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89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80例回顾分析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80例回顾分析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80例回顾分析作者:潘漩漩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032-01腹痛是儿科最常见的病症,肠系膜淋巴结炎是造成儿童反复发作性腹痛的病因之一,近年有逐渐上升趋势。

因缺少特征性症状和体征,易误诊为其他腹部疾患,从而延误诊治和带来不必要的外科处理。

现将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超声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80例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0例均为本院儿科2008年1月至2010年急诊患儿。

男50例,女30例。

年龄8个月-14岁。

1.2临床表现80例中腹痛75例(93.8%)。

腹痛部位;脐周痛30例(37.5%),右下腹痛25例(31.2%),左下腹痛10例(12.5%)部位不固定者15例(18.7%)。

腹痛以阵(12.5%)发为主,每次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不等,发作次数2次至10余次不等。

5例仅表现为夜间哭闹。

其他伴随症状:发热40例(50%),呕吐10例(12.5%),腹泻10例(12.5%),咳嗽20例(25%)。

1.3辅助检查血白细胞升高50例(62.5%),大便常规检查白细胞(±—++)15例(18.7%),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10例(12.5%)。

胸片提示:支气管肺炎5例(6.25%),支气管炎10例(12.5%)。

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可见腹腔内多个大小不等椭圆形低回声结节,边界清,直径约2.5cm×1cm—1cm×0.5cm.同时除外腹部肿块,积液,肠梗阻,阑尾肿大,肠炎等征象。

1.4治疗及转归本组患儿给予头孢噻肟钠或头孢曲松联合病毒唑静滴,病情较轻者给予头孢克肟及利巴韦林口服。

对10例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者给予静滴阿奇霉素。

大部分患儿给予肠道微生态制剂,如培菲康,金双歧调节胃肠道菌群。

经治疗后腹痛消失时间2-7天。

中医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经验

中医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经验

中医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经验小儿腹痛是临床常见症状,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起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肠系膜淋巴结的非特异性炎症,多发于7岁以下儿童。

随着近年超声影像医学发展,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确诊率越来越高。

因肠系膜淋巴结炎与呼吸道感染或者肠道感染有关,多为病毒或细菌感染,故西医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使用抗病毒药物,有细菌感染依据时则用抗生素治疗。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属中医“腹痛”范畴。

笔者参照西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标准和发病机制,结合中医对小儿生理病理特征和小儿腹痛病因病机认识,通过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临床症候特征和辨证治疗观察总结,认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多本虚标实,寒热夹杂,以脾虚中寒、湿热郁滞、气机失常为主要发病机制。

感冒、饮食不当、受凉等常为诱发或加重因素。

临床常用自拟“加味四合汤”进行辨证论治,收到良好效果。

“加味四合汤”基本药物组成为:广木香、炒黄连、粉葛根、炒黄芩、干姜、党参、炒白术、炒白芍、陈皮、防风、焦槟榔、败酱草、炒山药、炙甘草、建曲组成。

本方由《伤寒论》葛根芩连汤、理中汤与《丹溪心法》痛泻要方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香连丸四个中医经典名方加槟榔、败酱草、山药、建曲组方而成。

全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有清热利湿,温中健脾,理气止痛之功效,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有很好治疗作用。

对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或血常规异常者,笔者常加用自拟“四味消毒汤”;对纳差食积或腹泻者,常加用自拟“六仙消食健脾汤”;对便秘腹胀者,加用制川军、炒莱菔子等。

此方临证应用之要,是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准则,处理好清热利湿(祛邪)与健脾温中(扶正)方药之间用量配伍关系,尤其是方中葛根、干姜、黄连用量比例是关键,也是药方核心用药。

