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分型治疗先兆流产58例

合集下载

辨证治疗先兆流产58例疗效观察

辨证治疗先兆流产58例疗效观察
足 型或 阴虚 血热 型 。 4 体 会 与讨 论
4 1 病 因病 机 方 面 祖 国医学 对 先 兆 流产 病 因 的论 . 述 很多 , 有气 血虚 弱 、 肾不 足 、 郁气 滞 、 脾 肝 阴虚血热 和
15 排 除标 准 不符 合 诊 断标 准 和纳 入 标 准 。合 并 .
例 , 6 .% ; 转 4例 , 1 . % ; 效 4例 , 占 67 好 占 66 无 占
1 . % , 效 率 8 . %。5 例 患 者 治疗 后 治 愈 3 66 有 33 8 9例 , 总治愈 率 6 .% ; 7 2 好转 8例 , 1 .% ; 效 1 例 , 占 38 无 1 占 1% , 9 总有 效率 8 %。脾 肾不 足 型 和 阴虚 血 热 型治 愈 l
了整理 , 道如下 : 报
1 临 床 资 料
3 治疗 结果
3 1 疗 效 判 定 标 准 参 照 《 医 病 证 诊 断 疗 效 标 . 中
准》 中“ 胎漏 、 胎动 不 安 的 疗 效评 定 ” 定 。治 愈 : 拟 血
止胎 安 ; 复 查 胎 儿 发 育 良好 , B超 观察 2周 后 , 检 查 经 证 实为 正常妊 娠 。好 转 : 红 减 少 , 症 改 善 ; 漏 兼 B超 复 查 胎儿 发育 良好 。未 愈 : 出血不 止 , 至堕 胎流产 或胎 甚 死腹中。 32 结 果 . 5 8例先 兆流 产患 者 中 , 肾不足 型 3 脾 4例 ,
娠 1 2周 内者 4 5例 , 在妊 娠 1 2 2— 8周者 1 例 。辨 证为 3 脾 肾不足 者 3 例 , 4 阴虚血热 者 2 4例 。治疗 时 间最 短 7
治愈 2 3例 , 6 .% ; 转 4例 , 1 . %; 效 7例 , 占 76 好 占 18 无

中医辩证治疗先兆流产76例分析

中医辩证治疗先兆流产76例分析

膈顶下至盆腔。

层距层厚7~10m m,胰腺区加3~5m m薄扫。

本组均作平扫,13例合并增强扫描。

高压注射欧乃派克90~100 ml,速率2.5~3ml/s。

重点观察原发病灶,腹膜后间隙器官的相邻关系,炎症在各间隙内的分布和在不同间隙之间蔓延累及腹膜、系膜、韧带等的改变。

2 结果2.1 肾旁前间隙受累 本组均出现该间隙感染征象。

CT表现为胰腺体积增大,有或无低密度区,边缘模糊,包膜掀起,胰周蜂窝织炎、积液、积气及脓肿或假性囊肿形成。

双侧肾前筋膜增厚39例,左侧肾前筋膜增厚37例,4例为胰头肿胀、模糊,表现为单纯右侧肾前筋膜增厚。

2.2 肾周间隙受累 本组24例出现肾周脂肪密度增高模糊,并出现短条索状及片状阴影或弥漫性浸润灶。

2.3 肾旁后间隙受累 本组25例出现该间隙感染征象,炎症经肾旁前间隙延至肾旁后间隙,表现为双侧肾筋膜后层增厚,肾后旁间隙增宽,少许积液,但与腹后壁肌肉分界尚清楚。

2.4 腹膜后间隙同时受累 本组肾旁前、肾周、肾旁后间隙同时受累18例。

炎症由肾旁前间隙蔓延至肾旁后间隙者25例,其中20例为蔓延至左侧肾后旁间隙,余5例为双侧肾后旁间隙受累。

2.5 其他CT征象 肠道淤积15例,胸腹水20例,肺炎6例,胆道疾患35例,包括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及1例十二指肠乳头部占位。

3 讨论3.1 腹膜后间隙的应用解剖 M ey ers[1]提出以肾筋膜为解剖标志,把腹膜后间隙划分为肾旁前间隙、肾周间隙及肾旁后间隙三个间隙。

肾旁前间隙,是指后腹膜与肾筋膜前层及侧锥筋膜之间的区域。

此间隙内主要内容物为胰腺的大部分及十二指肠2~4段、升结肠和降结肠。

此外还含有一定量的脂肪和腹主动脉的几个主要分支。

肾周间隙由肾脏前方的肾筋膜前层及后方的肾筋膜后层所形成,其主要内容物为肾、肾上腺、肾门处出入的血管、输尿管及脂肪组织。

肾周间隙脂肪内、肾被膜与肾筋膜之间、肾筋膜前后层之间及肾被膜与肾被膜间,广泛存在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桥隔[2,3]。

早期妊娠先兆流产中医诊疗方案

早期妊娠先兆流产中医诊疗方案

早期妊娠先兆流产早期先兆流产是指妇女妊娠12周以前出现以阴道少量出血,伴小腹疼痛或腰酸胀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本病属于中医学胎漏、胎动不安范畴。

