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察与反侦察的战争
军事信息对抗技术
(军事信息技术2 生长干部系列教材通信指挥学院)第三章军事信息对抗技术第一节通信对抗技术通信对抗技术是指为削弱、破坏敌方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使用效能并保护己方无线电通信系统使用效能的正常发挥所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的总称。
通信对抗技术的基本内容包括:无线电通信对抗侦察技术(简称通信对抗侦察技术)、无线电通信干扰技术(简称通信干扰技术)、反通信侦察/抗干扰技术(简称通信防御技术)3部分。
其技术体系如图6-2所示。
一、通信对抗侦察技术(一)概述1、通信对抗侦察通信对抗侦察是指使用通信侦察设备对敌方无线电通信信号进行搜索截获、分析识别、监视跟踪以及测向和定位等,以获取信息内容、技术参数、工作特征和辐射源位置等情报的活动。
通信侦察是通信对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通信对抗的前提和基础。
2、通信对抗侦察的主要任务通信对抗侦察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3个方面1)侦听侦收使用无线电侦听侦收设备,获取敌方无线电通信信号技术参数(如工作频率、调制方式)和工作特征(如联络时间、联络代号)等。
2)测向定位使用无线电侦听侦收设备测定敌方通信信号的来波方位,确定敌方通信电台的地理位置。
3)分析判断通过对敌方通信信号的技术特征参数、工作特征和电台位置参数的分析,查明敌方通信网的组成、指挥关系和通联规律,查明敌方无线电通信设备的类型、数量、部署和变化情况。
从而可进一步判断敌指挥所位置、敌军战斗部署和行动企图等。
3、通信对抗侦察的特点通信侦察的目标是无线电信号。
这些信号是多种多样的,敌人在进行通信时总是千方百计地希望能顺利进行通信,通信的内容不被对方截获。
而作为侦察者则反之,总是希望能搜索、截获尽量多的敌方通信信号,以便从中分析出多的情报内容,作为干扰或攻击敌人的作战行动的情报依据。
在这种侦察与反侦察的对立斗争中,使得通信对抗侦察有如下特点:1)信号频段宽、数量多通信侦察需要覆盖无线电通信所使用的全部频率范围。
从目前的技术发展情况看,这个频率范围人约从几千赫兹到几十吉赫兹。
侦察、制导、告警
在对抗中不断发展的光电装备在现代战场上,光电装备异军突起,在侦察、精确制导和打击等方面发挥着愈来愈大的神奇威力。
工作在可见光波段的照相侦察卫星,能在200公里之上的高空分辨出地面上0.1米大小的物体;遨游在太空的红外预警卫星,能及时侦察到敌方导弹的发射,争取宝贵的反应时间;光电精确制导武器能从大楼的通气道钻入后爆炸,令整座大楼顷刻间化为废墟;激光武器更是指哪打哪,弹无虚发。
激烈的战场对抗使现代战争更显精彩,也推动了光电装备的不断发展。
一、战争主动权的争夺,激发光电侦察装备百花齐放侦察与反侦察就是对战场主动权的争夺,也是左右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
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中,各种新侦察技术的应用鳞次栉比,装备的性能亦不可同日而语。
如美国的“大鸟”照相侦察间谍卫星,从160公里的高空拍摄下来的照片,能够分辨出地面上0.3米大小的物体,也就是说它在160公里距离上能够分清是一只狗还是一只猫。
中东战争期间,“大鸟”拍摄下了埃及第二、三军团的接合部没有军队设防的照片,并将此情报迅速通报给以色列,以军装甲部队便偷渡过苏伊士运河,一下子切断了埃军的后勤补给线,转劣势为优势。
欧美等发达国家从未停止过高性能侦察装备的研究。
目前,最先进的可见光照相侦察卫星当属美国的KH_12“高级锁眼”侦察卫星,其分辨率最高可达到10厘米,这意味着它能看出你手上拿的是一个面包还是一颗手雷。
而更先进的KH-13也正处于定义的过程中。
可见光容易受假目标、伪装等反侦察手段迷惑,而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红外夜视仪、红外成像侦察卫星等红外侦察装备却在这方面有独特优势。
红外侦察通过接收目标自身辐射或反射的红外线来工作。
自然界中,只要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辐射红外线,因此红外侦察可在全黑环境中工作,同时具有较好的穿透能力和较远的探测距离。
红外侦察装备一经投入使用就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军利用枪支、火炮都配备红外夜视仪,能够在黑夜中清楚观察阿军目标的优势,在夜间进攻缺少夜视仪的阿军,阿军只能胡乱开枪抵抗。
大海战超级战役中的侦察与反侦察
头顶 的 时候 能娜两步 边等 轰 炸
第 一 点 就 是 侦 察 一 定 要 变高
几 率 实在 是 太 小
因 为 对 方 侦察 变高 侦 察并 不 一定 开 局 就 放 你可 弥 补 侦察 回 航
,
再 或者
这也 是联赛 中少了
所以 肉体 侦察 只 能 侦
忙于 攻击防空 位
很 少 控 制放 出 的 侦 察
。
因 此 只 能处 于 一 个 辅 助地 因 为 自身炮 击的铸要 只
是 偶 尔碰 运 气
。
或 者 发展 到战 役后 期 主 要是 以 日
才 能发挥 出 效 果 的方式
,
并不 是 超级 中的主 要 侦察力
超级 战役这种游戏方式的加入 也是层 出不穷
,
,
给玩家在大海 战中的游戏带来 了 更多 的新鲜元素
。
,
超级战
役中可以容纳多种类型及 级别的玩 家共同进行战斗
同时
,
这种游戏方式下的战略战术的创新
。
以下我们就总结 一 下在超级战役中的侦察 与反侦察
‘
,
。
,
首 先说 下 侦 察 的情 况
。
自前 超级 中侦察 的方 式
,
不 强 求你 们 但 没有 轰炸机
接 着 因 为 忙 于 防 空炮 战
而 疏于 控 制侦 察 机 的位 里
察在 没 价值 的 地 方盘 旋
针 对上 面 这 些 情 况
。
之 后黑 影 中炮 弹 像雨 点 一 样
。 。
这
的 时候
,
还 有侦 察飞 过你 们 还 是希 望你 们 身 不 要 死 守在
。
些 都是 大 家 超 级 中 习 以为 常 的 了 总 结 了 些 个人 的 心 得 不 变高 的侦 察 机 存活
信息化战争中的网络侦察与反侦察
信息化战争中的网络侦察与反侦察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空间逐渐成为了各国之间斗争和竞争的重要战场。
