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穴位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顽固性呃逆50例临床体会
针灸治疗术后顽固性呃逆35例临床体会
2 结 果
治疗 组 4 0例 , 愈 3 治 9例 , 例 转 外科 手术 治 疗 ; 照 组 治 1 对 愈3 7例 , 3例转 外 科 手 术 治 疗 。
3 讨 论
寒等而诱发。因久病伤血入络 , 络损则血瘀 、 痰凝 , 脉络阻滞不
通而 病 的 主要 病 机 。 当 通络 瘀 治
来 采 用 中西 医 结 合 方 法 治 疗 急 性 上 消 化 道 出 血 4 0例 ,疗 效 满 意 。 现报 告 如 下 。 1 资料 与 方 法
【 摘要 】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术后顽 固性 呃逆 的临床疗
效 。方 法 采用 随机 分 组 方 法将 6 6例 患者 分 为 两组 , 予 均 西 医 常 规 治疗 ,治 疗 组 加用 针 灸 治 疗 ;治疗 5 后 比较 疗 d
针灸 治疗 术后 顽 固性 呃逆 3 5例临床体会
张岱权 胡节惠 唐 薄
中图 分 类 号 : 26 2 文 献 标识 码 : R 4 . B
【 关键词 】 上消化道出血
中西医结合
文章 编 号 :0 4—75 2 0 )1 0 0 0 10 4 X(0 80 — 19— 2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 内科临床常见急症之一。 笔者近 l 0年
( 稿 日期 2 0 收 0 7—0 8—0 9)
( 稿 日期 2 0 收 0 7—0 7—1 9)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上消化道 出血 4 0例
陈伟 峰
中图 分类 号 : 5 3 2 文 献标 识 码 : R 7 . B
文章 编 号 :0 4— 4 X 2 0 ) 1 0 0 10 7 5 ( 0 8 0 — 19—0 1
等 。 照 组 予输 液 、 血 、 对 输 肌注 安 络 血 1r 每 日 3次 , 注维 生 0g a 静
针刺背腧穴治疗中风后呃逆50例疗效观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河南省鹤壁煤业 ( 集团 )公 司第二职工医院,河南 鹤壁 ,4 8 1 ) 500 中图分类号 :1 5 .1 文献标识码 :A t 6 , 3 2 【 摘 文章编号:17 .8 0( 0 0 40 1 -2 证型:AGD 6 47 6 2 1 )1.0 40
要 】 目的:应用针刺 背腧 穴治疗中风后呃逆 ,观察其对呃逆 的改善作用。方法:所有病例均为 2 0 0 6年 1月 ~2 1 0 0年
tecn o go piwetr dc e op a o l f 0 ae,oraib y rbo d nsdmie 6 42’t pn t m sual h t l ru s n me in u , t sst ett y do rmie i a n (5—)a o i i r uc l y o r s e i g r ta o 5 c t h a o r en a r,
[ e wo d 】 Ac p n tr; e h e S o e ic p K y rs uuc eBi u u s Xu ; t k cu r h
呃 逆 是 指气 逆 上 部 喉 间 呃呃 连 声 ,声 短 而 频 ,令人 不 能 自
②首次发病,发病 7 4 ; ~1d
主 的一种临床表现 ,西医认为是膈肌痉挛所致,轻者一般不治
Re ut T e e e t e r t ft ame t r u s9 .% : h fe t er t f o to r u s6 . %. n l s n: o a u u cBe s u Xu s l h f ci ae o e t n o p i 6 0 : v r g t ee ci aeo n l o p i 0 O v c r g Co cu i T c p n ih e o C l e e t ey i r v t k ic p al f c i l v mp o es o eh c u . r
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效果
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效果中医针灸疗法在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是显著的。
呃逆是由于膈肌痉挛引起的反复性、阵发性呼吸性迟滞或停止,临床上常表现为吞咽不顺畅、打嗝频繁、发作性呃逆等症状,一般难以通过常规治疗有效缓解。
而中医针灸疗法则可以通过调整机体的气血运行,辅助治疗呼吸系统相关的病变,从而有效缓解顽固性呃逆症状。
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主要方法有关元和神阙两个穴位。
关元穴位于脐中央凹陷处,为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渠道,经常受到情绪、饮食及环境变化的影响,而失调时易导致呃逆症状的发生。
针灸关元穴可以通过调整气血的运行,平衡体内的阴阳,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