一、病因病机分析1. 本病中医认为病因有胎元、母体两方面。

胎元方面:因夫妻之精气不足,虽能两精相合,但很难摄精成胎,或成胎后胎元不固,甚或胎元有缺陷,胎多不能成实。

母体方面:有素体肾虚,气血不足或感受外邪两方面。

2. 本病的病机主要是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养胎。

(1)肾虚:先天禀赋不足,肾气虚弱或多产房劳,或孕后不节房事,肾虚冲任不固,胎失所养而致胎动不安。

(2)气血虚弱:素体气血虚弱,或劳倦过度,饮食不节,或孕后恶阻所伤,致脾气虚弱,化源不足。

孕后提摄不固,濡养不周而致胎漏、胎动不安。

(3)血热:素体阳盛,或肝经郁热,或素体阴虚内热,孕后血聚养胎,阳气偏旺助热化火,此时过食辛辣,外感热邪,七情内伤致热扰冲任,迫血妄行而致胎漏、胎动不安。

(4)外伤:孕后起居不慎,跌仆闪挫,气血逆乱;或因内伤直损冲任,内扰胎气而致胎漏、胎动不安。

二、诊断与辨证标准1.诊断标准(1)病史有停经史和早孕反应。

(2)症状阴道少量出血,伴有小腹疼痛或腰酸胀痛。

(3)妊娠试验尿妊娠试验阳性。

(4)妇科检查子宫颈口未开,子宫体软,大小与孕周相符。

(5)超声波检查 B型超声波检查子宫大小、孕囊或胚胎(胎儿)发育与孕周相符。

(6)基础体温测定保持黄体期水平(维持高温曲线)。

(7)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水平、雌二醇(E2)与孕周和B超结果(孕囊大小、胚胎发育)基本相符。

(8)其他检查:甲状腺功能、血型抗体、致畸八项;对于有复发性流产病史者检测双方染色体、自身/同种抗体检测(心磷脂抗体、子宫内膜抗体、抗精子抗体等)、封闭抗体等。

三、鉴别诊断1. 异位妊娠:早孕期间有间断或持续的少量出血。

未破损时有一侧少腹隐痛等症状与本病相似,但异位妊娠妇科检查时一侧附件区多触及包快、压痛,早期血β—HCG多上升缓慢,B超示宫内未见孕囊,或/和附件区有混合性回声包快。

辨证施护联合中药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

辨证施护联合中药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

辨证施护联合中药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谢丽晶【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施护联合中药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12月收治的122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1例,观察组按照中医分型为肾虚证、血热证、气血虚弱证、血瘀证,同时给予中药口服治疗和中医辨证施护治疗;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激素治疗,比较2组的不同.结果 2组总有效率的比较,观察组为93.44%,而对照组为75.4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出现,而对照组出现4例不良反应,2组不良反应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联合中药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6(014)014【总页数】2页(P128-129)【关键词】先兆流产;辨证施护;中医药疗法;胎动不安【作者】谢丽晶【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抚州344000【正文语种】中文先兆流产是妇科常见疾病,临床症状大多相同,主要就是阴道流血和腹痛,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即可诊断[1]。

先兆流产是妊娠早期常见的并发症,研究表明[2],西医认为导致先兆流产的病因有:染色体异常、母体因素、环境因素、情感创伤、免疫异常等等。

为了了解中医辨证施护联合中药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12月收治的122例先兆流产患者进行了治疗,分析取得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12月收治的122例确诊为先兆流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

观察组患者61例;年龄为20~39岁,平均年龄(32.2±5.1)岁;孕50~100天,按照中医分型为肾虚证20例、血热证18例、气血虚弱证12例、血瘀证12例。

先兆流产的中医治疗概述

先兆流产的中医治疗概述

先兆流产的中医治疗概述傅 萍 张科群 楼毅云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杭州310007) “先兆流产”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胎漏”、“胎动不安”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有其独到之处。

笔者现就本病的中医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辨证论治 芦惠敏[1]分4型,①肾虚宫寒型:治以固肾安胎、祛寒温宫,方选补肾安胎饮加减;②肾虚内热型:治以滋阴清热,固肾安胎,方选保阴煎加减;③脾肾气虚型:治以健脾益气、固肾安胎,方选泰山磐石散或胎元饮加减;④肾虚气滞型:治以理气养血、固肾安胎,方选寿胎丸加味。

共治疗72例,总成功率9117%。

彭晓红[2]分2型,①脾肾阳虚型:方用寿胎丸合安奠二天汤加减;②肝肾阴虚型:方用寿胎丸合胶艾四物汤、保阴煎加减。

谢泳泳[3]分4型,①肾虚证:给予固肾安胎,佐以益气,用寿胎丸加减;②气血虚弱证:治以补气养血、固肾安胎,用胎元饮加减;③血热胎动证:治拟清热养血、滋肾安胎,用保阴煎加减;④血瘀伤胎证:治以益气和血、活血安胎,用当归芍药散加味。