由于淋巴结是免疫器官,故在患儿发病期及治疗期、恢复期,要注意对过敏因素的干预,不要喝牛奶、吃鸡蛋和鱼虾等易引起肠道过敏的食物。

患儿日常饮食要清淡,要有规律,不要吃零食,忌食生冷之物或饮料,注意腹部保暖,不要受凉。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观察
环境 的安全 。
2 . 5环氧 乙烷残 留气 体驱 除 : 除残 留环氧 乙烷 锅 主要 有 : 通 驱 自然 风法 , 加热通 风 、 驱散 法 。对塑 料 、 胶 及其 他合 成材 料的 分 微波 橡 子问极易吸附环氧乙烷气体, 逸散较难 , 不易去除, 因此要求消毒 物 品驱 散残 留气体 达到安 全标 准后再 使用 。 2 . 留各项 监测 数 据 :环氧 乙 烷消 毒各 种 的监 测记 录保存 、 6保 留 档; 留各项 监测 数据 , 无菌 物品 的使 用安全 。 保 保证 3 消毒监 测管理 31 . 化学 监测 : 首先 , 塑袋外 包装 边标 E 纸 O消 毒指 示操 作 者和 使 用者 可直接 观察 , 由粉色变 为 黄色 提示 为此 物 品 已经 环 氧乙烷 灭 菌处理。其次 , 也可将 3 M指示胶带直接黏贴于包外 , 由黄色条 其 纹变 为橘红 色条 纹 。最 后 , 内 3 指 示 卡在 含有 一 定浓 度 的环 包 M 氧 乙烷气体 中 , 温度 、 根据 相对 湿度 、 时间 的组 合而 产生 终点性 颜
表 1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恢复至正常的时间比较( ± 】 又 S
20 年 1 月 至 20 年 3 本科 在 西 药 治疗 的基 础 上用 自 05 1 09 月
拟止痛汤联合经络导平治疗4J 肠系膜淋 巴结炎取得较好疗效 , ,L 报 告如 下。
1 临床 资料
1 一般资料: 例患儿诊断符合文献【 . 1 7 8 l , 】 标准 按就诊顺序随机分 为 中西 医结合 治疗组 和 西药对 照 组 。中西 医组 4 例 中男 2 0 2例 , 女 1 ; 龄 2 1 , 均 (. ̄ . 岁 。西 药组 3 中男 2 8例 年 —0岁 平 5 2) 6 0 8例 1 例 , 1例 ; 女 7 年龄 2 9 , (. 1 ) 。两组病 程 17天 ;  ̄ 岁 平均 5 + . 岁 4 9 ~ 表 现 为脐 周痛 3 例 , 下 腹痛 2 例 , 下腹 痛 1 例 , 痛 部位 不 2 右 8 左 1 腹 清 7例 , 痛多为 阵发 性 ; 次持 续 5 1 腹 每 ~0分钟 , 日发 作 3 1 余 每 ~0 次, 间歇期 多 数患儿 活 泼如 常 , 少数 诉腹 部 隐 痛 。2 发作前 有 2例 上 呼吸道感 染症 状 , 发热 、 如 咳嗽 、 咽部 充血 等 ;0 伴腹 泻 、 吐 1例 呕 等 肠道感染 症状 。白细胞计 数 (02 )l9 ,2 以中性 粒细胞 1—0 x 0L 4 例 / 升高为主 ;6 占(1 %) 2 例 6 . 淋巴细胞升高为主 1 例( 4 . 。 9 8 占 2 %) 8 粪 常规检查 脓 细胞 (一 +1 例 尿 常 规酮 体 (一 + )8 。两组 ± + )0 ±++1 例 患儿在年龄 、 别 、 及 症状 、 性 病程 体征 的 分部 上差 异均无 统计 学 意 义( P均> . )有 可 比性 。 0 5, O 1 治疗方 法 : 组用 头孢 哌 酮纳 5 m /g日静脉 滴 注 , 要 时 - 2 西药 0g / k 必 给予退热和解痉止痛等对症处理 , 天为 1 7 个疗程 ,共 2 个疗程。 中西医组在西药组治疗的基础加用 自拟止痛汤 ( 当归 6、川芎 g 6、 g木香 6 、 g肉桂 6 、 胡索 6 、 g延 g 白术 6 、 壳 6 、 朴 6 、 草 g枳 g厚 g甘 6)每 日 1 , 只, 剂 7天为 1 程 , 2 疗 共 个疗 程 。 患儿 如有 恶心 、 呕吐 加 藿香、 半夏 ; 食积者加山楂、 神曲; 便秘者加大黄; 脾虚者加党参。

小儿腹痛(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临床路径

小儿腹痛(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临床路径

小儿腹痛(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住院患者。

一、小儿腹痛(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小儿腹痛(TCD编码:BEZ1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ICD-10编码:I88.0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儿科学》(新世纪第4版)(马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江载芳、申昆玲、沈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小儿腹痛(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小儿腹痛(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常见证候:腹部中寒证乳食积滞证胃肠积热证气滞血瘀证肺胃热盛证湿热蕴结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小儿腹痛(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腹痛(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小儿腹痛(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住院患者。

2.阵发性腹痛,可伴发热、呕吐、便秘或腹泻等。

3.出现严重腹腔积液、腹膜炎者,不进入本路径。

4.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观察小儿腹痛时的疼痛程度、疼痛性质、持续时间,疼痛诱发因素,压痛部位及反应等主症,同时观察食欲、呕吐、发热、咽痛、二便、睡眠等次症以及舌苔、脉象的特点,并注意上述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尿常规、便常规+隐血;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

中医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分析

中医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分析

中医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分析发表时间:2017-10-26T11:30:40.16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5期作者:王雪松[导读]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腹痛中的一种表现,在临床治疗中并不多见,并且目前对于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发病原因较为繁多[1]。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中蒙医院内蒙古赤峰 024005)【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诊断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

方法:将我院从2014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1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中医诊断对该病症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及采用中药治疗方法。