神阙穴位于脐上1.5寸处,为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穴位,针刺神阙穴可以刺激横隔膜的运动,增加肺活量,改善呼吸困难的症状。
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
一项研究中,共研究了4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药物治疗。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呃逆症状明显减轻,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到9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65%。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自主呼吸能力得到增强。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中医针灸疗法对于顽固性呃逆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主要是通过调整机体的气血运行、平衡阴阳和刺激横隔膜运动来实现的。
针刺关元穴和神阙穴可以刺激气血的运行,调节膈肌的张力,改善呃逆症状。
针灸治疗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症状,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
中医针灸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方法。
通过调整机体的气血运行,平衡阴阳,刺激横隔膜运动,可以缓解呃逆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和刺激方法,以确保治疗效果的安全和有效。
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针灸治疗机制,明确其在治疗呃逆方面的作用机制,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针药并用治疗顽固性呃逆87例临床观察
后遗期乃气滞血瘀 多夹有 痰浊之 邪 , 症状复杂 , 以局部 阿是穴为主 , 或排针透 刺或 火针点 刺 , 可能激发 局部经 络 尽 之滞 , 温化痰瘀之邪 , 使筋肌得养 , 眼歪斜复正 。后 遗期 来 1 : 3 诊的 8例 , 均用上法 , 取得较佳疗效 。 ( 收稿 日期 :0 1 1 2 2 0 —1 —1 )
4 体 会
呃逆发 生 , 多有 胃失和降 , 胃气 上逆所致 。《 枢 ・ 灵 口问 篇》 “ :各人于 胃, 胃气上 注于肺 ……今有寒气 与新各, 症 偶尔发作。显效 : 局部症状 有
所改善 。无 效 : 症状无改善 者。
32 治疗结果 .
8 7例中痊愈 7 , 0例 有效 l 5例 , 效 2例 , 显 无效 0例 , 其 中1 个疗程 内治愈 4 例 . 个疗程 内治愈 3 , 5 2 0例 3个疗程 内 治愈 l , 0例 显效 2例 , 总有效率 为 10 0 %。
岁, 最小 l 0岁 ; 病程最短 1 , 天 最长 2个月 。全部病例 均表
芍药甘草汤加减。芍药 2 , 0g 黄芩 8 黄连 8g 乌药 l , 0 g 大黄 1 , , 0g槟榔 6g党参 l , , 2g 当归 6g 木香 1 , , 0g 肉桂 6 g 郁金 1 , , 0g 甘草 1 。若体质 索虚者 , 5g 加温 中汤以温 运 中 焦 , 益脾 胃; 朴 气逆痰 阻者 , 二胨汤 以化痰理 气 ; 加 胃火 上逆 者 , 石膏 、 加 丹皮清泻阳明 胃火 , 止呕 ; 肝郁化 火者 , 加青皮 、 陈皮 、 丹皮 、 山栀 泻肝解郁止 呕。
现为 呃逆 连声 , 声短 而频 , 不能 自制 或问而作 , 因精 神 因素 多 或受凉发病或器质性病变引起 。
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分析
坐 卧不 安 , 甚至无 法 进食 , 彻夜 难 眠 , 患 者 带来 极 大 给
痛苦 , 严重 影响 患者 的正 常 生活 和 工 作 学 习。 呃逆 的 发 生机 制 目前还不 清 楚 , 血 管 病 变是 引起 顽 固性 呃 脑 逆 的众 多病 因之一 , 包括 脑 梗 死 、 出血 、 脉瘤 和 动 脑 动 静 脉 畸形等 , 病变 大 多位于脑 桥 和延髓 , 累及 脑 干的 或 后 颅窝病 变 。引起 呃逆 的脑 血管病 变 以脑梗死 较为 常 见, 多个 部位 的脑 干梗死 均可 引起 呃逆 , 在脑梗 死患 者 中, 以小脑 后 下动脉 闭塞 引起 的延 髓 背外 侧 梗 死 最 为 常 见 。神 经科 往往 认为 中枢性 呃逆 是神 经源性 溃疡 出 血 的前奏 , 繁的 呃逆常 干扰 患者正 常 呼吸 , 响气体 频 影 交换 , 使血 氧饱 和度 和 氧 分压 下 降 , 重 脑 水肿 , 响 加 影 患者 的疗 效和 预后 , 同时 也 是诱 发 再 出血 的诱 因。 呃
的轻 重与原 发病 的 轻重 和 患 者 的体 质 有 直 接关 系 , 应 积极处 理原 发病 , 找呃逆 原 因 , 寻 否则 将严重 影 响原发 病 的治 疗 和预后 。 现 代 医学认 为 呃逆 是 由腹部疾 病 、 颈胸部 疾病 、 中
2 1 疗 效 标准 .
