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复习资料文档
3S考试复习资料
3S考试复习资料3S1、⾼斯克吕格投影答:⾼斯—克吕格投影是横轴等⾓椭圆柱投影。
等⾓横切椭圆柱,中央经线和⾚道投影为互相垂直的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中央经线投影后的长度不变,经线为向极点收敛的弧线,距中央经线愈远,变形愈⼤,除⾚道外的其余纬线,投影后为凸向⾚道的曲线,并以⾚道为对称轴。
经线和纬线投影后仍然保持正交。
所有长度变形的线段,其长度变形⽐均⼤于1,随远离中央经线,⾯积变形也愈⼤。
2、GPS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答:GPS由三部分组成:空间部分、地⾯监控部分、⽤户部分。
空间部分分为GPS 卫星和GPS卫星星座;⽀持整个系统正常运⾏的地⾯设施成为地⾯监控部分,它由主控站、监测站、注⼊站以及通信和辅助系统组成;⽤户部分由⽤户及GPS 接收机等仪器设备组成。
3、栅格数据和⽮量数据的特征和区别?答:栅格数据:结构简单属易于数据交换,叠置分析和地理现象模拟较易,利于与遥感数据的匹配应⽤,输出速度快成本低廉。
但是现象识别效果不如⽮量⽅法,难以表达拓扑,图形数据量⼤,数据结构不严密,投影转换困难,图形质量较低,图形输出不美观,需增加栅格数据来美化,增加数据⽂件。
⽮量数据:便于⾯向现象(⼟壤、⼟地利⽤单元),结构紧凑,冗余度低便于描述线或边界,利于⽹络,检索分析,提供有效拓扑编码,图形显⽰质量好。
但是数据结构复杂,不便于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数据交换困难,多边形叠置分析困难,没有栅格有效,表达空间变化性能⼒差,软硬件技术要求⾼,显⽰与绘图成本⾼。
4、不规则三⾓⽹的构建算法?答:不规则三⾓⽹的建⽴通过不规则分布的地形点⽣成连续三⾓⾯的地形模型来接近地形表⾯,其构造过程是将临近的三个离散点连接成初始三⾓形,再以这个三⾓形的每条边向外扩展,寻找新的临近的离散点构成新的三⾓形,如此下去,直到所有的三⾓形的边都⽆法继续向外扩展成新的三⾓形,⽽所有的离散点都包含在三⾓形顶点中为⽌,然后在进⾏等值线的追踪,将等值线进⾏曲线拟合。
3S技术复习
【例题试做 3】 (2012· 福建文综)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 生产潜力空间变化分析的手段属于( ) A.计算机网络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
[2011· 北京卷] 图1-8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中心城区 月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图的制作与应用借助于( ) A.遥感技术获取道路网信息,测定监测点分布 B.全球定位系统确定事故的位置,预测交通流量 C.地理信息系统查询事故频次,分析出警最优路径 D.数字地球技术,实现道路与监测点的互换
(2)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城区( A.甲地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所在地 B.乙地适宜建大型地面停车场 C.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 D.商业网点密度东部大于西部
)
专题一 │ 重点要点探究
(1)C (2)D 【解析】 第(1)题,此题要求学生熟悉地理信息技术 的基本应用。题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体现在城市交通领域,侧 重在交通事故的数据检测后,利用电子计算机分析处理数据并进 行城市交通信息系统的建立,以便于城市交通的管理。因此正确 选项为C项。第(2)题,根据交通事故次数分布,可知虽然西侧部 分地段事故很多,但是彼此分离。东侧虽然没有很突出的事故高 峰,但是形成了南北向连贯的事故多发区。说明东侧南北道路周 边交通运输量较大,由此推断应该是城市居民活动频繁的区域。 因此中心商务区应在东侧分布,商业网点也是东侧密度更大,A项 错误,D项正确。B项中乙处事故少,推测交通空间比较大,但是 距离东侧经济活动集中区域较远,不适合建大型停车场。图中快 速干道应该是对外联系主要干道,根据指向标可知C项错误。
“3S”的特点与应用
遥感 利用一定技术对地 物进行感知 RS 人的视力的延伸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3S技术与集成
3S参数及主要特征(P6)�"3S"集成的关键技术集成的关键技术可分为五个方面(1)多源、多时相、多尺度信息的获取技术(2)多源、多时相、多尺度信息的集成技术(3)空间信息的动态管理与综合分析技术(4)"3S"技术集成的数据通信与交换技术(5)"3S"技术集成的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RS遥感定义:通过遥感器这类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获得其反射、散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处理、分析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和技术主动遥感:传感器主动的发射一定的电磁波能量并接收目标的后向散射信号。
被动遥感:传感器不向目标发射电磁波,仅被动的接收目标物的自身发射和对自然辐射的反射能量。