结果:患儿临床特点表现有腹部阵痛且痛点并不固定,面色潮红以及鼻根发青等临床特点,应用自拟中药方治疗后,大部分患儿均明显治愈或者好转,其治疗有效率为87%,且未见不良反应情况发生。

结论: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包括转移性腹痛、进食不畅以及口唇苍白等临床特征表现,应用中药治疗后,大部分患儿都能够康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诊断;治疗方法【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5-01146-02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腹痛中的一种表现,在临床治疗中并不多见,并且目前对于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发病原因较为繁多[1]。

本次主要探讨分析中医诊断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为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明确诊断特点,以及应用中医进行辩证治疗,提高该病症的诊断以及治疗质量,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从2014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1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1例患儿入院后均经过彩超等相关检查确诊,符合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标准。

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研究进展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7 V ol.(9) No.17 -138-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研究进展A review on treating pediatric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 in TCM岳上赛荣昊*(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郑州,450000)中图分类号:R6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7)17-0138-【摘要】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起小儿腹痛的常见疾病,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彩超技术的提高,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检出率直线上升。

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病因病机;中医药疗法;临床研究【Abstract】Pediatric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 is a common disease of children with abdominal pain. In recent years, due to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hanges in lifestyl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the, the identified rate of pediatric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 appeared an increasing tendency. The efficacy of the TCM therapy on pediatric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 received a good effect,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words】Pediatric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 Pathogenesis; The TCM therapy; Clinical research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7.17.070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为肠系膜淋巴结的非特异性炎症,是引起小儿腹痛的常见疾病。

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证经验举隅

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证经验举隅

教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证经验举隅[摘要】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属于儿科常见病,临床以腹痛为主要症状,本病的发生主要有外感时邪,饮食不节,痰湿蕴结,病位在于脾胃。

小儿肺常不足,易受外邪侵袭,宣降失司而腑气不通,不通则痛;脾常不足,加之饮食不节,它脏伤脾而致运化水谷精微功能下降,痰湿蕴结,气血亏虚,产生腹痛。

因此吾师朱珊教授认为治疗本病应从脾胃着手,自拟方药随症加减,疗效显著。

【关键词】朱珊;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经验总结朱珊教授是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从事儿科临床、教学及科研30余年,致力于小儿呼吸、消化及泌尿系统疾病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及临床经验,擅长小儿肺炎、咳嗽、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厌食、腹泻、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等病症的诊治。

参与研制成功国家级新药二种“小儿热速清,小儿泻速停”。

本病主要见于学龄前儿童,多发于夏秋季节,临床以腹痛为主,主要位于脐周及右下腹,无压痛及反跳痛。

西医治疗本病主要运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病程长,疗效差,而中医治疗本病具有副作用小,疗效确切,病程短,费用低等优点。

[1]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日益提高,生活结构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

患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小儿越来越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重大的痛苦,本病属于中医小儿腹痛范畴,朱珊教授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药,多有桴鼓之效。

愚有幸跟师左右,颇受教益,兹将尊师临证经验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1 病因病机《金匮要略》云:“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

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指出了腹痛的虚实之分;而《诸病源候论》指出了腹痛的病因及症候:“凡腹急痛,此里之有病。

”“由腑藏虚,寒冷之气客于肠胃膜原之间,结聚不散,正气与邪气交争,相击故痛”。

金元时期的李东垣明确提出了“痛则不通”的病理学说,并确立了“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疼痛去矣”的治疗方法。

朱师认为小儿腹痛以外感时邪,痰湿蕴结,脾胃虚弱,肝气郁滞为主要原因。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观察

平均 (516±210) 岁。西药组 38 例中男 21 柴胡 9 g, 甘草 (炙) 6 g〕, 每日1 剂, 7 d 为 疏肝理气、活血 化瘀 为治 疗原 则。其中山
例, 女 17 例; 年 龄 2~ 9 岁, 平 均 1 个疗程, 共 2 个疗程。大便秘结者加大 楂、莱菔子 消食导 滞; 神曲下 气、消食健
[ 7 ] M eynaar IA , O udem ans2van S t raaten HM , van der W etering J , et al. S erum neu ron2sp ecific eno lase p red ict s o ut com e in po st2anox ic com a: a p ro spective co ho rt stu dy [ J ]. In tens ive Care M ed, 2003, 29 (2): 18921951 ( 收稿日期: 2008- 05- 13 修回日期: 2008- 10- 20) (本文编辑: 李银平)
·372·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8 年 11 月第 15 卷第 6 期 C hin J T CM WM C rit C are, No vem ber 2008, Vo l. 15, No 16
[ 5 ] 王晓明, 张国元, 许可 , 等. 脑梗死患者血 清神经元特 异性烯醇 化酶、S 2100B 蛋白和髓鞘 碱性蛋白含 量的变化 [J ]. 中 国危重 病急救医学, 2005, 17 (9): 5722573.
(514±119) 岁; 两组病程 1~ 7 d; 表现为 黄; 脾 虚者 加 党参、白术、甘 草; 食 积较 脾; 连翘清热散结以助消食; 半夏和胃降
脐周痛 32 例, 右 下腹痛 28 例, 左下腹痛 重、胀满明显者加枳实、厚朴、木香。配合 逆以 止吐; 陈皮理 气和中, 使 气机 通畅;

