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方法分解
自动化设备机械加工件来料检验标准

自动化设备机械加工件来料检验标准自动化设备机械加工件来料检验标准一、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自动化设备机械加工件来料的检验标准,确保加工件的质量符合要求,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自动化设备机械加工件的来料检验过程。
二、术语定义2.1 自动化设备:使用机电一体化、信息化等技术,能够实现产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操作的设备。
2.2 机械加工件:通过机械加工方式加工而成的各类零部件。
2.3 来料:指供应商送达生产企业的原材料、零部件或半成品等。
2.4 检验标准:对来料进行检验的规范和要求。
三、检验项目及要求3.1 尺寸检验3.1.1 外径测量:要求加工件的外径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3.1.2 内径测量:要求加工件的内径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3.1.3 高度测量:要求加工件的高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3.2 表面质量检验3.2.1 表面粗糙度检测:要求加工件的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的等级。
3.2.2 表面缺陷检测:要求加工件的表面没有明显的裂纹、磨损或划痕等缺陷。
3.3 材料成分分析3.3.1 化学成分检测:要求加工件的化学成分符合设计要求。
3.3.2 金相组织检测:要求加工件的金相组织均匀、无明显气孔和夹杂物。
3.4 力学性能检验3.4.1 抗拉强度检测:要求加工件的抗拉强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3.4.2 延伸率检测:要求加工件的延伸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四、检验方法4.1 尺寸检验方法4.1.1 使用测量仪器对加工件进行尺寸测量。
4.1.2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对测量结果进行判断。
4.2 表面质量检验方法4.2.1 使用表面粗糙度仪对加工件表面进行粗糙度检测。
4.2.2 使用目视和触摸等方法对加工件表面进行缺陷检测。
4.3 材料成分分析方法4.3.1 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对加工件的成分进行检测。
4.3.2 采用金相显微镜等设备对加工件的金相组织进行检测。
4.4 力学性能检验方法4.4.1 使用拉伸试验机对加工件进行抗拉强度检测。
机械加工制程检验规程

机械加工制程检验规程一、目的:根据公司在机械加工中批量生产的特点特制定此检验规程。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自制零件各工序的检验。
三、具体检验项目如下:1、落料(数控冲,数控剪,冲床,俗称展开图):⑴确认其材质、板厚是否与图相符,我公司所使用的板材主要有冷轧钢板、镀锌钢板、不锈钢板、热轧钢板、镀锌花纹板、铜板、以及铝板应注意其表面要求是雾面,镜面还是拉丝面,不可搞错。
⑵外观1)有无毛边毛刺,锐角,划碰伤,接刀痕,锈蚀;2)面板类,板材在去除毛边时,要特别注意不可被打磨成斜面(四角);3)如果此产品下道工序须作拉丝处理那么板材表面的划碰伤及毛刺只要不是很明显的手感即可接收,如为镀锌、镀铬等不需喷塑的需保护;4)在下料时还应注意其板材是否平直,不可有明显的波浪状及滚辊印痕。
⑶尺寸检验必须将其四周及孔的毛边毛刺,接刀痕去除于净,并且要产品校平后才能进行测量,否则会影响对产品尺寸的测量及判断。
⑷摆放及保护是否合理此方面主要依据作业指导书上的要求执行检验,要求贴膜保护,用隔板隔离的一定要遵照执行,如果工件摆放过高,四角要用透明打包胶带包好,以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倒塌及碰撞,损坏工件表面。
⑸现场有无作自检记录,记录是否真实,写的是否规范等。
⑹上述检验项目不可漏掉任何一项,当全部合格时方可下转。
2、数控折弯,冲床成型。
⑴确认其材质,板厚是否与图相符;⑵外观:表面有无明显之折痕,变形,折斜,划碰伤,接模痕等不良;⑶角度:每一刀的角度依图面清楚进行检测,对于折弯角度较复杂要求较高的工件,可做检具加以控制;⑷方向:在看折弯方向时先弄清楚图面要求的是什么视图方法(第一角,第三角还是机械视图)当发生折弯成型后毛边在正面一定要对折弯方向重新进行确认是否折反。
⑸尺寸:1)依图量测所有折弯尺寸;2)重点尺寸(图纸提示,有特殊标注或标有公差的尺寸)应予以重点控制,特别是那些不易测量,客户有投诉过的重点尺寸一定要设计检具进行控制;3)对不重要的尺寸如加强筋,工艺加强尺寸只要与图纸无太大的差别即可。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规范

机械(金属切削)加工检验标准及规范机械(金属切削)加工检验标准1. 目的2. 范围3. 规范性引用文件4. 尺寸检验原则5. 检验对环境的要求6. 外观的检验7. 表面粗糙度的检验8. 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公差要求9.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检验10.螺纹的检验11.检验计划12.判定规则1.目的为了明确公司金属切削加工检验标准,使检验作业有所遵循,特制定本标准。
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切削加工(包括外协、制程、出货过程)各检验特性的检验。
在本标准中,切削加工指的是: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工、镗削加工、刨削加工、孔加工、拉削加工和钳工作业等。
本标准不适用于锻造、钣金、焊接后的检验,其检验标准另行制定。
本标准规定了尺寸检验的基本原则、对环境的要求、外观检验标准、线性尺寸公差要求、形位公差要求、表面粗糙度的检验、螺纹的检验、检验计划和判定准则。
注:本标准不拟对长度、角度、锥度的测量方法进行描述,可参看相关技术手册;形位公差的测量可参看GB/T1958-1980;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GB/T (ISO 2859-1:1989)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GB/T 1804- 2000 (ISO2768-1:104989)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 1184 - 1996(ISO2768-2:1989)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T 1958-1980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GB/T 1957-1981 光滑极限量规4. 尺寸检验原则基本原则所用验收方法应只接收位于规定的尺寸验收极限的工件。
对于有配合要求的工件,其尺寸检验应符合泰勒原则,孔或轴的作用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大实体尺寸。
阿贝原则被测量线应处于被测量线或被测量线的延长线上。
最小变形原则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应尽量使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形为最小。