张变琴[4]分为3型,①肾阴虚型:治以滋补肾阴为主,兼以调肝清热。

药用:桑寄生、枸杞子、生地、白芍、太子参、白术、紫苏、阿胶、焦地榆。

②肾阳虚型:治以温补脾肾为主,提高摄胎能力。

药用:菟丝子、杜仲、桑寄生、党参、山药、白芍、炙甘草、阿胶、焦艾叶、砂仁。

③冲任损伤型:治以滋补冲任为主,强肾固胎。

药用:菟丝子、桑寄生、川断、杜仲、山药。

总共治愈48例,无效12例,保胎成功率8010%。

冯敬华[5]分为2型,①脾肾气虚型:补肾健脾、养血安胎,以寿胎丸、胶艾汤、四君子汤加减;②阴虚血热型:滋阴清热、凉血安胎,以寿胎丸、胶艾汤、保阴煎加减。

杜君威[6]分为4型,①肾虚型:予以益气养血,固肾安胎,方选加味寿胎丸。

(2)气血双虚型:予以补气养血、益胃安胎,方选泰山磐石散加减。

③血热型:予以固肾滋阴、清热凉血,方选加味寿胎丸。

④外伤型:补肾固胎、佐以行血,方选加味圣愈汤。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60例

佘序华 唐锦清 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541004 广西桂林市三里店七星路
摘 要 目的: 探讨西药保胎联合口服中药寿胎丸治疗早期先兆流
产的疗效。方法: 100 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 60 例, 对照组 40 例,
治疗组以中药寿胎丸配合西药保胎治疗, 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结
果: 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 < 0. 05) ; 治疗有效者血清孕酮均有一 定程度的升高, 治疗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 治疗组的止血时间及腹痛腰
参考文献
[ 1] 王永炎 . 中医内科学 [ M] . 上海: 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274- 275.
[ 2] 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 . 中医 病证诊断 疗效标准 [ S] .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 社, 1994: 128.
( 2008- 03- 11 收稿/ 编辑 刘 强)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 60 例
减轻时间均比对照组短。结论: 寿胎丸联合西药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
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关键词 先兆流产; 早期Fra bibliotek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 R714. 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0719( 2008) 03- 0043- 02
先 兆流产中医谓之 胎 动不安、 胎 漏 。临床上确诊的妊娠中有 10% ~ 15% 发生自然流产, 其中多数为早期流产 。 [1] 先兆流产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腰 、下 腹坠胀等, 严重者 可导致流产及母体 并 发症。2000 年以来, 对收入院治疗的先兆 流产者 60 例,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并 与单纯西药治疗的 40 例对比观察, 取得 了较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有不同程度的早孕 反应, 出现腰 、腹 痛、小腹下坠, 或 伴有少量阴道出血症 状, 无妊娠物排出; 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 相符, 宫口无扩张; 妊娠试验阳性; B 超 提示宫内妊娠且妊 娠囊形态正常, 或有 原始心管搏动。

先兆流产(中西医结合治疗)

先兆流产(中西医结合治疗)

先兆流产一、概述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某种原因使其妊娠中断者,称为流产。

发生在妊娠12周以前称为早期流产,发生在12周以后称为晚期流产。

先兆流产主要表现为停经一段时间后有早孕反应,以后有阴道流血,量少,色红,持续数日或数周,无痛或有轻微下腹疼痛,伴腰痛及下坠感。

妇科检查子宫颈口闭,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符合,经过治疗及休息如胎儿存活,一般仍可继续妊娠。

中医称之为“胎漏”或“胎动不安”。

二、西医诊断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常比月经量少,有时伴有轻微下腹痛、腰痛及下坠感;妇科检查时子宫颈口未开,羊膜囊未破,妊娠产物未排出,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相符;妊娠试验呈阳性反应;B超探查胎动、胎心搏动正常,并与停经月份相符。

如胚胎正常,引起流产的原因被消除,则出血停止,无子宫收缩,妊娠可以继续。

如流血增多或腹痛加剧,则可能发展为难免流产、稽留流产。

先兆流产的高危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胚胎(或胎儿)因素1、胚胎发育异常:为早期流产最常见原因,染色体异常所致的流产约占50~60%。

2、胎盘异常:由于滋养层发育不全,胎盘绒毛变性,或胎盘附着位置过低等,可使胎儿胎盘循环障碍,导致流产。

(二)母体因素1、急性传染病:可因病原体或毒素经胎盘侵入,造成胎儿死亡,或因高热,中毒引起宫缩导致流产。

2、严重贫血或心衰:致胎儿缺氧死亡。

3、内分泌失调:如黄体功能不全,致蜕膜发育不良,影响孕卵发育。

4、子宫发育不良、子宫肌瘤或畸形:可妨碍胚胎发育。

5、子宫颈内口松弛:不能承受增大的胎儿胎囊压力,致晚期流产。

6、强烈的精神刺激、外伤或性交:常为诱发因素,主要多系胚胎本身缺陷所致。

(三)外界因素可导致流产的有毒物质有镉、铅、有机汞、DDT及其他放射性物质等。

这些有毒物质可能直接作用于胎儿体细胞,也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造成流产。

(四)免疫因素母体妊娠后由于母儿双方免疫不适应而导致母体排斥胎儿以致发生流产。

现已发现的有关免疫因素有配偶的组织相容性抗原、胎儿抗原、血型抗原、母体细胞免疫调节失衡、孕期中母体封闭抗体、母体抗父方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抗体缺乏等。

辨证治疗早期先兆流产100例

辨证治疗早期先兆流产100例
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属中医经断前后诸症范畴。 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肾 气渐衰、天癸将竭、冲任失 调、阴阳失衡而导致月经紊乱, 烘热汗出, 潮热面红, 情志异常等多种症状。所以, 本病的根本是肾虚, 并 以肾阴虚为其病理基础。肝肾同源, 肾阴不足, 则水 不涵木而致肝肾阴虚, 刘翔川等[ 2] 认为治疗关键在补 益肾肝而宁心, 调整天癸、冲任的生理功能, 以达到阴 平阳秘, 精神乃治。乔苏芳等[ 3] 认为本病以肾阴虚为 本, 涉及到心、肝、脾, 肝脾功能失调是发病 的条件。 刘彦颖[4] 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肾虚、肝郁关系密切, 治 疗以补肾疏肝为大法。目前西医多采用雌激素替代 疗法, 但因激素治疗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使许多患者不 愿接受此法治疗。而中药通过多环节调理患者的整 体机能, 使阴阳达到新的平衡, 进而明显消除或改善 临床症状。据此, 笔者跟随吾师用自拟益肾疏肝汤以 杜仲、续断、女贞子滋养肝肾之阴; 当归、白芍养血柔 肝; 柴胡、郁金、香附、党参、白术疏肝理脾; 酸枣仁、夜
[ 4] 刘彦颖. 补肾疏 肝法 治疗女 性更 年期综 合征 60 例临 床观
察[ J] .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3, 9. ( 5) : 37.
[ 5] 郑 虎 占. 中 药 现 代 研 究 与应 用 [ M ] . 北 京: 学 苑 出 版 社,
1997 .
( 收稿 日期: 2007- 06- 29)
用机制包括调节免疫力、内分泌、神经系统、自由基、
血脂代 谢 等。临 床 观 察表 明, 益 肾 疏 肝汤 能 降 低 FSH, 升高 E2, 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和体
征。
参考文献:
[ 1] 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 中医 病证诊 断疗 效标准 [ S] . 南京: 南
京大学出版社, 1994: 54.