附属医院两种不同中成药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180例临床观察-马红梅

附属医院两种不同中成药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180例临床观察-马红梅

两种不同中成药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180例临床观察1马洪美 2马桂凤 1李育霖1王学栋1梁丽芝1衣瑞华(山东省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1、超声科2 261031)【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中成药小儿牛黄清心散和小儿豉翘颗粒单药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依从性和副作用。

方法对2014年2月1日-2014年8月1日来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180例腹痛患儿(年龄2岁-7岁,经腹部彩色多普勒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各90例。

甲组口服小儿牛黄清心散,≤3岁患儿,每次2袋(0.3g/袋),每日2次;>3岁患儿,每次2袋,每日3次。

乙组口服小儿豉翘颗粒,≤3岁患儿,每次1袋(2g/袋),每日3次,>3岁患儿,每次2袋,每日3次。

比较两组患儿对药物的依从性,好转率,治愈率,一周后腹部彩超的阳性率,药物副作用。

结果治疗3天后复诊,甲组有82例对药物的依从性良好,有8例不适应药物口味,给予稀释或加糖后依从性改善,甲组的依从率为91.1%;乙组有74例对药物的依从性良好,有16例不适应药物口味,给予稀释或加糖后依从性改善,乙组的依从率为82.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 )。

服药3天后,甲组有84例腹痛及腹部压痛消失,好转率为93.3%;乙组有72例腹痛及腹部压痛消失,好转率为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 )。

治疗一周后复查,甲组的全部病例均无腹痛及腹部压痛,临床治愈率为100%;乙组尚有5例诉阵发性腹痛,且脐周有轻度压痛,临床治愈率为94.4%,两组比较有差异性(P <0.5 )。

腹部彩超复查结果显示,甲组仅有6例见脐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但纵径≤1.0cm,彩超阳性率作者:马洪美,女,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为 6.7%;乙组仍有13例见脐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且纵径在1.0-1.4cm,彩超阳性率为14.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 )。

中医三联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

中医三联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

临床研究中医三联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王成,李楠,马翠翠,张英博,贾红岩(河北省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河北石家庄050000)[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三联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12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

对照组予抗生素抗感染、补液、解痉止痛治疗,观察组以软坚散结、消积化痰、行气止痛为治则,予以香砂平胃散加减口服、推拿及中药包热熨三联法治疗,2组均治疗7d o记录2组患儿治疗后腹痛、大便干结、纳差、呕吐、舌苔厚腻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观察2组患儿症状体征积分及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肠系膜淋巴结大小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于2个月后随访患儿再次腹痛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腹痛、大便干结、纳差、呕吐、舌苔厚腻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症状体征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肠系膜淋巴结横径、纵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 (52/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44/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次腹痛率为24.4%(10/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8%(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三联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患儿腹痛等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消失时间,降低再次腹痛发生率。

[关键词]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三联疗法;香砂平胃散;推拿;中药包热熨doi:10.3969/j.issn.1008-8849.2020.35.011[中图分类号]R65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8849(2020)35-3925-04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起小儿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系肠系膜淋巴结非特异性炎症,发病年龄多为7岁以下的学龄前期儿童,男孩多于女孩,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春冬季节,与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相关。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型腹痛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型腹痛的临床观察

多普勒超声复查 , 观察肠 系膜淋巴结大, J 、 , 患儿腹痛 改善情 况。结果 :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及 复发
率 分别 为 9 0 . 9 1 %, 6 . 8 2 %和 7 5 %, 3 8 . 6 4 %, 观察 组 总有 效率 显著 高 于对照组 ( P< 0 . 0 1 ) ; 观 察 组 随访 3 个 月复发 率 明显低 于对 照组 ( P< 0 . 0 1 ) 。治 疗后 观 察 组 和 对 照组 腹 痛 均有 明显 改善 , 但 观 察 组 改善 更
郑绍军 , 李馥嫒
( 广东 省 惠州 市 中心人 民医院 , 广东