最短尺寸链原则为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测量链的环节应减到最少,即测量链应最短。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检验标准及规范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检验标准及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机械加工工艺流程的检验标准及规范,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产品合格性。
2. 检验标准2.1 产品尺寸检验- 对于产品的尺寸要求,通过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如卡尺、游标卡尺等)进行检验,并与设计图纸中的规格进行比对。
- 检验结果应符合规定的公差范围内,否则需要进行调整或重新加工。
2.2 表面质量检验- 检验产品表面的光洁度、平整度、划痕、氧化等表面质量指标,确保产品表面符合要求。
- 使用检测设备(如表面粗糙度仪)进行测量,并对比设计图纸中的表面质量要求。
2.3 材料检验- 对使用的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 检查材料的外观、密度、硬度等指标,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
2.4 装配与安装检验- 对于需装配和安装的零部件,进行装配和安装前的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 检验装配和安装的精度、间隙、螺纹连接等,并根据相应标准进行评估。
2.5 功能性检验- 对产品的功能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 进行实际操作或使用测试设备进行功能性测试,并进行性能指标评估。
3. 规范3.1 检验程序规范-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流程的检验程序规范,定义各项检验的顺序和方法。
- 确保检验过程的可追溯性和一致性。
3.2 检验记录规范- 规定检验过程中产生的记录方法和要求。
- 记录检验结果、异常情况、处理措施等信息。
3.3 不合格品处理规范- 规定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并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4. 结论制定机械加工工艺流程的检验标准及规范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提出了产品尺寸、表面质量、材料、装配与安装、功能性等方面的检验标准,并规定了相应的检验程序和记录规范,以及不合格品的处理规范。
机械(金属切削)加工检验标准及规范

机械(金属切削)加工检验标准及规范机械(金属切削)加工检验标准1. 目的2. 范围3. 规范性引用文件4. 尺寸检验原则5. 检验对环境的要求6. 外观的检验7. 表面粗糙度的检验8. 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公差要求9.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检验10.螺纹的检验11.检验计划12.判定规则1.目的为了明确公司金属切削加工检验标准,使检验作业有所遵循,特制定本标准。
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切削加工(包括外协、制程、出货过程)各检验特性的检验。
在本标准中,切削加工指的是: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工、镗削加工、刨削加工、孔加工、拉削加工和钳工作业等。
本标准不适用于锻造、钣金、焊接后的检验,其检验标准另行制定。
本标准规定了尺寸检验的基本原则、对环境的要求、外观检验标准、线性尺寸公差要求、形位公差要求、表面粗糙度的检验、螺纹的检验、检验计划和判定准则。
注:本标准不拟对长度、角度、锥度的测量方法进行描述,可参看相关技术手册;形位公差的测量可参看GB/T1958-1980;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GB/T 2828.1-2003 (ISO 2859-1:1989)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GB/T 1804- 2000 (ISO2768-1:104989)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 1184 - 1996(ISO2768-2:1989)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T 1958-1980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GB/T 1957-1981 光滑极限量规4. 尺寸检验原则4.1 基本原则所用验收方法应只接收位于规定的尺寸验收极限的工件。
对于有配合要求的工件,其尺寸检验应符合泰勒原则,孔或轴的作用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大实体尺寸。
4.2 阿贝原则被测量线应处于被测量线或被测量线的延长线上。
4.3 最小变形原则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应尽量使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形为最小。
机械制造行业产品质量检验规范

机械制造行业产品质量检验规范一、前言高质量的产品是机械制造行业的基石,而产品质量的检验则是保证产品符合标准和客户需求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就机械制造行业的产品质量检验规范展开讨论,包括检验流程、方法和标准等方面的要求。
二、检验前准备2.1 检验计划在进行产品质量检验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检验计划。
检验计划应包括检验范围、检验方法、检验设备和工具的准备等内容。
检验计划的制定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客户要求进行,并及时调整以适应实际情况。
2.2 检验设备和工具为了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准备适当的检验设备和工具。
这些设备和工具应当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并经过定期的校准和维护。
在使用检验设备和工具前,应进行检查和确认其状态良好。
三、产品质量检验步骤3.1 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产品质量检验的第一步,通过对产品外观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产品是否存在明显的缺陷或损伤。
外观检查应包括产品的色泽、形状、尺寸、表面光洁度等方面的要求,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
3.2 尺寸检验尺寸检验是产品质量检验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产品的关键尺寸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判定能够直接反映产品的质量水平。
尺寸检验应采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方法,比如卡尺、游标卡尺、坐标测量机等,并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进行操作和记录。