痊 愈 : 刺 1次 呃逆停 止 , 针 症状 消 失 ,
用 吸气进 针 , 尖 逆 着 静 脉 走 行 方 向 , 般 用 中等 刺 针 一
激 , 3~ m n行 针 1次 , 每 5 i 留针 2 0~3 m n 呼气 出针 , 0 i, 每 天 治疗 1次 , 愈为 止 。 痊
2 结 果
逆不 是一 种独立 的病 种 , 由其 他疾 病所 引发 , 病情 多 其
耳穴透刺埋针法配合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呃逆40例分析
肤 垂 直 照射 , 率 调 整 为 30~ 0 W , 斑 直 径 为 5mn 以 功 0 40 m 光 l, 患 者感 轻 度 刺 痛 为 宜 , 一 穴 位 各 照 射 3mn 间 隔 2m n 每 每 i, i,
[ 章 编 号 ] 10 文 0 8—84 (0 0 2 89 2 1 )7—37 0 4 3— 1
效 , 受 上 述 疗 法 , 打 嗝 减 弱 , 2 日停 止 打 嗝 。 接 Nhomakorabeah后 第
4 讨 论
呃逆 俗 称 打 嗝 , 以气 逆 上 冲 , 间 呃 呃 连 声 , 短 而 频 , 喉 声 不
右 手 用 小 镊 子 夹 住 颗 粒 型 皮 内 针 针 柄 , 准 膈 穴 沿 皮 轻 轻 刺 对
向 胃穴 , 身 可 沿皮 下 平 行 埋 入 0 2~ . m, 露 出 皮 外 部 针 . 0 5c 在 分 的针 柄 上 贴 一 胶 布 固 定 。 嘱 患 者 按 揉 针 刺 部 位 每 天 3~5 次 , 耳 交 替 刺 激 。在 留 针 2 d里 注 意 保 持 耳 部 干 净 以 防 感 双 染 , 针后如仍有打嗝症状 , 要再 次治疗。 起 需 12 2 半 导 体 激 光 穴 位 照 射 .. 采 用 北 京 三 顿 电 子 技 术 有 限
“ 胸 内 关 谋 , 腹 三 里 留 ” 意 , 在 调 理 脾 胃之 气 。 中脘 心 肚 之 重
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效果
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效果呃逆是一种由胃肠道运动失调或反射性横膈肌痉挛引起的呃哝不止的症状。
虽然现代医学已有多种治疗方法可供选择,但对于某些顽固性呃逆患者,传统的西医治疗效果不佳。
此时,中医针灸治疗便成了一种备受青睐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效果。
一、针灸治疗原理1、经络学说:中医认为,人体有经络贯穿全身,任督二脉是人体最重要的两条经脉之一,起主管气血、调节阴阳的功效。
通过针灸刺激任脉和足三里等穴位,能调节横隔膜肌肌张力,促进胃肠道蠕动,从而改善呃逆症状。
2、神经反射学说:中医认为,针灸可以通过神经反射作用,传导神经信号,调节胃肠道功能,缓解呃逆症状。
例如,针刺足三里穴可以刺激肝脏的迷走神经,从而影响胃肠道的运动和分泌功能。
二、临床研究1、单项针刺疗法的研究:针灸学科专家们对30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进行了针刺疗法的临床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针刺足三里、关元、曲池等穴位,能够使80%的患者的呃逆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此外,针刺涌泉穴、太溪穴等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促进身体的康复。
2、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一项临床研究比较了顽固性呃逆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医治疗的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单独西医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较高。
三、注意事项1、针灸治疗的穴位需要针灸师根据个人情况确定,患者不应自行针灸。
2、有心脏病、高血压、生殖系统疾病等患者在接受针灸前应向医生咨询。
3、在接受针灸治疗期间,患者应遵守医生建议,饮食调节、心理疏导等措施也应同时配合。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治疗对于顽固性呃逆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并且结合西医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治愈率。
但是,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患者还需注意一些事项,以保证治疗的效果。
最终,我们希望科学的治疗能够帮助更多的呃逆患者早日康复。
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50例临床分析
论著·社区中医药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呃逆属于一种脾胃疾病,主要是由于气逆上冲致使患者喉中呃呃连声,无法自行停止[1]。
顽固性呃逆在西医领域被称作“膈肌痉挛”,而中医则称顽固性呃逆为“哕证”[2]。
顽固性呃逆症状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给患者造成巨大的不便与痛苦,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探寻一种有效的顽固性呃逆治疗办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顽固性呃逆患者50例,对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顽固性呃逆患者50例,女29例,男21例;年龄43~79岁,平均(55.3±3.1)岁;病程6~19年,平均(16.2±0.7)年。