惠州
5 1 6 0 0 1 )
要: 目的 : 探 讨 中西 医结合 治 疗 小儿肠 系膜 淋 巴结肿 大型腹 痛 的 临床 疗效 。方 法 : 8 8例 符合 纳入 标
准 的肠 系膜 淋 巴结肿 大 型腹 痛 患儿按 随机 数 字表 分 为观 察组 4 4例 和 对 照组 4 4例 , 对 照组 给 予 常规 的 西药, 观 察组 在 对照 组 的基 础 上加 用 自拟 汤 药治疗 , 两组 均 治疗 1 5天 , 随 访 3个 月, 治 疗前 后 进 行彩 色
明显, 无重度疼痛患儿; 对照组有 l 1 例患儿伴有重度疼痛, 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 肠 系膜淋 巴结缩 小差 异 明显 ( P< 0 . 0 1 ) 。结论 : 中西 医结合 治 疗 小儿 肠 系膜淋 巴结 肿 大型 腹 痛 临床 疗
效确 切 , 能快 速缓 解腹 痛 症状 , 缩 小肠 系膜 淋 巴结 , 提 高临床 疗效 , 降低 复发 率 , 值 得 临床 推 广使 用 。
疗、 检 查及 随访 。
1 . 3 治疗方 法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西医研究概况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西医研究概况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又称 Benm n 综合征 , rne a n 是儿童
和 青少 年 常 见 病 之 一 , 7岁 以下 d J 好 发 , 冬 、 季 节 多 ,L 以 春
过食 生冷瓜果 , 寒邪凝滞 中焦 , 搏结肠 间 , 中阳受 戕 , 凝 寒
气滞 , 血不 畅 , 络 不 通 而 发生 腹 痛 。 气 经
6 0 1 ;.云南中医学院, 5 0 l2 云南昆明 6 0 1 ) 50 1
摘要 : 小儿 肠 系膜 淋 巴结 炎是 引起 小 儿急 慢性 腹 痛 的原 因之 一 , 文 就近 年 来 中西 医对 小儿 肠 系膜 淋 巴结 炎 的病 因 , 本 诊 断及 治 疗 体会 等 方 面 的研 究概 况进 行 了综述 。
关 键 词 : 儿 肠 系膜 淋 巴结 炎 ; 西 医病 因; 小 中、 辩证 治 疗 ; 综述 D i1. 99ji n 10 o:03 6/.s . 02—10 .0 00 .2 s 82 1. 63 1
中 图分 类 号 : 2 .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0 2— 18 2 1 )6— 0 6— 2 R7 55 A 10 10 (0 0 0 06 0
等 随淋 巴管进 人 局 部 淋 巴 结 , 与 机 体 免 疫 反 应 , 时 局 参 同 部 淋 巴结 肿大 。史 晓 龙 … 等 用 彩 色 多 普 勒 超 声 检 查 研 究
d J 肠系膜 淋 巴结炎 日前 尚无 统一 诊 断标 准, 照 ,L 参
《 实用儿科学》4的有关诊 断标准 : ‘ 患儿处在呼吸道感染病 程中或继发 于 胃肠炎症 表现为发 热、 痛、 咽 咳嗽 、 腹痛 、 腹 痛以脐周或 右下腹为 著 , 在 中上 腹 , 或 呈阵发性 。确 定诊

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相关性腹痛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相关性腹痛的研究进展

2020 第二十二卷 第一期 ★Vol. 22 No. 1中医药治疗小儿肠糸膜淋巴结炎相关性腹痛的研克进展**收稿日期:2019-11-14修回日期:2019-12-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院项目(15XMZ055):西南少数民族汉丈医药古藉的搜集、整理和研究,负责人:彭聲* *通讯作者:彭鑼,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人丈医学。

李小兰'**,陈宗礼2,吴泽湘幕彭馨I **(1.遵义医科大学人文医学研究中心 遵义563006; 2.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遵义5630023.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贵阳550001)摘要: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Brennemann syndrome),是引起小儿急、慢性腹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因本病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常致小儿再发性腹痛,且抗生素的反复使用也易降低患儿抵抗力,增加二重感染的机会,还会加重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与家长的焦虑心理。

目前西医对本病的诊治仍存在不确定性,临床主要予抗感染、解痉止痛等治疗,虽可不同程度地缓解患儿腹痛、纳差等临床不适,但仍未能完全有效控制。

此外,近来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探索对本病疗效更好,复发率较低的治疗措施成为儿 科医生们当前最关心的课题。

近年来众多临床研究报道,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疗效满意、复发率较低、费 用少及家长易于接受等特点。

但也存在诊疗与评价标准不统一、药物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样本量少及缺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等;同时随着中医药现代化与中医药研究不断深入,将中西医理论有机结合,进一步 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实现中西医互补,为今后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做准备。

关键词:Brennemann 综合症 腹痛 中医药doi : 10.11842/wst.20190630004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1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概况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又称Brennemann 综合症,是引起小儿腹痛最常见病因之一W 临床上以反复 发作性腹痛为主症,部位以脐周及右下腹居多,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其中7岁以下儿童最多;本病易反复 发生,病程缠绵.常致小儿再发性腹痛(RAP),因此,常 降低患儿生活质量,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