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的研究进展
摘要:先兆流产是妊娠期的多发病、常见病。由于多方面因素,导致先兆流产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中医药治疗 先兆流产有悠久历史,并形成系统的理论,对改变妊娠结局有独特优势。本文就近年来对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的研究进展进行相关内容总结。 关键词:先兆流产;中医药;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14.21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66.024 本文引用格式:熊玉瑶 , 丁丽仙 , 李琼 . 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的研究进展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66):52-53.
0 引言
先兆流产指妊娠 28 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随之可出现阵 发性下腹痛或腰背部疼痛等症状的疾病。若发生在 12 周前为早 期先兆流产;12 周后至 28 周前为晚期先兆流产。妇科检查以宫 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妊娠物未排出,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合 为特征。早期先兆流产 B 超提示胚胎或胎儿存活;晚期先兆流产 胎心胎动正常,胎儿符合妊娠月份 [1]。据统计先兆流产发病率高 达 20%~25%[2],先兆流产流产率约占 15%, 而自然流产中早期流 产占 80%[1]。本病属中医“胎漏”“胎动不安”“妊娠腹痛”等范围 [3]。 先兆流产是流产的开始阶段,此时期是保胎的关键。如果治疗及 时方法得当,可提高保胎成功率。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有独特优 势和良好疗效。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的研究进行相 关总结。
徐 氏 [18] 自 拟 安 胎 饮 治 疗 159 例 早 期 先 兆 流 产,其 中 阴 道 流 血 43 例 , 腰 酸 38 例 , 腹 痛 42 例 , 下 腹 坠 胀 36 例,药 用 : 党 参、 黄芪、当归、白芍、等进行加减。治疗组治疗上症的有效率分别为 95.3%、97.4%、92.9%、94.4%, 总有效率达 92.5%。罗氏 [19] 提出先 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病机为脾肾亏虚,兼有血瘀,治疗上强 调培补肾健脾,治疗血瘀上多用活血化瘀药如丹参、三七等,小剂 量开始,密切观察,中病即止。吕氏 [20] 自拟补肾活血化痰方治疗 PCOS 伴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肾虚痰湿型,加大理气和胃化湿药用 量,炒白术最大量用 30g、陈皮用至 12-15g;肾虚血瘀型,用活血化 瘀药,当归用 12-15g、丹参 12-20g。结果表明上方明显改善症状, 降低自然流产率,改善妊娠结局。丁氏 [21] 自拟覆芩汤治疗肾虚血 热型先兆流产,药用:覆盆子、菟丝子、桑寄生、杜仲等,疗效理想, 有效率达 93.33%。赵氏 [22] 自拟治疗肾虚肝郁型先兆流产 72 例, 以滋阴合剂为主方 , 保胎成功率 81.94%, 随访妊娠结局较满意。 可见,中医药治疗先兆流产的经验丰富,遣方用法灵活,其主要在 补肾健脾安胎基础上,或养阴清热、化瘀止血等药物进行治疗,效 如桴鼓。 3.3 中成药应用

辨证治疗先兆流产58例疗效观察

辨证治疗先兆流产58例疗效观察

辨证治疗先兆流产58例疗效观察王红山西省中医院妇科(030012)关键词:先兆流产;脾肾不足型;阴虚血热型;中医药疗法doi:10.3969P j.issn.1003-8914.2009.05.052文章编号:1003-8914(2009)-05-0880-02先兆流产中医称为胎漏、胎动不安,是中医妇科的常见病,有母体和子体两方面的原因。

属母体者采用中医药手段有较好的疗效,其证型主要表现为脾肾不足和阴虚血热。

笔者将近年来治疗这一疾病的资料做了整理,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1一般情况58例患者均系我科妇科门诊病人,年龄最小24岁,最大36岁,平均2715岁。

30岁以下32例,31岁以上26例。

流产1次者36例,2次者7例,初孕15例,有人流和药物流产史31例。

发病在妊娠12周内者45例,在妊娠12~28周者13例。

辨证为脾肾不足者34例,阴虚血热者24例。

治疗时间最短7天,最长46天,平均1513天。

全部病例均经B超确诊为宫内妊娠。

11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5妇产科学6[1]拟定。

症状:孕28周前,阴道流血或(和)下腹痛。

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妊娠产物尚未排出。

尿妊娠试验:阳性。

B超检查:子宫大小,孕囊或胚胎(胎儿)发育与孕周相符,自然流产2次或2次以下。

113中医诊断标准参照5妇产科学6[1]拟定。

妊娠期间腰酸,下腹疼痛,小腹坠胀。

阴道少量流血。

具备其中一项即可诊断。

114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为脾肾不足型或阴虚血热型。

115排除标准不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

合并有子宫肌瘤、卵巢肿瘤或生殖道畸形者。

合并有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

2治疗方法211基础治疗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合理调配饮食,保持大便通畅,起居要有规律,保证睡眠,保持心情舒畅。