将患者随机平分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
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如年龄、性别、病程等,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均排除有精神障碍和其他基础疾病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研究。
方法: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治疗,引导患者采取吸气后屏气的方式实施治疗,具体操作:引导患者保持深呼吸,用力屏气之后再缓缓将气吐出,反复多次实施以上动作。
针对有些患者可采取压迫颈动脉窦的办法进行治疗,护理人员再对患者的颈动脉窦进行按摩,同时还可以对患者采取常规药物辅助治疗,如镇咳药、肾上腺素等[3]。
观察组患者则实行中医针灸治疗,具体操作:首先,对患者实施中医诊断,结合诊断结果把患者分为两类,一类是寒气惊动咽喉型,另一类则是胃部火气向上逆转型[4]。
接着再针对患者的具体状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分别对三阴交、膈腧、中脘、足三里、内关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1次/d [5]。
倘若患者伴有肝部阴郁症状,则应对涌泉穴和内庭穴进行针刺,应采取提插泻法施针,并将针灸针留置患者体内30min 左右[6]。
倘若患者伴有气虚症状,则应对患者的气海穴进行针灸治疗。
针灸配合点穴治疗顽固性呃逆50例论文
针灸配合点穴治疗顽固性呃逆50例【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370-01呃逆又称“膈肌痉挛”,是由膈肌和其他呼吸肌不自主的连续或间歇性地痉挛所致。
顽固性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超过48小时的一种病症。
自2008年以来,作者采用针灸配合点穴治疗顽固性呃逆5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50例患者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30~80岁,平均50岁。
病程最短2天,最长5年。
脑血管病16例,癌症化疗后13例,外科术后10例,慢性胃炎、胃溃疡8例,情志失调3例。
2 治疗方法:2.1 针刺:取穴:内关(双),足三里(双),天枢(双),中脘,气海,关元,太冲(双)操作:皮肤常规消毒,用0.3×40mm毫针针刺,选用华佗牌sdz-ⅱ型电子治疗仪,选取连续波加电留针20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2 艾灸:取穴:足三里(双),中脘,丰隆(双).使用艾然堂牌药艾灸,点燃后距穴位皮肤2~3cm,从上到下依次施灸,每穴约4min,以穴区有温热感,局部皮肤潮红为度。
对于意识有障碍或局部感觉迟钝的患者,可将食、中2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免烫伤皮肤。
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3穴位点按:取穴:攒竹(双)患者取坐位,医者用双手拇指用力点压在双侧攒竹穴上,其余四指则将双侧耳部压住,嘱患者深吸一口气,憋住1~2min..每日1次。
3 治疗结果:50例患者,治愈32例(64%),显效10例(20%),有效8例(16%),总有效率100%。
4 典型病例:王某,女,67岁,2012年8月5日就诊。
主诉:持续呃逆5年,患者有胃病史15年,常有腹痞满隐痛,胸闷不舒感。
患者5年内一直不自主地连续呃逆,时轻时重。
曾多处求医均未治愈,曾服中药顺气和中之剂,未见寸功。
患者持续呃逆,不排气,严重影响到自己的生活。
来我科就诊时见神清合作,有痛苦表情,喉中不适,脘腹胀闷,格格有声,频频发作,呼吸不利,语言难续,夜难安寐。
针刺配合微波照射膻中穴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
挛” ,中医称其为 “ 哕”、 “ 呃逆 ”,俗称 “ 打嗝”。 临床上将呃逆发作持续4 8 h 以上 ,称为顽 固性呃逆 ¨ 。 笔者用针刺配合微波照射膻 中穴治疗顽固性呃逆取得较 好 疗效 ,报 道 如下 。
2 治 疗方 法
以通降为顺。治当和 胃降送 ,调畅气机 ,宽胸利膈 。膻 中穴为八会穴之气会 ,居于胸膈 中 ,主一身之气机 ,可 宽胸 利膈 调 畅气 机 。 综上所述 ,针灸配合微波照射膻 中穴治疗顽 固性呃 逆 见效 快 、 疗效好。 [ 参考文献 ] [ 1 ] 张 翔 ,张 喜 平 ,欧敬 民 ,等 . 针 刺 疗 法在 常见 乳 腺 疾 病 治 疗 中 的应 用 进 展 [ J ]. 中华 中 医 药 学 刊 ,
鼻 ,嚏 ,嚏而 已;无息 ,疾迎引之,立 己;大惊之 ,亦 可已”。现代 医学认 为呃逆的产 生与反射弧有关 ,是一 种异常的反射 。对于顽 固性呃逆 ,首先推荐使用物理 刺激 法 微波 为高频 电磁场 ,具有独特 的似光性 、穿 透性 及 非 电离 性等物理特性 。因此 ,微波 的作 用原理绝 不 是简单的热疗 ,而是通过 穿透人 体组织 内部 ,使局 部 组 织 温 度 上 升 ,从 而 调 节 膈 神 经 、交 感 神 经 、迷 走 神经 ,降低神经 的兴奋性 ,解 除局部痉挛 ,提高 机体
5 讨 论
[ 5 ]武 明 雪 ,庞 兆 荣 . 针 灸 配合 微 波 治 疗 顽 固性呃 逆 3 ( ) 例 [ I ]. 吉林 中 医药 ,2 0 0 3 ,2 3( 6 ):4 0 .