中医外敷法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验证

中医外敷法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验证

中医外敷法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验证夏刚成1,贾士兵1,谭锦阳21.吉首市德仁堂中医馆,湖南 吉首 416000;2.吉首大学医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摘要】目的:研究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行中医外敷法治疗的效果。

方法:数据采集本院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86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双盲法”分西医组(西医疗法,n=43)、中医组(中医外敷法,n=43),两组疗效比较。

结果:用药前比较肠系膜淋巴结大小无差异(P>0.05);用药后与西医组比较,中医组淋巴结横径、淋巴结纵径更低,症状消退时间更短;③中医组有效率(95.35%)高于西医组(76.74%),差异显著(χ2=4.7455,P=0.0293<0.05)。

结论:中医外敷法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能提高疗效、缓解不适症状,值得推崇。

【关键词】中医外敷法;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疗效;症状消退[中图分类号]R6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8-0045-02临床常见、多发性儿科疾病为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因回肠末端、回盲部吸收细菌或病毒产物进入淋巴结患病,具患病率高、反复发作及预后差等特点,多在<7岁儿童群体中常见,进入冬春季节更易发病,分析病因尚未明确[1],可能与感染、肠系膜淋巴生理状况等因素有关,患病后较典型症状为腹痛,部分群体伴恶心呕吐、腹泻、高热及便秘等症状表现,若疾病持续进展,极易影响患儿健康发育,因此早期如何提供对症用药、成为目前儿科的关注要点。

张晓莹[2]证实,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是治疗此病常见药,可缓解患儿不适、控制病情,但疗效欠佳、用药副作用也令人担忧,临床应用受限,鉴于此,本文选取本院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86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行对症治疗的价值。

1 资料和方法1.1基线资料 回顾性研究,样本取自本院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86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中医组(43例):男22例、女21例,年龄2~6岁,均值(3.84±1.12)岁;病程1~7 d,均值(3.62±1.15)d;其中高热16例、呕吐14例、大便异常13例;西医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3~7岁,均值(3.95±1.27)岁;病程1~6 d,均值(3.54±1.03)d;其中高热17例、呕吐15例、大便异常11例。

中药加味免煎剂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研究

中药加味免煎剂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研究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11卷第9期 中华医学·炎证-95-中药加味免煎剂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 withmodified TCM free decoction熊明宏于祥萍张祥华(莒县中医医院,山东日照,276500)中图分类号:R6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9)09-0095-证型:IGB【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实施芍药甘草加味免煎剂治疗对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

方法:58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参与此次研究,资料选择起止时间为2016 年5月-2018年5月,对其各项病例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研究。

入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29例实施常规西医综合性治疗,命名为参照组,29例实施芍药甘草加味免煎剂治疗,命名为研究组。

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各项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情况,并进行疗效判定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

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呕吐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体温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均P<0.05)。

参照相关标准进行疗效判定,可得研究组显效与有效患儿分别为19例、8例,总有效率为93.10%(27/29),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9.31%(23/29),(P<0.05)。

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均顺利完成治疗。

结论: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实施芍药甘草加味免煎剂治疗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与体征,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关键词】肠系膜淋巴结炎;儿童;芍药甘草加味免煎剂;疗效【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haoyao Gancao free decoction(芍药甘草加味免煎剂)on 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of children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 Method: 58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The data was selected from May 2016 to May 2018, and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case data. The enrolled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29 patients received conventional integrate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29 patients received Shaoyao Gancao free decoction(芍药甘草加味免煎剂)in the study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was judged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calculated.. Result: The mean time of disappearance of vomiting, disappearance of abdominal pain, disappearance of abdominal distension and recovery of body temperatur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all P< 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3.10% (27/29) in the study group,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9.31% (23/29)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No treatment-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found i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treatments we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 with Shaoyao Gancao free decoction(芍药甘草加味免煎剂) could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of the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Keywords】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 Children; Shaoyao Gancao free decoction; The curative effect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9.09.039腹痛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病症之一,其病因多种多样,其中以肠系膜淋巴结炎最为多见。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及临床疗效分析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及临床疗效分析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及临床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7-02-06T15:38:30.1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6期作者:文昱[导读]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为幼儿群体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腹痛、发热淋巴肿大。

(蓬安县中医医院四川蓬安 637800)【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及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腹痛时间、发热时间、淋巴结消退时间以及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8.6%要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79.3%,在腹痛时间、发热时间、淋巴结消退时间上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

结论:中医辨证分型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能够进一步缓解患儿的病情,将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提高,值得参考。

【关键词】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辨证论治;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6-0095-02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为幼儿群体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腹痛、发热淋巴肿大。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强调在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疾病的治疗中,把中医的治疗手段与该病的实际治疗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给予有效的辩证治法,从而科学的对患儿进行对症下药,促进治疗这类疾病的实效性、有效性的实现[1]。

本研究主要分析了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法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治疗中所具有的应用效果,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的临床诊断标准。