212中药治疗脾肾不足型基本方:黄芪、党参、山药、茯苓、木香、白术、炒枣仁、川断、桑寄生、陈皮、阿胶。

阴虚血热型基本方:、生地、熟地、黄柏、黄芩、当归、白芍、天冬、杜仲、阿胶。

300例先兆流产中医证候调查分析_李肖凤

300例先兆流产中医证候调查分析_李肖凤
, 作者简介 : 李肖凤 ( 女, 硕士研究生 1 9 8 8 -) 通信作者 : 李伟莉 , l w e i l i a h 6 3. c o m @1 症状 阴道出血 腰酸胀痛 小腹疼痛 小腹下坠 两膝酸软 神疲肢倦 手足心热 口干咽燥
及流行病学调查要 求 , 制定该病中医证候临床回顾 性研究调查表进行调 查 。 查 阅 2 0 0 8年1月至2 0 1 3 年 3 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治疗该 病的患者病历 3 0 0 例 。 ② 总结分析该 3 0 0 例患者的 症状 、 中医证型分 布 规 律 , 中 医 证 型 与 西 医 病 因、 年 龄、 孕周等的关系 。 2. 2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 P S S 1 7. 0 统计 软 件 包 进 行统计处理 。 呈正态 分 布 的 连 续 型 变 量 用 “ 均数± ) ” 标准差 ( 进行统计学描述 , 症状 、 证型 、 孕周用 x s 珚± 肾虚类证型的平均发 频数和频率进行统 计 学 描 述 ; 病年龄与非肾虚 类 证 型 比 较 采 用 成 组t 检 验 , 各孕
3 0 0 0 0. 0 0 心悸气短 1
其次 3. 2 先兆流产中医证型分布 最多为肾虚型 , 最少为气血虚弱型 。 见表 2。 为血热型 , 3. 3 先兆流产中医 证 型 与 病 因 的 关 系 不 明 原 因 , 先兆流产最多 ( 占4 以 血 热 型 为 主; 其次是 7. 6 7% )
2 8
: / / W e b s i t e t t x u e b a o . a h t c m. e d u . c n a i l h x b b b 6 3. c o m h E-m a @1 p 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第 3 3卷 第 1期 2 0 1 4年 2月 J A NHU I U N I V C H I N E S E M E D V o l . 3 3 N o . 1F e b . 2 ( 占3 除了不明原因 8. 3 3% ) 者外 , 其他病因 所 致 先 兆 流 产 以 肾 虚 型 最 多 见 。 见 表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长期效果评价与对比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长期效果评价与对比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长期效果评价与对比分析先兆流产是指孕妇在孕早期出现阴道流血、下腹胀痛等症状,但胎儿仍保持活动。

对于先兆流产的治疗,传统西医常采用黄体酮、补充孕激素等药物,而中医常用中药方剂进行调理。

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长期效果,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

一、中医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评价中医认为先兆流产是由于气血虚弱、子宫功能失调等导致的。

中医治疗先兆流产通常采用中药方剂,如桂枝茯苓丸、四物汤等,以调理气血、温养子宫。

许多患者称,在中医治疗下,出血情况明显减轻,症状得到改善。

尽管中医治疗先兆流产在短期内有效,并且较为温和无刺激,但其长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评价。

二、西医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评价西医治疗先兆流产常使用黄体酮,黄体酮是一种孕激素,具有稳定子宫内膜、保护胎儿等作用。

在一些研究中,黄体酮被发现能显著减少早期流产的发生。

然而,黄体酮治疗的持续时间有限,常常在7-12周停用,此后再次发生流产的概率较高。

因此,西医治疗先兆流产的长期疗效仍然有待改善。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评价与对比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思路是结合中医调理气血、温养子宫的优势以及西医药物的及时控制流产的优势,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近期的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预防再次流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例如,采用中药方剂调理气血、加强子宫脉管血流的同时,结合西医的药物治疗,能够有效地减少再次发生流产的概率。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在长期效果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中医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基础体质,调理气血,而西医治疗能够及时稳定孕囊。

尽管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先兆流产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长期效果,但是对其安全性和副作用的评估仍然是必要的。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并非适用于每一位患者,其效果可能因人而异。

因此,在进行治疗前,患者应该与医生进行详细的沟通和评估,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

先兆流产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估及不良反应分析

先兆流产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估及不良反应分析

先兆流产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估及不良反应分析先兆流产是指孕妇在怀孕早期出现阴道流血、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但没有宫缩痛和胎儿分娩的征兆。

在临床上,先兆流产常常对孕妇的身体健康和胎儿的生存发育构成威胁。

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越来越多的医生倾向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对先兆流产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并分析其不良反应。

中医治疗先兆流产的理论依据是“保胎法”。

中医认为,先兆流产多与子宫气血不足有关,故治疗方法主要是调理气血、稳定胎气。

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艾灸、推拿等。

西医治疗先兆流产则主要采用荷尔蒙疗法和宫颈环扎术。

荷尔蒙疗法通过补充孕酮来稳定胎盘,宫颈环扎术则是通过手术缝合宫颈,使其保持关闭状态,从而预防早产。

对于先兆流产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各地医院都有自己的临床方案。

在一家综合医院的妇产科,我们进行了一项研究,评估了该医院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

研究对象为连续收治的50例先兆流产患者,其中2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另外25例则单纯采用西医治疗作为对照组。

经过治疗观察和临床评估,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4%,而对照组仅为68%。

同时,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早产率也较低,胎儿的生存发育良好。

不过,在先兆流产的治疗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

其中,中医治疗中常用的中药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如肝功能异常、胃肠道不适等。

而西医的荷尔蒙疗法则可能引起女性身体的激素紊乱,导致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症状。

初步分析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一西医治疗。

中医能够通过调理气血、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来增强治愈效果,而西医则能够通过荷尔蒙疗法和手术等方式,科学地干预胎儿分娩过程。

然而,对于不同个体可能存在的不同反应和不良反应,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并谨慎使用药物。

综上所述,先兆流产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有效减少早产率,提高胎儿的存活率和生长发育质量。

辨证治疗先兆流产72例

辨证治疗先兆流产72例

辨证治疗先兆流产72例
芦惠敏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1(017)008
【摘要】@@笔者于近几年来,以补肾安胎为主,结合辨证治疗先兆流产72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rn1一般资料rn72例中,年龄最大38岁,最小24岁;妊娠时间最长108天,最短30天.其中有流产史45例,初孕27例,已坠胎1次5例,坠胎2次以上9例.所有患者均经B超提示早孕活胎,或小便妊娠试验阳性,而出现腰酸腹痛,阴道出血,及少腹下坠等症状.属肾虚寒型18例,肾虚内热型26例,脾肾气虚型23例,肾虚气滞型5例.
【总页数】1页(P13)
【作者】芦惠敏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第一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1
【相关文献】
1.辨证治疗先兆流产58例疗效观察 [J], 王红
2.辨证治疗先兆流产86例 [J], 杨淑珍;翟文炜
3.中医辨证治疗先兆流产150例 [J], 刘雪萍;邓俊;王爱香;韩晓珊;蒋亚琴;雷菊兰;黄玉萍
4.先兆流产辨证治疗法 [J], 郑纯
5.中医辨证治疗先兆流产的概况 [J], 覃婷;李卫红;宁敏;顾凤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先兆流产的辨证施护