信息化战争以其突发性、实时性和隐蔽性成为了现代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信息化战争中,网络侦察与反侦察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和技术,不仅对双方的战略部署和信息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还对战争的结果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就信息化战争中的网络侦察与反侦察展开讨论。
一、网络侦察的定义与特点网络侦察是指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在网络空间中获取对手信息和情报的行为。
网络侦察具有以下特点:1. 高度隐蔽性:网络侦察可以在不被对方察觉的情况下进行,相较于传统侦察具有更高的隐蔽性。
2. 高效性:网络侦察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快速获取大量信息,对战争行动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3. 广泛性:网络侦察可以涉及各个领域,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等,对对手的全面了解能够为战争决策提供重要的情报支持。
二、网络侦察的技术手段在信息化战争中,网络侦察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钓鱼攻击:通过制造虚假的网络页面和信息,诱使目标用户主动向攻击者提供敏感信息。
2. 黑客入侵:利用计算机网络的漏洞和弱点,实施非法侵入目标网络,获取目标信息。
3. 恶意软件:通过植入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盗取目标计算机上的信息并远程控制。
4. 数据分析:通过对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发现目标的行为模式,从而预测对手的决策意图。
三、网络反侦察的重要性和挑战网络反侦察是网络空间中的一种对抗网络侦察的行为,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网络反侦察面临以下挑战:1. 高度隐蔽性:网络攻击者的隐蔽性往往较高,反侦察人员需要具备高度敏感度和技术熟练度,以便及时发现和击败对手的侦察行动。
2. 快速响应能力:网络侦察往往发生在电子速度下,反侦察人员需要迅速响应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尽量减少对方的侦察收获。
3. 对策更新:网络攻击者的手段和技术时刻在不断演进,反侦察人员需要时刻关注最新的网络攻击手法,并更新对策。
揭秘空域制权争夺中的侦察与伪装对抗
揭秘空域制权争夺中的侦察与伪装对抗谢瑞鹍 邹济泰 木 木当今世界发生的局部冲突和军事对峙,双方大多首先实施空域制权的争夺,通常运用各型战机进入敌方防空识别区、闯入敌的常态,而空域中的侦察与伪装就是我方矛与敌方盾、敌方矛与我方盾的两大对抗关系。
将空域侦察体系与天基、地基、海基情报体车臣战争、海湾战争、格鲁吉亚战争、叙利亚内战、非洲种族内战等,血淋淋的战争警醒我们空域制权争夺侦察先行。
空域制权争进行军事伪装越来越重要,通过天然伪装、植物伪装、迷彩伪装、人工遮障、烟幕伪装等伪装手段,或利用假目标、灯光、音响等实施伪装,造成军队部署和行动的假象,欺骗敌方视听、扰乱敌方判断决策,从而保存空域争夺有生作战力量,确保空域制权争夺胜算。
针对敌方常态化卫星侦察和空域巡逻侦察,空域制权力量目标暴露最明显的是设备设施的运动特征,如烟尘、火光、高温尾焰、油斑乃至垃圾,与此同时,飞隐形侦察机、F-117隐形战斗轰炸机、B-1、B-2隐形战略轰炸机等。
隐身战机的经典案例发生在1989年凌晨,6架F-117组成飞行中队,经数次空中加油奔袭5000余千米,依靠其隐身技术成功避开了防空体系,准确轰炸了巴拿马的空军机场。
伴随电子伪装技术的快速发展,掀起了隐身装备和空中伪装的发展热潮,在伊拉克战争中,伊军采取有效电子干扰等伪装措施,制权空域电磁环境,使美英联军不断发生导弹击中伊民用目标事件,精确制导武器也在强烈电美国F-35B隐身战机系,与航天侦察、地面侦察融合构成全方位、全天候、全天时、全频谱、多手段的侦察装备体系。
美空军构想“多域指挥和控制”或“联合全域指挥控制”,将空中、太空和网络资产与其他军种平台联系起来,正在实施一项“全球闪电”试验,为KC-135加油机配备相关通信设备,其能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铱星系统公司以及L3哈里斯科技公司等公司的航空设备进行数据通连。
伪装作为防御的重要手段,为了阻碍敌方侦察和攻击,改变人员武器装备等目标可探测信息特征,使敌不易发现或者发现距离散射敌方雷达波,使战机达到隐身效果。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时情报与反侦察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时情报与反侦察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情报和反侦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讨论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时情报与反侦察工作。
一、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在战争中,情报的获取和利用对胜利至关重要。
情报可以提供敌方的兵力、地理情况、作战计划等重要信息,为我方的作战决策和战术部署提供依据。
同时,通过情报工作还可以识别和利用敌方的弱点,对抗敌人的战术和策略。
因此,情报工作成为中国抗日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情报的获取渠道1. 内线情报内线情报是指从敌方内部获取的情报。
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有许多中国人充当了日本军队的内线,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敌方的情报并传递给中国军方。