遥感的特点与应用: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强、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好、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定的局限性、大面积实时观测、信息客观真实、20世纪地球科学进步的一个突出标志是人类脱离地球从太空观测地球电磁波普: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波长和频率,递增或递减的排列,则构成了电磁波普大气窗口: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和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地球辐射的分段特性:1)0.3-2.5微米波段(主要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地表以反射太阳辐射为主,地球自身的辐射可以忽略。
2)2.5-6.0微米波段(主要在中红外波段),地表反射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身的热辐射为被动遥感的辐射源。
3)6.0以上的红外热波段,地球自身的辐射为主,地表反射太阳辐射可以忽略不计。
植被的波普特征:1)可见光波段:在0.45微米附近区间兰色波段有一个吸收谷,在0.55微米附近区间绿色波段有一个反射峰,在0.67微米附近区间红色波段有一个吸收谷。
2)近红外波段:从0.76微米处反射率迅速增大,形成一个爬升的陡坡,至1.1微米附近有一个峰值,反射率最大可达50%,形成植被的独有特征。
3)中红外波段:1.5-1.9微米光谱区反射率增大,在1.45微米,1.95微米和2.7微米为中心的附近区间受到绿色植物含水量的影响,反射率降低,形成低谷。
“3S”技术的比较(复习课)
9.该卫星城建好后,某出租车公司要在中心调度系 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 技术是( ) A.RS技术 B.GIS技术 C.无线电呼叫技术 D.GPS技术和GIS技术
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对地表事 物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遥感技术的应用: •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 •农业方面: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 查、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病虫害和农业 生态环境调查及监测等。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
1.概念: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
导航、定位的系统。
2、GPS的应用:
生 定位 活 中 应 导航 用 为野外考察确定经度、纬度和 高程
野外考察、旅行时了解自己的 方向和坐标,GPS汽车导航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 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可应用的领域相当广泛, 可以说,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 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以借助GIS。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较多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可以对城市多方面 的信息进行查询、修改、补充、距离测 算等工作,从而为城市管理提供方便。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生产和 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对长江水灾的监测,利用 遥感可以实现快捷准确的信息获取;查询信息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最为合适;监测台风中心的 位置及移动方向可利用GPS卫星星座进行监测, 而对其分析则需借助GIS技术。 答案:4.B 5.C 6.C
7.数字地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内 容不属于数字地球范畴的为( ) A.远程医疗 B.网络购物 C.电视会议 D.扑克游戏
最新3S技术与集成-考试复习资料
3S技术:是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GPS)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简而言之,是对地球上存在的现象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
GIS 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等)集成在一起。
RS:Remote sensing,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
一般指运用传感器/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并根据其特性对物体的性质、特征和状态进行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
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称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制建立的一种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定时等导航信息。
系统由空间星座、地面控制和用户接收机三部分组成。