『 收 稿 日期 ]2 0 1 7 一 ( ) 2 — 1 7
针灸配合穴位注射规范化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分析
针灸配合穴位注射规范化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针灸配合穴位注射规范化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
方法10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肌内注射胃复安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针灸配合穴位注射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7 d后,实验组呃逆发生的频率以及呃逆持续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灸配合穴位注射规范化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好,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针灸;穴位注射;顽固性呃逆呃逆即打嗝,指气从胃中上逆,喉间频频作声,声音急而短促,临床治疗中,西医对顽固性呃逆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因此,本院主要对中医针灸配合穴位注射规范化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效果做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从本院收治的顽固性呃逆患者中抽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
其中,对照组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5.65±7.39)岁。
患者患顽固性呃逆的时间1~6 d年,平均患病时间(3.12±0.97)d。
实验组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34~79岁,平均年龄(55.71±7.77)岁。
患者患顽固性呃逆的时间1~7 d年,平均患病时间(4.52±0.38)d。
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符合顽固性呃逆的诊断标准,其中中医的诊断标准为气逆动膈、胃失和降、上冲喉间所导致,其主症为呃连声短频快,不能自制[1]。
西医的诊断标准为呃逆的时间持续24 h以上,或高或低,停30~60 min后复起,严重的患者会有昼夜无间隙呃逆[2]。
排除患有肝肾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精神疾病历史,合并患有高热以及癫痫疾病、对胃复安药物过敏的患者。
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48例临床观察
中足三 里 、内关 、三 阴 交 深 刺 ,采 用 平 补 平 泻 法 ,留 针 20 min。针 刺得 气 后 ,给予 小范 围捻 转提 插 ,平 补平 泻 , 并 辨证 施治 选 择 配 穴 。如 胃火 上 逆 型选 取 天 枢 ,45。角
【关 键 词 】 针 刺 ;顽 固性 呃逆 ;临 床 观 察
学 》l_2]中诊 断标 准 。 1.3 纳入 及排 除标 准 符 合 上述 诊 断标 准 者 ;自愿 参 加 本 次研究 并 签署 知 情 同 意 书者 ;排 除抗 拒 针 刺 治 疗 、 针 刺 过敏 或 中途退 出者 。 2 治 疗 方 法
声 门在 吸 气 时 突 然 闭 合 ,产 生 异 常 呃 声 的 障 碍 性 活 动 。l临床研 究 发 现 ,呃逆 可 能 与 刺 激 膈 神 经 及 迷 走 神 经 有 关 ]。 呃逆 为无 意 识 的脊 髓 反 射 ,具 有 完 整 的 反 射 弧 ,其 传 入 神 经 、神 经 中 枢 及 传 出 神 经 均 与 膈 神 经 及 迷 走 神 经 有关 _7],只要 刺 激 反 射 弧 中任 何 一 个 环 节
特 色 疗 法
CHINA’S NA TURO PATHY,O ct.2018,Vo1.26 NO.10
2.2 治 疗 组 在 常规 治 疗 的 基 础 上 采 用 中医 针 刺 治
疗 。具 体治 则 :舒 缓 膈肌 ,理 气和 胃,降逆 止呃 。具 体操
作 :患者 取仰 卧位 ,暴 露 针 刺 皮 肤 部 位 ,穴 位 常 规 消 毒 ,
பைடு நூலகம்
针 1次 ,1周 为 1个 疗 程 。 3 疗 效 观 察 3.1 疗 效 评 定标 准 治 愈 :呃逆 症 状 和 体 征 消 失 ;有 效 :呃逆症 状减 轻 ,发 作 频 率 降低 ;无 效 :呃 逆 症 状 和发 作 频率 无 明显 改善 或加 重 ]。总 有效 率 一(治 愈例 数 + 有 效例 数 )/总 例数 ×100 。 3.2 统 计 学 方 法 采 用 SPSS 20.0统 计 软 件 处 理 数 据 。计 数 资料 采用 检 验 ,采用 百分 率 表示 。P< O.05 表示差 异 有统 计学 意 义 。 3.3 结 果 治疗 组治 愈 40例 ,有效 6例 ,无 效 2例 ,总 有效 率为 95.83 。对 照组 治愈 34例 ,有 效 7例 ,无 效 7例 ,总 有 效率 为 85.42 。两组 总有 效 率 比较 差 异 有 统计 学意 义 ( 。一 19.23,P< 0.05)。 4 讨 论