这些内线情报的获取对于指导中国军队的战术部署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外线情报外线情报是指通过间谍、侦察员等手段从敌方外部获取的情报。
在中国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方建立了强大的侦察部队,他们深入敌占区域进行侦察和情报收集。
这些外线情报的获取为后续的战争行动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
三、反侦察工作的重要性情报的获取不仅是一个单向的过程,同时敌方也在进行侦察和情报收集。
为了保护自己的情报安全,反侦察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加密通信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方采取了各种方式加密通信,以防止敌方对传输的情报进行截获和破解。
加密通信可以有效地保护情报的机密性,确保信息的安全传输。
2. 虚假情报和伪装通过发布虚假情报和进行伪装,可以迷惑敌方的侦察和情报收集。
在中国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方利用虚假情报和伪装手法,成功地引诱和迷惑了日军,从而为我方的战略调整和突然袭击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情报与战争胜利的关系情报与战争胜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准确和及时的情报可以为指挥官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帮助其制定战略和战术。
同时,通过情报的利用,可以在战争中抓住敌方的弱点,采取有利的作战行动,提高作战的胜算。
因此,情报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对最终的战争胜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电子战常见技术和作战形式
电子战常见技术与作战形式电子战是指敌对双方争夺电磁频谱使用和控制权的军事斗争,包括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电子欺骗与反欺骗、电子隐身与反隐身、电子摧毁与反摧毁等。
由于军队电子化程度的迅速提高,电子战被作为直接用于攻防的作战手段,形成了“陆、海、空、天、电”多维立体战。
电子战的攻击重点是对方的 C4I系统。
美国空军还建立了电子战大学,美国空军的技术工程师们可以在电子战大学里系统地学习现代战争中有关电子战的理论技术。
20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是两场“电子大风暴”,代表了当今电子战的最高水平。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战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和多次现代局部战争的考验,已经从最初单一的无线电通信对抗发展为雷达对抗、反辐射对抗、光电对抗、隐身对抗、水声对抗、卫星及强辐射武器对抗乃至近来刚刚兴起的网络对抗——计算机病毒对抗。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运用,网络战走上了战争的舞台。
网络战的出现,对未来高技术战争的作战样式、作战形态都将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现在不仅是军方,就是一些高级国家领导人也都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发展,原因是未来战争能不能制胜,决定于电子战手段能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常见技术与产品纵观电子战各个阶段的发展情况,从初级到高级,电子战中所涉及的技术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综合与集成。
其涉及的关键技术大致包括:无线电技术,电子技术,电磁干扰技术,光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计算机技术等。
电子战最常使用的产品或设备是电磁频谱发射、接收、干扰设备。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载体产品是飞机,包括无人驾驶飞行器、战机等。
此外,还有飞弹(导弹、追击炮)、地面车辆、单兵、地面雷达系统等。
二、主要作战形式(一)通信对抗通信对抗通常是指破坏、干扰对方的通信传输,同时又能够保证己方通信畅通的作战手段。
它的内容主要包括通信侦察、通信干扰、通信电子防御等。
通信对抗是最早出现的电子战形式,目前还在广泛地使用,小到打击恐怖活动,大到局部战争。
战前反侦察准备
通常情况下,前期的战场侦察采用电子侦察、红外侦察和可见光侦察等方式进行,这些侦察方式大多数都是在非视距范围内进行的,这一局限为我们采取反侦察措施提供了条件。
电子侦察的主要任务是使用无线电侦测设备对敌方的电磁发射源进行测向与定位,根据电磁波在时域、空域、频率、能量等方面上存在差异,我们可以采用无线电静默、无线电伪装、无线电台佯动以及采用低截获概率的天线技术等手段来降低被侦测到的手段。
红外侦察的原理是根据地面上不同物体所辐射的红外信号不通来识别物体的属性,这种侦测设备通常搭载在飞机和卫星等航空航天平台上,由于在复杂环境下红外设备的识别率会降低,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覆盖多频谱迷彩网和施放烟雾甚至是焚烧轮胎等办法来干扰其侦察效果。
可见光侦察多采用合成孔径雷达与航空摄影的方式来进行,这种侦察方式只具有记录拍摄照片的那一瞬间的地面影像的功能,而无法提供直接的证据去判断目标的真伪,因此,我们可以在阵地上多设置一些假目标以此来增加敌方的判断难度,同时,这种侦察方法对时间敏感目标起不了多大作用,我们可以采取快速机动穿插迂回的方式来迷惑侦察方。
中国在战争中的军事情报与反间谍斗争