数字地球: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具有多分辨率的海量数据和多维显示的地球虚拟系统。
数字地球看成是“对地球的三维多分辨率表示、它能够放入大量的地理数据”。
戈尔的数字地球学是关于整个地球、全方位的GIS与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大数据: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3S技术复习材料
1.★“3S”技术的含义:即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2.★遥感的概念1)RS(抽象):安装在平台上的传感器,借助于某种信息传播媒介来感测遥远事物的过程。
2)RS技术(具体):从不同高度的平台(如飞机、人造卫星等)使用传感器收集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再将这些信息传输到地面并加以处理,从而达到对地物的识别与监测的综合技术。
3.★遥感的分类:1)按遥感平台分: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地面遥感。
2)按传感器工作方式分:被动遥感(传感器本身不发射任何人工探测信号,只能被动地接受来自对象的信息)。
主动遥感(传感器本身带有电磁波的辐射源,工作时向目标发射信号,接收目标物反射这种辐射波的强度)。
4.★全球定位系统(GPS)或卫星导航系统:是由一系列卫星组成的导航星座,对地面、海面、空中物体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一维时间进行实时、连续、全天侯精确测量的技术系统。
5.★地理信息系统(GIS):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支持下,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贮、检索、显示和综合分析现实世界的各类空间数据及属性特征的技术系统。
由于它有自已完整的理论体系,现已发展成为一门学科。
1.★黄道面:地球绕地轴(地球旋转轴)自转的同时也绕太阳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平面即称为黄道面。
2.★地图投影:由于球面的不可展示性,为了将椭球面上各点的大地坐标,按着一定的数学法则,变换为平面上相应点的平面直角坐标。
实质是。
3.★我国的地图投影主要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在大比例尺时,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在中小比例尺时,采用兰勃特投影(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
4.★高斯投影的特点:1)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后为互相垂直的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2)投影具有等角的性质(投影后经纬线相垂直);3)中央经线投影后保持长度不变。
5.★高斯—克吕格投影的优点:1)等角性适合系列比例尺地图的使用与编制;2)经纬网和直角坐标的偏差小,便于阅读使用;3)计算工作量小,直角坐标和子午收敛角值只需计算一个带。
3S复习提纲
3S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相片平面图:将相片的倾斜差和投影差加以消除或限制,将他们的比例尺统一起来,按相邻相片的同各地物拼接起来,把重叠的部分切去,依切割线进行镶嵌并贴在图纸上面制成2.空间信息系统:是具有采集、处理、管理和分析数据能力的系统,它能为单一的或有组织的决策过程提供各种有用信息3.立体模型变形:相片水平比例尺与垂直比例尺不一致引起立体模型与地形的不一致4.视差:像片上同名点的横坐标的差值,称为视差5.垂直比例尺:是指图上高度比实际高度的缩小程度。
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高度多少米6.垂直比例尺:值模型高度与实时高度的比值7.像片比例尺:航空像片上某线段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长度之比,用1m表示8.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以便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知识,作为生产、管理、经营、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9.地理信息: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10.遥感平台:安置传感器的运载工具11.传感器:接收电磁波信息的仪器。
12.大气窗口:太阳辐射是连续的电磁波谱,其能量通过大气层时,由于大气的吸收、反射、散射,而造成了衰减。
这种作用与各波段强度不同有关,一般将电磁波谱中被大气吸收较少而透射较多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13.象角:为了说明所绘物体的位,将互相垂直的正投影面和水平投影面无限扩展,把空间划分为四个区域,每一个区域称之为象角。
14.摄影基线:摄影基线长度就是每张相片去掉航向重叠度新增影像航向长度。
15.正射影像图:用正射投影仪将普通的航摄相片经过投影改色而成为正射影的相片,并一国家基本地形图为依据组合而成的影像地图。
16.数据:数据是指对某一目标进行定性、定量描述的原始资料,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像以及它们能转换成的数据等形式。
它是用以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在计算机化信息系统中往往与计算机系统有关。
3S复习
18.