先兆流产的辨证施护

先兆流产的辨证施护先兆流产是妇科的常见病,是指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或腰酸腰痛。

其病机是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安胎,常见分型有肾虚、气虚、血热等。

辨证时要根据阴道流血的量、色、质及其兼症、舌象、脉象等综合分析,确诊其分型,根据不同证型给予患者适当护理,协同治疗,提高患者安胎的成功率,现小结如下。

1 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住院治疗的先兆流产患者178例,其诊断均符合《妇产科学》[1](第5版)的诊断标准,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29.32 岁。

住院天数最长的58天,最短的3天。

1.2 辨证分型中医认为本病病机是冲任损伤,胎元不固,不能摄血安胎。

证候有虚有实,虚者多因肾虚、气血虚弱;实者多因血热和血瘀。

本组病例肾虚血瘀型160例,血热型9例,气血虚弱型8例,血瘀型(外伤)1例,也有虚实相兼者,临床上以虚证和虚实夹杂多见,以上分型以临床主证分型,而实际上大部分患者是主证兼有其他不同证候,如脾肾两虚、肾虚血热兼有气血两虚等。

2 方法2.1 治疗方法予5%GS250ml+参麦针20ml静脉滴入,吸氧2小时bid/tid,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000U肌肉注射qd/qod,黄体酮20U/40U肌肉注射qd/qod,予孕宝口服液10mlbid/tid,根据辨证选用中药方,每日1剂,日服1次。

2.2 护理方法先兆流产在中医范畴是指胎漏、胎动不安,虽然两者在病名和临床症状上不同,但两者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及转归预后基本相同,所以临床上调护的措施大体相同。

2.2.1 一般护理2.2.1.1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医护人员要仪表端庄,有健康的心理,乐观的情绪,热情接待患者,多与患者交流沟通。

对患者态度和蔼,体贴关心,取得患者的信任,这样患者才愿意听医护人员的话,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2.1.2 严密观察病情主要包括:①临床表现的观察:阴道出血量的多少,腹痛的程度。

如腹痛下坠轻微,脉滑者,宜安胎;若出血量多,腹痛加重,腰痛剧烈,阵阵下坠者,多发展为胎坠难留,安胎无益;若反复阴道出血、色暗,小腹冷痛,早孕反应消失,脉滑转为涩者,则胎死不下,应作相应的检查。

医案分享:先兆流产

医案分享:先兆流产

医案分享:先兆流产
医案分享:先兆流产--景岳胎元饮加减
处方:红参、当归、川杜仲、川断、桑寄生、熟地、白术、北芪、白芍、蕲艾、阿胶(后下)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
中医辨证:气血不足,肝肾虚损
治法:补气益血,养肝肾,固冲任
临床效果:张某某,女,28岁,职工,患者妊娠三个月,恶阻月余,一周前阴道不时下血,淋漓不止,腰酸腹胀,头重目眩,口淡纳差,经治未效。

诊见面色苍白,精神疲倦,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此固孕妇系第三胎经产妇,体质素弱,加之恶阻月余,脾气虚弱,水谷精微不足以化生为血,致气血虚衰,冲任不固,不能摄血载胎而成胎漏,治宜补气益血为主,兼补养肝肾,固冲任,方用“景岳胎元饮加减”两剂,血止,诸症好转,继用八珍汤加北芪、首乌调治一周而愈。

药方因人而异,用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辨证论治,请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中医来了##养生之道##健康##健康解密##养生##健康养生##健康知识##中医养生##中医#。