中国在战争中的军事情报与反间谍斗争战争是国家间解决争端的极端手段,而军事情报则是战争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为了保卫国家的利益,中国历来重视军事情报的搜集与利用,并且展开了一系列的反间谍斗争。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在战争中的军事情报与反间谍斗争。
第一部分:军事情报的重要性军事情报对于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
它不仅可以提供敌方军事力量的动态信息和行动计划,还能够揭示敌方的战略意图和决策层面的思路。
拥有准确的军事情报,将大大增加我方在战场上的主动性和胜算。
第二部分:中国军事情报的搜集手段中国在搜集军事情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运用了多种手段来获取敌方情报:1. 间谍网络:中国秘密建立了大量的间谍网络,派遣专门的特工深入敌方内部,搜集敌方情报。
2. 卫星侦察:中国发展了完善的卫星侦察系统,通过卫星图像和遥感技术,实时掌握敌方军事动态。
3. 情报分析:中国建立了庞大的情报分析团队,潜心研究和分析敌方情报,为我方作出正确的决策提供支持。
第三部分:中国的反间谍斗争在战争中,不仅要搜集军事情报,还要保护自己的情报安全,同时对敌方进行反间谍斗争:1. 情报保密:中国注重情报的保密工作,建立了严格的信息传递和存储机制,确保情报不被敌方获取。
2. 反侦察:中国军方运用技术手段,如电子干扰、侦察干扰等,干扰和破坏敌方的侦察行动,保护本方军事行动的秘密。
3. 反间谍行动:中国对于敌方的间谍活动采取严厉打击,通过情报警戒、监控和抓捕等手段,削弱敌方的情报搜集能力。
第四部分:中国现代军事情报与反间谍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国的军事情报与反间谍斗争也在不断发展。
例如,中国加大了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利用,通过算法分析,识别和过滤大量的情报信息,提高情报的准确性和效率。
另外,中国还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情报合作,共享情报资源,提升国家的整体情报能力。
结论中国在战争中的军事情报与反间谍斗争是保卫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
通过积极搜集情报和加强反间谍工作,中国能够更好地了解敌方动态,保障自身的军事安全。
现代侦察和反侦察技术
巧妙伪装隐真示假现代伪装技术是通过巧妙的伪装来隐真示假,蒙蔽敌方的侦察。
1991年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为了制造在科威特东南部实施主攻的假象,以仿真坦克、仿真火炮与电子欺骗相结合的手段在这一地区“部署”了一支“师规模”的部队,而主力部队则向西转移了200多公里后才发起了真正的主攻。
在科索沃战争中,为了有效对抗美军的侦察,南联盟在空袭前便利用山地、丛林等有利地形将防空导弹、火炮、装甲车辆等目标藏入山谷或丛林,而将一些准备淘汰的飞机和经过精心伪装的假目标暴露在明处来吸引敌人的火力。
动静结合欺骗侦察现代侦察手段受距离、天候等因素的影响,对移动目标的侦察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这也为实施反侦察提供了一条“捷径”。
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军队空袭的攻击程序一般是目标侦察、数据输入、实景对照、实施攻击,这一过程至少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
因此,在抗击北空袭中,南联盟军队充分利用了这个间隙,灵活机动地将导弹、火炮、装甲车辆等便于移动的目标随时进行转移,当北约飞机或导弹抵达目标空域时,北约卫星和侦察飞机原先发现的目标已不知去向,使得不少飞机不得不携弹返回。
避实击虚主动攻击现代战争封锁或切断敌方情报来源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对敌方侦察部队和装备实施主动攻击或干扰,以攻代防。
在科索沃战争中,为了及时侦获敌机来袭情报,又要避免己方雷达遭受远程打击兵器和反辐射导弹袭击,南联盟军队的雷达通常采用及时预警、分段接力的手法,即使用远程雷达和近程雷达对敌机目标进行分时分段接力搜索,侦获目标后立即关机。
在打击火力上,南军采用地面火炮和防空导弹结合,构成了较为严密的火力配置,给敌人造成相当大的损失。
真假并用促敌“分化”战争防御一方可以主动向敌侦察系统发送大量的虚假信息和无用信息,以达到削弱敌方侦察能力的目的。
此外,大量真假混杂的信息能够干扰敌方的处理进程,还有可能诱使敌人得出不一致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判断。
在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在作战中便发现由于情报处理环节过于繁琐、各国情报系统互不兼容等因素,使情报效益大打折扣。
信息化战争挑战军事目标伪装
信息化战争挑战军事目标伪装未来信息化战争中,随着各式各样雷达和战场传感器的大量使用,各种地面、航空、航天侦察侦听器材的广泛运用,各类红外、光学夜视器材的出现,以及能快速准确地处理各种信息数据的C4I系统的建立,使战场上情报侦察、目标识别与探测和战场监视系统具有了较高的分辨率、较大的覆盖面和全天候的工作能力,因而使未来战场日趋“透明”,对军事目标伪装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信息对抗激烈伪装任务拓宽现代战争实践一再表明,谁夺取并保持制信息权,谁就可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这就要求工程伪装不仅要能够隐蔽自己,欺骗敌人,提高战场生存能力,保障自己作战体系结构完整,还要能够充分运用工程伪装手段干扰敌方信息系统,错乱敌军事指挥,降低敌高技术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消耗敌高技术兵器,削弱敌整体作战能力。