以下公园选址的标准:
(1)公园的位置既要交通便利又要环境安静,也就是说距主要公路的距离要适当。
(2)公园应设计成环绕一个天然的小河流。
(3)使公园的可利用面积最大,公园中应很少或没有沿河流分布的沼泽地。
假设已经准备好了下面几层数据:穿过研究区的公路(线要素层)、位于研究区内的河段(线要素层,用分类级别CLASS标识,CLASS为2的河段,其特性适合于建立公园)、位于研究区内的沼泽地(区要素层)。我们的目的是确定一些具体的河段,作为建立公共郊游公园的可能位置。为了达到上述三条选址标准,应进行哪些空间操作?
(1)中央经线(椭圆筒和地球椭球体的切线)和赤道投影成垂直相交的直线;
(2)投影后没有角度变形(即经纬线投影后仍正交);
(3)中央经线上没有长度变形。
10.什么是图像分辨率,其主要衡量指标有哪些?
参考答案:图像分辨率简单说来是成像细节分辨能力的一种度量,也是图像中目标细微程度的指标,它表示景物信息的详细程度。
13.举例说明索引式数据结构、DIME数据结构、链状双重独立式数据结构。
参考答案:索引式数据结构是指根据多边形边界索引文件,来检索多边形边界的坐标数据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双重独立地图编码,简称DIME结构(Dual Independent Map Encoding)。它是由美国人口调查局建立起来的为人口调查目的而设计的一种拓扑编码方法,是一种把几何量度信息(直角坐标)与拓扑逻辑信息结合起来的系统。也可用于土地利用等多种信息系统的编辑和分析,是GIS发展早期使用的一种拓扑编码方式。 链状双重独立式数据结构是DIME数据结构的一种改进。在DIME中,一条边只能用直线端点的序号及相邻的面域来表示,而在链状数据结构中,一条边可以由许多点组成,这样在寻找两个多边形之间的公共界线时,只要查询链名就行,与这条界线的长短和复杂程度无关。
3s技术与集成复习资料公式版
3s技术与集成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3s技术集成:就是将RS、GPS、GIS技术和用这些技术得到的多时相、多尺度、多类型等多资源地学信息统一在同一坐标系中进行信息的动态管理、综合分析和技术应用。
2、POS系统:(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System)将GPS技术与空三摄影测量技术及INS惯性导航技术相结合,实现无控制点的空间数据的实时采集。
3、发射光谱曲线:以横坐标表示波长的变化,纵坐标表示发射率,即构成反映发射光谱特性的曲线,称为发射光谱曲线。
4、虚拟现实:又称灵镜技术,是指通过三维立体显示器、数据手套、三维鼠标、数据衣、立体声耳机等使人能完全沉浸在计算机生成的一种特殊三维图形环境中的技术,人可以操作控制三维图形环境,实现特殊的目的。
5、惯性导航系统:是利用惯性敏感元件测量航行体相对惯性空间的线运动和角运动参数,在给定的运动初始条件下由计算机推算出航行体的姿态、方位、速度和位置等参数,从而引导航行体完成预定的航行任务。
6、LIDAR:是一种集激光、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三种新技术于一身的系统,用于获得高精度、高密度的三维坐标数据,并构建目标物的三维立体模型。
7、遥感图像融合:遥感图像融合是一个对多遥感器的图像数据和其他信息的处理过程,它着重于把那些在空间或时间上冗余或互补的多源数据,按一定的规则(或算法)进行运算处理,获得比任何单一数据更精确、更丰富的信息,生成一幅具有新的空间、波谱、时间特征的合成图像。
8、波谱相应曲线:根据遥感器对波谱的相对响应(用百分数表示)与波长的关系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绘出曲线。
9、光谱响应特征曲线:光谱波长与其他量变间的关系曲线、根据遥感器对波谱的相对响应与波长的关系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绘出曲线。
10、惯性导航系统:是利用惯性敏感元件测量航行体相对惯性空间的线运动和角运动参数,在给定的运动初始条件下,由计算机推算出航行体的姿态、方位、速度和位置等参数,从而引导航行体完成预定的航行任务。
3S技术 复习资料
一1、3S RS作为信息源GIS作为平台GPS准确定位,数据源3、红、绿、蓝、近红外光谱蓝:0.43~0.47 绿:0.5~0.56 红:0.62~0.76 近红外:0.76~35、影响植物反射光谱因子:叶的形状、表面构造、表层解剖特点、色素含量、富叶度6、GPS空间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用户系统;GIS由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方法二1表面粗糙、颜色发暗、热惯性大,有保温作用、温度高3快鸟分辨率高,微波穿透力强三1、数字地球数字地球是以计算机、多媒体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海量地球信息对地球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并以此为工具,支持和改善人类活动和生活质量2、4D产品是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Q)、数字栅格地图(DRG)和数字矢量专题信息(DLG或DTI)这四种数字产品。