3.3 功能性能检验功能性能检验是产品质量检验的核心内容,通过检测产品的功能性能能够评估产品是否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和使用要求。
功能性能检验应采用适当的测试方法和设备,比如负载试验台、运行试验台等,并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进行操作和记录。
3.4 耐久性检验耐久性检验是对产品的使用寿命和耐用性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
耐久性检验应采用适当的试验装置和方法,比如疲劳试验机、振动试验台等,并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进行操作和记录。
3.5 环境适应性检验环境适应性检验是对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
环境适应性检验应采用适当的试验方法和设备,比如恒温恒湿试验箱、盐雾试验箱等,并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定进行操作和记录。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方法(1)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方法(1)机械加工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机械加工检验是确保机械加工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机械加工产品的合格率,合理地制定适合生产的检验标准及方法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方法。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机械加工产生的产品有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几何精度、材料硬度等多个方面的品质要求。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是指根据机械加工产品的不同品质要求,制定出一系列检验标准,用于对机械加工产品进行检验。
常见的机械加工检验标准有GB、ISO、JIS等标准。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机械加工产品的实际需求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检验标准进行检验。
同时,对于特定的机械加工产品,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检验标准。
机械加工材料的检验方法机械加工材料的检验是确保机械加工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机械加工成品的检验过程中,不仅要对成品进行检验,还要对原材料进行检验。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机械加工材料的检验方法。
金属材料的检验方法金属表面缺陷的检验钢材表面缺陷常见有裂纹、划痕、气泡、硅酸盐夹杂物等。
缺陷类型众多,方法不同。
一般来说,通过目视检查、手摸检查、探伤、磁粉探伤等方法可检测出钢材表面缺陷。
但有些缺陷需要通过仔细打磨能够去除,在制作机械零件时才可使用。
金属含量的检验从金属材料中提取样品,经过化学分析,就可以得到其组成。
从而判断其是什么金属及含量是否符合标准。
非金属材料的检验方法干燥状态的检验如混凝土等,在干燥状态下检测其强度。
取样检验如塑料等,可在规定的机器、水平面等条件下,按规定的方法将试样切割成均匀大小的试样,然后采用拉伸、弯曲等方法进行检验。
机械加工验收方法验收是机械加工产品交付使用前的最后一道程序。
通过验收可以确定机械加工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以及确认产品的使用性能是否符合用户要求。
机械加工产品的验收方法主要包括自检、互检和专家检查。
自检自检主要是由机械加工产品生产者自己进行,通过严格的自我检查,查找产品的问题,使其能够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

Inspection Item
检验项目
Quality Standard
品质需求
Defect Class
缺点等级
MA
MI
1.Appearance
外观检验
1.1实物与图面不符
ˇ
1.2不可有变形、缺件、混料、错料
ˇ
1.3切断面生锈,只容许有黑皮、锈斑现象
ˇ
1.4目视不能有毛边(毛边需要在0. Nhomakorabeamm以下)
ˇ
1.5污点气泡允许范围如下:
面积10cm×10cm,
(距离样品约30cm,目视检验3~5秒,白光源≧500LUX),
A面:1.0mm以内2点,
B面:1.0mm以内3点
C面:1.0mm以内4点
ˇ
1.6刮伤允许:面积10cm×10cm,
A面:长度≦10mm宽度≦0.5mm容许2点
检验项目
Quality Standard
品质需求
Defect Class
缺点等级
MA
MI
1.Appearance
外观检验
1.1实物与图面不符
ˇ
1.2色差不允许(ΔE<1)
ˇ
1.3以印刷表面不可有流漆、剥落、浮起、龟裂
ˇ
1.4表面字体印刷应鲜明可读,不可断裂模糊
ˇ
1.5射出口、孔位毛边须修平整(毛边<0.2mm)
ˇ
1.3目视不得有变形、裂伤、气孔≦0.4mm
ˇ
1.4孔位、孔柱不可阻塞、断裂
ˇ
1.5表面不得有油渍及其它异物
ˇ
2.Dimensions
尺寸量测
依照工程部之图面量测
机械加工件检测标准

机械加工件检测标准1、目的:通过严格执行三检,“首件检验”、“巡回检验”、“完工检验”将检验工件与工序控制紧密结合,对每一工序的质量问题或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不放过,不合格品不能转入下工序,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所有加工件3.检验原则3.1.检验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且能满足现行产品对检验工作的各项要求。
3.2.检验人员所用的计量器具必须是经计量部门校验合格并在规定周期内。
3.3.检验人员验收产品前应熟读相关图样和技术文件,了解零件的关键尺寸及装配关系要点。
3.4 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图样和技术文件所规定的要求对零件进行判定。
4.检验依据检测依据按图纸及工艺卡检测5.检测种类:“工序自检”“首件检验”、“巡回检验”、“完工检验”5.1.工序自检:工件完成工序后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在工艺卡进行签字;5.2.首件检验:批量工件必须首件检验后,才能开始加工5.2.1.对首件,根据加工工艺要求,核实首件产品或工件(毛坯)产品的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要求。
对首批检查的工件,操作者必须做好自检,在操作者缺乏检测手段时,也应对工件外观质量自检,合格后送质量专员检查。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首件检验未经检验合格,不得进行批量生产或继续加工作业。
5.2.2.工作班开始加工的第一个工件;5.2.3.调换操作者后加工的第一个工件;5.2.4. 更换(调整)工艺装备或更换模具后加工的第一个工件;5.2.5.更换材料批(炉)号后加工的第一个工件;5.2.6. 代用材料后加工的第一个工件;5.2.7.检验内容:根据检验标准的要求,核对首件产品的质量特性值是否真正符合要求;对首件检验合格,批准生产加工,首件检验不合格,进行不合格品的处理,同时分析不合格原因,采取改进措施后加工,产品继续首件检验,直至合格为止。