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4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22例,女性患者118例,年龄为2~9岁,平均(5.9±1.8)岁,病程2~9周;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为4~10岁,平均 (6.8±1.7)岁,病程2~10周。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89例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89例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89例临床分析
项建明
【期刊名称】《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12(22)2
【摘要】@@ 肠系膜淋巴结炎多因感染病毒或细菌引起,以发热、腹泻、腹痛,伴呕吐或便秘为主要临床表现,基层医院多以抗生素抗感染并解痉止痛治疗为主要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症状缓解时间较长.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89例,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120-121)
【作者】项建明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赤松镇中心卫生院,金华,32102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超声诊断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120例临床分析
2.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06例
3.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52例临床分析
4.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247例临床分析及治疗选择
5.抗菌药物序贯疗法治疗细菌感染所致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治疗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治疗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治疗小儿易感腹痛(肠系膜淋巴结炎)方-----刘启廷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起小儿急慢性腹痛的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为脐周隐痛或痉挛性疼痛,在疼痛发作间隙症状较轻,伴见食欲减退,甚至恶心、呕吐、发热、腹泻或便秘等消化系症状病变。

常反复发作,据其特点及伴随症状,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辨证病位在脾及肠胃。

小儿形气未充,卫外功能不足,易于感触外邪,脾常不足,易聚湿生痰,复感外邪,邪壅气滞,痰气交阻,结于腹部,“不通则痛”,则生此病。

治宜益气固表,补脾实卫,通络散结,消肿止痛。

方用小儿易感腹痛方。

方药组成:黄芪15克,炒白术8克,防风3克,板蓝根6克,白芍5克,炮山甲2克,蜈蚣1条,甘草3克。

水煎2次混合,分2~3次温服。

功效:益气固表,补脾实卫,解毒散结,消肿止痛。

调护:平素要注意增强小儿体质,预防感冒,不吃生冷、不卫生和不消化食品。

服用中药最好坚持一段时间,以患儿不易感冒、腹痛消失为佳。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作者:刘荔芍药甘草汤加减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来源:中国中医药报5版作者:谭洪福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一种小儿常见病,一般以脐周腹痛,彩超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为特点,西医输液虽可缓解,但往往容易反复发作。

在临证中,笔者诊治过数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经用中医辨治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案一解某,男,7岁,2012年4月2日初诊。

平素易腹痛,以脐周为主,曾查腹部彩超示:“肠系膜淋巴结炎”。

每因感冒诱发,伴见咽痛,咳嗽等。

发作时输液治疗可缓解,但腹痛易反复。

现腹痛1天,兼见咽痛,大便秘结,隔日一次。

脉浮略数,舌红苔后部薄黄。

诊断:腹痛;病机:风热犯肺,热结肠胃;治则:清热宣肺,缓急止痛。

处方:银翘散合芍药甘草汤加减:双花15g,连翘15g,射干10g,防风10g,白芍15g,当归15g,白术15g,半夏6g,苏叶10g,陈皮15g,甘草6g。

服药5剂,腹痛消失,共服12剂,随访2年腹痛未复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 良反应 , 值得 临床 推广 。
参 考 文 献

别 n 例 体温正常 流涎消失 疱疹愈合 食欲增加 /
4 1 8±O5 1 6±O6 34 0 . 6 . 5 . 8 .2 . 5±1 6 22 . .5±15 5 .2
治疗组
对 照 组 4 26 O .5±0 8 25 . . 6 5±06 55 .6 . 8±O6 33 .2 .5±1 8 . 3
报 道如 下 。
呕 吐 9例 , 秘 5例 。 助 检查 : 组 患儿 腹 部 超声 便 辅 两
1 临床 资料
( 彩超 )检查 示均 有不 同程 度 的肠 系膜 淋 巴结肿 大 ,
我 院儿科 2 0 07年 1 月一 2 l 00年 1 收治 儿 童 大 多位于 右下腹 及脐 周 。血常规 :4 中 中性 粒 细 0月 16例
软腭 悬 雍 垂 等处 , 见 于齿 龈 、 黏 膜 。 不 颊 夏秋 季 发 病 率 高 。 巴韦林是 一种 人工 合 成 的鸟苷 类衍 生 物 , 利 为 广谱 抗 病毒 药 , 多种 R A和 D A病 毒 有效 , 数 对 N N 少 患儿可 出现食 欲减退 , 白细胞减 少 , 轻度腹泻等症状 。 本组 未 见不 良反 应 。 儿鼓 翘 清热 颗粒 是 以 “ 小 透解 表
浙 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 1 0 2年第 2 2卷第 2 期 Z  ̄ ag Ic h in T wM( 02 o 0 2 J V 1 2N . 2 1 ) . 2
宣泄 郁热 ” 的淡 豆豉 和长 于“ 心泻 火 , 散上 焦 清 解 例 中痊愈 3 , 例 显效 1 例, 8 有效 l , 5例 无效 6 , 例 总 邪 , 有效率 8. 5O %。两组 比较 ,差异 有 统计 学意 义 ( < 之 热 ” P 的连翘 为 主 , 以薄 荷 、 介 、 子花 、 芩 、 辅 荆 栀 黄 青 00 )治 疗 组体 温 正 常 时 间 、 涎 时 间 、 疹 愈 合 时 蒿 、 .5 。 流 疱 赤芍 等 1 味 中药 , 到 疏风 解 表 、 0余 起 清热 导滞 的
发热 、 腹泻 、 腹痛 , 伴呕吐或便秘为主要临床表现 , 基 例 。所有 患儿 有腹 部压 痛 ,反跳 痛及 腹 肌 紧张 不 明 层 医 院多 以抗生 素抗 感染 并 解痉 止痛 治 疗为 主 要方 显 。 中西 医组 表现 为上 呼 吸道感染 症 状 如 咽痛 、 嗽 咳
法 , 一 定 的效果 , 症状 缓 解 时 间 较长 。 者采 用 等 2 有 但 笔 4例 , 发热 5 5例 , 泻 、 吐 1 例 , 秘 8 。 腹 呕 3 便 例 西 4例 , 热 3 发 7例 , 泻 、 腹 中西 医结合 方 法治 疗儿 童肠 系膜 淋 巴结 炎 8 9例 , 现 医 组有 上 呼 吸道 感 染 症 状 1
间和食 欲正 常时 间均优 于对 照组 ( < . )见表 1 P 00 , 5 。
表 1 两 组 症状 体 征 恢 复 时 间 比较 ( ± ) s