生产4D系列产品的技术称为4D技术3、GPS是利用多颗导航卫星的无线电信号,对地表某地点进行定位、报时或对地表移动物体进行导航的技术系统4、GIS是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支持下,运用地理信息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各种地理数据,提供管理、模拟,决策、规划、预测和预报等任务所需的各种地理信息的技术系统5、遥感(RS)是指从远距离、高空乃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通过摄影、扫描、信息感应、传输和处理,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现代化技术系统四1、①像素数指标。
像素越多,照片的颗粒就越细。
相应地拍摄对象的细节部分就表现得越好。
并且要注意是指“有效像素数”②摄影元件尺寸。
如果像素数相同,摄影元件越大,每个像素的尺寸就越大,所能处理的数据量就会增加,从而就能够区别微细光线的颜色和强度,即能生成层次感丰富的照片。
③变焦倍率。
变焦倍率越大,远景拍摄就越方便。
当然相应地镜头就越大,价格也更高。
体现相机性能的是光学变焦2、GIS软件国外ArcView ArcGIS MapInfo 国内Geoway MapGIS ViewGIS Citystar3、地理空间表示点:城镇、山头、主要地名、景点等线:河流、道路、铁路、防火线等面:水面、土壤类型、植被类型等五1、卫星遥感图怎么买:①空间分辨率(地面分辨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②波谱分辨率(光谱分辨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③辐射分辨率:传感器接收波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
3s技术复习2.doc
/in 一、农业信息的特点:普适性地域性周期性和时效性综合性滞后性准确性。
1普适性:如某种农作物栽培技术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土壤改良技术信息、作物或畜禽疫情信息等。
2地域性:不同的区域在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气候状况、主要作物种类、土地利用类型、水资源状况等 是不同的由于微地形的变化和农业投入水平不同,地块之间甚至是地块内作物的产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3周期性和时效性:农业信息大体生物的一个生育期为一个周期,每个生育期又可分为不同的生长阶段, 这些生长阶段具有固定的时序特征。
农业信息是一种动态的信息,现时性极强。
超过时限的信息不仅价值降低,而且有可能是完全错误的。
4综合性:农业本身是复杂的综合系统,农业信息很多是多门类数据综合的结果。
如土壤信息包含土壤类型、土壤物理信息(质地、土壤水、耕性等)、土壤化学信息(pH 、有机质含量、 氮磷钾含量等);农业信息的关联性较强,一个信息往往直接或间接地与多个信息相关,一个信息通常是多种信息的综合。
如作物长势信息实际上是土壤、气候、农田管理等信息的综合体现5滞后性:土壤施肥点周围的土壤和作物体内营养元素浓度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滞后特征。
6准确性:信息数据准确性要求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作物叶面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差超过正常值的 0.2C 就视为异常,土壤pH 超过某种作物适宜值的0.4,该作物就难以生存。
二、农业信息的类型 按信息的产生和作用机制而论,把农业信息分为农业自然信息和农业社会信息两大类。
1农业自然信息:自然界中各种与农业活动相关的信息,以及人类所生产的物质所产生的信息。
生命信息: 作物生长信息、作物种类、生态适应性等;非生命物质存在与运动信息:土壤、气候条件、水文;生命物 质和非生命物质之间的作用信息:作物和土壤之间的养分循环。
2农业社会信息:人类各种活动所产生、传递与利用的信息。