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5-10-26T09:41:28.93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4期作者:杜晓苒[导读] 大连市金州区中医医院 116100 顽固性呃逆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在常规药物治疗以及外力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针灸方式辅助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痛苦程度,保证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因此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大连市金州区中医医院 116100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分析中医针灸方法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0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作为治疗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个治疗小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针灸辅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主要对比项目为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在第一次接受中医针灸治疗后痊愈患者例数为27例(54.0%),第二次针灸治疗后痊愈例数为10例(20.0%),第三次针灸治疗后痊愈例数为6例(12.0%);对照组50例患者总共有26例痊愈(52.0%)。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顽固性呃逆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在常规药物治疗以及外力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针灸方式辅助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痛苦程度,保证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因此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临床效果;分析顽固性呃逆在西医理论中属于膈肌痉挛疾病,主要是由膈中枢神经以及膈肌受到刺激而引起。
中医学将其命名为“哕”,也就是我们日常俗称的“打嗝”,顽固性呃逆则是一种难以抑制的频繁性的打嗝,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顽固性呃逆主要的临床治疗方法有颈动脉窦压迫疗法、双眼球按压法、吸气后屏气法以及牵舌法等,药物治疗则主要采用西医麻醉剂、中枢神经兴奋药、激素药物等。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吴桂红【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2(031)005【总页数】2页(P345-346)【关键词】针剌疗法;呃逆;水针【作者】吴桂红【作者单位】建湖县人民医院针灸科,江苏224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6呃逆俗称打嗝,西医称为膈肌痉挛,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的病证。
本病可单独发作,也可出现在多种慢性疾病的过程中,轻者可自愈,重者可持续不止,迁延日久不愈,成为顽固性呃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目前西医临床上无法准确判断具体病因,故常采用中医治疗。
笔者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45例,并与常规针刺治疗45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90例患者均为2003年至2010年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呃逆的诊断,并经过口服、肌注解痉镇静药等法治疗无效,病程持续3 d以上不缓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
治疗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78岁;病程最短3 d,最长18 d;脑卒中合并呃逆12例,各种肿瘤合并呃逆11例,发热合并呃逆8例,手术后合并呃逆5例,属其他情况9例。
对照组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79岁;病程最短3 d,最长17 d;脑卒中合并呃逆10例,各种肿瘤合并呃逆11例,发热合并呃逆12例,手术后合并呃逆4例,属其他情况8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发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主穴取足三里、三阴交穴,配穴取内关、公孙穴。
呃声高亢及身热息粗者加行间、内庭;脘腹满闷者加阴陵泉、阳陵泉;大便不通者加支沟、照海。
常规消毒后,先取口腔科医用5 mL一次性注射器1支吸复方当归注射液4 mL,再在足三里、三阴交二穴行穴位注射,当注射针头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后,行提插等手法,使针感较强,三阴交使针感循经上传为好,回抽无血后每穴推注1 mL注射液。
