职业指导作为就业指导或升学指导的倾向,明确了“进路指导”的立场是对学生未来生活道路(即职业选择、适应及生存方式)的指导。在文部省的指导手册中,强调将“进路指导”贯穿在所有的教育课程中,以班级指导为中心展开,融入所有的教育活动中。

日本文教大学名誉教授仙崎武首先把美国的“生涯辅导”介绍到日本,并在一部分学校进行尝试。直到1999年,文部省以过去的“进路指导”和职业指导为基础,推出新的生涯教育,逐步替代原先的“进路指导”。该年12月的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报告提出,为了能够使初中、高中、大学和社会的连接更加平稳,必须从小学阶段开始进行旨在适应更高阶段的生涯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劳动观,并掌握与职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把握自己的个性,培养自主决定前途的能力和态度。而高校中开展的生涯支援则更强调支援每一个学生

的生涯发展,培养学生自主规划符合各自特性的生涯所必需的意愿、态度和能力。

显然,从培养学生自主性地选择未来职业能力的角度来看,日本教育界的生涯教育意识是最早的,其教育改革也是很超前的。尽管文部省和厚生省直到1999年才对新的生涯教育在日本的开展有实质性的举措,但经过近50年发展起来的贯穿于日本教育全过程的一套完整的“进路指导”体系已经相当成熟。日本的忧患意识促使他们始终高度重视青年人的发展现状,有意识地汲取美国的先进经验,对其生涯教育不断调整和补充。

二、日本“生涯教育”的基本理念

(一)“生涯教育”的核心理念

日本文部科学省“有关推进生涯教育的综合性调查研究协会”于2004年1月发表了《报告书:为了培养每个孩子的勤劳观、职业观》,其中将“生涯教育”定义为:培养每个孩子勤劳观、职业观的教育,将以前的职业教育(旨在令其习得从业所必须的知识技能及态度的教育)和“进路指导”(为了培养学生思考自己未来生活道路,通过对将来生活明确目的意识和责任,选择并决定未来的能力而进行的指导和援助)作为生涯教育的核心。[3]

从其指导目的来看,首先,生涯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完整人格的教育,将“职”(有关未来职业的信息和知识)、“观”(人生观和职业观)、“验”(启发性经验和劳动经验)相结合,从培养一个协调的社会人和职业人的角度出发,进行树人教育。其次,生涯教

育是一种有计划的教育,它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指导学生通过个体或者团体性的活动,对自身的发展进行设计。再次,生涯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教育,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自我实现所必需的能力和态度。

(二)日本高校“生涯教育”的定位

个体的生涯形成阶段可分为基础形成期、探索期(包括开始准备期和选择过渡期)和自律发展期三个阶段。在各个不同的阶段其基本理念和重点目标都是不同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探索期,这是在高中和大学里进行的。开始准备期的重点目标是,通过生涯教育,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通过各种体验理解自我,了解自己的特点和适应性。选择过渡期的重点在于习得与职业和能力开发有关的知识,获取职业选择的支援,训练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决策力等生涯实践能力,对未来发展方向和生活方式进行选择和展望,掌握对将来的设计能力。

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如何选择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个人能力的职业。因此,以下三点便显得尤为重要:(1)客观的自我认知,(2)丰富的职业信息,(3)自主的明智的决策。学生要能够将自己的能力、适应性、兴趣、关注点以及自己理想的职业进行综合考虑,在正确理解自我的基础之上选择职业。由此可见,高校生涯辅导的重点应从生涯形成中职业选择的角度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援助活动,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自我和职业自我的统一。

三、日本高校“生涯教育”的发展现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