包括:农村社会和经济信息:农业人口变化、 科技教育普及程度、农民收入水平、乡村道路建设、能源、通讯、医疗保健、社会保险状况农业市场: 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管理,农业生产技术:栽培技术、诊断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 等,农业科技教育。
3s技术复习
能 清 楚 的 看 到 全 岛 的 地 貌 。
台 湾 岛 的 遥 感 影 象 :
乞力马扎罗的积雪
美 国 国 防 部 五 角 大 楼
9.11事件前后的纽约
中国大陆的卫星地形图
4 特点
探测范围大,速度快,投入少 遥感--人的视力的延伸
二、全球定位系统(GPS)
1.概念: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
主控站收集各监控站提供的GPS卫星观测数据、卫星工作状态 数据、各监测站和注入站自身的工作状态数据。根据这些数据, 完成各项工作: (1)如及时编算每颗卫星的导航电文并传送给注入站; (2)控制和协调监测站间、注入站间的工作,检验注入卫星的导 航电文是否正确以及卫星是否将导航电文发给了gps用户系统 (3)诊断卫星工作状态,改变偏离轨道的卫星位置及姿态,调整 备用卫星取代失效卫星。 注入站:在每颗卫星运行到上空时,将导航数据及主控站的指令 注入到卫星.
GPS应用 领域
在林业管 理方面的 应用
主要功能
GPS技术在确定林区面积,估算木材量, 计算可采伐木材面积,确定原始森林、道 路位置,对森林火灾周边测量,寻找水源 和测定地区边界方面可以发挥独特的重要 作用
依据农田土壤养分含量分布图,设置有GPS接收机的“受 控应用”的喷施器,在GPS的控制下,依据土壤养分含量 分布图,能够精确地给田地各点施肥。 (1)可以监测作物产量(计算机\产量监视器\GPS接收机) (2)帮助合理施肥 (3)应用于土壤养分的分布调查(GPS接收机把样品的位置)
地面监控部分
卫星上各种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是否一直 沿预定轨道运行,要由地面设备监控
主控站位于美国科罗拉多的斯平士(Colorado Springs)的联合空间执行 中心(CSOC),三个注入站分别设在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三个美 国军事基地上,即大西洋的阿松森(Ascension)岛、印度洋的狄哥· 伽西 亚(Diego Garcia)和太平洋的卡瓦加兰(Kwajalein),五个监测站设在主控站 和三个注入站以及夏威夷岛。 返回
3s资料整理
第一章:绪论1.GIS发展趋势:空间数据库趋向三库一体化、空间数据表达趋向多尺度、数据挖掘技术可发现更多的知识、互联网推进互操作及地学信息服务业、将形成较完整的理论框架体系2.三库一体化: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及图形矢量库、影像栅格、DEM格网库3.三库一体化:图像数据库、高程数据库、图形数据库4.3S参数主要特征:(p5-p10)5.6.3S技术集成是将得到的多时相、多尺度、多类型等多源地学信息统一在同一坐标系中进行信息的动态管理、综合分析与技术应用7.3S在时空表达上具有兼容性、在技术方法上具有互补性、在应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因此技术的集成具有可行性8.GPS与RS是空间数据获取的两种不同方式,GIS是管理和分析空间数据的综合技术手段,GPS的应用可改善RS的空间定位精度,为RS数据实时进入GIS提供可能9.3S数据集成示意图1.3S技术集成的目标:数据层面的集成、平台层面的集成、功能层面的集成2.GIS与GPS的集成模式:GPS单机定位与栅格电子地图的集成、GPS单机定位与矢量电子地图的组合、GPS差分定位与矢量/栅格电子地图的组合3.RS与GPS集成模式:同步集成方式、非同步集成方式4.3S整体集成模式:以GIS为中心的集成方式(非同步数据处理)、以GPS/RS为中心的集成方式(同步数据处理)5.3S集成的关键技术(标题):多源、多时相、多尺度信息的获取技术;多源、多时相、多尺度信息的集成技术;空间信息的动态管理和综合分析技术;3S技术集成的数据通信与交换技术;3S技术集成的虚拟现实和可视化技术。