信息化战争中,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是信息对抗的三个基本环节,而信息对抗又可以归结为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破坏与反破坏、摧毁与反摧毁、控制与反控制等多种对抗行动。
在诸多军事对抗行动中,侦察与反侦察又是首要和基础的对抗行动。
可见,在信息战时代,工程伪装所采取的隐真、示假、佯动等措施,其本质都属于信息争夺与信息控制的范畴,都是围绕信息获取与运用而展开的,因此军事工程伪装成为信息对抗的重要手段和内容。
比如,随着信息对抗内容和空间的扩大,工程伪装参与夺取并保持制信息权的内容和空间也将随之扩大。
再如,围绕地下信息传输而进行的地下通信工程伪装也将越来越紧迫,由于地下通信和长波通信设备的天线长度较长,实施工程伪装不仅作业量大,而且伪装技术要求也愈来愈高。
战场目标众多伪装工程浩繁信息化战争中的交战,将可能在双方的全地幅和各领域同时展开。
如海湾战争规模不算很大,但战场范围却高达1400万平方公里,其中远距离精确制导武器的广泛运用,为实施全方位大纵深立体打击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从反空袭作战看,未来战争敌一旦发动局部入侵,往往会依仗其强大的空中优势突然对对方作战地幅内的军事指挥中心、防空预警系统、导弹发射基地、部队驻地或集结地区以及军用机场、军用码头和与军事行动密切相关的道路、桥梁、车站等重要交通枢纽目标,实施大规模、高强度、高精度、多波次、长时间的空中突袭。
中国侦察发展历程
中国侦察发展历程
中国侦察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从那时起,中国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侦察能力。
以下是中国侦察发展的历程:
1. 古代侦察方法:古代中国采用了各种侦察方法来获取情报。
其中包括利用间谍、奸细和密探等人员,通过搜集敌军情报,并利用暗号和密码来保护信息。
2. 兵法的发展:中国古代兵法经典《孙子兵法》中提及了一些侦察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这些包括利用探子、侦察敌情、利用地形和天气等因素等。
3. 地方侦察:在中国古代,地方官员经常会派遣人员进行地方侦察,以了解当地的情况和敌情。
这些人员搜集情报并向上级报告。
4. 民族战争时期的发展: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侦察在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军队建立了专门的侦察部门,开展了各种侦察活动,如侦察敌军的兵力、位置和行动等。
5. 现代侦察技术的引入: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开始引入现代侦察技术,如空中侦察、卫星侦察和无人侦察等。
这些技术大大提高了中国军队的侦察能力,并为作战提供了更准确的情报支持。
6. 信息化侦察时代: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中国的侦察也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现代化的通信和网络技术使得情报的获取、
传输和分析更加迅速和高效。
总体而言,中国侦察发展经历了从古代的人力侦察到现代的高科技侦察的转变。
中国不断改进和发展其侦察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安全威胁和战争形势。
反侦察的知识点总结
反侦察的知识点总结一、反侦察的基本概念反侦察是针对敌方侦察行动的一种对抗手段,是保护我方情报安全、破坏敌方情报获取活动的重要举措。
通过反侦察,可以有效地干扰敌方情报的获取,减少对方对我方的威胁,甚至将其反攻击其情报来源。
二、反侦察的基本原则反侦察有其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防范为主。
要做好反侦察工作,首先要在侦察前预先做好防范工作,尽可能避免被发现,减少对方的侦察活动。
2. 主动出击。
一旦发现敌方有侦察行动,就要主动出击,及时干扰和破坏对方的侦察行动,保护我方的情报安全。
3. 灵活多变。
对敌进行反侦察时,要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包括军事、技术、情报等多种手段,灵活应对对方的侦察手段。
4. 协同作战。
在进行反侦察行动时,应与其他部队、单位进行协同作战,形成合力,共同打击敌方的侦察活动。
5. 联合情报。
在进行反侦察时,应充分利用各种情报来源,包括人员、设备、技术等,形成联合情报,发挥最大的反侦察效果。
三、反侦察的基本手段在进行反侦察时,可以采取多种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军事行动。
可以通过军事行动,包括发动袭扰、破坏敌方情报设施,甚至直接攻击对方的侦察部队,以达到干扰、破坏对方侦察行动的目的。
2. 电子干扰。
通过使用电子设备,对敌方的情报设备进行干扰,破坏对方的通信、情报传输等设施,使对方无法正常进行侦察活动。
3. 假情报。
可以通过制造假情报,误导对方的侦察行动,使对方产生错误判断,从而陷入困境,减少对我方的威胁。
4. 情报破解。
通过对敌方情报的破解,获取对方的情报,同时采取措施保护我方的情报,形成一种情报对抗,遏制对方的侦察活动。
5. 其他手段。
除了以上几种手段外,还可以采取其他一些手段,如搜集对方的情报、收集对方的情报人员、利用各种人员间接打击对方等,以达到反侦察的目的。
四、反侦察的实施步骤在进行反侦察行动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情报收集。
要及时搜集对方的情报,了解对方的侦察活动情况,包括侦察部队、侦察手段、侦察目标等。
雷达侦察与反侦察
雷达侦察与反侦察雷达的工作原理雷达(radar)原是“无线电探测与定位”的英文缩写。
雷达的基本任务是探测感兴趣的目标,测定有关目标的距离、方问、速度等状态参数。
雷达主要由天线、发射机、接收机(包括信号处理机)和显示器等部分组成。
雷达发射机产生足够的电磁能量,经过收发转换开关传送给天线。
天线将这些电磁能量辐射至大气中,集中在某一个很窄的方向上形成波束,向前传播。
电磁波遇到波束内的目标后,将沿着各个方向产生反射,其中的一部分电磁能量反射回雷达的方向,被雷达天线获取。
天线获取的能量经过收发转换开关送到接收机,形成雷达的回波信号。