辨证治疗初期预兆流产100例

辨证治疗初期预兆流产100例

辨证医治初期预兆流产100例【摘要】目的:观看中医辨证论治对初期预兆流产的临床疗效。

方式:选择门诊病例中医诊断为胎漏、胎动不安(预兆流产)的患者100例,按辨证分型给予中药保胎医治7d(1个疗程)后,观看整体疗效及病症改善情形。

结果:100例预兆流产患者经中药保胎医治,治愈80例,好转12例,腹痛阴道流血增多进展为不免流产行清宫术者8例。

总有效率为92%。

结论:中医医治胎漏、胎动不安(预兆流产)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易为患者同意。

【关键词】预兆流产/中医药医治;胎漏;胎动不安/辨证论治预兆流产是妇产科中最多见的病理怀胎疾病之一,发生率约为15%~40%[1]。

西医以为,流产的发生与染色体异样、黄体功能不足、接触有毒物质或药物、母体患有严峻的全身性疾病或生殖器官疾病、免疫因素或母儿血型不合等因素有关。

祖国医学将其归属于“胎漏”“胎动不安”范围。

笔者采纳中医辨证分型医治100例,疗效中意,报导如下。

1 临床资料100例均来自我院门诊。

年龄21~40岁,怀胎时刻37~90d,怀胎实验阳性,B超显示宫内怀胎,患者均有腰痛或下腹隐痛及阴道流血等预兆流产病症。

诊断标准与临床表现怀孕以后显现腰酸、腹痛、下坠感或阴道少量出血,色淡或深褐,无血块及怀胎物流出,或伴有嗜睡乏力,纳呆,恶心欲吐等早孕反映,尿怀胎实验阳性。

妇科检查:子宫颈口未开,子宫大小与怀胎月份相符。

B超检查:早孕,宫内怀胎囊与停经月份相符或不符,有胎芽或有胎心搏动,同时排除阴道炎、宫颈炎、宫颈息肉等疾病所致使的出血为诊断依据。

疗效标准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

治愈:血止胎安,兼症消失,观看2周后各项检查证明正常怀胎;好转:漏红减少,兼症改善,各项检查为正常怀胎;未愈:出血增多,腹痛加重,实施清宫术。

2 辨证分型肾虚型主症为怀胎期阴道少量出血,或少量血性物,色淡暗,腰酸,下腹坠痛,或伴头晕耳鸣、小便频数、夜尿多,或有自然流产史,舌淡苔白,脉沉滑,两尺脉弱。

从脾胃论治先兆流产

从脾胃论治先兆流产

从脾胃论治先兆流产1 脾胃与胞宫的生理关联1. 1 经络上的联系冲、任二脉皆起于胞宫,其功能皆以脏腑为基础。

冲脉“渗诸阳”“渗三阴”,与十二经相通,为十二经气血汇聚之所,是全身气血运行的要冲;任脉主一身之阴,为“阴脉之海”。

王冰云 :“谓之任脉者,女子得以妊养也。

”故任脉又称为人体妊养之本而主胞宫。

冲任得脾胃精气以濡养,脾经与冲脉交会于“三阴交”,与任脉交会于“中级” ;胃经与冲脉交会于“气冲”,与任脉交会于“承浆”。

是故脾胃经脉通过冲、任二脉与胞宫相联系。

1. 2 功能上的联系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多气多血之腑,人体外合皮毛,内而五脏,无不依赖脾胃化生之气血以濡养,故脾胃为后天之本,合而为胞宫之经、孕提供物质基础。

又脾胃同居中焦,脾气主升,胃气主降,因此脾胃升降正常、出入有序,则人体脏腑阴阳气血活动得以正常协调,冲任亦得固。

2 脾胃与胞胎不固的病理联系《济阴纲目》张叔承曰 :“天之五气,地之五味,母食之而子又食之,外则充乎形质,内则滋呼胎气……故孕妇以脾胃气血为要,如或饮食不节,七情内伤,脾胃受亏,气血无助而生诸病。

”“气血旺,脾胃和,胎自无虞。

一或有乖,其胎即堕,以胎元全赖气血以养,气血又籍脾胃饮食化生。

”《陈素庵妇科补解·胎前杂症门》中云 :“妊娠经血不时而下,名曰胎漏。

盖冲任二经气虚,则胞内泄不能制约其经血……妊娠胎动不安,大抵冲任二经血虚,胎门子户受胎不实也。

”《三因极—辨证方论》所云:“养胎益血,安和子脏。

”《医宗金鉴》中言 :“孕妇气血充足,形体壮实,则胎气安固。

”《校注妇人良方》中言 :“妇人以胃气壮实,冲任荣和,则胎所得,如鱼处渊。

若气血虚弱,无以滋养。

其胎终不能成也。

”叶桂在《叶氏女科论证》提出“妊娠脾胃若旺,气血充,则胎安产易,子亦多寿,何必服药。

若气血弱,脾胃弱而饮食少思,则虚证百出。

”《傅青主女科》中言 :“胎中之荫血,必赖气以卫之,气虚下陷,则荫胎之血亦随气而下陷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证分型治疗先兆流产58例
王翠平
摘要:目的:观察辨证分型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

方法:应用中医辨证分型的方法治疗先兆流产58例,疗程3周。

结果:治愈39例,好转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1 03%。

结论:采取清热养阴,健脾益肾,标本兼治的原则治疗先兆流产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先兆流产;脾肾不足型;阴虚血热型;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714 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7156(2008)09-0022-02
先兆流产中医称为胎漏、胎动不安,是中医妇科的常见病,有母体和子体两方面的原因,属母体者采用中医药手段有较好的疗效。

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笔者采用辨证分型的方法治疗先兆流产5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情况:58例患者均系妇科门诊病人,年龄最小24岁,最大36岁,平均27 5岁。

其中30岁以下32例,30岁以上26例。

病程最短3天,最长7天;自然流产1次者26例,2次者6例,初孕15例,有人流和药物流产史11例。

发病在妊娠12周内者35例,妊娠12~28周者23例。

全部病例均经B超确诊为宫内妊娠。

1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妇产科学[1]拟定。

孕28周前,出现阴道出血或(和)下腹痛。

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妊娠产物尚未排出,尿妊娠试验:阳性。

B超检查:子宫大小、孕囊或胚胎(胎儿)发育与孕周相符。

排除合并有子宫肌瘤、卵巢肿瘤或生殖道畸形者,以及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

1 3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 中医妇科学[2]拟定。

妊娠期间腰酸,下腹疼痛,小腹坠胀,阴道少量出血,具备其中一项即可诊断。

辨证为脾肾不足者34例,阴虚血热者24例。

2 治疗方法
2 1 基础治疗: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合理调配饮食,保持大便通畅,起居有规律,保证睡眠,保持心情舒畅。

2 2 中药治疗:脾肾不足型基本方:黄芪、山药、龙眼肉、佩兰各15g,党参、莲肉、扁豆、茯苓各12g,木香6g,伏龙肝、白术各20g,远志、当归、陈皮各10g。

阴虚血热型基本方:黄连、生地、阿胶、扁豆各12g,天冬、棕榈炭各10g,杜仲、莲肉、侧柏炭、黄芩各15g。

加减:腹痛重者加重白芍用量,出血多者加重止血药用量,腰痛甚者加狗脊,纳呆者加砂仁。

每日1剂,水煎服。

连用3周后判定疗效。

3 疗效观察
3 1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胎漏、胎动不安的疗效评定∀拟定。

治愈:血止胎安,B超复查胎儿发育良好,观察2周后,经检查证实为正常妊娠;好转:漏红减少,兼症改善,B超复查胎儿发育良好;无效:出血不止,甚至堕胎流产或胎死腹中。

3 2 治疗结果:58例先兆流产患者中,治愈39例,好转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1 03%。