6.3S集成的学科交互(标题):相关学科的理论与规则是地学数据集成的理论依据,地学数据集成涉及的多个学科在数据集成中所起的作用有一定差异;数据集成需要许多技术支持,各种技术的协同应用才能保障数据集成的实现;集成应用与数据政策法规分别是集成的目标和保障7.数据集成的理论依据(标题):地理信息理论、地理空间认知理论、统一的空间场、地学过程的空间连续性、地学过程的层次等级性、认知过程的一致性、依赖于元数据的地学数据透明性、数据形式和内容的相对独立性(3s技术集成的核心:地理信息的认知认知过程的一致性(统一性)表现在:数据表达的一致性、数据体系的一致性、相同层次上内容的一致性数据形式:指诸如数据存储格式、存储介质、表达方式等外部特征内容:指地学数据的空间位置、属性、时间、精度等特征)8.数字化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狭义而言,主要由空间基准框架和地理基础框架数据组成;广义而言,还包括相应的法规与标准体系、网络分发服务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9.数据集成的空间框架:全要素框架数据、核心框架数据、向新一代框架数据发展10.数据集成的基础研究:数据集成机理研究、误差传递及数据质量评价与控制研究、数据多尺度研究、地球空间数据表达研究11.数据集成方法研究:集成中的数据组织、集成中的多数据集叠加、数据格式转换、遥感数据与GIS数据的集成、GPS数据与地球空间数据的集成12.空间数据集成趋势:网络化;集成机理、规范标准研究;集成知识规则的专家系统化第二章:对地观测与信息获取技术(RS)1.传感器的主要类型:可见光-近红外遥感、热红外遥感、微波遥感2.遥感图像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3.遥感图像的信息特征:图像的亮度响应特征、地物的纹理特征、地物的几何特征、地物的空间布局特征4.遥感图像的处理(掌握):图像的恢复处理(几何校正、辐射校正);图像的增强处理(空域增强、频域增强);图像的分类处理(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数据融合p54-615.遥感技术的应用p61-71第三章:信息管理与综合分析技术(GIS)1.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表达、存储、管理、分析和输出地理信息的技术系统,它以空间数据库为平台,以空间分析和地学应用模型为支撑,实现各种信息的模拟与综合分析,为地理研究应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3S技术与集成 考试复习资料
精品文档技术:3S Global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GIS)和是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相结合,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positioning systems,GPS) 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
:GIS(地理信息系统)关地理分布数据进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术系统。
GIS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GIS 行分析和处理(简而言之,是对地球上存在的现象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
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等)集成在一起。
:RS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Remote sensing,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
一般指运用传感器反射特性的探测,并根据其特性对物体的性质、特征和状态进行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GPS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
利用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定位、导航的系统,称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制建立的一种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定时等导航信息。
系统由空间星座、地面控制和用户接收机三部分组成。
数字地球: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具有多分辨率的海量数据和多维显示的地球虚拟系统。
数字地球看成是“对地球的三维多分辨率表示、它能够放入大量的地理数据”。
戈尔的数字地球学是关于整个地球、全方位的GIS与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大数据: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