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1-08-13T16:02:56.52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1年6期作者:雒仁国[导读] 目的:实验将针对顽固性呃逆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治疗,对比治疗疗效雒仁国大庆市中医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316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顽固性呃逆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治疗,对比治疗疗效。
方法:实验选取顽固性呃逆患者作为本次调研的对象,在时间段上,我们调取的范围是2019年10月—2021年3月于本院进行相应治疗的60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则为中医针灸治疗,对比应用疗效。
结果:从治疗上看,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3.3%,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效果显著,且应用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针灸;顽固性呃逆;临床效果呃逆则是打嗝,一般情况下可通过吸气屏气法进行缓解,很多人缺乏对这一情况的认识。
然而,也有的患者则有持续时间长达数月的呃逆,反复发作,我们称之为即顽固性呃逆【1】。
该疾病看似没有较大的危害,但是对患者的生活、工作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实验选取顽固性呃逆患者作为本次调研的对象,在时间段上,我们调取的范围是2019年10月—2021年3月于本院进行相应治疗的60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现对结果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实验选取顽固性呃逆患者作为本次调研的对象,在时间段上,我们调取的范围是2019年10月—2021年3月于本院进行相应治疗的60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
此外,在回顾患者基线资料中,观察组有男性16人,女性14人。
患者年纪在40-74岁之间,平均年龄(51.7±5.2),对照组中,则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纪在40-74岁之间,平均年龄(52.0±4.9)。
本次实验均在患者以及家属知情且同意情况下进行,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 急性 甲状 腺 炎 (u a uet y odtsS s b c t h r i i , AT) 称病 毒 性 甲状 i 又 腺炎 ,9 4 由D q e v i首 先报 告 。 l0 年 e u r an 该病 起 病 多 急骤 , 有上 呼 吸道 常
代治疗 外, 本病预后多 良好 , 一般无需手术。 临床在治疗药物的选择上 多用非类固醇抗炎药和糖皮质类固醇激素, 可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 , 单
一
或联合用药。 中药万应胶囊具有较强的解热、 抗炎和抗病毒作用 , 适
参 考文 献
7 %。 5 确诊后予以强的松4 mg口服 ,次/ 消炎痛2 mg口服 ,次/ 。 0 1 dl 5 3 d
例 (4 4 , 清T 增 高 2 / 2 6 8 , 4 8 .%)血 3 2 3 (8_%)T 增高 1 / 2 5 .%)促 甲 9 3 ( 94 , 状 腺 激 素 ( H ) 低 l/3 (0 6 , TS 降 3 2 4 .%) 甲状 腺 摄 碘 率 ( RAU) 降2 / 下 3 3 ( 19 , 清T3T4 甲状 腺 摄 碘 率呈 分 离 现 象 l例 (0 。2 2 7 .%)血 、 与 6 5%)3 例 行 甲状 腺B 检 查 , 示 甲状 腺 结 节 状 肿 大 , 局 限 于 一 侧 , 痛部 位 超 显 多 压 常 呈 低 回声暗 区 或低 密度 病灶 。2 患者 均 首 诊于 耳 鼻 咽喉 科 , 中 有 3例 其 l例 误 诊 为咽 炎 ,例 误 诊 为 神经 痛 ,例误 诊 为淋 巴结 炎 , 诊 率 高达 9 2 3 误
《 求医问药》 下半月刊 Se ekMei l d kT e d ie 02年第 1 卷 第 2 dc An As h Me in 2 1 a c 0 期
33 4
主诉 咽痛 的亚 急性 甲状腺炎源自的临床分 析 陈( I 1 l  ̄J 省乐 山市 中医院
【 中图分类号 】 4 R7 【 献标 识码 】 文 B
维 持 用 药总 疗 程 2 月 。 个 随访 半 年 , 愈 率 达 ( 0 3 ) 3 8 治 3 / 2 9 .%。
2 讨 论
【】 谢丹红 亚急性 甲状腺炎5 例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0 6 2 (3 : 1 9 2 0 .7 I )
1 1 68
【】 Kjm ,aa uas O aaF e a.eIa o ps i uaue 2 oiaM Nkm ym .t 1cI lrcm oi o sbct r u tn tyodtsa im n hsce i td f i ae[】Pto hriii,n m uoithmcJ uy o X cssJ .ahl a s s R sPat2 0 , 9 (2 :3 -8 7 e rc, O 2 I 8I )8 3 3 .