脾肾不足型34例,治愈23例,占67 6%;好转4例,占11 8%;无效7例,占20 6%;有效率79 4%。

阴虚血热型24例,治愈16例,占66 6%;好转4例,占16 7%;无效4例,占16 7%;有效率83 3%。

脾肾不足型和阴虚血热型治愈率和有效率经 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2=0 0061、0 1408,P>0 05)。

4 讨论
4 1 病因病机方面:祖国医学对先兆流产病因的论述很多,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云:!孕妇气血充足,形体壮实,则胎气安固。

∀若冲任二经虚损,则胎不成实,或因房劳伤肾,则胎气不固,易至不安。

景岳全书#安胎总论说:!盖胎气不安,必有所因,或虚或实,或寒或热,皆能为胎气之病,去其所病,便是安胎之法。

∀ 诸病源候论上有!妊娠腹痛候∀、!妊娠漏胎候∀、!妊娠胎动不安候∀的论述,论其病因多端,有气血虚弱、脾肾不足、肝郁气滞、阴虚血热和跌扑损伤等。

从临床体会,平素脾肾不足较为重要。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之精微而生血,以至冲任虚损,妊娠后胎失所养。

肾为(下转第25页)
作者简介:王翠平,女,1966年5月生,主治中医师,太原市万
构类药物,具有吗啡类药物所具有的镇痛作用,但无成瘾性[6],不但具有抗炎镇痛作用,还能抑制RA患者全身特别是关节滑膜内的异常免疫反应,并抑制关节内肉芽组织增生[7],从而消除关节肿胀。

白花蛇舌草具有免疫调节功能,能抑制B淋巴细胞分泌抗体[8]。

丹参能够抗自由基损伤,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增生,诱导过度增殖的滑膜细胞凋亡,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使增高的I gG、Ig A、Ig M下降,促使RF阴转,尤其在使血沉下降方面效果显著[9]。

川芎嗪具有抗炎镇痛作用[9]。

生地、女贞子能够提高免疫功能[10]。

因此,诸药合用,通过多途径、多环节抗炎镇痛,改善微循环,增强免疫力,抑制异常免疫反应,阻止滑膜炎性进展,抑制滑膜增生,阻止骨质侵蚀,充分体现了中药多点治疗的优势。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清热解毒、滋阴活血中药治疗RA活动期(湿热挟瘀型)的临床疗效,侧重观察临床症状及ESR、C RP、RF及I gG、Ig A、Ig M 等实验室指标的改善。

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及关节压痛指数,均有明显改善(P<0 01),三项指数总分显著下降(P<0 01或P<0 05),指标改善率显著提高;双手握力明显增强(P< 0 01),晨僵时间缩短(P<0 05);ESR、CRP、Ig G、
I g A、Ig M等实验室指标显著下降(P<0 01),RF滴度下降(P<0 05)。

总有效率达92 11%,临床疗效可靠。

提示该法能够较好地阻止RA病情发展,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关节功能。

参考文献:
[1]崔锦芳,黄少弼.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J].风湿
病学杂志,1996,1(4):191.
[2]许健.四物四藤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江苏中
医药,2003,24(3):12.
[3]王凤仪,王菲.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进展[J].北京中医,1994,
13(2):58-64.
[4]张乃峥.风湿病的诊断与治疗[J].实用内科杂志,1992,12
(12):631-633.
[5]陈国桢.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765.
[6]尹培达,余步云.风湿病[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431.
[7]张丰强,李岩,李晓锐,等.现代中药临床手册[M].上海:上海
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15-232.
[8]王义军.胡荫奇运用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经验[J].中医杂志,2004,45(11):820.
[9]沙海静,李振彬.活血化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理研
究概述[J].中医杂志,2005,46(9):709.
[10]郭瑞林,赵宁侠,任秦有,等.复方中重用滋阴补肾类药物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03,44(7): 523.
(收稿日期:2008-06-04)
本文编辑:李艳萍
(上接第22页)先天之本,主藏精,系胞,肾脉又与冲任脉相关连,如房事不节,纵情恣欲,损伤肾气则无力系胞。

所以脾肾的健运直接关系到人体精气血脉的盈亏和生殖机能的强弱。

故脾肾不足被列为先兆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先兆流产的另一个原因是阴虚血热。

素体阳盛血热,或七情郁而化热,或孕后感受热邪,或嗜食辛辣,或素体阴虚,都易形成阴虚内热的局面。

热邪内伏可迫血忘行,阴血不足则冲任失养。

阴虚血热,胎元不固,造成胎漏下血,胎动不安而流产。

4 2 治疗用药方面:(1)除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不同措施外,治疗的关键是清热养阴,健脾益肾。

(2)要采取标本兼治的原则。

因为先兆流产如能及时治疗,一般疗效是满意的,但如出血持续增多或腹痛日趋剧烈,随时都可影响胎儿而流产,所以止血、缓急止痛和补脾益肾、养阴清热的药物应同时应用。

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地榆炭、侧柏炭、棕榈炭等止血药及白芍等缓急止痛药属必选之药。

(3)中医对妊娠用药有!两宜∀之说,即宜养阴清热,宜健脾理气。

养阴清热药首选黄芩,它具有清胎热,平肝阳而保胎的作用,朱丹溪曾誉黄芩为!安胎圣药∀,同时还可苦寒坚阴,从而达到养阴的目的。

山药、白术、扁豆、陈皮等健脾理气药,可使脾健气舒。

脾健则气血易生,气舒则气血和顺,所以健脾理气也是安胎大法之一。

尤其白术能健脾消痰,与黄芩同为安胎要药,脾虚者用白术,血热者用黄芩。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6
-127.
[2]马宝璋.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27-13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
学出版社,1994:67.
(收稿日期:2008-07-04)
本文编辑:李艳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