由于在传播过程中电磁波会随着传播距离而衰减,雷达回波信号非常微弱,几乎被噪声所淹没。
接收机放大微弱的回波信号,经过信号处理机处理,提取出包含在回波中的信息,送到显示器,显示出目标的距离、方向、速度等。
为了测定目标的距离,雷达准确测量从电磁波发射时刻到接收到回波时刻的延迟时间,这个延迟时间是电磁波从发射机到目标,再由目标返回雷达接收机的传播时间。
根据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为:S=CT/2其中S:目标距离T:电磁波从雷达到目标的往返传播时间C:光速雷达测定目标的方向是利用天线的方向性来实现的。
通过机械和电气上的组合作用,雷达把天线的小事指向雷达要探测的方向,一旦发现目标,雷达读出些时天线小事的指向角,就是目标的方向角。
两坐标雷达只能测定目标的方位角,三坐标雷达可以测定方位角和俯仰角。
测定目标的运动速度是雷达的一个重要功能,—雷达测速利用了物理学中的多普勒原理.当目标和雷达之间存在着相对位置运动时,目标回波的频率就会发生改变,频率的改变量称为多普勒频移,用于确定目标的相对径向速度,通常,具有测速能力的雷达,例如脉冲多普勒雷达,要比一般雷达复杂得多。
雷达的战术指标主要包括作用距离、威力范围、测距分辨力与精度、测角分辨力与精度、测速分辨力与精度、系统机动性等。
其中,作用距离是指雷达刚好能够可靠发现目标的距离。
电子战常见技术与作战形式[精品文档]
电子战常见技术与作战形式电子战是指敌对双方争夺电磁频谱使用和控制权的军事斗争,包括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电子欺骗与反欺骗、电子隐身与反隐身、电子摧毁与反摧毁等。
由于军队电子化程度的迅速提高,电子战被作为直接用于攻防的作战手段,形成了“陆、海、空、天、电”多维立体战。
电子战的攻击重点是对方的C4I系统。
美国空军还建立了电子战大学,美国空军的技术工程师们可以在电子战大学里系统地学习现代战争中有关电子战的理论技术。
20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是两场“电子大风暴”,代表了当今电子战的最高水平。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战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和多次现代局部战争的考验,已经从最初单一的无线电通信对抗发展为雷达对抗、反辐射对抗、光电对抗、隐身对抗、水声对抗、卫星及强辐射武器对抗乃至近来刚刚兴起的网络对抗——计算机病毒对抗。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运用,网络战走上了战争的舞台。
网络战的出现,对未来高技术战争的作战样式、作战形态都将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现在不仅是军方,就是一些高级国家领导人也都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发展,原因是未来战争能不能制胜,决定于电子战手段能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常见技术与产品纵观电子战各个阶段的发展情况,从初级到高级,电子战中所涉及的技术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综合与集成。
其涉及的关键技术大致包括:无线电技术,电子技术,电磁干扰技术,光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计算机技术等。
电子战最常使用的产品或设备是电磁频谱发射、接收、干扰设备。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载体产品是飞机,包括无人驾驶飞行器、战机等。
此外,还有飞弹(导弹、追击炮)、地面车辆、单兵、地面雷达系统等。
二、主要作战形式(一)通信对抗通信对抗通常是指破坏、干扰对方的通信传输,同时又能够保证己方通信畅通的作战手段。
它的内容主要包括通信侦察、通信干扰、通信电子防御等。
通信对抗是最早出现的电子战形式,目前还在广泛地使用,小到打击恐怖活动,大到局部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时情报与反侦察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时情报与反侦察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长期进行的一场艰苦卓越的民族解放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情报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时情报与反侦察工作,并分析其对于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一、情报工作在抗战中的重要性情报工作在抗战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抗战初期,中国军队面对强大的日本侵略军,武器装备落后,数量不足,因此情报工作成为了中国军队获取优势的重要手段。
情报工作能够提供对敌人的了解,包括敌人的兵力、装备、部署等情报,帮助中国军队制定战术和战略。
二、中国抗战中的战时情报工作1. 情报搜集情报搜集是情报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获取情报的主要手段之一。
中国在抗战期间设立了情报搜集机构,包括中国特工总队、中央情报局等,负责搜集、整理和分析情报。
他们通过收集军事文件、监听敌方通信、派遣特工深入敌后等手段,积极获取敌方的情报。
2. 情报分析与研究情报分析与研究是对搜集到的情报进行深入剖析和分析的过程。
情报分析员根据搜集到的情报,分析敌人的意图、计划和行动,提供精准的情报支持。
同时,他们还通过对敌方军事装备、兵力部署等进行研究,为中国军队提供战略性建议。
3. 战时通信与密码破译战时通信和密码破译是抗战中的关键任务之一。
中国情报人员通过突破敌方通信系统,获取并破译敌方的密码信息,从而及时了解敌情。
这对于指挥员制定战术、调整兵力部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情报的作用和意义1. 保障军事行动情报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军事行动提供支持。