5.3.巡回检验:5.3.1.由检验人员在生产现场,进行日常巡回监督检查,重点监控工序质量和典型零件质量;5.3.2根据检验标准、图纸和工艺的要求、检验、核对巡检产品的质量特性值是否真正符合要求;5.3.3.若巡检某质量特性值不合格,应按《不合格品报告单》处理,同时。
机械(金属切削)加工检验标准及规范标准[详]
![机械(金属切削)加工检验标准及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83ae101d336c1eb91b375d38.png)
机械(金属切削)加工检验标准及规机械(金属切削)加工检验标准1. 目的2. 围3. 规性引用文件4. 尺寸检验原则5. 检验对环境的要求6. 外观的检验7. 表面粗糙度的检验8. 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公差要求9.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检验10.螺纹的检验11.检验计划12.判定规则1.目的为了明确公司金属切削加工检验标准,使检验作业有所遵循,特制定本标准。
2. 围本标准适用于切削加工(包括外协、制程、出货过程)各检验特性的检验。
在本标准中,切削加工指的是: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工、镗削加工、刨削加工、孔加工、拉削加工和钳工作业等。
本标准不适用于锻造、钣金、焊接后的检验,其检验标准另行制定。
本标准规定了尺寸检验的基本原则、对环境的要求、外观检验标准、线性尺寸公差要求、形位公差要求、表面粗糙度的检验、螺纹的检验、检验计划和判定准则。
注:本标准不拟对长度、角度、锥度的测量方法进行描述,可参看相关技术手册;形位公差的测量可参看GB/T1958-1980;3. 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GB/T 2828.1-2003 (ISO 2859-1:1989)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GB/T 1804- 2000 (ISO2768-1:104989)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 1184 - 1996(ISO2768-2:1989)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T 1958-1980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GB/T 1957-1981 光滑极限量规4. 尺寸检验原则4.1 基本原则所用验收方法应只接收位于规定的尺寸验收极限的工件。
对于有配合要求的工件,其尺寸检验应符合泰勒原则,孔或轴的作用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大实体尺寸。
4.2 阿贝原则被测量线应处于被测量线或被测量线的延长线上。
4.3 最小变形原则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应尽量使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形为最小。
机加工件检验标准

机加工件检验标准机加工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因此对机加工件的检验标准尤为重要。
机加工件的检验标准主要包括尺寸、形位公差、表面质量和材料成分等方面,下面将分别对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尺寸是机加工件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尺寸的检验主要包括外观尺寸和内部尺寸两个方面。
外观尺寸主要是通过测量工具对机加工件的外形尺寸进行检验,包括直径、长度、宽度等。
内部尺寸则需要通过专用的测量工具或检测设备进行检验,确保机加工件的内部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其次,形位公差也是机加工件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形位公差是指机加工件在装配或使用过程中,各个特征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所允许的偏差范围。
形位公差的检验需要使用三坐标测量仪或其他高精度测量设备,对机加工件的形位公差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另外,表面质量也是机加工件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表面质量的检验主要包括表面粗糙度、表面平整度、表面清洁度等方面。
表面质量的检验需要使用表面粗糙度仪、平整度测量仪等专用设备,对机加工件的表面质量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其符合产品要求。
最后,材料成分也是机加工件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材料成分的检验需要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对机加工件的材料成分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总之,机加工件的检验标准涉及到尺寸、形位公差、表面质量和材料成分等多个方面,需要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检测设备进行全面检验。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检验,才能确保机加工件的质量符合产品要求,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机械加工件检验标准

机械加工件检验标准1.目得规范机械加工件得检验标准,以使各工序过程得产品质量得以控制。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加工件得检验,图纸与技术文件并同使用。
如与国家标准与技术规范冲突时,以国家标准与技术规范为准.3.引用标准本标准得尺寸未注单位为mm.JB/T 5000、9《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切削加工件》GB/T 1031《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GB/T1800、4《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与孔轴得极限偏差表》GB/T 3《普通螺纹收尾、肩距、退刀槽与倒角》GB/T197《普通螺纹公差》GB/T1184《形状与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T1804《一般公差未注公差得线性与角度尺寸得公差》GB/T5277 《紧固件螺栓与螺钉通孔》4.原材料检验机械加工件所用板料,棒料得材质,规格与数量就是否符合按图加工所需.详细做好原材料入库记录.不合格材料办理好退货手续。
5.工序质量检验5、1零件加工后应符合产品图样与技术条件及JB/T 5000、9《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切削加工件》规定。