功效 , 有清 热 、 具 抗病 毒作 用 , 同时能够 调 理肠 胃 , 增 强 免疫 功能 , 面 防治小儿 风 热感 冒及感 冒挟 滞 证 。 全 本 组结 果显 示 ,小儿 豉翘 清 热颗 粒利 合 利 巴韦林 颗 粒 治疗 疱疹 性 咽峡炎 , 与单 用 利 巴韦林 治 疗 比较 , 可 缩 短退 热 时间 、 欲恢 复 时 间及促 进 疱疹 愈合 , 食 且无
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 16 ,其中中西医治疗组 8 胞升高为主 6 例 , 4例 9 9 淋巴细胞升高为主 7 例 。 7 大便常
例, 5例, 3 男 1 女 8例 ; 龄 2 9岁 , 均 (. ̄ .) 规 检查 7 年 - 平 58 21 6例 , 正 常 ; 胸 片检 查 5 均 x线 6例 , 示 支 提 4例 C P升高 6 例 。两 组性 别 、年 龄 、 8 病 岁 ; 程 17天 , 均 (.± .) 。 医 治 疗 组 5 气 管炎 1 ;R 病 ~ 平 31 1 天 西 2 7 并 P 00 ) 例, 3 男 2例 , 2 女 5例 ; 年龄 2 1 , 均 (. ̄ .) 程 、 发症 等一 般 资料 差 异无 统 计学 意 义 ( > .5 , ~ 0岁 平 5 26 7 岁 ; 程 17天 , 均 (. 1 ) 。 病 ~ 平 30 . 天  ̄ 8 临床 表 现 : 组 患儿 都有 腹 痛表 现 ,以 阵发 性 两
注: 与对 照组 比较 ,P 00 < .5
4 讨

1 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 . 7版 , M] 第 北京 : 人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咽峡炎 ,由柯 [ ]胡亚美 ,
民卫 生 出版 社 ,0 5 87 8 8 2 0 :0 — 0 . 萨奇病毒引起的, 主要侵犯 17 ~ 岁小儿 , 临床表现发 [ ]郑筱萸 . 2 中药新药 临床 研究指导原则 ( 试行 )S E : [ ] 京 中 热 咽痛 , 咽峡 部 疱 疹 。 疹 破 溃后 成 溃 疡 , 可 位 于 疱 也
国 医药 科 技 出版 社 ,0 22 3 2 3 2 0 :6 — 6 . [ ]杨 宝 锋 , 定 冯 . 理 学 [ . 6版 .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3 苏 药 M] 第 北 人
社 ,0 3 4 2 2 0 :4 .
收稿 日期 :0 10 — 4 2 1- 9 1 修 回 日期 :0 1 l一 2 2 1- l 0
中西 医结合治疗儿童肠 系膜淋 巴结炎 8 例 临床分析 9
项 建 明 浙江省 金华 市金 东 区赤 松镇 中心 卫生 院
关键词 儿童 肠 系膜 淋 巴结 炎 中西 医结合疗 法
金 华 3 12 2 02
肠 系膜 淋 巴结 炎 多 因感染 病 毒 或 细 菌 引 起 , 以 周 9 6例 , 腹 痛 1 下 8例 , 腹 痛 1 上 5例 , 位 不 明 1 定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