通过情报搜集和分析,中国军队能够更好地了解敌方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战略和战术。
这使得中国军队在战场上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有效地保障了战争的进行。
2. 减少军事成本情报工作能够减少军事行动的成本。
通过对敌方情报的获取,中国军队能够提前了解敌情,避开敌方的重点防御,减少了无谓的伤亡和物质损失。
这为中国军队在抗战中节省了大量的资源和人力。
3. 提高士兵士气情报工作还能够提高士兵的士气。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事情报与反侦察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事情报与反侦察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场伟大的反侵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其中军事情报与反侦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事情报与反侦察工作的重要性、主要方式以及取得的成果。
一、军事情报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性军事情报是指通过各种手段获得的对敌对情况、敌方兵力、敌情、地理等情报内容。
在抗日战争中,军事情报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首先,军事情报可以为战争指挥提供重要依据。
准确、及时地获得敌情信息,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战计划,提高战斗胜算。
其次,军事情报可以保护我方军队。
通过及时获取敌方行踪,可以预警敌人的进攻,采取防守措施,确保我方军队安全。
最后,军事情报还可以为战争胜利提供重要保障。
凭借完整、准确的情报,可以压制甚至战胜敌方,将战争推向胜利的方向。
二、军事情报的主要方式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采取了多种方式来获取军事情报。
首先,通过军事侦察来获取情报。
军事侦察是指派遣特种部队、特工等人员对敌方情况进行调查、观察、监视,并及时向上级报告情报。
这种方式适用于对敌方阵地、兵力、设备等目标进行情报收集。
其次,通过间谍活动获取情报。
在战争中,中国军队派遣了大量的间谍深入敌方领地,从内部了解敌方情况,获得重要情报。
这种方式适用于获取敌方机密文件、高层军情等敏感情报。
此外,还通过无线电监听、破译敌方电码等技术手段获取情报。
这些方式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国军事情报工作的系统、全面的网络。
三、军事情报与反侦察工作的成果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军事情报与反侦察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果实。
首先,军事情报的及时性得到了保障。
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的情报,能够快速传递给战场指挥部,为指挥决策提供了准确依据。
其次,军事情报的准确性得到了提高。
通过对敌方情报的多方面收集和对比分析,可以排除虚假情报,确保情报的准确性。
最后,中国军队在反侦察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情报与敌后侦察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情报与敌后侦察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战略情报与敌后侦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探究战争期间中国在情报搜集与侦察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以及其对战争胜利的重要性。
一、情报搜集的重要性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面临着强大的日本侵略者。
为了摆脱战争的困境,中国抗战军队亟需了解敌人的军事布局、兵力部署、作战计划等情报信息,以便制定相应的战略和战术。
情报搜集的质量和准确性对于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战略具有关键性意义。
二、情报机构的建立与发展中国在抗日战争初期意识到情报战的重要性,于是成立了军事情报机构。
其中,著名的军事情报机关有中国情报局、军事统计局等。
这些机构通过收集和研究各种情报信息,为中国军队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情报支持。
三、战略情报的搜集方式中国抗战时期的情报搜集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1. 间谍情报:中国派遣了大量的特工和游击队员进入敌占区,融入日军内部收集情报。
其中一些特工流亡至敌后,以便更好地从事情报搜集工作。
2. 战地侦察:中国军队派遣探子深入到敌占区,通过实地观察和侦查,收集各种敌军情报,如敌人的军事布局、兵力配置等。
3. 情报战:通过竞技手段来获取情报,如拦截、监听和解码电讯通信,从中获取有关敌军的情报信息。
四、敌后侦察的重要性除了战略情报的搜集,敌后侦察在中国抗日战争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随着日军进攻的逐渐扩大,中国解放区与敌占区形成了分割的格局。
在中国解放区内,中国共产党和游击队建立了完善的地下抗日组织,并进行了大量的反侦察和敌后渗透活动。
这些活动为中国军队提供了宝贵的敌后情报信息,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五、战略情报与敌后侦察对战争胜利的重要影响中国抗战期间,情报搜集与敌后侦察的有效开展,为中国军队提供了关键的战略支持和反侵略作战的有力保障。