5、2 零件应按工序检查、验收,在前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5、3铸钢件、铸铁件、有色金属铸件、锻件加工后如发现有砂眼、缩孔、夹渣、裂纹等缺陷时,在不降低零件强度与使用性能得前提下,允许按照相关标准得有关规定修补,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
5、4加工后得零件不允许有毛刺,除产品图样有要求外,不允许有尖棱、尖角.5、5 精加工后得零件不允许直接摆放在地面上,应采取必要得支撑、保护措施.加工面不允许有锈蚀与影响性能、寿命或外观得磕碰、划伤等缺陷.5、6 精加工后得配合面、摩擦面与定位面等工作表面不允许打印标记.5、7最终工序为热处理得零件,热处理后表面不应有氧化皮。
精加工后得配合面、齿面不应有退火、发蓝、变色得现象。
5、8 对于生产图样中要求电镀锌或热镀锌得零件,图中要求得配合面尺寸为含镀层后得尺寸。
5、9 表面电镀锌涂层得质量要求:1)镀层外观光滑细致、无起泡、起层、剥落、烧焦及海绵状沉淀;2)经铬酸钝化后,应具有绿黄略带有红色得彩虹色;3)镀层表面允许有不严重得流痕及轻微得刮痕印,允许工件边缘色彩稍淡;4)钝化膜有一定得光泽,不到呈暗褐无光得泥巴色;5)钝化膜应牢固,用布揩擦不掉;在50℃~60℃得热水中煮1小时,颜色无显著减退。
机加工件检验标准

机加工件检验标准机加工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对机加工件的质量检验至关重要。
机加工件的检验标准是指对机加工件进行检验时所遵循的一系列标准和规定,其目的是保证机加工件的质量符合要求,达到使用标准。
首先,机加工件的检验标准应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装配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在进行外观质量检验时,应注意检查机加工件是否存在表面缺陷、氧化、变形等情况,以及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外观要求。
对于尺寸精度的检验,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进行检测,确保尺寸精度符合要求。
同时,对于表面粗糙度和装配性能的检验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方面的要求直接关系到机加工件的使用效果和性能。
其次,机加工件的检验标准还应包括检验方法和检验工艺的规定。
在进行机加工件的检验时,应根据不同的材料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和检验工艺。
例如,对于金属材料的机加工件,可以采用金相显微镜、硬度计、三坐标测量仪等设备进行检验,而对于塑料材料的机加工件,则需要采用其他相应的检验方法。
同时,在进行检验时,还应注意检验过程中的环境和条件,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机加工件的检验标准还应包括检验记录和报告的要求。
在进行机加工件的检验时,应及时记录检验结果和过程,并制作检验报告。
检验记录和报告应包括机加工件的基本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检验人员签名等内容,以便于后续的跟踪和管理。
总之,机加工件的检验标准是保证机加工件质量的重要保障,只有严格按照检验标准进行检验,才能确保机加工件的质量符合要求,达到使用标准。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机加工件的检验工作,严格执行检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方法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方法
机械加工的检验标准和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产品和工艺要求来确定,以下是一般常用
的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和方法:
1. 外观检验:对产品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表面光洁度、尺寸精度、形状和位置公差等。
一般通过目视观察或使用测量工具如卡尺、游标卡尺等进行检测。
2. 尺寸检验: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使用测量工具如卡尺、千分尺、测微计等对产品
的尺寸进行测量。
可以采用三坐标测量机等精密测量设备进行高精度的尺寸测量。
3. 全面检验:除了外观和尺寸外,还包括材料、硬度、强度、密度、腐蚀等方面的检验。
可以使用硬度计、拉力试验机、显微镜等设备进行相关检测。
4. 表面质量检验:对产品的表面质量进行检验,包括平整度、粗糙度、表面处理效果等。
可以使用光学测量仪器、比色计等设备进行检测。
5. 物理性能检验:对产品的物理性能进行检验,如抗拉强度、硬度、耐磨性、韧性等。
可以使用拉力试验机、硬度计、冲击试验机等设备进行检测。
6. 化学性能检验:对产品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能进行检验,如成分分析、金属腐蚀度等。
可以使用光谱仪、化学分析仪器等设备进行检测。
在进行机械加工检验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标准和方法,并按照相应
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
同时,为了确保检验的准确性,还需对检测设备进行校准和
保养,并依据标准要求进行记录和报告的编制。
机械加工检验要求规范标准[详]
![机械加工检验要求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b967eac1de80d4d8d15a4fff.png)
专业资料机械加工检验规范编制:审核:批准:日期:1、范围本检验规程适用本公司机械加工产品的检验。
2、检验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API 标准、图纸工艺等技术文件、质量计划等3、检验内容3.1 尺寸的检验3.1.1 基本原则所用验收方法应只接收位于规定尺寸极限之内的工件。
3.1.2 常用量具钢直尺(钢板尺)、钢卷尺(盒尺)、塞尺(厚薄规)、游标卡尺、高度游标卡尺、深度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内径量表、量块3.1.3 量具的选择3.1.3.1 量具的选择原则A、保证测量精确度;B、保证测量的经济性,从计量器具成本、耐磨性、检验时间方便性等来考虑合理性;3.1.3.2 量具具体选择A、根据零件的公差选用,取测量精度系数为二分之一到五分之一;B、根据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允许值选用;C、根据零件的大小选用;D、根据零件的表面质量选用;E、根据零件的批量来选用;3.1.3.3 量具精度选择原则A、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及以上的原则确定以下量具精度具体的选用原则;、公司现有量具精度表①轴径——中低精度轴径的实际尺寸通常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等普通计量器具进行检测。
②孔径——通常用卡尺、内径千分尺、内径规、内径摇表、内测卡规等普通量具、通用量仪;高精度深孔和精密孔等的测量常用内径百分表(千分表)或卧式测长仪(也叫万能测长仪)测量,用小孔内视镜、反射内视镜等检测小孔径。
③长度、厚度——长度尺寸一般用卡尺、千分尺、专用量表、测长仪、比测仪、高度仪、气动量仪等;厚度尺寸一般用塞尺、间隙片结合卡尺、千分尺、高度尺、量规;壁厚尺寸可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或壁厚千分尺来检测管类、薄壁件等的厚度,用膜厚计、涂层测厚计检测刀片或其他零件涂镀层的厚度;用螺距规检测螺距尺寸值。