甲状腺 炎先从一叶开 始再扩展 , 或始终局限于一叶, 病变腺 体肿大 , 变 硬, 压痛显著 , 上述体征是诊 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重要线索。 进一步辅 助检查可发现红细胞沉降率增速, 血清蛋 白结合碘或血清T 、 4 F 3 3T 、 T 与F 浓度升高 , T4 甲状腺摄碘率降低。 结合甲状 腺B 超检查 , 显示甲状腺 结节状肿大 , 多局限于一侧 , 压痛部位常呈低 回声暗区或低密度病灶等 情 况 , 明确 诊 断 亚 急 性 甲状 腺 炎 , 可 并进 行 治 疗 。 鉴于亚急性 甲状 腺炎可能是与病毒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2 除 】
柯
四川 乐山 64 0 ) 1 0 0
【 文章编号 】 62 22( 02 0— 33 0 17 — 53 2 1 ) 2 04 — 1
部位的疼痛和压痛为其主要特征。 典型病例较易诊断, 但在轻症 或不典
型病例中, 由于 甲状 腺 仅 略增 大 , 痛 和 压痛 以及 全 身症 状 轻 微 , 疼 且未
辅 以万 应胶 囊 2 1服 , 次/ 以 抗 病毒 。 粒 5 2 d, 1 用药 12 后 热 退 , 痛和 甲 d 咽
当 服 用 , 亚 急 性 甲状 腺 炎 的康 复 亦 有 助 益 。 对
状腺 区压痛点明显减轻或消失。 的松 以每周lmg 减, 强 O 递 减至 lmg, O
了5 %一 1%的 患者 可 能 发生 永久 性 甲状 腺 功 能减 退 , 要 终生 进 行替 0 需
(6 3 , 5 .%)少数体温在3 ℃以上 , 8 有怕热 、 多汗、 心慌、 食欲增加等 甲状 腺机能亢进症状者9 2 .%) 甲状腺结节性肿大伴触痛者2 例(O 例( 8 1 , 9 9. 6 。 %) 患者均以咽部疼痛为主, 咽时加重 , 吞 多有耳 、 枕部放射痛 。 常规 体检 : 甲状腺侧叶常局限性肿大 , 压痛较为明显 。 化验检查血沉加快2 7
以解释 这 种 现象 的 时候 , 考虑 到 亚 急性 甲状 腺 炎 的可 能 。 应 由于 亚急 性
20年5 0 4 月至 2 1年 1 , 0 1 月 于我 科 门 诊 经治 主 诉 为咽 痛 的 亚急 性 甲 状 腺 炎 患者 共 31l包括 女 性 2 例 , 性 7 , 病 年 龄为 2 ~6 岁 ( 2歹, ! 5 男 例 发 3 2 平 均 3 岁 ) 发病 前 有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病 史者 为 21 ( 5 6 , 5 , 例 6 .%) 发热 1 例 8
临床表现为咽痛的亚急性 甲状腺炎并不少见, 容易误诊和漏诊 , 给 治疗造成困难 。 鉴于本病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 , 且临床变化复杂 . 本文 就3 例主诉为咽痛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进行 了临床分析 , 2 并报道如
下。
1 临床 资 料
必有甲亢或甲减表现, 临床很容易误诊。 本文报道的3 例亚急性甲状腺 2 炎患者 , 均以咽痛为主诉 , 如不细加斟酌, 仔细判断 , 就多误诊为咽炎、 神经痛 、 巴结炎等疾病。 淋 主诉咽痛的亚急性甲状腺炎尽 管表现不典 型, 但仍以向颌下 、 耳后或颈部等处放射痛为多见 , 当咽喉部体征不足