通过获得准确的敌军情报信息,中国军队能够制定更加科学、精准的作战计划,有效避免了不必要的伤亡和资源浪费。
同时,通过敌后侦察活动获取的情报信息,为中国军队提供了在敌人背后发起突袭和游击战的机会,有效地削弱了日军的战斗力,为最终的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军事理论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整理
军事理论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整理国防动员:国防动员是指国家根据国防的需要,使社会诸领域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争状态所进行的活动。
人民战争:人民战争是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
属于人民战争性质的战争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属性:第一,正义性;第二,群众性;第三,组织性。
中国周边境环境: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中国在其国土周围面临的安全条件和所处的安全状况,即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利害关系。
军事航天技术:军事航天技术是航天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为军事目的进入太空和开发利用太空的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
隐身技术:隐身技术是指降低武器装备等目标的各种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综合性技术。
人和武器的关系:首先,相对于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来说,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其次,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
最后,战争的胜利取决于人和武器的结合。
1、我国的国防领导体制包括哪些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领导机构是中央军委领导下,由解放军四总部、军区和中央军委直属的其他单位组成。
2、我国的武装力量由哪几部分组成?我国的武装力量一直坚持“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3、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哪几部分组成?其主要任务是什么?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解放军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
主要任务:(1)抵抗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2)震慑分裂分子,确保祖国统一;(3)参与国际维和行动,维护世界和平。
4、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由哪几部分组成?其主要任务是什么?组成: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由武装警察内卫部队、武装警察消防部队、武装警察森林部队以及水电、交通、黄金武装警察部队组成。
主要任务:(1)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
(2)维护社会治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侦察与反侦察的战争
作者:安宁
来源:《爱你·健康读本》2019年第08期
有一次我与几个新认识的朋友吃饭,席间一名做记者的男士几次离席出去接听电话。
大家都为他周末也要忙工作生出同情,纷纷说做记者真是不容易,孰料这名记者喟然叹道:
“路上奔波也就算了,关键是这疲惫的奔波中常常有人用手机遥控你的行踪。
初恋时我觉得手机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一个号码拨过去就能听见对方温柔的声音,而今却越来越害怕手机的铃声,每每响起,便觉得如同炸弹在身边……”
后来我与记者熟识,知道他的妻子在一家公司上班,平日也忙碌,却总有时间对他实施手机操控。
他若是说谎,就像安了定位仪般,她总能将他的谎言一下揭穿,甚至让他在众人面前出丑。
每每挂掉她的电话,他都长长地出口气。
后来,两个人终于因此大吵大闹,并彼此生出厌倦,在既没有外遇也没有经济危机的情况下,离婚结束了这场侦察与反侦察的战争。
我猜测他的前妻定会抱怨:男人太不可靠,她跟踪他跟得如此之紧,几乎将工作以外的时间都献给了他,他还是变了心。
她的一片癡情错了吗?其实,她早就应该明白痴情的“痴”字是知道此事为病,还偏要缠绕着攀爬上去。
舒婷的诗里说,要做一株并肩而立的木棉树,而不是攀缘向上的凌霄花。
一些人常常不能明白,总以为投入十分的爱,也必有十分的回报,可是一株树被缠绕得太久,也会努力地寻求挣脱,而放手当是最好的办法。
或许是一种逆反心理吧,婚姻中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不想做被定位系统控制的卫星,千兜百转,都逃不出既定的轨道。
以那名记者朋友为例,那定位系统其实他心中早已有了,若是妻子能将遥控器交给他,他自会因此好生掌控,即便偶尔心有所动,也会在妻子的信任面前有所收敛。
交出遥控器,却收回了他的心,这一点婚姻中每个心心念念要套牢对方的人未必都能明白。
在高科技面前,一个人固然可以将另一个人定位,准确查到他(她)是否撒谎、是否移情,但定位的是行踪,对方的一颗心是可以随时逃逸的。
而心一旦游走,附着其上的爱情大抵也不会留在原地。
很多时候,放手将定位系统扔掉,还对方以自由,其实也是给彼此的爱情一片明净湛蓝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