④表面粗糙度——a.目测检查:工件表面粗糙度比规定的粗糙度明显地好,不需用更精确的方法检验时,可用目测法检验判定;工件表面粗糙度比规定的粗糙度明显不好时,不需用更精确的方法检验时,可用目测法检验判定;工件表面存在明显影响表面功能的表面缺陷,选择目视法检验判定。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方法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方法机械加工是现代工业制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其在制造出最终产品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验工作,以保证制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预期要求。
机械加工检验是指通过形、位、公差、表面质量、硬度、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等各项指标检测,从而判断加工件是否合格的过程。
本文将从机械加工检验标准、检验方法、常用仪器设备等方面对机械加工检验进行详细介绍。
一、机械加工检验标准机械加工检验标准是制定机械加工检验方法和技术标准的统称,包括对各项检验标准的规定和实施要求。
常见的机械加工检验标准有国内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
其中,国内标准是国家标准化机构制定的标准,包括行业标准等;行业标准是各行业协会或中介机构制定的标准,如机床行业标准、汽车行业标准等;企业标准是企业自行制定的标准,通常适用于特殊的加工件要求。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是机械加工的重要基础,是机械加工的质量保证,是制品符合质量标准的重要保证。
对于具体的机械加工检验工作,应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实施,以实现最佳的检验效果。
二、机械加工检验方法机械加工检验方法是机械加工检验实施的方式和手段,包括物理性能检验、化学成分检验、硬度检验、外观检验等多个方面。
1.物理性能检验:通过测量机械加工件的强度、刚度、韧性等物理性能参数,来判断其材料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的特性。
2.化学成分检验: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加工件的成分构成,来验证原材料是否达到质量合格标准。
3.硬度检验:通过硬度计等设备测量加工件表面的硬度,来判断其材料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的性质。
4.外观检验:通过目观和显微观等方法对加工件表面的形状、位置、间隙、疵点、划痕、气泡、坑痕等缺陷进行检测和判断,确保加工件表面不出现质量问题。
5.公差检验:通过量具等设备对加工件的尺寸、精度、直线度、平整度、圆度等精度参数进行测量和判断,从而保证加工件的精度符合标准要求。
三、机械加工检验仪器设备1. 硬度计:硬度计是一种用来检测金属硬度的仪器。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方法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方法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方法一、目的:本标准旨在明确公司金属切削加工检验标准,为检验作业提供遵循。
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切削加工各检验特性的检验,包括车削、铣削、磨削、镗削、刨削、孔加工、拉削和钳工作业等。
本标准规定了尺寸检验的基本原则、环境要求、外观检验标准、线性尺寸公差要求、形位公差要求、表面粗糙度的检验、螺纹的检验和判定准则。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GB/T 2828.1-2003 (ISO 2859-1:1989)计数抽样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四、尺寸检验原则:1.基本原则:符合设计图纸的尺寸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2.最小变形原则: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尽量减小变形。
3.最短尺寸链原则: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尽量减小尺寸链。
4.封闭原则:尺寸链必须封闭,否则为不合格。
5.基准统一原则:采用同一基准进行测量。
6.其他规定。
五、检验对环境的要求:1.温度。
2.湿度。
3.清洁度。
4.振动。
5.电压。
六、外观检验:1.检验方法。
2.检验目距。
3.检测光源。
4.检测时间。
5.倒角、倒圆。
6.___、毛刺。
7.伤痕。
8.刀纹、振纹。
9.凹坑、凸起、缺料、多料、台阶。
10.污渍。
11.砂孔、杂物、裂纹。
12.防护包装。
七、表面粗糙度的检验:1.基本要求。
2.检验方法。
3.测量方向。
4.测量部位。
5.取样长度。
八、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公差要求:1.基本要求。
2.未注公差。
九、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检验:1.基本要求。
2.检测方法。
十、螺纹的检验:1.使用螺纹量规检验螺纹制件。
2.单项检验。
十一、外协加工件的检验规定:1.来料检验。
2.成品检验计划。
十二、判定规则。
附注:1.___原则。
本文介绍了尺寸检验的相关标准和原则。
基本原则是只接收位于规定尺寸验收极限的工件,并且有配合要求的孔、轴的尺寸检验应符合泰勒原则。
最小变形原则要求尽量使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形为最小,最短尺寸链原则要求测量链的环节应减到最少,封闭原则要求满足封闭条件,基准统一原则要求测量基准应与设计基准、工艺基准保持一致。
机械加工零件的外观检验标准豆丁

【机械加工零件的外观检验标准豆丁】一、引言在机械制造领域,外观检验一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而机械加工零件的外观检验标准更是需要严格执行,以确保零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机械加工零件的外观检验标准豆丁,深入了解其标准、方法和意义,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
二、机械加工零件的外观检验标准豆丁的意义外观检验是机械加工零件质量检验的重要环节,它能够直观地反映零件的表面质量和加工工艺。
机械制造过程中,零件的外观质量直接关系到其装配和使用性能,因此外观检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都显得尤为重要。
豆丁标准的确立和执行,可以有效提升零件的质量,并保障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 豆丁标准的制定豆丁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零件的具体特点和加工工艺,并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成本。
还需要考虑到零件的使用环境和装配要求,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豆丁标准的执行豆丁标准的执行需要全面、严格地贯彻落实,从材料采购、加工制造到最终产品出厂,都必须符合标准要求。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才能有效控制零件的质量,保证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三、机械加工零件的外观检验方法机械加工零件的外观检验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零件的材料、形状和加工工艺进行选择。
常用的外观检验方法包括目视检查、仪器检测和比对检验等,针对不同的零件特点可以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检验。
1. 目视检查目视检查是最直观、简单的外观检验方法,可以通过肉眼观察零件的表面质量和加工瑕疵。
在进行目视检查时,需要注意光线的角度和强弱,以确保能够全面观察零件的表面情况。
2. 仪器检测仪器检测是一种精密、量化的外观检验方法,可以利用各种检测仪器对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平整度和尺寸等进行检测。
仪器检测可以帮助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比对检验比对检验是通过将待检零件与标准样品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其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
比对检验需要依据豆丁标准的要求,选取合适的标准样品,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机械加工制造行业检查标准

检查项目 标准规定 1、操作前必须按规定正确穿戴好个人的防护用品。披肩发、长辫必须罩 人工作帽内。进入有可能发生物体打击的场所必须戴安全帽;有可能被传 动机械绞辗伤害的作业不准戴手套;不准穿戴围巾、围裙,脖子上不准佩 带装饰品;生产作业场所不准赤膊;不准穿高跟鞋、拖鞋(除规定外)。 2、操作中使用的行灯及局部照明,其电压不得超过36V,金属容器内和潮 湿场所作业不得超过12V; 3、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登高用的扶梯必须坚实牢固,并采取 可靠的防滑措施; 4、易燃、易爆等生产作业场所,严禁烟火及明火作业; 5、禁止在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作业场所内进餐、饮水,工作时要戴好防毒 口罩或其它防护用品; 6、严禁攀登吊运中的物体及在吊物下通过停留; 7、工房内外配置的消防器材不准挪作它用,器材周围不得堆放其它物品 妨碍取用; 8、电气设备所用保险丝(片)的额定电流应与其负荷容量相适应。禁止 用其它金属线代替保险丝(片)。 1、机械加工设备的外形结构应尽量平整光滑,避免尖锐的角和棱; 2、凡易造成伤害事故的运动部件均应封闭或屏蔽,或采取其他避免操作 人员接触的防护措施; 3、以操作人员所站立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2m以内的各种传动装置必须 设置防护装置,高度在2m以上物料传输装置和带传动装置应设置防护装置 。 4、机械加工设备的工作位置应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平台和通道必须防 滑,必要时设置踏板和栏杆; 5、机械加工设备的噪声指标应低于85dB(A); 6、对两人或多人操作的机械加工设备,其控制器应有互锁装置。 处罚标准
每有一项不 符合要求, 罚款500- 1000元
每有一项不 符合要求, 罚款500- 1000元
每有一项不 符合要求, 罚款500- 1000元 每有一项不 符合要求, 罚款200- 500元 每有一项不 符合要求, 罚款200- 500元 每有一项不 符合要求, 罚款200- 500元 每有一项不 符合要求, 罚款200- 50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方法一. 目的:二. 范围:三. 规范性引用文件四. 尺寸检验原则1.基本原则:2.最小变形原则:3.最短尺寸链原则:4.封闭原则:5.基准统一原则:6.其他规定五. 检验对环境的要求1.温度2.湿度3.清洁度4.振动5.电压六. 外观检验1.检验方法2.检验目距3.检测光源4.检测时间5.倒角、倒圆6.批锋、毛刺7.伤痕8.刀纹、振纹9.凹坑、凸起、缺料、多料、台阶10.污渍11.砂孔、杂物、裂纹12.防护包装七. 表面粗糙度的检验1.基本要求2.检验方法:3.测量方向4.测量部位5.取样长度八. 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公差要求1.基本要求2 线性尺寸未注公差九.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检验1.基本要求3.检测方法十.螺纹的检验1.使用螺纹量规检验螺纹制件2.单项检验十一.外协加工件的检验规定1.来料检验2. 成品检验计划十二.判定规则附注:1.泰勒原则一. 目的:为了明确公司金属切削加工检验标准,使检验作业有所遵循,特制定本标准。
二.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切削加工(包括外协、制程、出货过程)各检验特性的检验。
在本标准中,切削加工指的是:车削加工、铣削加工、磨削加工、镗削加工、刨削加工、孔加工、拉削加工和钳工作业等。
本标准规定了尺寸检验的基本原则、对环境的要求、外观检验标准、线性尺寸公差要求、形位公差要求、表面粗糙度的检验、螺纹的检验和判定准则。
注:本标准不适用于铸造、锻造、钣金、冲压、焊接加工后的检验,其检验标准另行制定。
本标准不拟对长度、角度、锥度的测量方法进行描述,可参看相关技术手册;形位公差的测量可参看GB/T1958-1980;齿轮、蜗杆的检验可参看相关技术手册。
三.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828.1-2003 (ISO 2859-1:1989)计数抽样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1804- 2000 (ISO2768-1:104989)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 1184 - 1996(ISO2768-2:1989)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T 1958-1980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GB/T 1957-1981 光滑极限量规Q/HXB 3000.1抽样检查作业指导书Q/HXB 2005.1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Q/HXB 2005.15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四. 尺寸检验原则1.基本原则:所用验收方法应只接收位于规定的尺寸验收极限的工件。
对于有配合要求的工件,其尺寸检验应符合泰勒原则,孔或轴的作用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大实体尺寸。
注:泰勒原则就是有配合要求的孔、轴,其局部实际尺寸与形状误差都要控制在尺寸公差带以内(轴减孔加)。
2.最小变形原则: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应尽量使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形为最小。
3.最短尺寸链原则:为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测量链的环节应减到最少,即测量链应最短(减少测量误差累计)。
4.封闭原则:在测量中,如能满足封闭条件,则其间隔偏差的总和为零,即是封闭原则。
5.基准统一原则:测量基准应与设计基准、工艺基准保持一致。
6.其他规定1).应与尺寸测量的结果和形状误差的测量结果综合考虑,确定工件是否合格。
2).一般只按一次测量结果判断合格与否。
3).当使用计量器具与使用量规发生争议时,用符合GB/T 1957-1981《光滑极限量规》标准规定的下列量规仲裁:通规应等于或接近于工件的最大实体尺寸;止规应等于或接近于工件的最小实体尺寸。
五. 检验对环境的要求1.温度1).减小和消除温度引起的误差的途径:在标准温度20℃下检测;使量具和工件材料一致,温度平衡。
2).检验工作场所应避免阳光直照,防止暖气等热源和门窗处冷空气造成温度巨变。
2.湿度湿度过高(一般指相对湿度>75% )容易导致生锈、光学仪器发霉等。
湿度高时,可用除湿设备除水,在量具箱内放干燥剂。
检验人员必须保证量具干燥状态,不能将水杯等放在量具周围。
3.清洁度包括防尘、防腐蚀等。
检验场所应远离磨床等尘源。
防止腐蚀性气体,远离化验、酸洗等工作场地。
4.振动工作台要稳固,远离大型机加工设备等振源。
5.电压电动、气动量仪的动力源要稳压,要按照量仪的特性要求予以保证。
六. 外观检验1.检验方法用目视检验。
检验人员矫正视力 1.0 以上。
必要时可用4X 望远镜或放大镜检测。
对客户有明确要求的,按照客户要求的检测方法进行。
2.检验目距工件到眼睛的距离在40cm 左右。
3.检测光源正常日光下(晴天);照度为 100lx~200lx 的灯光下进行(相当于 750mm远处的一支40W 的日光灯。
4.检测时间对工件某一表面外观质量观测 4~5秒钟。
5.倒角、倒圆对图纸上没有明确倒角、倒圆尺寸的,按照 C0.2~C0.5 或 R0.2~R0.5 加工作业,特殊情况下可按照C0.1~C0.2进行加工。
除图纸明确注明不用倒角的部位外,所有部位必须倒角或倒圆。
6.批锋、毛刺工件有毛刺、批锋不可有。
所有裸露部位(包括精加工的内孔面)必须去除毛刺,以不刮手为限。
7.伤痕工件最终完成面不得有明显划伤、夹伤、压伤、碰伤痕迹,点伤表面积不得大于 1 ㎜,深度不得大于0.2mm;线伤宽度不得大于 0.5mm,长度不得大于 20mm ,深度不得大于0.0063mm。
必要时可参照样板。
8.刀纹、振纹工件表面不得有明显刀纹、振纹。
9.凹坑、凸起、缺料、多料、台阶工件表面不得有明显凹坑、凹陷、凸起、缺料、多料、台阶。
10.污渍工件表面不得有明显油渍、异物、污渍、异色。
螺纹孔、槽内的粉屑应吹拭干净。
11.砂孔、杂物、裂纹工件表面不得有明显砂孔、杂物、裂纹。
12.防护包装工件必须做防护工作。
有色金属制品如铜、铝制品需用报纸或塑料膜包覆;黑色金属需涂覆防锈油。
七. 表面粗糙度的检验1.基本要求1).表面粗糙度通常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表示。
2).图纸上明确表面粗糙度要求的,按照图面要求进行检验。
3).图纸上没有明确表面粗糙度要求的,按照加工工艺一般能达到的粗糙度进行检验。
对铝材和铜材的表面要求光亮。
2.检验方法:样块比较法。
以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工作面上的粗糙度值为标准,用视角法和触角法与被测表面进行比较,来判定被测表面的粗糙度值是否符合规定。
需要时可用显微镜比较法。
客户有明确要求时,按照客户要求进行检验。
用样块进行比较时,样快和被测表面材质、加工方法应一致。
3.测量方向在未规定粗糙度的测量方向时,应在垂直于表面加工痕迹的法向截面内测量。
为了使测得的表面粗糙度值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整个被测表面,应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测量。
4.测量部位1).表面缺陷如气孔、锈蚀、碰伤、划痕和毛刺等不应计入表面粗糙度的评定,除非图样或技术文件中明确规定粗糙度包括表面缺陷。
2).根据被测表面加工痕迹的均匀性选择测量部位。
3).根据被测工件的使用特性选取测量部位。
5.取样长度当未作明确要求时,应根据被测表面的规定粗糙度值按表3 规定选取正确的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
八. 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公差要求1.基本要求1).图纸上有明确公差要求的,按照要求进行判定。
实测尺寸超出公差即为不合格。
2).标题栏或技术要求注明公差的,按照要求进行判定。
2 线性尺寸未注公差1).a线性尺寸未注公差按照GB 1804-2000 中等精度(M 级)进行检验(参照下表)。
b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其值按角度短边长度确定,对圆锥角按圆锥素线长度确定(参照下表)。
c倒圆半径和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参照下表2).GB1804-2000 不适用于下列尺寸:a)其他一般公差标准涉及的线性和角度尺寸;b)括号内的参考尺寸;c)矩形框格内的理论正确尺寸。
3).参考尺寸和理论正确尺寸的公差要求另行规定。
九.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检验1.基本要求1).图纸上对形位公差有明确要求的,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检验。
2).图纸上对形位公差没有明确要求的,其形位公差由加工工艺保证,一般不做检验;对形位公差有怀疑时,需进行检验。
3).客户另行要求的,以客户要求为准。
2 形状和位置公差要求为了保证工件形位公差符合设计要求,在加工过程中,要求检测重要的形位公差要求,如回转性工件的同轴度等。
未明确要求的形位公差按照GB1184-1996的K 级精度检验。
1).直线度和平面度直线度和平面度的未注公差值参考下表。
对于直线度应按其相应的长度选择;对于平面度应按其表面的较长一侧或圆表面的直径选择。
2).圆度圆度的未注公差值等于标准的直径公差值,但不能大于圆跳动的未注公差值。
3).圆柱度圆柱度的未注公差值不作规定。
注:1.圆柱度误差由三个部分组成:圆度、直线度和相对素线的平行度误差,而其中每一项误差均由他们的注出公差或未注公差控制。
2.如因功能要求,圆度应小于圆度、直线度和相对素线的平行度的未注公差的综合结果,应在被测要素上GB/T 1182的规定注出圆柱度的公差值。
3.采用包容要求。
4).平行度平行度的未注公差值等于给出的尺寸公差值,或是直线度和平面度未注公差值中的相应公差值取较大者。
应取两要素的较长者作为基准。
5).垂直度垂直度的未注公差值参考下表。
取较长边为基准,较短边为被测要素。
6).对称度对称度的未注公差值参考下表。
取较长者为基准,较短者为被测要素。
注:对称度的未注公差值用于至少两个要素中的一个是中心平面,或两个要素的轴线相互垂直。
7).同轴度同轴度的未注公差值未作规定。
在极限状况下,同轴度的未注公差值可以和圆跳动的未注公差值相等。
8).圆跳动圆跳动(径向、端面、斜向)的未注公差值参考下表。
对于圆跳动的未注公差值,应以设计或工艺给出的支承面为基准;否则应取两要素中较长的一个作为基准。
3.检测方法形位公差的检测方法可按照GB 1958-1980 进行,需要时可在三坐标测量机上用适当检测方案进行检测。
十.螺纹的检验1.使用螺纹量规检验螺纹制件1).螺纹量规的使用规则表 11 螺纹量规使用规则2).当对旋合长度有要求时,必须适合长度的量规才能确保检验精度。
3).应对螺距、牙型角误差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或抽查,如用三针法补充检测中径。
2.单项检验1).大、小径的检验外螺纹大径和内螺纹小径用卡尺、千分尺或内测千分尺检测。
外螺纹小径和内螺纹大径只在必要时抽查。
2).牙型半角的检测一般不需检测。
当精度要求高或牙型较大(如梯形螺纹)时,则必须检测。
牙型半角一般在显微镜上检测,采用带有米字型的角度目镜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